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君仪创造

君仪创造

发布时间:2022-07-21 05:29:15

⑴ 中国文明古国的发明创造

10.火药

首先说到的火药,应该是中国古代发明中最杰出的一项了。传说火药是炼金术士在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过程中偶然发明的。然而很讽刺的是,这一发明不仅不能让人长生不老,却能轻易地取人性命。
早期的火药是由硝酸钾(硝石)、木炭和硫磺混合而成的,最早记载于1044年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一书中。此书中记录了三种火药,早在将火药用于军事用途、制作简易手榴弹之前,中国人已经用其来制作信号弹和鞭炮,由此可推断火药的发明时间应该还要更早。
随后,人们发现在火药中加入一些金属元素可以使其爆炸时呈现出缤纷的色彩,于是,嘭!嘭!嘭!现代烟花表演诞生了。除此之外,火药的发明还催生了子弹之类的便携式弹药。
9.指南针

如果没有指南针,我们会在哪里呢?应该已经迷路,不知身在何处了吧!在森林中远足的背包客,还有穿梭在各航班之间的空中飞人,真要好好感谢古代的中国人,他们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大家平安回家。
中国人发明指南针的初衷在于让它指向正南,因为他们认为主位是正南,而不是正北。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由天然磁石磨制而成。
天然磁石的存在委实是上天的眷顾。天然磁石是一种被雷电击中之后高度磁化的磁铁矿石(带有磁性的铁矿石),可以自然指向南北两极。是谁这么聪明,想出用天然磁石来辨别方向的主意,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据考古学资料显示,是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杓,并使其能在占卜盘上平稳转动;而杓也为中国古代的占卜者们指明了方向,助其走向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8.纸

是谁首先想到用文字表达想法的主意,到现在我们还没完全搞清。“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创造者”这一殊荣到底花落谁家,由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的苏美尔人(Sumerians)、位于今巴基斯坦(Pakistan)境内的哈拉帕人(Harappa)以及古埃及的科密特人(Kemites)进行激烈的角逐。我们知道语言文字的首次出现大约是在5000年前,但如果你把类似于洞窟壁画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也纳入文字范畴的话,“文字”的出现就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然而一旦文字开始发展,人们便开始在任何东西上书写,只要它们铺起来足够长。泥板,竹简,纸莎草和石头仅仅是早期文字载体中的几种。
自从中国人——特别是一个叫蔡伦的男子——发明了现代纸张的雏形,一切都开始改变了。在蔡伦的开创性发明之前,中国人在薄薄的竹简和长长的丝帛上写字。但是到了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一种木纤维和水的混合物,并将其按压在织布上,稀浆混合物中的水汽会透过织布渗出,然后一张粗糙的纸就制作完成了。但蔡伦到底在他发明的第一张纸上写了什么,这依旧悬而未知。
7.面食

对任何喜欢来一碗意大利面豆汤或者蛤蜊扁意面的人来说,也许都需要对发明面条的古代中国人致敬——而不是意大利人,正如你所怀疑的一样。
专家组仍在商讨到底是谁率先发明面条这件事,但看起来似乎是中国人凭借着近2000年的优势力压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还不清楚是哪一个),成为最终的赢家。2006年(译者注:原文是2006年,但是据求证,喇家遗址发掘于2001年,遗址中的面条发现时间为2002年),考古学家在发掘喇家遗址时发现了一只倒扣的碗,深埋于十英尺厚的土中,碗内有细长而干枯的面条。该遗址位于青海省境内,靠近西藏,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 。
这一新发现的面条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由两种在中国均已有7000年栽培史的谷物制成。并且,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用这些谷物来制作面条。
6.独轮手推车

