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学习之余创造剩余价值

学习之余创造剩余价值

发布时间:2022-07-10 04:22:02

❶ 一个高中生对剩余价值的疑问

朋友,你一定是个爱思考的人。

有一点需要说清楚,你们课程表上,有数学 物理 化学 政治 等等。。。

你们学习它们,似乎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

没错,数学 物理 化学这些学科的现有知识,是一代又一代 无数的科学家们努力的成果的总和。是现今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最接近真实的认识。

而政治。。呵呵,如果你们学的是从亚里士多德到柏拉图,从洛克到罗素,从马基雅维利到卢梭。。。。ok,这才可以称之为“政治课”。

不过,你们现在所学的,不能称之为“政治课”,它是一家之言,只能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学的知识并不像数理化一样代表了当今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仅仅是代表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就像什么呢?就像拿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作为生物课的唯一教材。那么你学完了这本书就学会了生物学了吗?同理,19世纪的一家之言,也无法代表整个“政治学”。

其余的不多说了

你问的这个问题,是属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范畴的,我上面罗嗦了一大堆,只是希望你能认识到,你所说的那个问题,仅仅是马克思的看法,它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你学习这门知识,能够明白马克思是如何认为的就够了,不用把这些观点都强加到自己的世界观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所有的产品(社会财富)都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资本家并没有真正投入劳动,就算能够看成无差别的劳动,那也不必普通工人多多少,因此资本家最终得到绝大多数价值是不合理的,这是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忽略了生产中的资本,就如你所提的那些,那些都是财富生产所必备的条件,最终的财富是按照生产资本的投入而分配的。如果你对经济学有兴趣,可以看一看现在的西方经济学。

再加一点吧。

楼上的朋友说的都不错,我想再举个例子,不知道会不会让人更加糊涂,呵呵。

马克思的很多东西其实到目前为止也都是正确的,能够在一百多年前就有如此的思想体系,并且第一个站出来为穷人说话,这都是很了不起的。

现在假设有一个资本家,他有一台机器,他雇用了一个工人用这台机器进行生产,产品能卖11快钱,结果工人辛苦劳动只得了1块,资本家啥都没干还拿了10块。这看起来不太合理吧?都说资本家狡猾,那穷人就都是傻子吗?

事实是这样的:这台机器是资本家父亲留给他的。这台机器是他父亲用了100年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台机器凝结了100年的无差别劳动。但机器只能使用10年(机器的折旧),这样的话,机器一旦开动,每年就要耗费掉10年的无差别劳动,而那个工人工作1年也只能付出1年的无差别劳动,所以他们的产品就要10:1这样来分配。这样合理多了吧。(当然,这个例子很不严谨,但我只想说明这个问题,否则就太复杂了,但结论是一样的)

现在的社会经济都是这样的,资本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厂房 设备 技术 管理 原材料等等,这些都凝结了大量的劳动啊,不管资本家是怎样得到它们的,但现在就是归资本家所有的)而工人仅提供劳动,最终的产品分配其实也未必就那么不公平的。

❷ 什么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剥削自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劳动价值和工资之间的差异),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关于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剩余价值应该归无产阶级所有。

从现代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组成,商品的价值也由这三要素组成。生产一种商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更重要的是都需要生产此商品的知识。假如单位商品消耗物质价值3元、消耗能量价值3元、需要生产此商品的知识价值3元,则此单位商品的价值为9元。当重复生产此商品时,价值量增值了。第二件单位商品的价值仍然是9元,然而实际消耗的物质3元+实际消耗的能量3元共6元,因为生产第一件商品已经具备了生产此商品的知识,知识可分享,没有实际消耗,结果,增值了3元,投入价值6元结果价值9元。这3元,由知识而产生的价值增值,才是真正的剩余价值。

中文名:剩余价值
外文名:Surplus Value
提出者:卡尔·马克思
出处:《资本论》
应用领域:经济学

❸ 学习之余是什么意思

学习之余的意思是
学习之外的其他时间段,
类似于课后时间

学习
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剩~。~粮。~兴。~悸。~孽。节~。~生。

❹ 在学习科学知识,动手创造上还有什么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慢慢看,先预祝你成功
学好物理的诀窍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和同学们认真研究。下面就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便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学们提出的普遍问题,即为什么上课听得懂,而课下不会作?我作为学理科的教师有这样的切身感觉:比如读某一篇文学作品,文章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对人物心里活动的描写,都写得令人叫绝,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让自己提起笔来写,未必或者说就不能写出人家的水平来。听别人说话,看别人文章,听懂看懂绝对没有问题,但要自己写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又比如小孩会说的东西,要让他写出来,就必须经过反复写的练习才能达到那一步。因而要由听懂变成会作,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功夫如何下,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哪些具体要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分几个层次来具体分析。

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我不敢绝对说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对你某一次考试或某一阶段的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对你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你整个物理系统知识的形成都有内在的不良影响,说不准哪一次考试的哪一道题就因为你概念不准而失分。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绝不能象狗熊掰棒子式的重复劳动,不加思考地机械记忆,其结果只能使记忆的比遗忘的还多。
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这个过程对同学们能力要求较高,章节内容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可以互相类比,真正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样就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也找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提高: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所谓提高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解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一题目,首先要看是什么问题——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还是原子物理,然后再明确研究对象,结合题目中所给条件,应用相关物理概念,规律,也可用一些物理一级,二级结论,才能顺利求得结果。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基本概念不明确,题目中既给的条件或隐含的条件看不出来,或解题既用的公式不对或该用一、二级结论,而用了原始公式,都会使解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受到影响,考试中得出高分就成了空话。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综上所术,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渐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从基础知识最初目标,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对照学习的六个层次,逐渐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而确定自己改进和努力方向。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大学学习做准备的,对同学们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所述的物理学习的基本过程——记忆,积累,综合,提高就是对自己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学会了学习方法,对物理科有了兴趣,掌握了物理这门实验学科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特点,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定会把高中物理学好。
***************************************************************************************************

如何学好物理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物理课初中、高中、大学各讲一遍,初中定性的东西多,高中定量的东西多,大学定量的东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数学去计算。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

要想学好物理,应当能够做到不仅是能把物理学好,其它课程如数学、化学、语文、历史等都能够学好,也就是说学什么,就能学好什么。实际上在学校里,我们见到的学习好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好,学习差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学习方法问题。

谁不想做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呢,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学习好的学生,第一条就要好好学习,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时间,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去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能够学好任何课程,坚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坚信有几份付出,就应当有几份收获。关于这一条,请看以下三条语录:

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狄更斯(英国文学家)

有的人能够远远超过其他人,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他有专心致志坚持学习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道尔顿(英国化学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苏联文学家)

以上谈到的第一条应当说是学习态度,思想方法问题。第二条就是要了解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如下八个环节: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课外学习。这里最重要的是: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总结,这五个环节。在以上八个环节中,存在着不少的学习方法,下面就针对物理的特点,针对就"如何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具体的学习方法。

(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十)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十一)体育活动。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要会一种、二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要终生参加体育活动,不能间断,仅由兴趣出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搞体育活动,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好处。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锻炼身体。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以减少睡觉的时间去增加学习的时间,这种办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一点好成绩,不能动不动就讲所谓"冲刺"、"拼搏",学习也要讲究规律性,也就是说总是努力,不搞突击。

以上粗浅地谈了一些学习方法,更具体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别人的方法也要通过自己去检验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

