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毛线是谁发明的

毛线是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2-08-08 00:16:31

『壹』 线是谁发明

线的话应该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原始人通过动物的皮毛、藤条、树皮之类就已经开始搓就原始线类了=-=

『贰』 织毛衣是谁发明的,只有中国人织毛衣吗

不是。说起这手工编织毛衣的来历,确实久远,最早的手编毛衣,应该出自古代专游牧部属落的牧羊人之手。在远古时代,人们最初的衣服是兽皮和数叶,后来逐步发展,出现了纺织品,在中国,纺织品的原材料是丝与麻,可以说是贵人穿丝贱人披麻;在中亚游牧民族地区,纺织品的原材料是毛,以羊毛为主。另一种重要的防止原材料——棉花是原产于中南美洲的,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流行世界,进入中国也是明朝末年的事情。不管是丝织品、麻织品还是羊毛织物,都是有经线有纬线,梭织而成的。手编毛衣和织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毛衣手工编织和丝绸等衣服制作相比,有着很大的灵活性。丝绸等衣服从原材料到成衣需要3个过程:纺线、织布、缝制;手编毛衣织需要两个过程:纺线和编织,在编织的时候,除了毛线,你只需要几根细竹针。如果说梭织产品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那麽编织更适合个人劳动。

『叁』 织毛衣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啊

最早的手编毛衣,应该出自古代游牧部落的牧羊人之手。在远古时代,人专们最初的属衣服是兽皮和数叶,后来逐步发展,出现了纺织品,在中国,纺织品的原材料是丝与麻,可以说是贵人穿丝贱人披麻;在中亚游牧民族地区,纺织品的原材料是毛,以羊毛为主。另一种重要的防止原材料——棉花是原产于中南美洲的,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流行世界,进入中国也是明朝末年的事情。不管是丝织品、麻织品还是羊毛织物,都是有经线有纬线,梭织而成的。手编毛衣和织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毛衣手工编织和丝绸等衣服制作相比,有着很大的灵活性。丝绸等衣服从原材料到成衣需要3个过程:纺线、织布、缝制;手编毛衣织需要两个过程:纺线和编织,在编织的时候,除了毛线,你只需要几根细竹针。如果说梭织产品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那麽编织更适合个人劳动。

『肆』 毛线 发展史

起源于19世纪末叶。光绪六年(1880年)左右,毛线进口大幅度增长,当时毛线称毛冷(WOO1EN),初由南市大东门地区京广杂货店承销,用于妇女扎发,随编结法的推广,大量用于编织毛衣。光绪二十六年兴圣街(现永胜路)开设“金源茂毛冷店”。光绪三十二年有金源茂、隆兴昌、张源盛、同福康、鸿来锠毛冷店5家。民国初期,毛冷店逐渐增加。民国19年(1930年),全区已有近20户。洋行通过中国跑街,以定货方式向毛线店大量推销。同期,国人开办的安乐、裕民、上海、中国毛纺厂也先后投入生产,均选兴圣街毛线店为特约经销处,所有产品由经销处销售,兴圣街成为全国毛线业中心,有“毛线街”之称。***纵毛线的货源、价格、批发、零售,业务遍及全市、全国。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后,交通中断,购买力下降,毛线销售日见困难,毛线店兼营什货。抗战胜利后,国外货源充足,商号纷纷向洋行购毛条。货到上海后向厂商以2.5:1磅掉换毛线。因本轻利高,价格随金价涨落,又较易抛售,其他行业改营毛线的商号猛增。民国35年区内会员店有40户,占全市76.9%,其中兴圣街有22 户,占全区55%。至解放初,毛线市场被兴圣街私商所垄断。1950年国家财政经济统一计划管理,经网点调整,至1959年专业经营毛线店有恒源祥、隆兴昌、同顺、信义等4户。+,
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IR
连接成毛线针织物的工艺过程。毛线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毛线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毛线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1982年在中国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丝织品中有带状单面纬编两色提花丝针织物,是至今已发现的最早手工针织品,距今约2200多年。根据这一文物可以推断中国手工针织的起源还要更早一些。机器针织始于1589年,英国人W.李从手工编织得到启示而创制了第一台手摇针织机。它有3500多个零件,钩针排列成行,一次可以编织16只线圈。中国第一家汗衫针织厂在1896年创建于上海。中国第一家织袜厂于1907年建立在广州。 =YUz!%k`B0

