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民生创造财富

民生创造财富

发布时间:2022-08-06 14:04:06

㈠ 解决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作用。首先政府要有投入,职能要到位,其次企业要讲社会责任,第三,发挥民众的作用,让有条件创业的普通百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都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民生问题不是政府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积极参与。政府要为老百姓谋生创造条件和环境。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特别是改革发展走到今天,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政权能不能巩固。民生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具体问题上,但实质上是政治层面问题。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它既体现着人民群众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利益,综合起来又关系着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的、整体的利益。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党和政府。

㈡ 民生实事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分析:民生是政府的核心工作,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各个方面。

1、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就是要让群众能够享受较高质量的生活,要为群众提供食品、教育、卫生、交通、娱乐等等生活内容的保障工作。

2、保障群众就业发展。就业是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个人的重大问题。民生就要为每个人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学习成才机会,提供发展成功的机会。有了就业,才能创造财富,其他民生才有资金来源。

3、保障底线民生。民生工作要让每个人都能生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要重点关注生活困难人员的生活,充分发挥底线民生的兜底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必需的生活保障,提供失业保险、大病救济、社会福利、抢险救灾等等必需的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四条 国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改进劳动组织,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

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㈢ 我国现阶段的民生状况是什么

一、什么是民生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宜操作和把握,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民生问题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这就是: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过来。
二、现阶段我国主要的民生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社会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国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成长中的烦恼”。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以及个人劳动能力不同。地域不平衡性,使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的财富存在差异;劳动能力不同,使个人创造的财富存在差异,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获得的财富存在差异,民生问题就是这一差异的社会反映。这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问题,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大国则会更为突出。
二是体制不够健全。这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旧的体制不断解体,而建立和完善新的体制需要一个过程,这也必然会加剧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阶段,我国的民生问题突反映在以下10个方面。
(一)反腐倡廉。也许有人会说“反腐倡廉”怎么会是民生问题呢?“反腐倡廉”不仅是民生问题,而且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因为只有政府及其官员廉洁奉公,才可能有清明的政治环境,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才有可能实现,民生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改善与解决。实事上,很多民生问题只所以得不到解决,并不是地方政府的无能为力;相反,恰恰是因为一些官员不作为所至。应该看到党和政府对“反腐倡廉”的态度,也应该看到党和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希望能通过合理的干部选拔机制,通过长抓不懈的努力,做好“反腐倡廉”的工作,从根本上为改善民生问题做出保障。
(二)安居工程。提起住房,就会想起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个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即有家可居,有业可乐。而住房问题就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之一。诚然,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如果说让每一个人都有家可居,是有点奢望。但是最起码也应该保证普通百姓、工薪阶层能买得起房,能住得起房吧?目前虚高的房价,恰恰是因为没有遵从市场经济的结果。虚高房价的背后,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超高利润。房价居高不下,恰恰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片面强调政绩所致。如果每一级政府和领导,能有杜甫那样的胸怀,人民何愁无家可居?不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什么文化人士,必须记住的是“安居”是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三)就业问题。我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人人都有稳定的收入,谁还会干偷鸡摸狗的事呢?这话虽然不全面,却非常的有道理。百姓能有业可操、有业可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另一个根本。目前所存在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民工问题、农村孩子的留守问题等,都突出的说明了有业可乐的重要性。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完善和执行《劳动法》,是“有业可乐”的关键。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企业对打工者的工资克扣问题。由于打工者的流动性,很多企业对临时性质的打工者普遍采用延发工资的办法,致使打工者最终要被克扣少则一月、多则数月的工资。
(四)医疗体制。人吃五谷杂粮,就难免身体有恙。而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从药品的监管,到药品的价格,再到医疗机制,我们始终没有走向正规。而后果就是让老百姓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实事也说明政府的监管是不到位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如何完善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如何让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如何完善医疗体制,是改善这个问题的关键。目前农村开始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希望老百姓在未来的一天,不再为看病发愁。
(五)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事关国家前途与未来的大问题,是事关国家长期发展的根本。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有个传统:学生所学,首要在学做人,其次才是学知识;老师所授,首要在于教做人,然后才是传知识。现在教育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重视学知识,而忽视了学做人。这也是社会不文明的根本原因之一。做人的根本是从遵守规则做起,是自觉的遵守社会的公德和公则,是遵守国家的法律。可面对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自觉遵守社会公则呢?而大学现在存在的资源浪费更是突出。试问:这样的教育机制如何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呢?
(六)文化建设。思想文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这恰恰是我们的软肋。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尺度,不在于是否荣获了诺贝尔奖,也不在于是否荣获了奥斯卡奖;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是人民的文化修养水平,是人民的道德素质水平,是人民的文明程度。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带动各种形式的艺术繁荣,就会带动人民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国家进步的动力。
(七)食品安全。国家固然有监管的责任,政府的确也有整治的义务,但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多是因为我们中的所谓“人民”造成的。从这个意义说,我觉得悲哀,觉得是一种耻辱。为了蝇头小利,而相互残害着。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如果仅仅靠国家和政府的努力是永远不会得到改善的,全民必须有不挣黑心钱、不挣昧良心的素质。往往那些施害者,同时又是另一种食品的受害者,我们的食品安全就是这样一个耻辱的恶性循环。我们在责怪这个社会的时候,也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
(八)贫富分化。富者穷奢极欲,穷者苦于生存。这样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分配不公,是因为富者的剥削,是因为富者的不道德资本,是因为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是因为穷者的根本利益未受到保护,是因为垄断行业的强取豪夺。贫富分化现象如此之严重,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照亮了每个人的心。国家如何完善税收制度,如何调整分配制度,如何提高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分化的根本。
(九)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的责任。污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一些地方政府的腐败,根源于地方政府错误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国家和政府要把污染源堵住,把好审批关,把好监管关,我们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同时保护环境也要有一个全民意识,每个人都应该把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
(十)社会治安。社会治安是事关老百姓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大事。对于这个问题,要两手抓:一手要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安居乐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另一手要严厉打击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这就是宽猛相济的道理。以德治国,以宽临民是根本;以法治国,以猛纠民,是手段。
三、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已经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凸显出了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决心。现阶段,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依据来源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了中国的民族富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执政”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换言之,必须大幅度地改善民生。只有这样,我们党赖以执政的基础才能够得到保持和增强。
(二)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必需。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最有效的动力。民生具体状况如何,对于一个社会的内需拉动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就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人群比较而言,高收入群体的购买能力最强,但其边际消费倾向却是最低的;低收入群体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其边际消费倾向最强,要高于高收入群体,但其购买能力却是最低的;中等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购买能力均比较强。显然,一个收入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状态的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亦即中等收入人群占主导位置的社会结构,对于内需的拉动力是最强的;相反,在一个民生状态不容乐观亦即以低收入群体占据主导位置的金字塔型的社会当中,其内需拉动力是最弱的。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可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并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普遍提高,可以增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这样一来,更多的社会成员的购买力就会明显提升,我们国家的经济就会得到有效持续的拉动。
(三)是实现社会安全运行之必需。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现在大量社会调查显示出的问题多集中在同民众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方面,如: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义务教育、贫富差距、物价上涨等。由于一些民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有害的影响。显然,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必须高度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并将它放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㈣ 放映我国民生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的事例并加以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央视报道】

