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戏曲舞蹈的美学创造

戏曲舞蹈的美学创造

发布时间:2022-08-10 02:35:13

A. 戏曲表演的美学要求是什么

美学要求如下:
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把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精神气质和音容笑貌等转化为鲜明的外部形象,是戏曲表演在形象创造上的根本要求。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赴苏联访问演出时,曾在一次集会上穿着便装即兴表演了一些戏曲片断,博得了外国同行们的赞佩。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说过这样的话:“除了一两个喜剧演员之外,西方有哪个演员比得上梅兰芳,穿着日常西服,在一间挤满了专家和评论家的普通客厅里,不用化装,不用灯光,当众示范表演而能如此引人入胜?”获得这种艺术效果的原因,就在于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已经完全改变了演员本身的神情风貌,而以细腻丰富的感情体验和优美生动的外部造型,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典型的美。优秀的戏曲演员是动作的大师,他们总是能从复杂纷纭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足以表现人物性格的典型动作,用简练、概括的手法,表现出丰富的性格内涵。有些人物,单从剧本上看,似乎并无出奇之处,但一经戏曲演员的身手,无不生龙活虎,形神毕现。川剧《打红台》中有个人物叫萧方,出场时还漂漂亮亮,象个翩翩少年的样子。一到念完“大丈夫出世来昂昂气象,不久间要做个马上人王”两句诗后,用折扇把帽子轻轻一戳,帽子一歪,一个变脸,顿时就显得横眉立目,流里流气,露出流氓恶霸的凶恶本相。优秀的戏曲演员又是表情的大师,他们善于捕捉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感情活动,使之化为鲜明的、舞蹈意味很浓的形象。上党梆子《三关排宴》“接关”一场,佘太君和萧太后一对血战沙场的劲敌在议和的场合下见面,前者以胜利者的身份担任外交使节,纵有国恨家仇却隐忍不发,表现了政治家的风度;后者因战争失利屈尊求和,心里十分懊丧却要维持一国之君的尊严。这些复杂的心理感情冲突,都在音乐和动作组织得十分严密的“三请三让”的一般外交礼节中表现出来。为了达到准确传神的目的,有时还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对人物的形貌进行变形的处理。按照历史真实,周瑜的年龄比孔明大得多,在北杂剧时期,周瑜和孔明一样,都是戴“三髭髯”的。但是近代戏曲舞台上的周瑜已经不再戴胡子了,改为雉尾小生扮。这一改变,不但给这位雄姿英发的青年都督带来了一股英气和锐气,增添了形象的光采;而且同孔明的沉着练达、大度宽容相对照,更加突出了周瑜的少年气盛,心胸狭隘,缺乏政治远见。这种遗貌取神的手法,把周瑜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更加准确、深刻,同时也透露出创作者对人物的一点善意的批评。由于戏曲演员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因此常常能精确、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做到形神兼备。很多脍炙人口的戏曲人物,他们的思想、性格和感情活动几乎都是可以让观众看到、听到和感觉得到的。

善善恶恶,倾向鲜明
戏曲表演在形象创造上,不但要求形神兼备,而且寄托着创作者对人物的性格和品德上的评价,善恶美丑,爱憎分明,或贬或褒,毫厘不爽。这种贬褒,常常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乃至化妆扎扮等外部造型而得到鲜明的表现,分寸掌握得准确,手法也多种多样,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则用曲笔,在形象处理上,表现了创作者的道德理想和审美理想的一致。戏曲舞台上的关羽,红脸、绿蟒,长长的三绺美髯,以浓重的色彩烘托出庄严威武的气势;唱腔高亢激越,虎虎有生气;动作很洗炼,不动则已,动辄令人震惊,有时一个亮相,连夫子盔上的珠子都刷刷作响。这种种艺术处理,突出了关羽的神勇和威严,也熔铸着历代民间艺人对关羽的崇敬和歌颂。有些人物形象往往带有乐观、开朗、幽默的喜剧色彩,这既是对人物性格的真实刻画,又表现了创作者的美学评价,使人感到演员是带着微笑甚至溺爱的态度来塑造他的人物的。穆桂英、杨排风、孙玉姣、张飞、李逵等都属于这一类。《拾玉镯》中孙玉姣的轰鸡喂鸡、穿针引线、拾镯丢镯等种种细节表演,不仅富于生活情趣,同时也透露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赞美。张飞后来成了蜀国的大将,但他那天真烂漫、嫉恶如仇的浪漫主义气质始终未变。张飞的身段动作中揉合了不少旦脚身段的线条和神韵,谓之“旦起净落”,于粗犷中寓妩媚,就是创作者采取的独特手法,这使观众感到亲切、可爱。而当创作者要对某些人物进行批判或谴责时,也是毫不客气,一针见血的。京剧《斩黄袍》的赵匡胤用老生扮,看来庄严肃穆。可是当戏剧情节发展到赵匡胤借酒盖脸,屈斩了曾经生死与共的伙伴郑子明以后,陶三春兵临城下,高怀德后宫辩理,使他不得不哀告求饶时,忽然说出了油腔滑调的京白来。京白和韵白只是两种不同的念白形式,本身并不表现人物品格的高下,但在色彩上却有庄谐之分。出自赵匡胤之口,一经对比,却使人有滑稽之感。这种滑稽正好否定了原先的庄严,取得了辛辣的讽刺效果。这里既巧妙地揭露了人物性格中本来存在的矛盾因素,也表现了创作者对他的蔑视和谴责,把性格刻画的真实性同思想的倾向性结合了起来。至于对反面人物的暴露和鞭挞,就更是锋芒毕露。戏曲中有“白净”一行,是抹大白脸的脚色,专门扮演权奸阉宦一路人物。据清人李斗描述:扮演这路人物,“声音气局,必极其胜。沉雄之气寓于嬉笑怒骂者,均于粉光中透出”,这是说既要表现出这类人物因权高势重而具有的身份、气派,又要深刻揭露其奸诈、阴险、凶狠、暴戾的本质;李斗还说,演这类人物必须同二面“合为一气”,因为二面“温暾近于小面,忠义处如正生,卑小处如副末”,这就便于暴露其伪善和卑琐。这样的艺术处理,显然寄寓着创作者的批判锋芒。
戏曲植根于民间,在发展流传中又受到人民群众的检验。因而不能不反映人民的喜恶。人民的爱憎是鲜明的,反映在戏曲舞台形象的处理上也是爱憎鲜明的。含含糊糊、倾向不明或客观主义的处理,在人民心目中没有地位。这是戏曲的群众性和人民性在表演艺术上的反映。