抗战胜利后,兴圣街毛线店的库存已十分薄弱,故售价昂贵。当时售出1磅毛线(绒线)可向国外订购10磅48支毛条,然后再以3磅毛条向毛纺厂调换 1磅毛线。也就是说,毛线厂每售出1磅毛线,就可换进3磅多毛线,而毛纺厂则可以1磅毛线(绒线)换进3磅毛条,不少毛纺厂、店都因此赚了不少钱。 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实行限价政策,毛线业元气大伤。
上海解放后,兴圣街毛线店的批发和零售业务都走上正轨。1955年,毛线业实行公私合营,当时上海毛线同业共有200多户,兴圣街尚有22家毛线店。公私合营后,因调整网点,兴圣街毛线店全部实行搬迁。从此,毛线(绒线)街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毛线街从20世纪初兴起到50年代中期结束,共经历了半个世纪。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毛线行业发生和发展的历程,也反映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营管理的一些特色。由于同业高度集中在一条街上,促使商店在服务上精益求精,以利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同时也创出了信誉,为毛线街带来勃勃生机。毛线街还促进了厂商协作和配合,商店可根据市场信息,及时将适销的花色品种反馈给生产厂,而生产厂也经常派人到毛线(绒线)街实地了解情况,及时调整生产。
毛线街虽已成为历史,但专业商店集中的合理性、优越性,以及厂商密切联系的方式、方便消费者的服务、严格的经营管理等,都值得研究与借鉴。

『伍』 织毛衣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说起这手工编织毛衣的来历,确实久远,最早的手编毛衣,应该出自古代专游牧部落的牧羊人之属手。在远古时代,人们最初的衣服是兽皮和毛衣树叶,后来逐步发展,出现了纺织品,在中国,纺织品的原材料是丝与麻,可以说是贵人穿丝贱人披麻;在中亚游牧民族地区,纺织品的原材料是毛,以羊毛为主。

(5)毛线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欧洲最早以编织技术擅长的人群,是被西班牙天主教皇室所雇佣的穆斯林织造匠。历史上,毛料编织技艺的传播路径也是从中东出发传往欧洲,经过地中海贸易的催化在欧洲兴盛,再趁着欧洲殖民地的扩张普及到美洲。

可以说哪里有“穿暖”的需求,织毛衣的技巧就会传播到哪里,伴随羊毛产业的发展,织毛衣也成为欧洲中世纪养活众多人口的一个重要行业。以英国为例,从12世纪起,“羊毛是中世纪英格兰经济的基石”。

温带海洋性气候、白垩质土层,有盐分的空气为牧羊业发展提供理想之地,优质的英国羊毛远销佛兰德斯、荷兰和意大利。羊毛贸易下的羊毛税构成了英格兰王室最丰厚的收入——1290年至1294年,英国王室每年的羊毛税有3万3千英镑,占其收入的70%以上。

『陆』 毛线是哪个时代才有的

现代意义上的织毛线首先出现在明清时期

毛线品号一般是三位数,第一位代表毛线原料,用0~9表示,后两位表示单纱的支数,数字越大纱就越细,每小绞的圈数就越多,三位数字前还有个4字就表示是试制品。

在我国,机织从黄道婆发明纺机(1530年)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针织才刚刚100年。针织服装起步晚、历史短,但由于它具有生产性和应用性两方面的突出优点,使其在我国的服装市场中得到较快的发展。1896年国内第一家针织厂成立,标志着我国针织工业的开始。我国的针织服装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以内衣为主,而外衣主要是以横机织物为主。到了60年代,随着针织技术水平和针织机械性能的不断提高,针织服装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70年代,针织服装在整个服装市场范围内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服装市场领域呈现出向针织服装发展的趋势。从80年代初开始,针织服装的品种、质量和生产数量得以高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针织服装认识上的深化,消费者对它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不但要求针织服装舒适随意、柔软合体、耐穿耐用,而且还要求针织服装新奇、美观、上档次,于是对针织服装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目前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开发在整个服装的生产和发展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都给针织服装的民族化设计提供了市场前提。

『柒』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什么

提起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人们知道得较多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其实,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除了作为动力机的蒸汽机之外,还有作为工具机或工作机的珍妮纺纱机。恩格斯说过:“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是珍妮纺纱机。”可见,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应用,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这里要介绍的,就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英格兰西北部濒临爱尔兰海的地方,有一个兰开夏郡。这里的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英国纺织工业的摇篮。哈格里夫斯就是兰开夏郡人。哈格里夫斯大约是在1720年出生的。他20岁以后,就定居在兰开夏郡布拉克本市的近郊,过着木工和织工的贫困生活。

