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闰年和平年是谁发明的
一开始,人类试图将自然的时间表与我们的日历相匹配的做法就有缺陷。有些古代日历,如5000年前苏美尔人发明的历法,简单的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因此,苏美尔人的一年为360天,比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短了近一周。
然而,在一年之中添加几天的做法至少跟360天的纪年历法一样古老。
“埃及人采用苏美尔人的历法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们没有在日历中添加额外的天数。他们只在每年的年底加入了5天的节日和聚会时间。”Lowe说道。
更早期的埃及人(大约公元前3100年)以及中国、罗马等国家曾经使用过阴历纪年。
不过,阴历每个月平均29.5天,一年只有354天。因此,由于存在11天的差别,使用阴历的国家很快就发现无法与实际季节保持同步。
为了修正这一历法,罗马人试图在该历法中不定期的添加天数或月份,不过这些修补措施更突显革新的需要。
“混乱之年”
到尤利乌斯•凯撒与克利欧佩特拉享受着浪漫关系的时候,罗马的日历与季节已经相差了3个月。不过,埃及的历法一年是365天,自公元前3世纪起他们就开始使用闰年系统对日历进行矫正。
尤利乌斯下令一次性加入334天的“混乱之年”矫正长期以来造成的纪年误差(公元前46年)。后来他又规定每年为365.25天,每四年加入一天闰日。
不过即使这种方法也有缺陷,因为每年增加0.25天比太阳年小数点部分的0.242天略长。这就导致日历年度比太阳年长11分钟,每128年会相差一天。
“事实证明,如果每4年增加1天稍微有点多,”普吉特湾大学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历史杂志》的编辑James Evans说道。
在尤利乌斯•凯撒公元前46年引入“混乱之年”和公元前16世纪之间,这一微小的差异已经导致一些重要的日子出现较大误差,如基督教节日差了10天。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认为这种局面不能维持下去,因此1582年他推出了格列高利历(公历)。
“格列高利改革了历法,并将1582年的10月减少了10天。接着他们更改了闰日规则来矫正这一问题。”Evans说道。
如今,能被100除尽的整百数年份不一定是闰年,如1900年。除非还能被400除尽,如2000年才算是闰年。现在在世的人没人能记住上一个减少的闰日是哪一天,不过每400年减少3天闰日的做法可使日历与实际保持一致。
㈡ 是谁发明一年有几天
历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阳历亦即太阳历,主要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现时国际通用的公历(格里历)即为阳历的一种,亦简称为阳历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现行公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目前通行世界的公历,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一种阳历.这部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间所创造的文明,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公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尼罗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七千年前,他们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以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推算起来,这一天是7月19日. 最初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太阳历.后来他们又根据尼罗河泛滥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把一年分为三季,叫做洪水季、冬季和夏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每月里10天一大周,五天一小周.全年12个月,另加5天在年尾,为年终祭祀日.
这种以365天为一年的历年,是由于观测天狼星定出来的,叫天狼星年. 它和回归年相差约0.25天,因而在日历上每年的开始时间越来越早,经过1461个历年,各个日期再次与原来的季节吻合,以后又逐渐脱离.看起来,天狼星年好象在回归年周期左右徘徊,因而又叫它为徘徊年、游移年,1461年的循环周期被称为天狼周期.
后来,埃及人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年的真正周期是365.25日,但僧侣们为了使埃及的节日能与祭神会同时举行,以维护宗教的“神圣”地位,宁愿保持游移年.后来出土了一块石碑,上面有用埃及文和希腊文所写的碑文,记载了欧吉德皇帝在公元前238年发布的一道命令: 每经过四年,在第四年的年末五天祭祀日之后、下一年元旦之前,再加一天,并在这天举行欧吉德皇帝的节日庆祝会,以便让大家记住.欧吉德皇帝校正了以前历法的缺陷,这增加一天的年叫定年,其它年叫不定年.
古罗马人使用的历法经历了从太阴历到阴阳历、阳历的发展过程.罗马古时是意大利的一个小村,罗马人先是统一了意大利,而后又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最早,古罗马历全年10个月,有的历月30天,有的历月29天(这十分类似太阴历),还有70几天是年末休息日.罗马城第一个国王罗慕洛时期,各月有了名称,还排了次序.全年10个月,有的月30天,有的月31天,共304天,另外60几天是年末休息日.以罗马城建立的那一年,即公元前753年作为元年,这就是罗马纪元.某些欧洲历史学家直到17世纪末还使用这个纪年来记载历史事件.
第二个国王努马,参照希腊历法进行了改革,增加了第十一月和第十二月,同时调整各月的天数,改为1、3、5、8四个月每月31天,2、4、6、7、9、10、11七个月每月29天, 12月最短,只有28天.根据那时罗马的习惯,双数不吉祥,于是就在这个月里处决一年中所有的死刑犯.这样,历年为355天,比回归年少10多天. 为了纠正日期与季节逐年脱离的偏差,就在每四年中增加两个补充月,第一个补充月22天,加在第二年里,另一个23天加在第四年里,所增加的天数放在第十二月的24日与25日之间.这实际上就是阴阳历了,历年平均长度为366.25天,同时用增加或减少补充月的办法来补救历法与天时不和的缺点.但这样却更增加了混乱:月份随意流转.比如,掌管历法的大祭司长在自己的朋友执政的年份,就硬插进一个月,而当是仇人执政,就减少补充月,来缩短其任期.民间契约的执行也受到影响,祭祀节与斋戒日都在逐渐移动,本该夏天的收获节竟跑到了冬天举行.