注重形式美
戏曲十分重视艺术的“高台教化”作用,也十分重视艺术的娱乐功能。戏曲演员是一些注重实际的实践家,他们成年累月地在舞台上接受观众的检验,深深懂得寓美于教育之中的道理,因此戏曲表演既注重形象刻画的鲜明生动,又注重艺术的美感。梅兰芳说过:“在舞台上是要处处照顾到美的条件的。”程砚秋也说:中国戏曲是“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在戏曲舞台上,不但美好的形象能给人以美感享受,即便表现生活中不美甚至丑恶的现象时,也竭力避免引起人们观感和生理上的厌恶和刺激,力求按照美的规律给予艺术加工。如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表演:一个喝醉酒的人实际上是呕吐狼藉,东倒西歪,令人厌恶而不美观的;舞台上的醉人,就不能做得让人讨厌。应该着重姿态的曼妙,歌舞的合拍,使观众能够得到美感。而反面形象如《十五贯》的娄阿鼠等,就其性格刻画的深度说,具有深刻的批判力量;但在艺术上却是精雕细琢,在进行道德评价的同时,充分满足观众对美的欣赏要求。讲求艺术的美感,离不开形式美,在这方面,戏曲表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念白要求“虽不是曲,却要美听”(王骥德《曲律》),这是讲语言美;演唱要求“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燕南芝庵《唱论》),这是讲声腔美;在身段工架上,讲究出场、亮相的姿势和“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讲静态美;又讲究手、眼、身、法、步的联系和协调,忌“硬山搁檩”,这是讲动态美。单是水袖上的功夫,就有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抛、抓等种种不同的舞法;髯口则有甩、抖、掸、撩、推、托、挑、捻等不同耍法;他如蹉步、跌步、滑步等各种步法和翎子、扇子上的各种技巧等等,不但都是表达感情的特殊手段,还要在线条、姿态和韵律上给人以美感。由于戏曲主要是在三面面向观众的舞台上发展起来的,这也形成了一种传统:不但每一个动作要照顾到形式美,而且要求在动作的运动过程中照顾到每一个观众的视角,让任何一个角落的观众都能看到美的线条和美的造型。正如盖叫天所说:“一伸拳、一举步的姿式,都要练成为可以雕塑的独立塑像。”从这一点说,戏曲的种种表演程式,实际上是历代戏曲演员按照美的原则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这三点互相联系的美学要示,不但贯串于形象创造的全过程,而且凝聚在表演程式之中。生、旦、净、丑各个脚色行当,就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逐渐稳定、汇集起来的性格化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

戏曲表演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的表演。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

B. 戏曲表演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戏曲,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而以“角儿的艺术”为特征的戏曲,又以其表演艺术为中心。因此,戏曲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既受整个戏曲美学特征的决定与制约,又是整个戏曲美学特征的具体体现与艺术支撑。

研究、探讨戏曲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不仅对于戏曲表演艺术,而且对于整个戏曲艺术,都具有重要的理性思辨价值与实践参照作用。

具体而言,戏曲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写意化

“写意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戏曲表演艺术中主要表现为对时间空间限制的突破,以及动作、布景的虚拟。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一个与实际的生活形态相去甚远,艺术的韵律随着心意流荡的天地——当然,不会是一个逼真的纪境。”

写意化的核心,是直接作用于“意”,不是凭借实物的逼真外形去表现。写意化的美学特征,主要通过虚拟与夸张两大手法予以具体呈现。

虚拟是集中、提炼的结果,是排除了严格而细琐的物质性限定后的产物,为的是为清晰地表现本质特征,即“写”出“意”来。例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船、以车旗代车、以水旗代水、以火旗代火、以杯、壶代盛宴,以演员脚步代上下楼等等,都是戏曲表演以虚拟手法达到写意化目的的经典例证。

夸张是夸大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一种表演方法。例如戏曲表演中的“甩发”、“打出手”、“蹉步”、“倒僵尸”等等,都是夸张的成功例证。

写意化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写实化传统美学的主要区别之,正如当代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所说:“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

写意化表演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例如京剧《秋江》,既无船亦无水,全凭演员靠一只船桨,就营造出上船、下船、行船的意境;又如京剧《三岔口》,全凭演员的虚拟与夸张表演,就营造出黑夜摸打的意境。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二、歌舞化

清代戏曲理论家王国维对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有一句十分准确的概括:“以歌舞演故事。”因此,戏曲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也自然以歌舞化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所谓“歌舞化”,指的是载歌载舞,这是戏曲表演艺术与话剧表演艺术的主要区别之一。

中国戏曲表演的“歌”,即唱腔,它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如音乐体制(板式变化体、曲牌联缀体、综合体)、演唱特点(行当唱腔、流派唱腔、剧种唱腔)、演唱风格、演唱韵味、发声方法等等。

中国戏曲表演的“舞”,即舞蹈,它也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如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剑舞”、京剧《天女散花》中天女的“水袖舞”、京剧《徐策跑城》中徐策的“跑城舞”等等,多半都是边舞边唱的,因此它们都是“载歌载舞”歌舞化的成功范例。

三、程式化

程式化也是戏曲表演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

程式是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技术形式,它是根据戏曲舞台艺术的特点与规律,把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为唱念和身段,并与音乐节奏相和谐,形成规范化的表演程式,例如“起霸”、“趟马”、“走边”、“整冠”、“捋髯”等等,都是程式,也称作“程式动作”。

程式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表演程式。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现代京剧《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洋车舞”,就是创造的新的戏曲表演程式,受到广大观众与专家的赞赏;又如京剧《满汉全席》中“炒菜群舞”,也是成功的新的表演程式,令人耳目一新。

C. 古典舞或中国的审美是什么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戏曲和武术是建立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基训中的技术、技巧有着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与其它舞种中的技术、技巧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古典舞的起源 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时间可以远溯到人类发展的洪荒时期,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记忆范围。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戏曲中的歌也好,舞也好,是为了读故事服务的。即便是不唱不白的武戏也还是戏,其舞对角色行当的从属性也是十分鲜明的。 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物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二、古典舞的节奏特点 古典舞在节奏上特点也很突出,这与我们民族音乐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我们民族音乐很少象西洋音乐那样强弱相同、有规律的匀速、脉动式的节奏,一般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体现在节奏上多为附点(抻——赶)或切分(赶——抻)或是两头抻中间赶,或是两头赶中间抻,或是紧打慢做,或是慢打紧做等等。因此,所形成的动作的内在节奏,诸如则柔、动静、缓急、放收、吞吐……抑扬顿挫、点线结合等,从而产生我们特定的动律特点和韵律感。 三、身法韵律的贯穿 身段课提炼的身法韵律是我们基训课必须加以贯穿的,而且要从基训的风格性、身体艺术表现力和技巧的民族性的高度在基训课中加以结合和运用,并逐渐形成基训教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在动作中贯穿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的动律元素;贯穿呼吸的要求;贯穿节奏特点的要求;贯穿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例如对手的要求包括指、腕、肘、臂、肩的训练;一个是能力、幅度上的提、拉、抻、拔的功能素质训练;一个是意念、感受上的艺术素质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民族舞的“神、气、韵”,才能打破基训廛的芭蕾化倾向的体操、杂技化的倾向;才能改变基训课在训练上的纯功能化和僵、死、板的倾向。同时也解决了组合的语言性,以及让身法与民族技术、技巧的能力、素质训练结合起来。 四、技术、技巧的民族特性 (一)旋转的特点 1、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2、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3、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4、民族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民族舞姿转的发展仅仅是个开始,还大有余地,还有很好的前景。 (二)翻身的特点 翻身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民族技巧。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精彩,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所无可比拟的。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独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 1、民族性强 翻身这种技巧形式充分体现了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和动的特点,而且它和身法的结合也最紧密。因此,它的民族性很强。 2、形象性强 翻身在空间运动中形象鲜明,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大幅度的慢翻身,在空间的弧线运动连绵圆润,犹如波浪起伏;“点步翻身”敏捷快速,急如闪电;连续“串翻身”,像车轮滚滚,形象性很强。 3、表现力强 翻身用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连接,不同的性格,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官效果,从而可以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情调,如慢的连绵不断的翻身,表现一种缠绵悱恻的感觉;快速的翻身,表现干净利索或轻快俏皮;急速有力则表现英武刚健…… 近年来,翻身有了新的发展,结构形式丰富了,加强了流动性和复合性,加强了对比性,除了性格刚柔、急缓、大小、快慢的对比,作为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技巧的训练内容和表现手段,它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更好地展现我们民族的民族特性。 (三)弹跳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弹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要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讲究“寸劲”。 在弹跳方面,我们民族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难度越来越大。 1、把原来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和加强难度。 2、加强“身法”性:把地面的身法动作向空中发展。在跳的过程中呈现拧、倾、翻、闪、展、腾、挪。 3、空中的横向转体有了新的发展,这显示了我们民族技巧的特点和技巧性的加强。 4、高低对比,起伏跌宕,对比鲜明是中国古典舞弹跳的又一特点。 5、由于弹跳技巧的爆发力量,为弹跳技巧复杂性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在弹跳的复合技巧上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6、在空中变方位也是古典舞跳跃的特点。 7、弹跳和武功技巧相结合。 无数的身法和技术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但其训练目的却不尽相同。武术的训练是以技击和攻防为目的的,舞蹈的训练则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刻划人物的性格为目的。 8、与身法结合,形成和加强了古典舞跳跃进的流动性和语言性及风格特点。 结语 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套训练系统,而这套系统已具有比较强的民族特性,有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范,有我们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是其它训练体系所代替不了的。 通过充分了解这些技术、技巧的民族特性,以便于在训练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其动作要点,也能够让我们充满信心。李正一教授在诠释“古典舞”时这样讲道: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这是建立在浓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它是以民族为主体、以戏曲、武术等民族美学原则为基础,吸收借鉴芭蕾等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和体系。

