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性实验研究

创造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30 07:20:26

『壹』 小课题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研究研究方法有哪些

问卷调查、访谈、案研究、实验、观察、文献研究等1、行研究:制定性研究案通实践情况进行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经验总结、记录形价值文字2、资料收集:深入班级深入体现状进行调查利用同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明确研究象3、带:通部先、先走带、染周围习4、教育实验:立足于自所教班级通实验前、科习变化找适合科素养发展案5、案研究: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实际发制定习计划针性发展需要进行效指导6、文献: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经典书籍名格言及课程标准推荐书目阅读提供具代性创造性面教材7、教育调查:深入班级深入体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选取代表性典型事例进行缜密析找准问题所明确研究象教育课题研究基本主要几种:、观察 1.观察:解事实真相发现某种现象本质规律2.观察步骤:观察实施三步骤,步骤进行观察研究设计,步骤几面:(1)作略调查试探性观察 步工作目于搜集材料于掌握基本情况便能确计划整观察程例:要观察某教师教工作便应预先校致解位教师工作情况情况关环境条件等等通跟教师校领导谈查阅些关材料教案、教记、作业等及听课等式进行(2)确定观察目 根据研究任务研究象特点考虑弄清楚问题需要材料条件作明确规定规定明确观察便能集结能深入观察能几范围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进行必须要观察几采取组观察工合作(3)确定观察象确定拟观察总体范围;二确定拟观察案象;三确定拟观察具体项目比要研究新配任教师或专毕业课余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情况拟观察总体教师工作限达或两新教师总体范围内再定具体观察哪几所哪几教研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再拟观察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 (4)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明确规定观察目、、范围及要解问题、搜集材料外应安排观察程:观察数、密度、每观察持续间何保证观察现象态等(5)策划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般包括两种:种获观察资料手段;种保存观察资料手段 获观察资料手段主要觉器官需要些专门设置仪器帮助观察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作反应器等些仪器主要起两面作用:保证观察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精确性保存资料手段脑器官种与观察主体连起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持久性能实现资料客体化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观察瞬间发事、物、状况永久式准确、全面记录供研究反复观察资料析资料所用论哪类手段都应观察始前准备观察使用种仪器须事先作功能检查保证使用程现障碍于观察员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基本并知道观察应做些要详细、全面拍摄堂课部摄像机够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工即使作观察记录需要事先作设计记录纸印定格式排列必须记录项目约定些记录符号尽量减少现场记录书写文字间我课堂行记录例见表5-1面表格研究员根据研究需要列认课堂能发行估计所列完全所留些空格让观察员需要使用研究者要请别帮助观察必须事先观察员讲清楚每项目具体所指遇意外情况处理要求熟悉每项目所位置稳妥起见式观察前先作几观察练习帮助观察员熟悉表格内容;发现表格缺陷式观察前作调整(6)规定统性标准增加观察客观性便于衡量评价各种现象易于用数量表达观察现象使观察结核、比较、统计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观察能涉及各种素并每素规定统标准每观察或观察同现象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标准衡量主要于同研究项目涉及同性质标准:涉及单位问题衡量表现知识质量;涉及定义问题才算违反纪律;涉及计算式问题登记表达间产矛盾频率等等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统规定(7)逐段提观察提纲 观察计划基础应每或每段(几同性质内容观察组段)观察提具体提纲便使观察者每观察目、任务要获材料非明确观察提纲包括本观察要解决具体问题并且应前观察基础经深思熟虑提亦采用表格式便于类统计观察实际程加析研究某种结论许形某研究课题二、调查 :同解事实情况析事实情况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或形新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解事实情况、析情况、认真研究结论寻找解决办或进步研究案举例说明调查操作程:抽调查主要步骤 实际抽操作整程致步骤: 1.