千百年来,中国人发明的独轮手推车为减轻人类负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普遍认为,公元2世纪时,蜀相诸葛亮提出了发明独轮手推车用来运载重物的构想。诸葛亮构思的独轮手推车仅有一点点瑕疵,因为他没有为其加上把手,不过这一问题被后人改进完善。尽管如此,诸葛亮的发明还是领先了欧洲人1000多年。
最初,独轮车被用于军事目的。正因认识到了独轮车为我方军队战胜敌军带来的先天优势——独轮车即既可被用来充当移动的路障,也能被当作运输工具——古代中国人将这项发明保密了长达几个世纪之久。
而民间的另一种传说则认为早在公元前1世纪,一个叫柯宇(KoYu)的农民就发明了独轮手推车。尽管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个人还是个疑问,但诸葛亮和柯宇倒是有个共同点:和丞相一样,据说这位农民也对独轮车的制作流程守口如瓶。
5.地动仪

尽管古代中国人并不能准确地告知世人一场地震是里氏几级(因为直到1935年里氏震级才被发明出来),但他们却设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测量仪——地动仪。早在公元2世纪前叶,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就创造出了地动仪,他发明的地动仪还巧夺天工、壮观宏伟。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以青铜铸成,四周镶嵌以八条龙,龙头朝下(译者注:原文作者表述为9条金龙,系原文作者笔误)。这八条龙等距离间隔,每条龙的正下方,都有一只昂头张嘴的铜蟾蜍。
地动仪的内部正中,有一支“悬摆锤”静止不动。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悬摆锤”受到震动时,就会随之运动。此时,“悬摆锤”来回摆动引发地动仪内部的杠杆活动,从而触动机关,使得地震源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嘴中。这一最初的地动仪虽然有点简陋,但比起西方发明的地震仪仍然早了1500多年。
4.酒精

你得感谢中国人创造出了乙醇和异丙醇,这里说的并不是啤酒、葡萄酒跟烈酒噢!当你想到酒时,也就明白只有极少数人类智慧的结晶能像酒那样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酒精发酵技术脱胎于其他相似的工艺。公元前3世纪前期,中国人就掌握了酿造醋和酱油的技术,而这都是通过发酵和蒸馏来实现的。因而这些技术也很快就被运用到酿酒中。
最近的考古发现又使中国人利用发酵工艺制酒的时间向前推移。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发现了9000年前的陶器碎片,并在其中觅到了酒的踪迹。这一发现证实了中国人才是酿酒的鼻祖,因为曾经的酿酒先驱——古阿拉伯人直到1000年后才制造出含酒精的饮品。
3.风筝

风筝这一中国最重大的发明要归功于两个古人。公元前4世纪,能工巧匠公输班(Gongshu Ban,即鲁班)和哲学家墨翟(Mo Di,即墨子),各自制作出了能随风自由翱翔的鸟形风筝,这对新奇的事物马上流行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对风筝的初始设计进行了改进和加工,并发现除娱乐外,风筝还有其他新用途。风筝钓鱼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捕鱼方式,且无需使用渔船,渔民们仅需在风筝上绑好鱼线和吊钩,然后再把风筝放飞到自己无法接近的水域即可。风筝也能变身为军用器械,充当装载火药到敌军军事区的无人机。1232年,中国人用风筝向蒙古战俘营地投放宣传单,鼓动被俘虏的人抗争,结果战俘们成功地战胜了他们的捕掳者。
不久,古人将想要高飞的夙愿寓于风筝制作工艺中,从而推动了风筝制造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了另一个中国发明——悬挂式滑翔机(Hang Gliders)。
2.悬挂式滑翔机

如前所述,风筝是公元前4世纪被发明出来的。而在公元6世纪末的时候,中国人便已经可以成功设计出体积庞大的风筝,它能够凭借足够的空气动力承载起一个中等体型人的重量。那么有人剪断风筝线进行新的尝试不过是早晚的事。
中国古人们所用的“断线风筝”就是我们现在的悬挂式滑翔机(Hang Gliders)。然而,这些“风筝”并不是用来寻求刺激的:君王们下令将罪犯和战俘绑在风筝上,迫使他们跳下悬崖,并以此为乐。而这些可怜人需飞行两英里才能平安落地。也正是因为这些早期的“飞机”,中国人在创造力上领先了欧洲列国1335年。
1.丝绸

