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现在影视出现在大众面前很碎片化,大众真的能很好理解真善美吗
国内编剧热衷真善美属性的女主,从琼瑶剧与年代剧盛行的八九十年代,哑妻、刘慧芳便成了真善美的典型代表。
到了2000年后,真善美女主开始低龄化,演变出傻白甜这个分支,仍旧换汤不换药地受到编剧追棒。
好不容易出个真善美清流曹丹姝,也随着《清平乐》一起高开低走;
一系列失败的尝试,似乎预示着主流舞台已经不再需要真善美,反真善美才是成功良药,韩剧《迷雾》中自私的高慧兰、《延禧攻略》的黑莲花魏璎珞更能引爆观众热情。
然而,真善美真的没有魅力了吗?
作为主流价值观众推崇的品性,真善美其实从未过时,过时的,是肤浅的解读。
不信?你可以去看BBC经典迷你剧《南方与北方》。
黑田鹏信说: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真善美,传递给观众的应该是向往的理想状态,但国产剧常见的真善美或傻白甜,更容易让观众联想到人间地狱。
因为,她们的真善美失了分寸。
玛格丽特很同情生活穷苦的工人,但她从来没有给好友玛丽亚金钱施舍,一方面是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给予善意,但不超出自己与他人的承受范围,这是真善美应有的分寸。
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是无脑逞强。
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是尊严摧残。
玛格丽特很理解工人罢工的无奈,却也没有因此盲目去抨击工厂主,她更倾向于促进双方和平沟通,因为极端行为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国内编剧在解读真善美时,很喜欢突显人物的善,他们忽略了一个真善美其实是一体的,让善脱离出来呈现出的效果很容易扭曲了人物的智商与道德底线。
这种真善美的解读过于肤浅,在一定时期内会得到赞赏,但当人们不再推崇善即是真、美后,肤浅解读便明显跟不上观众的审美需求。
《南方与北方》中的玛格丽特之所以能跨越时空俘获观众,是因为它深入解读出了真善美的本质:要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美好能量、给出敬意。
只有符合这个条件,才能发挥出真善美的持久魅力。
❷ 下面哪一位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创造者
下面哪一位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创造者:() ? A、荷马 ? B、柏拉图 ? C、尼采 ? D、苏格拉底
答案:B
❸ 亚里士多德的真善美 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事物和人工制品,都是由于四种原因而存在:即,①质料因——事物构成的物质性元素;②形式因——事物的实现形状; ③创造因——事物形成的动力;④目的因——事物形成后所要达到的效用。 创造因、目的因归又属于形式因,因此,一切事物主要是由形式因和质料因构成的。 潜能——质料(潜能的存在) 事物存在状况: 实现——形式(潜能的实现) 事物的形成过程:质料(潜能)——形式(实现) 自然事物从潜能走向实现,形式因(含有动力因)是决定的因素。(这种动力也来自事物本身的一种“缺乏”)。事物的“形式”,就是事物的本质。一粒种子自身就有长成一棵幼苗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先有雕刻家的构思,大理石才会变成具体的雕像。 质料因与形式因之间也处于变化之中。每一个事物都有形式因作为目的和动力,由此可见,具体实体也有由下到上的等级。实体越往上,质料或潜能就越来越少,形式越来越纯粹。上溯到最高的实体,推至最高因,就是永恒的“第一推动者”。它推动别人,自己不动,是一种纯形式的实体,没有潜能和质料,是一种生命和心灵,类似于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 约公元前500——428年)所谓的“心灵”(Nous)。亚里士多德又把它称为“神”。最高因(神)是一切事物运动追求达到的最后结果和最高目标,也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本法则,同时,它本身也完美无缺,也是至高无上的善。 因为善本身就是完美,所以事物内在的这种善的动因,实质上也是美的动因。因此,自然事物都有美与善的趋向,它们的生长过程,就是美与善的显现过程。因此,说到底,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善。美不等于善。“善常以行为为主,而美则在不活动的事物身上也能见到”。丑和恶的事物,只是事物自然发展受到阻碍、歪曲的结果。 自然事物具有趋同美的本性:从无生命的无机界,到奇花异木的植物界;从珍禽异兽的动物界,到聪明理智的人类;从光明璀璨的日月星辰,到辽阔无际的宇宙,整个自然界显得异常和谐、完整,像是一个万能设计者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它的存在,就是美的法则的证明。 事物发生、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根据是善,美是外在形式,这个观念接近基督教思想。