确定调查目(确定问题形假说;通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结论)2.确定抽总体要进行抽总体应与要信息总体(目标总体)致本结论适用于抽总体超范围结论适用程度取决于抽总体与目标总体差异程度 3.确定待收集数据般收集与调查目关数据调查表降低答质量4.选择抽总体哪种单位作体基本定5.编制抽框校名录、花名册等 6.确定需要精确度抽调查要由本推断总体带某些确定性般相误差或绝误差作概率水平要求 7.估计本容量估计费用 8.抽试验范围内试填调查表做些必要改进 9.实调查工作组织按抽案进行调查收调查表质量及进行检查答表要处理案 10.根据所用抽进行数据析 11.同数据采用其析作比较 12.写调查报告留存关总体信息能抽起指导作用于教育现象难于进行严格意义概率抽考虑采用列抽:总体选若干代表性单位(群)群内进行概率抽;总体选接近于研究者总体平均数印象些体;本限于总体易于取部;本随便选取;本由自愿调查员组;等等本要选择适数据析结论要慎重应充利用其信息进行核查、确认教育现象研究研究者智恝、经验抽技术机结合获取本关键三、测验: 想描述某些行状况或推论某些行状况(包括:能力与性、兴趣、机、态度、观念及理需要等);考虑改建策略或案或进步形新研究课题教育理测量用作定量研究重要主要功能评估、诊断预测(举例XXX师所做自能力测验(试验)解高级自能力究竟能达何种程度)所谓测量根据定则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程测验教育理测量项主要内容形式测验客观性关于测验系统化程坏程度指标测验控制同间于同试或同间于同试其意义都应该相同保持刺激客观性则要遵照定程序予控制(周文琴师做测试前邀请我家讲目于排除避免素影响排除测验随意性真实性实现评测标准同性)推论客观性指同结同所做推论应该致同同间同结所做解释应该相同四、行研究: 行研究种适应范围内教育改革探索性研究其目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针教育教育实践问题行研究断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研究改革行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具体改革行紧密相连(特点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模式基本:计划——行——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体比较适用另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总结评价述行研究几步骤发现三明显特征:具态性所设想、计划、都处于放态系统都修改;二较强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员全体组员参与行研究实施全程三整研究程诊断性评价、形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研究工作流程始终具体说说操作:1.预诊:阶段任务发现问题教或校工作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行改变初设想各步骤预诊占十重要位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阶段立由教研员、教师教育行政员组研究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研究查找解决问题关理论、文献充占资料参与研究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意见便总体计划拟定做诊断性评价3.拟定总体计划:初设想系统化计划行研究态放系统所总体计划修订更改4.制定具体计划:实现总体计划具体措施实际问题解决需要前提才导致旨改变现状干预行现5.行:整研究工作败关键阶段特点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实施计划行注意收集每步行反馈信息行则进入步计划行反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能需要作调整或修改行目检验某设想或计划解决实际问题行研究程性资料搜集、整理非重要6.总结评价:首先要研究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行背景素及影响行素二行程包括式参与计划实施使用材料安排意外变化、何排除干扰三行结包括预期与非预期积极消极要注意搜集三面资料背景资料析计划设想效性基础材料程资料判断行效、由案带带考察依据;结资料析案带效直接依据考察要灵运用各种观察技术及数据、资料采集析技术充总结评价实际行研究程及其结反思反思行研究第循环周期结束渡另循环周期介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研究报告整研究工作总结评价阶段除要研究获数据、资料进行科处理研究所需要结论外应产课题实际问题作解释评价五、经验总结:教师用教育经验总结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事实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经验材料并使升教育理论高度便更指导新教育实践种教育科研究关键要能够透现象看本质找实际经验规律;更更加理性改进自教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基本要求:1.要注意经验先 进性(观念必须更新)2.要全面考察总结象充占原始事实材料;且做点面点、面结合防止偏概全片面性3.要教育实践依据能凭空想毫价值4.