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复式记帐法的概念
一、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由于经济业务事项的双重性(即每一笔经济事项的发生,一定会引起资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增减变动)且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平衡关系,人们利用这一事实指导会计实践,便成为复式记帐的理论基础。
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最杂的、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至于哪一方记增加金额,哪一方记减少金额,则取决于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和业务性质。
复式记账是相对于单式记账而言的。单式记账是一种较为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一般只记录现金的收付以及人欠、欠人的事项;复式记账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它要求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它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经济业务的全貌。复式记账法的种类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等。
二、复式记账法在我国的运用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下面简要介绍我国复式记账法的三种类型。
借贷记账法
15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现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中国企业一般也用此法。其主要特点是:
①以“借”、“贷”为记帐符号,每个账户分借贷两方。凡属于资金占用增加,资金来源减少,费用增加和收入减少,均分别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凡属于资金来源增加,资金占用减少,收入增加和费用减少,均分别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②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并以相等的金额分别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
③以资金占用总额等于资金来源总额为平衡公式,利用各个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与各个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必然相等的关系,来检验帐簿记录的正确性。
增减记账法
1965年中国商业系统首先推广应用。其主要特点是:
①以“增”、“减”为记账符号,所有账户都分为增减两方,将会计科目固定分为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两大类。无论是资金占用,或是资金来源,只要是数额增加,就记入有关账户的增方,减少就记入有关账户的减方。
②以“两类科目记同增同减,同类科目记有增有减”为记账规则。凡涉及资金占用账户和资金来源账户同时增加(或减少)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两类有关账户的增方(或减方);凡涉及资金占用(或资金来源)类账户之间此增彼减的经济业务,则分别记入该类有关账户的增方和减方。
③用差额平衡公式检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收付记账法
它是用“收”、“付”来表示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费用和收益变动的一种记帐方法,分为单式收付记帐法和复式收付记帐法。中国采用复式收付记帐法,主要有:
1.钱物收付记帐法:以钱和物收付为中心,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记帐方法,为中国农村基层生产组织所广泛采用。主要特点是:
①会计科目分为“钱物类”(或“结存类”)和“收付类”两大类科目。“钱物类”包括:现金、存款、粮食物资和固定资产。“收付类”中的收入类科目包括农业收入、副业收入、其他收入、公积金、公益金和暂收款;付出类科目包括农业支出、副业支出、其他支出、管理费、待摊费用、基建投资和暂付款等。
②记帐规则是“两类科目,同收同付;同类科目,有收有付”。例如,生产队收获粮食,记:收:粮食物资,收:农业收入。又如购买化肥,记:收:粮食物资──化肥,付:存款。
③根据收入减去付出等于结存这一平衡关系,
⑵ 复式记帐法为何起源于意大利而不是中国
复式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为了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随着资本主义在地中海的意大利萌芽,为了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反映财会资产项目的变化,复式记账应运而生。
而13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空前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比如锦衣卫、东西两厂机构,包括清朝时的军机处。资本主义虽然开始在中国萌芽,但是受到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打压和封建政权的限制,中国的资本主义非常薄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居统治地位。商品经济的低下也决定了对于复式记帐需求的低落。
⑶ 复式记账法产自哪个国家
借贷记账法是历史上第一种复式记账法。它的产生最初是为适应中世纪意大利沿地中海一带城市日益活跃的借贷资本家记录其货币的存入和放出的需要。
⑷ 关于复式记账的来历
复式记头账筿法是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和负债的至少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动,而且增减的金额相等。
因此,在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时,应当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关的至少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这种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进行登记的方法,叫做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比较单式记账法有两个明显的特色:一是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按规定的会计科目,至少在两个账户上相互联系地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从编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都要运用复式记账。
注意事项:
借贷记账法
(一)记账符号
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二)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⑸ 请说明中国古代有没有复式记账
你说的这个问题属于会计记账方法史。
根据文献记载,我们今天采用的复式回记账法的发明者是意大利答教士卢卡·帕乔利,他被称为现代会计之父。
1494年11月10日在热那亚公布了他的复式记账方法。但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明者,而是在总结了前人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的实践,写入了他的著作之中。
复式记账法使商人系统地了解业务情况,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业务中发生的问题。他们第一次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企业的赢利到底有多大。
那么,同时代的中国有没有复式记账法呢??查阅古代文献,我们没有发现这样的创举。我们古代商业的记录,多半是流水账的形式记录商业活动。所以,中国古代没有复式记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会计,是1992年开始的两则推行之后才开始的。
上述看法,供你参考。
⑹ 复式记账的原理及理论依据分别是什么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就是会计等式。基本的会计等式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此等式表示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式左边代表资金占用.说明企业有什么;右边代表资金来源,说明这些资金是哪里来的。简单地说,借来的款项称为负债,接受投资人投资得来的等称为所有者权益。
⑺ 如何理解我国早期的复式记账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最早出现的商业活动远远早于意大利,复式记账作为商业活动的必要管理手段,为工商业活动保驾护航。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现在我国采用的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⑻ 会计学者认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形成于哪一年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记账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账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账符号。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 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账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账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 · 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⑼ 我国最早出现的复试记账法是
最早出现在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最早出现的商业活动远远早于意大利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会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或财务收支的变动。在我国,复式记账曾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三种,但规定使用的只有借贷记账法一种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会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或财务收支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