D. 古典舞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是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舞蹈家们提炼、加工和创造的,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的动作、较高的技巧的一种舞蹈,并被认为是具备了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的舞蹈作品。我国的古典舞大多保存于戏曲艺术中,现在创作的古典舞也都借鉴于戏曲舞蹈,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完美结合。古典舞的动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每个姿态都要有雕塑般的美感,能形象地描绘出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和情绪变化。如三人舞《金山战鼓》的舞蹈语汇是以传统戏曲舞蹈为基础的,并创作和再现了一组宋代巾帼英雄的舞蹈艺术形象。它源于“韩世忠大败金兵于金山”,“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的历史史实。为了逼真而又用舞蹈艺术表现这样一段历史,在艺术上既要继承我国古典舞蹈表现战争生活的传统,又要不循京剧舞蹈中古代将士出征、作战的那种程式,而按照舞蹈反映生活的美学规律创作出这个舞蹈,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整个舞蹈艺术地概括了梁红玉随夫偕子戎马征战一生的英雄行为。再现了我国古代巾帼英雄梁红玉的将帅风貌,使人从古代将士的形象里受到一次民族尚武传统的教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舞蹈在继承我国”古典戏曲舞蹈”的传统,但又不拘于程式,大胆地扬舞蹈之所长在吸收京剧“三通鼓”、“将军令”和东北民间舞蹈中各种击鼓姿态后,创造出了很多较为新颖而又具有一定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为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人物在激战中的那种顽强意志、武将气派的烘托上收到较成功的艺术效果。从而把古代军事题材的舞蹈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金山战鼓》在创作上的成功,表明我们创作历史军事题材的舞蹈时,除了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去再现历史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要在今天我们对历史认识水平的高度上去再现历史,总结历史。

E. 戏曲舞蹈的意义

前言
戏曲和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两种艺术表现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艺术有很深的渊源,并且存在戏曲舞蹈共同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元朝才开始出现分化,两者开始了独立的发展与存在形态。因此戏曲和舞蹈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舞蹈汲取了一些戏曲元素,对舞蹈的发展以及内容丰富和表现形式多样化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于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比较丰富,主要谈及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如支佳艺在《戏曲舞蹈对于中国古典舞风格特性的影响及其美学意义研究》中详细地论述戏曲的起源以及戏曲的舞蹈美学特征,对戏曲所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写意与写实的艺术特点进行论述,并对戏曲在中国舞蹈中产生的影响做了详细的探讨,以案例的形式解读戏曲与对舞蹈的影响和作用。王群在《浅谈戏曲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文章中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探讨戏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以及戏曲的演出风格,并就戏剧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从动作、道具、音乐等方面分析。在姬常虹的《浅谈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中古典舞与戏曲之间关系,的研究必要性论述后,指出中国古典舞与戏曲之间,在身段和技法上的联系比较紧密,水袖、剑等等方面的运用有相通的地方;在意境方面有相似之处;在虚实表现、点与线、情感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汤欣超在《戏曲舞蹈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影响和作用》中对戏曲与舞蹈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从戏曲对题材选择影响以及动作选题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戏曲对舞蹈的的影响,并辅以案例进行论证。在任楠的《浅谈戏曲舞蹈对民族舞蹈的影响》文化间,从舞蹈与戏曲的渊源说起,指出戏曲舞蹈是对传统舞蹈的一种继承,继承了舞蹈中形体动作,并对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涛在《浅谈戏曲对舞蹈的影响》文章中指出戏曲对舞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舞蹈选题题材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二是对舞蹈创作中的动作、表现手法以及叙事方式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来,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研究还是比较广泛。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在研究中对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理论上可以丰富戏曲与舞蹈发展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上,笔者可以通过主题的研究,对戏曲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对戏曲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也有更深入的把握。理解一些舞蹈动作以及表现形式的渊源,并拓展自身的艺术想象空间以及创作思维。