回顾“十一五”辉煌成就展望“十二五”美好未来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在一天天殷实起来的日子里,亿万百姓满怀希望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中国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国盛在于民生

“十一五”规划发布时,最吸引人目光的当数其中多项“民生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5%左右,让 1亿农民喝上干净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 80%……这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目标列入五年规划,见证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在随后的 5年中也成为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工作理念。

中央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一笔笔“真金白银”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社会保障的支出从 2006年的 2010.02亿元提高到 2010年预算安排 3185.08亿元,连年递增;医疗卫生支出从 2006年的 138亿元增加到 2010年预算安排 1389.18亿元,高达 10倍。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和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已超过 1.6万亿元。

越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将一揽子计划的重点锁定民生领域。2008年末确定的 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民生部分接近 7000亿元。经济企稳回升的 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1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3%,低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 5%以内的控制目标。GDP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紧系着最广大民众的福祉。

回眸 5年,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中国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也给百姓带来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就业规模持续增长,从 2006年的 7.64亿人增加到 2009年的 7.7995亿人。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06年的 11760元增长到 2009年的 17175元,年均实际增长 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 10.6个百分点。吃穿住行,变化发生在每一个细节。私人汽车拥有量从 2006年的 2333万辆增加到2009年的 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在 2006年末为 4.6106亿户,今年上半年则突破了 8亿户;旅游消费大大增加,不仅国内黄金周假日消费红红火火,还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

让百姓生活得更踏实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不仅是百姓的殷切期盼,也成为“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措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2006年到 2009年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增长 1100万人以上 ,2010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 638万人 ,我国已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 5年城镇新增就业 4500万人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过去 5年,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突破不断、惊喜连连。

1200元——“十一五”期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年年上调,目前平均达到 1200元以上,全国 4000多万退休老人受益。

