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ted教育与创造力

ted教育与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2-07-29 01:21:39

Ⅰ TED:让孩子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 这可能是大人问孩子最多的问题之一,大人都希望听到的答案是:宇航员、医生等,你理解和珍惜孩子心中的答案吗?
大部分的教育都在教人找到工作,而不是找寻人生。

让我们花上10分钟,从孩子的视角来解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小的时候,我常被人问到这样的问题:“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确实有点烦。大人们都希望得到的回答是:“我想当太空人”;“我想当一名医生”——瞧瞧你们成年人的想象力。
孩子的答案或许是滑板客、冲浪手、电脑游戏玩家。这些回答常让大人们抓狂。但是在我们孩子眼里,那是好玩的事、有过亲身经验的事。

不过有时也能得到很好的答案,这个答案如此之简单,如此之浅显,却真的意义深刻——“当我长大后,我想做一个快乐的人。”对我而言,当我长大后,我要继续现在的快乐。

Logan LaPlante,15岁,是个滑雪爱好者。你可以经常在阿尔卑斯山上看到他滑雪的身影。但你不知道的是,在他13岁时,受邀做了这个超酷的演讲,当时点击量达到285000次。他还喜欢设计、写作和拍摄。你可能还不知道,他三年级时离开了学校,在家上学,他给自己的教育方式起了个名字,叫hack schooling。

Ⅱ 是什么原因让TED火的

以前喜欢, 现在觉得很水。不是说理念和讲者的水平低。而是公开后TED 当局似乎更希望可以鼓动观众的情绪找搏取掌声。和短短的20分钟之中, 可见讲者比起以前有更多的Chit-Chat, 有更多讲述自己感觉的时间, 甚至有更多十分着迹的自我擂撵。不是说讲者不可这样做, 但比起以前那种得不及待地推进深度和广度的方式, 现在这种看起来更为完整的表达手法... 虽不致于不能看, 但也没有甚么冲动想去看了。内容密度不足以致爽度不够是个大问题。前沿的技术也没有多前, 在现在想法愈来愈贬值的环境下, 我对TED 的兴趣也是愈来愈低。

Ⅲ 托福听力素材TED去哪

TED 演讲的主旨是:Ideas worthspreading. 每年3月,TED大会在北美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我们一般用TED的演讲材料做泛听。
使用方法
1. 第一遍,关闭字幕,理解讲座大意;
2. 第二遍,对照字幕,修正偏差。
1
学校如何扼杀创造
全球著名创造力研究专家Sir Ken Robinson 就创建一个呵护而非摧残创造力的教育体系展开讲述,幽默风趣,发人深思。“教育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Robinson的这句话引起了许多人的深刻共鸣,Robinson在2006年TED 讲坛中的这次讲演在互联网上被广泛转载, 流传甚远,至今仍是TED讲坛最受欢迎的讲演之一。
这是TED有史以来被观看最多的一个视频(1100多万次)。Robinson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演讲大师,整个视频让人从头笑到尾(英国人就是幽默啊),但在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发人深省。其实,他讲的不是教育,不是学校,而是更诚实地面对人类自己。
http://v.163.com/movie/2013/4/7/0/M93FG764L_M93FJLL70.html
2
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
肢体语言影响着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但同时它也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看法。通常,开放的、打开的肢体动作会使人更果断、自信,TED《肢体语言塑造你自己》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证明了这一点。
http://v.163.com/movie/2013/4/O/D/M93FG764L_M93FH90OD.html
3
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
我们愿意跟随具有领导才能的人,不是为他们,而是为我们自己。也只有那些从“为什么”这个圈出发的人,才有能力激发周边的人。”西蒙 斯涅克以其“黄金圈法则”理论,列举了苹果、马丁·路德·金和莱特兄弟成功的例子,向大家讲述伟大的领袖如何激励行动?
演讲者用一个简单但是震撼的模型来阐释激励人心的领袖力,这个模型的核心是一个“黄金”圆圈,意思是领袖素质的根本来源是回答“为什么?”。他列举了苹果、马丁·路德·金和莱特兄弟成功的例子,同时以蒂沃(Tivo)数码录像机为失败的典型。虽然蒂沃最近打赢一场官司,使得其股价上涨了3倍,但是它仍在挣扎中。
http://open.163.com/movie/2011/7/0/A/M78065A8E_M7806OF0A.html
4
解密大脑的奇迹
神经解剖学家吉尔伯特•泰勒所拥有的研究机会不是每一位脑科学家都所希望拥有的:她有严重中风,并且观察到她大脑的功能:运动,语言,自我意识一个接一个关闭。这真是令人惊讶的故事。
Jill Bolte Taylor 经历了极为严重的中风,但出人意料的是她最初的反应却是:“哇!这太酷了。”她的理由是,有多少脑科学家有这种学习的机会,可以由内而外地去研究脑功能?在这场激情澎湃、广受追捧的 TED 演讲中,Taylor 向我们讲述了在中风之后几小时中她对大脑功能的认知与了解,并着重介绍了大脑左右半球各自特有且又互补的功能。
http://open.163.com/movie/2012/1/C/C/M8H4A8FC9_M8H4AMVCC.html

