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半月谈制造创造

半月谈制造创造

发布时间:2022-07-13 15:26:11

⑴ 求2010年半月谈的半月评论.希望能帮帮忙

《半月谈》2010年第1期【半月评论】:

拒绝“城市二元化”

城市化,在当下中国人的脑海中,有着特别丰富的想象。
它是引领现代化巨轮远航的飘扬的旗帜,它是撬动全球化大国崛起的神奇的支点,它是普通中国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个璀璨的梦想。
在中国应对后危机时代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之际,城市化又被赋予特殊的使命。
可是,当我们激情澎湃地去鼓呼、去追赶、去推进的时候,有没有思索过、诘问过:城市化的真谛、城市化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化、为谁的城市化?
聆听各级政府宏大叙事中的城市化构想,投身今日中国呼啸前进的城市化浪潮,我们首先应当关注、应当警惕的,不是城市化的速度和指数,而是城市化的内质和价值。
许多地方正铺开改天换地的“新造城运动”。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县城城区化,由此引发了紧锣密鼓的“圈地运动”,更有暗潮汹涌的“圈县运动”。可是,如果脱离制造业服务业的支撑,仅仅靠爆炒房市股市做大资产泡沫就能举托新城崛起?在城市空心化的格局中,新市民生存发展、就业谋生的机会在哪里?
许多地方正热衷经济增长的“新城市拉动”。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拉动进城打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的消费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可是,在城市GDP化的偏向中,百姓消费的基础是什么?城市化并非仅仅是建制的扩大、土地的圈占和人口的膨胀,城市功能的开发,公共空间的拓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如何及时跟进?
许多地方正推进城市经营的“新地标活动”。政府一味追求“现代城市形象”:更高的楼房,更豪华的商务区,更宏大的花园广场,更具动感的都是韵律……令人目眩的种种商业地标、产业地标、文化地标,往往变成造价惊人的工程,变成财富和技术的炫耀。可是,在城市化泡沫化的幻象中,普通人的地位和尊严如何提升?
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城市化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新的发展,人的创造力量的解放和财富源泉的涌流;是一种新的生活,人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一种新的文明,人的道德精神的进步和人文价值的升华。
城市化的灵魂应是以人为本。践行以人为本的重心在哪里?在于坚守社会的公平正义,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我们的城市化除了要努力开掘“管理者的财源”、打造“投资者的乐园”,更当努力建设“劳动者的家园”。
看一看身边的城市化浪潮,我们应当警惕:不少城市借助于区区一纸户口登记的户籍改革,借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便拥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从乡村涌向城市的失地农民。当城市化难以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有效的福利保障时,“失地”和“变市民”更可能换来的仅仅是无业市民的身份。
还有亿万进城谋生的打工农民,承受着危机冲击和产业转型的巨大压力,甘冒着减薪欠薪和随时失业的现实风险,支付者种种职业病患的侵害和留守子女的成长的人生代价,托举起城市的高楼大厦,召唤出城市的昌盛繁荣。可是,至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被拒绝于城市的发展之外、社会之外、体制之外。读一读媒体关于南京农民工冻死街头桥洞的新闻吧,我们如何卸下心头这不能承受之重?
看一看眼前的城市化景象,我们亦当清醒:交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集,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机动车对路道资源的一再扩张,是自行车道、步行者道的一再被挤占、被压缩,有的地段甚至已被断然取缔。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是一个恰逢低碳社会到来、无法重复美国消费故事的国情,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占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还难以进入“有车一族”,他们日常的出路又在哪里?他们行走的路权如何保障?
房地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火热,然而,与之伴随的是房价对普通百姓的重压和裹挟。有业内人士表示,房改十年最大的遗憾就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问题。当时希望通过经济适用房既解决百姓住房,又拉动经济增长,却出现了有钱人买了多套经济适用房,有的城市还没有廉租房的政策。后来,国家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结果也基本踩空,从而造成民生住房体系的严重缺位。于是,我们在一些大都市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马路一边的高档社区里居住的是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的“有钱人”,而仅一墙或一路之隔的“棚户区”里则挤满了城市低收入人群和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围墙,成了贫富的“楚河汉界”。
还有,城市普通教育发展中门槛不断抬高的择校和地产与名校牟利的“勾兑”,文化设施建设中竞相攀比的豪华和风格样式的崇洋,道路环境整治中对马路摊点的清理和对“美丽城市”的追求,等等,日益加剧城市平民生活的窘迫和艰辛。
当我们还在问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艰难求解之时,一个新的城市二元结构图像又已隐约浮现。
这里,有城市的财力问题,有发展的阶段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政府的执政理念,是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城市化得路径选择。
人民城市,应当人民做主,人民创建,人民共享。