一、戏曲与舞蹈的关系分析
从目前戏曲与舞蹈的起源以及表现形式来看,两者都源于古代乐舞,决定了戏曲与舞蹈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就是说戏曲与舞蹈两者之间有艺术共通性。同时因为独立发展后各自发展方向以及艺术融合能力不同,也表现出一些差异。
(一)戏曲与舞蹈起源
舞蹈出现在我国古代夏商周时期,从人们的生产劳动以及祭祀活动中的歌舞演化而来,具有鲜明的祭祀和自娱特征,并称之为乐舞。《乐记·乐象篇》记载“有乐而无舞,似替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启节,谓之中合。”也正是说明了舞蹈自古代以来就和音乐形成伴生关系,这就是载歌载舞的宫廷舞蹈;民间的舞蹈也是以民间音乐或口号实现伴奏,表达欢乐之情,丰收或节日庆典或祭礼,都少不了歌舞表演。乐舞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结束。戏曲是由乐舞演化而来,在宋元时期出现,到今天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戏曲的演化改变了乐舞表演模式,以综合表现手法,通过说唱的方式来表达戏曲的主题思想,舞蹈动作在戏曲中的作用是通过肢体语言配合说唱对主题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和诠释。到了元朝,戏曲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戏曲派别。
(二)戏曲与舞蹈的艺术关联与区别
戏曲与舞蹈一样作为交叉学科和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表现出强大的艺术融合特征;同时因为舞台表现形式的不同,戏曲相对比舞蹈显得更有包容性。
1.关联
戏曲与舞蹈的关联非常紧密,戏曲是从乐舞中演化而来,舞蹈同样也是从乐舞演变而来。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表现出非常鲜明的综合性特征,囊括了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文学等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实现舞台体现,具有强大的融合性和包容性。因此在内容上表现得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化,人物思想情感以及情绪表现得丰富鲜明。同时戏曲的生活化和戏剧化特点也非常鲜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悬念迭出。明朝姚旅对戏曲有这样的评价:古代歌舞乃“今戏场歌舞之遗意”。意思是说戏曲继承了古代乐舞的风格及表现形式,这也证明戏曲与乐舞之间的传承关系。同时也说是说明了舞蹈与戏曲之间共生同原的关系。舞蹈在戏曲中的作用,是遵照戏曲的情境对故事情节、矛盾悬念的发展进行揭示和推进,塑造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舞蹈自身源自于古代的乐舞,具有宫廷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民间舞蹈风格;因此程式化突出,艺术观赏性突出,美学特别鲜明,
创作独特,成为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舞蹈与戏曲两者之间相融相通,戏曲把舞蹈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和基础,提炼了我国古代乐舞中的动作,以唱、念、做、打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主题呈现。从艺术起源以及表现形式上来看,戏曲与舞蹈之间具有美学互补性和艺术互通性,拧、倾、圆、曲的艺术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戏曲和舞蹈中。戏曲与舞蹈的融合和相互影响,为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舞蹈是戏曲动态美得以实现的依据和前提,与戏曲保持着交叉、融合、统一却有别的关联,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舞台动静结合之下,为观众提供了内容更丰富,表演手法多样化的戏曲舞蹈作品。
2.区别
戏曲与舞蹈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戏曲是以歌舞形式,进行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故事叙事、矛盾冲突的体现。舞蹈则是以情绪为引导进行舞台动作的表现来完成人物的形象塑造,抒发情感,完成故事情节的推进。从感官上来讲,戏曲对人物的性格以及情感等方面的表达会更加直接,也更丰富,这也就导致戏曲表演更容易为观众理解和接受。舞蹈通过动作来完成人物情绪以及心理起伏的体现,相对于戏曲来讲就显得更加晦涩一些,观众如果不事先了解舞蹈的创意,则很难通过舞蹈表演中的片断和情节理解舞蹈的主题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戏曲作为语言与动作的结合体,通过语言更容易反应人物的内心情绪波动变化,舞蹈相对来讲则没有那么直接和直观,动作与情感的融合不容易为观众准确理解。从学科交叉来看,戏曲与舞蹈都属于多学科和多个文化艺术门类相结合的舞台艺术,但是戏曲的艺术综合表现更加突出一些,主要表现在舞台上,交叉学科或艺术门类的表现更突出,如武术、杂技等在舞台上翻腾过程中表现得相对明显,或独立于其他动作之外自成体系,而又巧妙融合在整个主题中。舞蹈则把这些交叉艺术的特征以及动作技巧融合在舞蹈动作中,以借鉴或消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表现在舞台上。
综合来看,戏曲与舞蹈之间的差异与共性都非常明显,从艺术内涵上来讲,戏曲大于舞蹈,在传统文化艺术表现能力方面更突出,内容更丰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戏曲比舞蹈表现得更加灵活多变。
二、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戏曲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包容性很强的艺术门类,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诗词,戏剧等文学艺术元素于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戏曲中对舞蹈的运用,更注重于舞蹈在戏剧中逻辑的表达和动作技巧性使用。通过舞蹈对人物生活以及形象进行叙事性体现和解读,戏曲中表现技巧、表现形式、选题思路、动作创新等等都对舞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舞蹈中可以看到许多戏曲元素的运用以及表现手法的体现,极大丰富了舞蹈艺术形态。比如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蹈都吸取了戏曲中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塑造手段,融合于舞蹈艺术形态中,并成为舞蹈艺术个性体现的重要因素。
(一)表现形式的融合
舞蹈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融合统一来体现的,通过形式突出舞台艺术形象,让人们可以感知理解舞蹈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因此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为形象美服务,通过表现形式创造舞蹈独特的艺术形象,从而为观众多侧面理解舞蹈内涵创造机会,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戏曲对舞蹈表现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物造型
人物外部造型涉及到服饰及道具方面的运用。比如在舞剧《粉墨春秋》中,大师兄这个角色作为长靠武生,通过靠身这个戎装来突出他的角色特征,被叉靠旗,使人物显得更加威武庄严;厚底的靴子以及手中的长枪,塑造出武生威风凛凛的形象,突出阳刚之气。大师兄造型,所采用的面料、色彩以及款式,遵从了京剧中的武生装扮,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感,引发观众联想。在鼓子秧歌中,舞蹈设置了各种角色,如炮手、大鼓、探马、丁伞、花角、外角等,这些表现形式借鉴了戏曲中的各种角的设置。丁伞造型有京剧的色彩,带黑白髯口或者化妆,左手持伞,右手持铜铃,在舞蹈中扮演丑角儿的角色,戏剧色彩突出,也极具喜感。
2.舞台表现形式
戏曲的表现形式。在舞剧《粉墨春秋》中抖髯舞片断,就是利用京剧中的髯口进行表演,把绕、抖、搂、推、托、吹、捻、撩、挑、托、捋、甩等动作体现出来,头部不断摇晃中,配合全身的抖和颤,舞台上髯口纷飞,形成了独特舞蹈表现形式把舞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丰富了舞剧《粉墨春秋》的舞蹈表演形式,极具视觉冲击力。戏曲对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扇子、剑等道具在古典舞中的运用,遵从了戏曲中这些道具的使用原则,具有打斗的形式美,同时兼具身体的柔美,神形兼备的艺术特征突出。
综合来看,戏曲表现形式在舞蹈中的运用,丰富了舞蹈的人物造型方式以及舞台表现手法。舞蹈创作融合戏曲舞台表现手法或借鉴舞台表现策略,丰富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了舞蹈的形式美。
(二)内容的丰富
戏曲对舞蹈的影响,还体现在内容方面,利用戏曲的表演内容丰富舞蹈的内容,这对于戏剧来讲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从内容上来看戏剧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利用舞蹈进行内容体现的过程中,不仅对舞蹈动作进行了融合,同时也为舞蹈提供了更多的内容选择。舞蹈在发展过程中,编创的创新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戏曲,通过戏曲,可以使舞蹈的内容表现更加多样化,增加舞蹈的叙事功能以及可欣赏性,使得舞蹈的表意作用得到加强。比如在大型舞剧《粉墨春秋》中,编导把蒲剧的跷功运用在舞蹈中,成为这个舞剧突出的艺术特征。6位男旦脚着寸跷,身穿水袖长袍,走上舞台,在狭窄的板凳边缘进行表演,走出了跷功退步、碎步、侧步、碾步、龙摆尾等等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尤其是配合水袖表现出来的飞燕、独立等舞蹈动作,更是加强了舞蹈表现的难度。这些都是山西蒲剧中的风格化动作,极大地丰富了《粉墨春秋》舞台表现。舞剧充分发掘和传承地方戏曲的特点,把地方戏曲文化融入到舞剧中,丰富了舞剧的文化内容。
