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北路梆子是谁创造的

北路梆子是谁创造的

发布时间:2022-07-14 02:30:00

Ⅰ 北路绑子名家詹丽华是哪里人

詹丽华,女,1970年11月生,忻州市定襄县人,省委党校函授本科学历,国家一级演员,二人台演员,主攻青衣、小旦,北路梆子。梅花奖得主。

詹丽华 ,女,1970年生,北路梆子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第九届山西省青联委员,忻州市特级劳动模范。1986年9月参加工作,曾在在忻州市北路梆子青年团,朔州市群众文化艺术馆工作。现任忻州市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Ⅱ 中国戏曲作家有哪些

罗怀臻著名戏曲作家罗怀臻曾经创作过昆剧《班昭》、淮剧《金龙与蜉蝣》、京剧《宝莲灯》越剧《李清照》、黄梅戏《长恨歌》等众多佳作.

约生于金亡(1234)前后,死在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年)。元代最杰出的作家。号已斋叟。传世的作品有悲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喜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望江亭中秋切脍旦》、历史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等十八本,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在戏曲史上有过深远的影响。他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施振眉(1932- )评弹、戏曲作家。浙江长兴人。自50年代起从事曲艺工作,并于1959年组织成立浙江曲艺队(今浙江曲艺团),同年开始评弹创作。所编写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弹词《李双双》(1965年《说新书》第二集刊载),中篇弹词《东海女英雄》,短篇弹词《英雄父子》,短篇评话《壮志雄心》、《闯海》,开篇《幸福井》、《红柳》等,还与他人合作,编写了中篇弹词《新琵琶行》、《叱咤风云》、《战斗的堡垒》,短篇弹词《飞雪迎春》等。此外,还与人合作,整理汪雄飞《三国》中的《五关斩六将》、《诸葛亮出山》、《血战长坂坡》等(1989 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井帮助汪雄飞、金声伯、胡天如等整理出版了《古城会》、《赠马》、《草岗收将》、《猫困鼠穴》、《花神庙》等传统长篇书目选回。在戏曲创作方面,曾编写过十余个睦剧和木偶戏、皮影戏剧本。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有关评弹和戏曲的文章。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江浙沪两省一市评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浙江卷》、《中国曲艺志·浙江卷》主编。

白朴,作杂剧16种:《绝缨会》、《赶江江》、《东墙记》、《梁山伯》、 《赚兰亭》、 《银筝怨》、《斩白蛇》、《梧桐雨》、《幸月宫》、《崔护谒浆》、《钱塘梦》、《高祖归庄》、《凤皇船》、《墙头马上》、《流红叶》、《箭射双雕》。今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 3种及《流红叶》、《箭射双雕》二剧残曲。此外还有《天簌集》词 2卷。清人杨友敬辑其散曲附于集后,名《摭遗》。他的散曲作品据隋树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37首,套曲4首。

郑光祖,元代戏曲作家。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附近)人。所作杂剧共18种,今存8种:《伊尹耕莘》、《三战吕布》、《无盐破环》、《王粲登楼》、《周公摄政》、《老君堂》、《翰林风月》、《倩女离魂》。其中《伊尹耕莘》、《无盐破环》、《老君堂》是否确为郑作,尚有疑问。另有《月夜闻筝》存残曲。《哭孺子》、《秦楼月》、《指鹿道马》、《紫云娘》、《采莲舟》、《细柳营》、《哭晏婴》、《后庭花》、《梨园乐府》等9种仅存目。

陈西汀.《屈原》,《花木兰》,《淝水之战》和《三元里》、《郑成功》,《汉武帝与拳夫人》(后改为同名京剧),黄梅戏《红楼梦》、昆剧《新蝴蝶梦》、京剧《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王熙凤与刘姥姥》,元妃省亲》、《鸳鸯断发》、《桃花宴》、《神剑》、《何知县拉纤》,《全部武松》、《一箭仇》、《劈山救母》,《鸿门宴》、《妙玉》,《汉宫双燕》等.

清代戏曲女作家--王筠.《繁华梦》《全福记》.