一、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的世界
物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周围,大至整个宇宙,小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有如五光十色的万花筒。要问:"天有多高?"那就要研究大气层及更遥远的空间。在大自然,会发生惊天动地的雷鸣和划破长空的闪电。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雷"和"电"?电话给人类交往带来很多方便,它有什么不足之处?也许不少同学都看过杂技"飞车走壁"吧,在倾斜度很大的墙壁上,一辆摩托车或小汽车在高速行驶,却不会掉下来,坐在汽车里的演员显得那样悠然自得。你在惊讶之余,也许会佩服演员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胆量。其实,这些都是运用了物理中力学的一些原理。为什么大型拖拉机和坦克要安装上履带,自行车的车轮外胎及钢丝钳口上要有花纹?保温瓶为什么既能保持物体"高温",又能保持物体的"低温"?这些问题,学习了物理,就能得到答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刚刚向物理学宫迈进的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兴趣。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都是我们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求得知识的欢乐。让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你处于欲罢不能,顽强奋进的状态吧。
二、读书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翻开每一个科学家成功的奋斗史,都看到"着迷"地读书的篇章。读书,首先要认真精读课本。物理课本是经过很长时间教学实践后编写出来的,讲述的是本学科的最基础的知识,里面珍藏着"科学巨人们"的智慧之果。阅读课本时,不能"一目十行",而要按照老师的指导,非常认真地一个概念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个公式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消化吸收。要注意课文的思路~它要说明什么问题,是怎样说明的。对重点的段落和关键的内容,要特别用心细致地阅读,一字一句地理解。对物理中说明问题的特点——有事实的根据,有充分的理由,要注意领会。对书中的例题,不能只看它如何应用公式,还要看它是怎样分析问题的,看看自己合上课本后能否重做出来,看看自己还能不能有别的方法去做。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把整章内容做一个小结,把内容整理成有纲有目的系统内容,系统地掌握它。还要学习应用课本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不要对课本不读不看,一味只是赶着完成作业,这样是决不能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
除了精读课本外,同学们还可以广泛阅读更多的物理课外书刊。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大懂的内容,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开阔眼界,扩充知识回,使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在更广阔的物理世界中翱翔。
三、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观察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每一个人,从婴儿时起。由于对周围千变万化的现象感到好奇,留心地观察,逐步积累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真有伪,要去伪存真。特别是在学习物理时,更要认真采用观察的方法,要从单纯的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
怎样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呢?首先,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要大量挖掘我们已经通过日常观察积累起来的有关经验,并去伪存真。例如,一个物体受力时是否可能没有别的物体作用于它?在日常接触到的各种物质中,哪些较易或不易传热?要用正确经验做基础,深入理解有关知识。
观察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在做演示实验之前,老师往往会讲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采用什么仪器,仪器如何放置,实验怎样做,希望同学们观察些什么。这些话都是很重要的,是我们观察的依据,我们都要听清楚,还要边听边思考,想一想将会得到什么结果。
看演示实验必须全神贯注,因为演示实验是在讲台上做,仪器有时比较小,而实验现象往往变化很快,这就需要集中注意才能把现象看到,而且最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我们必须全神贯注跟着老师的操作,看清每一步骤中的变化。实验中的每一步骤有的快,有的慢,快的要不遗漏,慢的要有耐心。很多实验往往又分几个步骤。例如做证明运动着的小车停下来是因为受阻力的缘故这一演示实验时,是让小车先后3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而桌面处3次分别放上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我们要认真注意到3次放的高度是相同的,并要想一下为什么,然后注意观察在3个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小车所走距离有什么不同,这3个不同的表面提供了什么不同的条件等等。
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在观察时思考,还应在实验后继续思考。除了沿着老师指导的方向得出结论外,还要想一想,这个实验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提出更好的实验方法。而且,联系这一演示实验,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例如,联系上面提到的实验,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坐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在柏油路上就会比在沙路上冲得更远。
四、手脑并用做好实验
实验,在学习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在实验中应通过自己动手,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解决下面的问题:
1.通过实验,对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有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易于理解。如物质的三态变化,从固态到液态要吸热,晶体熔解时温度不变,这些现象通过苯的熔解实验后,将深信不疑,印象深刻。
2.通过动手操作,更仔细地认识各种物理仪器、装置的构造和性能,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常用仪器。物理实验使用的各种基本仪表和装置,就是今后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装置的基础,今天学会了操作,将来就有了操作的技能基础。
3.在实验中掌握一些基本测量方法。例如测定细小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多绕很多圈来测量的"以大量小"法;在测定未知电阻值时可以用"替代法","比较法";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等。这些实验的基本方法都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
4.在实验中应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遵守实验室纪律,爱护仪器;实验课前做好预习;实验时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忠实记录,按时完成;保持清洁,做好收尾工作,完成实验报告。养成这些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品质,将来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生产者和科学工作者。
五、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例如对于电阻,要搞清楚:根据什么实验事实而引入电阻概念?电阻的定义是什么?它的单位是怎样规定的?怎样测量导体的电阻?等等。
有比较才能鉴别。应用对比法,是我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分清一些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使它们不会混淆起来,从而正确地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一种好方法。
首先,接触到每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时,把它和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的观念相对比,看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不同的,纠正生活中对概念的模糊看法。例如,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原因,但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这样错误的感性认识,认为要保持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是要用力的。我们必须把这一错误的看法拿出来对比,然后才能正确地掌握力的概念,对物体惯性的认识和应用惯性定律分析问题,才不会产生错误。
其次,把我们前后学过的相互联系的概念进行对比,例如质量与密度,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热量和比热等等。这一对对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伸延,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要从定义、物理意义、单位、实际应用加以对比。对一些类似的概念和规律可以用列表法进行对比,例如列表对比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等。
在物理学习中,还应经常运用分析综合这一思维方法。如学习简单机械时,我们应先是对各种不同的简单机械(杠杆、轮轴、动滑轮、定滑轮等)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杠杆的不同形式,因而都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计算动力和阻力关系;它们都遵从功的原理,只能省力,不能省功。
六、要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物理时,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工具。应用数学工具学习物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例如,物质密度的定义式是D=m/v,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式子的数学关系,说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呢?不能,因为密度ρ是描述每种物质固有特性的物理量。例如,铝的密度是2.7 X 103千克/米3,不管把铝做成小铆钉,还是大铝块,ρ都是这个数值,怎能说它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呢?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一种测量和计算密度的方法,即,当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利用这一公式计算出构成这一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2)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才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简明严格。计算得到的结果,也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3)要养成用作图来表示物理过程和规律的习惯,如画物体受力图,简单机械的力图,晶体的熔解曲线,物体的运动情况图,光路图等。自觉学会按题画图,看图识义,提高正确用图的能力,克服做练习不画图,不用图的坏习惯。
七、做好练习
在课文每一单元后面,都有一些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可分为四类:
1.问答题。在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后,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要求我们应用刚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答。
2.讨论题。根据题目所提出的物理现象和条件,应用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回答题中提出来的"是什么"、"如何变化"、"情况又如何"等问题。
3.计算题。应用物理规律和公式,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已知数值计算未知结果。
4.实验题。应用所提供的实验仪器,或联接线路,或进行实验验证物理定律,或测定某些数值,并作出分析、判断和讨论。
上述第1、2、4类又叫说理题(第4类在实验基础上也要进行说理)。
下面着重谈谈解说理题的问题。
说理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练习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第一册练习题184道,说理题就有115道之多,占63%。忽视了它,就忽视了课外练习的主要内容,而完成它,能使我们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完成每一道说理题。
怎样解答说理题呢?我们要做到下面几点:
1.认真剖析题意,正确理解题目要求,看明白它所讲述的物理现象,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我们讨论和回答什么问题。
2.判断它是属于什么物理现象或过程,确定解题的依据。要准确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结论要符合科学性,不要含糊,不能模棱两可。
3.解答要有论据,条理要清楚,前后过程不要颠倒,原因和结果不要混乱。
4.用自己的文字表述,要简练,不重复罗嗦。
八、既要懂得,又要记得
我们反对在对物理概念、规律、公式不理解的情况下,把它们硬背下来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我们必须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高中要应用初中学过的东西,大学要应用高、初中学过的东西。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如果学过后就不记得了,"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就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楼房是无法建立起来的。
怎样才能加强自己的记忆呢?
理解是正确、完整、巩固的记忆的基础,要通过分析综合,将知识的理解强化和深入,记忆才能深刻。对一个概念的分析,要突出它的要素,抓住关键。例如,分析功的概念时,要注意它的两个要素是:力和距离。一个关键是:距离是指"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对于多个类似的概念和规律,就要进行相互比较,知识将在不断相互比较和联系中不断强化、提高和深印在脑海中。
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有人以为,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这是对人的思维和记忆规律的误解。一个人的一生见过、理解过无数的事物,但只有那极少数(有人统计认为不足5%)经常反复作用在我们头脑中,而且反复应用的事物,我们才能记住。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九、学知识,学方法,长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中,我们将学到什么呢?不少同学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学到物理知识。"这一回答最多只算对了一半。因为学习物理学,不但要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培养从事生产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只要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阶段,可以学得快而好,参加建设工作后,就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有所创造发明

物理:

这个不错

毫无疑问,选择

❺ 读政治经济与社会这门课的体会

1、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 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②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 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③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现象和经济 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用公式表示是:I(v+m)=IIc.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 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生活资料,二者在价值上必须相 等。这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实现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 产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的价值总和。用公式表示是:I (c +v+m) =Ic+IIc.这个条件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等。 第三个条件是,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 余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II(c+v+m)=I(v+m)+II(v+m)。这个条件表明,第二部类 生产的生活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生活资料的需求相等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的一点思考 这学期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临近期末,对这门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老师的 教学方法等有些自己的看法。就如何学好及教好马经这门课,我现在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 的想法: 1、我对这门课的认识 2、横向比较这门课的教学同其他课教学的特点 3、纵向比较这门课的教学同其他课教学的特点 4、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可借鉴的学习方法的说明 5、关于老师教学的一些想法 6、关于网络课件的利弊 一、我对这门课的认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表面上是一门文科,但是深入学习后不难发现,这门课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前的经济学家都或多或少受到当时客观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在很多 方面不能做出合理的分析,有些甚至是回避问 题。比如李嘉图学派同其他的经济学家一样,对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只是回避,而没有解 决。而马克思在系统的研究17 世纪中叶至19 世纪50 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的基 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完善做出了 杰出的贡献。这其中就有一个逻辑性的问题。如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不彻底,既包含科学成分, 又有庸俗的二元价值学说。他时而正确地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时 而又错误地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时所能买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劳动决定,这就是混同了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根本缺陷是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永恒的,而且只 注重价值量的研究,忽视对价值质的分析。这都是在一种限制下不能很科学地进行分析。而 马克思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后,经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提出科学的 劳动价值论,这首先一点是要有很强的逻辑性,从前人的成果、现有的资料等中筛选出有价 值的的东西,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理论、逻辑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他的思考、结 论的得出是离不开一种很强的逻辑思维的。 从马经的内容上看,它由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几个主要方面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 的逻辑性,而它们之间有互相联系,这是在深入的学习后才能体会到的。就拿剩余价值论这 部分来说,要说剩余价值,就要先提到资本、劳动力变为商品,自然要讲资本的产生、劳动 力变为商品的条件等等。要区别劳动和劳动力、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才能搞清楚剩余 价值的产生。资本又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中产生的。剩余价值 又分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再往后又引出利润等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都是环环相扣互相联 系的,要是认真整理能得出一张很大的框图。在仔细整理后,会进一步的理解,牵一发而动 全身,形成了知识体系。仅从这一部分内容就能看出马经本身带有很强的逻辑性,跟理科有 很相似的地方。意识到你以上谈到的问题很不错。不过,是否注意到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范 式之争。不过,我还是比较支持你。一种好的理论应该可以有较好的逻辑发展空间,并对理 解 现 实 有 好 的 指 导 作 用 。 有 一 种 逻 辑 的 完美和力量。 这门课有很强的实用性,跟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是对许多现实问题的解释和说明。应用 这些知识能更深入的理解身边的一些问题。 要学好马经首先需要有很深厚的理论基础,就现在来说也就是要尽量全面深入的掌握课本上 的知识。要倒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没有理论基础,是做不到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 的。这要求我们要端正对这门课的认识,不能只是认为在考前突击一下就行,这门课需要一 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也是学好马经最首要的一点。另外,要整理。不能只是看书,有条件 最好列表之类,有助于理解。 以上仅是个人对这门课本身的一些体会。 二、横向比较这门课的教学同其他课教学的特点 现在我们学的课中只有这门算是文科,而且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的。其他的课都是理工科, 需要很强的理解、计算等能力。而马经课正如前面所说,也有很强的逻辑性,同样需要认真 去分析和理解,与那种需要语感、语法之类的语言课有很大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适合理 工科学生学习的。 比如物理、微积分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把所学的公式、定理等应 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数字电路则是以应用为主,了解各种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相比较 而言,马经和理科的物理、数学等则更加相近一些。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比较强的逻 辑性,能很清楚地分析这些理论,并且进行扩展和应用。有些内容是需要在理论上加强的, 比如剩余价值理论这部分。仔细分析会发现里面的联系很微妙,只有先彻底把这些理论都搞 清楚了,才能自如的运用去分析问题。 我觉得这门课虽是文科,但更适于用理科的授课方法讲课,要以分析为主。而这不是初学者 能很快掌握领会的,需要老师大量的指导,而不是只是从课堂发言中零敲碎打地讲一些内容。 同意。理论性强的教学挺困难。之所以加入很多讨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为了在加听课率、 降低说话率。 三、纵向比较这门课的教学同其他政治类课程教学的特点 对于思想政治这套课纵向来看,在中学的经济这部分必然是以记忆为主,当然其中也有需要 自己分析实际问题的,但大部分还都是生搬硬套。现在这门课的理论性、逻辑性比以前有很 大 的 提 高 , 这 就 要 求 更 多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 学 起 来 会 更 难 一 些。 第一学期上的思想道德修养老师是讲解和举实例交替进行,这门课与同学关系比较近,大家 也都较有兴趣。第二学期上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老师则是很有激情的进行讲授,主要以举例分 析为主,教材也是大量的实例,毛的思想则贯穿其中,两位老师的课很吸引人。这三门课各 有各的特点,总体说来马经的理论性最强。虽说同属一个体系,但要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思 修更多的可能是讲道理,同学们刚进入大学校门,给大家讲一讲大学的学习生活、心态调整、 价值观形成以及自己的发展等等。需要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毛概会需要大量的实例,来分 析其的思想,当然不用讲一条举一条那样,主要是教授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更多的可能是 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要有感染力,能引起同学共鸣。而马经则不能如此。最主要的一点还是 能不能清楚地讲授这门表面上简单枯燥而实际上理论性强的课程。要有条理,成体系,觉得 是在编一张网,或是在推理。这些我想主要是这类课程的不同点。 同时有一点就是如何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或者说课堂上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这对老师有比 较高的要求。我觉得理论分析和实例的讲解最好能区分一下,特别是要控制一下课堂讨论。 有些内容需要理论上的认真的分析,有些需要举大量的实例,如何安排好这两部分我觉得是 比较关键的。若是混为一谈,哪方面都讲一些,会觉得理论上也没学得很深入,分析实例又 没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现在课下时间很紧,很多同学可能很难拿出很多的时间认真学 习这门课。不少同学都会想利用课上抓紧时间学习一下理论方面的知识。这同加强课堂讨论 会有一些矛盾,但我认为这种讲解是同学最需要的。这要比仅仅提示一两句就开展讨论更有 效果。同意。老师的授课需要探索和改进。 四、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可借鉴的学习方法的说明 在中学和以前搞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接触到的最有新意而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任务 驱动”。这最先是高中计算机老师讲的。也就是为完成一个什么样的任务而自己去学习,看 课本、查资料、做实验的等等,而不是学习在前解决问题在后。这可能功利色彩浓一些,但 是学习效果比较好。高中在搞项目研究时也是自己为解决问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当然 不 是 说 一 点 都 不 学 就 去 找 个 问 题 来 做 , 而是在了解个框架后自己进行更深入的 学习。在自己研究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现在很多课都有小论文的任务, 这其实就是任务驱动的一种形式。 做论文主要是自己单打独斗,我觉得更好的形式是进行小组报告。这学期选修的国际贸易实 务与案例分析课程最后要做小组报告,自愿分组,每组6 人以内,给出一些参考题目,也可 自定。这样有任务驱动的成分在里面,做论文的优势在这里都能体现出,更重要的是它是由 一个团队来完成任务,需要成员间的分工、协调、合作等等,是对与人合作能力的很好锻炼。 同时有些同学可能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下去不利于全面提高。而采用 小组的形式把范围缩小可进行更自由的讨论和交换意见,若需要可以与老师进行讨论。这是 我觉得现在布置这类任务最理想的方式。前不久的电子设计大赛有同学说把几个人叫到一块 干活可真难,也出现了一些队员间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从中我们也可看出现在加强一种团队 精神、组织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也同意。在以前的教学中用过了。这次把它局限在因材施教项目中了。是为了防止“搭便车”。 是不是有些好笑。是不是应该允许一些搭便车? 五、关于老师教学的一些想法 简单谈谈对老师这学期上马经课的一些想法。先说说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方面。 首先是有一种对同学很有益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教会大家如何思考。能看出来这种想法贯穿 始终,老师随时在启发大家。这对不同的学生收获肯定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去思考。 这也是远远比学一些知识更有意义的东西。 第二,在教学方式上有自己很好的想法。注意到要加强课堂气氛的活跃,安排电影及讨论, 是从身边自己进行学习,这是非常好的。对课程内容有很全面的把握,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 同的形式。比如前两章主要是分析为主,后面加强课堂讨论。但我认为有些还有待改进,后 面再说。另外,布置论文作业有利于自主学习。有随堂测验,能督促大家学习,这可能很多 人都不会认为是好事,但我觉得这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把功夫下在平时,让大家重视学习过程 而不是结果。 第三,与同学交流很充分,特别是课下。老师能在上课时带来同学的论文在课间找同学进行 交 流 , 这 是 其 他 有 些 老 师 做 得 不 够 好 的 地 方。这样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尽量减小 一种距离感,这是老师从自己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也要求同学要有很积极的态度。另外 有什么问题能及时解决,有利于教学更好的开展。 第四,对同学的发言能很认真地给出分析,对发言同学是个很好的反馈,对其他同学也是个 提高的过程。 下面谈谈我觉得有些不足。 第一,整学期课程的安排感觉有些前松后紧,而且电影、讨论的安排不是很合适。可能是因 为学期初刚接触这门课要给大家一个熟悉的过程,而且前一部分要难理解一些。但总体上很 多人感觉前几周有些松,这也跟同学们的思想重视程度有关。不能只看老师的安排,还要看 同学自己的学习情况。希望以后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开头,先能一下把大家都吸引住,以后的 教学就会容易得多。电影的安排太靠前了。很多同学在安排不久就都看完,因为对整体的时 间安排不清楚,不知什么时候讨论,这样到第14 周很多内容就已经淡忘了。同意。 第二,对课堂讨论应该进一步把握一下。这样我觉得要加强理论的分析和实例的讲解,而把 进一步的思考放在课后,比如2、3 周布置一次小作业之类。这样在课上会有更高的效率。在 课堂上讨论内容有时会比较散,而且很难快速的深入,会在一表面问题上停留很长时间。个 人认为总不如更系统地进行理论讲解更好。理解。我若是你,也希望多听老师讲。不过听得 困难和无趣的人不这样想。有待提高。 六、关于网络课件的利弊 网络课件是由于现在电脑网络普及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但 劣势也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电脑产生的。一是长时间看电脑会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大脑 皮层这部分的兴奋会对电脑产生依赖性,看书不容易进入状态。二是看电脑和看书有很大的 不同,很多人都有同感,就是在电脑上看很多的文字会看不进去,与看书的感觉是不同的, 这势必会影响效率,浪费时间。三是用电脑很容易走神,精神不容易集中。所以,这只能当 作一种辅助手段。我对电脑没有这些感觉。也不偏爱纸张上的东西。但你所说这种问题会把 电脑和网络完全扼杀掉。所以偏激了些。我想,为了增强其利用率,应该围绕需要阅读的材 料,布置进度和任务。 关于这门课的电脑课件,我觉得是比较完善了,从重点解析到模拟测验,差 不多是一种全程的网上学习资源了。但是 鉴于上面说的几点关于网上学习的不足,我觉得要是能落实到字面上有一些详细的参考资料 会更好。 上面是我在这学期学完马经后的一些收获体会。我想这些是与分析问题并列的一种学习,是 在认真学习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不只是讨论课内的一个具体问题,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分析 这门课。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能比较清楚地理解马经这门课,知道该如何去学,怎样学 好,而且对如何上这门课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希望能教学相长。这些只是个人的思考,希 望老师也能给予指导。思考的认真、系统。对课程和教学理解挺好。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感想 本学期我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收获很多。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一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枯燥、无聊的学科,尤其是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是在通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它让我觉得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让我对资本主义经济学有了本质的理解,对我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可能由于学习得不够认真,我对其中 的一些经济学观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并且无法认同某些观点。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 些体会。 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是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后所做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学的问题上所处的立场要比微观经济学深刻、广泛得多。 微观经济学只是停留在研究一些经济活动表层的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研究经 济学内在的本质,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就这一点 来看,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更高层次的理论。相比之下,现代西方经济学属于资 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范畴。经济学就必须先从本质开始理解,可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重要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中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与物的关 系 , 而 是 人与 人 之 间 的 生 产 关 系 ; 第 一次阐明了老动二重性原理,建立起科 学的劳动价值论;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发现剩余价值范畴,创立了剩余价 值论,指出了利润、地租、利息的真正的来源;在剩余价值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 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 史过渡性。就这一点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非常伟大的。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路线等有极大的帮助。 关于剩余价值规律,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雇佣劳动 力,并通过剥削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来实现价值的增殖,。分析整个生产过程,先看资本家,他 们的目的当然是通过现有的资产来实现资产的增殖。因而他们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并雇佣劳 动力来实现商品的生产。从工人的角度讲,他们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种方式目的是获得 利益。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资本家提供的生产资料定义为不可变资本,而工人提供 的劳动力是可变资本,并把剩余价值归结为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为应该属于工人,但被资 本家所占有,而产生了剥削。整个过程可以用如下简单的数学关系进行分析: 生产: 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工人的具体劳动 商品的原有价值(价值量不变) 劳动力(可变资本)工人的具体劳动 商品的剩余价值(价值量的增加) 交换: 产品的价值=剩余价值+原有价值 分配: 资本家:产品价值;工人:工资 投入效出关系: 资本家:投入生产资料,并支付工资,得到产品价值。其中产品价值>生产资料+工资, 工人:投入劳动力,得到工资 由以上简单的式子,可得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工人投入的劳动力>得到的工资。 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所以资本家的生产资料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并没有得到价值的 提升。而工人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所以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工人投入越多的劳 动力越多,则他们的情况越坏,而资本家的情况越来越好。但因为工人如果不投入劳动力, 则 因 为 得 不 到 工 资 而 无 法 生 存 , 因 而 不 得 不 被 迫 进 行 生 产 。 所 以 这 种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导致了剥削。 另一方面,在学习中我也遇到了一些疑惑不解的地方。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服务对象。政治学是为一定社会阶级服务的。显而易见,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的,因而代表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一 切对于无产阶级不利的东西都将被视作是错误的、有害的。这在剩余价值规律中可以明显地 看到这一点。资本家不是无产阶级,因而资本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永远是 在剥削无产阶级。即在研究经济问题之前,由于政治的缘故,已经先入为主,将要研究的问 题定性为无产阶级总是受资产阶级压迫的。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反映政治经济学的问 题上,所持有的客观、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客观、科学、历史、辩证。 其次,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诞生。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 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马克思所著。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无非就是资产阶 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区别在于谁有没有资本。无产阶级要与资 产阶级对立并且打倒他们的原因很显然,因为少数资产阶级占有社会较多的物质资源,而大 多数无产阶级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上天所赋予人不断追求物质,以获得生 命延续的本能,所以在人类的哲学里,占有资源是无罪的。第二是人都是平等的,由此而产 生的一个很浅显的想法是别人占有物质资源,为什么我不能占有?基于这两点,所以逼迫无 产阶级要与资产阶级斗争。斗争当然需要武器,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了这样一个 为无产阶级的武器。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不再单单研究经济活 动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而是为了打倒资产阶级而去研究经济规律。 不是批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是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像是 政治科学,而非自然科学。或者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不够深入,没有真正理解 其精髓、深刻的地方吧。 但是,我觉得通过这个学期仅有的一点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有很大收获了, 尤其是对于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东西有了一些深入地思考、探索,认识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 这对我以后深入学习经济学还是很有用的。