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的开场舞中,呼韩邪单于带着自己的儿子复株累以及匈奴卫队来到汉朝王宫未央正殿,却发现没有任何一人,受到冷落的一行人心怀怨气;在汉元帝携卫疆带领的卫队出场,因为长年征战,双方积怨很深。于是卫疆同复株累各自带领卫队斗舞。两队人马的舞蹈就有突出的戏曲元素的应用,特别是卫疆带来的卫队,翻身、盾牌、弓箭的运用,使得整队人马孔武有力,而卫疆的连续空翻,手握长剑。把汉朝保家卫国的勇士们英姿飒爽的形象逼真地体现在舞台。丰富舞剧内涵和内容,渲染了舞台紧张的氛围,为舞蹈《昭君出塞》交待了历史背景。舞蹈中的道具运用也是传承于戏曲,受到戏曲的影响,盾牌、弓箭、长剑的使用,表明了勇士们戍卫边疆的决心和斗志,借物言志,升华了舞蹈的主题,为王昭君出塞的使命做出更好的铺垫。
戏曲对舞蹈内容创作方面的影响,丰富舞蹈的内在美,使得戏曲内容在舞蹈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不仅使舞蹈形式美得到更好的体现,更使舞蹈具有内容上的层次感,升华舞蹈的主题意蕴。对舞蹈创作来讲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是对戏曲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体现。随着艺术发展的融合,戏曲与舞蹈这两个共生同源的艺术门类,会有更多的融合发展机会,舞蹈也会更多的借鉴戏曲内容表达方式和方法,利用戏曲突出舞蹈形式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与融合。
(三)动作的创新
戏曲融合舞蹈的动作进行主题的诠释和意境的体现,同时也对舞蹈动作的运用和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戏曲中的动作技巧、绝活、特技等,如翻身、开打等,为舞蹈所吸收,成为舞蹈的个性动作。戏曲唱、念、做、打四大艺术手段中做、打两项对舞蹈动作的影响最为突出。戏曲的动作具有高度程式化,比如生、旦、净、末、丑都有自己的绝活和身段套路,也就是行当。而文舞的持扇、帕、伞、水袖也是戏曲典型的动作。这些动作具有较高的虚拟性和写意功能,因此有静动结合、神行兼备的特点,成为戏曲典型的艺术表征。戏曲的这些动作对舞蹈的动作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古典舞中水袖就是是源于戏曲中水袖,表现出长袖善舞的舞台风格。挥动长袖形成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让袖在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舞蹈神韵表达中产生积极作用,比如在古典舞《桃夭》中,无论是向上挥舞长袖,还是长袖回转绕体,无论长袖掩面而笑,还是长袖左右舞动,都能增加舞台的活力,提升了舞蹈的空间感。扬袖、拂袖、抖袖、绕袖,讲究让是手腕、肩、肘等关节的配合,实现发力,通过手臂和手腕以及上小臂配合发力把袖子弹射、挥舞、上提、衔接等水袖表现形态。
古典舞基本功“翻身”的动作是对戏曲翻身动作的继承和发展。生、旦、净、末、丑各有的“翻身”动作和技巧有所不同。比如在旦角,特别是武旦、刀马旦等经常可以看到踢腿翻身、掖腿翻身等动作。在武生表演中掏腿翻身也是常见动作,也是靠把老生必有的表演动作。京剧的走边、起霸等表现形式中,“翻身”表现各异,利用“翻身”表现出来的不同节奏和速度、连接表现手法来塑造不一样的角色性格,从而形成与各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产生不一样的舞台观感,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中国古典舞对戏曲中“翻身”动作传承和创新,从舞蹈艺术视角加以处理,使之成为重要的舞台表现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上产生重要的作用。融合了中国戏曲“翻身”动作形成了自己的“翻身”训练体系。在古典舞“翻身”训练过程中需要把握腰与胯作为轴线的重要性,这是“翻身”舞蹈动作的关键所在,然后用手臂作为动力结合舞蹈需要完成连续或单一的“翻身”动作,体现了古典舞拧、倾、圆、曲的艺术特征。充分地利用腰部的柔韧性实现身姿与手臂的连接配合,在收放顿挫中体现了古典舞蹈在空间流动的弧线艺术特点。比如在古典舞剧目《大师哥小师妹》中的开场中小师妹的各种“翻身”动作:点翻身、吸腿翻身、一圈串翻身等等,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舞台表现形式,突出古典舞刚柔相济的艺术特点,还体现小师妹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以及高兴的情绪。戏曲对民间民族舞蹈的动作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民族舞剧《小刀会》中舞蹈动作毯子功、跌、翻、滚、扑等戏曲动作技巧的运用,营造了舞台紧张的氛围,辅以一些兵器的运用,使得舞蹈气氛更突出,突出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
由此可见戏曲动作对舞蹈动作创新与融合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舞蹈动作借鉴戏曲动作的长处,形成自身的动作体系,比如说古典舞。而一些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动作,借鉴戏曲的动作,融合舞蹈自身的特点,使得舞蹈更具有韵味。比如山西《鞭杆舞》的打棍动作,就充分的利用戏曲打的技巧,与舞蹈的民间动作结合起来,突显地方舞蹈的特色。可见戏曲对舞蹈动作的创新发展影响深远和广泛,并且这种影响还在持续发展。
(四)选题的多样化
中国戏曲内容丰富,选题广泛,在戏曲界流传着一句话: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这句话是充分地说明了戏曲选题范围非常之广,上到国家大事,历史事件,下到平民百姓,家长里短,内容丰富,故事题材不受限制。通过戏曲剧目的艺术化处理,实现真善美的弘扬,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批判和抨击,实现戏曲的社会价值。现代戏曲有很多选题是古为今用,以古代事件对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隐喻批评或者是影射。丰富的戏曲资源也就为舞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题创作参考。在舞剧、古典舞创作方面,选题更倾向于向戏曲学习和借鉴。比如中国第一部舞剧《宝莲灯》就是以同名的戏曲改编而成。戏曲选题方面对舞蹈创作的影响一直没有中断过。再如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就是参考京剧剧目《昭君出塞》进行改编,一改以往历史上对王昭君悲怨命运的刻画,把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与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边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生。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在今天来看,这个舞剧更有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策略,不仅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更有了深层次的内涵和寓意。而大型舞剧舞剧《粉墨春秋》把中国戏曲发展与伶人们的学习和奋斗的故事,缩小在一个梨园戏班中,通过师傅以及徒弟们之间的故事以及情感刻画了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的江湖恩怨,给观众呈现了戏曲创作以及发展中的艰辛与困难;《粉墨春秋》反映了人生百态、社会冷暖、人情事故,强化了戏曲人为了戏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给观众塑造了一批励志人物形象。同时《粉墨春秋》利用戏曲选题,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弘扬。戏曲也为民间舞蹈提供了大量的选题,比民间社火中的一些舞蹈,现在流传的广场舞等等,都有一些戏曲表现形式。比如山西稷山民俗舞蹈《鞭杆舞》其取材就是戏曲《西厢记》的内容,还有打棍这个传统的民间舞蹈就是戏曲的《三国戏》的内容,利用戏曲“打”进行舞蹈舞台体现。
因此从创作题材上来讲,戏曲使得舞蹈的创作更加丰富,人物形象也更加多样化,而从目前艺术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来看,戏曲元素在舞蹈中的运用也更为广泛。戏曲对舞蹈选题多样化的影响更深入,为舞蹈编创带来了灵感,丰富了创作素材,使得舞蹈具有浓厚的戏曲风格特点。
(五)艺术表现力提升
舞蹈艺术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过程,中国戏曲对舞蹈创作的影响,是丰富舞蹈审美特征,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和处理,表现出极大互补性;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人们理解艺术创作主体和作品主题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戏曲可以舞蹈艺术表现形式,这也丰富观众审视舞蹈作品的视角,从更多的角度来鉴赏舞蹈的形式美。并进一步理解舞蹈的创作内容。所以戏曲在舞蹈内容上的影响和作用,成为舞蹈借鉴戏曲的重点,以戏曲多样化的舞台内容处理策略,扩大舞蹈作品内容和内涵,从而升华舞蹈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舞蹈创作在选题和动作方面能有更多的戏曲思维,突出舞蹈人物形象特征,塑造性格鲜明的舞台角色。总之,戏曲对舞蹈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提升,从而使舞蹈具有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三、戏曲在舞蹈创新发展中的启示和思考
戏曲在舞蹈创新发展中从多方面产生影响和作用,并在舞蹈中表现出很强大的叙事、表意、抒情功能,因此利用好戏曲,可以在舞蹈创作中有更多的创新思维表现。
(一)抓住共性,集思广益
戏曲与舞蹈之间存在着许多艺术共性和相同点,因此从共性出发,借助戏曲完成舞蹈创作,可以实现集思广益,拓展创新思维,把戏曲文化与舞蹈文化融合到一起,以舞蹈的编创思维去解构戏曲文化,会使舞蹈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和美感,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底蕴。如《粉墨春秋》这个舞剧对梨园文化以及戏曲人的精神进行解读,曲折丰富的故事情节,为观众深入理解戏曲以及戏曲人提供了更多的观照。
(二)编创创新,戏舞融合
戏曲作为我国的一种艺术形态,在文化多元化今天,表现得越来越小众。但是戏曲的表现形式以及包容性是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可以把戏曲作为舞蹈编创创新的宝库,用现代思维去发掘戏曲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发展、舞台表现形式方面的优势,从而借助戏曲元素进行舞蹈创作,从而突出舞蹈的创造创新能力,比如《粉墨春秋》、《昭君出塞》等大型舞剧对戏曲元素的借鉴和使用,戏舞充分融合。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对舞蹈创新发展的尝试,为艺术融合提供更多的机会。

