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赵斌的成长经历
出生于天津的他,本应该享受着都市孩子应有的美好生活。但是他的童年注定与美好无缘,一场又一场的灾难接踵而至,7岁时的一场大病,差点夺取了他的生命。不久后父母的离异更是给他灰色的童年,加上了沉重的烙印。
渐渐长大的他才发现悲痛于以往的记忆是徒劳的,紧握现有的幸福,给爱自己的人创造幸福,才最重要。有着妈妈的疼爱和关心,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他励志要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成为家人的依靠,亲朋好友眼中的好男儿。
音乐是他从未放弃过的梦想,纵使在他生活中最困难的时刻,他也从未想着放弃。1999年,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组建极速乐队并担任主唱。2001年,他参加天津青年歌手大赛并荣获三等奖,他在靠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仅仅靠唱歌能养活自己的毕竟是少数,何况他养活的一家人呢。在2005年他毅然决定跨行进军主持界,凭着天生的语言天赋和耍宝功力竟也在主持界混的如鱼得水。2010年,他成功策划并主持亚运会冠军中国第1000块金牌得主沈宏梁的婚礼。同时,他也在暗中筹备着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张专辑。
2013年,由他本人亲历打造的“屌丝三部曲”之一《有钱儿没钱儿》全网络发行,引起不俗反响,整首歌曲以“独白”的形式来讲述人们在“有钱儿”“没钱儿”两种不同的生活境遇下所展现的生活姿态……在作者进行自嘲的同时也劝慰他人——没有什么事情比活着更重要了,不管遇到什么风浪,抱怨,逃避,忧虑都是徒劳的,还不如记得双手合十,心怀感恩。
你现在承受的,正是你当时享受的,而你此刻享受的,正是你当时付出的。相信赵斌的音乐,一定会成为众多网友真实的“生活写照”。
⑵ 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是谁编的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简化的太极拳,是国家规定的推广套路,它主要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太极拳的动作编创的,编创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应当是国家体育总局。编创推广这套太极拳,可谓有功有过。它简单易学,对推广普及太极拳健身运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也基本放弃了太极拳的技击作用,使太极拳变成了“太极操”,随着它的普及,大多数人都已经不知道太极拳原来也可以实战了,太极拳成了街头老头老太太们健身休闲的专利了。这不能不说是太极拳的悲哀。
⑶ 雍阳中学哪个老师好
其实闫主任,思品樊荣老师,语文徐晶老师,她们都很不错的。
⑷ 请告诉我哪所大学篮球硕士导师比较厉害
北京体育大学
武国政 男 原籍河北省滦县
1945年7月10日出生
中共党员 教授
1965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 1969年毕业留校工作 33年教龄
1979年聘为讲师
1992年聘为副教授
2001年聘为教授
现为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教研
室教师 博士生导师
二、校内工作
1.教学与育人成果
1969年-1973年任北京体育学院青训大队篮球队男篮教练,主要负责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和管理工作,多次以教练员兼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全国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青训队运动员毕业后,大部分运动员进入省一线队伍,其中徐元生、张明书进入了国家队,现李吉仍在湖北省体工队任教。
1973年-1983年,历任七三级、七六级、七八级、篮球专修教学工作。七三级的程维亚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体委竞赛处处长,陈文兰现任天津市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七六级的刘鹰现任江西省体育局局长;赵晓军现任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任吾清现任宁夏吴忠市体育局局长;李涛现任山西省大同市公安局局长助理;七八级的胡红现任重庆建筑大学体育部部长、教授;李安现任中国篮协北京中篮体育开发中心市场营销部经理等等。
1983年-1985年,担任院长秘书工作,协助院长进行教学与管理改革工作,在院长领导下对北京体育学院向"中国体育大学"过渡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与卢元镇、牛乾元分工撰写了可行性报告,经院党委讨论通过上报国家体委党组,为后来北京体育学院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奠定了基础。
1985年-2002年,历任八五级、八九级、院男篮代表队(1993-1995年,1995年带队参加在沈阳举行的全国体院篮球锦标赛中,在前六名的队伍中,唯有北京体院队全部由体院学生组成,经过艰苦的拼搏,终于战胜了有专业队队员参加的成都体院队和天津体院队而获得第四名)、九五级、九九级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和硕士生导师的工作。八五级的郑刚现在首都体育学院院长办公室工作;吴桂和现在广西省公安厅工作;沈飞现在是记者;八九级的曾勇现在是四川省电子科技大学男篮的主教练;赵勇在北京市消防局工作;九五级的潘德运现任浙江大学男篮主教练,两次获得CUBA总决赛亚军,等等。我所教的硕士生中王惠琳、刘庆山正在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李波现在清华大学体育部工作;赵苏妙现在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工作;目前本人正带着7个在读的硕士生。
在教学训练中,始终注意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科研,用科研指导实践,使教学质量的以保证与不断提高。1973年作为全院优选的业务教学能力最全面的三位教师之一,参加赵斌副院长领导的教师实现一专多能的实验班改革试验;1979年 进行了"开辟第二课堂发展学生全面能力"的试验,推动了体育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1986年参加了我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课题研究,设计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本人负责术科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规范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结构、教学方法、保证了教学效果,至今仍是考评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参考依据。本人多年来正是以科学态度为导向,勤奋精神为动力,关爱情怀为基点,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在教学训练中做到人有特点、队有风格,使教学对象得到较快的进步与较大幅度的提高,在篮球专修教学训练中确立了独特的教学观与训练法,使学生在学校时较扎实地领略了篮球运动的精髓,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很快就创造出教学训练的优异成果。在教学评估中始终保持"优秀"的成绩,多次获得优质课的荣誉与奖励。
三、社会工作
1972年北京举行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本人参加了篮球竞赛委员会的工作,对在10几个场地上进行的100多场球赛做了合理的安排,保证了赛事的顺利进行。
在70-80年代,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篮球比赛与集训的调研工作,并发表了调研报告,例如,柳州全国女子篮球运动员集训,1978年北京国际男子篮球邀请赛调研,北京赛区全国男子篮球联赛调研,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篮球比赛调研等。
从1973-1983年,本人以篮球以及裁判员的资格多次参加全国篮球联赛、锦标赛以及全国体育学院篮球锦标赛等赛事的裁判工作。
1987-1990年,多次代表北京体育学院参加全国地掷球锦标赛,并获得了全国团体冠军、亚军和个人第2名,并两次入选国家队及担任国家集训队教练员,代表中国参加了1998年世界地掷球(单打)锦标赛,1999年世界地掷球(团体)锦标赛,取得了团体第六名的优异成绩。1986年本人参加了国家体委组织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等9个项目的青少年训练大纲的编写工作,历时三年,经过大量的调研与测试,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测试了几百名青、少年男、女运动员,处理了数十万个数据,在1989年完成了大纲初稿,经过一年的试行,终于在1990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统一的教学训练大纲(包括"篮球教学训练大纲" "篮球教学训练大纲声像教材" "篮球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 )。9部大纲获得了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纲"问世后,国家体委群体司业训处相继组织了三次(泉州、徐州和襄樊)全国业余体校篮球教练员培训班(本人是培训班的授课教师),明确了贯彻大纲的意义,规范了篮球基本技术规格与教法步骤,统一了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从低到高的严格训练程序,确立了每一级后备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此外本人还多次担任黑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福建省、保定市等全省、市篮球教练员培训班的授课教师。
从1989年以来,本人一直担任全国少年篮球比赛的技评裁判长,负责对参赛运动员的技、战术与身体素质的考核,以及组织教练员训练经验与实践的交流。