蒙古人(Mongols)、拜占庭人(Byzantines)、希腊人(Greeks)和罗马人(Romans)都极其厌恶中国古代的军事发明,比如说火药。然而,正是丝绸帮助古代中国与其他文化体之间和平共处。当时各国对丝绸的需求量非常大,也正是这一精美织物使得中国通过贸易的方式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丝绸之路”也因此形成,并从中国延伸到了地中海(Mediterranean)、非洲、中东和欧洲等地。
丝绸的制作工艺大约出现在4700年前,人们在一处建于良渚时期(公元前3300-公元前2200)的古墓里发现了一些卷轴,其中记载了丝绸的制作工艺。中国的古人们曾一度严密守护着丝绸织造技术和养蚕技术,防止其外传,直至欧洲的僧侣得到蚕种并将其带回西方,中国人才逐渐丧失在丝绸织造业中的垄断地位。

⑵ 殿试的创造者是谁

1、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皇帝亲临殿廷,发策会试中式的贡士,称殿试。也叫“廷试”、“廷对”。源于西汉时皇帝亲策贤良文学之士,始于武则天天授二年于洛阳殿前亲策贡举人,但尚未成定制。宋开宝八年,太祖于讲武殿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后的进士分为五甲。元无殿试。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2、原指参加殿试的贡士,后泛用为对士人的敬称。《宣和遗事》前仪式:“俺姐姐有命,请殿试相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胭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

宋代是我国科举考试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的朝代。就进士考试而言,宋初大抵沿袭隋唐五代的做法,几乎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只是录取人数很少,且不举行殿试。自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宋准榜开始确立殿试及唱名制度,到淳化三年(992年)孙何榜时采用糊名考试的办法,科考制度遂逐步完善。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又确立了3年一次会试,并严格执行,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宋灭亡。
科举考试是封建帝王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但这一制度一开始就有失公允。宋初在没有殿试时,一般情况下一切程序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是将结果告知太祖赵匡胤。自有殿试以来,每科状元的确定,也并非公平竞争的结果,有的只是取决于皇帝的一人的意志或者说是迎合了当权者的政治需要,这在宋代科举制度产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都有所反映。

一、 殿试始于宋准榜
开宝六年(973年)三月初七,新录取的进士宋准等10人及其它诸科录取的28人一起到讲武殿谢恩。通过当面对话,赵匡胤觉得进士中的武济川、“三传”学究中的刘睿知识浅陋,回答问题时张皇失措,牛头不对马嘴,就下令将他们刷掉了。这科是翰林学士李昉担任权知贡举(即临时负责科举考试之事),而武济川是他的家乡人,因此赵匡胤很不高兴。

事后,未被录取的徐士廉等人又击登闻鼓(古代帝王为了表示听取臣下的冤情或谏议,悬鼓于朝堂之外,允许臣民击鼓直接向皇帝反映问题),状告李昉卖人情,取舍不公允。赵匡胤就这个问题征询翰林学士卢多逊的意见,卢说:“我也听到不少议论。”赵匡胤就命令贡院将考完了3场而落选的人造册上报,结果进士及诸科共报上来360人。

三月十九日,将这些人全部召见,选了195人,其中包括徐士廉。加上宋准等已经录取的38人都发给卷纸,另外再考一场诗赋,并另委考官主持其事。两天后,赵匡胤亲自到讲武殿批阅试卷,共录取进士26人,其他“五经”、“三礼”诸科共101人,都赐及第。宋准、徐士廉均在进士科录取之列,仍以宋准为榜首。并且,赐给宋准制钱20万以举办庆祝宴会。李昉则被贬为太常少卿,和他一起主持试事的其他官员也都受到了处罚。