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 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至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wholeness)。” 美就是“整一性”。“秩序、匀称与明确”就是“整一性”。“整一性”既不是单一,也不是杂多,而是像音乐一样,五律调和,八音克谐,在丰富复杂的多样性中又保持统一性。“整一性”是艺术作品的标志:“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而“悲剧也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史诗的情节也应像悲剧的情节那样,按照戏剧的原则安排,环绕着一个整一的行动,有头、有身、有尾,这样它才能像一个完整的活东西,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快感…… 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它事,但自然引起它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 同时,他还指出,悲剧、史诗等叙事性艺术作品“整一性”的内在根据还是“可然律、必然律”。“整一性”是个体中一种统一的运动,它以内在的有机性而使个体具有丰富而又一致的性质和特征。从事物的最高因来说,这种“整一性”的根源来自于最高的善。 因此,“整一性”既有感性的形式特征,又具有精神的、理性的根源。这种美,与外在形式相关,也与精神和理念相通。
❹ 下面哪一位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创造者
如果说世界是一整片天空,那每一个人便是一小片天,如果每个人的“天”是灰暗的,那世界将乌云密布;如果每一片“天”都是光明,那么世界将万里晴空;如果说邪恶是那乌云,那善良将是那光明。
善良,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很多时候因人的一念之差终生与善良无缘,那些罪犯总叹息为什么自己要抛弃善良,其实他们可以拾起那丢失的善良。
曾经看过这样的故事:有一抢劫犯在抢劫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坏竟然成了痛苦的呐喊。
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惊吓之下马上要生产。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紧急。
一边是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一边是一个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以为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的一举一动,因为劫犯目前的选择是一场良心、道德与金钱、罪恶的较量。
终于,他慢慢放开了人质,手慢慢举起,枪从手中滑落,在地上敲出响亮的声音,而后是一整来自与围观者的掌声。
孕妇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拷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拷。
一声洪亮的涕哭声惊动了所有听到它的人,人们高呼万岁,互相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是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脸上挂着职业的满足与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警察将手拷戴在他的手上,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小的生命是我从医以来第一个从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现在希望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善良是可以被摒弃,也可以再拾起,一个劫犯不依然在面对一个幼小生命时找回了自己的善良吗?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中国古代的名言,更应该是世界的名言。人与人可以有国家之别,有种族之分,有语言之隔,有文化之异。但善良没有国界,它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在每个人的心里,与生俱来!
善良是母亲,唤一个个迷失的浪子回头;善良是仙丹,救一个个罪恶的人重生;善良是明灯,可以照亮每一个人,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善良是火,温暖每一颗冰冷的心,融化所有的罪恶。
当世界的天空充满阴云,不要怨恨。用自己善良的心去点燃别人的善心。如果每个人都擦亮自己的天空,那世界的天空将永远弥漫着那熟悉的温暖――善良!