1997-1998年国家体委群体司组织专家修订与编写全国体育运动学校教学大纲,本人任术科教学大纲编写组组长,承担了球类运动教学大纲的编写,以及《球类运动》教材中篮球部分的编写与全书的串编工作。在篮球运动教材中,针对以往的篮球教材中存在着进攻与防守内容及数量比例失调的问题,本人在防守一节中增加了"以球为中心、对球、人、区、篮进行综合防守"的观点与内容。
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根据我国与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依据我国篮球运动水平与后备人才发展的需要,再次组织专家修订1990年出版的篮球教学训练大纲,本人担任大纲修订组的副组长,大纲修订组的专家在广泛征求教练员和篮球工作者意见的基础上,队员大纲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使之更适合于各层次教练员的使用,对一些不太适合的测验项目与评定指标进行了调整及重新测定,采纳了青年队多年运用的训练与测验项目及评定标准,调整了少年甲组和青年组的年龄范围,使之与国际比赛接轨;还补充了少年比赛赛区工作细则,促进了赛区赛事工作的顺利进行。2000年《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正式出版推行,为新世纪蓬勃发展的中国篮球运动给与了有力的支持。
1998-2000年,本人参加了《篮球运动高级教程》的编写工作,全书共26章、91节,总计70余万字,该书内容充实、图文并茂,使一部及思想性、科学性、创新性、针对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篮球专业教材,被定位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本人负责编写"儿童、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一节的编写工作。选材工作与程序细致、明确可操作性强。
2000年9月-10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建立校际关系10周年之际,应印第安纳大学体育学院的邀请, 以本人为团长的四人代表团访问与考察了印第安纳大学,带去了我校领导对中、美两校友谊与交流的发展与扩大的祝愿。在两个月的访问与考察期间,我们看到了印大校院的优美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符合为其社会培养相应人才的严格校规、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也学到了他(她)们师生在篮球训练中的敬业精神以及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的训练经验。在美期间,我们还参观与访问了印第纳波利斯、芝加哥、纽约(参观了世贸大厦)、华盛顿、水牛城及美、加边境的尼亚拉加的大瀑布
2001年,本人参加了全国第六期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教研组的工作,100多名高级教练员参加了培训,前期在北京首都体育学院进行,后期到上海结合观摩"亚洲男篮锦标赛,并请了美国篮球教练和韩国教练进行了讲课与训练示范,本人主要负责听取与收集对授课专家的意见及建议,负责考核及阅卷工作。
校内、外社会工作任职情况
校内社会工作任职
篮球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篮球教研室副主任
体育系党总支委员
院党风监督员
院纪委委员
院长秘书
在本人人党支部书记与副主任时期,由于在教育党员在政治思想和组织观念与实际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及党员重新登记工作的优异表现,在建立与完善教研室岗位责任制及圆满完成教学与训练工作的突出业绩,篮球党支部与教研室双双获得了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经教研室领导班子研究讨论,由本人执笔补充、修订的教研室工作岗位责任制受到了校领导的表扬,并作为改革试点经验上报与交流;本人代表篮球教研室党支部在体育系党总支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校外社会工作任职
北京市地掷球协会委员
中国地掷球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
北京市篮球协会科研委员会委员
中国篮球协会科研委员会委员
中国篮球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培养篮球研究生协会理事
四次全国业余体校篮球教练员培训班(福建泉州、江苏徐州、湖北襄樊、湖北武汉)的授课教师
多次各省、市举办的篮球教练员培训班(四川、黑龙江、山东、福建、河北保定、辽宁阜新)的授课教师
《篮球教学训练大纲》(1990年版)编写组的成员
《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编写组的副组长
"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篮球运动高级教程》编写组成员
全国体育运动学校《术科教学大纲》与《球类运动》教材编写组组长与串编人。
从1986年至今每年都担任全国少年篮球比赛的裁判长工作,负责对运动员基本技术、身体素质的考核工作与教练员的训练经验交流工作
全国篮球高级教练员第六期岗位培训与第四期继续培训班教研组成员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分会会员
荣誉与奖励
1987年获得北京体育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被评为北京体育学院1990-1991学年度优秀教师
1991年被授予北京市1991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1991年被评为国家体委先进工作者
《对国内外优秀男子篮球队篮板球快攻速度的探讨》获1982-1983年度科研成果三等奖
《体育系篮球专修考试方法改革实施方法》获1985-1986学年度优秀教学科研论文三等奖
《我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设计和初步实施》,获1989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科研三等奖。
1991年所参加的《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篮球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篮球教学训练大纲声像教材》获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篮球普修课实行按技术分班教学的实验研究》获1992年院教学三等奖
1994年获指导本科生优秀论文奖
1997年篮球专修训练课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1996-1997学年度优质课奖
1999年篮球专修训练课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1998-1999学年度优质课奖。
四、科研工作与成果
从1971年开始,历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内、外篮球集训、比赛的调研活动,一般以个人或调研组的名义写出《调研报告》,多发表在原国家体委的内部技术资料上;
参加了1972年《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竞赛委员会的工作,负责并完成了100多场篮球比赛的编排,编制成《秩序册》, 保证了篮球比赛的顺利进行。
1973年参加了北京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篮球裁判法教学录像片》的研制拍摄,是北京体育学院第一部自己编导、拍摄的有关篮球裁判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录像片;
1973-1974年参加了于钢教授主持的篮球运动初级读物《怎样打篮球》的编写出版工作;(全书13万字,本人2万字),主要介绍了篮球爱好者入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参加了1978年《北京国际男子篮球邀请赛》的调研组工作,赛后写了专题调研报告,发表在1979年第2期《北京体育学院学报》上。
1983年参加了国务院、国家计委组织的"全国专门人才现状与规划"国家级课题的工作,本人负责国家体委系统的专门人才现状调查工作,历时半年完成了《国家体委系统的专门人才现状调查报告》(约3万字),后汇同《1986-2000年国家体委系统人才需求与规划》部分上报国务院,为我国各级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担任院长秘书时期参加了《北京体育学院向中国体育大学过渡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84年底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约4万字),对北京体育学院的现状与发展设想进行了详实的调查与研究,最后由本人与卢元镇、牛乾元分工撰写成稿,经党委常委会讨论,最后由院长向国家体委领导做了汇报。这项研究为北京体育学院升格为"北京体育大学"奠定了发展与操作基础。
1984年赴山东省济南市参加了全国篮球甲级联赛的调研工作,和他人共同完成了《对国内、外优秀篮球队篮板球快攻速度的探讨》(约7千字)的研究,对当时国内外篮球比赛中篮板球快攻的速度的状况进行了描述,找出了中国男子甲级队在篮板球快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外优秀队伍的差距。该文获院科研成果三等奖。
1985-1986年,参加了体育系篮球专修考试方法的研究,完成论文《体育系篮球专修考试方法改革与实施方案》(约6千字),根据体育系篮球专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知识与技能出发,设计了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评分内容及标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该项研究获院教学科研三等奖。
