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20世纪的伟大发明原子弹

20世纪的伟大发明原子弹

发布时间:2022-07-19 10:37:38

1. 二十世纪有什么重大发明

二十世纪的重大发明有

1、飞机:1901年8月14日,第一架动力飞机开内始飞行。1933年,世界上第一条正规航线开通,大容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

2、原子:1900年,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发现,原子在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他把这种能量称为“夸特”,这一发现被誉为世纪性发现。

3、无线电广播技术:从19世纪收音机发明开始,无线电广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并配以动画和影像科技,已大大改变 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4、阿司匹林:1897年,德国人费利克斯·霍夫曼合成乙酰水杨酸,两年后登记的商品名为阿司匹林,一个世纪以来成了最大众化的药品。

5、计算机:装配有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的计算机带动了数字科技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信息转化为0和1 的二进制形式成为可能。

6、汽车:1913年,美国汽车制造商享利·福特正式启用他的汽车组装流水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使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了这个世纪拥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件大事。

7、激光: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诞生。

2. 列举20世纪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

1、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神舟一号”,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在激光技术方面从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宣布研制成功,上世纪8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个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1975年1月29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试验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原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4、中国第一架飞机是工程师冯如在1910年制造的一架双翼飞机,此后中国只有零星制造飞机,并没有大规模生产。直到1954年7月11日第一架国产飞机初教5完成试飞,并于8月末开始大批生产。

5、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2)20世纪的伟大发明原子弹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以阶级斗争为纲、曲折前进的三十年(公元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从1949年开始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为了适应未来建设的需要,必须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以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导下,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同时把“引进技术”作为发展科学技术能力的方向。

“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的工业技术力量已经比较可观。1956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也是同年,中共中央把“百家争鸣”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

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大跃进”时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调整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标志的三大成就:核技术、航天技术、人工合成胰岛素。

1961年提前完成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标志科学技术发展又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1966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及》,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是科学技术发展受到严重挫折的时期。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几十年(1978-)

邓小平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重提他在1975年就曾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从根本上澄清了理论是非,确立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982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

“文革”结束后,虽然也曾发生过关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的争论,但通过关于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大讨论,在1984年已确立了“有限发展,重点突破”的战略方针,并以此来发展我国的高技术。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上,确定了“注意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的方针,这些方针的确立,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 20世纪重大的科技发明

20世纪重大的科技发明:

1、军用飞机。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动力飞机飞行成功。1909年,美国陆军装备了第一架军用飞机,机上装有1台3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速度68公里/小时。

同年制成1架双座莱特A型飞机,用于训练飞行员。至20世纪20年代,军用飞机在法、德、英等国得到迅速发展,远远超过了美国。

2、青霉素。

近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28年,英国科学家Fleming在实验研究中最早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先进,认识不够深刻,Fleming并没有把青霉素单独分离出来。

3、电视机。

最早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在1925年发明。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

4、互联网。

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5、计算机。

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4. 原子弹是如何发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流亡到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得知德国正在加紧研究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并禁止被占领的捷克出口铀矿石,就马上意识到德国可能正在研制原子弹。要是让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拥有了原子弹,那人类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西拉德马上和其他两位物理学家找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希望他凭借自己的威望给美国总统写信,说服美国政府尽快开始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爱因斯坦很赞同他们的看法,欣然在西拉德草拟的信上签了名,并委托罗斯福总统的朋友和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将这封3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请求信转交给罗斯福总统。信中针对德国研究链式反应的情况,3位科学家一致提出“美国政府应该和研究链式反应的美国物理学家们保持经常的联系”。