当儒略·凯撒第三次任执政官时,指定以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为首的一批天文学家制定新历,这就是儒略历.
儒略历的主要内容是:每隔三年设一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以原先的第十一月1日为一年的开始,这样,罗马执政官上任时就恰值元旦. 儒略历每年分12个月,第1、3、5、7、9、11月是大月,大月每月31天.第4、6、8、10、12月为小月,小月每月30天.第二月(即原先的第十二月)在平年是29天,闰年30天,虽然月序不同于改历前,可是仍然保留着原来的特点,是一年中最短的月份.
儒略历从罗马纪元709年,即公元前45年1月1日开始实行. 这一年,为了弥补罗马历与太阳年的年差,除了355天的历年和一个23天的附加月外, 又插进两个月,其中一个月为33天,另一个月为34天.这样,这一年就有355+23+33+34=445天.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乱年”.
西方历法从儒略历实施开始,终于走上正轨.滑稽的是,那些颁发历书的祭司们,有本事从乌鸦的争斗预卜吉凶,却把改历命令中的“每隔三年设一闰年”误解为“每三年设一闰年”.这个错误直到公元前9年才由奥古斯都下令改正过来.
奥古斯都”是神圣、庄严、崇高的意思.在古罗马,这个尊号过去只是在举行宗教仪式上才授予的.在公元前27年,元老院把它授给了屋大维.他是儒略·凯撒姐姐的儿子,是凯撒遗嘱的第一继承人.
想当年,伟大的凯撒大帝南征北战,东讨西伐,雄才大略,不可一世,后来更成为事实上的独裁者.树大招风,遭到许多人嫉妒.公元前44年,当凯撒意图公开称帝时,却在元老院的议事厅遭到刺杀.此时屋大维还不满20岁,但他却颇具智力和手腕,逐渐积蓄力量,到公元前30年,击败所有对手,成了罗马“第一公民”.屋大维实际上就是唯一具有无限权力的统治者,他结束了罗马共和时期.因此,历史上把从公元前27年开始的罗马,称为罗马帝国.
当奥古斯都准备改正闰年错误时,已经多闰了三次,于是他下令从公元前8年到公元4年停止闰年,即公元前5年、公元前1年和公元4年仍是平年,以后又恢复为每四年一闰了. 为了纪念他的这一功绩,罗马元老院通过决议,把儒略历的第八月改称为“Augustus”,即奥古斯都月,因为他在这个月里曾取得过巨大的军事胜利.但这个月是小月,未免有点逊色,何况罗马人以单数为吉,而30天却是个双数,于是就从2月份拿出一天,加到奥古斯都月里,8月就31天了,可怜的2月在平年只有28天,碰上四年一次的闰年也不过29天.7、8、9月连续三个月都是大月,看起来很不顺眼,使用也不方便, 就把9月改为30天,10月为31天,11月为30天,12月为31天.这样,大小月相间的规律破坏了,一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还受到影响.
奥古斯都修改过的历法格式与现行公历一模一样了,但它的纪元,即计算年代的起算点还不是公元元年,它的闰年方法与现行公历还不完全一致.这两点差别与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基督”一词是古希腊语的译音,意为“救世主”.传说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作为救世主,许诺穷人死后升入天堂,而富人要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由于拨动了社会下层人民的心弦,基督教逐渐传播开来,引起罗马统治者不安,在提庇留皇帝时代,罗马派驻犹太的总督,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第三天,耶稣从坟墓中复活过来,并升了天,他将来还要对所有的死人、活人施行末日审判.后来,基督教徒把这些传说和耶稣言行记录下来,编写了《新约圣经》.
早期的基督教,因为打破了罗马帝国的神权统治,而多次遭到镇压.后来,罗马帝国日渐衰落,奴隶制日趋瓦解,原来的社会上层分子在彷徨中纷纷加入基督教,并逐步控制了它,努力寻求统治者对教会的支持.统治者对教会转而采取怀柔政策,到四世纪末,罗马帝国终于宣布基督教为其国教.
公历的纪元,就是从“耶稣降生”的那年算起的.这与基督教的兴盛密切相关.
此后,儒略历被认为是准确无误的历法, 于是人们把3月21日固定为春分日,却带来了未曾料想到的麻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觉,真正的春分不再与当时的日历一致,这个昼夜相等的日期越来越早,到16世纪末已提前到3月11日了. 春分逐渐提前,是由于儒略历并非最精确的历法,它的历年平均长度等于365.25日,还是比回归年长了11分14秒,这个差数虽然不大,但累积下去,128年就差一天,400年就差三天多.