Ⅲ 山西被称为‘戏曲之乡’,谁能我简单介绍一下

山西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支柱,称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系同根异枝,一脉相承,为梆子腔的正宗。积淀并代表着我国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出流传区域的民风民俗。
“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这副来自晋西的旧戏台楹联,可以说集中反映了山西人民对戏剧的强烈爱好。这种爱好,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一种代代相因的传统风尚了。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出现于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山西的四大剧种: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电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Ⅳ 戏曲发源于哪个朝代

戏曲发源于原始巫术,用以歌舞娱神,到夏商宫廷俳优以表演娱人,到汉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直到宋杂剧、金元本,多元血统使得它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中国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历经上千年生生不息;它曾是亿万人的感性生活的寄托与情感的沉醉之所,积淀着中国人的根和魂;在它那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最全面、最形象、最精美的体现。第一次赋予它“戏曲”概念的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宋元戏曲考》)

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照耀到中原,戏曲艺术就在这光照中萌芽。戏曲起源于河南,形成于河南,如今繁盛于河南,并从整体上影响着中国戏曲的创作与发展;中原戏曲种类之多、密度之广,全国少见。河南人爱看戏,爱哼梆子腔;戏曲是河南人与生俱有的精神基因,是河南人的生活方式。弘扬戏曲文化,正是为我们自己寻找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海德格尔曾说过:“只有当人有个家,当人扎根在传统中,才有本质性和伟大的东西产生出来。
中原戏曲具有起源早、种类多、受众广、影响大等特点。“诸宫调”创始于开封,标志着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开始成熟的《目连救母》搬演于开封,北宋的杂剧也形成于开封。这些都表明中原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中原戏曲来源于生活,扎根于民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作为世界戏剧史上独一无二的戏剧样式,中国戏曲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迟缓而漫长。它不似古希腊戏剧从一开始就轰轰烈烈登上人类文化的高峰,令千秋万世瞻仰遥想,却如涓涓细流绵亘久远,历经千载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原始巫术用歌舞娱神,到夏商宫廷俳优以表演娱人,到汉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直到宋杂剧、金元本,多元血统使得它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戏曲起源与中国古代乐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的河南,从远古时代就有了人类居住生息,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可以说,随着中华民族的先祖在中原这块大地上劳动生息,音乐歌舞也就相伴而生了。此后,20多个朝代在中原大地建都,催发了戏曲艺术的长期繁盛。中国戏曲从起源到形成,都离不开中原大地的滋养。可以说,中国戏曲之根在中州。

戏曲的起源,种类,以及各种种类戏曲的特点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巧妙地利用自然界中“光”和“影”的原理,发明和创造了一种融绘画、雕塑、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剧种。“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皮影戏艺术的历史风貌。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2000多年前的汉文帝时,一位美丽聪颖的宫娥巧手将桐叶剪成各种人形,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在窗子上的影子上下飞舞,逗得小太子开心地笑。还有一个传说,源自汉武帝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汉武帝的爱妃王夫人(一说李夫人)年轻貌美,不幸早亡。武帝非常伤感,甚是思念。一位名叫李少翁的方士在宫中设置了一个“弄影还魂术”,使武帝在帷幕中影影绰绰看到了爱妃。
随着佛教的日益深入,唐、五代时,俗讲僧“装屏设像”,用类似连环画的图像图解佛经,叫做“经变相”,后来僧人又用厚纸刻成纸人来做宣扬佛事的图像。道教也有一种宣传教义的说唱形式即“道情”,其伴奏乐器是渔鼓、简板。此时的图像仍不会动,当为皮影戏的雏形阶段。
真正的皮影戏始于北宋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它是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说唱文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汴京在当时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逾百万,都市繁华,商贾云集,市井民俗丰富多彩,曲艺杂技、评书说唱、武术摔跤、地方小调等异常活跃,皮影戏更是风靡汴梁。社会上出现了“影戏”的称谓和“弄影戏”的专门行当。南宋的临安(今杭州)也出现了“绘革社”(皮影行业的组织)。两宋期间的皮影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纸影为代表的汴京和以羊皮影为代表的临安,成为我国最早的两个皮影戏的传播中心。
皮影戏在元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与当时统治者的爱好是分不开的。相传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非常喜爱皮影戏。蒙古军在西征中,常常利用战争空隙时间欣赏影戏表演。不仅如此,由于征战的缘故,蒙古军还把皮影戏带到了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各国。
明、清两代是皮影戏的鼎盛时期并迅速向全国发展,剧目日趋丰富,技艺为之精巧,用皮也改为牛皮或驴皮。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陕西华阴、华县为代表的西部皮影,河北滦州为代表的北方皮影及临安“绘革社”为代表的南方皮影三大传播中心和南北两个皮影造型体系。皮影戏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不断的融合,在各地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并冠以地区名称,如陕西皮影、河北皮影、河南皮影、四川皮影、湖南皮影、湖北皮影等,其中以陕西皮影最突出,一直流传至今不衰。