《半月谈》2010年第2期【半月评论】:
必须从根子上铲除“拉票”行为

坚持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党中央前不久颁布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专门就扩大干部提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干部选拔工作中的民主程序是干部工作的生命,缺失民主程序的干部选拔工作不仅是没有群众基础,而且贻害无穷。任何事物在发展进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近年来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扩大民主,随之却出现了一些“拉票”现象。“拉票”行为破坏了干部选拔工作的正常秩序和民主的真实性,影响极坏。因此,必须从根子上铲除“拉票”这个毒瘤,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干部工作的重点。
所谓“拉票”就是在干部推荐过程中,打招呼或者暗示具有推荐资格的一些同志投票推荐自己,从而使自己达到升迁的目的。这种靠“拉”,不靠“干”的行为,不符合党的干部任用工作原则。如果纵容这种行为,就会形成一种误导:“干得好”不如“拉得好”。有些人平时不是把心思用在干好工作上,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关系上。整天吃吃喝喝,工作上马马虎虎,关系方面却是左右逢源。随着打击和查处“拉票”行为力度的加大,“拉票”行为从原来的的赤裸裸地进行,转变成了悄悄地进行。拉票者把工夫用在了“诗外”,用在了平时。
变换花样的“拉票”行为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是在日常工作中送人情。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公权私用,该坚持的原则不坚持,做老好人,搭顺水人情。甚至,明明是正常的工作,也要暗示对方对自己心存感激,让对方背上人情债。这种人对上如此,对同级、下级也是如此。可以想象,以这样的态度和工作出发点,能不耽误工作和事业!当然,在这种人看来,耽误工作和事业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的选票不能丢!他们认为,坚持原则,不光得罪人,还丢了选票,没有群众基础,你干得再好也是白搭。更何况,评价有些工作好与不好没有硬性指标,对这种人来说,上下拥护,大家“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二是依靠手下亲信帮忙。手下培植几个信得过的人,平时在有意无意间帮自己鼓与呼,往自己脸上烫金。这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有一条共同的“利益链”。这些“抬轿子”的人,一般都是领导干部的亲信,都是靠依附某位领导受提拔重用的,平时领导信任,关键时刻为领导挺身而出。这些亲信们时时处处维护领导权威,利用手中的职权,与方方面面搞好关系。这种行为看起来是无可厚非,实际上在拿组织原则做交易,他们是在用公权为上司争取“票仓”。
三是在亲朋好友中搞感情投资。民主是个好东西,好就好在它对权力起到了约束和反制作用。以前,在人们的印象中,有些人为了职务升迁,总往领导家里跑。如今,情况有点变化,他们的亲朋好友们平时也会主动“出访”,走家串户送出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事实上,对于这种感情投资,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去的人家,一定是对他们有用的,是手中有选举权的人,那些没有选举权的人自然不会享受到如此待遇。
四是“大款朋友们”出面保驾护航。这些年,领导干部傍大款现象屡禁不止。在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往往是领导干部的大款朋友出了事,自己也被牵扯出来。领导干部的大款朋友往往神通广大,凭借手头阔绰,他们结交了方方面面的“朋友”,结成了一张张的关系网。到了关键时刻,没有这些大款摆不平的事。领导干部平时结交大款朋友,认真经营关系,关键时刻大款们会异常活跃,到处游说,为他们的领导朋友卖力地争取每一张选票。
上述种种行为,比干部自己直接“拉票”危害更大,这些手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必须加大力度予以根治。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要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首先,要认真分析、比对,把干部平时的表现和考核获得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科学论证,防止工作简单化、公式化和理想化。其次,要早预防,要建立起防止和杜绝“拉票”行为的相关工作机制,让那些“拉票”者无可乘之机,无可钻之空,无生存的土壤。第三,要加大查处力度,要有钢性的措施,对“拉票”行为决不手软。
铲除毒瘤要下猛药。要从舆论上形成声势,在举措上形成机制,让“拉票”行为无处藏身,没有市场,没有机会。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让被查实的“拉票”者受到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上铲除“拉票”行为。