从此,殿试就成了科举考试的一道必须经过的程序。

二、 黜快手孙何成“三元”
自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太宗端拱二年 (989年),频频举行科举考试,且多以最先交卷者为状元。这种方式有意无意地沿用了30年,共产生了22位状元。杨砺、宋准、王嗣宗、胡旦、苏易简、王世则、梁灏、陈尧叟等都是北宋前期著名人物,他们皆因抢先交卷而成了状元。其中杨砺、王嗣宗、苏易简、陈尧叟后来还成了颇有政绩的掌权人物。

文思敏捷、下笔千言固然是人的才气的一种体现,但仅以此确定名次高下,终究有失偏颇。再说,一榜接一榜地都是先交卷者成了状元,而一当了状元,不仅名气大、入仕起点高,而且以后升官也比别人快得多。这样,继起的读书人准备考试就只在写作速度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文章的质量,更不肯认真在积累知识上下功夫。有的士人甚至相互吹捧,哄抬那些草率成篇者的身价,以制造知名度。已经有了应试资格的举子以此为荣,准备应试的学童也群起仿效,逐渐形成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影响十分恶劣。一些有见识的朝臣看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一再向太宗上奏章。太宗还算是个勇于纳谏的君主,很快就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便立即改变做法,决定不再以行文的迟速作为决定名次的标准。

淳化三年(992年)二月,又要举行会试了,太宗还采纳了莆田人陈靖的建议,制定了“糊名考校”的办法。这科应试者共1.3万人,这不但是宋代开国以来的空前盛况,也是隋唐五代300多年来所未曾有过的。太宗深感这是个扭转风气的好机会,就命令考官们仔细阅卷,认真治一治争先交卷、草率成文的浮华之徒。

会试考3场,第一场考官们就来了个下马威,出的题目冷僻。出题之后,许多考生都模不着头脑,纷纷要求考官们加以说明。这在以前历次都是允许的,可这次却得不到回答。不少一向自诩“才思敏捷”的考生,这次竟也迟迟不能下笔。

不过,人那么多,总还有快手。年仅17岁的江南考生钱易,不到中午已经做完答卷,第一个出了场。这次,他可撞在枪口上了。考官们心照不宣、矫枉过正地连卷子都不看,用红笔一抹,当作废卷子抛弃在一旁,并取消了他参加第二、三场考试的资格。

会试的结果是:一位已经颇有些名气但文思相对迟涩的河南举子孙何当了“省元”(“省”,乃唐宋时中央部门的名称;唐宋会试由尚书省主持,故又称省试,第一名称 “省元”)。快手钱易被黜落,而速度较慢的孙何反而受重视,一些向来以快为荣的考生都还只当是偶然现象,根本没有料到这是太宗有心要惩治单纯求快的人。因此,以李庶几为首的一批通过了会试的快手们对孙何夺取省元很不服气。他们特意聚集在京城一个著名的饼子店里进行写作比赛。扬言谁在厨师烙好一张大饼的时间内完成一韵诗,谁就是高手。吵吵嚷嚷,呼呼叫叫,旁若无人。

他们哪里知道,这件事很快就传到朝臣们耳朵里了。大臣们对这些人更加厌恶。待到殿试时,太宗亲自拟了一道更为冷僻的题目,从《庄子·寓言》中摘出“卮言日出”四个字作为赋题,决心再给快手们一点厉害瞧瞧。

殿试开场了。李庶几还没有完全弄明白题意,就急急忙忙胡乱凑了一篇,别人还在冥思苦想之时,他已抢先交了卷。他的同伙们一见,也就不敢细想,一个个随意乱扯,纷纷成篇出场。李庶几满以为这回状元是稳拿了。他的崇拜者也跟着一味地吹捧,更使他自我陶醉。还没等传胪(宣布殿试名次的仪式)、张榜,他就让仆人大肆张罗,为庆贺自己状元及第做准备。在确定名次时,朝臣们将他们在饼店搞比赛的事一五一十对太宗说了。太宗大怒,下令将他黜落,并且罚他两科之内不许参加殿试。最后的结果是:抢先交卷者纷纷落榜,“文思苦迟”而“文理可观”的孙何又中了状元,而且在宋代状元中首创了连中“三元”的奇迹。从此,以答卷的迟速决定名次的办法也就取消了,这一改革是合理的。