Ⅳ ted演讲学校 扼杀创造力 的笑点

为什么节食不能减肥:大脑在调控你的体重 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我很疑惑,为什么这如此困难?很显然,你的重量决定于你吃了多少和你消耗了多少能量。但绝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的是,饥饿和消耗是由大脑掌控的。大多数情况下你甚至不会意识到你的大脑在后台做了很多事。 这很好,因为你的意识很容易被分散——当你专注于电影的时候,你不需要记得呼吸亦可畅快地呼吸;你不会因为思考晚餐吃什么而忘记如何行走。你的大脑对于你的体重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无论你有意识地在想些什么。这被叫做你的设定值,但那是个误导人的术语,因为事实上它是一个范围,大约在10到15磅内浮动。你可以通过选择生活方式来改变你的体重,在这个范围内上下浮动。但是如果要超出这个范围将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大脑的一个部分叫下丘脑,它调节着你的体重。 你的大脑有十多种化学会告诉你的身体去增加体重,还有另外十多种会告诉你的身体去减重。这系统的工作原理就像恒温器,对身体接收到的做出反应,通过调节饥饿感,活动,新陈代谢。根据条件的变化,维持你的体重。这就是恒温器的作用,对吧?恒温器会根据屋外部天气的变化不断调节,从而保持室内的温度恒定。现在你可以通过在冬季打开一扇窗来调节室内的温度,但这个动作并不会改变恒温器的设置——恒温器对此的反应是打开火炉,把屋内的温度调节回温暖的状态。 你的大脑就是这样工作的,当你体重减轻的时候,它会用有效地工具让你的体重回归,回归到它认为正常的状态。如果你减重过多,你大脑的反应就是你快饿死了。无论你最初是胖还是瘦,大脑的反应都是一模一样的。我们非常希望我们的大脑可以感知我们是否需要减重,但它不能。如果你真的减去了很多体重,你会感到很饿,你的肌肉会消耗更少的能量。 哥伦比亚大学的鲁迪利贝尔博士发现那些减去体重10%的人们,消耗的热量比未减重之前少到卡路里,因为他们的新陈代谢被抑制了。这些(热量)等于相当多的食物中所含的热量。 这意味着一个成功的节食者必须比和他相同体重的人少吃这么多食物,因为那个人一直都这么瘦。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饥饿一直是比吃撑更大的问题。这说明了一个非常可悲的事实——设定值可以增加,但几乎不会减少。节食成功并不会降低设定值。如果减重是由长时间饥饿造成的,即便是你已经减轻体重长达七年之久,你的大脑一直会让你把减掉的体重增回来。这是合情合理的反应。在充斥着得来速汉堡的现代世界,这种反应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人。过去我们祖先的生活和现代人富足的生活的差异是渥太华大学的约尼博士想让他的一些病人回到食物不充足年代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改变饮食环境将成为解决肥胖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不幸的是,短暂的增重可变为永久的增重。如果你长时间处于超重状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若干年,你的大脑就会觉得这是新的正常状态。 节食者更易超重 心理学家把“吃货”分成两类:一类人靠本能的饥饿反应去吃,另一类人则是用意志去控制饮食,就像大多数节食者一样。我们称他们为本能型食者和自控型食者。有趣的是本型能食者很少会超重,并且他们会花较少的时间思考吃什么东西。自控型食者则更容易受到、超大分量和自助餐的影响,而造成饮食过量。一个小小的放纵,比如一勺冰激凌,更有可能在自控型食者中导致暴饮暴食的结果。在这种节食和暴饮暴食的循环下,孩子们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一些研究表明,在青少年初期节食的女孩在五年之后超重的可能性是未节食者的三倍。所有这些研究发现,预示体重增加的因素,也预示着饮食失调的产生。顺便说一下,请家长们注意了:另一个增重的因素是“因体重而被家庭成员取笑”,所以别那样做。