据说罗斯福总统一开始并没有在意此事,只说了一句“这倒是个有意思的想法,不过现在政府没有精力考虑这个事情”。萨克斯看到总统无意支持此事,很是着急,一夜都在想如何才能说服罗斯福。次日,在与罗斯福共进早餐时,萨克斯说了这样一席话:“在拿破仑执政时代,一个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这位法国皇帝面前,建议建立一支由蒸汽机舰艇组成的舰队。他说这样的舰队,无论在什么天气下都能在英国登陆。军舰没有帆能走吗?这对于那个伟大的科西嘉人(指拿破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他竟把富尔顿赶了出去。根据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爵士的点评,这可以说是由于敌人缺乏见识而使英国得以幸免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如果当时拿破仑稍稍动一动脑筋,再慎重考虑一下,那么19世纪的历史进程也许完全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故事果然打动了罗斯福总统。他立即叫来了随从,下令通知政府有关机构组成一个铀咨询委员会。

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美国政府正式决定,实施制造原子武器的计划。这项计划因其第一总部的所在地而被命名为“曼哈顿工程”。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和陆军准将莱斯利·格罗夫斯成为领导这个开辟了人类原子时代巨大工程的搭档。格罗夫斯准将此前曾负责在极短时间里建成五角大楼的建设工程,虽然并不十分明确这项“曼哈顿工程”的性质和意义,但他被告知:“如果你的工作做对了,就将会赢得战争。”现在正要求他运用自己出色的工程协调能力来协调10万名工作人员、13个州的37处设施及12所大学的实验室的工作;奥本海默博士则负责科学上的领导,率领几千名高级研究人员来到了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附近的一个用围墙围起来的秘密基地里。

因躲避法西斯迫害而逃亡到美国并定居下来的意大利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也加入到了“曼哈顿工程”。他曾在芝加哥大学领导建造了美国第一个原子能反应堆,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数据。但制造核弹还存在着许多技术方面的困难,最主要的问题是铀的提纯问题。当时的科研人员普遍认为,最好的核裂变材料是铀235。但这种铀的天然含量很低,只占0.7%,所以必须用某种方法进行化学分离,以获得高含量的铀235。美国政府决定不惜工本,采用多种方法同时进行试验,以求尽快分离出足够的高纯度铀235。但是,由于分离铀的成本太高,再加上人们后来又发现了一种由铀238嬗变而来的新元素钚239,也是一种良好的核变材料。因此,可以将分离试验中剩下的大量铀238用来制造钚。

1943年,“曼哈顿工程”进入了具体设计阶段。1945年春,3颗原子弹被科学家们造出来了。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沙漠深处,在一声闪耀着令人眩目的光芒的猛烈爆炸声中,“曼哈顿工程”的工作达到了高潮。在一个离地面约10公里的地下观测室里,奥本海默博士看到了世界上第一颗铀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升起的蘑菇云,禁不住默默地慨叹道:“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根据专家测算,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相当于20000吨TNT炸药。

美国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就成功地试制出原子弹,完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希特勒将一大批极有才华的欧洲核物理学家赶到了美国,为美国聚集了全球实力最强的科学家阵容;二是为了完成“曼哈顿工程”,美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前后共动员了50多万人参与实验,耗费资金22亿美元,占用了全国近1/3的电力。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是20世纪在科学协作方面的典型范例。

1945年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人们才了解到德国虽然一直在从事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但离真正能制成原子弹还早着呢。他们研制核反应堆的设施屡遭盟军和抵抗组织的破坏,根本无法集中全力制造原子弹。这时,从前建议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又开始呼吁,要求禁止使用核武器。但科学理论一旦变成了现实,科学家们就根本无法改变它的命运了。6月,当初首倡研制原子弹的西拉德等7名科学家又联名给美国国防部长写信,指出原子弹的存在会引起世界各军事强国的核军备竞赛;7月,西拉德又起草了给白宫(美国总统官邸,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称)的紧急请愿信……

但这一切都无助于事——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政府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从此,全世界几个军事强国间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核军备竞赛开始了!