❺ 美学原理解释真善美之间的关系
真,即艺术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
善,即艺术的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美,即艺术的展现性,指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否和谐统一,是否有艺术个性,是否有创新和发展。
真、善、美的涵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斗争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抽象的、超脱时代、超社会、超阶级的、永恒的真、善、美是不存在的。
(5)真善美一体的创造者扩展阅读
中国的感觉说认为,真善美观念产生于感觉。它是从与肉体的感觉有直接关系的对象中触发产生出来的。这种真善美意识,与肉体的官能性悦乐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所有官能性悦乐中,由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以,“食”(即对味觉的悦乐感)和“色”(即对异性的悦乐感)是美意识起源的最重要的两大契机。前一个契机有利于个体生命的保护,后一个契机则有利于族类生命的延续。
中国人的美意识从有利于生命的、愉悦官能的对象中诞生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进而又超越了生理的官能性局限,向着更为广大的领域扩展,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
美的对象扩展到给人的精神及物质的经济生活方面带来美的效果的所有对象,即把那种伦理的、道德的价值本身意识作为“美”。比如,孔子赞扬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孟子以仁义之行为为美;荀子则赞赏人情之美,等等。
❻ 柏拉图美学观点有哪些
柏拉图运用“三种床”的例子,说明诗歌与其他的艺术都只是摹仿实际事物的影像,“床”的理念才是真的存在,木匠制造实物床是摹仿床的理念,是它的比较暗淡的阴影,而艺术的床不是理念影像的影像,真实程度最低,是属于世界和认识结构序列中最低级的部分,原因是“它只是触及或把握了对象事物的一小部分,而且还是呈现的形象的一个部分。”
2、艺术与灵魂
柏拉图认为艺术只是摹仿感觉与情欲。
柏拉图在论述艺术与灵魂的能力的关系时,认为艺术家在创作中只是摹仿灵魂中的感觉与情欲部分。“他于刺激,强化了灵魂中的这种低下成分,通过增强这种低下成分就会趋向毁坏灵魂中的理性部分”
他还认为,当时希腊悲剧的艺术效果,只是迎合与满足了人们心灵中渴望发泄情感的部分,久而久之,这种持续的怜悯会造成自己有痛苦时就不易被理性克制。
3、柏拉图认为文艺的作用在于净化城邦。
柏拉图强调文艺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坏的艺术会污染城邦的精神状态,好的艺术则能净化城邦的社会风气和个人心灵。所以,他个人主张理想国家应该对艺术严格监督,阻止艺术家们“不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里描绘邪恶、放荡、卑微、龌龊的坏精神”,扶植发扬能起净化作用的艺术作品,使艺术有助于理想城邦的长治久安。
4洞穴比喻:
这个世界分成两个部分。
一个是洞穴内的世界,一个是洞穴外的世界。
假定一些从小被绑着不能转身的囚犯面朝洞壁坐在一个山洞里。洞口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往来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影子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某个囚徒解脱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以前看到的只是影子。当他走出洞口,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事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摹本。最后他看到了太阳,明白一切都是借着太阳的光才能看见的。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洞穴内的世界是怎样子的呢?就是靠火把,靠影像来支撑的世界,是被捆绑着、奴役着的世界,都是假象,都是不完美的。
而洞穴外的世界,不依赖于任何事物,这里有真实的太阳。它是理性的,抽象的,不能用肉眼看见和触摸的,必须用思维去把握的。
❼ 下面哪一位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创造者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善良,从此,善良在很多人心里落了根。他们虽然非常的善良纯真,没有一点害人之心,但是往往也没有防人之心。那些人就像是温室里长的花儿,认为自己只要善良就好,只知道要善良,而不会善待自己的善良。
不单是人,动物也是如此。它们的本性就是善良,比如关心同伴。但是,动物的善良被人类所利用,好人的善良被坏人利用,往往没什么好下场。
我昨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从小就被母亲教导,多才多艺。长大后很有本事,她相信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个女孩的梦想是当一个经纪人,但是她的母亲在北京给她找了另外一个工作,虽也没说不让她当经纪人,可是那是女孩以为妈妈不会同意她当经纪人,听信了一个陌生人的话。这个陌生人和她刚认识不久,他说他可以在上海替她找一个经纪人的职位,女孩相信了他,跟着他来到上海。之后,那个男孩借着种种借口,骗走女孩的钱,还使她不能脱身。后来女孩和那个男孩都死了,至今原因不明。那个女孩本应该有个光明的前途,她很有本事,但是她太善良了,她的善良被别人利用了,她并没有善待她的善良。
动物的善良常常被人类利用。比如麻雀,它们身体轻巧,不易捕捉,人有时会找来几只麻雀,设下陷阱。麻雀很看重同伴,一般来说会停在那几只麻雀旁边,就算感到一点不对劲,也会飞过去。这时,人就冲过来,抓住麻雀。麻雀是很善良的,它们想去救它们的同伴,但是它们这种心态被人利用,导致它们的悲剧。它们也没有善待善良。
善良是高尚的美德,它并没有错。错的是拥有善良的,他们没有善待他们的善良,错的是他们。如果不能善待善良,一昧地善良,还不如舍弃善良。如果不能做到,善良这种东西,不要更好。
作为人类,作为善良的拥有者,应该善待自己的善良,善待他人的善良,善待所有人的善良。善待善良吧,那样会更好的贯彻自己的善良!