Ⅳ THE ELEMENT怎么样

"我采用“天命”二字,指称“喜欢做的事”与“擅长做的事”能够相互结合的境界。我深信每个人都有必要找到自身的天命归属,不只因为那让我们获得成就感,更是为了让人类社群与组织能够在不断演进的世界中永续发展。 I use the term the Element to describe the place where the things we love to do and the things we are good at come together. I believe it is essential that each of us find his or her Element, not simply because it will make us more fulfilled but because, as the world evolves, the very future of our communities and institutions will depend on it." -肯64罗宾森(Ken Robinson) 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他们好像天赋异禀,才华横溢,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享受其中;这些人对于自己的人生通常感到非常的满足,甚至有些时刻觉得人生异常完美。 而反观大多数的人,生活像是梦游一般,浑浑噩噩。有些人就戏谑地说:“哎,这就是人生嘛!”或是引用一下张爱玲的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爬满了虱子。 ” 也有一部分人,醒过来了,想有所作为,可是觉得自己身不由己,老大不小了,自己也就这点本事,很无奈,找不到一条出路。 难道第一部分人的存在只是因为他们是被上苍选中的幸运儿?他们就像夜空中闪耀的星星,只能让我们仰着脖子羡慕嫉妒恨吗? 非也非也! 我这次要介绍的这本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中文版《让天赋自由》) 的作者,世界知名教育与创造力专家肯64罗宾森(Ken Robinson), 认为那是因为很多人不曾尽情地探索过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找到属于他们的如指纹般独特的天命 (the Element) 的缘故。 所谓天命是一个人的擅长的事和喜欢的事的结合,即天赋和热情的交叉点。如果你能发现和活出天命,就能和真实的自己连接,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体会到生命的喜悦,并取得超乎你想象的成就。罗宾森在书中分享了59个人的故事, 这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顿悟到自己的天命,所以活得很精彩。 导致大多数人没有活出天命的因素很多,最为讽刺的一大因素是——教育。现代的教育体系是为了服务“工业时代”而设计的,特别偏重特定学科能力,比如数学、语文、科学。音乐、戏剧以及舞蹈等科目则普遍不受重视。 而人类的才能具有多元性,有很大的广度,不仅仅只是学校所偏重的能力。但很多人却理所当然地把这些能力当做衡量自己才能的唯一标准。 罗宾森提醒大家,要问的不是 "你有多聪明? How intelligent are you?" 而是" 你是怎样个聪明法? How are you intelligent?" 这让我想到爱恩斯坦的一句话,能很形象地表达这一点: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以爬树的能力来衡量一条鱼的话,那么它一辈子会相信自己是愚蠢的。"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最受影响当属一个人的创造力。2006年,罗宾森在TED的演讲“学校扼杀创造力”,引发了全球众多人的共鸣,成为TED最为经典的演讲之一。2010年的TED演讲“展开学习革命”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探讨。 那么怎样才能活出我们的天命呢?罗宾森认为这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公式,然而天命还是有迹可循的,这个“迹”就是天命的四个基本组成元素。 “天命的两大成分是“天资”和“热情”,两个先决条件是“态度”与“机会”。归属天命的顺序大约是:我有、我爱、我要、在哪? The Element has two main features, and there are two conditions for being in it. The features are aptitude and passion. The conditions are attitude and opportunity. The sequence goes something like this: I get it; I love it; I want it; Where is it?” 1.我有 I get it “天资指的是你在某方面与生俱来的天分,让你靠直觉就能感受或理解某种学问的本质、其中的道理,以及它的用途。 An aptitude is a natural facility for something. It is an intuitive feel or a grasp of what that thing is, how it works, and how to use it.” 因为我们常被鼓励去做“正确的”,而不是“合适的”事情,这让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天资是什么。这个要我们多去尝试了。我的体会是,有些事情做起来特别得心应手,所用的精力和时间较到大多数人要更少,但确做得更好。