5. 二十世纪诞生了很多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其中最伟大的发明是

1、原子弹

原子弹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内坏作容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2、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某星球的大气、辐射带、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造卫星为人造地球卫星,另外有人造火星卫星等人造卫星。

(5)20世纪的伟大发明原子弹扩展阅读:

和平利用核爆炸的前景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历史将雄辩地证明:人民将彻底埋葬超级大国的原子弹;几代科学家的辛勤劳动成果,必将完全用来造福于人类。

科学家认为太阳系在围绕银河系公转的过程如同一艘船在水中前进,所谓的弓形激波层顾名思义便是在太阳风形成的压强为太阳系“吹起”了一层保护膜,在星际空间中穿行时速度方向上形成的新月形的冲击波,而被称为“太阳系的鼻子”的部分则位于天蝎座方向。

6. 第一颗原子弹发明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科技的进步有时却意外地带来了人性的退步。是谁发明了第一颗原子弹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带给人们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原子弹的发明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在20世纪,人们利用铀或钚重原子核裂变发明了原子弹,其原理是由于裂变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起到杀伤破坏的作用。当引爆爆炸装置时,核原料超过临界量,在中子的作用之下,引起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会释放出巨大能量,发生猛烈爆炸,其杀伤力极强。1945年8月6日9时15分,日本广岛的大地剧烈震颤,一股飓风挟带着震耳欲聋的吼声呼啸而来,瞬间,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广岛被夷为平地。这是因为美国空军部队在这里投掷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爆炸时释放的巨大能量造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灾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各国为了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开始争相研制新型武器。在当时,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取巨大能量的实验已经成功完成,哪一国能够率先把它转为实用,造出原子弹,就会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德国在早期核物理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1938年时,德国物理学家便成功完成了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的实验。只要将这一技术转为实用就能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纳粹德国在1942年6月召开了有关研制发明原子弹的会议,会议由希特勒的军备部长施佩尔主持,讨论原子弹何时能制成。但由于缺乏金属铀和重水,研制工作难以顺利完成。不久,为德国生产重水的挪威重水工厂还遭到了挪威抵抗力量和英国特工人员的破坏,生产设备严重受损。这使德国研制原子弹的工作受阻。外加希特勒对这一花费巨大的工作也缺乏兴趣,投入的人力物力很少,使得德国最终未能成为第一个发明原子弹的国家。

美国发明了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颗原子弹一般公认是美国发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抢在纳粹德国前面造出原子弹,美国曾专门制订“曼哈顿工程”计划,聘请了数万名科技、管理人员,耗费了20亿美元的巨款,经过近六年的研究,终于将原子弹研制成功。

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费米

当时流亡在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希拉德和意大利核物理学家费米意识到德国存在发明原子弹的危险性,于是他们与另外一些因躲避纳粹迫害而流亡美国的欧洲科学家联合起来,写信给美国总统,由闻名遐迩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亲自送交罗斯福总统。在白宫二楼的书房里,罗斯福的私人顾问萨克斯讲了一个有关拿破仑的故事,故事中由于他不重视发明家富尔顿提出的制造汽船的建议而使作战计划受挫,用此来引起罗斯福对研制原子弹的高度重视。促使了美国政府最终下定决心要赶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

1939年末,在罗斯福总统的指挥下,美国组成了一个代号为“S-11”的特别委员会。

委员会最初的两年主要是以研究浓缩铀以及实现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为主要工作。但科学家们所需要的铀235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同位素,在当时,全世界的纯铀储量只有几克,因此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如何可以生产10千克纯铀的问题。科学家发现可以采用化学的方法将铀235转变成为一种高度裂变的新元素——钚。之后经科学家们证实,在中子轰击下的钚原子同铀235的原子一样易于裂变。这意味着用钚做核炸药同样能制出原子弹。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加快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

1942年8月11日,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建筑部副主任格罗夫斯将军主持了“S-11”,并同委员会的科学家及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商议,制订了名为“曼哈顿工程”的计划,并建立起一个研究中心。美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在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上。在这个研究中心里人才云集,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排列成行,在有些部门里,博士比办事员还要多。

在1942年底,科学家成功完成了链式反应实验,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年之后,格罗夫斯将军宣布:美国有望在1945年8月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