Ⅳ 我国戏曲音乐唱腔中的梆子腔产生于我国哪个省

我国戏曲音乐唱腔中的梆子腔产生于我国山西省。

山西四大梆子: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1、蒲剧

蒲州梆子,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蒲州梆子,因发源于古蒲州而得名。晋中和晋北称之为“南路梆子”或“南路戏”,上党称“西府戏”,河南称“西戏”,在陕西省、甘肃省西北一带称“晋腔”、“蒲戏”、“山西梆子”、“梆子腔"。蒲州梆子音调高亢,擅长于表现慷慨悲壮的历史题材故事。音乐和表演艺术传统深厚,尤以要帽翅、翎子、甩发等特技见长。

2、晋剧

晋剧即为山西梆子,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戏剧剧种,也叫中路戏,中国传统戏曲。因兴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

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3、北路梆子

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州梆子相近,但普调更高亢。后来又受了河北梆子一些影响, 特别注重唱功,创造了很多花腔。

4、上党梆子

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其音调高亢活泼,具有粗狂、健康的农民艺术特色。

(5)北路梆子是谁创造的扩展阅读:

上党梆子的文化特质:

1、唱腔

上党梆子的唱腔曲牌体与板腔体兼具而以板腔体为主,其板式分大板、中四六、四六、大板、垛板、散板、滚腔等,以四六和大板使用最多也最具特色。演唱时男女同腔同调,男腔使用假声。

2、乐器

上党梆子的伴奏乐器主要为巨琴、二把、呼胡“三大件”。

3、脚色

上党梆子的脚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变化。

Ⅵ 文学戏剧有哪些,作者是谁

1.昆曲

张继青

张继青,原名张忆青,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39年1月生,上海市人,汉族。1960年毕业于江苏苏州昆曲继字辈科班。现任江苏艺术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她1952年从艺,工闺门旦、初习苏剧,曾得到昆曲前辈全福班老艺人尤彩云、曾长生教授,在传统技艺上打下良好基础。1958年以后开始专工昆曲,又得到昆曲名家沈传芷、姚传芗、俞锡侯的传授。历任江苏省苏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主要演员、名誉院长。她的戏路较宽,正旦、五旦、六旦演来均得心应手,表演风格含蓄蕴藉,唱腔刚柔相济、韵味隽永,吐字归音圆润可赏。在四十余年的舞台演艺生涯中,曾塑造多个舞台艺术形象,广获好评,有《朱买臣休妻》中崔氏、《牡丹亭》中杜丽娘、《渔家区》中邬飞霞、《长生殿》中杨玉环、《白蛇传》中白娘子、《窦娥冤》中窦娥、《关汉卿》中珠廉秀、《蝴蝶梦》中田氏以及《跃鲤记·芦林》中庞氏、《西游记·认子》中殷氏等,尤以“三梦”而著称,即《痴梦》、《惊梦》、《寻梦》。1984年以全票而名列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1993年获江苏戏剧紫金奖荣誉奖,同年获日本安之纪念基金首届基金奖,1994年获第十届全国戏曲电视剧加加杯评比演员特别奖,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剧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曾多次应邀赴意大利、德国、日本、法国、西班牙、韩国、芬兰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演出,在国际文化界享有较高名望与盛誉。

2.汪世瑜

汪世瑜,浙江京昆艺术剧院院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之殊荣者。他十四岁人剧团学艺,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工小生。他巾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巾生见长,经四十余年舞台磨炼,蜚声海内外,获“昆曲巾生魁首”之盛誉。汪世瑜是浙江戏剧界的代表人物,对浙江京昆艺术的保存、继承传播和发展倾往了无数心血。同时还为浙江各戏曲剧种培养了一批著名演员。他著有《汪世瑜谈艺录》一书,还曾多次赴香港、台湾、美国、日本、泰国等地演出、讲学,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现为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文联委员、文化部昆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昆曲研究会常务理事。