要善于进行理论析六、文献: 类阅读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资料价值材料)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思路文献按内容性质零文献、文献、二文献三文献零文献未经发表意识处理原始资料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研究、新知识、新技术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文献指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定编排系统便于查找文献三文献指工具书二文献基础众文献综合研究结七、案研究: 案研究单研究象进行深具体研究案研究象别团体或机构前者或少数几优或差进行案析者某先进班级或校进行案研究案研究般研究象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考察析所谓解剖麻雀案研究原始资料积累非重要同案研究仅停留案研究认识水平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间关系提些积极教育策改革教育教能通某案研究形假说进产新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观察或追踪、几、团体、节课……程间短依需要定进行析概括透现象看本质规律性结论找解决问题办(案研究象少研究规模较;同案研究般都没控制自状态进行要段间内突击完所案研究特别适合教师研究教师抓住两典型或类结合教、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于每教育实践工作者说总班找研究象且需要特殊处理影响教育)八、案例研究:案例外者尚普遍公认、权威定义般认案例现实某具体现象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教育具典型意义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规律或某些教思想、原理具体教事件描述、总结析通课堂内真实故事教实践遇困惑真实记录些真实记录进行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问题根源进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或形新研究课题案例研究研究者自身洞察力关键关于案例含义基本观点:第所案例都事件并所事件都案例教育案例首先表现事件能够作案例事件必须要具备两基本条件;事件必须要包含或疑难问题同能包含解决些问题换句说没问题内事件能称案例;二事件应该具定典型性通事件给带许思考带若遇同或类似事件何应借鉴意义价值第二所案例都故事并所故事都, , 案例案例讲述肯定故事并且许情况讲述趣故事其些情节、鲜物作案例故事至少应该具备两两条件:故事必须真实事例能编制者自凭空想象杜撰没真实发故事能作案例;二要始结束完整情节片段、支离破碎给整体所谓故事能案例第三所案例都某事例描述所事例描述都案例除满足述两面要求外案例叙写要具备列条件:事例描述要包括定冲突;二事例描述要具体、明确应事情体何笼统描述应事情所具总体特征所作抽象化、概括化说明;三描述要事例置于空框架要说明故事发间、点等;四事例描述要能反映教育教工作复杂性揭示物内世界态度、机、需要等;五事例描述要能反映故事发特定背景通面析看虽项练习、难题、篇文章或其近似于案例材料课堂起调积极性效并能称案例既任何案例基础都或单位实际情景所面事实若虚拟材料、没任何问题或疑难包含内材料纳入案例阵营案例主要特征几乎存案例结构(每完整案例体包括四部):①主题与背景——每案例都提炼鲜明主题通应关系课堂教核理念、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代性、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改革精神②情境描述——案例描述应件文作品或片段课堂实录论主题深刻、故事复杂都应该种趣引入胜式讲述案例描述能杜撰应源于教师真实经验(情境故事教事件)、面问题;具体情节要经适调整与改编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讨论焦点③问题讨论——首先设计份案例讨论作业单包括科知识要点、教情境特点及案例说明与注意事项提建议讨论问题科知识问题、评价习效、教情境问题、扩展问题④诠释与研究——案例作角度解读包括课堂教行作技术析教师课反思等案例研究所结论部展析应归课堂教基本面探讨才能展现案例价值案例单例横向差别比较纵向改变进步各同作用九、实验: 1.实验通俗说种先想做研究(相说)——想:已理论经验发形某种教育思想理论构想即假说(亦称假设);——做:形假说积极主计划控制教育实践加验证通实验象变化、发展状况观察确立自变量与变量间关系效验证完善假说2.试验特征:验证假说控制条件切实验所具备共性教育实验伦理原则、限控制、控制形性(其程价值)等特征教育实验几层含义:首先教育实验必须确立自变量与变量间关系其教育教实验必须科选择研究象再教育教实验必须控制操纵实验条件实验应具重复性亦即应仅具效度且具信度(即经重复实验所实验结应致相同)3.叫假说所谓假说根据事实材料定科理论所研究问题性规律性进行研究前 预先做推测性论断假定性解释假说形理论构思程般经三阶段:发现问题——初步假设——形假说4.教育实验变量①自变量(称做实验或实验素素)由实验者操纵由实验者自身独立变化引起其变量发变化举例:考察同教材习影响教材实验自变量再我校构建‘乐·’式课堂教基本模式实验……实验至少要两种水平(比两组、两班级等等)才能进行比较(所举必须至少要两种教材)否则其本身能构实验②变量变量种假定结变量自变量反应变量或曰输实验变量作用于实验象所现效变量实验变量必须具定测性③关变量(称控制变量)些某实验所需要研究、自变量与变量外切变量些统称该实验研究关变量称非实验或关例同教材比较实验教材外教师水平、原基础、家教、习间等切能影响教效素都该实验关变量控制关变量非重要:探索关系确实保证变量变化由自变量变化所引起必须排除其关素影响控制关素使实验除自变量外其条件保持致才能保证实验实验研究具定效度否则实验失败5.实验操作(严密控制实验程至关重要):——形假说——研究制定严谨科实验案(选择试、确定比组、实验程设计、实验材料工具选择、研究关变量及其控制措施、实验阶段划、原始程性资料积累案与工、形式确定等等)—— 按照案实施实验—— 形实验阶段性报告总结性报告—— 实验进行评价论证教育科研述些般教师都便使用