1945年7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一片荒漠中进行了首次原子弹实验。原子弹爆炸时发射出耀眼的光芒,熔化了一座几十米高的铁塔。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妇女在很远的地方高声叫喊,说她看见了亮光。当地的报纸则称:“有一处军火库发生了爆炸。”首批用于实战的两颗原子弹制造完成,由于这两颗原子弹的外形一枚瘦长一枚短粗,故将它们命名为“瘦子”和“胖子”。

1945年8月6日,一架B-29轰炸机载着一颗新制成的“小男孩”从提尼安岛起飞,将其投在日本的重要军事港口广岛上空。45秒钟之后,原子弹在距地面550米高的空中爆炸。在爆炸的中心地区,强烈的光芒使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使地面上的一切都化为灰烬。城市中到处是死者的残骸和呻吟的伤者。同年的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的长崎投下了“胖子”。

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算,约有三万五千人死亡,近六万人受伤。

“小男孩”和“胖子”这两颗原子弹的投掷,加速了法西斯帝国主义的灭亡,缩短了战争的过程。但是美国帝国主义用原子弹残忍地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这一行径遭到了热爱和平与正义的人民的强烈反对。

除了德国和美国在进行原子弹研制外,有些国家也进行了相关研究。1941年10月,英国成立了发明原子弹的政府机构,代号为“合金管”。但是在敌机频繁空袭的环境下,这一工作很难在英国本土进行。后来,英国政府同意将这一机构并入美国的“曼哈顿工程”计划。

前苏联研制了第一颗原子弹

近年来,有人对美国最先发明出原子弹的传统说法提出了质疑。根据解密不久的相关档案,他们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是前苏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墨西哥的一家报纸上曾刊登一篇文章报道了这件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纳粹德国正在进行铀原子裂变的试验时,斯大林也从一些本国的科学家那里了解到,利用铀的原子裂变可以研制出杀伤力极大的核武器。此时,前苏联研究核物理的主要科学家大部分因在肃反中受到牵连而被关在西伯利亚的集中营里。1938年初,斯大林派人到各个集中营找到了相关的科学家,将他们送往西伯利亚荒原中的实验基地,由库尔恰托夫和卡尔察主持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虽然这些科学家曾身陷囹圄,但出于对祖国的热爱,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12个小时以上。

1939年3月,希特勒向捷克斯洛伐克出兵,与苏联的战争一触即发。在此危急时刻,斯大林亲自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会议,对这些科学家说明:能否先于德国拥有原子弹是关系到祖国安危的一件大事。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斯大林和科学家们计划在四年内研制出原子弹。会议召开之后,西伯利亚实验基地的研制工作更是夜以继日地进行。斯大林派去的代表也时常提醒疲倦的科学家们牢记斯大林的叮嘱。

1941年6月22日,300万德军突然向苏联发动袭击。年底时,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前线告急。然而苏联政府在全国物资供应紧张的局面下,向西伯利亚实验基地的供应却有增无减。随着苏军的顽强反抗,战局完全扭转。1943年夏天,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惨败。苏联利用常规武器打败了德国,因此斯大林对研制原子弹便不再那么迫切了。在1943年9月,斯大林收到来自西伯利亚的急电,告知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一切已准备就绪,将于9月10日在无人的湖心岛上进行试爆。然而斯大林并未前往观看,只是派了马林科夫率人前去。

这颗原子弹的重量只有两年后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小男孩”的1/10。启动控制装置后,科学家和观看试爆的人大多都躲到很远的地下掩体里。但是物理学家别特尔萨克却低估了原子弹的威力,未进入混凝土掩体,其尸体被炸得不见踪迹,成了原子弹的第一个受害者。后来因经费不足,苏联研制原子弹的工作被迫延缓下来,直到1949年才试爆了一颗与“瘦子”的威力相仿的原子弹。

但是,事情若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在前苏联出版的著作中对此事从未提起,这并不符合前苏联喜欢宣传本国是世界第一的习惯。这就给“谁是发明第一颗原子弹的国家”的问题带来了诸多疑问。

究竟是美国还是前苏联最先发明出原子弹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没有发明第一颗原子弹,人们很幸运,否则,现在的人们将会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呢?