❽ 在艺术创作中“真善美”是何种关系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批判吸收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真善美的辩证关系。从内容方面说,美既不是单纯的自然,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意识,美是显现在感性形式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是真善的统一体,即人在实践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体。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求真向善的活动。求真,即合规律性的活动;向善,即合目的性的活动。所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美与真、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内容看,美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从形式看,美也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
1、美与真
什么是真呢?真不是客观精神,也不是主观意识(真理),而是真实存在着的客观物质及其运动,是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外部现实世界。真也不单指外部现实世界的本质规律,应指由本质与现象、规律和结构、形式统一组成的客观物质世界。当外部现实世界作为真实的存在,并且按照自身的规律永不停息地运动时,它只是真,还不成其为美。美与真的关系表现为:
① 美以真为基础,真是美的前提。
真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它是美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因为:
其一、美必须把自然界作为自己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历史,就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过程。美虽然是历史的产物,但必须以自然界的现实存在为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就失去了对象,也就无法展开。人虽是大自然的骄子,人也从自然中来。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实践、创造、审美的对象。离开自然界,人既不能生活,也不能创造。作为人类第一历史活动的物质生产,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狩猎,是对自然界自然物的直接获取。劳动工具的制造,首先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石块。即使现代的大工业生产,也同样离不开自然界。它是人类在更高层次上,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对自然的加工和创造。钢铁的冶炼,煤炭的开采,水电站的兴修,其活动对象都要依赖于自然界。现实美的创造如此,艺术美的创造也不例外。人类童年的神话艺术,就是借助想象和幻想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所以,无论是现实美的创造,还是艺术美的创造,都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活动,而是依赖于自然界,根据自然的客观规律以改造自然的物质活动。只有依赖自然,符合客观规律,人类才能创造历史,创造美。
其二、美必须依赖自然的客观物质而成为感性形式的存在。
美虽不是自然界客观物质的属性,但必须依赖于客观物质的属性而存在。离开了物质,美也就无所附丽。客观物质的存在,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任何审美对象,首先是某种物质对象。先有太阳、月亮、高山、大海的物质性存在,然后人们与之发生审美关系,才有太阳的火红,月亮的皎洁,高山的雄伟,大海的壮阔。如果抽掉了日、月、山、海的物质性存在,这些美就无从谈起了。美不是虚无飘渺的幻想,而是实际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具体形象。美一旦失去了具体事物的物质属性,其客观性、形象性也就自行消失了。艺术也是如此。艺术作为艺术家审美心理的物态化,尽管是艺术家能动创造的产物,但仍不能脱离开物质形态。一方面,它源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真,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它还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和形式,如果艺术失去了语言、色彩、声音、形体等借以传达艺术信息的物质媒介,艺术美更无从谈起。所以,美不就是客观物质的自然属性,也不等于自然规律,却必须依存于客观物质的自然属性,符合自然规律,在此意义上说,真是美的基础和前提
② 真的不一定是美,但美的必须是真。
美虽以真为前提,真却不等于美。美学史上美在真,真即美的看法,强调了美对真的依赖性,美与真的相似性,却没有看到美与真的相异性。从美与真的联系看,美必须以真为基础前提,美的必须是真的;但不能反过来说,真的就是美的。美与真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从历史角度看,真在美之前,就已同宇宙一起存在;美在真之后,经由人类社会实践才得以产生。