3.京剧:
张火丁

程派青衣张火丁,1971年生于吉林白城,自幼酷爱京剧。15岁时弃评改京,独闯京城求艺,启蒙老师王兰香。1986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工青衣。1989年毕业后考人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1990年起向著名程派教师李文敏学习程派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1993年,张火丁正式拜师程派传人赵荣深,成为关门弟子;得其真传,她先后向赵荣琛学习了程派名剧《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红鬃烈马》和《春闺梦》等戏,又系统学习了程腔的咬字、发音、行腔及表演上的要领,受益匪浅。
张火丁天赋极佳,学戏扎实,悟性好,深得程派艺术的精髓,艺术功力大长,台上颇有光彩,她主演的《锁麟囊》,行腔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鲜明,独具程腔的魅力;其表演身段丰富多彩,处处传神。受到内外行的一致赞赏。
1995年,张火丁调人中国京剧院,先后塑造了《北国红菇娘》之杨贵珍人火醒神州》之珍妃,《绝路问苍天》之祥林嫂等形象,受到好评。1996年被中国京剧基金会评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
1999年底,她举办个人专场演出,全面展现其艺术才能,获得成功。年轻的张火丁唱、念、做、舞颇具大家凤范,其表演突出了程派庄美、纯正、深沉、凝重、幽远的个性。张火丁是程派传人中的佼佼者。

4.梅派:
李胜素

梅派再传弟子当中,河北籍演员李胜素的扮相秀丽动人、音色圆润优美、行腔舒展自然,颇得梅派神韵,擅演剧目有《廉锦枫》、《白蛇传》、《孟丽君》、《贵妃醉酒》、《凤还巢》等。不仅在内地菊坛叫响,在香港、台湾等地区也受到欢迎。李胜素13岁开始学戏,在河北省艺校教师齐兰秋的教导下,悉心学习青衣、花旦,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邯郸市京剧团,由于她唱腔优美,擅长表现个性色彩,懂得用“心”演戏,赢得家乡观众的好评。1987年,李胜素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为师,在表演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学戏就崇拜梅派戏大方和深厚内涵的李胜素,于1988年正式入梅派,随梅葆玖老师学戏,《醉酒》、《宇宙锋》、《凤还巢》都是梅老师一遍一遍亲自教,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李胜素渐渐把握了梅派内在的神韵与内涵,经常随老师参加国内外梅派大汇演更奠定了李胜素扎实的表演功力。1991年李胜素调到山西省京剧院成为主演,任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曾在全国中青年京剧电视大奖赛获得最佳表演奖,荣获第1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继承传统戏的同时,李胜素和老师一起大胆进行创新,将旦角的各种表演技艺融为一体,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给老戏注入新的活力。除了在艺术上严格要求,李胜素还不倦求学,在中国戏曲学院“首届全国京剧优秀演员研究生班”的三年学习,她系统掌握了戏曲表演的专业理论。除了在新戏《弹剑记》、《满江红》中任主角,李胜素还在火爆京城的京剧版《宰相刘罗锅》中扮演三格格。刚刚正式调入中国京剧院二团的李胜素演出很多,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戏迷很喜欢梅派艺术,《红线盗盒》、《霸王别姬》《宇宙锋》、《贵妃醉酒》都是很叫好的戏。

5.评剧:
筱白玉霜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主要地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有近二百年历史。

昆剧:也叫昆山腔、昆曲、昆腔。编演《十五贯》、《墙头马上》、《李慧娘》等剧目,得到新生。著名演员有俞振飞、华文漪、李淑君、张继青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约有五、六十年历史。《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剧目流传很广。著名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金采凤等。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省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著名演员有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张淑敏、裴艳玲、张惠云、赵鸣岐、周春山、齐花坦等。

评剧:流行于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魏荣元、席宝昆、李忆兰、马泰等。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常香玉、陈素贞、崔兰田、马金凤、牛得草等。