为了不违背宗教会议的规定,满足教会对历法的要求,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设立了改革历法的专门委员会,比较了各种方案后, 决定采用意大利医生利里奥的方案,在400年中去掉儒略历多出的三个闰年.
1582年3月1日,格里高利颁发了改历命令,内容是:
一、1582年10月4日后的一天是10月15日,而不是10月5日,但星期序号仍然连续计算,10月4日是星期四,第二天10月15日是星期五.这样,就把从公元325年以来积累的老账一笔勾销了.
二、为避免以后再发生春分飘离的现象,改闰年方法为: 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当公元年数后边是带两个“0”的“世纪年”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
格里高利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为365日5时49分12秒,比回归年长26秒.虽然照此计算,过3000年左右仍存在1天的误差,但这样的精确度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由于格里高利历的内容比较简洁,便于记忆,而且精度较高,与天时符合较好,因此它逐步为各国政府所采用.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根据临时政府通电,从1912年1月1日正式使用格里高利历的.
㈢ 年是谁发明的
http://ke..com/view/19365.html?wtp=tt
关于年的传说
“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中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几种说法:
“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熬年的传说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另一种说法是: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㈣ 历史上最早的一年是哪一年是谁发明了年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公历来自于基督教历法,而基督教历法又来自于最早的古埃及制定的太阳历。
㈤ 谁发明的年月日
际上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公历、回历和佛历,即所谓三大历法。
公历原是基督教的教历,基督教徒以基督诞生那年起算记年,基督诞生前的年代称公元前,诞生后的年代称公元。如今,公历已成为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历法。
回历是从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避难入麦地那一天算起的。回历的元年元月元日是公元622年7月16日。回历以月亮盈亏计算,一年为三百五十四天,与公历相差十一天。回历又分太阴和太阳年法两种。
佛历是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通用的历法。佛历是从佛祖释迎牟尼逝世那年,即公元前543年算起。
阳历、阴历、阴阳历
不管是哪种历法,无非是对年月日的安排。这些安排主要依据天体的运动。
日,是最容易识别的时间单位,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日,年和月都是以日为基础的。
月亮圆缺变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时间单位,月亮圆缺变化一周是二十九天半多一点,农历的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天,就是取的它的平均数。
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一个更长一些的时间单位,以此为基础的一年长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多。阳历取其整数,平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一闰,把四个五小时多加在一起,这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六天。
如果某种历法只考虑月亮的圆缺,以十二个月为一年,那么,这种历法一年就只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时间长了之后,它就与阳历相差得越来越多,这种历法被称为纯阴历。在纯阴历里,经过若干年之后,就会出现六月飞雪,十二月酷热的现象。
我国在春秋时代就创造了“十九年七闰法”,其方法就是在纯阴历的基础上,每十九年里面七年算是闰年,闰年多加出一个月来,为十三个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规定闰十月,一年有十三个月,三百八十四天。这样安排和调节的结果,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也与随阳历而来的气候冷热变化相适应了。这样的历法实际上已经是阴阳合历,简称阴阳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样的阴阳历,有的人把农历叫做阴历,就叫错了。
公元、世纪、年代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6世纪。公元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主张以耶酥诞生做为纪元,耶酥诞
生前为“公元前”。公元532年,这种纪年法便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这种纪年法,由于它精确度很高,而为国际通用,故称“公历”。由此,耶稣诞生的年份,便称为公元元年。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纪年”。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我国采用公历是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但与当时的中华民族纪元的纪年法并行,新中国成立后,才完全采用公元纪元。
“世纪”来自拉丁文,意思是一百年。一百年叫一个世纪,从公元一年算起,每经一百年就算是一个世纪。
“年代”是在每一世纪中,以十年为一阶段,如“50年代”、“80年代”等等。一般一个世纪的最初十年不用年代来称呼,而叫做“最初十年”。
㈥ 中国农历记年方式,是谁发明的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纪年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法等。
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
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西历,以公元纪年;但中华民国历仍以1912年为元年,目前尚在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实际控制区使用。
㈦ 春节是谁发明的呢
春节是中国人发明的。
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出来掠食噬人,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但这种野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它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人们为了驱赶它,用红颜色的桃木砍成牌子挂在门口,称谓“桃符”。
还有的燃烧砍来的青竹子,燃烧时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和“光”,“年”见了,只有远走快跑,第二天一早,大家安然无恙,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
春节习俗:
春节当天要开门炮仗、拜岁、祈年、拜年、占岁、聚财。
从年初一开始便进入迎禧接福、拜祭神祖、祈求丰年主题。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炮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烧炮竹,叫作“开门炮仗”,送旧迎新。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正月初一迎新岁,拜岁。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拜岁神。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㈧ 是谁发明年月日的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了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子时,12:20分到凌晨1:00整为末子时。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为初午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午时,12:20分到下午1:00整为末午时,其它依此类推。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在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㈨ 过年是谁发明的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㈩ 经文的年是谁发明创造的
感谢神!
经文里的“年”,是神创造的。
创世记1:14节: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
愿神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