外部世界作为一种真实存在,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按照自身的自然规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这时的自然界,只是作为真而存在,还不成其为美。美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它的出现远比自然的真要晚得多。只有被人类实践征服改造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才有美的存在。
其二、从性质上看,只有符合人的目的,符合“美的规律”的真,才有可能是美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类的劳动产品,是有目的活动的结晶。美必须经过劳动创造,必须是劳动的产品。但是,并非一切劳动创造的产品都是美的。只有那些符合人的目的,符合“美的规律”的产品,以感性形式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产品,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才有可能成为美的。而那种与人的意识和目的相悖,使人的本质力量被否定的产品,如残品、次品、废品,却引不起人们的美感,不能成为美的对象。但是,它仍是一种物质存在,是一种真实的东西。所以,真的东西要成为美,还必须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否则,虽是真的,也不是美的。也可以这样说,真成为美,必须经过善的中介,在内容上自然规律符合主体目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然形式符合主体尺度。没有与善结合的真,就不是美。这样看来,狄德罗把美仅仅看作真或善的形式的观点,黑格尔把美看作真(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都把美看作是单纯的形式,并没有在内容上说清美与真的关系。
2、美与善
什么是善呢?善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也不是人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而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功利目的和现实要求及其实现,即现实性对目的性的肯定。换言之,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本质力量的肯定性实现,是现实对主体所具有的功利性质。善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主体实践的功利要求,可理解为实践的需要、目的和尺度;二是主体实践的外部现实性,可理解为实践活动及其产品的目的实现。主体实践的这种善,是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统一,决不是个人狭隘的实践要求和现实性,而是人类普遍的实践要求和现实性。主体实践作为善而存在的时候,它还只是善而不是美。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
① 善是美的前提,美的根底里潜伏着功用。
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实现人的愿望,满足人的需要。人们最早以为美的东西,实际都是有用的东西。虽然后来审美逐渐脱离了实用功利,但在其根底里,仍然潜伏着功用。我们说善是美的前提,是因为:
其一、美不是善,但美必须以善作为存在的前提。
自然界的真,必须通过主体实践的改造,使之满足人的需要,从而实现人的目的,成为符合目的性的自然,才有可能成为美。原来与人相对立的自然界,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得以认识和改造,逐渐变得对人有利有益,即从“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这就是善。古人以“羊大为美”,其原因就在于羊的直接功利性——羊的肥胖硕大总是同味道的甘美联系在一起的。美丽的城市雕塑、园林景观,总是潜伏着悦人耳目的精神功利。现代人日益提高的审美追求,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精美的食品、漂亮的服装、舒适的居室、优雅的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都是以功利内容的善作为前提的。最初的美,都附丽于对人有用有利的事物,那些于人有害,否定生活的东西,在本质上绝不能成为美的对象。“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们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鲁迅全集》第4卷第263页。)正因为合目的性是美的前提,所以美必须依赖善而得以存在。
其二、美不是善,但美必须以善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美虽不是主体实践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却必须依赖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随着人类实践对自然的征服改造,自然与主体实践的目的要求相符合时,美才能得以产生和发展。作为符合主体实践目的要求的外部现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动态形式存在的实践活动本身,即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造型力量;另一种是作为静态形式存在的实践活动的产品。所以,美虽然不是主体实践对外部现实的目的要求,却是这种目的要求的实现;美虽然不是善,却是真对善的肯定。善是美的又一个必要前提,可以说,没有善便没有美。以往的美、善等同论,片面强调了美善的联系,却忽视了美善的区别,更没有看到善要转化为美,必须获得实在性的形式,必须潜伏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必须引起欣赏者的审美愉悦。以往的美、善“无关”论,虽然看到了美善的差别,但割断了二者之间深层的内在联系,更没有看到美具有肯定的性质,没有看到美的根底里潜伏着一定的功用。这两种理论失误的原因在于:一是未能透过现象究其本质,二是对善的功利性(直接的个人的和物质的;间接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作了狭隘化的理解。