这里就有天资的存在。 2.我爱 I love it 光有擅长做还不够,还要有乐在其中。 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 (Stephen King) 《写作这回事》说的一句话最能形容这种热情: “ 即使没有人听你演奏(或是读你写的东西,看你的表演),每次出手都是一场炫技表演,因为你作为创作者会感到快乐,甚至是狂喜。” 罗宾森在书中呼吁我们要及早发现可以视为玩乐的工作。 3. 我要 I want it 这里指态度问题,即 “你如何解读周遭环境、如何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基本上就取决于你对自己的期望。 How we perceive our circumstances and how we create and take opportunities depends largely on what we expect of ourselves.” 在探索天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这时候你的态度就起了很大的决定性的作用。 4.在哪 Where is it? “实际的做法就是积极寻求机会,多方探索自己的天赋。我们通常能透过他人认清自己的真正天赋。也能给他们同样的协助。 In practice, this means actively seeking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your aptitude in different fields. Often we need other people to help us recognize our real talents. Often we can help other people to discover theirs.” 多去结交一些良师益友,找到属于自己的部落很有必要。 除此之外,找到天命时的两个特征也有助于参考。 1.当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对时间的感受发生了变化,几个小时好像几分钟。会进入一种心流的状态。 2.做热爱的工作虽然会消耗你的体力,却让精神或心灵的能量得到增加,好像充电一般。 总之, “当你从事自己热爱又擅长的工作,才可能觉得活出了真实的自我,成为你理想中的自己。你觉得自己做着天生该做的事,也成为你天生该成为的人,这就是归属于天命的状态。 When we are doing something that we love and are naturally good at, we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feel centered in our true sense of self—to be who we feel we truly are. When we are in our Element, we feel we are doing what we are meant to be doing and being who we’re meant to be.” 从2009年初次读到至今,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启发。虽然我曾受教育多年,但是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我是有天赋的,并且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它发挥出来。我发现,这么多年,所有的兜兜转转都是自己一人,凭着一些直觉在做决定。我是如此的喜欢这本书,以至于亲自朗读十多个小时,录音并配上音乐,把整本书(繁体中文版)制成有声书当做生日礼物送给爱人。正值严冬,寒冷异常,一个人坐在窗边,一边看着窗外大雪纷飞,一边大声地朗读录音,内心感到自己的热情正被慢慢点燃。 “ 隆冬腊月,我终于发现: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就在我内心深处。 In the depth of winter,I finally learned that within me there lay an invincible summer.” 阿尔贝·加缪的话那么贴切地道出我那时候的感受。 孔子说“人苦于不自知”,以前我不明白为何自己如此的焦虑,生活在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后“不过如此”的空洞感中。韶光飞逝,心中委实不安,深怕垂老之际,回看一生骇然发现是虚度。这本书和很多书、人、事一起慢慢地点醒了我。现在的我总算有些感觉了,当然离活出天命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会有一种“嘿,原来这就是我!”的感觉。别人的精彩,不去比较,但会在一旁,为他们热烈鼓掌喝彩。而自己也好好地活着,努力呈现出属于我的独特性,来妆点这世界的风景。有时还会为一些事情急得哇哇跳脚,或是难过得吧嗒吧嗒掉眼泪。但是外面的世界再风风雨雨,我心中会有一种笃定的感觉,像是有一块磐石在那里,稳稳当当的。 活出天命,就像去唱那首属于你自己的歌。它就是你内在的真我想表达和体验的。这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要做的事情,也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当我们开心地大声唱这首歌的时候,就和内在的力量衔接上了,就打开了上苍赐予我们的礼物。 这里我郑重地把这本书推荐给你。 原文地址有作者的一些资讯,欢迎大家看看。 版权声明:文章均卢小英原创,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snack.com/919.html