秦腔:流行于西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刘毓中、刘箴俗。

晋剧:也叫中路梆子,流行于山西中部。主要演员有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阳友鹤、陈书航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区。历代著名演员有李文茂、邝新华、马师曾、红线女等。

汉剧:也称汉调,流行于湖北及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福建等省。著名演员有陈伯华、吴天保等。

黄梅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著名女演员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新的创造。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

Ⅶ 川剧的代表人物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主要地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有近二百年历史。

昆剧:也叫昆山腔、昆曲、昆腔。编演《十五贯》、《墙头马上》、《李慧娘》等剧目,得到新生。著名演员有俞振飞、华文漪、李淑君、张继青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约有五、六十年历史。《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剧目流传很广。著名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金采凤等。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省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著名演员有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张淑敏、裴艳玲、张惠云、赵鸣岐、周春山、齐花坦等。

评剧:流行于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魏荣元、席宝昆、李忆兰、马泰等。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常香玉、陈素贞、崔兰田、马金凤、牛得草等。

秦腔:流行于西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刘毓中、刘箴俗。

晋剧:也叫中路梆子,流行于山西中部。主要演员有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阳友鹤、陈书航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区。历代著名演员有李文茂、邝新华、马师曾、红线女等。

汉剧:也称汉调,流行于湖北及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福建等省。著名演员有陈伯华、吴天保等。

黄梅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著名女演员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新的创造。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Ⅷ 中国各大戏曲的发源,产生和人物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近半个世纪以来,流布最广泛,观众群最多的有五个剧种,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
京剧
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代表人物:“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秋芬、孙菊仙
“四大名旦”:梅兰芳、苟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代表作品:《龙凤呈祥》《群英会》《十老安刘》《《贵妃醉酒》》《四郎探母》《霸王别姬》等,很多。
1883年-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谭在艺术实践中广征博采,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独具演唱艺术风格的“谭派”,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二十年代后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等,均在宗“谭派”的基础上发展为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1911年,计有谭鑫培、杨月楼、孙菊仙、陈德霖、王楞仙、杨小楼、余玉琴、朱文英、王瑶卿、龚云甫、穆凤山、钱金福等生、旦、净、丑的名家150余人曾入宫为慈禧表演。京剧成熟期,除“老生后三杰”外,生行:许荫棠、贾洪林;武生:俞菊笙、杨隆寿;净行:何佳山、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刘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陆华云;旦行: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朱文英;丑行:王长林、张黑、罗百岁、萧长华、郭春山。这一时期,旦角的崛起,形成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上述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贵妃醉酒》)、余叔岩。京剧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读者投票选举结果:梅兰芳以演《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演《摩登伽女》,程砚秋以演《红拂传》,荀慧生以演《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发展到新高度,被誉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20年代时称“四大须生”。30年代末、余、言、高先后退出舞台,马连良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称之“四大须生”。
进入三十年代后,除杨派(小楼)、梅派(兰芳)、尚派(小云)、程派(砚秋)、荀派(慧生)外,旦角中还有筱派(翠花)及宋派(德珠)、张派(君秋);老生行中的余派(叔岩)、高派(庆奎)、言派(菊朋)、马派(连良)、奚派(啸伯)、杨派(宝森)、新谭派(富英);净行中的金派(少山)、侯派(喜瑞)、郝派(寿臣)以及50年代后产生的裘派(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妙香)、叶派(盛兰);老旦行中的龚派(云甫)、李派(多奎);丑行中的叶派(盛章)等。同期尚有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如生行中的王凤卿、时慧宝、王又宸、李洪春、谭小培、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阎岚秋、徐碧云、朱琴心、赵桐珊、雪艳琴、新艳秋、章遏云、金少梅、碧云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梁小鸾、吴素秋、赵燕侠、杜近芳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兰、程继先;丑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马富禄、张春华等;京剧艺术流派纷呈,人才济济。
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创造舞台形象艺术的手段十分丰富,用法又十分严格。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同时也相应地减弱民间乡土气息,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其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评剧
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评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曾经被封为全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豫剧
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又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除河南省外,鄂、皖、苏、鲁、冀、晋、陕、甘、蜀以及新疆、台湾等省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豫剧在台湾舞台上与歌仔戏、京剧呈三足鼎立局面。豫剧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五大音乐流派
祥符调小生多用二本嗓,须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多用小嗓,丑多用本嗓二本嗓,净多用疙瘩腔,风格是清新典雅、悠扬婉转。根据地在开封以及开封周边等地。代表人物:旦角有陈素真,阎立品、桑振君、宋桂玲、王秀兰、王秀兰、王敬先等,丑有高兴旺、牛得草等,小生有王素君、冯占顺等,老生有唐喜成、曹子道等
豫西调(西府调)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净丑多用大本嗓,本嗓后挫下压;适合演悲观、愤慨,音乐深沉、悲壮。代表人物:旦常香玉、崔兰田、毛兰花等,生有贾宝须、王二顺、王遂朝等
豫东调 慷慨激昂,粗犷豪迈。女声花腔较多,具明快、俏丽等特点,大小嗓结合,本嗓小嗓混杂使用,男声粗犷豪迈,多以二本嗓、本嗓多交替使用。代表人物:生唐玉成、杨启超、刘新民、刘忠河等,旦有花桂荣、张秀兰等,净有李斯忠等。雾松飞鹤的博客
沙河调 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称梆子剧、淮北梆子。代表人物:生有顾喜轩、刘法印、曹彦章等,旦有刘玉梅、安金凤等。
高调(山东梆子) 高调与豫东调相近,旦大小嗓混合使用,生多用二本嗓,也有二本嗓本嗓交替使用,流行于菏泽、濮阳等地。代表人物有刘桂荣等。
从1927年起,京剧界首先吹起流派风,以表演者姓名当作流派的标记,正象征着个人的表演风格已经成为传统戏曲界的楷模。无论是剧评家、表演家、剧作家、戏迷们,开始以派别来品论表演者的艺术风范,“流派”便成为一种习惯用语,影响所及,豫剧也出现了流派的说法,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
越剧
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
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广大江南地区、以及一些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民间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越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53年底拍设公映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当时风靡一时,在香港创造了票房记录。被赞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也源自越剧唱腔。
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等 ,严凤英、王少舫、、张辉、黄新德、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Ⅸ 北路梆子的艺术特色