55元——2009年,新农保试点启动,我国农民在 60岁后首次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目前,试点地区年满 60岁的老人均已领到每人每月 55元的基础养老金。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

12亿人——基本医疗保险从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到今年 6月底,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人数达 4.1亿,加上新农合 8.3亿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超过 12亿人口,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安居是民生之愿。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已经通过廉租房制度,实现了对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应保尽保”。公共租赁房大规模起步,圆了不少“夹心层”家庭的安居梦。今年底 ,全国将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58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力度为历年之最。

数字连着百姓生活。一张更加结实细致的安全网,提升着幸福指数,让亿万百姓生活得更踏实。

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疾苦

民间疾苦,枝叶关情。党和政府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众,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

“十一五”开局的 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历史,也拉开了之后 5年为数亿农民减负增收的大幕。“多予、少取、放活”,好政策如同和煦的春风,催生了大地的活力。从2006年到 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 3587元增长到 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 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 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由 2005年的 45.5%下降到 2009年的 41.0%。

还是同一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份 9000多字的文件,涉及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通篇贯穿着一条原则:“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从“简陋工棚”到“阳光公寓”,从“流动的花朵”到“进得去,读得起,学得好”,从暂住证、务工证到选民证、医保卡、工会会员证,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歧视性规定逐渐消除。到今年 6月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 2950万人、4475万人、1811万人、5876万人。

“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让至少 1.5亿农村家庭受益,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 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减负 500多元,还使大量辍学学生重返课堂。

“十一五”期间,我国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日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而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等措施,更体现出政府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以及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国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的承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 ,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十一五”规划中的这段阐述分量十足、字字千钧。

十六大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迈进了坚实一步。
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2002年7703元;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四年均保持在7.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大幅度增加。2006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6.2万亿元,比2002年底的8.7万亿元增加7.5万亿元,人均由2002年的6766元增加到2006年的12239元,年平均增加1381元。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用于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8%,比2002年的37.7%下降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0%,比2002年的46.2%下降3.2个百分点。说明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比重均在不断下降,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其他支出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等的实惠。在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而且覆盖面不断扩大。2006年底,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766万人、15732万人、11187万人、10268万人和6459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加4029万人、6331万人、1005万人、5862万人和2971万人。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医疗改革试点也在加快推进。2006年底,全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5374万人。2006年农村贫困人口2148万人,比2002年的2820万人减少672万人。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使城乡居民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2006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超过2500万人,比2002年增加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2.0%,比2002年上升7个百分点。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4342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9.8%。2006年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0%;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3%。继续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就业人员持续不断增加。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就业人员持续不断增加。2006年就业人员达76400万人,2002年达73740万人,年平均增加665万人。在面对就业高峰仍比较大的形势下,城镇登记失业率仍保持了比较平稳的态势,2003-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4.3%之间。

㈤ 选择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什么是最大的民生

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十九大报告

㈥ 民生问题包括哪些

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

第一: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第三: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主要包括:民众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等等。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拓展资料

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

㈦ 民生证券的公司使命

使命:为客户创造财富、为公司建立价值、为员工创出事业。

㈧ 民生都包括哪些方面

民生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总和。民生是政府的核心工作,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各个方面。
1、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就是要让群众能够享受较高质量的生活,要为群众提供食品、教育、卫生、交通、娱乐等等生活内容的保障工作。
2、保障群众就业发展。就业是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个人的重大问题。民生就要为每个人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学习成才机会,提供发展成功的机会。有了就业,才能创造财富,其他民生才有资金来源。
3、保障底线民生。民生工作要让每个人都能生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家要重点关注生活困难人员的生活,充分发挥底线民生的兜底作用,为困难群众提供必需的生活保障,提供失业保险、大病救济、社会福利、抢险救灾等等必需的保障。

㈨ 改善民生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环境保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只有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只有人民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稳如泰山.因此,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关心百姓,始终惦记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需要健康,需要安全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这是十七大报告中最精彩的论述之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的同时,必须遵循“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标指向,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改善民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财富的分配要公正、公平、合理,社会财富要为全民共享,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早在1987年就强调指出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富裕起来,过上殷实、幸福的生活.因此,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高度关注民生,注重改善民生,使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切财富为全民共同享有,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四)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纵观中外发展史,民不聊生必将产生动乱;重视民生则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因此,只有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全体人民的民生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五)改善民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导致各个不同阶层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的民生问题面临诸多新课题、新矛盾.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由于经济增长目标导向的单一性而产生的就业难问题,由于分配制度不完善而出现的地区间、城乡间、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由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问题,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到位而产生的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的事故频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加以解决,否则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影响社会文明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阅读全文

与民生创造财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