Ⅵ 如何比较TED,一席,开讲啦这三个演讲类节目

TED: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分享大会,从一开始的科技、娱乐、设计三个方面演变到如今多元化的主题,一直贯彻着他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的宗旨。我看了不少,其中有很多演讲的内容都能让人更好的认识世界。一席:跟TED很相似,是TED的一种本土化的结果。缺点在于跟TED相似性高人们容易产生反感,做的时间不算久,知道的人不多,还有就是嘉宾的演讲功力欠佳。跟TED相比优势也很明显,首先是邀请的绝大多数嘉宾是华人,中文的演讲让人容易看明白也更容易普及。其次,嘉宾的邀请方面还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从民谣歌手到字体设计师,这些嘉宾们所分享的内容都非常不错,我也是通过字体设计师的演讲才更深入的了解字体这个本应习以为常的概念。再次,本土化的分享类节目是十分有必要的,中国相关的分享在TED上非常少,有的也是类似“中国没有的美式中餐”这样中西杂糅的话题,因此有一席这样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平台我个人觉得非常不错。开讲啦:看了几集感觉一般,大多是名人明星在上面分享人生经历熬鸡汤,下面的听众两眼冒光的盯着明星看。优势在于请的都是名人,曝光度高,更能吸引观众。其次是话题都比较励志,符合当代价值观念,是高中班会语文、大学思修马原近代史等课放映的首选。不足的地方非常明显,大多看这个都是冲着明星名人去的,真正想了解点东西的太少,当然了,也了解不到什么东西。内容净是心灵鸡汤偶尔喝一喝还好,看多了容易出问题。

Ⅶ 学校总是扼杀创造力吗英语作文

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的缩写)大会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它于1984年由理查德·温曼和哈里·马克思共同创办。每年来自全球不同学科的顶尖学者与实践者们会云集该大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凝聚在一个18分钟的演讲里。演讲内容涵盖科学、艺术、政治、建筑、音乐等。
Ken RobinsonKen Robinson,全球知名创新与创造力专家,在开发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方面是国际公认的领袖人物。本文节选自他在TED大会论坛上就创建一个呵护而非摧残创造力的教育体系而发表的演讲,语言深入浅出、发人深思。

We’ve all agreed on the really extraordinary capacity that children have, their capac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my 1)contention is, all kids have tremendous talents and we 2)squander them, pretty ruthlessly. So I want to talk about ecation and creativity. My contention is that creativity now is as important in ecation as literacy, and we should treat it with the same status.
我们一致认同,孩子拥有超凡的才能,或者说创新能力。我认为:每个孩子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才能,却被成人无情地磨灭了。因此,我想谈谈教育和创造力。我相信在当今这个时代,创造力在教育中的地位同读写能力一样重要,理应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

I heard a great story recently, I love telling it, of a six-year-old girl who was in a drawing lesson. The teacher said usually this little girl hardly paid attention, but in this drawing lesson she did. The teacher was fascinated and she went over to her and said, “What are you drawing?” and the girl said, “I’m drawing a picture of God.” And the teacher said, “But nobody knows what God looks like.” And the girl said, “They will in a minute.”
前些日子我听到了一个很棒的故事,我喜欢逢人就讲。有个6岁的小姑娘在上绘画课。她的老师说,这个小姑娘上课一向不怎么专心,而这次却不同。老师很好奇,于是走过去问小姑娘:“你在画什么?”“我在画上帝”,小姑娘答道。老师不解:“可是从来没有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啊!”小姑娘答道:“等我画好他们就知道了。”

Picasso once said that all children are born artists. The problem is remaining an artist as we grow up. I believe passionately that we don’t grow into creativity, we grow out of it. Or rather we get ecated out of it. So why is this?
毕加索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在于我们长大之后能否继续保持着艺术家的个性。我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创造力并非与日俱增,反而是与日俱减。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创造力被教育扼杀了。怎么会这样呢?