《半月谈》2010年第3期【半月评论】:
迎接一亿新生代农民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1980年、1990年后出生,现在外面打工的青年。他们占到全国1.5亿农民工的6成,大约有一亿人。对一号文件的这一新提法,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
正如人们所议论的,拖着“拉杆箱”进城的他们和“扛着蛇皮袋”进城的父辈们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可工可农,可进城可返乡,而前者当中很多是“五谷”不识、从没下过田土的“农盲”,他们的人生目标是圆“城市梦”。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有人把这一群体描述为“三高一低”。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正如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等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15年”。以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为例,他们身处城市,城市却拒绝接纳,根在乡村,乡村已无法回归。在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很多方面没有被城市所充分容纳。他们,正是“社会结构滞后”的代表性群体。
当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国的舞台上走来,我们首要的姿态应是拥抱、欢呼。
他们,是中国产业发展可依赖的人才大军。一切资源之中,人的资源最宝贵。相比父辈而言,他们的文化水平大幅提高,见识大为丰富,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新生活方式的能力大大加强。事实上,他们大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服务业等的主要劳动力来源。当中国步入老龄化时代,他们将是中国发展最活跃的生产力群体。
他们,是中国城市化最有潜力的群体。今年的一号文件,侧重支持城乡统筹以及城镇化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可靠支柱与巨大潜力在农村的消费与农民的城镇化。这一亿人的父辈,或许半辈子在城里寻找生存发展的机会,但灵魂深处还是顽强维系着“叶落归根”、还乡定居的乡土情结。而梦想城市生活、积累一定资本的他们,无疑将是城镇化的热烈响应者。
但我们确实不能回避,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新课题。蓦然回首,他们来得如此快,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必须承认,政府与社会还缺乏足够的准备。迎接他们,须总结借鉴近30年对待农民工的经验与教训,政府的治理要创新,民间的力量要参与。
迎接他们,就不应使之成为被城市冷漠对待的一群。他们虽然摆脱了收容遣送等旧规定的束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也开始得以分享,然而在就业机会的获得、同工同酬、劳动维权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平等、被歧视的方面。他们虽然在城市里奋斗,但常常只能栖身工棚或棚户区,无法像城里人一样进入廉租房居住。如果说,他们的父辈给社会的压力主要是就业,那么他们面临的身份认同、性、婚姻、保障等问题,则远远超出了就业的范畴。
迎接他们,就要避免他们成为颓废消极的一群。南方一个大省3大监狱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农民工罪犯9成在26岁以下。他们当中有的已经完全看不出他们父辈们所具有的勤劳、坚忍、节俭与执著,在城里找工作挑肥拣瘦、嫌累怕苦,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或滞留城里游荡,或回乡后偷鸡摸狗,令留守村里的老农摇头叹息,令基层派出所头痛。他们当中部分人极易形成游民,成为社会秩序的潜在挑战者。
迎接他们,就要力争使他们在社会结构中成为可以向上流动的一群。人出生之初的不平等,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存在的普遍社会现实,但是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除了以健全的社会保障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还应该给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公平均等的机会。如果贫民能够通过努力成为富有者,文盲能够通过努力成为知识分子,新生代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弟能够通过奋斗,成为企业家、官员、教授——这样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和谐稳定。
迎接他们,就要让他们成为能够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群。尽管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尽管他们就居住在城里,但是在城市的舆论场里,他们如同隐士,社会很少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户籍在乡村,但是很多人没有回乡参加村委会主任“海选”,而在城里他们又往往难以参与政治选举与公共生活。他们应该尽可能被纳入到政治参与的进程中来,从而能够理性、大声地表达利益诉求。
当这一亿新生代农民工走来,每一级政府、每一个公民须明白:没有这一群人的和谐,社会就难以和谐;没有这一群人的成长,中国就难以科学发展;没有这一群人的幸福,我们的国家就很难说使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增加;而从长远来看,没有这一群人的自由发展,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就难以具备。