李庶几咸平元年、二年接连两科都未能参加殿试(此前有5年停止科举),直到咸平三年(1000年)陈尧咨榜才以省元及第。

钱易虽被黜落,却因此出了大名。他后来重新参加开封府的选拔考试,又想争第一而引起一场大争论,惊动了朝廷。经过反复讨论与复试,结果排名第三。这时苏易简在太宗面前极力称赞他的才华,太宗很惊喜,打算招他为 “白衣卿相”,但很快因繁杂的政务而淡忘了。咸平二年(999年),他终于进士及第,在真宗朝很受重视,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朝廷文告、命令等)。

殿试,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金代及第者分上、中、下三甲。元工分一、二、三甲,两榜。蒙古、色目为一榜,汉人、南人为一榜。前三人赐进士及第,为一甲;余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为二、三甲。明清沿元制分三甲,但不分二榜。

其程序大体如下:试前须复试,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应试。复试毕,于四月二十一日应殿试,也在保和殿。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制策题目,清初用时务策一道,题长二、三百字,所询一二事;康熙以后,题长达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乾隆二十六年(1761) ,改由读卷大臣密议八条中圈出四道为题。策文不限长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特别强调书写,必须用正体,即所谓“院体”、“馆阁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从某种角度来看,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⑶ 我国古代的哪些科学家发明了什么

一、毕升的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毕升在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发明在胶泥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有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熔化,以平板压字平面,冷却,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可以像雕版一样印刷;

此外他还尝试过木活字排版,但因为高低不平而未采用;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毕升的活字后来为沈括的门客收藏。

毕升的活字原料“胶泥”,指烧陶器用的黏土,制成活字后在陶窑中烧,烧成后的泥活字坚硬光滑。

二、蔡伦改良造纸技术

蔡伦担任尚方令,监督宫廷物品的制作。人们认为就是从这个时候,蔡伦开始接触东汉最好的手工工艺,并改进当时的造纸技术。据《后汉书·宦者列传》所记载,自古以来,书籍文档都是用竹简来做书写载体的,后来出现了质地轻柔的缣帛,但是用缣帛制纸的费用很高昂;

而竹简又笨重,于是蔡伦想进行技术创新,改用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等廉价之物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为纸的普及准备了条件。

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改进造纸术的成果报告给皇帝,皇帝对蔡伦的才能非常赞赏,并把改进过的造纸技术向各地推广,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伦为龙亭侯,所以后来人们都把纸称为“蔡侯纸”。

后来任职长乐太仆。元初四年(117年),汉安帝选调学者整理文献,并令蔡伦监管负责。

同时蔡伦还有设计弩和剑,当时称之为蔡太仆之弩,龙亭之剑,闻名天下。

三、墨子

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为当时诸子所望尘莫及。在《墨经》精到地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力的概念和力矩原理,提出“力”、“动”与“止”的定义。关于杠杆原理,亦提出了“重”、“权”(力)、“称头”(重臂)、“称尾”(力臂)等概念。

《墨经》中提出了“端”、“尺”、“区”、“穴”等概念,大致相当于近代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实验,在当时就知道了光的直线传播。他也提出了“粒子论”的雏形,关于“端”的论述,指出“端”是不占有空间的,是物体不可再细分的最小单位。

墨子的科学成就被中外众多学者称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为向墨子在光学领域的突出成就致敬,中国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为“墨子号”。

