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清明创造背景

清明创造背景

发布时间:2022-06-28 02:50:20

1. 杜牧 <清明>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啊 急急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故作《清明》。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

原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如下: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清明创造背景扩展阅读: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2. 关于杜牧的诗 《清明》的背景资料!急急急急!!!!!

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3. 求杜甫《清明》这首诗的鉴赏、写作背景

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本诗写一个离乡在外的“行人”,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欲借酒浇愁的心情。诗中的行人、酒家、牧童、杏花村,山道湾湾、春雨飘洒,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清明烟雨画”。

4. 清明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5. 《清明》写作背景和诗的翻译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6. 杜牧写清明这首诗的背景

杜牧写《清明》这首诗的背景: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时杜牧为池州刺史。关于杏花村到底在何处,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说在山西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江苏南京,亦有以为诗人虚拟者。然而诸说之中,以池州说最为可信。而杜牧会昌年间,恰有出守池州的经历,借本地风光,组织成诗,为水到渠成之事。
《清明》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历来广为传诵。

7. 清明的诗意

1、诗意

清明时节,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2、原文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3、作者

北宋诗人黄庭坚

(7)清明创造背景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黄庭坚的《清明》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变法时,强力推行新政措施,一意孤行,从而形成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苏轼、司马光等人。黄庭坚因与苏轼交好,也略受牵连。

二、赏析

诗中运用了很多对比,首联是“桃李欢笑”对“坟墓生愁”;颔联是“动物蛰伏”对“草木生长”;颈联是“无耻的乞食人”对比“忠贞的隐士”,对比鲜明,引发人的思考;尾联诗人抒发感慨,无论是贤者还是愚人,最后都是黄土盖身。

诗人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表现出了消极虚无的思想,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对社会不平的愤激。

8. 陈道斌清明歌曲创作背景

陈道斌,四川广汉人,词作家,现为海政文工团创作员,国家一级编剧。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七次;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几乎每一个见到陈道斌的人,都会对他有这样的印象:他是个内敛、低调的词作家,他也是个思维活跃,拥有事业激情和梦想的音乐人。欣赏过他作品的人都说,他的音乐作品里有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东西,在豪迈而大气中流淌着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从事音乐创作多年,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人心多么浮躁,他都始终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平常心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用紧贴时代脉搏的鲜活音符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真情创作、真诚做人”是陈道斌永远恪守的座佑铭,“用优秀的作品去说话”这也是陈道斌一直以来坚持幕后潜心创作的写照,每每媒体朋友提出为其创作作宣传时,他总是真诚地婉拒,他说,作品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宣传。
近些年,陈道斌如行者一般跋涉在音乐的道路上,不断变化创作手法,尝试各种音乐类型。他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更是在词坛独树一帜。以其独有的文学韵味、隽永的词风、浪漫的意境深受作曲家、歌唱家的喜爱。他的歌词入乐可唱,发表可当诗歌诵读,是古典与时尚音乐的完美融合。
为爱放歌,愿化歌声颂美好生活

9. 清明节的创作背景

在2007年的清明节,诗人从南昌回到星子县家乡祭祖扫墓,一路上虽然春意浓浓,春桃飞花,碧柳成行,但却雾蒙蒙,雨绵绵。当汽车开进村庄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大吃一惊,一个平时寂静的小村,突然热闹非凡,顺着喧声望去,房前屋后停着许多不同的小汽车,有些还是挂着广东、上海等沿海城市的牌照。一问,原来是村里去外地工作及在沿海城市打工的成功人员也纷纷从千里之遥回村祭祖扫墓。中华民族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唯有20世纪60-70年代一度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有所制约,到90年代又开始复兴了。进入21世纪的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中国法定的节假日,放假一天。
此次诗人与家人一同上山扫墓,虽然泥泞路滑,但寂静之山在清明日陡然人潮如涌。远望各村、各家族的祖坟山,每一烟雾弥漫之处,可见人们在庄重而静静地对已逝去的先人焚香祭拜。又见此情此景,使左河水想起了几年前曾经在家乡写过的一首七言绝句《乡村清明日》:
“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诗人这次回乡扫墓又有了新的见闻和感触,在从山上下来的路上,他心里又在琢磨和推敲一首新诗(本诗),并先后在《江西诗词》和《诗潮》发表。

10. 清明的写作背景 杜牧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 借问:请问。

3. 遥指:远远地指着。

[简析]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阅读全文

与清明创造背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