❻ 你是如何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剩余价值的

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剩余价值的话,可以去捐献器官或者说去献血都会让自己的生命创造剩余价值帮助到更多的人。

❼ passe01:何谓剥削剩余价值如何创造

何谓剥削?马克思主义一直将消灭剥削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总设计师也将“消灭剥削”作为他所强调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一个特征。但是,对于到底究竟什么是剥削,却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提出这个问题似乎很可笑,因为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常识性的问题,人人都会脱口而出:“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就是剥削。” 翻开词典也会看到这样的解释:“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凭借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其它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无论是人们的常识认为是“占有”他人劳动,还是词典解释为“攫取”他人劳动成果,其共同点是“无偿”占有或攫取“他人”劳动。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社会上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的所有者是否真的“无偿”占有或攫取“他人”劳动。 “剥削”虽然是常识性的问题,然而常识性的问题并不都是一目了然的问题,常识性的解释也不一定正确,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需要去认真揭示。 何谓“无偿”? 所谓“无偿”,就是得不到任何偿付、补偿,白白地为“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劳动。 有的词典将运用“政治上的特权暴力,来掳夺人民的劳动果实”,也列入“剥削”的范围,显然是超出了经济的范畴。按传统解释,剥削既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自然而然产生的生产关系,不但超经济的暴力掳夺不应列入剥削的范围,而且正常经济关系中的“剥削”本身也不能认为是大逆不道,它应该是一种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不然的话,我们就很难想象,人类社会怎么能够在不正常的状态下运行了几千年,创造了那么丰富的社会文明。 因此,对所谓的“剥削”进行重新审视,在理论上拨乱反正,以正视听,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在什麽样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发生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占有、攫取。 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人或一个集团要占有其他人的劳动成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他人劳动力在使用中所创造的财富,除维持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外,还必须有剩余。就是说,劳动者只有具有可供他人占有的劳动能力,别人才能占有,才谈得上占有,否则就会把劳动者推上绝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抓获的战俘之所以杀掉,就是因为战俘还创造不出多余的财富,留着也没用;后来之所以不再杀掉,把他们变成了奴隶,就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已经提高到战俘的劳动所创造的财富除供本人消费外,还有少许剩余。这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稍有一些马克思主义常识的人都会明白。第二个条件是,一些人没有或者不完全具备劳动必备的物质条件——生产资料。为了生存,他们或者如奴隶社会那样,让自己成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将劳动力交给奴隶主使用;或者如封建社会那样,在租来的土地上劳动;或者如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将自己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用益权”租给资本家使用。只有这样,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才得以发挥、使用,劳动者的生存才有保障。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握有生产资料的人才能够占有他人劳动。不然的话,如果劳动者具有生产资料,它就可以将自己的劳动力和自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实际的劳动过程,创造出财富,供自己享用。在这种情况下,别人也就占有、攫取不了他的劳动。 其次,让我们分析一下,当劳动能力被别人使用时,所形成的劳动是不是仍归劳动者所有。 在人类已经经历的三个阶级社会中,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劳动及其产品归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所有。奴隶制社会不必细说,那个社会的奴隶不仅他们的劳动力归奴隶主所有,他们的人身也归奴隶主所有。奴隶主将都归他所有的劳动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劳动及其产品归奴隶主所有,是顺理成章的,即便给奴隶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那也是为了维持保护归奴隶主所有的财产不至萎缩消亡。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将自己的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用益权”卖给资本家,资本家就将买到手的劳动力同自己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现实的劳动实践,创造财富。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劳动,不管是活劳动(劳动过程),还是物化劳动(产品),还是归劳动力的承担者所有吗?显然已经不是了,因为在劳动力使用、发挥形成劳动时,已经不归劳动者所有了,而成了资本家和奴隶主的财产了,其劳动成果当然应该归资本家和奴隶主所有,因此也就谈不上占有、攫取“他人”的劳动。第二种情况是,劳动及其产品归不同的人所有。在封建社会里,劳役地租是农民租用地主的土地后,将自己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用益权”交给地主,地主把用土地的使用权交换来的劳动力同自有的土地相结合,形成现实的劳动,其劳动及其产品都归地主所有;佃农付出劳役地租后在租来的土地上劳动,自耕农在自有的土地上劳动,劳动及其产品都归他们自己所有;实物地租的佃农,他的劳动及其产品一部分归自己所有,一部分归地主所有。因此,只有实物地租才一部分劳动及其产品归劳动者所有,一部分被地主“攫取”、“占有”,但却是双方自愿的,能说是“攫取”、“占有”吗。因此,人们笼统地说什么“攫取”、“占有”“他人劳动”并不准确,也不科学。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占有的不仅是奴隶的劳动力,而是奴隶的全部人身;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租用的是工人的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用益权”,工人在工厂里的劳动及其产品已经不再归工人所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因而也就不存在资本家对工人劳动及其产品的“攫取”、“占有”。资本家和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进行的对劳动力的租赁买卖,是两厢情愿,不存在攫取、占有;资本家将劳动力租到手以后,当它使用劳动力形成劳动时,已经不再归工人所有了,又何谈攫取、占有? 再次,在任何正常的经济活动中,不存在“无偿占有” 所谓“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在任何正常的经济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无论是古代的奴隶主对奴隶,还是中世纪的地主对佃农,或者近现代的资本家对工人,前者对后者劳动力的付出,都不是没有任何偿付,区别只是补偿的形式不同和补偿有多有少而已。这种补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不是由于前者的仁慈,而是客观的经济法则在起作用。如果前者不给后者一定的补偿,或者补偿的程度不足以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无论是奴隶主、地主,还是资本家,他们就会因失去适宜的劳动力而无法将生产继续下去,劳动者就会被迫起义,使统治者不得安宁。历史上的盛世,一般都是对劳动者“补偿”比较好的时期;正是那些“补偿”不当的时期,迫使劳动者不得不起而反抗,社会动荡不安。纵观几千年的阶级社会,虽然奴隶和农民起义和工人罢工时有发生,但是在大部分时间里社会还是平稳的、安定的,这就证明在多数情况下“补偿”是得当的,是适宜的。劳动者起义、罢工,迫使统治者放弃“横征暴敛”,实行“轻徭减赋”和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是社会对偿付不当的纠正。如果几千年的阶级社会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偿付不当的话,人类社会早该崩溃了。之所以没有走到这一步,而是不断地在发展进步,就证明对劳动者的偿付在总体上是适当的,当然就更谈不上“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了。所谓“无偿攫取”“无偿占有”也就成了子虚乌有的主观杜撰。 “无偿攫取”“无偿占有”难道就一点也不存在吗?不是的。但是它只存在于正常的经济生活之外,如抢劫、偷盗、贪污、受贿等。 既然在一切正常的经济生活中对劳动者都是有偿的,并不存在“无偿”问题,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剥削”呢?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不是剥削又是什么呢? 将利润称为剩余价值,这样做本身就不是客观公正的。对谁来说是“剩余”?显然是对工人来说。只有站在工人的立场上,才会认为工资等福利待遇以外的利润是“剩余”,即工人没有直接得到的都是“剩余”。可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无所谓“剩余”。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即使是归资本家所有的纯利润,也不是全部供资本家个人及其全家消费挥霍,其中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是用于扩大再生产,在为社会服务。资本家之所以为资本家,就是因为它经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自家人的消费,而是为了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否则他就是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了。资本家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家,他们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绝对不仅仅是为自家消费。从生产的角度来说,只要付给劳动者的报酬足以使他能够实现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使社会生产有足够的劳动力来源,保障社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下去,就是合理的、正确的。至于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其总量越多,用于自家消费所占比重越小,为社会服务的部分所占比重越大,也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家和“知本家”,对人类的贡献是何等巨大!他出行时从来不坐特等舱,却把大笔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慈善事业,能说它是最大的剥削者吗?恐怕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可是如果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就必然认为他是最大的剥削者。 退一步说,为了不剥削,就只有将全部利润分给工人。如果这样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还剩下什么呢?只有他投入的成本。他要把生产进行下去,只能在简单再生产里兜圈子,还有什么扩大再生产可言?社会也就只能在原地踏步,根本不会有发展和进步。难道这就是消灭剥削的目的吗?可是分光吃净的结果也就只能是这样。生产资料被劳动者白白地使用了,难道这样做就公平吗?况且,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并不是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而是奴隶、佃农、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奴隶主、地主、资本家并非坐享其成,他必须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也是一种劳动,劳动成果怎么能都归别人所有呢? 其实,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除了归工人的工资和各种福利外,所剩的“剩余价值”并不全归资本家所有,他还要交税,为社会服务。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痛斥拉萨尔“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时,曾正确地指出:在个人分配以前必须做六项扣除,其中除了“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以外,其余五项基本上都是从剩余价值中扣除的,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里这些扣除都是必要的。同样是这些扣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怎么就不是必要的呢?难道这些扣除只对资本家有利,对社会和工人就是不必要的吗?这是哪家的道理? 难道在日常的经济关系中就真的不可能发生任何剥削了吗?不是的。剥削还是可能发生的。它存在于下面这种情况:当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财富或价值,相当于或者多于其自身劳动力的成本,而他得到的报酬却低于劳动力的成本时,剥削就产生了。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那样,这种情况不会是普遍现象,也不会维持长久,社会本身会及时纠正它。至于握有公权力的人用权力寻租,接受贿赂,形成权贵资产阶级,当然属于剥削,但那已经不属于正常的经济关系了。我国目前的腐败,就属于这种情况,亟待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予以解决。 为什么劳动者得到劳动力的成本就是公平的呢?这是因为,劳动者在劳动中消耗的只是体力,他的智力不但没有消耗掉,而且在劳动中还有增值——他的技能会更熟练,他对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认识会更深刻,其智能会得到提高;而付给他智力的成本可以用于学习心的科学技术知识,使自己的劳动力实现扩大再生产。