四、石申

西汉以后《天文》被尊为《石氏星经》,原著已失传,《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中引有此书有关五星运动、交食、恒星等方面的一些片断,并且在唐代天文学家瞿昙悉达编撰的《大唐开元占经》中有大量节录。

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他与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石申还发现了日食、月食是天体相互掩盖的现象。

《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中,最重要的是标注为“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是世界上第二早的星表,仅次于巴比伦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大约早一百多年。

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根据这些坐标考虑岁差的影响加以推算,证明大部分坐标值确系战国时期所测。

今天可以通过《汉书·天文志》所引述石申著作的片断来窥见他在天文学和占星术上的研究“岁星赢而东南,《石氏》‘见彗星’,……赢东北,《石氏》‘见觉星’;……缩西市,《石氏》‘见檀云,如牛’;……缩西北,《石氏》‘见枪云即天枪,彗星的一种,形状为两端尖锐,如马’。

《石氏》‘枪、檀、棓、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余殃不尽,为旱、凶、饥、暴疾’。”

石申和甘德各自在其本国进行天文观测,并各有著作刊行于世,石申的著作名为《天文》,甘德的著作名为《天文星占》,都是八卷。石申与甘德的成就在战国秦汉时影响很大,逐渐形成并列的两大学派,石氏学派和甘氏学派。

5、张衡发明地动仪

132年,张衡发明和制造了世上第一部验震器“候风地动仪”,形状像圆形的酒瓮,断面直径八尺,其内中央置有一根很重的柱子,称“都柱”,可以向八个方向倾侧或倾摆;

酒瓮外部的八个方向各有一个龙头,龙头下各有一只蟾蜍,张口对着龙头,八条龙各口含铜丸一颗,当都柱向某一方倾侧时,该方向的龙口张开,铜丸落下,掉入蟾蜍口中。地震发生时,只有震源方向上的龙头张口,据此可知地震的方向。

范晔《后汉书》记载,地动仪放在雒阳,134年12月13日,陇西发生地震,当时雒阳并无震动,但一个龙口掉出铜丸,其后才传来陇西地震的消息,证实其探测地震方向的功效。

而候风地动仪所谓的“候风”,是指测定风的变化,地震相信是因为阴阳两气相搏而形成,气的变化会产生风;哪个地方有地震,哪个方向就有气的变化,就有风来可以测到。候风地动仪流传到隋代,北朝信都芳、隋代临孝恭都研究过,到唐代失传。

⑷ 鸿钧,女娲,伏羲,蚩尤,刑天,谁最厉害,给排个名

洪钧、女娲、伏羲、蚩尤、星田。这里谁最厉害?排名如何?


首先伏羲和女娲要先来,然后是蚩尤和星天。洪俊是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说:“虞雯先人说:伏羲至春后,造《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历史地位。


据古籍记载,伏羲一画太极,再一画开天。世间万物的创造,世界生命的诞生,都依赖于这幅画。


那些有着所谓天根的人,带着他们混沌的世界,黑暗而平淡,突然画出一幅画来,开天辟地,阴阳上下动,天地定位,日月运行,万物无边。伏羲的画开天辟地,难道不是准太极哉?那么,每一卦,不就是从此以后太极的形象吗?


《易经》云:抱石子大,几乎一个团,和罗,已知一画在此开天,人文开始。


诗人陆游对伏羲田凯: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的评价


1942年,楚帛书在长沙出土,这是最早、最完整的先秦时期神话创作的记录。记载伏羲是最早的创世之神,所以伏羲排名第一。


二、女娲


女娲和伏羲一样,是创世女神,是保佑国家的神。是创世之神和母神,被人们广泛而长久的崇拜。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母亲。


很多先秦文献,包括《史记》,也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女娲和伏羲一样重要。


《说文解字》 :古代的圣女,把一切变成现实的人。


三.蚩尤


蚩尤是古时候九里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作为黄帝之一的黄三,因为黄帝排在伏羲之后,蚩尤自然排在伏羲之后。