结论
综合以上对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视角的,从舞蹈表现形式、舞蹈内容丰富、主题的选择、动作创新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充分体现戏曲在舞蹈发展中,对其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是多样化的。
2 戏曲与舞蹈都源自古代乐舞,有共同的渊源,这给舞蹈编创的创新提供了更多资源,也为舞蹈编创拓展了创新的空间。抓住共性,集思广益,戏舞融合,可作为舞蹈编创的重要方向。

F.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中国古代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有关中国古典舞的起源、身韵及其审美、课程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戏曲中的歌也好,舞也好,是为了演故事服务的。即便是不唱不白的武戏也还是戏,其舞对角色行当的从属性也是十分鲜明的。

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中国古典舞现在仍未渡过它的童年,其自身还在成长发育中。但是身韵的创建,使它的审美内核已趋稳定,其理论基础也已比较扎实,运动系统已经形成,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它已摆脱戏曲的原形,向真正舞蹈的范畴迈进。

产生于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逐渐为中外舞蹈界和学术界所认识。1993年,它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列为优秀教学成果而获得奖励。北京舞蹈学院李正一和唐满城两位古典舞老教授,毅然整理、创建了古典舞“身韵”课,它使中国古典舞重振雄风,使古典舞事业曙光再现。李正一教授在诠释“古典舞”时这样讲道:“名为古典舞,它并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它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它是以民族为主体,以戏曲、武术等民族美学原则为基础,吸收借鉴芭蕾等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和体系。”

2.古典舞身韵及其审美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身韵,虽然风格源是明显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戏曲舞蹈”之名,它的从戏至舞的蜕变已基本完成。它已摆脱原戏曲舞蹈对角色行当的千变万化,然而不管怎样变,又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一”和这个“变”都是一种艺术难得的性格,也是一门艺术的美学的要义。

一个成熟的民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也就是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这都是精辟的概括与提炼。而这些文字又与元素性动作高度统一、谐调,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

1、形

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众所周知,通过对传统艺术在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须 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湾”、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掌握体态及造型的曲线美还需要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因而它也是一种技法,人体的“拧、倾、圆、曲”是整体的形象。从局部来看“头、颈、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脚、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

2、神

这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在心这一概念中,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 “心、意、气”,正是“神韵”之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的、准确的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

人们长期为中国古典舞的内在韵律感到神秘,虽然一个“圆”字是早被人们公认的,但它究竟是怎样的运动规律,身体及手臂的运行轨迹是怎样的了这是从事古典舞的人们长期困惑的问题。身韵创建者提出了“三圆运动”的理论。他们认为中国古典舞身体运动过程是沿着三个圆形在运动。这就是立圆、横圆、8字圆。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扰人已久的问题竟是这样轻而易举地被破译了。而且又是如此准确而简明。它立刻让人想到拉班的“球体运动”理论。它们有很近似的思路,又各自解释了各自的规律。原来真理是很单纯的。科学都是经历了“由浅入深”到“深入浅出”的过程。单纯的真理是艰苦探寻的结果,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3、劲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有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身韵”即要培养舞蹈者在动作时,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等的对比和区别。这些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运用“劲”。“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戏曲、芭蕾舞、武术套路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一一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4、律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也是古典舞律动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如“双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不顺则顺”的“反律”,可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转直下往右,或者由向前突变向后等等均是。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从每一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之精奥之处。

3.古典舞身韵课程的特点

身韵的出现做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与创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对古典舞神韵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应该说在观念上仍然处在模糊的状态,在教学中还没能摆正它的位置,更没有在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中将“身韵”的教学渗透到基训课的“骨髓”中,真正的将其作为古典舞的“核”来加以正确对待。

G. 中国戏曲审美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到欣赏态度,都和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大相径庭,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

事实上,由于中国戏曲艺术产生和成熟都最晚,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便成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所以,只有首先弄清了中国艺术的审美意识体系,才说得清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


如果把中国艺术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舞蹈、音乐、诗画、建筑和书法,便可以看作是它美学结构的五个层次:最核心最内在最深层的是舞蹈的生命活力,它表现为气韵与程式;其次是音乐的情感律动,它表现为节奏与韵律;

第三是诗画的意象构成,它表现为虚拟与写意;第四是建筑的理性态度,它表现为充实与空灵;最后是书法的线条语言,它表现为抽象与单纯。它们共同地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精神。

(7)戏曲舞蹈的美学创造扩展阅读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

中国戏曲由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273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

H. 怎样认识戏曲舞蹈

戏曲舞蹈

戏曲艺术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于一炉,但歌舞演故事则是基本的特征。因此,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杂剧艺术繁荣,作家辈出。从留存至今的100多个元代杂剧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元代杂剧演出中的舞蹈活动。元杂剧演出中,常常要插入一段舞蹈表演。杨贵妃是唐朝著名的舞蹈家,擅长《霓裳羽衣舞》。所以,元杂剧作家白朴在《梧桐雨》杂剧中,为表现唐明皇与杨贵妃恣情享乐的生活,就安排了杨贵妃登盘舞霓裳的表演。

到了明代,中国戏曲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那就是“传奇”剧的大繁荣。明代人演戏,也喜欢安插一些舞蹈场面。像吴世美写《惊鸿记》时,安排了梅妃跳《惊鸿舞》。阮大铖写《春灯谜》描写元宵观灯的情景,插入了社火演出。她作的《燕子笺》要表现燕子给男女主人公传递信息,安排了一段“飞燕之舞”,把小燕子拟人化了。

戏曲中神仙鬼怪出场,往往要舞蹈一番。像《红梅记》中李慧娘的鬼魂出场时,剧本规定要“舞起旋风科”。《牡丹亭》中的胡判官出场,有“笑舞介”。而在戏中包罗民间歌舞最多的要属“目连戏”。戏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武术、杂技、歌舞等。明代人郑之珍整理改编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里,仍然插入了许多民间舞蹈。有《鹤舞》、《虎舞》、《武将舞》、《道士舞》、《长人舞枪》、《矮僧打钵》、《千手观音舞》、《鱼篮观音舞》,还有《哑背疯》———表演者化妆成女子,穿女衣,梳女头。腰后装一对假腿,当作女子的下肢。下身要穿男装,腰前装上男子的假头和躯干。舞动起来上下协调,活像两人在舞蹈。

传统戏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以舞蹈美来解释舞台行动和戏剧逻辑,用舞蹈之美来再现生活和铺叙人生。戏曲的舞蹈美贯穿在戏曲表演体系中被人们习称的“做”和“打”这两种功法之中。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都是舞蹈化了的。戏曲舞台上人物形象,可以说是舞蹈艺术的形象。因为戏曲舞台动作都是音乐化了的。也就是说戏曲动作是溶化在整体和谐的音乐节奏、韵律和音乐的旋律与音响之中。这样的动作也就舞蹈。

戏曲舞蹈的语汇很丰富的。戏曲演员要调动起自身肌体和精神的一切因素,实现美化和舞蹈化,而且服饰、道具等,也都参加了美化和舞蹈化的创造。戏曲演员手中拿的、头上戴的、腰上系的……都可以形成舞蹈化的身段组合,如羽扇舞、团扇舞、折扇舞、闭扇舞、双扇舞、方巾舞、马鞭舞、船桨舞、水旗舞等等,还有舞帽翅、舞鸾带、舞甩发、舞红绸等,任何一种生活用具一经纳入戏曲舞台而成为道具时,就会产生出精彩的舞姿,构成富有表现力的舞蹈语汇和舞蹈组合。

舞蹈在戏曲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戏曲艺术中保留和发展了丰富的传统舞蹈艺术。戏曲舞蹈也为中国的民间舞蹈不断地输送艺术营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舞蹈工作者是以戏曲舞蹈为基础,参照传统武术身段、技巧等表现形式,建立了独特的中国古典舞体系。