7. 20世纪中国的六项重大发明创造

1,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

2,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3,1965年,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它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由于蛋白质和核酸两类生物高分子有生命现象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人工合成了第一个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便突破了一般有机化合物领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高分子领域之间的界限,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漫长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最后,合成胰岛素工作的简报发表于1965年《中国科学》(Science China)。

胰岛素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结构与功能研究、晶体结构测定等结构生物学亦从此开始。多肽激素与类似物的合成,在阐明作用机理方面提供了崭新的有效途径,并为我国多肽合成制药工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4,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5,1943年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创立侯氏制碱法,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独创,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合成氨和制碱两大生产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学术界也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6,1975年5月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由王选教授等主持工作,综合运用精深的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历经15个寒暑,研制开发成功“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对实现中国新闻出版印刷领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它引起当代世界印刷界的惊叹,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

(7)20世纪的伟大发明原子弹扩展阅读:

侯氏制碱法的发展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从欧洲进口纯碱的道路被阻断,而当时垄断中国纯碱市场的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却囤积居奇,碱价暴涨。看到这种情况,范旭东先生于1917年在实验室成功制出了碱。1920年成立“永利制碱公司”,1922年请来侯德榜先生作为技术指导,他全身心的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

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把工厂迁到四川,新建了永利川西化工厂。

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而四川的盐都是井盐,要用竹筒从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来。由于浓度稀,还要经过浓缩才能成为原料,这样食盐成本就高了。另外,索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说有30%的食盐要白白地浪费掉,这样成本就更高了,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索尔维制碱法,而另辟新路。

他首先分析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缺点,发现主要在于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没有利用上,只用了食盐中的钠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结合才生成了纯碱。食盐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生成了氯化钙,这个产物都没有利用上。

后来他终于想到,能否把索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制碱用的氨和二氧化碳直接由氨厂提供,滤液中的氯化铵加入食盐水,让它沉淀出来。这氯化铵既可作为化工原料,又可以作为化肥,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食盐的利用率,还可以省去许多设备,例如石灰窑、化灰桶、蒸氨塔等。于是他又带领技术人员,做起了实验。一直进行了500多次试验,还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才把试验搞成功,使设想成为了现实。

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它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环境的废物氯化钙成为对农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铵,还可以减少1/3设备,所以它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索尔维制碱法,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8. 原子弹是谁发明的呢

在军史界都认为,美国在1945年7月试爆的原子弹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但是,近年来,有专家根据解密不久的有关档案,认为苏联才是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国。1938年,斯大林知德国正在试制原子弹,便下令在西伯利亚荒原中设置原子弹实验基地。1943年9月,他收到基地急电:将于9月10日在一个无人岛上爆发第一颗原子弹。


受这场研究热潮的影响,同时代的苏联也积极投身其中。1922年,苏联物理学家赫洛宾等人从镭矿中提炼出了镭。1935年,库尔恰托夫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原子的异构性,1930~1941年,谢苗诺夫创立了核裂变链式反应理论,为此他获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9年,哈里顿和泽里多维奇从理论上证明了铀235链式裂变的可能性。1940年,弗廖罗夫和彼扎克发现了铀核自裂变现象。此外,苏联科学家柴伦科夫、塔姆,弗兰克由于其在1934~1937年的核研究而获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8年获诺奖的皮卡察及1962年获诺奖的朗道也是基于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早期的研究成果。

9. 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归纳起来有四项发明应该是最突出的,他们是各个领域的代表,按时间先后分别是:1青霉素,它的发明挽救了很多生命,代表生物化学。2原子弹,这使得物理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具有划时代意义。3人造卫星,人类第一次接触外太空,催使航天技术日新月异。4电子计算机,这个伟大发明不用展开讲啦,当然还有很多伟大发明,例如电灯,飞机,内燃机等

阅读全文

与20世纪的伟大发明原子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
公司间商标授权书模板 浏览:115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浏览:970
转让翻转犁 浏览:705
门头广告牌使用费合同 浏览:835
厂转让样本 浏览:8
摊销土地有残值吗 浏览: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