剩余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那就是剩余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它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在生产的成本价以外多出了剩余价值?它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是因为马克思的政治倾向性使他过分看重了无产阶级的作用,那末,人们能否比较客观公正地探索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呢?我认为这是能够做到的。 首先,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用益权”的买和卖不是等价交换。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变成商品,是资本主义剥削和其他形式的剥削最根本的区别。 众所周知,商品交换、商品买卖是所有权的转移,从一方转到另一方。而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里,劳动力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有如下论述: “这种关系要保持下去,劳动力所有者就必须始终把劳动力只出卖一定时间,因为他要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就从自由人变成了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后面这句话说得不准确。劳动力的所有者并不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全部“让渡”给资本家,而只是把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的“用益权”让渡出去。既然“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就说明资本家并没有买到劳动力的所有权,其所有权仍然掌握在劳动者的手里,并没有发生转移。这同时也就说明,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所进行的交换,并不是对劳动力的买卖关系,而是租赁关系,劳动力市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市场,确切些说是租赁市场。这是由劳动力这种财产的特殊性决定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身内之物,不是身外之物,不能离开劳动者而单独存在,这就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商品。如果硬要说它也是商品的话,它是一种特殊商品,在买卖过程中应遵循特殊的法则——不是劳动力所有权的转移,而是用益权在一定时间内的转移,劳动力的所有者可以及时收回,因此只能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地出卖,不能一次性地出卖出去,不然的话,他就成了终身奴隶。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这种分离不仅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早在封建社会的劳役地租中就发生了,那时是地主用土地的用益权交换佃农劳动力的用益权。如果说这种交换也是属于资本主义,岂不是在封建社会早已产生了吗?资本家买到的绝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而是它的使用权,必须按约定的条件使用,约定期满就要退还给劳动者。犹如机床的所有者把它租给别人使用一样,提前讲好条件,租用者用后按时返还,如有损坏,根据损坏程度予以赔偿。不同的是,其他财产的所有者不必与租出去的财产一同前往,劳动力的所有者则不然,他必须与劳动力一同前往,租用者必须尊重劳动者的人格,绝不能像奴隶那样使唤。就这一点来说,马克思把无产者称为雇佣奴隶是不恰当的。 根据马克思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学说,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按等价交换原则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那么劳动力的价值又是如何确定的呢?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 “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的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它也随着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量的改变而改变。”“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既然如此,作为劳动力买者的资本家只要付给劳动力的卖者工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就是公平合理的了,据说在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问题就出来了: (1)“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只是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决不是劳动力的全部价值; (2)同任何生产一样,工人生产劳动力的目的决不是仅仅为了得到成本,而是为了获得新的价值。生产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各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生产在本质上是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绝不是各生产要素原有使用价值的简单相加。新的使用价值当然应该具有新的交换价值,也绝不是各生产要素原有价值的简单相加,即决不是新的使用价值的生产成本,而应该是新的价值的再创造; (3) 因此,事实上资本家是用劳动力的成本价购买了劳动力,是一种不等价交换,他占了便宜,当然窃喜在心。它将劳动力投入生产以后,高出劳动力成本的新价值就转移到新产品上去了,这不能不说是剩余价值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二个来源是,任何生产都离不开大自然无偿提供的阳光、氧气等能源,绝不是各有价要素就能形成实际的生产过程的。特别是氧气,是劳动力和燃烧须臾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由于它们是大自然无偿提供的,所以人们往往不在意,一旦缺少了它们,人们才会感觉到它们存在的必要性。由于是大自然无偿提供的,所以在产品成本中不会有他们的位置,可是由于它们参与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再创造,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剩余价值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三,劳动力中的智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特殊性不但在于它是劳动力的本质要素,而且它在使用中永不磨损,还会增加新的能量——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不会因使用而消失,还会在使用实践中得到新的知识,变得更聪明,技术也会更熟练,当它们再次投入使用时就成了无偿获得的能力,产品的成本里都不会有它们的位置。这不能不说是剩余价值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第四,资本主义生产不同于自然经济的个体小生产,工厂化大生产不能没有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调控和管理,资本家、工厂主、董事、经理等调控管理者同样参与了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再创造。他们的劳动也同样是剩余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 马克思在具体论证剩余价值完全归功于工人劳动者时,举例说:工人在前六个小时的劳动已经创造了自己劳动力的价值,后六个小时劳动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人们有理由质问:资本家付给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既然是“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这些“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维持自己”,其“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而“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那末,生产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是六小时,当这个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时,为何能够从事十二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呢?劳动者多劳动的六小时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证明在劳动力租赁市场上的买卖不是等价交换。再者,在劳动者十二小时的劳动时间里,为什么只有六小时就能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呢?为什么不是八小时、十小时或者更多呢?这六小时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况且在一切文明国度里,一天的劳动时间是法定的,资本家无权任意增加工时,在法定劳动时间以外加班加点必须付给加倍的报酬。因此,马克思的例证经不住推敲,并不能说明问题。 马克思在论述劳动力转化为劳动过程时写道: “而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这些耗费必须重新得到补偿。” 所谈的仍然只是生理耗费,并不包括智力在内。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智力才是劳动力中的本质能力,而智力与体力的根本区别在于:智力在使用中虽然参与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再创造,它不但不会磨损,反而会增值;体力则不然,在使用中会逐渐消耗掉,必须及时补充。排除了智力在创造剩余价值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致命的错误。 在劳动力的租赁关系中,为何只以成本价进行交易呢?这种不等价交换如果只是发生在个别场合,并不会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问题是,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何没有阻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呢? 这是因为,各种必要的生活资料转化为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除了饮食、衣物、住房等有价物以外,阳光、空气、雨水等都是大自然无偿提供的生产要素,各种生活资料转化为各种生理机能也是生命体自己完成的,是生命体的自我创造。特别是智力的物质基础,即人所独有的大脑,是生命体自己复制出来的。也就是说,各种必要的生活资料转化为一定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自然的自我创造,劳动者并没有参与加工制作。各种生活资料只是生产劳动力的劳动对象,生产劳动力的劳动资料是生命体的自我复制能力。因此,如果仅就这方面来说,只以劳动力生产的成本价进行交易并无不妥,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力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的买卖是等价交换基本上也只以此为限。 但是,光有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并不能自然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印度的狼孩就是明显的例证,她虽然具有了人所应具有的生理机能,只因她生活在狼群里,在狼群里长大,所以仍然不具有任何劳动能力。 要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除了必备的物质基础、生理机能以外,还需要什么呢? 还需要教育和学习! 不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学习,任何自然人都不可能获得一定的劳动能力。并且社会越发展,教育和学习在形成劳动能力中的作用越重要,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更是如此。马克思虽然也提到“这种教育费...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但十分遗憾的是,他却加上了一个注解“——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微”作为量词,表示该物理量的百万分之一。“微乎其微”就是比百万分之一还要少和小,当然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便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资本主义工厂化大生产也需要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而要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教育获得,并且对工人的科学技术水平要求越高,在教育上的投入也就越多,即便是自学,也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更是要求劳动者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如果说在一百多年前上大学还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的话,现在在我国上大学已经几乎成了每个家庭对子女的最大期望,子女的培养费用占了家庭收入的大部分,一个人要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没有大学学历就只能望洋兴叹了。怎么能说教育费“微乎其微”呢?!在发达国家,有高等学历的人更是占了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可见教育费用绝不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此,马克思关于教育费用“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的论断是不正确的。他之所以这样说,证明其着重点仍然在体力的生理耗费上,这是马克思的一贯指导思想。而正是这个指导思想,使他的剩余价值学说失去了科学性。