1988-1989年,参加了教务处组织的对我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的课题研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对课堂教学活动相关因素的分析,确立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构件,并按术科课堂教学的特点,确立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评估指标与内容,按与教学任务相关的密切成都确定了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评估指导思想从教学活动的主导、主体出发,从人文活动的氛围程度,教学环境的设计与运用着眼,最终落实到教书育人的效果,由本人执笔设计了术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该评估表格简洁明了,操作简便,能准确地反映教与学双方的互动效果,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肯定,并一直为我校教学督导组所采用。该研究结果撰写成论文《我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设计和初步实施》(8千字),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科研三等奖。
1987-1992年参加了地掷球训练与比赛,取得了全国前三名的成绩,两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地掷球锦标赛,取得了团体第六名的优异成绩。担任国家地掷球集训队教练, 制定集训计划,写了集训总结。在《地掷球》杂志上发表了《怎样提高地掷球抛击技术》(4千字)、《实事求是勇于进取不断前进》(约5千字)、《国家地掷球集训队集训总结》(约6千字)等三篇论文。
1986-1990年,参加了国家体委组织的"编制田径、游泳、篮球等九个项目的教学训练大纲"的工作,历时4年完成了《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约12万字),《篮球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约25万字)《篮球教学训练大纲声像教材》(180分钟)的编制工作,1990年3月由国家体委出版。获得了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1991年国家体委下达的《关于在全国贯彻执行"教学训练大纲"的决定》的文件中指出:"教学训练大纲全面探讨总结了专项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成功经验,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测试和分析,基本揭示了专项教学训练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大纲还根据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不同年龄层次的训练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内容要球、方法步骤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选材、育才考核指标和综合评定标准。对于指导我国广大青少年儿童进行系统地、科学地训练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在全国全面实施大纲,将促进我国训练体系的层层衔接,提高全国的整体水平,有利于我国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对大纲的最大肯定。
1991-1992年,参加了《篮球普修课按技术水平分班教学效果的研究》(4千字)的课题研究。该课题是针对北体大学生进行篮球普修课教学时,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差异较大,篮球教学又离不开集体配合与整体操作,因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按学生的技术水平分班,符合篮球运动专项的规律,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提高。该成果获院三等奖。
共同编译《地掷球》教学参考书(约12万字)。1993年5月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 地掷球是我国新开展的运动项目,当时在我国还十分缺乏这方面的书籍,变以此书的目的就是要系统地介绍有关地掷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方法等。以此来推动地掷球运动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并提高我国地掷球的运动水平。该书从地掷球运动所要求的身体素质,地掷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地掷球的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地掷球运动员的饮食、服装及地掷球的竞赛规则等方面做了较为相近的介绍。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地掷球教学训练丛书。
参加《纪念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一百周年全国篮球论文报告会》活动,发表了题为《提高篮球进攻速度的研究 》的论文(约6千字)。,发表在天津体院学报1996年增刊上。
该文指出:篮球比赛中,某队从控制球到完成投篮为某队的一次进攻,进攻次数越多,成功率越高,获胜希望越大。所以,如何减少每次进攻的时间,提高全场进攻的次数,保持较高的成功率,是一个对提高运动水平,取得较高的胜负率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进攻速度与球场工作效率、进攻速度与进攻质量、进攻速度与并李调配使用、进攻速度与心理素质、以及进攻速度与球队作战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经验,提出提高篮球进攻速度的方法。本人认为提高篮球进攻速度不是战术方法的使用策略,而是真正落实竞技运动的对抗特点、大运动量的特点、高强度作战的特点,以及全员作战特点的基本出发点,对提高篮球进攻速度的意义认识不够正是我国篮球运动训练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1997年参加了由国家体委竞训二司、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联合举办的《球类项目体能训练论文报告及研讨会》,在上百篇报送的论文中评出20篇优秀论文,本人的撰写的《篮球专项灵敏素质研究动态及其训练方法》一文入选,并刊登在1997年1月的《球类项目体能训练论文选编》上。
灵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的必备专项运动素质之一,尤其是随着现代篮球及、战术的迅速发展,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攻守对抗越来越激烈,身体接触越来越频繁,因而对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运动员具备反应快,应变能力强,技术动作灵活多变的能力,已成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正是在借助前人的研究,汇聚大家的经验,探索令名素质发展的历史,搜集有效的训练手段方法,提高篮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训练效果。通过研究发现,代表篮球素质精髓的灵敏素质的作用、地位已逐步得到了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与探讨;但仍存在着一技术代替灵敏的错误认识,还未认识到灵敏素质使人体对时间、空间变化只要球的适应能力,使一种在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完成动作的综合表现,是一种源于其它素质而又高于它们的素质集合而这种综合与集合又恰恰是篮球运动所不可缺少的因素。还有一种错误是训练方法上的不足,他们忽略了灵敏素质首先是神经系统反映的灵活性,丰富而迅速的应答选择和协调、准确地做出应答动作。这种特性和能力必须在体力充沛,头脑清醒,新鲜的刺激和向组合变化发展的系统训练下才能体现和形成;而方法陈旧,千篇一律的训练是当前灵敏素质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本文还收集了许多提高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
参加了国家体委群体司组织的全国体育运动学校教学大纲及教材的编写工作,担任术课大纲与教材编写组组长与串编工作。出版了《体育运动学校教学大纲》(5万字)和《球类运动》(12万)。本人担任《体育运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与《球类运动》教材编写组组长和串编工作。1998年4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体育运动学校教学大纲》(包括《体育运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与《球类运动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体委1996年修订颁发的《三年制中等体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而编写的,他是知道体育中转各门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具有法规的性质。教学大纲指明了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向和任务,规定了教材的范畴和体系,使编写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使评价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各级主管部门对各门课程进行宏观管理的依据。