『贰』 怎样研究一个问题的可行性,创造性

一、写一下开题报告:为什么选这个探究性问题,背景介绍,可行性分析,研究意义分析、研究进度安排中期汇报:进度汇报、经验教训总结、下阶段目标结题报告:数据、图表、结论、分析、社会意义下文转载供参考:初中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和膨胀,使人们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终结性学习正被终身学习所替代。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精神。”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化学学科中的探究性实验更是体现探究性学习精髓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关于中学化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旨在将学习地看作是独立获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这种学习过程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1)从教育学理论角度看,学生学习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性)和内心体验(创新性),课堂教学中,在确立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要的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2)从认识理论角度看,每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但一个人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和变化。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是学校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3)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角度看,建构主义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问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三)研究目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假设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自主分析讨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课内与课外探究性学习的整合:在课外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带有浓郁色彩的“发展兴趣、深入实际、自主探究”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同课题或相近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查阅、学习和研究。(2)个案研究法。教学研究以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能力各方面作比较、归纳、总结。(3)行动研究法。在提出理论假设和班级课堂教学改革的框架设计后,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检验、丰富、发展、推进和完善理论与形成模式,最终把理论假设转化为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探究型模式。(五)实施过程1.查阅相关资料,作读书笔记通过订阅国家级的化学教学刊物,及购阅教学理论书籍,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修养,对该课题的研究实施起了很大的作用。2.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问卷调查”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对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需要些什么,以便更好地进行研究。3.以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每一课时,都将以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求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作比较、归纳、总结。4.指导学生撰写探究性学习小论文在一些探究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以论文的形式谈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六)研究成果(1)、理论成果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在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研究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并对提出的假设如何推理论证,形成全新的学习理论。(2)、实践成果1.创设情景,展示目标课题的展示要从学科本身出发,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与社会生活,以一定的情景作为铺垫,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题不能偏离、超越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也要注意问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并能使学生明了所提出问题的指向性。课题应尽量在课前提出,要让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同学间的讨论等形式制定一定的学习方案,并能探讨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仪器、药品,以及一些可能发生的现象,相应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热情而处于不断地探索、研究过程之中。2.分析起疑,方案假设课堂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以后,学生就会针对课题讨论。这时候学生会产生很多的疑问。此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素材,或者提供给学生获得资料、素材的途径,达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目的。接着,在学生对课题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尽量在诱发性的问题情景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类推等不断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学生将原有的各种片断知识、素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的联系,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学习方案。教师一方面要允许学生有形形色色的猜测、想像,强调独立思维、直觉思维和洞察力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学生明确因果关系,强调逻辑推理,而不是胡乱猜测。3.动手实验,验证探究验证是学生确立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关键,是获得正确的概念、理论的基本保证。验证的方法一般以实验为主,要以实验中观察到的科学事实为依据来判断假设的科学性。当实验事实与假设不符时,学生可再进行讨论或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根源所在,增加适当的知识素材,指导学生重新进行假设、验证。4.讨论结果,拓展思维在假设、验证的基础上学生必然求得结论,使感性体验符号化,成为认知结构的内在成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经过验证的假设进行加工,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结论,适时进行恰当的评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欢愉。学生则要积极地把抽象化了的概念、原理应用到新情景中去,用概念、原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完善,又是概念、原理的复现,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增强了应用概念、原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科版第八章复习课的教学案例课题:实验习题——确定所给白色粉末的成分。1.展示目标课前两天,向学生展示实验习题: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硝酸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请设计一实验,确定这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鉴定的方案,并拟订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同时探讨实验时所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2.探索方案课堂教学开始,先让学生复习可能含有的三种物质的性质,并以实验加以佐证。三中物质的性质:CuSO4溶于水后成为蓝色溶液;Na2CO3遇酸后产生气泡;Ba(NO3)2遇稀H2SO4后产生白色沉淀;三者两两混合,CuSO4+Na2CO3——蓝色沉淀,Na2CO3+Ba(NO3)2——白色沉淀,CuSO4+Ba(NO3)2——白色沉淀,其中前二种沉淀均会溶于稀HNO3。之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就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以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讨论结束后,每一小组派代表发表组内确定的实验方案(投影)。而后,大家评议各组实验方案的优劣。实验方案并不是唯一,因此,大家对各组方案只是评议,而并不归结于一个方案,孰优孰劣,由实验鉴别时论证。3.实验鉴别师生首先共同讨论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每2人一组,安静耐心,作好现象记录。各组组成成分不同,因此实验过程中不受邻组同学实验的干扰。取样白色粉末时,应以少量为宜,以防白色粉末受到温度影响不溶解而误认为沉淀。溶解白色粉末时,应用蒸馏水,面不用自来水,以防止Cl-在实验中的干扰。胶头滴管取烧杯内溶液时,应靠住烧杯内壁,接触液面即可。学生根据讨论,进行实验。实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方案作一些调整。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现象,并作好记录。实验结束,根据现象,作出结论。4.结果讨论教师对学生实验时的错误操作作评点: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结论作剖析,分析其中操作及选用试剂等可能的错误。此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第一步除加水溶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学生接过教师抛过来的问题后,立即可以投入到讨论??、实验探索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在探究性学习中运转??。[第一步还可以这样做:取样,把白色粉末置于表面皿上,然后滴加稀HCl或稀HNO3,看是否产生蓝色的现象(判断有无CuSO4),看是否产生气泡(判断有无Na2CO3)]。5.小结巩固学生对本节实验课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自由发言)6.课外研究针对本节课从实验习题的布置,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鉴定的过程等方面,要求学生写一篇科技小论文,谈自己学习的感受??、体会及对这类课的创新想法,还可自己设计课题带到课外进行研究。(七)结论实验证明,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学习获得了新知,激发了积极的思维,初步培养了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系统训练。感受和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事物本质的科学精神,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他们感到探究性实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开阔了解题视野,因此,实验班中培养了一披化学尖子生,他们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于成绩中下的同学,他们认为化学探究性实验大大提高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平时考试中遇到实验题不再惧怕,能够独立冷静的思考、分析,因此,在这一年中,他们的化学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八)讨论与分析我校经过一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课题成果,主要成果:1、学生探究性学习案例集,2、老师教学论文集,3、老师教学案例集。但是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总结和反思:首先,我校对独立形态的探究型课程虽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课题的生成途径不够广泛,只局限在教科研组和探究性课程的范围内;又如:成果评价表不能反映文理科的差异,这使在评价的标准上不能合理、公正地评价学生课题的价值。如同上述,我们建议:今后的学生课题应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学生课题的产生以学科教学为主,兼顾各类活动课课程和探究性学习包。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课题,这些课题可以从学生喜欢的话题产生,使其更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说明的是:学生课题的成果评价要考虑到文理科的差异,但也不能过分的强调学科化,重要的是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对学生参与探究的态度、方法和过程的评价。其次,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我校教师的教学课堂资料后,愈发感受到学科渗透探究性教学研究的重要性,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比如:探究性教学已初步形成的几种教学模式如何相互融合,灵活运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将知识、方法和过程优化组合?这些问题将在我们今后的研究中逐一解决。所谓“教无定法”,我们由衷地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所创新,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第三,如何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加以综合和整合,并结合本校实际,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加以推广。(九)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1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刘大春.科学哲学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编著.6倪志刚:《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创新设计》东北师大出版社7《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3,20048中国教育网:

『叁』 如何运用创造性探讨教学的五个阶段

创造性教学创造性使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创造性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新教材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成果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新基础教育高中生物教材创造性使用的研究”总课题工作报告,第二部分为“新基础教育高中生物教材创造性使用的研究”总课题研究报告,第三部分为“新基础教育高中生物教材创造性使用的研究”部分子课题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 “新基础教育高中生物教材创造性使用的研究”总课题工作报告
第二部分“新基础教育高中生物教材创造性使用的研究”总课题研究报告
第三部分“新基础教育高中生物教材创造性使用的研究”部分子课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新基础教育高中生物知识呈现模式的探究
二、创造性使用问题探讨栏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问题探讨的创造性使用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材中问题探讨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三、创造性使用资料分析栏目,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资料分析的利用与开发
四、创造性使用实验和探究栏目,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基于人教版教材的生物探究式课型研究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在生物学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五、创造性使用旁栏思考题栏目,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探究如何使用旁栏思考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创造性使用技能训练栏目,促进学生生物技能的发展
高中生物教材中技能训练的创造性使用的研究
七、创造性使用生物科学史素材,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人教版课标教材科学史教育素材创造性使用的研究
生物必修模块里科学史素材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肆』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传统的教学手段枯燥无味,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有了,使古板变生动了,抽象变形象了,深奥变浅显了,沉闷变愉悦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的使学生理解其意义

『伍』 求一个化学类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研究课题

【】可以做减半标准溶液浓度滴定实验的实验研究。
【】有环境污染减量化的意义。
祝愿成功!