❽ 剩余价值与价值剩余有什么区别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所产生的自己的利润,是马克思提出的
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的情况下,“其他条件”怎么会“相同”呢?
本文将讨论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中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并且证明使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概念来证明资本利润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是没有说服力的。
课题的意义
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仍然占据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引进市场经济后,出现了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例如,在市场经济中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而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劳动价值决定商品价格;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引进利用外资,但是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利润来自剥削。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顽固地坚持原有观点(1,2)。经过多年的政治宣传和理论教育,“资本家靠剥削发财”已经在中国劳动阶层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工人理论家激烈批判私有化改革理论的基本依据(3)。中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科书仍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线,仅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关市场经济的内容。虽然有人发出了“改写政治经济学”的呼吁(4,5),但是至今未见行动迹象。对于在大学中讲授西方经济理论,有人提出仅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评析”(6)。中国基本经济理论的滞后状态,可能成为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障碍,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甚至可能成为走回头路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的经济学家现在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既不能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又不能指导制定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特地位,无法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放在一个客观的位置上,批判其中违背客观实际的部分,利用其科学成分。
由于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中国很多经济学家正试图通过修正劳动价值论,走出这一两难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仅活劳动(人的劳动),而且物化劳动(机器等)也能够创造价值,试图在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为资本利润的来源找到一种正当解释(7)。虽然他们小心地遵循着马克思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驳(8,9)。
笔者认为,尽管面对经济现实,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捉襟见肘,但是仍然占据着中国经济理论的主导位置,除了政治因素,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劳动价值论无法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价格取决于其劳动价值。但是,马克思又说,同样时间不同种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价格可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在仅有的两个可以实际测量的参数——商品价格和劳动时间——之间,存在两个不确定的环节,即:
劳动时间和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因此,对劳动价值论的定量分析根本无法进行,最多只能责问一声:有些商品的价格,偏离其劳动价值的幅度是否太大了?(10)无法使用实际数据验证理论,正是中国经济学家围绕劳动价值论多年激烈争论却不能得到一致结论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二)反对马克思的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资本利润的来源。
马克思的理论在解释利润来源时,直观易懂:人类肌肉和大脑的劳动创造了价值,没有生命的货币、机器和土地不会创造价值,因此利润只能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反对马克思的人只是坚持资本和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应该和劳动一样获得报酬。这种解释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对现象的写照,因此缺少说服力。