本人执笔编写的《球类运动》教材中的《篮球》部分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体育中专学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水平,以及完成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了学习的时数、训练的内容。教材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方向,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技战术训练的规格、从思想、身体、技战术即教学训练能力权范围而有重点的设计了篮球教学训练的培训格局。本人在教材中对篮球运动发展概述进行了分阶段的总结与概述,更突出了世界与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动因及状况;在技术教学内容上,本人对防守对手一节中增添了对方守四大要素(即以球为中心,对球、人、区、篮进行综合控制与争夺)的辩证论述;在战术教学内容中,本人对联防战术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表明了新的观点与教学方法,并以"3-2"阵型的防守为例进行了说明:本人把联防防守分为两大任务:即"防球"与"防区","防球"是指在联防防守中以两人或三人对持球人进行防守,干扰与破坏对手的投篮、突破与向内线传球的攻击意图及行动,与此同时,另外的三人或两人对篮下及远球区进行防守,阻止对手在三秒区抢占有利的攻击位置,抢断对手向篮下或弱侧的传球,并随着对手球与人的转移不断地变换防守任务,该防守思路清晰,职责明确,既有分工,又有配合,方便了教与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一章中,本人概括地介绍了裁判员的职责与分工配合,重点地对及种特定情况下的分工与配合进行了说明,并对记录台的工作做了重点的论述, 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能执哨一般的比赛。
参加了麻雪田教授主编的《素质教育书系-学生体育知识丛书》中的《篮球》(11万字)一书的编写工作,1998年6月有知识出版社出版。《篮球》一书 从篮球运动发展简史、篮球的基本技战术、篮球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篮坛风云人物、篮球重大赛事等方面介绍了篮球的基本常识。他是广大篮球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各级篮球教练员的参考教材。本人在书中用章回的形式描述了世界与中国篮球的发展简史;重点而又简要的介绍了篮球的基本技战术规格与运用方法,以比赛演进顺序说明裁判员的工作程序与方法,更便于篮球爱好者与初级水平的运动员的学习与掌握;在篮坛风云人物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世界与中国的篮坛宿将,展示了他们的卓越技术和对篮球运动发展的功绩。
1999年第2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刊登《对体育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探讨》(3千字);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抓好的四个环节:第一、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第二、研究学法,优化教法,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第三、研究教法,指导学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共创良好的学习氛围。
《练前要热身练后要拉伸》(2千字)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1999年第6期上。本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及其爱好者介绍了参加篮球运动或其它体育运动时所必须遵守的训练程序,那就是练习前要做好热身(准备)活动,练习后要做好整理放松及拉伸活动。练前做准备活动虽说已广为人知,但在我国的体育与运动中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准备活动拉后不拉前(只拉伸身体的后面部分);而训练则往往只练习身体的前面部分(如做力量训练只做大、小腿的伸肌练习,躯干前面的腹肌练习)"而忽略身体的后面部分的练习(如向后收小腿的力量练习与背肌练习)。这不仅容易使某些部位的肌肉或关节拉伤、扭伤,还会使身体各部的肌肉发展不平衡,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为此,本人从理论与方法上向大家介绍了练前要全面热身于拉伸,练后更要整理与拉伸负担量最大的肌群,也提醒教练员与运动员训练中要全面的进行身体训练。
独立翻译NBA《篮球技术指导》(13万字)一书。2000年2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读者展示了美国NBA 篮球明星贾巴尔、拉里伯德、乔丹、斯托克顿、奥拉朱旺、马龙、大卫罗宾逊等比赛的精彩照片, 为那些热爱篮球的孩子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还以简要的技术要点与训练提示介绍了如何学会NBA篮球明星们也曾千百次练过的最基本的技术,目的是向我国广大青少年介绍与推广正确的篮球基本功是怎样学会的,摒弃那些好高骛远、哗众取宠、脱离实际的做法,从小就打好扎实的身体与技术的牢固基础,未来的篮球明星就会出现在他们中间。
2000年第2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刊登本人的一篇文章:《美国高等院校是怎样招聘教师-教练员》(3千字)。文章介绍了美国151所大学在选聘"教师-教练员"时看重与不看重的应聘人员的相关条件。被看重的条件为7项:它们是:第一
⑸ 太极拳为张三丰所创吗
太极拳从清初创建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前后,太极拳名家的技击功夫在北京享有盛誉,并且盛传有疗病、保健、延年作用,在当时北京几十种著名拳种中很为突出。于是有人就假托仙传,捏造历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起源说:
一、十四世纪的元末明初,云游四方的武当山道士张三丰
张三丰,懿州(今湖南芷江县)人,名全,一名君宝,字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首领,行游四方,曾在湖北太和山(即武当山)结庐修行。根据《明史》和历经篡修的《太和山志》,都只字未提及张三丰会拳术;即使是公元1723年住在山西的圆通道人汪锡龄编的《三丰全书》稿本以及到公元1844年被长乙山人李涵虚重编出版的《三丰全书》里面,他们虽然都鬼话连篇的宣称见过十四世纪的张三丰,但也未曾捏造张三丰会拳术或创造太极拳。太极拳创始于张三丰的谎言,出现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太极拳在北京享有盛誉之时这个事实,至此可证实。因此,说太极拳的创始人为张三丰,是不真实的。但明初张三丰何以当时名扬国内?我们如果研究一下《明史》中的“胡滢传”、“郑和传”、“姚广孝传”和“方伎传”中的张三丰事迹,把有关史料加以参证,就能清楚看出张三丰,这个被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神话人物,原来是明太祖死后,明代皇朝宫廷争夺皇位的副产品。
其历史真相是: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因太子早亡,就由皇孙朱允炆继皇位改元建文,但皇太子之弟朱棣,于建文四年以“靖难”名义,从燕京(北京)杀奔明朝首都南京,夺了皇位,改元永乐。由于传说建文帝未死于战火,永乐帝不放心,遂派亲信胡滢,配上认识建文帝面貌的内侍朱祥,以寻访道士张三丰(邋遢)为名,从陆路遍访各州、郡、乡、邑,去查访建文帝下落,有四年之久。永乐二年又有谣传建文帝逃亡海外,永乐帝又派郑和(世称三保太监)等领兵浮海,远巡西洋,也未查到建文帝下落。永乐十七年,又派胡滢出巡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去查访建文帝下落,又查了四年。永乐帝前后经过二十一年在国内外对建文帝下落的秘密查访,才放下心事。但是皇帝派胡尚书(胡滢)寻访张邋遢道人的新闻已遍传民间。永乐帝为掩盖劳师动众的真相,欺骗人民,他遂下令工部侍郎郭琏等带领丁夫三十万人,大兴土木,在武当山营建武当宫观,耗资白银几百万两。从此以后,武当山的张三丰就成为人民传说中的时髦人物。到五百年后的清末民初又被封建文人附会作为太极拳的创始人。
张三丰创太极拳说最早见于1921年北京版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一书。许禹生提倡武术,不遗余力。也练过杨式、陈氏太极拳,但疏于孜证。书中所录《太极拳经》篇末注:“此系三丰先生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盖臆说张三丰创太极拳,复臆测王宗岳为元末明初张三丰之弟子。自许书附会张三丰以后,其它太极拳书每多征引附益。张三丰为元末明初人,王宗岳为清初人,两人相去四百年。此说显系妄加牵连,不值一驳。
二、十二世纪宋徽宗时代(1101-1126)武当丹士张三峰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黄黎洲所作《王征南墓志铭》中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为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外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黎洲此铭系据高辰四撰王征南言行求为墓志铭,未考宋张三峰会武术之于史无据,“夜梦元帝授之拳法”之荒诞。清康熙十五年,黎洲子百家为其师王征南所传内家拳写有《内家拳法》,则又持张三峰兼精少林之说:“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宁波府志》采黄氏之说。迨入民国,张三峰或张三丰造拳之历史更为众说纷纭,但宋张三峰道士既已为内家拳所拉为祖师爷,而黄氏父子已明言张三峰所创者为内家拳,于是某些太极拳书遂放弃宋张三峰创太极拳之说,而以元末明初之武当张三丰道士为太极拳创造人。
三、八世纪中期的唐代徐宣平
有人认为太极拳创始于唐代徐宣平,并以《八字歌》、《心会论》、《周身大用论》、《十六关要论》和《功用歌》等列为徐宣平的论著。单从这几篇文章的风格来判断,就可肯定它们绝非唐代文词。再参阅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本末》中徐宣平事迹,仅记载徐宣平“辟谷不食,行如奔马,唐时每负薪卖于市中。”大诗人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因此,这种祖师爷越古越好的假托,也正是清末封建文人所弄的玄虚。
四、将清代乾隆年间人山右王宗岳,说成是内家拳家关中王宗。