『陆』 创设实验情境是怎样的

①改进实验方法,探寻新的途径,培养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中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一般都不局限一种方法。如测圆柱体的周长和直径的实验、测物质密度的实验、测导体电阻的实验等,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都还有七、八种其它方法。在教学中教者如能为学生创设、提供探索其它方法的机会和条件,有意引导学生探索,寻求不同方法,则学生就能充分发胜主观能动性,发现探索出新的途径及方法。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定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及独创性得到培养和提高,定能使学生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增强。

②抓住由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物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后,通过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思维加工活动,使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获得结论。这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若把握不当,也不能达到目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关键在于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进一步的假设推理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获得用实验方法无法直接验证的重要规律。但这一关键环节,往往有些教师不能很好把握,为急于得出结论,用教者的讲述取代了学生的思维,使一个难得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机丧失掉。同样,在胡克定律的教学中,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也是一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时机,如若把握不好,也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之处,以突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③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途径,让学生根据问题要求自行设计实验,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聪明才智,尝试科学实验探索的方法,增强科学研究的创造意识。而且,学生学过的知识可以在实验设计中得到综合应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例如,学习密度的测量后;让学生设计测某种粮食作物密度的实验(如高粱、谷子、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写出选择的仪器、实验步骤及怎样减小实验误差。学习继电器后,让学生设计恒温控制器、报警器等,教学效果很好。

『柒』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宣讲会召开[图] <P>为使我校有兴趣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本科学生更好地了解项目立项背景、申报程序等有关事项,9月24日下午,第二期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宣讲会在闵行校区上院500号举行。副校长印杰出席宣讲会并致辞,教务处、团委负责人及300余名本科学生参加了会议。大会由校团委书记王伟明主持。 <P>“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启动的项目,主要面向对象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一部分有较强行业背景与特色的地方大学。其目的是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其形式是资助全国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其内涵是作为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一直接面向大学本科学生的研究项目。 <P>2007年9月我校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60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之一。我校首批立项项目共63项,参与学生172名,覆盖全校17个院系、中心。经过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8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60所第一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学校征集典型案例进行示范推广,全国共有55个项目入选典型案例集,我校有两个项目入选,分别是“地震荷载作用下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退化试验研究”和“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项目,其中“地震荷载作用下受腐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退化试验研究”项目更是入选全国10大精选案例。2008年10月中下旬将在中南大学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届时我校将有4个项目参展,并有两个项目进行大会交流汇报。 <P>会上,印杰副校长对我校大学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他指出,当前知识经济社会,如何通过学习、创造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的教育应当提倡学生在“亲手做”的过程中学习。他表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必须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对于准备申报项目的同学,他强调必须要对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能够自主设计并提出科研课题,自主设计、实施和完成创新实验。同时,他强调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注重的是创新活动的实施过程,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同学们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锻炼。他希望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提高同学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推动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P>教务处处长江志斌向同学们介绍了我校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绩,强调了为确保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会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包括制度、师资、实验室、经费等一系列保证措施。他希望同学们抓住机遇,珍惜机会,发挥兴趣所长和聪明才智,积极申报,在创新实践方面有所收获。 <P>作为参与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代表,来自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韦福安小组,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郑雨小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徐金叶小组以及微电子学院的齐晶小组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项目的立项背景,项目实施过程,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P>最后,教务处实践办的张淑敏老师对项目立项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做了详细说明,并对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捌』 结合实际教学谈一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意义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在个体创造性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活动中起着动力和监控的作用。只有具备创造性人格,个体才能不为各种环境因素所限制,坚持进行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个体,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会随时监控自己的活动过程,运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技能,取得创造成就。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使创造教育得到全面的开展。