⑵ 半月谈为什么能与公考题目“撞脸”

“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是半月谈人一直秉持的办刊宗旨,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半月谈始终坚持以下理念:
以“谈”取胜
谈时事,谈政策,谈思想,短谈,深谈,新谈。解读型,互动式,家常化,“代表官方,不打官腔”,高格调的大众化,高品位的通俗化,这是《半月谈》的叙事方式和话语风格。
扁担精神
《半月谈》就像一条扁担,一头担着上面的精神,一头担着百姓的愿望。立足基层,服务人民,这是《半月谈》的角色担当和功能定位。
大编辑部思想
组织各地党委宣传部门、报刊发行部门的通联队伍和国务院各个部委、新华社各个方面的特约记者,一同投身刊物的发展。“大编辑部”成为半月谈联系各级党委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成为半月谈事业起飞和发展的重要一翼。这是半月谈的先行创造和重要法宝。

⑶ 半月谈的介绍

《半月谈》是1980年新华通讯社主办出版的图书,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360多万份)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报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2009年,《半月谈》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时政期刊,创造了报刊业的又一项中国之最。

⑷ 求 半月谈 的有关内容

你好,朋友!
《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创刊于1980年5月。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360多万份)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报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2009年,《半月谈》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的时政期刊,创造了报刊业的又一项中国之最。

电子版是不没有的。。。每年公务员考试前,半月谈 都会出一本有关 本年度我国时政大事。你可以给他们打电话:010 63077501 它我们考公务员很有帮助,建议你从现在起订每期的!

⑸ 公考申论复习时,该如何有效利用《半月谈》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⑹ 半月谈2010年第20期

半月谈2010年第20期 城市应为百姓造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不少地方兴起了“新城区”建设热。然而记者前不久在采访调研时发现,一些在建或已建成的“新区”,盲目扩张、占用耕地、规划失当、空置率高等问题十分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引发了群众不满和社会矛盾,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

不可否认,随着一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原有的城市承载力达到极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寻求新的城市生长点理所当然。但是,城市发展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以损害群众利益为代价。那么,一些地方“造城”进程中问题频出的根源在哪里?又该如何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实现城市发展与百姓满意“双赢”呢

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光体现在城市有多大,建设有多美,更重要的是看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满意程度。在提倡科学发展的今天,地方政府应在事关百姓生活发展的城市建设中,端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模式,谨防把城镇化、城市新区建设搞成劳民伤财的盲目造城运动。
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

去年财政收入已经突破100亿元的江苏省宜兴市在新城区建设上,却没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手笔”。根据宜兴作为县级城市的实际情况,当地将城东新区紧邻老城区布置,充分依托老城区的交通和服务配套优势,带动新区发展。根据宜兴整体城市人口发展规模预测,科学确定新区规模为大小适中的6.5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7万人,而不贪大求洋、盲目攀比规模和数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宜兴新城区建设有这样几条做法:一是科学确定新城规模,充分利用东氿水面的生态优势和景观优势,以生态优先为理念,通过引湖入城、城湖双向联动等手段,把城市、山水、绿地融为一体,创造优美的宜居环境,打造融居住、商务、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活力水城;二是加大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如中小学、医院等,不断聚集吸引人气,方便百姓生活;三是土地开发量力而行,做到有序开发,成熟一块,开发一块,最大限度地避免囤地现象的发生。