《初学记》 Yun:蚩尤来自羊水,八臂八趾。他爬九脑伐桑,黄帝在清丘杀之。


传说蚩尤有八足三头六臂,铜无坚不摧。他擅长刀斧虎斗。他不朽而勇敢。黄帝打不过敌人。请帮助他打破它。在黑暗中被杀,血流成河。


蚩尤被黄帝杀死,黄帝把他的头砍了埋了,把他的头变成了血枫林。黄帝后尊蚩尤为“兵主”,即战神。


《封禅书》,齐拜八神,三日兵士为师,拜蚩尤。


既然蚩尤能在黄三对抗轩辕,可见蚩尤的能力非同一般。


四.邢田


星天,古代的巨人,和黄帝、蚩尤属于同一时期。蚩尤战败后,独自用巨斧与黄帝交战,后被杀。


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兴田与帝争神至此,帝破头葬长阳山,以乳为目,脐为口,练干气舞。


根据甲骨文和铭文的记载,星田是人类的象征,是氏族部落的象征图腾。兴田可能是华夏民族的一个无名神,但被斩断后被称为“天之形”。在《山海经》的原始记录中,它被称为“星天”。


但是星田,不管他的本性如何,一般都是一个有着大无畏精神的高超球员。比如胡小玲


是小说《封神演义》中虚构的角色,元氏天尊和太上老君的主人。在神的封印中,可以用统治地位来形容。属于道教,但道教不承认这个人物的存在。这也是洪俊被放在最后的原因。


文献中没有关于洪钧的记载,但在一些野小说中有,是三清天地之师。传说在混乱之初,西昆仑有一个生物得到了该生物神器的一个碎片,这个碎片被改造成了一个混合的罗原金仙,名叫鸿钧老祖。


伏和女娲也出现在沈峰。开场是女娲去火云洞拜伏羲。在封神中,虽然女娲和但可以看出女娲的地位不亚于鸿钧。洪钧之间没有正面的交流


纣王写诗亵渎女娲,女娲怒曰:不报,不见我灵感。被红灯挡住后,他知道了其中的玄机,于是派了三个恶魔入宫,给朝纲带来麻烦和混乱。这时候封神文书还没发,可见女娲可以自己做主,不用请示别人。


伏羲的出现是在武王伐之路上,两次被瘟疫阻断。丁于和黄龙派杨戬带信到火云洞解药。黄三在洞府,但他对外面的世界了如指掌。


风神:开幕


混沌初分盘古,太极二仪四象挂。


子天丑人阴出,忌除兽随巢贤。


燧人取火避食,伏羲先画卦,后画阴阳。


神农以草药治天下,轩辕礼乐联姻。


王禹知水鸿博少昊五帝人民大厦。


从诗中可以看出,先有盘古,后有随仁,后有黄三,后有五帝。可以说先有皇帝后有皇帝,所以不管是科学上的神还是其他的皇帝,都应该是在黄三之后。


鸿钧在天理之下,不能超越黄三。既然黄三在科学上凌驾于上帝之上,能去崇拜的人自然地位和能力都不低。


当沈峰说洪钧还在盘古面前时,这纯粹是有意渲染洪钧。

⑸ 秦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仪帝号的皇帝这一名称是怎样来的秦始皇确定名号的目的何在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

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⑹ 有关创新的古代名人事例

1、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鲁班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输般,因为“般”与“班”同音,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所以称之为鲁班。

他主要是从事木工工作。那时人们要使树木成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还没有什么好办法。鲁班在实践中留心观察,模仿生物形态,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等。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呢?