② 美以善为前提,但善不就是美。
单纯的善,即实践主体对外部现实性的目的要求,还只是作为善而存在,还不是美。只有主体实践的目的要求符合客观规律,并为现实所肯定,进而获得外部现实形式的实在性,即借助一定的形象载体得以表现时,才有可能是美的。这是因为:
其一、善被真所肯定,获得现实形式的实在性,才有可能是美的。
主体实践的目的要求,由于符合客观规律,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被现实所肯定,或者说,善被真所肯定,因而掌握运用客观规律,得到充实,获得现实形式的实在性,所以有可能是美的。而那些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主体实践的要求及其活动,是没有实现的善,没有被真所肯定,所以是不美的。
其二、善的形式符合主体实践的“内在尺度”,才是美的。
为现实所肯定的善,即使获得某种现实形式的实在性,也不一定就是美的。只有这种现实形式的实在形式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即主体实践的目的要求符合客观规律,主体实践的“内在尺度”符合客观的自然形式,那么它才是美的。因此,同样可以说,善成为美,必须经过真的中介,与真结合,符合真,在内容上主体实践的目的要求符合客观规律,在形式上主体实践的“内在尺度”符合自然形式。
3、真、善、美的关系
真、善、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分别反映了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审美活动的能动过程及其成果,又分别是属于科学、伦理学和美学范畴的基本概念。美与真、善归根结底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们既是人类实践活动内容互有不同的三个方面,又是实践活动不同价值形态对于人类的全面展开。真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善是人类自由、自觉活动的目的要求及其实现,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及其感性形式,也叫自由的形式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感性显现。
真、善、美共有的一致品格表现在:首先三者都是客观的,都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特征和规律,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类只能发现它,适应它、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忽视它,违背它,强迫它。其次,三者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没有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实践,也就无所谓真、善、美;美;同时,三者又必须服务、应用于实践,否则,真、善、美就没有任何意义。再次,从本质根源上说,三者都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征服活动能力的提高,没有人类自身素质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没有人类精神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与主观能动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就没有真、善、美。三者既有深刻的、不可分割的内在本质上的联系,又有丰富多彩的、错综复杂的外在现象上的融合,同时还有不可等同、无以替代的属性范畴上的区别。
如前所说,真善美三者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美必须以真、善为前提,离开了真、善而言美,美就无所附丽。但是,美又不是单纯的真,也不是单纯的善,把美等同于真或善,不加区分,是不科学的。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体,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真与善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有两种形态:就真转化为美来说,真必须经过善的中介,才能成为美,这种美表现为以善为内容,以真为形式的自然美。无善的真,只是与人无关的自然客体,与实践主体的目的和需要相违背,就不是美的。就善转化为美来说,善必须经过真的中介,才能成为美。这种美表现为以真为内容,以善为形式的社会美。无真的善,违反自然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主体实践及其产品,都是不美的。无论呈现为哪一种形态,美作为真与善的统一体,在程度上都高于单纯的真或单纯的善,其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和统一。
出处 http://tieba..com/f?kz=143500323
❾ 文学理论 为什么文学是真善美的统一
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助益社会进步与人生幸福)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结构及内涵。在文学创造的艺术范畴里,“艺术真实”主要与“真”相关,“情感评价”主要与“善”相关,“形式创造”主要与“美”相关。