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扩展的产物,是蒲剧北上演出留下的剧种,逐渐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融化而形成的新的剧种。北路梆子老艺人代代相传,有几句顺口溜:"生在蒲州,长在忻州,红火在东西两口(指张家口至包头一线),老死在宁武朔州。"宁武县、朔县一带是山区,许多老艺人上了年纪之后,到这一带搭班混饭,直至老死,可见这一带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过去的北路梆子演员中,不少演员是蒲州人,道白也说"蒲白"。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也请蒲州老师教戏。虽然北路梆子和蒲州梆子关系密切,渊源很深,但其剧目内容,表演手法,以及音乐旋律都不同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音乐节奏直爽慷慨,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
北路梆子艺术基础雄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流畅,与此相适应,在表导演艺术上重生活、重情趣、重唱功、重特技。该剧种行当分为红、黑、生、旦、丑五大行。其中胡子生、大花脸、青衣合称"三大门"极重唱工;小生、小旦、小丑合称"三小门",侧重表学业。

Ⅹ 中国戏曲两千字的资料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把文学、表演、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文学是剧本的泛称,用角色对话直接表现矛盾冲突过程的文体。其基本特征是:(1)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动作性、个性化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2)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高度集中;(3)具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

2.戏剧语言

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人物语言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3.戏剧文学(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4.戏剧的划分

(1)按篇幅规模分:有独幕剧(如《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和小品。

(2)按艺术形式分:有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子军》)、诗剧、戏曲等。

(3)按题材反映的年代分:有历史剧(如《王昭君》)、现代剧(如《雷雨》)。

(4)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分为现代剧、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儿童剧、童话剧等。

(5)按内容性质分:有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5.戏剧种类:京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川剧、河北梆子、汉剧等。