美国心理学家Terman从1921年起对智商在135以上的1528名超常儿童的成才情况进行跟踪研究。30年后,他从研究对象中选出800名男性,就其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进行比较。结果,成就最大的一组成员的进取心、自信心、坚韧性等人格因素上与成就最小组的成员存在显著差异[1]。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两者的明显差异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

二、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原则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是随意的,而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综合已有的大量的研究,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应该遵循如下五条原则:早期教育原则,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原则,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结合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和社会性原则。

(一)早期教育的原则

发展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表明,早期的智力开发、情感培养和意志训练等将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如果忽视或耽误了早期教育,将会给人格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也会影响到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早期教育可以追溯到婴儿期的抚养、幼儿期和青少年期的教育,甚至胎教。不同阶段的早期教育侧重点也不一样,例如,新精神分析学派特别强调早期的情感教育,而社会认知的培养和人生观的确定则主要是青年期的教育重点。

(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原则

教育的统一性原则认为,人们在教育思想上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充分地认识到教育与学习是一项广泛的社会活动,不仅是教师这类专业教育人员的言行举止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家庭中的父母以及社会上的各类人和事,都可能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量的研究材料表明,教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人物的人格水平都会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另外,除了现实社会之外,历史上所记载的人和事、媒体、文学艺术作品等也会给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带来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起来。如果三种教育的标准不统一,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冲突并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原则

人格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终生的自我教育。教育的效益是以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为前提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不断地建构个体健全的人格结构。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如何能将他控转化为自控。一个过早中断了学习,放松了对自己要求的人就不大可能建立起健全的人格结构。人格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重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为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会根据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生存系统中要素的改变进行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态度更新这些心理的自我调节与控制,更好地为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民族的昌盛而奋斗。因此,实行人格教育必须坚持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原则,创造性人格特点的培养也必须坚持自我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没有雷同的。特别是在目前的社会关系中,人作为社会的个体,其突出特点就是主体性的凸现,这种凸现反映了每个主体不仅是作为社会或集体的主体,而且是作为个人的主体。每个人的人格都反映了他自身独特的与他人有所区别的人格特点。现代社会给每个人以选择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机会,这是每个人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如果我们不注意培养主体的创造性人格,不帮助他们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这样的个体在现代社会是很难发挥创造性,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在人格方面个体相互之间有些共同之处,这为我们找到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共同措施提供了可能。

(五)社会性原则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还必须遵循社会性原则。人是作为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会在学习过程中、在生产劳动、各种社会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人格的社会属性。任何一个个体的人格形成都是在生物因素的前提下,主要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经过个体的主观努力而形成的。社会性因素对个体形成创造性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们这个时代,进行个体的人格塑造,也必须自始至终贯彻这一原则,要设法利用个体周围的社会力量,去培养个体的创造性人格特点。

三、家庭及学校在创造性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主要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结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普遍形式越来越趋向于夫妻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在这种家庭形式中,家庭的经济、政治等功能已逐步为社会所取代,而教育功能则不断得到强化,内容也日益丰富。有关家庭持征、家庭教育方式、家长期望、出生顺序对儿童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家庭是影响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个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在创造性人格培养中发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智力、性格以及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关键期”的概念,儿童的一些行为如果错过它们的“关键期”,就很难再在儿童身上出现。在对儿童的问题解决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幼儿解决问题的特点在于他们以自己特有的认知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早期的创造性的萌芽,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和培养。

学校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学校教育作为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环境条件,包括许多因素,如学校精神、班级气氛、教师特征、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风格、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等。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日常教学活动,教师本人的人格力量,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与奖惩,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等等。学校氛围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也非常重要,学生长期处于学校的一个整体氛围之中,长期受它的影响。此外,学生同伴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同伴既是自己行为的强化者,又是一个可以模仿的示范者,还是将自己行为同别人进行社会比较时的参照标准。

当然,培养创造性人格必须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起来。如果两种教育的标准不统一,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冲突,增加混乱性,从而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四、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人格培养

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家长和老师怎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因为良好心理品质是创造性人格的基础。

首先是意志的培养。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和行为都是意志活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和行为中,意志的因素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在创造性活动中,存在着巨大的障碍和困难需要去克服,目的性和方向性就表现得异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意志因素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创造性活动也就是复杂的意志活动。