由于哈格里夫斯既是一名织布工人,同时又是一个木匠,因此常常接触一些机械,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当时,还没有专门设计制造机器的职业工程师,有关安装转动装置和装配机件等工作,都是由木匠、铁匠、锁匠或者钟表匠这些人来担任的。哈格里夫斯因为职业的关系,对机械的安装和修理比较熟悉,所以也经常被人请去帮忙。人们很赞赏他的高超技术,称他为“万能的人”。长期从事机械安装、修理和制造的实践活动,弥补了他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不足,并为他日后发明新式纺纱机打下了基础。

哈格里夫斯有位邻居,是印花织物制造商。1762年,这位制造商雇用哈格里夫斯为他制造一台梳理棉花的机器。在此之前,圆柱形梳棉机已经由一个名叫刘易斯·保尔的人发明出来了。哈格里夫斯按照刘易斯·保尔梳棉机的模样,完成了这台机器的制作。这种梳棉机的结构非常简单,由一种装上金属齿的凹形槽和一些圆筒形梳子所组成。不过,在制造这台梳棉机的过程中,哈格里夫斯进一步增长了有关机械学的知识。难怪有位科技史学者说:哈格里夫斯在1762年制造梳棉机,“这是他的机械师和发明家的生涯的开始”。

英国的传统工业是毛纺织业。直到17世纪末期,棉纺织业才在兰开夏郡首先建立起来。因此,在当时的英国,棉纺织业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正因为它是新兴工业部门,所以较少受到封建行会和传统法规的束缚,比较容易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了同传统工业毛纺织业竞争,同国外输入的棉纺织品竞争,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就显得格外迫切。需要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新式纺纱机,正是当时棉纺织业技术革新形势需要的产物。

哈格里夫斯发明新式纺纱机之前,纺纱是用旧式手摇纺车进行的。每人操作的手摇纺车,只有一个锭子,每次只能纺出一根纱线。直到18世纪初期,这种手摇纺车虽然效率不高,但是还能勉强满足旧式织布机对棉纱的需求。可是,18世纪初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1733年,机械工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装上这种飞梭的织布机,不仅能织出更宽的布匹,而且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接着,他的儿子罗伯特·凯伊又加以改进,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必须有8个至12个纺纱工纺出的纱线,才能够供应一个使用飞梭织布机的织工的需要。棉纱供不应求,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情况。据说,1760年,曼彻斯特有个织布工人,每天要步行五六公里,从五六个纺纱工那里收集棉纱,才能供给自己一天内的织布之用。如果一个织工想要多弄到一些棉纱,他就得用上衣或新丝带去贿赂纺纱工。

长时间的棉纱供不应求,使棉纱价格不断上涨,棉布工厂的厂主感到不能忍受。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为了提高棉纱产量,需要发明新式的纺纱机。1735年,有个名叫约翰·怀亚特的木匠发明了一种转轴纺纱机,并于1738年得到了专利证。可是,由于这架机器很不完善,经常发生事故,因此也就没有得到实际的推广应用。棉纱供应不足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例如:大力兴办纺纱学校,对农村的纺纱生产实行奖励,甚至在监狱和孤儿院中也发动纺纱。1761年,英国的“奖励工艺协会”发表了一项文告,设立奖金来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文告郑重宣布:“奖励最优良地发明一种能够同时纺出六根毛线、六根麻纱、六根棉纱或六根丝线的并能仅由一个人操纵和看管的机器。”于是,这样的纺纱机终于发明出来了,这就是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

棉纱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兰开夏郡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一名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常常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棉纱而苦恼。他看到妻子和女儿从早到晚用手摇纺车纺纱,不仅辛苦劳累,而且效率不高,每天纺出的纱线很少。于是朝思暮想,怎样才能将手摇纺车改进一下,使棉纱出得快一点多一点呢?由于他具有一些机械方面的实际知识,便一面思索琢磨,一面利用木工工具和技术,进行设计和试验,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当哈格里夫斯对旧式手摇纺车不断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时候,有一天,他偶尔看到妻子的手摇纺车翻倒在地。当时,纺车上的纺锭由平卧状态改变成了竖立状态,而纺轮还在继续转动。这个极其平常的现象,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大声喊道:“珍妮,快来看呀,你的纺车翻倒啦!”“把它扶起来就是了,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妻子淡淡地说。然而,哈格里夫斯并没有立即把纺车扶起来,而是面对着翻倒在地的纺车,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他想,如果把几个纺锭都竖立地排列起来,由一个轮子来带动,不是就可以提高纺纱的效率了吗?于是,他着手设计并制成了一架新式样的纺纱机器,其中装有8个竖立的纱锭。经过试验,完全成功,棉纱的生产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8倍。哈格里夫斯高兴得不得了。由于这台新式纺纱机的研制,是受到手摇纺车翻倒在地的启示,因此他把这项发明归功于他的妻子,用妻子的名字来命名,称为“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的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在流传过程中,故事情节难免有些出入,但是总的说来大同小异。有一种说法,说珍妮是他女儿的名字。哈格里夫斯给新式纺纱机取名“珍妮纺纱机”,是为了纪念他的女儿。关于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1764年,一说是在1765年。究竟珍妮是他妻子的名字还是他女儿的名字,究竟发明的时间是1764年还是1765年,对于这种新式纺纱机本身来说,关系并不大,所以也就用不着去考证了。