宜人、宜居、宜业、宜游是江西省宜春市的生动写照。“创建宜居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为市民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宜春市市长龚建华说。

为了给市民创造舒适幽雅的环境,当地政府买地建绿、退建还绿。袁山公园是宜春市最大的公园,一名开发商看中了这块宝地,并计划在此建商品楼。在没完工之前,宜春市政府主动与开发商协调,花600多万元重新回购土地,并投资100多万元,对已开发区域进行修复,还市民一个天然公园。

政府让地造绿,在宜春也传为美谈。原市委办公处是黄金地段,市委搬迁后,有开发商欲出资7600万元购买。市里从造绿于城、造福于民的角度考虑,准备投资500多万元在该地段建公园。据统计,近几年来,政府在老城区拿出面积为13.8万平方米、价值约3.5亿元的黄金地段,建起秀江游园、枣树游园等。

“没有产业支撑,再漂亮的城市都只是一座空城。”龚建华说。在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产业建设将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宜春正在推进中心城区锂电钽铌、医药、建材、机电、油茶和服务业“六大产业”的发展,致力把宜春打造成“中国钽铌产品生产基地”、“亚洲锂都”,“全省一流、全国具有影响的医药园”,覆盖赣西、辐射长株潭等周边地区城市群的服务业高地,江西“建材之乡”、“全国机械工业城”、“中国最大的油茶产业基地”。
从根本上减少盲目“造城”

针对一些地方“空城”现象突出问题,专家建议,必须抓好两个点,即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规划要让群众参与,体现群众意愿。在产业建设上,要逐步改变城镇“生产低、小、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的特点,巩固城市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科技型产业,引进和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支撑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根本和依据,要避免“空城”现象,必须合理规划,以产业为支撑,根据本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发展规划,并以此来指导城市建设。千万不可盲目追求一时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四处摊大饼,搞些华而不实的开发区、新城区,最后既导致土地的闲置和浪费,也招致百姓的不满和利益损失。

在新城建设中,要坚决遏制仍在蔓延的“土地财政”风。针对目前大中小城市愈演愈烈的卖地之风,杨保军、孙施文等专家表示,相关部门一定要在宏观调控上进行调整,坚决控制土地出让的规模,明确土地使用方向。同时,还要坚决控制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明确财政尤其是土地出让金的使用方向。

完善对地方领导的考核办法,严厉追究决策失误的相关领导责任。孙施文表示,目前上级政府在考核干部的时候,一般只会看到他任期内GDP增加了多少,或是否提升了城市形象,却往往忽视其背后的问题。一些地方领导可能把路修宽了,也盖了许多公共建筑,有的甚至还造起了一座新城,但其身后却留下了巨大的债务。因而,上级政府在考核干部时一定要将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否则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长此以往,极易引发社会矛盾。

最有权力给政府政绩打分的应该是老百姓,既然老百姓是政府的最有力的考官,那么怎么才能体现老百姓的满意程度呢?那就要通过一个多层次的评估体系来体现它,也只有从制度上规范了政府部门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盲目“造城”

⑺ 《半月谈》和《半月谈内部版》有什么区别

半月谈,办刊宗旨是“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以形势宣传教育为主,每半月一期。
半月谈内部版,办刊特色是“社会性、问题性、前瞻性”,以深度报道为主,每一个月一期。

《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创刊于1980年5月。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360多万份)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报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2009年,《半月谈》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时政期刊,创造了报刊业的又一项中国之最。