Every ecation system on earth has the same hierarchy of subjects—every one; it doesn’t matter where you go, you’d think it would be otherwise but it isn’t. At the top are mathematics and languages, then the 3)humanities, and the bottom are the arts. Everywhere on earth. There isn’t an ecation system on the planet that teaches dance every day to children the way we teach them mathematics. Why? Why not? I think this is rather important. I think maths is very important but so is dance. Children dance all the time if they’re allowed to, we all do. We all have bodies, don’t we? Truthfully what happens is, as children grow up we start to ecate them progressively from the waist up. And then we focus on their heads. And slightly to one side.
世界上所有的教育系统都有着相同的学科体系,无一例外。你会想肯定有某个地方会例外的吧,可是无论你走到哪都是这样。位于顶端的是数学和语言,接着是人文学科,处在最底端的是艺术。全球普遍如此。在这颗星球上没有一个教育系统会像上数学课一样天天给孩子们上舞蹈课。为什么?为什么不这样?我觉得这非常重要。我知道数学很重要,但是舞蹈也同样重要啊。如果获得允许,孩子们可以整天跳舞,我们也是。我们都有身体可以舞动起来,不是吗?现实中的真相是:随着孩子们在长大,大人们开始逐步地训练他们,首先是腰部以上的部位,然后是集中训练他们的大脑,并且渐渐地有点偏向大脑一侧。

If you were to visit ecation as an alien and say what’s it for, public ecation, I think you’d have to conclude (if you look at the output, who really succeeds by this, who does everything they should, who gets all the 4)brownie points, who are the winners) the whole purpose of public eca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is to proce university professors. Isn’t it? They’re the people who come out on top. And I used to be one, so there. And I like university professors, but you know, we shouldn’t hold them up as the 5)high-water mark of all human achievement. They’re just a form of life, another form of life. But they’re rather curious and I say this out of affection for them, there’s something curious about them, not all of them but typically, they live in their heads, they live up there, and slightly to one side. They’re 6)disembodied. They look upon their bodies as a form of transport for their heads, don’t they?
假设你是一位外星来客,来考察地球上的教育,想知道公共教育究竟有何作用。在得出结论之前,我建议你先看看公共教育的产物,看看究竟是谁通过教育获得成功?是谁中规中矩地完成了使命?是谁得到了所有的赞许?又是谁成了最后的赢家?我想你会由此得出结论:全球公共教育的目的完全在于培养大学教授,不是吗?他们是教育体制最高端的产物。我过去也曾是其中一员,嗯,我喜欢大学教授们。不过,你知道,我们不应该将他们推崇为全人类最大的成就。他们所代表的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过大学教授们还是蛮古怪的,我是出于对他们的喜爱才这么说的,虽然不是所有大学教授都这样,但他们的确有些奇特,典型表现为: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思维里,住在自己的大脑中,而且还略偏向于大脑一侧。他们崇尚精神世界,躯体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思维的承载工具,不是吗?

In the next 30 years, according to 7)UNESCO, more people worldwide will be graating through ecation tha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history. More people, and it’s the combination of all the things we’ve talked about—technology and its transformation effect on work, and demography and the huge explosion in population. Suddenly degrees aren’t worth anything. Isn’t that true? When I was a student, if you had a degree, you had a job. If you didn’t have a job it’s because you didn’t want one. And I didn’t want one, frankly. But now kids with degrees are often heading home to carry on playing video games, because you need an 8)MA where the previous job required a 9)BA, and now you need a 10)PhD for the other. It’s a process of academic inflation. And it indicates the whole structure of ecation is shifting beneath our feet. We need to 11)radically rethink our view of intelligence.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预测,未来三十年内全球的教育系统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历史之最。高科技及其对工作性质的改变影响,人口以及人口大爆炸,这些我们提及过的因素加在一起将导致毕业生越来越多。学历突然缩水了。难道不是吗?我上学那会儿,只要你有一纸文凭,你就有饭碗。如果你没有工作,那是因为你不想要。坦白说,我当时就不想要(作者的自嘲)。可现在有学历的毕业生们却常常待业在家打游戏,因为工作岗位的学历要求都升级了,过去需要学士的岗位现在开始要硕士了,过去要硕士的岗位现在要博士了。这是个“学历膨胀”的过程。这一过程说明了整个教育体系正在我们眼下经历着重大转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审视自己的智能观。