根据有关史书的记载,珍妮纺纱机的结构比较简单,它用四根支柱和几根横木,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机架。机架的一端安设并列着的两排纱锭。机架的上面,横着两根彼此紧贴着的木杆。两根木杆安放在一种托架上,可以随意前后滑动。在机架的一侧,安上一个带有摇柄的大轮子。大轮子上绕着皮带,皮带又绕在机架下面安装的一根转轴上。转轴通过传动装置,同两排竖着的纱锭相连。操作的时候,纺工用右手摇动大轮子,左手掌握着托架。随着大轮子的转动,所有的纱锭也就转动起来。这样,经过预先梳理和粗纺的棉花也就得到拉伸和拧绞,同时纱线也就纺出来了。

珍妮纺纱机是一种多轴纺纱机,它显然是从旧式手摇纺车派生出来的。它把许多架手摇纺车上的纱锭集中起来,转移到一架机器上,由一个大轮子来带动,这样就使一个工人能够完成过去几个工人的工作,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哈格里夫斯最初设计制造的珍妮机,只有8个纱锭,每次能纺8根纱线。后来经过改进,纱锭不断增加,每次能够纺出18根、80根甚至100根纱线了。由于棉纱产量增加,原来纺纱跟不上织布的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体积不大,可以安放在一小间屋子里,很适合于家庭使用。同时,它只需用手摇动,操作方法简便,又不费力,甚至连十来岁的孩子都能操作。哈格里夫斯并没有想到要用它来发财,只是希望多纺出一些纱线来,供应织布的需要,这样,一家老小的生活也就能够得到保障了。因此,珍妮机发明之初,哈格里夫斯并没有立即把它公开,只是在自己家里试用。在试用过程中,他又对珍妮机的构造作了一些改进,使之日臻完善。

1767年,也就是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两三年以后,哈格里夫斯制造了几架珍妮机,公开出售。这一下可惹出祸来了。本来,自从他在家里试用珍妮机后,生产的棉纱又多又快,就已经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现在,他又将珍妮机公开出售,使那些买到珍妮机的人家棉纱产量大增,因而遭到不少人的忌妒和反对。他们认为,珍妮纺纱机应用后,旧式的手摇纺车就遭到了排挤,这样他们就得破产失业。于是,这些人成群结队,拥进哈格里夫斯家中,捣毁了所有的纺纱机器。哈格里夫斯在布拉克本住不下去了,他只得携带家眷,于1768年从兰开夏郡逃往诺丁汉郡,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在这里,他同别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小工厂,用珍妮纺纱机生产纱线,供应织袜之用。

那时候,诺丁汉也像兰开夏一样,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存在着严重的纱荒。哈格里夫斯来到这里后,便开始为珍妮纺纱机申请专利。为了得到批准,他对珍妮纺纱机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1770年7月12日,哈格里夫斯获得了正式的专利证书。接着,他便开始大批制造和销售珍妮纺纱机了。