第二是内部动机的培养。这是由心理学家阿玛拜尔提出的创造性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有无创造意识和创造意识高低是与内部动机紧密联系的。某些外力的作用引起创造意识活跃起来,这是外部动机的作用。与外部动机相比,人的内部愿望更为重要。外部动机要发生作用,必须转化为人的内在需要,如果外部压力没有变成个人的愿望,创造意识不可能活跃起来。

第三是培养自信。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是一种对自己认可、肯定和支持的态度。自信心是个体所具有的自我肯定意识,它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自信的人,坚信自己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正确性,并坚信自己—定会取得成功。从事创造性活动尤其需要自信。

第四是心理安全这一心理素质的培养。Rogers提出心理安全这个概念,是针对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发展所必需的条件表达出他的理解。个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会影响其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而心理安全是内部环境的核心内容。

为了说明心理安全,罗杰斯用农夫和种子的关系来打比方。虽然农夫不能使种子生长,但它可以提供培育种子的条件,允许种子发展它自己的潜能。同样的,教师、专家以及其他希望促进人的发展的人们都能够建立心理安全的条件,允许个体发展。心理安全与三个过程相联系:接受个体,减少对个体的外部评价,以及对个体的移情理解。其中,无条件地接受个体是心理安全的核心[2]。

最后是涌流(flow)这一心理素质。Csikszentmihalyi认为,涌流指一个人对某一项活动的专注状态,这种专注状态使这个人完全不在乎其他任何东西;对活动本身的体验就是如此地令人愉快,以致从事这项活动纯粹是为了享受这项活动带来的愉悦,甚至不惜为此付出代价[2]。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这里有几条具体的建议:每天带着一个要追求的特殊目标;把事情干好,它会令人开心;为了能保持欣赏事物的态度,需要增加事物的复杂性[3]。

(二)尊重和鼓励个体的个性和特点

任何创造性活动的成功与否都受个体个性的极大制约,个体具有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具有创造的个性。个体的个性和特点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具有高创造性的个体往往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点,而这些个性特点在传统的教育中通常是不被重视,甚至是不受欢迎的。但是,任何一项创造活动都是对已有观念、方法、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因此,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和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鼓励个体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积极思考并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怀疑、反驳甚至否定前人的理论,要给他们发挥自己特点的机会。只有这样,个体才会敢于质疑,乐于求异。有利于发展个体的创造性特点。

(三)正确运用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样,儿童也非常重视父母对其的评价。因此,父母及教师应慎用评价手段,使自己的评价有利于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坚持以正评价为主。正评价即正面的表扬、鼓励等评价方式,负评价则是指批评、指责等评价方式。正评价作为一种信息反馈,对个体的心理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个体各方面表现较好,达到父母和教师的要求时,正评价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当个体遭遇挫折、失败,出现错误时,父母和教师还能否进行及时的鼓励,此时的正评价最能给个体鼓舞,使他们恢复自信。父母和教师应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适度的评价。行为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期望值”,若父母和教师的评价等于“期望值”,则效果一般;若评价小于“期望值”,则效果差;若评价略大于期望值,效果最好,能使其发挥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所以,父母和教师既不要吝啬对个体的表扬鼓励,也要避免“过度的表扬”,使评价能恰如其分,真正有效地激励他们,形成恰当的自我认识。

(四)营造创造氛围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一般有三种方式:压制型、溺爱型和民主型。压制型和溺爱型不能调动孩子自主性,易使孩子依赖、顺从、无主见、创造水平低。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可激活孩子的创造动机,让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其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人格。因此,在家庭中创造民主气氛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父母的权威自古就受到颂扬,父母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人格就应该民主地对待孩子,只有这样儿童才会积极地和父母交流,父母才能发现孩子创造思想的闪现并加以挖掘和培养,才能使孩子成为独特而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

营造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这就对教师这一角色提出了要求。学校是以教师为主轴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人格品质的场所。教师应将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就视为创造性活动。要想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勇于创新。其意义在于,首先,教师将教育教学活动视为创造性活动,正是认清了教育的本质,立足于教育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活力所在,这样的教育才可能达到培养新时代创造型人才的目标。其次,教师是学生进行认知活动的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品质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勇于和善于创新的教师将以最具号召力的榜样,带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玖』 阅读下面案例,分析此案例中是如何体现选题原则案例: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实验研究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迅速

阅读全文

与创造性实验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
2013工商局个人总结 浏览:712
驰名商标申请的条件 浏览: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个好 浏览:135
pml证书 浏览:748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