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踩高跷是哪个民族发明的

踩高跷是哪个民族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2-07-28 03:43:05

⑴ 高跷的历史沿革

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
还有清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诗中,对当时春节期间的踩高跷游艺活动也有描述:“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此 诗充分说明,高跷这项民间艺术,在清代已广泛在民间流传。
据民间传说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腿上绑上两根长棍以后逐步演变而成今天的高跷艺术。
有的传说高跷是民间社火艺人们创造的。相传有一年元宵节,各村艺人联合起来要到县城闹红火。知县老爷知道后,便想借闹红火诈一笔横财,并下令将四门吊桥吊起,凡入城者要交过桥费,否则不准入城。城外的 社火头听后,十分生气,但也无可奈何。便凑足银两准备进城。谁知县太爷又将进城过桥的钱提价了,社火头的儿子聪明多谋,又胆大心细。回家后看见墙上挂的长腿白鹤图受到了启发,便连夜赶制木棍,在木棍上装脚踏板,将木棍绑在自己腿上,脚绑在踏板上,趁夜沿城演习了一圈越过了护城河。正月十五日那天,城外的社火队都依样绑上高腿,排成队越过护城河,进了城并闹了红火。此事气坏了县太爷。有人说这就是高跷的原形。
还有一种传说,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所创。有一年,高将军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护城河上的 吊桥板全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里。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看到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长腿,受到了启发,找到破城的妙计。回营后将军叫人砍来柳木棍制成高跷,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经过练习,将士们都能踩着高高的柳木棍行走。将军率军渡过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攻城收复了城池。此后每逢春节,老 百姓也学着踩起了柳木棍。因这玩艺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便把它叫“高跷”,以此来纪念高将军。

⑵ 东北过年喜欢“踩高跷”,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

东北人在过年或过节时,为什么要“踩高跷”?这个习俗大有来头

大多数出生于东北农村地区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都曾经感受过,非常浓郁的东北地方文化习俗。

尤其是在春节或其他重要传统节日时,各地都会举办十分隆重的大秧歌表演。而在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习俗中,“踩高跷”才是最令大家无法忘怀的美好记忆。

相信很多来过东北出差或旅游的人,对东北人的第一印象都不会太差。因为那种源于骨子里的热情好客,总会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无论大姑娘还是小伙子只要一张嘴说话,就会让人们感受到积极富感染力的东北话。


3. 踩高跷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从春秋时期开始踩高跷习俗就不断流传于后世,汉魏六朝时高跷被称为“跷技”,而到了宋代高跷又被叫做“踏桥”。直到10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才最终定名为“高跷”。表演者不仅可以踩着高跷行走而且还能跳跃和舞剑。

高跷一般都用1-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其中最高者差不多一丈多高。

表演者可以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然后表演有趣的动作或其他节目。技艺比较高的高跷艺人还可以一边踩高跷,一边在高跷上扮演各种人物或杂技。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一个人表演踩高跷,但是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团体节目中,就会出现多人踩高跷逗舞的场面。在北方地区一般多与扭秧歌队伍一起表演,或者在庙会或集市上单独表演踩高跷,这种形式的表演一般都被称为“高跷会”。

结 语

踩高跷作为一种发源于古代社会的民间习俗,最主要的起源方式其实就是劳动人民,在闲暇之时于田间垄头所表演的一种娱乐方式。

虽然在最开始时并没有任何体系或者章法,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民俗。

笔者认为踩高跷作为北方地区的特殊习俗,其实真实的反映出了北方劳动人民,最朴实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内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之余也需要有休闲方式,而扭秧歌和踩高跷就是在这些休闲娱乐活动中,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而演化出来的民间习俗。