然而,哈格里夫斯在销售珍妮机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麻烦。因为珍妮机结构简单,很容易仿造。于是,一些制造商买去这种新式纺纱机器后,很快就自行仿造出来,并加以推广。可是,他们却不依法付给哈格里夫斯使用报酬。为了保护自己的专利权益,哈格里夫斯不得不同那些制造商的不法行为进行斗争。在对这些人提起诉讼的过程中,他花费了大量钱财。本来,在迁居到诺丁汉后的一段时间内,哈格里夫斯因为制造和销售大批珍妮纺纱机,已经赚到了一大笔钱。可是,为了打官司,很多钱都投到这方面去了。看来,哈格里夫斯这时决心与不法制造商们争个高低,因而不惜钱财。据说,有些制造商曾表示愿意与他和解,并答应付给他3000英镑,可是哈格里夫斯却拒绝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哈格里夫斯为保护自己发明的专利权而花费的钱财,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可惜的是,虽然他投入了大量的钱财和精力,结果还是败诉了。因为有人提出证明,说哈格里夫斯在领到专利证书以前,已经出售过珍妮纺纱机,所以他的专利权被宣判失效。这件事,对于哈格里夫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哈格里夫斯初到诺丁汉郡的时候,的确是很穷的。可是,自从1770年取得发明专利后,由于大量制造和销售珍妮机,他的收入就渐渐多起来了。尽管在保护专利的诉讼中受到了损失和挫折,但是他手中的钱财仍然不少。1778年4月22日,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去世。有一种说法,说哈格里夫斯后来死于贫困,这是不真实的。实际情况是,当他去世的时候,给他的继承人留下来了一笔钱财,其数目有4000多英镑哩。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由于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价钱也不太贵,很快便在英国各地得到推广使用。据统计,在哈格里夫斯死后10年,即1788年,英国已拥有不少于20000架珍妮纺纱机。特别是在兰开夏郡,珍妮机迅速代替了旧式纺车。有一本名为《新工业制度的起源》的书,在描写梅勒村的情况时说:“旧式纺车已被扔到废物堆了。现在人们只使用多轴纺纱机来纺纱。”这里说的多轴纺纱机,就是珍妮纺纱机。除兰开夏郡外,其他一些郡,在1775年至1785年间,珍妮纺纱机也迅速地推广了。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而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于是,原来兼营农业的织工,就逐渐抛弃了农业,成为专门依靠工资生活的无产者。同时,珍妮机的使用排挤旧式纺车后,有些原来从事家庭手工业的纺工,因为买不起珍妮机,也放弃了农业,到拥有珍妮机的人那里去做工,成为雇佣工人。纺工和织工放弃的土地,就为农业资本家所收买,从而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场。这些情况说明,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而且还起到了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作用。

珍妮纺纱机用人力摇动,纺出的棉纱不够结实。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需要继续进行技术革新。于是,水力纺纱机、“缪尔”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新式机器就陆续地发明出来了。一系列工具机的发明,又促使作为动力机的蒸汽机的诞生。一种技术革新推动着另一种技术革新。当我们回顾使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工业革命的时候,可不要忘记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哈格里夫斯啊。

『捌』 什么是亚克力纯棉毛线

亚克力又名Acrylic,化学名称为甲基丙烯酸甲脂,即高纯度有机玻璃板。在毛衣里含的亚克力就是晴纶,只是与原来的晴纶在处理方式上不一样。

它是一种抗起球,抗变形的重要组分,所以现在一些毛织品里会有加这个成分。同时还能增加毛线的强度和光滑度。如果亚克力的成份多了,毛衣的手感、保暖性和弹性就差了很多。最好的是含毛量达到70%。

亚克力纤维是杜邦公司于1950年发明,外观呈圆状或八字形、表面光滑、不容易吸水、可抗酸碱及日照,同时也不易发黄、容易染色。具良好服贴性和羊毛手感差不多但保温性不及羊毛,且成品表面容易起球,通常称为聚丙烯腈纤维,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在中国的商品名。

(8)毛线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亚克力纤维可纺成亚克力纱或与羊毛混纺成仿毛纱,进一步织成人纤毛衣或地毯,因此亚克力纤维的营运受毛纺业景气的影响很大。

由于亚克力纤维下游纱厂陆续外移至中国大陆,使亚克力棉转以外销为主,相当依赖大陆纱厂的需求。主要的生产地区则有日本,美国,韩国及中国台湾。

『玖』 手织毛衣是哪个国家何人发明的

毛衣编织的历史非常的久远,人类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树叶、兽皮来蔽体,在渔牧生活中结网捕鱼,就懂得运
用编织的技法,随著文明的演进与科技的发明,人类不仅充分利用各类动植物等天然纤维,编织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发出多种化学纤维、矿物纤维,使人类生活更舒适便利。所以编织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史。
从各民族的编织作品中,发现许多作品虽然从实用功能出发,但随著人类对于美感的追求,编织已超越实用的范畴而成为人类艺术的结晶。或纯朴粗犷、或精致华丽、呈现出绚烂多彩的面貌。
追溯家用毛衣编织机的起源,应该是在1589年,由一位英国牧师威廉.李设计的第一台手动脚踏式袜子编织机,至今已有400余年。但是毛衣编织机真正在中国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得到推广使用,并逐渐进入家庭,已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了。
如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体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毛衣编织作为一种新兴已深入城市各地,为部分城乡居民提供了就业、再就业的机会,不少人因此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阅读全文

与毛线是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 浏览:704
杭州麦下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3
志诚商标公司上班 浏览:160
出租土地使用权的税率 浏览:139
日本商标注册多少钱 浏览:75
商标注册证天猫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