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发明了什么
爱迪生:1914年发明的28伏电动汽车,1914—1915年发明石碳酸综合制造法,并合留声机和授语机为远写机,一方电话机可自动纪录对方说话。自行制造苯、靛油等
1914年odfreyCabot发明了第一艘能运输液化气的船并申请了专利
可口可乐曲线瓶(Hobbleskirt)是由Alexander Samuelson在1915年发明的
1917年罗伯特·沃特森·瓦特 发明世界第一台雷达
1917年美国人希克发明振动刀片式电动剃须刀
1914年 Garrett A. Morgan发明了Morgan防毒面具。
1915年 纽约的Eugene Sullivan及William Taylo共同发明了耐热玻璃。
1916年 调谐收音机问世,可以收到不同的电台广播。Henry Brearly研制出不锈钢。
1917年 Gideon Sundback取得现代拉链的专利(不是最早的那种拉链)。
1918年由博里尔的巴博尔公司在美国发明泡泡糖
PS:貌似文胸实在1914年发明的
一战期间西方人都忙着打仗去了,搞发明的人除了武器之外的实在是少啊
以上不排序了 ~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范围内有哪些重大的化学发明
公元1916年
德国W.科塞尔提出电价键理论
美国G.N.路易斯提出共价键理论
美国I.朗缪尔导出吸附等温方程
荷兰P.德拜和瑞士P.谢乐发明 X射线粉末法
公元1919年
英国F.W.阿斯顿制成质谱仪
英国E.卢瑟福发现人工核反应
公元1920年
德国H.施陶丁格创立高分子线链型学说
公元1921年
德国O.哈恩发现同质异能素
公元1922年
捷克斯洛伐克J.海洛夫斯基发明极谱法
公元1923年
丹麦J.N.布伦斯惕提出酸碱质子理论
美国G.N.路易斯提出路易斯酸碱理论
英国P.德拜和德国E.休克尔提出强电解质稀溶液静电理论
公元1924年
德国W.O.赫尔曼和W.黑内尔制成聚乙烯醇
法国 L.-V.德布罗意提出电子等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说
公元1925年
美国H.S.泰勒提出催化的活性中心理论
公元1926年
奥地利E.薛定谔提出微粒运动的波动方程
丹麦N.J.布耶鲁姆提出离子缔合概念
公元1927年
苏联H.H.谢苗诺夫和英国C.N.欣谢尔伍德分别提出支链反应理论
德国H.戈尔德施米特提出结晶化学规律
公元1928年
印度C.V.喇曼发现喇曼光谱
英国W.H.海特勒、F.W.伦敦和奥
地利E.薛定谔创立分子轨道理论
德国O.P.H.狄尔斯和K.阿尔德发现双烯合成
公元1929年
英国A.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德国A.F.J.布特南特等分离并阐明性激素结构
公元1930年
英国C.N.欣谢尔伍德提出催化中间化合物理论
公元1931年
美国H.C.尤里发现氘(重氢)
美国L.C.鲍林和J.C.斯莱特提出杂化轨道理论
公元1932年
英国J.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中国化学会成立
公元1933年
美国L.C.鲍林提出共振论
E.春克尔制成丁苯橡胶
公元1934年
法国F.约里奥-居里和I.约里奥-居里发现人工放射性
英国E.W.福西特等制成高压聚乙烯
英国E.卢瑟福发现氚
W.库恩提出高分子链的统计理论
公元1935年
美国H.艾林、英国J.C.波拉尼和A.G.埃文斯提出反应速率的过渡态理论
美国W.H.卡罗瑟斯制成聚己二酰己二胺
英国B.A.亚当斯和E.L.霍姆斯合成离子交换树脂
公元1937年
意大利C.佩列尔和美国E.G.塞格雷人工制得锝
德国O.拜尔制成聚氨酯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生产软质聚氯乙烯
公元1938年
德国P.施拉克制成聚己内酰胺
德国O.哈恩等发现铀的核裂变现象
公元1939年
法国M.佩雷发现钫
美国P.J.弗洛里提出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
公元1940年
美国E.M.麦克米伦和P.H.艾贝尔森人工制得镎
美国G.T.西博格和E.M.麦克米伦等人工制得钚
美国D.R.科森和E.G.塞格雷等发现砹
苏联Г.Н.弗廖罗夫和К.А.彼得扎克发现自发裂变
公元1941年
英国J.R.温菲尔德和J.T.迪克森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公元1942年
意大利E.费密等在美国建成核反应堆
美国P.J.弗洛里和M.L.哈金斯提出高分子溶液理论
公元1943年
美国S.A.瓦克斯曼从链霉菌中析离出链霉素
公元1944年
美国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L.O.摩根人工制得镅
美国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A.吉奥索人工制得锔
美国R.B.伍德沃德合成奎宁碱
美国G.T.西博格建立锕系理论
公元1945年
瑞士G.K.施瓦岑巴赫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进行络合滴定
S.鲁宾研究出扣式电池
美国J.A.马林斯基和L.E.格伦丁宁等分离出钷
3. 历史上有哪些真正开战后才掏出来的高科技
战争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很多高科技的武器,都是在战争时代研制出来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发明了陆战之王坦克,坦克的发明让人类从传统的步兵作战,开始向机械化装甲作战发展。一战时期的俄国人率先组建了第一支轰炸机部队,德国人发明了战斗机,从此以后空军的地位不断提升,并逐步发展成了一个独立兵种。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装备技术对于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大,当时世界上主要军事强国都在不遗余力的发展新型装备。在二战时期各国研发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新型武器数不胜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国的导弹(火箭),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T34坦克。德国在二战时期发明的新型装备非常多,例如说突击步枪、重型坦克、V1导弹、V2火箭、以及通用机枪等等。而德国发明的这些装备中,对于二战结束后世界军事装备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德国发明的V1导弹和V2火箭。
在二战刚刚爆发的时候,苏联和德国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当时的德国军事专家去苏联考察之后,认为苏联的坦克落后于德国一代。然而令德国的军事专家没有想到的是,在战争开始后不久,苏联就拿出了秘密武器T34坦克,T34坦克的性能远胜于德国的3号坦克和4号坦克,在同豹式坦克的作战中丝毫不落下风。T34坦克的制造成本低,生产速度快,在战场上的补充速度远快于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在二战后期的时候,德国最依赖的装甲力量已经远不如苏联。苏联能够战胜德国,T34坦克功不可没。
4. 从一战看,科技与战争有何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化学家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历史上应用科技产品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当时科技产品的最大试验场。很多科技产品还未完全定型,但由于战争的推动,使得未定型产品提前进入了使用阶段,产品在战场中直接被应用,也是战争的作用促进了科技产品的加速发展。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刚刚发明了人类第一架飞机,1915年飞机就被应用到了战场的侦查观测工作。一战中的化学武器应用使战争的形式又发生了改变,毒气杀人于无形之中,使得人们对战争的印象又抹黑了一笔。但化学武器的应用也极大地推进了化学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科学家都致力于研究这一学科,为现代化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5. 第一次世界大战所用的炸药是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吗