(三)反对马克思的人,有一种错觉,即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如果存在问题的话,也只是其基础——劳动价值论——存在问题。
马克思及其追随者们,特别喜欢引用一百多年前一个反对者的话:“驳倒价值理论是反对马克思的人的唯一任务,因为如果同意这个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认马克思以铁的逻辑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结论。”(11)这段话是这种错觉的起因还是加强了这种错觉,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正是这种错觉使得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几乎全部集中在劳动价值论上。
然而,仔细研读《资本论》,可以发现,至少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本文将主要讨论马克思在定义工人必要劳动时间时的一个错误。
一个无法成立的“如果”
我们知道,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他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要求雇佣劳动者提供额外的劳动:“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12)。

这种思想在农业生产中是基本正确的。因为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和在地主的土地上耕作,仅仅是劳动地点不同,劳动效率是基本一样的,例如,生产一千斤谷物所需要的总的劳动时间是差不多的(和地主雇佣的其他农民合作、使用较好的农具,会提高一些劳动效率),因此,农民只能在相当于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之外,增加劳动时间来补偿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但是,在工业生产中,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工人在工厂里劳动时,与其他工人合作并使用机器,和他作为个人、在家里独自使用简单的工具从事生产相比,劳动的效率要高得多。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模型是:一个工人每天在工厂劳动12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12个物化劳动小时(马克思用来衡量价值量的单位,以下简称为“价值单位”。工人每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一个“物化劳动小时”,即一个价值单位)。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只有6个价值单位。资本家把新创价值的一半(6个价值单位)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另外6个单位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他的利润。在这个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均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马克思用来衡量剥削程度的指数)是

6/6 =100%

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既然工人在生产劳动力日价值(如3先令)的工作日部分内(即6小时内——引者注),只是生产资本家已经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就是说,只是用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预付的可变资本的价值,所以,这种价值的生产只是表现为再生产。因此,我把进行这种再生产的工作日部分称为必要劳动时间,把在这部分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不以他的劳动的社会形式为转移。这种劳动对资本和资本世界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工人的经常存在是它们的基础。”(13)
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1)如果工人每天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
(2)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6个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3)这6个小时的劳动只是劳动力价值的再生产,所以称为“必要劳动”,这6个小时就是“必要劳动时间”。
(4)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必要的,因为不论他是为资本家劳动还是为他自己劳动,他都必须进行这部分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作为附带因素被无偿吸收到资本当中的,指的实际上就是技术进步,它构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来源。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与创造性劳动有着内在的联系。但是,在劳工利益和知识产权日益得到保护的现代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不仅创造性劳动成为创造剩余的主要来源,而且它也难以被无偿占有。同时,当创造性劳动创造成果成为共享的知识后,就成为“一般社会财富的积累”。此外,这种“剩余”,也不再是传统的“剩余价值”,而不过是将价值作为计量方法来衡量创造性劳动成果的“计量价值”;积累也主要是使用价值的积累,本质上则是知识(一般社会财富)的积累。这就是新的剩余价值论和积累规律。

关键词:剩余价值 创造性劳动 剩余 计量价值

笔者多次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劳动价值论部分,后来发现,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创造价值中的劳动实际上指的是重复劳动,因为,只有重复劳动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同时,在马克思看来,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往往是被无偿地吸收到资本当中的,所以,虽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与创造性劳动有着内在的联系,但他并没有直接将创造性劳动放入他的劳动价值论的考察中。而在现代知识经济形态中,创造性劳动日益重要,当我们转向重点考虑创造性劳动并提出“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的命题时,就会发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地方,但经过适当的处理,我们能够拓展剩余价值论,使之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剩余价值中的矛盾:剩余价值是总体的存在还是个别的存在

1、根据价值规律,从整个部门或社会来看,不存在剩余价值。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商品的价值量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以使用价值为前提,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并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由此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恰好就处于“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因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也就是说,就个别企业来说,可能由于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它仍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或价格出售,所以,它能获得剩余价值。但对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就不存在剩余劳动时间,没有剩余价值!从直观上来看,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亏损的。从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盈余的总和恰好等于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亏损的总和,两方面相抵,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之和等于零!
2、从部门结构来分析,又必须用到剩余价值。马克思在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条件时,如对于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生产资料的两大部类来说,简单再生产的条件是Ⅰ(V m)=ⅡC,却忽视了或抛开了“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这个限制,将一个部门或社会的各个企业的C、V、M分别加总。在利润理论中,如阐述利润平均化时,也是这样加总的:个别资本的利润首先在一个部门内部平均化,然后在整个社会资本的总和中平均化为一般P′,即平均 P′,就有总利润率,即∑m:∑(C V)或=∑m/∑(C V)或=社会剩余价值/社会总资本。
这就使得部门结构分析与整体分析在剩余价值上产生了一个内在的矛盾。
3、企业微观层进到部门宏观层对剩余价值分析。我们都很熟悉,马克思在企业这个微观层次上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时采用的是另一套概念,这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等等。他认为,劳动者在劳动的一段时间内,只是再生产自己劳动力的价值,这个叫必要劳动时间,这段时间耗费的劳动叫必要劳动。而超出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它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两种方法或情形,一是工作日的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另一种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按照生产力水平与单位商品成反比的规定性,一个企业,只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就会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样,他还会获得一个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即超额剩余价值。显然,这个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创造性劳动,正是创造性劳动提高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而创造性劳动成果是被无偿吸收到资本当中的。但是,在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一个企业这样做,其他企业也会这样做。因此,会使得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超额剩余价值消失。其实,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同样如此,并且当大家都延长工作日时,绝对剩余价值也会消失。
这表明,个别企业可能存在剩余价值,但整个部门、整个社会可能并不存在剩余价值,特别是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
4、“总体分析”所隐含的前提是一种均衡的市场结构,采用的静态均衡的分析方法。第1节的整体分析中,其隐含的种种条件是,一个部门有许多企业,它们生产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展开充分的竞争,市场供求相等,生产的所有产品正好全部能卖出去,价格也刚好达到均衡价格,实际上它等于价值。所以,存在一个 “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的条件,存在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总价值。这就包括,有的企业可能刚好属于这样的 “正常平均”条件,因而刚好按其个别价值等于社会价值,并按这个价格出售商品,不亏也不赚。显然,“正常平均”条件之下的企业会亏损,而“正常平均”之上的企业能有盈利,但两方面刚好相抵。这样,整个部门或社会是平衡的。当“正常平均”移动到另一个水平上以后,虽说技术水平提高了,或者工作日延长,或者工作日缩短了,情况同样如此,整个社会不会有剩余价值。
在这里,劳动力市场是否也处于均衡状态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均衡的,那么劳动力的均衡价格就等于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会根据其劳动力预期创造的价值来出售)。这意味着只有劳动生产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才能在这种劳动力价值水平上盈利。相反,如果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第一种情况是供过于求,劳动力的价格将低于其所预期创造的价值的水平,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部门或社会才存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分别,也即存在剥削。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会使一些“正常平均”水平之下的企业也能盈利,但有些距离“正常平均”水平太远的企业仍然可能亏损,尽管它剥削了劳动力。第二情况是供不应求,自然不存在剥削,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价格过高,只会使那些生产率大大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盈利。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容易得了一个结论:对剩余的剥削是与市场结构相联系的。不过,我们又要提出一个新问题:在不存在对劳动力剥削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剩余呢?如果存在,它又是什么性质或者从何而来呢?我们先提出这个问题,留待后面作解答。
5、“微观宏观结合分析” 所隐含的前提是一种非均衡的市场结构,采用的是动态分析方法。在第3节中,竞争和技术进步是导致市场结构不平衡的原因,一个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其他企业纷纷跟进,最后,这种技术成为一个部门的常规技术,在整个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工作日的变化或劳动强度、劳动熟练程度的变化同样如此。当然,工作日一般是缩短的,“劳动强度”一般来说是趋于下降的,劳动熟练程度则是趋于提高的。这样,基于产品成本差异的市场竞争也使供求处于不均衡状态中。同时,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也会使劳动力的供求产生不均衡。只有当一个部门或全社会都使用新技术之后,新技术成为常规技术的时候,才出现“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而“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也差别不大,于是,有可能形成一种均衡的市场结构,我们也可能依据价值定义的方法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这时,各企业差别不大,整个部门或社会不存在剩余价值。如果个别企业又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而且它生产的商品产量没有达到打破市场形成的均衡的条件下,它就只对市场系统产生“微扰”作用,这个企业是可能获得剩余价值的。而实际上,在竞争的市场中,这种“微扰”作用总会放大,打破市场的均衡,因为该企业的成本低,能以更低的价格销售产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使同类产品出现供大于求,一些仍采用传统技术、成本高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会卖不出去。只有当这种更先进的新技术又迅速扩散并最终被大多数企业所采用时,这种更先进的新技术又会决定一个新水平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并成为决定价值的基轴,而剩余价值也迅速消失。
在传统的经济中,技术进步慢,“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比较接近于现实,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加快,实际上,一种新技术还没有被推广到成为“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以前,另一种更新的技术往往就出现了,这决定了市场结构的不均衡成为常态,也可以说,市场永远处于不均衡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社会生产不存在以“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为基础的价值基轴,或者说,价值的标准模糊化和虚拟化了,具有更多的认识和预测的成份,所以,我提出“预期价值”。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它也是根据自己的生产条件和市场条件来认识和预测其“个别价值”,同样具有“预期价值”的性质。相应地,预期价值也可分为有 “社会预期价值”和“个别预期价值”。
当个别预期价值低于社会预期价值时,企业将获得预期剩余价值。于是,我们说现代商品生产是预期剩余价值的生产,它主要是技术进步所推动的。
6、阶级剥削还是个别剥削。如果我们从微观上肯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那么,从宏观上,从一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就不是一般的利润率平均化,而是利润的零化。其社会意义上的结论就是,工人可能仅受个别资本家的剥削,而不受他所属的部门的资本家的剥削,不受全体资本家的剥削。也说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个别工人和个别资本家对立,而不存在整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当然,如前所述,这是假定是以充分竞争和“市场均衡”为前提的。严格来说,这个条件是不存在,但是,在现代国家的管理之下,包括反垄断、对劳工的保护和工会加强等因素,使得充分竞争和“市场均衡”(特别是劳动力的供求均衡)接近于现实,因此,现代社会的阶级剥削是弱化的。其实,这个结论从直观上来说也是好理解的:人们劳动的时间、强度和复杂程度都没有增加,但获得的物质生活水平却越来越高,怎么好简单地说受到剥削呢?这同样多的劳动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产品的真正来源是创造性劳动所推动的知识或技术的积累。这意味着,即使有剥削,也主要是对创造性劳动的剥削。下面将进一步来考虑这个问题。