王宗是明初内家拳家的传人,但他是关中(陕西)人。而王宗岳则是山西人。明明是张冠李戴,企图以次证明太极拳是内家拳,并在明初就在传习。又有人认为陈氏太极拳系得自蒋发,而蒋发又得自王宗岳。此说源自河北永年人李亦畲(1832-1892)的《太极拳小序》:“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祥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今考王宗岳的生平(见王宗岳《阴符枪谱》佚名氏序),公元1791年,他在洛阳,公元1795年又在开封,以设馆教书为职业。此一时期,适为温县陈家沟陈长兴(1771-1853)上一代太极拳家鼎盛时期。温县与洛阳、开封,仅隔一黄河,因之适足以推定王宗岳之太极拳乃得于陈氏。蒋发为陈王庭好友武举李际遇的部将。际遇举兵反抗明皇朝逼粮纳税于登封县嵩山少林寺前的御砦(见景日昣的《说嵩》、《刘禋传》和温睿临的《南疆逸史》卷二,列传九"陈潜夫传")。后降清,被借故族诛,蒋发投奔陈王庭处为仆。陈氏家祠藏有陈王庭遗像,旁立一人持大刀者即为蒋发(见陈子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蒋发前于王宗岳百年,所谓王宗岳传蒋发之说,显为讹言。
《清史稿》有“王来咸(征南)传”,误以关中王宗为山右王宗岳,但关中王宗为陕西人,山右王宗岳为山西人。撰此传者显系采自许禹生先生《太极拳势图解》和陈微明先生(清史馆编修)《太极拳术》,两书中误以王宗岳为明代内家拳家王宗。清代遗老大多已无乾嘉学派(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古考据的精学派系)考据之学问,故有此误。于是后来有人便以《清史稿》“王来咸传”为根据,认为太极拳创始于明代。
五、将清初雍正七年(公元1709年)被浙江总督诱捕的"练气粗劲,武艺高强,各处闻名,声气颇广"的南京人甘风池也当作内家拳家、南派太极拳家。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武术考据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战将,河南温县陈王庭所创造。 其论据是:
1、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吸收民间十六家拳法,未曾讲道太极拳。
2、温县陈王庭编造的太极拳五路,长拳108势一路,炮锤一路,采取戚氏《拳经三十二势》中的二十九势。
3、《拳经三十二势》开头是“懒擦以”、“单鞭”两势。太极拳五路,长拳、炮锤共七套的开头也都是这两势。
4、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家谱》在第九世祖陈王庭姓名旁注:“王庭,又名奏庭,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武术在山东名手。扫荡群匪千余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天生豪杰,有战大刀可考。”(见《陈氏家谱》第十二页,原谱现存北京)
5、陈王庭的《拳经总歌》歌辞吸取戚氏《拳经》歌辞内容精华。戚氏《拳经》有:“怎当我闪惊取巧”、“上擎下取一跌”、“倒骑龙佯输诈走”、“一条鞭横直披砍”、“挨步逼上下提笼”、“进攻退闪弱生强”。而陈王庭拳经总歌有:“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横直披砍奇更奇”、“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经过对照不难看出,陈王庭在拳论方面是吸取了前辈所归纳总结的精华。但陈王庭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作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发挥。
6、 陈王庭《拳精总歌》开头两句:“纵放曲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这是太极拳推手的技术特点。明代后期俞大猷、戚继光、唐顺之、程冲斗等武术著作中都没有这种特点。
7、 陈家沟陈氏世代传习陈王庭所创拳套和推手。经五传至陈长兴(1771-1853)教了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799-1872)而演变成杨式,后来派生吴式;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得杨露禅陈氏老架之传,又得陈清萍陈氏小架之传,演变成武式,后来派生孙式。这是世人熟知的五式传统太极拳套路。杨、吴、武、孙四式是直接或间接来自陈氏第一路太极拳,一脉相承,历历可数。
8、 戚继光生于1528年,卒于1587年,太极拳只能是晚出于戚氏《拳经》的拳种,并且是以戚氏《拳经》三十二势为基础的新创拳种。
当时唐豪的结论是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创造人为明末战将,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庭。
到六十年代,由于史料的续有发现,陈王庭创造太极拳的正确年代应为1644年明皇朝灭亡后的二十年左右,即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的清初。其论证是:据《温县志》、《怀庆府志》、《平安县志》考出,明亡前三年(1641年),陈王庭是温县的"乡兵守备",是一个官职不大的身先乡兵的武将,曾率乡兵随县长吴从诲击退攻城"土寇",为风雨飘摇的明皇朝立有战功。明亡后,陈王庭消极隐居,思想上受道家影响,他的遗词有:“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悔不求,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据上述史料,明亡(公元1644年)前三年,陈王庭披坚执锐,正当壮年。明亡后,王庭隐居消极,思想上受道家影响,到“年老残喘”,还能够耕余“造拳”,“教下些子弟儿孙”,故可断定太极拳的编造是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的清初。
⑹ 2022年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有哪些参考书跟资料
2022年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考研专题解读
【才思考研】
2021年的考研初试已经结束,北电专业一21年的改革面纱终于被揭开了。
从21年初试的真题来看,这门科目并没有特别为难同学们,参考书的临时改变,牵扯出了考试范围的巨大变化,而拿到题目以后,很多同学看到以后,其实感觉题目还是很熟悉的。
现在就跟着才思小编一起来看看这门科目的特点吧,才思小编将以这个科目的内容、考试范围、考试题型、参考书资料以及真题解析来给大家介绍!
一、艺术基础理论概述
艺术基础理论是在21年的参考书目变更很大,不再考察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改为了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王一川《艺术学原理》,钟大丰《中国电影史》并增加了央美编《中国美术简史》。
这个科目的改革其实不会太为难大家,因为在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出来之前,北电专一的书籍是彭吉象《艺术学概论》与王宏建《艺术概论》,也不算出圈。大家如果可以看到16年之前的真题,就会明白是一种回归。
通过分析21年的真题,北电对艺术基础理论的考察范围主要集中于:艺术理论、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中国美术史以及中外电影史这几个部分。
二、艺术基础理论考试题型及答题要求
考题类型还是同往年一致,有以下三个题型,分别是:
名词解释(5道)
简答题(3道)
论述题(2道)
答题要求:
1.要有论据来论证论点,论据切勿重复
2.研究生考试初试考察的是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自命题的主观题部分凡发现“模式化、雷同化”答题内容,一律给予评分标准的最低等次的分数。
三、艺术基础理论参考书目
这门科目在官网里有公布参考书,在加上近年来考题的考试形式,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高分大神的指点,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
教材类:
《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研室集体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以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为纲,以各美术门类在同一时期的演进为纬。中国美术史基本知识与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呈示中国美术各门类的发展演变与阐述重要的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和美术作品相结合,显现中国美术的自身发展与揭示美术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相关因素相结合,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与使用可靠的美术文物(包括新发现的重要作品)相结合。
这些内容在考题里面的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本书是一定要学习的。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经典的艺术概论教材,也是考题的主要命题来源,阅读难度很低,用于入门特别合适。
这本书包含了三编十二章节,上编为【艺术总论】,包含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个部分。中编为【艺术种类】包含了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五个部分。下编为【艺术系统】包含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三个部分。
《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这本书是艺术专业的经典本科教材,对于答题有很好的补充,很多知识点可以直接跟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结合。
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复习起来难度有些大,这本书包含了六个部分,分别是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以及艺术接受论。
《电影史及电影基础理论》22版
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考察是北电永远绕不开的话题,21年考的《神女》、苏联蒙太奇学派等内容,可以说超纲,也可以说一切均在情理之中,电影史和电影理论虽然庞杂,但应对专业一,这一本足矣!