应该是诺贝尔发明的新式炸药。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索伯莱格就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叫硝化甘油。它的爆炸力是历史上任何炸药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这种炸药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许多人因为意外的爆炸事件而血肉横飞,连尸体也找不到。诺贝尔决心把这种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发明雷管的时侯,正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高潮期。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炸药的合资公司。但是,这种炸药本身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炸药,这种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炸药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炸药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在安全炸药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在法国又开始了对旧炸药的改良和新炸药的生产研究。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炸药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热辊子间碾压,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诺贝尔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了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新型的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他的发明兴趣不仅限于炸药,作为发明家、科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曾经研究过合成橡胶、人造丝,做过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尽管与炸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于探索的精神却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诺贝尔把他的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生过着独身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他谦虚谨慎,对别人亲切而忠诚。他拒绝别人吹捧他,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照片和画像。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在他的整个一生中,他身体虚弱、健康不佳,但他却能够在工作中建树惊人的功绩。早年的贫困与忧虑,使得他喜爱偏远的地方和安静的生活。尽管作为一个炸药和武器方面的发明家和工业家,他却厌恶暴力与战争,并且是一名忠诚的和平之友。他变成一位从早年起就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工作场所的彻底世界主义者。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只字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诺贝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的财产累计达30亿瑞典币。但是他与许多富豪截然不同。他一贯轻视金钱和财产,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他说:“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用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的祸害。有儿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给他们教育费用就行了,如果给予除教育费用以外的多余的财产,那就是错误的,那就是鼓励懒惰,那会使下一代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聪明才干。”
基于这样的思想,诺贝尔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和反对,在遗嘱中指定把他的全部财产作为一笔基金,每年以其利息作为奖金,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奖金分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及支持和平事业等5份。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他去世的日子里,即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对文学也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诺贝尔奖不仅仅表明了这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而且,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冠军的标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精英豪杰,献身于科学事业,去攻克一道道科学难关。同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科学文化的交流。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
[编辑本段]早期汽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明(技术,武器)是怎么延长战争的
好像发明了坦克。但延长了战争了吗?
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坦克和飞机是由什么动力机发明的
您好:近代坦克是 英国 先发明的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从狩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1916年生产了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了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
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数十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9.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何重大的发明
战列舰 装甲车 坦克 铁丝网 机关枪 迫击炮 有实用价值的汽车 潜艇 原子弹 计算机 飞弹 飞机 水雷 细菌武器 巴祖卡火箭炮 战壕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步影响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土耳其、波斯、中国相继发生了革命,印度也出现了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返转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出现
19世纪的国际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 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得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的政治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也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屈辱的、苛刻的和约,一定要复仇。战胜的意大利和日本觉得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首先在远东打破了华盛顿体系,继之意大利在1935年进行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又在非洲和地中海区域打破了凡尔赛体系。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则是对凡尔赛条约的公然撕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战胜国和一个战败国终于结合在一起,缔结了同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出现了上述两股新兴的、巨大的进步政治力量,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是帝国主义战争,而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的进步过程加速了,但这当然是帝国主义战争发动者所预料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