⑻ 半月谈2010年第17期 的半月评论是什么

希望能帮到你

第17期:转型,是一种生长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迎来一个崭新的转型时代。
这转型的内涵是什么?
看经济模式,是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拉动;看城市成长,是从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看产业发展,是从要素依赖走向创新驱动。
这转型的动力在哪里?
压力就是动力。压力来自“三个倒逼”: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倒逼,美欧经济正在经历一次“再工业化”的旅程,给中国制造平添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经济要素红利流失的倒逼,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等基本要素的优势已见明显弱化,高端的技术、人才等要素供给尚远远不足;社会公平诉求、民生权利保障的倒逼,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催生着全新的发展需求。
这转型的道路怎么走?
实践的探索不断,但转型的盲区也不少。不少地方的官员,做工作报告,写转型文章,订发展规划,都少不了一些热词汇、新概念、大目标,互相攀比着几年建成一个“未来之城”,几年再造一个“创意新都”。基础差点的,连转型的字面意思都没吃透,就忙着喊口号,贴标签,什么都往这个筐里装,装得越多越好;条件好一些的,则跟着忙乎弯道超车,腾笼换鸟,结果呢?倒是弯道熄火的不少,鸟去笼空的也有;一些领跑在前的,由于心太切,步太急,发展思路不清晰,核心技术不掌控,国际市场不认识,就竞相增加风电装机容量,抢着上马光伏电池产业,纷纷推出创意产业园区,很快便出现了新一轮产业同质化竞争现象,浪费着资源,过剩了产能,锁定在低端。有业内专家感叹:再大的产业,再多的资源,再好的前景,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这转型是什么?不是运动,而是生长。
生长是有根的,根在何处?
根在资源的优势。发展转型是共同的,产业升级是共同的,创新驱动是共同的。但是,毕竟每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不一,资源禀赋不一,人文背景不一,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为什么非要同刮一阵风、同挤一条道呢?苏南无锡立足人文环境和经济成长优势,走“和而不同”的转型路径,引进海归博士施正荣,强势开拓太阳能电力新能源,推动中国光伏产业进入世界最先进者行列;搬来领军人物刘海涛,定位“智慧产业”的发展,抢先进入世界“感知城市”的第一方阵。转型转出了差异化、特色化,也转出了新的增长极、新的竞争力。
根在市场的活力。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寻找其中的奥妙,政府强势主导有目共睹。但是,转型的深入,恰恰要以政府职能的深刻转换为前提,以市场功能的充分释放为动力,更多地依靠企业家的变革精神,依靠劳动者的素质优化,依靠市场化的倒逼机制。政府自应有所作为,但应着力于产业政策的引导、市场制度的建设和高端要素的供给,顺势而为,市场主导。一边举着转型的旗帜,一边还是传统的路数,停留于强力干预和行政问责,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或是南辕北辙。
根在产业的基础。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绝非意味着摒弃传统产业;大力倡扬中国创造,绝非意味着逾越中国制造。传统产业、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引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沉重,绝不能轻言弃守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尤其是传统的中小企业,是激发经济活力、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还当为它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创造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要深深植根于既有的产业基础,并以中国创造去提升、改造、拓展中国制造。产业转型,更多地要注重提升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拉长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研发、设计和品牌、物流的两端延伸;占领制高点,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中实现转型升级。
根在体系的支撑。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制度改革的跟进,需要人力资本的开发,需要创新能力的培育,这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想一想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新一轮改革再出发的期盼,多么急切!然而回望现实,在特殊利益集团日益坐大的境地中改革进展又何其艰难?想一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景,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为了分享政策优惠,多有企业投机取巧,“拿来”几个国外的零部件,移花接木,拼拼凑凑,就敢堂皇贴出“自主创新”的标签,这跟转型需求相去又何其遥远?
根深树盛叶茂。看一看浙江这块土地上的创造吧!“安吉道路”:放弃了近300亿元的高消耗、高污染类投资项目,换来了青山绿水,换来了全县白茶、笋竹、旅游等生态产业的一片兴旺景象;“新昌道路”:一个资源贫乏的山区小县,坚持实施“人才战略”,竟然培育出了一批在国内甚至全球细分市场上的“隐形冠军”;“义乌道路”:嫁接文化创意企业,给小商品市场带来了一场产业革命,终于走出产品档次偏低、缺乏核心技术和企业原创薄弱的困境……果真是万千气象,遍地英雄。
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定性;少一些乱折腾,多一些创造力;少一些应景赶潮,多一些敢闯敢试。如此,方能走上转型的正道,方能期望转型的成功。

阅读全文

与半月谈制造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