中国传统戏曲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从宋元南戏、杂剧到明清兴起的昆曲、京剧、秦腔、梆子、川剧等剧种的盛行和成熟,戏曲舞蹈更加丰富和完备。“唱、念、做打”四大艺术之段中的“做、打”两项 基本都是舞蹈或舞蹈化了的生活动作。可以说舞蹈贯串在戏曲演员的全部动作和表情之中,从出场、亮相在到下场,举于投足,一动一静,都是舞蹈,是构成戏曲表演的重要表现手段。因此戏曲舞蹈是中国传统舞蹈重要的一支。如戏曲的袖舞(水袖)不但动作优美,而且能表达各种人物不同的感情。它与古人所说的“长袖善舞”是一脉相承的。早在周代就有“以舞袖为容”的“人舞”西安出土的汉代舞佣,也有扬袖而舞的生动形象。盛行于南朝及隋唐的白生舞也是以舞袖为主的。戏曲舞蹈正是继承了“长袖善舞”的传统,才创造了那些深刻表现人物内心感情的优美的水袖舞姿。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在前辈艺人创造的基础上,将水袖归纳为勾、挑、撑、冲、拨、扬、挥、甩、打、抖等十种舞姿,运用时穿插组合,千变万化。戏曲中的女角舞长绸,僧、尼舞拂(云帚),大概也是与汉魏时代的“巾舞”、“拂舞”传承下来的。正由于此,明人姚旅才认为:古代歌舞乃“今戏场歌舞之遗意”今世歌舞“则被直云戏剧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明清以来,戏曲勃兴,传统的民间舞蹈也受到戏曲舞蹈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互相交融、相得益彰的局面。如秧歌、花鼓灯等民间舞蹈就从戏曲旦角的舞蹈和武打中吸收了不少滋养。一些民间舞蹈也演化为歌舞小戏,丰富了戏曲的剧种。但是戏曲舞蹈究竟不是单纯的舞蹈,它是与剧情紧密结合,为表现戏剧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服务的。它有许多特点,一是高度程式化和人物形象典型化,生、旦、净、丑各有成套舞姿。二是大量运用叙事与表意的舞蹈动作,举凡衣、食、住、行等一切日常活动。根据人物身份、剧情不同,运用其特有的音乐节奏将其韵律化、舞蹈化,与唱念结合,成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三是善于运用衣帽服饰和道具,这既是它的特点,又是它对中国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古代舞蹈素来重视使用道具《礼记》就有“不舞不授器”、“钟、鼓、管、磬、羽、干、戚、乐之器也”的记载,民间舞蹈中也经常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伞等生活用品。戏曲舞蹈根据自己特有的规律,吸收了这些舞蹈的精华。以舞蹈采说,昆剧、京剧、梆子、川剧、二人转等剧种,都百多种用法,京剧有拿、挥、转、托、夹、合、遮、扑、抛等多种基本功,掌握了可以千变万化地加以运用。川剧艺人也有耍扇三之式的口诀。帽饰的翎子功、翘子功;衣履的水袖、鸾带、跤功等等,更是种类繁多,技巧超绝。各剧种又各自专长。四是姿态万千的兵器舞和毯子功,这既是戏曲舞蹈的重要特色,也是训练戏曲演员的重要基本功。 戏曲舞蹈多为虚拟动作,惟交战时,极为写实。从会阵、起打、过合、停止、追过场、耍下场、处处合情入理。十八般兵器加上种种高超的毯子功技巧,形成戏曲中独特的武舞。这些技巧既可近从姐妹技艺武术、杂技中找到它们的资鉴,又可远溯到汉代角抵和宋代诸军百戏之中。丰富而绚丽的戏曲舞蹈还从飞禽走兽造化万物中吸收了许多优美的动态和静态舞姿,戏曲舞蹈经过漫长的艺术长河的淘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律和美的规律,这也是中国古典舞蹈美学的一宗宝贵遗产。

I. 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有哪些

戏剧概况之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

在整个戏剧艺术中,中国戏曲占有特殊地位。它是把戏剧的内容与歌舞的形式高度结合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戏剧艺术种类。它既具有戏剧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符合一般规律,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比话剧更带综合性的艺术。

从形式方面来看,中国戏曲在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所谓四功,就是唱、做、念、打四种表现方法:五法是指手法、眼法、身法、发法(头发)、步法。在演一出戏时,如何运用手式、如何运用眼神、身体如何动作、头发如何甩动、步子怎样走,都是有讲究的。连怎样表现人物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感情,也全都提炼美化成一套完整程式。不像话剧那样,可以让每个演员根据自己对剧情的体会,根据实际生活和塑造人物的需要设计自己的动作,中国戏曲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从艺术形式上看,表现手法具有两大特征:虚拟性——景物、动作一般是虚拟的,骑马、行舟、上楼下楼、上岭下坡,伴随着人物的虚拟动作,出现了高山、平地、江河、湖海、厅堂、卧室;瞬息之间,厅堂、卧室可转化为长街、小巷,一马平川可以转化为浩荡江河。因此戏剧舞台的时间与空间非常灵活,不受限制;规范性——即程式化,它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加以夸张,使之节奏化、美化,成为一种规范的东西,大家约定俗成,沿用了下来。这两点,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在审美表现上的根本区别。可以说,虚拟是产生程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理论根据,程式化是虚拟在艺术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从结构方法上来看与传统的话剧也有区别。话剧虽有一条主线贯穿全剧,但是它的一幕或一场,情节的主线与副线总是纵横交织,如同绕成的线团一样,形成一个立体的团块。比如曹禺的《雷雨》,幕一拉开,复杂的人物关系,尖锐的冲突,立刻就呈现在观众面前:四凤与鲁贵、鲁贵与大海、四凤与繁漪、繁漪与周萍、繁漪与周冲、周朴园与繁漪、周朴园与周萍,参差交错,四幕戏就是四个团块,全剧用一根隐伏的主线,把四个团块串联、组合起来,展示了一幕深刻的人生悲剧。而中国戏曲常常采用点线结合,每一出戏一条主线,每一场戏一个中心事件,强调一线到底,有头有尾,脉络分明。比如《西厢记》共五本二十折(有说二十一折):第一本里面第一折,惊艳;第二折,借厢;第三折,酬韵;第四折,闹斋。确实是一折一个中心事件。

从内容上来看,中国戏剧特别强调抒情、传神、整体美。例如,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表现青年的爱情故事,两者都非常富于抒情性,但两剧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莎剧在哲理性、动作性方面见长,抒情性则是汤剧见长,莎剧远远不及汤剧。汤剧那笼罩全剧的氛围,那人物内心情态的表现,都具有诗化的特征,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情容量。"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响,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一缕细长柔弱的晴丝吹进了静静的庭院,逗起了情思,春天少女的心绪是多么如游丝般的摇曳飘忽啊!慢慢地等待那激动跳跃的心平静下来,唯恐他人觑见内心的秘密,陡然在镜里看见自己的面影,一霎那的慌乱,梳好的头发都激动得乱了......你看少女的感情多么细腻丰富!