文学创造追求的是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标准,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美学。“真”是基础,“美”是手段,“善”是灵魂,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是文学艺术产生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因而也永远是一切进步的文学艺术家们争相攀登的艺术高峰。文学史上名篇佳作得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包含着真实的、先进的思想内容,还因为其具有完整的艺术形式,融入了作家全部的艺术精华,而最为重要的是其中以卓越的艺术魅力闪耀着永恒的光芒的“真善美”文艺思想。
《大淖记事》,作者汪曾祺,该作品在1981年2月4日发表于《北京文学》1981年第4期,因故事新奇、立意新奇、写法新奇而获1981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此该作品名声大噪,好评如潮。小说以清新自然而又韵味悠长的笔调描写了大淖一个叫巧云的姑娘和一个叫十一子的小锡匠经历种种磨难而最终在一起的爱情故事。作品不重情节而重意境的塑造,通过散淡的语言很好地阐释了人性的和谐、人情的和谐,体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结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我们将结合文学创造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鉴赏:
一、文学的真实性
文学艺术中的“真”指的是艺术的真实性,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景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高尔基说:“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而且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实!”①所以艺术的真并不是完完整整地反映现实生活,而是作者对社会生活本质的认识和感悟,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是带有主观性的。
作品《大淖记事》中,作者以平静、柔和的语言讲诉了一个团圆的爱情故事。最为引人注意的是作者在作品中描绘的生活、风俗、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念等判断标准与现实社会完全不一样,在作品里,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在这里,没有男权主义的压制,女人没有被强行加上的妻性,拥有开放的性观念,“姑娘在家生私孩子;一个媳妇,在丈夫之外,再“靠”一个,不是稀奇事。这里的女人和男人好,还是恼,只有一个标准:情愿。”只有与之俱来的母性和女性。生活古朴单纯,无拘无束。“和街里人不一样。”这一故事背景的塑造完全颠覆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乍一看,觉得是不可理解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汪曾祺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熏陶的作家,他十分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以至于他的作品充满了地道中国味的审美风格,他的写作素材主要是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故乡的民风习俗中发掘的,汪曾祺先生借此传达自己对悠久中国文化和自由人生境界的理解。②这样一来,这一背景的塑造又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艺术作品的真实性,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其实,我们可以从作者散漫、随意点缀的文笔中看出作者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以及对率真健康的人性、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这又具有人类情感追求的共性。
二、关于文学中的善
在善方面,“善”指的是艺术的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文学本身的善的价值不是它只能表现善的人与事,而是文学作品在描写善恶的时候所体现出的伦理判断,以及它所激发的感情符合善良的人性。“在创作上,不能吝惜情感。情感付出越多,收回来的就越大。”③作者关于善的认识会浸透在所叙述的语言中,从而体现出作者本人对善的态度。
在作品中,作者一直保持着以一种淡定优雅的文字记录发生在大淖,发生在巧云和十一子身上的故事,看似保持这一种于己无关的态度,比如水上保安队的刘号长乘某个黑夜玷污了巧云,“就在这一天夜里,另外一个人,拨开了巧云家的门。”十一子被打成重伤,“小锡匠被他们打死了。”带有悲壮色彩的锡匠大游行等令人焦心的情节都被作者以淡淡的墨水淡淡地描写。令我们好像看不清作者的善恶立场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十一子受伤后巧云的悉心照料,乡亲们关心十一子和巧云,锡匠是为正义而游行,刘号长终于受到惩罚,有情人终成眷属等美好结局。这样的情节发展在符合了大众对善的认知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完美的渴求。这样,作者扬善惩恶的立场就鲜明地摆出来了,汪曾祺先生有意将自己的立场在作品中隐藏起来,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三、关于文学中的美