We know three things about intelligence: One, it’s diverse. We think about the world in all the ways we experience it. We think visually, we think in sound, we think 12)kinesthetically. We think in abstract terms, we think in movement.
我们知道智能有三大特点:第一,智能具有多元性。我们运用各种体验方式来认知世界,比如视觉、听觉、触觉、抽象化、动态化等等。

Secondly, intelligence is dynamic. The brain isn’t divided into compartments. In fact, creativity, which I define as the process of having original ideas that have value, 13)more often than not comes about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14)disciplinary ways of seeing things.
第二,智能具有交互性。大脑并不是由相互隔绝的单元组成的。事实上,创造活动往往就诞生于各学科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在我看来,创造就是“有价值的原创思想的产生过程”。

And the third thing about intelligence is, it’s distinct. I’m doing a new book at the moment called Epiphany which is based on a series of interviews with people about how they discovered their talent. I’m fascinated by how people got to be there. It’s really 15)prompted by a conversation I had with a wonderful woman who maybe most people have never heard of, Gillian Lynne. She’s a 16)choreographer. She did Cats, and Phantom of the Opera, she’s wonderful. Gillian and I had lunch one day and I said, “Gillian, how’d you get to be a dancer?” And she said it was interesting, when she was at school, she was really hopeless. And the school, in the 30s, wrote her parents and said, “We think Gillian has a 17)learning disorder.” She couldn’t concentrate, she was 18)fidgeting.
第三,智能具有独特性。目前我正在写一本新书,叫做《悟》,是根据一系列人物访谈写成的,主题围绕“你是如何发现自己才能的?”。我对人们的自我发现很感兴趣。事实上,写这本书的念头源自我和一位出色的女士之间的对话,也许这里大部分人没有听说过她,她叫吉莉安·林恩,是一名舞蹈指导,曾经给歌舞剧《猫》、《歌剧魅影》编排舞蹈,非常棒的一位女士!有一天我和吉莉安一起吃午餐,我问她:“吉莉安,你当初是怎么走上跳舞这条路的?”她告诉我,其中的故事还蛮有趣的。当年她在学校时,大家都说她没得救了。那还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学校写信给她父母说“我们认为吉莉安有学习障碍”。那时候的她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坐立不安。

Anyway, she went to see a 19)specialist in an oak-paneled room with her mother and she sat on her hands for 20 minutes while this man talked to her mother about all the problems Gillian was having at school. In the end, the doctor went and sat next to Gillian and said, “Gillian I’ve listened to all these things that your mother’s told me, and I need to speak to her privately. Wait here, we’ll be back, we won’t be very long,” and they went and left her.
后来她妈妈就带着她去看专科。那是一间铺着橡木地板的诊室。吉莉安把双手压在屁股下,耐住性子坐了20分钟,这段时间里医生和她妈妈谈论了她在学校里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医生走过来坐在吉莉安身边对她说:“吉莉安,你妈妈和我讲了你的所有事情,现在我要和她私下谈谈。在这儿等着,我们很快就回来。”于是他们就留下她出去了。