才思·考研祝您考研顺利!在这里,我们可以让你有更高的效率,可以让你一次圆梦,可以让你的人生没有遗憾,才思欢迎你!
⑺ 求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基础理论考研参考书
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
在去年学硕和专硕进行了合并
两门专业考同一张试卷
北电官方也不在公布参考书
之前咱们对北电的专业一情况曾经进行过详细的分析
但很多同学并没有看明白
今天,咱们就以更加直白简单的方式
给同学们进行专业一的解读
01
以真题为准
2020年是北电改变风格的一年,因此,我们分别看一下2020年和2019年的真题情况。
2020年北电专业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有意味的形式
2.法兰克福学派
3.元杂剧
4.《悲剧的诞生》
5.《离骚》
二、简答
1.请简述艺术创作中想象的作用。
2.《步辇图》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时期的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
3.什么是“第四堵墙”?请简述电影与戏剧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
1.以中国文学史上具体的作家与作品为例,谈一谈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论述政治与艺术的关系,并以电影(或电影史)为例予以分析说明。
第一轮复习
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可以作为入门部分,对于本科阶段没怎么接触过《艺术概论》或者接触过也忘了的同学,一本简单的入门材料对于同学们而言很重要。
权威笔记+思维导图:权威笔记每看一部分,结合着思维导图来看,能够将内容与其对应上,同时能够有更好的逻辑框架性。
权威笔记+必备题库:每复习好一章节,就在必备题库中做一章节的题目。
中国文化读本+电影史:这两个部分属于补充部分,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概念上的梳理即可。
必备题库+补充题库+真题:将题目完整的进行梳理,从书上的知识对应题目到拓展的题目再到真题,一系列下来,可以完整的把考试能考到的题目,相当于都刷了一遍。
第二轮复习
思维导图+必备题库:通过思维导图来看自己的记忆是否准确,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
权威笔记:用权威笔记将自己遗忘的知识点补足;
权威笔记+艺术学概论+中国文化读本+电影史:将四本书串联起来来看,并且将知识点完全融汇在一起,例如同样的知识点,文化读本上可能更为详细,将要点补充到权威笔记上去,方便记忆和理解。
补充题库+真题:按照前面复习的思路,利用补充的题目和真题,再一次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与盲点。
第三轮复习(考前)
必背题库(答题经典实例+那些年的那些人部分)+权威笔记+艺术学概论:第三轮的时候,重点记忆【答题经典实例】中的重要概念,这样无论是考到【《步辇图》】还是什么别的题目,基本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而【那些年的那些人】部分,则是将考试中会涉及到的人物也都汇总了起来,并且将这些人物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也都汇总了起来,一次性将这些人名题一网打尽。随后,配合权威笔记和艺术学概论,进行最后一波的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读本+电影史:在对文化读本和电影史进行最后一波的知识点梳理和汇总;
补充题库+真题:在考前把题目在重新梳理,将自己不会的题目再重新整理记忆;
思维导图:考前用思维导图再次进行查缺补漏,甚至进考场前,都可以拿着这本来进行最后的脉络整理。
⑻ 如何看待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流行文化/赵斌
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文化研究无论在中文还是在英语世界的人文社科学界都大有成为显学的势头。由于文化不再只是高雅的、严肃的、经典的精神、思想和艺术产品,它也包括日常平庸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产品,因而也就有了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乃至商业文化等说法。当下日趋时尚的文化研究越来越侧重于消费文化的符号学解读,这种解读虽然有时十分牵强附会,但它总是以平民主义的姿态出现。事实上,无论这一类文化研究以何等民主和平等的姿态出现,从根本上讲它都摆脱不了修正主义的本质。它修正的是以法兰科福学派为代表的西马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只是修正者与其修正对象在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上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约翰费斯克写于八十年代后期的《认识流行文化》就是这样一本颇具代表性的修正主义文化研究著作。
八十年代以来在英语世界流行起来的文化研究,以盛行一时的符号学为工具,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的消费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挖掘消费者对其消费行为和被消费产品所赋予的意义。庸俗化了的文化研究,经常有意无意将四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商业流行文化的分析当作把子,将阿多诺和霍克海姆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犀利、透彻的批判误解为文化精英对平民百姓文化的歧视和敌意。打着平民主义旗号的文化研究者们自以为站在了普通人的立场上,对他们日常的文化和物质消费进行花里胡哨的诠释,给平凡的琐事戴上一种奇异的符号光环。这无论对研究者还是研究对象来说,都提供了一种廉价的精神和理论安慰,这类文化研究也因此很快便拥有了自己的学术市场。庸俗化了的文化研究在与过去或保守、或激进的文化批评传统告别之后,广开门路,从人文社科学界的独树一帜,摇身一变就桃李满天下,对某些传统人文学科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以文本分析为主的僵化了的文学批评走投无路,在新生的、市场不断扩大的”文化研究”面前,更是结结败退。一些从事文本分析的学者纷纷倒戈,急于跳上文化研究的大车,慌忙赶路,惟恐掉队。这类文化研究将奇异与通俗和二为一,把平民立场和媚俗混淆在一起,将浅陋、平面的分析掩藏在乐观的姿态背后,因此吸引了相当一批年轻学者,其中有的不乏聪明才智。另人担忧的是,他们将会在琐碎的、不费力气的、就事论事的文化现象解读中浪费掉自己的才智和年华。
费斯克在今天已经成为这一类文化研究的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者,在文化研究领域中拥有一批追随者。他曾在一系列独自撰写或与人合作的著作中反复阐述和表白自己的观点,其中《认识流行文化》比较充分地展示了他的理论和方法论立场。在本书的自序中,费斯克开山便随意道出了自己的几个理论点缀,包括近年来在英语世界大红大紫的法国文化社会学家布迪厄,七十年代以解读符号见长的法国理论家巴特,以及来自牙买加的英国批判文化理论家霍尔。不难看出,费斯克对其理论点缀的处理是灵活乃至随意的。在政治上的”第三条道路”开始泛滥之时,费氏也及时提出了自己的折中主义的流行文化观。一方面,他口头上认可资本作为支配力量的存在,同时却将分析的重点放在消费者和受众的所谓创造性的反抗和颠覆活动上。在随后的章节里,从他对流行文化的具体分析中,有心的读者很快会发现,费氏的理论折中也是幌子,大概为的是掩盖他分析中严重倾斜或干脆一边倒的做法。文化工业批量炮制的流行文化在他的视野中就是人民自己的文化,是人民颠覆和反抗资本的有力武器。正如他自己所说,商业流行文化从本质上将即使不是激进的,也是进步的。费氏宣称他这样的文化研究是乐观的,因为它在人们琐碎的日常消费中看到了活力和创造性,他因而也从中找到了社会变革的机会和动力。这样一种学理态度,被费氏策略性地称为”乐观的怀疑主义”。可是,读者应该不难看出,在这里盲目乐观是真的,怀疑则是假的。