⑶ 踩高跷是源于哪国啊

高跷 高跷,亦称脚把、柳木腿等,是城乡民众自娱自乐的保留节目,每于民间社火、花会中出演。关于踩高跷的由来,民间传说及古籍记载各异。 一说,走高跷是社火艺人的创造。相传,某年年关,城里城外的人依照惯例,准备联合举办社火。谁知官老爷想从这上头诈一笔横财,下令吊起东西南北四门外护城河上的板桥,并派守吊桥的传下话来:“过河要钱,一人三钱,不许拖延。”城外的社火头听了,十分生气,但又无可奈何,遂凑足了银子。谁知银两拿来,守吊桥的人又提价了:“一人三两,干银要响。”气得大家干脆收拾摊子打拆戏,社火不办了。社火头的儿子足智多谋,胆大心细。回家后从墙上挂的一幅长腿白鹤图受到了启发:如果给自己接上两只长腿,不就可以从水里跷过河去吗?于是他来到护城河边,用竹杆探了探水位,找来两根又细又轻的柳木棍,做了脚踏,绑在自己脚上,沿城走了一圈。一会儿天亮了,他就这样〓过了护城河。正月十五日,城外社火队的小伙子都依样绑上高腿,排成长长一串,进了城。有人说,这叫“柳木腿”,因腿上绑的是柳木棍;有人说,这叫“走高桥”,因站在桥下比桥还高;有人说,人升高了,跷得远,这叫“高跷”。从此每年正月十五,闹社火的人都要走高跷,以庆贺他们和官老爷斗争的胜利。 一说走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的创造。相传,有一年,胡兵攻占了甘州,朝廷闻讯,令一位姓高的将军挂帅出征。高将军率兵赶到甘州时,胡兵已把护城河上的桥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去。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从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腿上受到启发,回营后叫人砍来许多柳木棒,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第二天深夜,将士们踩着高高的柳木棒,过了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收复甘州城。天亮后,高将军与部下踩着柳木棒举行入城仪式,以庆贺胜利。此后,每逢庆贺的日子,老百姓也学样踩起了柳木棒。因这玩艺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就叫它“高跷”,以此纪念高将军。 其实,有关高跷的表演,在《列子·说符》中就已有记载:春秋时,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把两根比自己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双腿上,为宋元公作急走如飞的表演,手上又同时舞弄七把剑。由此可见当时踩高跷的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以此推算踩高跷的历史,至少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时间了。 踩高跷究竟是以何为动因而发明出来的?有人认为是对神话传说中殊方异人的模仿。《山海经·海外西经》载:“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郭璞注:“国在赤水东也。……此人脚过三丈矣。”类似的记载,又见于同书《大荒西经》。据此推测,初民因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产生了期望双腿加长、得下海捕鱼之方便的幻想。但也有人以腿加长而手不加长、仍无法捕捞为由,对此推测表示质疑。此外,还有人提出踩高跷源于先民采集果实的技能或原始宗教表演的假设,然而这两种假设在后世的劳动形式和巫觋活动中,都没有切近的痕迹可寻,所以也难为公论所接受。 近年来,随着传统的“社火”、“花会”活动的恢复和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踩高跷这项古老的民间游艺又见活跃,可是它的“根”究竟在哪儿,却始终是一个谜。

采纳哦

⑷ 寻高跷的历史,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吗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乃民间节日在广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春秋时代已有,汉魏六朝百红中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北京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起源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分类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

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亦称独木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以前,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一向为北京的人们所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⑸ 踩高跷是哪个地方的风俗

踩高跷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

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的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

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

渭南市潼关县的踩高跷历史文化介绍

渭南市潼关县的踩高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造诣也极高。2009年,潼关踩高跷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也叫“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我国民间传统盛行的一种群众性表演艺术。渭南市潼关县的踩高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造诣也极高。2009年,潼关踩高跷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潼关踩高跷早在先秦时已流传潼关踩高跷的传承人蔺社会介绍,高跷又叫做“木棍上的秧歌”。它在潼关县五虎张村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踩高跷早在先秦时已经在民间开始流传,战国时的《列子·说符》中《兰子献技》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⑹ 踩高跷是哪个人发明的呢

作为久远的民间文化,发明人已经无从考究。

⑺ 踩高跷是东北的习俗,那么此习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大多数出生于东北农村地区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都曾经感受过,非常浓郁的东北地方文化习俗。尤其是在春节或其他重要传统节日时,各地都会举办十分隆重的大秧歌表演。而在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习俗中,“踩高跷”才是最令大家无法忘怀的美好记忆。

相信很多来过东北出差或旅游的人,对东北人的第一印象都不会太差。因为那种源于骨子里的热情好客,总会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无论大姑娘还是小伙子只要一张嘴说话,就会让人们感受到积极富感染力的东北话。



3. 踩高跷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从春秋时期开始踩高跷习俗就不断流传于后世,汉魏六朝时高跷被称为“跷技”,而到了宋代高跷又被叫做“踏桥”。直到10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才最终定名为“高跷”。表演者不仅可以踩着高跷行走而且还能跳跃和舞剑。

高跷一般都用1-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其中最高者差不多一丈多高。表演者可以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然后表演有趣的动作或其他节目。技艺比较高的高跷艺人还可以一边踩高跷,一边在高跷上扮演各种人物或杂技。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一个人表演踩高跷,但是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团体节目中,就会出现多人踩高跷逗舞的场面。在北方地区一般多与扭秧歌队伍一起表演,或者在庙会或集市上单独表演踩高跷,这种形式的表演一般都被称为“高跷会”。



踩高跷作为一种发源于古代社会的民间习俗,最主要的起源方式其实就是劳动人民,在闲暇之时于田间垄头所表演的一种娱乐方式。虽然在最开始时并没有任何体系或者章法,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民俗。

踩高跷作为北方地区的特殊习俗,其实真实的反映出了北方劳动人民,最朴实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内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之余也需要有休闲方式,而扭秧歌和踩高跷就是在这些休闲娱乐活动中,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而演化出来的民间习俗。

⑻ 踩高跷是哪个地方的民俗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我国各地踩高跷的形式丰富多彩,表演百花齐放。
我国各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高跷丰富多彩,表演也百花齐放,并且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其中北京的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东北地区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⑼ 踩高跷是哪个族的传统捕鱼方式

踩高跷捕鱼是山东胶州回族的传统捕鱼方式。

阅读全文

与踩高跷是哪个民族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