6.戏剧简史

先秦到宋金是戏曲的形成时期。先秦的“尤孟衣冠”表演,汉代百戏的“东海黄公”表演,南北朝的拨头、踏摇娘、歌舞戏,唐代的参军戏,宋金的诸宫调等,已具备了戏曲的基本要素:故事情节、角色、代言体说白、服饰化装,甚至舞台布置等。从元到明清是戏曲的成熟时期。宋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剧,昆曲,京剧,花部戏步步紧承,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在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形成了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局面。民国以来是戏曲作为非主导戏剧形式继续发展的时期。京剧与花部戏同步发展,特别是在救亡图存的文化运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解放后,党和政府依据延安时期京剧改良经验对地方剧种加以扶植和改造,使之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戏剧的发展:1899一1918,文明戏出现;1918-1929,现代戏剧观念确立与新兴话剧的发展阶段;1930-1937,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1937-1949,现代戏剧的黄金时代;1949-2000,现代戏剧的多元化发展。

7.剧作家与作品

中国:梁伯龙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叶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关汉卿的《窦娥冤》、洪深的《五奎桥》、曹禺的《雷雨》、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田汉的《回春之曲》、夏衍的《上海屋檐下》、郭沫若的《屈原》、《虎符》、《蔡文姬》、阳翰笙的《天国春秋》、于伶的《夜上海》、宋之的的《雾重庆》、曹禺的《北京人》、田汉的《秋声赋》、夏衍的《芳草天涯》、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陈白尘的《升官图》沙梅的《红梅阁》、欧阳予倩的《木兰从军》、贺敬之、丁毅的新歌剧《白毛女》、刘穿川的《第二个春天》、胡万春的《激流勇进》、老舍的《茶馆》、张仲朋的《青松岭》、江文等的《龙江颂》、蓝澄的《丰收之后》、沈西蒙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王树元的《杜鹃山》、葛翠林的《草原小姐妹》、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曹禺的《王昭君》、丁毅的《傲雷·一兰》、陈白尘的《大风歌》、魏明伦的《四姑娘》、《潘金莲》、马中俊等的《屋外有热流》、《街上流行红裙子》、沙叶新的《陈毅市长》、高行健的《绝对信号》

外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马雅可夫斯基的《臭虫》、亨利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8.其他

(1)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2)“八大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杜鹃山》、《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3)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升 《雷锋塔》——(清)芳成培

(4)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 《李逵负荆》——(元)康进云

《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 《风筝误》——(清)李渔

戏剧竞赛题例

1.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把 、表演、 、绘画、 、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2. 戏剧文学的特征是:(1) ;

(2) ;(3) 。

3. 戏剧语言包括 和 。

4. 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 、 、 、 ,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5. 戏剧按篇幅规模分有 、 和 。

6. 戏剧按艺术形式分有 、 、 、 、 等。

7. 戏剧按内容性质分有 、 、 。

8. 按题材所涉及的方面有 、 、 、 等。

9. 戏剧种类有 、 、 、 、 、 等。

10. “东海黄公”表演属 。

11. 元明清是戏曲的成熟时期。宋元有 、 ,明清有 。

12.请举出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戏剧作品两部: 、 。

13.《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的作者分别是 、 、 。

14.京剧“四大名旦”是: 、 、 、 。

15.郭沫若的戏剧作品有: 、 、 。

16.田汉在解放后写的一部历史题材的话剧是 ,两部京剧是: 、 。

17. 《茶馆》、《白毛女》、《陈毅市长》的作者分别是 、 、 。

18.代表我国戏剧创作最高水准的奖项是: 。

19.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剧作家是 。

20.写出“八大样板戏”中的五部: 、 、 、 、 。

21.英国的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请说出他的四大悲剧: 、

、 、 。

22.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塑造的吝啬鬼形象是 。

23.著名的古代希腊喜剧作家 ,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

24.古代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 、 、 。

25.《臭虫》、《巴黎圣母院》的作者分别是: 、 。

26. 、 、 ,是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

27. 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剧中的 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

28.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当过海船上的水手的是 。

29. 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在剧院里打过杂的是 。

30. 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当过药店的学徒的是 。

31.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 和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语言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戏剧人物语言要求个性化、_________和丰富的潜台词。

32.《茶馆》以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横断面交织。在每个历史横断面中展示人物之间复杂的_________冲突。1951年,作者老舍被授予“______________”的光荣称号。

33.一个走路的青年向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海边还有多远?”老大爷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五百____________(限填两字)。”“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论里(礼),你应该叫我______________(限填两字)。”

阅读全文

与北路梆子是谁创造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 浏览:704
杭州麦下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