对于传神,容易理解。同样是内心善良,外形丑陋的人,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是写实的,实实在在地化装得很丑,而《玉堂春》中的崇公道,脸上略加几笔,鼻子涂一片白,我们就明白了,这就是不求形似,而求传神。

中国戏剧强调内容上的完整性,强调有头有尾,强调内在联系,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美。

当然,任何艺术都要随时代进步而发展,随客观环境变化而变化,艺术与艺术之间,剧种与剧种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都会互相影响互相吸收。比如,现代戏曲吸收了很多话剧的特点已为中国观众所熟悉;中国戏曲的表现方法也给国外戏剧艺术以一定的影响,例如布莱希特演剧方法就吸收了中国戏曲的表现手段,也得到了西方观众的承认。京剧本不姓"京",原为徽汉、秦腔的演变;川剧又为弋阳、昆腔之发展,每一个剧种都有它的形成、壮大和衰亡过程,因此,戏剧必须时时改革,时时推陈出新。

对于西方的戏剧形式,我们既不能毫无分析批判地照搬,也无须因噎废食一概排斥。比如西方的荒诞剧,前几年还有人将其说得一无是处,可近年来,一些剧作家就大胆地借用了荒诞剧的某些形式,取得了重大成就,引起了强烈反响。

因此,戏剧创作要有自己的眼光。

那么,戏剧审美,也要有自己的眼光

中国戏曲审美特征

摘要:中国戏曲虽然没有西方古希腊戏剧那么久远的历史,但也走过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并且在产生之初就一度呈现出光辉璀璨的繁荣景象,尤其是到了元代,戏曲极盛一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中国戏曲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并在封建思想的滋养下成长起来,所以其审美特征既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而且还受到儒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中国戏曲 审美特征 现实性 意境 伦理观 “程式化”

一、 强烈的现实性

中国戏曲按照传统的观点,到宋元时期达到成熟,主要代表就是杂剧和南戏。南戏最初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姿态登上戏曲舞台的,即有文人以宋人之词,加上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女顺口可唱,自由亦复自然。这一特征首先表现为戏曲的语言(包括对白和唱词)通俗化、平民化,例如,《西厢记》第十五折《哭宴》中的唱词:

见安排车儿马儿!不由不熬熬煎煎的气,

甚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眼看着衾儿枕儿!只索要昏昏沉沉的睡,

谁管他衫儿袖儿!湿透了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熬人也么哥$闷熬人也么哥。

谁思量书儿信儿!远望他凄凄惶惶的寄’

整齐的排比修辞却化用了平民化通俗的口语,真可谓是“化俗为雅”,但又不失质朴、真实,堪称雅俗共赏的佳句。

由于戏曲产生于民间,所以大多数内容体现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家庭伦常以及婚姻变故,表达出底层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独特的内心体验,极尽悲欢离合,感人至深。人们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感受热闹的气氛,获得感官的愉悦,而且进入戏中,不自觉的咀嚼生活的真味,感悟人生真谛。

此类南戏的主要代表作有高则诚的《琵琶记》等。

北方的杂剧虽然并不像南戏那样深入民间,还有比较规范的“宫调”系统,但是却以反映沉重的社会问题为主流思想,揭露了腐朽的封建思想和社会现实。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对贪官污吏、权豪之罪恶的揭露,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对思想苦闷的解脱等等,都在元杂剧中得到体现。其代表作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窦娥冤》、《西厢记》等。

进入现代,戏曲同样具有现实性的审美特征,尤其是解放后,一批反映新中国人民生活翻天覆地变化的戏曲也陆续搬上了舞台,成为时代的艺术。

二、“意境”美学

有的学者认为,戏曲的起源应追溯到诗歌产生之初,因为诗歌在产生之初就具有表演性和音乐性。的确,戏曲与古典诗词的关系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形式上,戏曲的唱词多数直接引用诗词的格式,前面标记有词牌名或曲牌名。南戏就是“以宋人之词”,和曲而唱。反之,戏曲的有些唱词完全可以单独成诗成词,如《西厢记》第十五折《哭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假如脱离了《西厢记》,这依然是一首绝妙的散曲。而在内容上,戏曲也受到诗歌的影响,追求“意境”美学。王国维在概括元杂剧和元南戏的美学特征时说:其最佳之处,都可“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心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宋元戏剧考》)。所谓“意境”,即寓情于景,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在人的思想情感与天地自然之间达到高度的结合、统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只有利用语言来创造意境,与诗歌不同的是,戏曲作为一种音乐、舞蹈、语言等的综合性艺术,在实现“意境”创造的过程中,既要利用语言这一基本要素,又要利用音乐、舞蹈、舞台设计等多种手段,而各种要素之间又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

戏曲艺术呈现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思想情感往往决定当时的舞台呈现和音乐走向,即移情入景,使实境染上感情色彩,具有情趣,并随着主体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作为审美客体的实境被情感色彩渲染之后,又引起主体情感的波动,并在其中得到升华。观众在情景合一所产生的美感中获得的审美境界绝不只是停留于对舞台形象实境的审美认知,而是通过实景的启示和诱发,获得一种更加隽永的直觉感悟和艺术趣味。

因此,戏曲的艺术呈现更注重一种情与景的融合、和谐和互动式的关联,而观众和演员也在这一氛围中获得一种默契,共同完成一次审美活动。

三、“重德载道”的伦理观

中国古代哲学特别重视“和”的观念,尤其是儒家的“仁”、“礼”哲学。它强调人与自然各种关系的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等级关系的协调;重视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这种重和重德的哲学倾向体现在美学上就是突出道德伦理与美学的统一,即善与美的统一,也就是说,善就是美,美要从属于善,因此,艺术就要具有“载道”的功用,使艺术具有了伦理性。而戏曲正是这样一种艺术。

尽管戏曲在产生之初一度被士大夫所轻视,认为是“游戏之作”,但由于戏曲所成长的土壤――民间生活已经充斥了浓厚的封建伦理观念,所以它就或多或少地被赋予了不同的道德内容。而当戏曲上升为一种大雅文化的时候,统治阶级不仅要求它具有审美价值,更要求它具有宣传封建忠、孝、义伦常思想的社会实用价值,强调其社会风教功能。

由于戏曲重视审美与道德的统一,所以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更加接近人们的生活,也就具有了广泛的群众性。另外,伦理观念的实现必须通过个体情感的推动,因而戏曲美学同样难以脱离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体验,重视情感的真实性与伦理道德的高度统一,这样,戏曲艺术就通过对人物道德心理的呈现走向审美体验,使戏曲审美具有高尚的道德意义,戏曲美学也就避免了走入作为僵化工具死胡同的可能性。

值得强调的是,戏曲产生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宋元时代,所以不可回避地体现出批判封建礼教、追求解放自由的思想内容,但是,一方面,这种思想萌芽只是较为单纯的发自社会底层的不平之音,并没有触及到封建思想的本质;另一方面,它依然深植于封建道德的土壤之中,还没有形成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因而这并不能否定戏曲审美的伦理性。

四、“程式化”的写意美学

中国戏曲特别注重技艺的应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舞台呈现形成了一系列“程式化”的表演技艺,具有规范化和写意化特征。程式是中国戏曲舞台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独有的虚拟性和象征性表现手法。具体来说,就是戏曲表演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式规则,舞台上不允许有自然形态的原貌出现。一切自然形态的戏剧素材,都要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变形、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演唱中的板式、曲牌、锣鼓经,念白中的韵味、声调,表演中的身段、手式、步法、工架,武打中的各种套子,以至喜怒哀乐、哭笑惊叹等感情的表现形式等等,无一不是生活中的语言声调、心理变化和形体动作的规律化,即程式化的表现。诸如马鞭一挥就表示上路启程,舞台“圆场”瞬息千里,一支船桨即舟载行人等等,都是“程式化”写意美学的具体表现。

“程式化”的舞台呈现表现出演员对规范化的情感形式的具体把握,,因此,演员的技艺表演也带有了一定的情感力量和人格意义,同样达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对这样纯熟技艺的审美体验,正是对于人掌握自由的解读和感悟的过程。

五、结语

戏曲美学是一个本体性的问题,内容高深复杂。本文仅对中国戏曲的几个审美特征作了一些简要的探讨,见解浅薄,不堪称道。

中国戏曲美学既从历史中获得继承,又从民间汲取养分,形成了独立的戏剧审美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对它的认识,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领略

阅读全文

与戏曲舞蹈的美学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