But as they went out the room, he turned on the radio that was sitting on his desk, and when they got out the room, he said to her mother, “Just stand and watch her.” And the minute they left the room, she said, she was on her feet, moving to the music. And they watched for a few minutes and he turned to her mother and said, “Mrs. Lynne, Gillian isn’t sick; she’s a dancer. Take her to a dance school.” Somebody else might have put her on medication and told her to calm down.
就在他们离开房间的时候,医生拧开了他桌上的收音机。走出房间后,医生对吉莉安的妈妈说道:“就在这儿观察一下她”。吉莉安说,他们刚离开房间她就站了起来,随着音乐移动步子。在外面观察了几分钟后,那位医生转向她妈妈说道:“林恩夫人,吉莉安并没有生病,她是个天生的舞蹈家。送她去舞蹈学校吧。”(感谢当年那位医生,)换了别人或许会对吉莉安进行药物治疗,并告诉她要平静下来。

I believe our only hope for the future is to adopt a new conception of human ecology, one in which we start to reconstitute our conception of the richness of human capacity. Our ecation system has mined our minds in the way that we 20)strip-mine the earth, for a particular commodity, and for the future, it won’t serve us.
我认为我们未来唯一的希望在于创设一种新的人文生态构想,唯有在此构想上才可重新认识到人类能力之丰富。如同获得商品的欲望驱使人类掠采矿物资源,现行的教育体制也正以此道压榨着我们的智力,而这种压榨并不能造福人类社会。

We have to rethink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n which we’re ecating our children. And our task is to ecate their whole being, so they can face this future—by the way, we may not see this future, but they will. And our job is to help them make something of it.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我们的任务是教育所有的孩子,以便他们能够面对未来——顺便提一下,这个未来或许我们是看不见了,但是他们可以,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战胜未来的挑战。

Ⅷ TED是什么意思

TED(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这个会议的宗旨是“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创意”。TED诞生于1984年,其发起人是理查德·索·乌曼。2001年起,克里斯·安德森接管TED,创立了种子基金会(The Sapling Foundation),并运营TED大会。

每年3月,TED大会在北美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

发展历史

参会的诺贝尔获奖者、类似比尔·盖茨之类的大腕,往往和魔术师、杂技演员混在一起。

尽管每年有上万人申请参加TED,但只有1000人能得到邀请,他们要“有好奇心、创造力,思维开放,有改造世界的热情”,还要付得起7500美元一张的门票。

2001年,媒体大亨克里斯·安德森买下了TED,他自称“TED的守护人”,并将TED演讲者的领域从原先的技术、娱乐、设计三个领域扩展到了各行各业,邀请了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探险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宗教领袖、慈善家等人加入,致力于使TED成为超越会议性质的世界品牌。

在1984年的第一次TED大会上,有人带来了日后风靡全球的CD光盘,第一台苹果电脑也被带到了讲台上。今天,新版的MacbookAir让全世界无数的粉丝为之疯狂。

在改变世界的同时,TED自身也在26年后(至2010)由与会成员不过千人的“晚宴”,成长为每天50万人观看其视频的社区。自1990年起,参会的精英们每年三月相聚于美国加州长滩,享受这一场“超级大脑SPA”。

Ⅸ ted是什么

TED是Technology(科技),Entertainment(娱乐),Design(设计)的缩写,它是一家美国私有非盈利机构,该机构的会议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1984年TED由美国建筑师兼设计师理查德·沃尔曼(Richard Wurman)创立,旨在探求科技、娱乐和设计等领域的创新。

参加TED大会的人,都是来自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各个充满梦想与抱负。每年3月,TED大会在北美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

(9)ted教育与创造力扩展阅读

TED真正的爆发来开始于2006年。当时,安德森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线下举行的TED大会放到网上,让所有人都能在网上免费观看TED演讲视频,随便看。正是这个决定让TED大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

现在去TED站台演讲的人,已经不在局限于科技、娱乐和设计。越来越多在21世纪迅速崛起的人来到这里,涉及各个领域:城市理论家、“意见领袖”、励志演说家、物理学家、神经学专家、哲学家等,及那些在各自领域攀上顶峰的人。

现在的TED不仅有TED演讲,还衍生出几个子项目:TED-Ed,专门针对教育工作者设立的短视频课程;TED奖学金;TED广播时间(TED Radio Hour);TED大奖。

Ⅹ ted演讲 怎样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阅读全文

与ted教育与创造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