“美”即艺术的完美性,既指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否和谐统一,是否有艺术个性,是否有创新和发展的问题,也指作品内容是否符合人类的价值要求,具有使人愉悦的问题。同时,美不仅仅是指对美的确证,还应包括对丑的否定、摒弃。“我认为审美是在具体的作品中就表现为一种生动的气韵”④美是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观念或范型。关于美的审视会因个人意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应该是一个社会群体最悠久、最深厚额审美情趣。
作品《大淖记事》给我们带来了十分唯美的感受,大大地满足了我们对美的追求。
这一观点首先体现在该作品的语言文字上。只是静静地看着《大淖记事》中如行云流水的文字,不必急着对其内容多做思考,我们就已经是在享受一种浑然天成的美了。那言语那文字,一个个拆开来看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好像只有他才能把这些文字连串得如此流畅自然唯美。评论家凌宇十分推崇地说:“读作者的小说,你会为他的文字的魔力所倾倒。句子短峭,很朴实,像在水里洗过,新鲜、纯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每句拆开来,实在很平常,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也没有格言的锻炼。但合起来,却神气全出。一句句向前推移,意象一层层荡漾开去,构成形象鲜明神气凸现的意境。”散漫、随意、清新脱俗,任何优美的字眼用在该作品上都不为过。“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在散漫之中、挥笔之间轻松地为我们创造了空彻澄清的意境,而我们沉浸在这样的美里却仍浑然不知。他,汪曾祺就有这样的本事。
在内容方面,他笔下的一切都是美的。
首先景色是优美的。“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这些诗意化了的文字就像给我们描绘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令人心向之。
其次,人物是优美的:“挑夫一二十人走成一串,步子走得很匀,很快,一路不停地打着号子。换肩时打头的一个,手往扁担上一搭,一二十幅担子就同时由右肩转到左肩上来了;一二十个头戴花草装饰的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就连小孩子站在码头上一齐撒尿,人家墙上贴着的黑黄色的牛屎粑粑,也都可以构成审美的对象、美的景观。这样的画面是让人心情趋于平静、心灵得到安慰的。那可是美啊!它就是美啊!
再次,人情也是美的。“因为是在客边,对人很和气,凡事忍让,所以这一带平常总是安安静静的,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发生。”生活在大淖的人们,自给自足,保持着至真至纯的人际交往关系,这样美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在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羡慕不已。这也许也是我们每次在梦回酒醒之际的渴望吧!
四、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真善美的统一的每一部作品都企图达到的最高目标。“崇真、扬善、赞美是所有艺术创造哲学义理指向的最高审美原则的概括。” ⑤
该作品在极力表现作品充满人性美的时候使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当巧云喂着十一子尿碱汤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为了爱人而挨打,十一子自认为"我值";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描写由作者以淡淡的语调娓娓地叙来,从而笼罩上了一种素朴清雅的优美,却是那么的让人感动!这两个年轻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让人想要掉眼泪。这份真挚的美里面,包含了作者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这是作品对真的追求;同时也包含了作者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期待,这便是对美的追求。
小说《大淖记事》讲诉的是一个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但作者并不急着推动情节的发展,而是在对周围风土人情的不断解说和对人物性格的继续塑造中完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使命。“然而这些平淡的情节,普通的景物却能吸引住读者。吸引住读者的是在平淡的情节下表现出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的美,是通过普通的景物反映出的人物的心理和感情。”人物形象的美在于他所表现的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善、美。
“作家的透视力是作家的思想与直接的一种结合。”⑥汪曾祺是一个睿智的老者,以散淡的文风契合日常生活的平淡、偶然、细碎、零乱。汪曾祺更是一个执著“诗人”,将诗的意识引入小说创作,显示出超越庸常生活,走向艺术化境的不懈追求。他在自己的小说世界中,抒发了自由的艺术精神,平等对话的人生态度,博爱式的世俗关怀。他关注世俗的本真和趣味,批判世俗的市侩和庸俗;他赞美民间的劳作和真爱,鞭挞礼教的压抑与罪恶;以诗意之“美”言说生活之“真”与道德至“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人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