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

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⑺ 道教创立的时间在哪一年

道教起源: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道教创立时间:东汉末年,距今1800年。道的思想起源于轩辕黄帝,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教创始人是张道陵。

道历的计算(一) 公元年间:

公元前2697年+公元之年-1年。如2017年为道历4713年。即公元前2697年+公元2017年-1年=4713年。

道历的计算(二) 公元前年间:

例如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是道历什么年? 计算: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之年-1年;即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551-1年=2145年, 即孔子出生为道历2145年。又例如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按此计算,老子出生为道历2125年。

(7)君仪创造扩展阅读:

道教在东亚、东南亚广泛流传,日本神道教、天皇信仰、民间信仰深受道教影响,是在道教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宗教,道教全真派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重要宗教。在欧美,《道德经》的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在译成外文的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

《道德经》高居第二,康德、尼采、黑格尔等哲学家,莱布尼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卡夫卡、托尔斯泰等文学家,里根、梅德韦杰夫等政治家都从中获得巨大启迪。内丹养生、星相医卜等道教文化也风靡全球,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练太极拳者达1.5亿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也带给环保主义者很大的启示和思考。全真教为世界道教的主流。

⑻ 秦国创始人是谁,秦国是哪个人建立的

秦始皇的先祖在尧舜益.夏商周时期就住在西汉水上游.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礼县一带.只有他们养马突.就得到了西周王氏的赏识.在他们那个时代几乎跟马有关系的几乎都跟他们有关系.像他们的祖先大业.…蜚蠊…非子…秦仲…秦襄公文公父子.就一直住在西垂(甘肃礼县)还在这里留下了好多千古佳话.诗经秦风.天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为伊人在水一方.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就产生在这里.由于他们的马养的好.周天子才给给他们一块地方.甘肃清水县秦亭为周天子养马.后来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赐秦为诸侯.秦国建立.直到后来占领陕西.一统天下.在说说秦始皇的祖先为什么姓嬴.因为他们在大禹时期帮忙治水才赐姓嬴.跟山东半岛的嬴姓也是分马牛不相及的.因为秦始皇的先祖一直住在西汉水上游.甘肃礼县.在那里生活了千年.才在那里建立的秦国.三四千年以前甘肃也是水域茂盛.跟现在完全不同

⑼ 中国古代发明

太阳风暴——最早发现的太阳黑子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观测
朔月辛卯 日有专食之——日食属记录
日月星辰——阴阳合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著作——《太初历》
土圭测日影
星陨如雨——流星群的观测
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大地测量——子午线的测定
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气历》
科苑奇葩——郭守敬发明和研制的天文仪器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郭守敬的《授时历》
周公观景——天文台的设置
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
精推细算——《九章算术》
运筹帷幄——零与筹算
十进制记数法
中国剩余定理——大衍求一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宪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术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双假设法——盈不足术
级数与垛积术的应用
中国——算盘的故乡
磁石的魔力——指南针的发明
《墨经》与第一运动定律
被中香炉与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倾角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投影 幻灯——走马灯

⑽ 人类的造物主是谁造的...

时间只是计量物质在距离上运动的计量单位,不能说时间就是物质

宗教所指的造物主是宇宙的源头,是唯一的,也是第一个存在,第一种力量,第一种物质

所以根本不存在造物主的造物主,因为造物主创造世界,没有他之前世界是不存在的

当然也许他只是这个世界的造物主,这个世界的第一存在和第一种力量

他创造这个世界,也就是说他身体之外还有更宽广的世界,而那个更宽广的世界当时那个世界的第一个存在第一种力量创造的

就像鸡下了蛋,生了鸡又下了蛋。。。
也许很难追溯到最初的源头

没有物质的地方叫做虚空

虚空中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距离、没有能量、没有质量

一切都在一点上,无分彼此

造物主是源头,是力量,是存在,是物质的

他所创造的一切都是物质的

所以物质才是真正的本体

意识是物质运动所造成的现象

造物主在创造世界时首先创造了光明源与黑暗源两种存在

两种存在有着相生相克的属性,形成两种矛盾而统一的力量

两种力量互相冲击,以至于两种源物质的分子交错彼此

交织出了世界万物

意识、声音、色彩、味道、形态都是两种源物质交错运动中的现象

阅读全文

与君仪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