费氏正是本着这种即便真诚也是自欺欺人的乐观主义去解读流行文化现象的。穿美国西部牛崽装,观看娱乐性电视节目,阅读耸人听闻的小报,在商场里小偷小摸,以及参与打架斗殴等,都可以被解释成社会中无权者向统治者进行的文化游击战的一部分。游击战士们在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时表现出的机敏狡黠、自鸣得意在费氏娴熟的笔下当然也是栩栩如声。逛商场买东西时,口袋里的钱如果不够,游击者自行调换一下价格标签即可。两个薪水不高的女秘书,利用仅仅一小时的午餐时间去尽情尽兴地浏览高档成衣专卖店,将店里的衣服随心所欲地试来试去,却没有任何购买的意思。她们在镜子里和对方的眼睛里享受了自己”窃来”的动人形象,而后换了衣服从容而去。依照费氏的阐释,她们如此这般共同颠覆了店主和厂家赚钱的本意,打破了商店通过内部摆设诱惑消费者购买的企图。这等于在说,没有经济实力去购买实实在在的商品,那么,就请消费它的形象和影子。镜子里的烧饼也可以充饥!费氏的理论触角当然不止限于诠释琐碎的逛商场买东西等日常消费行为,对女性解放和种族歧视这样大的问题,他也有自己独到的乐观说法。例如,女性为反抗男权的压迫,可以游离在婚姻之外-当然我们必须在此指出无论这种选择是多么的迫不得已。还有,黑人青年为反抗白人主流教育,可以辍学,甚至可以将优异的学习成绩看成是对黑人文化的背叛。总而言之,费氏的文化理解读体系中,战略上的失力者总可以变成战术上的胜利者。这其中的原因是他把符号解读拿来代替了社会学分析。
比起严谨沉重、有时甚至出力不讨好的社会学分析,聪明机敏的符号学解读则显得轻松、惬意和诙谐,往往能带给阅读者文字上的惊喜和愉悦。卸掉了历史包袱和社会内涵,符号们从此获得了独立和自由。它们被人为地分裂成能指和所指,两者可以在不经意之间任意组合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符号学家们成了语言魔术师,他们使用的道具就是没有历史深度的、自由自在的象征符号。盛产时装、香槟酒和小资产阶级的法国并非偶然地成了符号学的圣地,法国学者巴特和波德里亚先后成为世界级符号学大师。在有着深厚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传统的英语世界,一些文化研究者们也赶了一回时髦,将法国人的符号游戏当真了。因此,社会和文化现象统统被拿来当成符号来解读了。这时,问题就严重了。
放弃了严肃的社会学分析,将被分裂为能指和所指的符号拿来摆积木游戏,结果肯定是社会现象的严重误读。就费氏企图认识流行文化而言,其关键错误在于他将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权力混为一谈,资本的支配权与普通人在市场上对商品行使的选择权被当成同一回事,无视商品的选择需要购买力支撑这一最简单的事实。”
买不起的人”在费氏的符号解读体系中就成了”选择不买的人”,而且这些人仍然能享受到选择的快乐。事实上,政治经济实力处于绝对劣势的黑人孩子,盲目抵抗白人主流社会的教育体制,结果只能另他们长大后在白人支配的社会里前途更加渺茫;深受男权压迫的妇女,在男权社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即使选择了生活在婚姻之外也未必就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如此这般的抵制、反抗和放弃在一些文化研究者眼里,就成了进步的亚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观意愿和客观结果在这种理论诠释中彻底脱节,这恰恰是符号解读替代社会分析的结果。当然,符号学分析并非一无是处,它至少向我们揭示了所谓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讲是任意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社会里,这种关系往往已经或多或少被规定下来了,这种约定成俗相对稳定,迫使多数人墨守成规。因此,符号学可以为分析文化和社会现象提供一种工具,但它不能代替政治经济分析,更不能对文化和社会现象提出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诠释和批判。
费氏代表的主观主义的文化能动论之所以有其市场,是因为这样通俗易懂、轻松愉快的解析给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们提供了理论和精神安慰(如果他们真地有机会或兴趣读费氏的大作的话)。如果人们通过小打小闹、拒绝参与、故意捣乱、有意误读等文化策略,就可以毫不费力地颠覆事实上极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制度,那么何乐而不为?被支配、剥削和压迫的人们如果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问题,那还需要什么政治改良和社会革命?如此这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还有什么支配与被支配,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现象存在?从理论上提倡主观能动论的当然绝不止费斯科一人。在影响力更大的萨特以及后来的布迪厄、吉登斯等人面前,费斯科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到社会学中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理论和方法论,皆有一脉相传的嫌疑。无论冠之于哲学还是社会学,它们都旨在从理论上重新建立人的主体性和尊严。有意思的是,这类理论重建往往发生在个人的主体性感到遭受威胁和冲击的时候,在个体最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并受其跻压的时候,在结构对个人能动钳制最紧的时候。这时,思想者们自然会首先想到在理论上找一个突破口。但是,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种理论上的突破有自欺欺人之嫌。
社会学思考的根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能动与结构、自由和制约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的理论争论也经常围绕着对这一根本问题的不同诠释展开。近十多年来,一些社会学家致力于从理论上突破个人和社会、能动和结构的二元对立,超越结构主义和个人主义方法论之间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吉登斯的构成理论和布迪厄的能动结构主义是这种理论折中主义的突出代表。但是,这种理论上的超越并不能改变现实生活中自由和制约的严重分裂。虽然一些时髦的理论体系似乎已经将”结构”这一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彻底屏弃,一些理论家们之间好象也达成了一种默契,闭口不谈结构,甚至以谈结构为齿。在吉氏的理论体系中,所谓动态的
“构成”取代了被认为静止和僵化的结构。在更高明一点的布氏理论体系中,结构消失得无影无踪,被化解在一系列新的概念之中,隐藏在场域、轨迹、策略等时髦话语中,始终不得见天日。可是,现实社会中的结构当然不会因此甘罢善休,它仍会无处不在,制约着人们应付生活、创造历史的种种活动。
如果抛开理论创新的学术价值不谈,任何社会学分析的起点只能是现存的社会结构。就连个体的能动和自由也只能建立在其对结构的充分认识、玩味和批判上。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解释晚期资本主义的流行文化现象?被打着平民主义招牌的文化研究当成把子的法兰可福学派,至少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二战间,出身犹太人家庭的霍克海姆、阿多诺、马库塞等为逃避德国纳粹政府的迫害,被迫暂时或永久地移居美国。北美早已铺天盖地的商业流行文化,着实让深受欧陆的思想文化浸染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大吃一惊,他们于是将多年经营的批判理论的矛头指向了美国的商业流行文化。为了避免引起歧义,阿多诺和霍克海姆有意避免使用大众文化一词,取而代之以文化工业这一概念。因为在他们看来,大众文化有可能被误解成从大众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为大众所用的文化。文化工业则一语道破资本主义文化生产的天机–商业流行文化是由文化工业批量生产的、由大众购买和消费的文化产品,其最终目的与其它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别无两样,也就是对最大利润的追求。商业流行文化从此不必佯装什么高雅艺术了,它只不过是地道的资本生意。