二、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积累还是知识的积累

这个矛盾与剩余价值中的矛盾是相联系的。
1、关于价值积累与知识积累。如果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没有剩余价值,那么,社会扩大再生产就不可能。但是,在资本周转中对固定资本的分析时,又隐含着一种即使不考虑剩余价值的积累情况下的资本积累的可能性。因为,当固定资本的一部分一部分价值一次一次转入W′中去,随W′的流通转化为G′的一部分,随着这种独特的流通的进行,一笔笔货币要以折旧基金的形式贮存起来,一直到它的物质形态全部损耗需要更新的时候,才重新投入流通,购买(新的)劳动资料。在这里,固定资本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有形磨损又称实物磨损;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包括:a.技术进步,机器的价值下降;b.技术进步,相同的机器效率提高。这就是说,与无形磨损相对应,应该有一个无形的积累存在,这被称之为内涵意义上的扩大再生产,它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是知识的积累。
2、真正的矛盾。当然,我们应该明确,我们说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没有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就不可能存在,指的只是价值形态上的扩大再生产不可能,而并非实物形态上的扩大再生产不可能。而在实物形态上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可能的。此外,我们还应该搞清楚,个别企业价值形态上的扩大再生产也是可能的。所以,真正的矛盾是,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没有剩余价值,不存在扩大再生产是符合现实的吗?初看起来,似乎是不符合的,因为,随着人类的发展,经济世界的商品量和价值量似乎都是迅速增加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3、不变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这个命题实际上可得到一个推论:不同时代人类生产所创造的价值量的多少仅与人类所花的总的劳动时间有关,而与其他因素,如技术水平、劳动强度等无关。因为,不管是什么时代,不管各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等如何不同,每个时代都会在自己当下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基础上来衡量自己那个时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所以,只要社会总的劳动时间相同,那么这两个时代所创造的价值量就是相同的(尽管劳动生产率和商品量等不相同)。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劳动者的日益严格的保护(限制童工,八小时工作制甚至更短,越来越多的节假日等),如果不考虑人口增长因素,那么,社会劳动的总量是不断减小的,因此,价值形态上的资本积累并非我们直观的那样是越来越大,很可能是不明显。举个简单的例子,石器时代的人们打造一件精制的石器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生产一台现代机器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能没有什么差别,因此,两者所包含的价值量也就差别不大,但如果按所谓“不变价”来计算,则是天壤之别!也就是说,平时我们习惯讲的“资本积累或价值积累”实际上是不变价的扩大。从石器到现代机器所发生的积累本质上是知识的积累的结果!这个积累是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积累。
对于知识的积累来说,再生产的条件就不一定表现在总价值的增加上,而主要是内涵意义的。如简单再生产,就不是表现为Ⅰ(V m)=ⅡC ,而是ⅠΔC=ⅡΔC。因为,由于技术进步,第一部类使用同样多的资源能生产更多的生产资料,其中,只需要价值量更少的ⅠC1就能满足本部门的需要,多出的ⅠΔC则用来与第二部类相交换。即有ⅠC=Ⅰ(C1 ΔC)。同样,第二部门也有ⅡC=Ⅱ(C2 ΔC)。实际上,两大部类用来交换的部分ΔC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折旧,另一部分是技术进步所增加的。当然,我们可能是以不变价格来计量的,因此,可以说存在“价格膨胀”。
4、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对于个别资本来说,可能存在剩余价值,它可能来源于剩余劳动,即传统的剥削,这实际上构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价值积累),是由于劳动时间延长、人口和劳动力增加等引起的;也可能来源于对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它同时还形成知识(表现为使用价值)的积累。对于现代社会经济来说,后一点更突出,但其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因为,第一,劳动力数量趋于稳定甚至减少,劳动时间也在减少,而知识的进步越来越快,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积累日益突出。第二,创造性劳动成果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无偿占有的情况日益难以发生,即对创造性劳动的剥削是困难的。此外,当知识为社会所共享时,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积累也就成为一般社会财富的积累。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创造性劳动所创造的“剩余”已不再是传统的“剩余价值”,而不过是将价值作为一种计量方法来衡量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结果,也即前面的提到的预期价值,这种预期价值也可以说是“计量价值”。在这里,价值由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成了一种价值计量方法。
对于整个社会资本来说,则可能不存在剩余价值的积累,而仅存在知识的积累。如前所述,当创造性劳动成果的“计量价值”得以实现,或者虽未实现但已过期,知识也就为社会所共享,这种知识(包括相应的技术、设备)的再生产成为一种重复劳动,而知识本身则成为社会财富,这就是社会财富的积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即使有一大堆价值,但如果没有创造性劳动对这些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没有知识的积累,那么它们就会变成一堆废物,甚至是一文不值。
总之,我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中隐含“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因素,不过,由于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创造性劳动不占主导地位,因此,马克思没有强调这个因素,相反,他注重的是重复劳动和价值的创造,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价值的积累,将剩余看作是价值的多余部分,他没有能够直接提出“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的命题,对以知识为本质的使用价值的积累估计不足,并使得他的价值论在逻辑上存在一定的内在不协调。所以,我们明确提出“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这个命题,这样一来,劳动价值论的内在矛盾就消除了,并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劳动价值论,使之能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阅读全文

与学习之余创造剩余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