阿多诺和霍克海姆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哲学批判在偏重经验实证传统的英语世界引起争议和不满是预料之中的。他们使用锋利、尖刻的语言,为的是彻底地、毫不妥协地揭穿他们看到的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美国流行文化的本质。他们的某些论断,割裂开来看,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显得过激,因此很容易成为后来文化研究的把子。但是,如果从他们大写的批判理论出发,把他们对文化工业的论断与他们对西方启蒙理性总体的辨证批判联系起来看待,再将他们的批判理论放在历史、社会和个人经历组成的多棱镜之下去审视,他们”过激的”立场和观点就不难解释和理解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是当时社会的文化精英,这一点不假。但如果说他们的理论是文化精英主义,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他们多数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但是他们选择了理论批判和批判理论为职业。事实上,他们的理论选择也是政治立场的选择–他们所希望的是通过哲学批判来达到全人类真正的解放。这一点将他们与右翼的大众文化批判区别开来。如果有人指责他们不能象英国工人阶级家庭出身的郝哥特和威廉斯那样,对工人文化有切身的同情和理解,那就是吹毛求疵了。实际上,郝哥特和威廉斯代表的英国早期的文化研究,也是社会批判,与八十年代以后在英语世界开始流行的文化研究有着根本的区别。威廉斯对民主文化的追求是以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为目的。在这个意义上,阿多诺、霍克海姆和郝哥特、威廉斯等一起构成了二战前后西方左翼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如果说阿多诺和霍克海姆的批判理论悲观色彩过于浓厚,这也是由其产生的历史和个人背景决定的。在那样一种极端的年代里,他们能够从事的理论思辩只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那就是物质和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文明究竟是怎么退回到了野蛮时代?文化工业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样的理论倾向如何能让人陶醉在大众消费的狂欢中,庆祝个人主体性在消费中行为中的再生?
当然,没人能够否认消费带给人的快感,正是因此社会学分析才要追究谁有更大的政治经济基础去从消费中获取更多的快感。费斯克代表的这类文化研究在刻意强调平民的文化抵抗的积极意义时,恰恰忽略了西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中依然普遍存在的政治经济上的极端不平等的事实,这种不平等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有增无减。在英语世界的传媒、文化与传播研究领域里,七十年代已经初见端倪的文化研究与媒体政治经济的分歧,在八十年代经过了一场论战之后,已经成为一种公开的理论对峙。批判的传媒社会学坚持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出发,追究以媒体文化工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问题的同时,探讨媒体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权。最后,在充分认识和区分所有权、控制权和操作权的基础上,媒体社会学才能对受众文化消费进行批判研究。这样层层深入分析的目的是避免将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进行简单化的处理。与媒体政治经济背道而驰,文化研究却越来越侧重对大众文化消费进行单一、狭窄、主观的解读,并冠之以所谓的符号民主。但是,九十年代以来,令人费解的是形式上激进、实质上保守的文化研究在学术界的市场不断扩大;严肃的媒体政治经济分析长期倍受冷落,孤军奋战,乃至后继无人。这难道恰恰是这个资本全球化时代政治上的全面保守在学术和思想界的写照?
⑼ 北京大学历史上出过什么名人
北京大学知名校友:李克强、邓稼先、朱自清、屠呦呦、李彦宏等。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⑽ 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
文双春拜读了王德华老师的博文《年轻人应早点学术独立》和赵斌老师的博文《是在大树下乘凉,还是去远处争夺阳光?》,被两位期待年轻学者快速成长、尽早独立的拳拳之心所感动。读后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年轻学者的所谓学术独立究竟指的是什么?是分家抑或分枝?是另起炉灶抑或另立山头?是我行我素抑或单打独斗?也许,要真正理解何谓学术独立才能更好地追求学术独立。 我尝试理解的学术独立是,学者应该要具有属于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行为,而且这种思想和行为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和控制,包括人的因素,如导师、团队负责人、领导、学术权威等,以及非人的因素,如体制、意识形态等。 在这种界定下,我认为年轻学者从刚涉足学术的那一天起就应该把追求学术独立作为首要目标。这一点与具备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也是一致的。 学术独立首先要有独立的学术思想,其次要能够在自己的职责和能力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起实现学术思想的研究条件和研究队伍。影响这两个过程的任何因素都是对学者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的干预,因此,学术独立不应简单地理解为离开谁或人人都要吹哨子的问题,要谨防摆脱了一个(些)因素的桎梏又落入了另一个(些)因素的陷阱。 本质上说,学术独立与当家与否无关,一个学者的学术威信和学术积累也与其是单打独斗还是融入团队、是“主角”还是“配角”没有必然的联系。纵观科学研究方面的杰出人才,从大团队中冒出来的反而更多一些。当然,年轻学者离开导师另立山头事业发展快的例子也不乏其数,主要理由正如王德华老师所说:充分自由、有紧迫感、有成就感。但也应该看到,这三点理由基本上是“废除生产队、实行分田到户”后自己吹自己哨子的好处,而科学研究本质上需要有人吹哨有人听哨的生产队体制。“分田到户”的“个体户”体制除了能充分调动个体积极性外,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那就是不能对抗大问题,不利于重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当今的重大科学问题需要大团队、大合作,年轻人作为听哨的“配角”融入这种大团队中,对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自己的学术境界、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并为日后成长为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吹哨“主角”,未必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而且,做任何事情,即使是“配角”,也不妨碍其有独立的学术思想,而且也需要其有创造性的学术思想。因此,年轻学者既要有在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上当家作主的崇高理想,又要有甘愿寄人篱下投身科研团队的卧薪尝胆,长远看,形式上的当家作主未必比暂时寄人篱下更有利于实现自己的学术独立目标。 的确,大树底下不长草,大树底下好乘凉,伴着大树终究不会有出息,要么在源头被扼杀,要么在温水中被煮死。因此,应当鼓励年轻人成为一棵独立的参天大树。但不一定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同时要注意在追求学术独立的过程中也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就博士生毕业后是否一定要离开导师而言,完全尊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查阅近百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员名单,不难发现,有师徒关系的比例高达40%以上,而美国居然在60%左右。这就说明导师并不都是“黄世仁”,名导师反而是自己成功的垫脚石和阶梯。不排除有很多导师或“大牛”对年轻人有很强的控制欲,对这样的导师或“大牛”,年轻人还是尽早离开为妙,哪怕是讨米要饭也要义无反顾。 当今中国,影响年轻学者学术独立的最大障碍其实不是人,而是体制和机制。如果是人的因素,可以选择离开或独立。最近流传一个说法:科研人员跳槽是重组队伍的一个有效方式,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而面对体制和机制,除了适应,别无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