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劳动者的创造坎儿井

劳动者的创造坎儿井

发布时间:2022-05-29 15:34:28

① 坎儿井的原理是什么

新疆一些冲积扇地形地区,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很强,山上雪水溶化后,大部渗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较深。为了将渗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区灌溉,开挖井渠是比较方便的。而井渠技术已在龙首渠的施工中应用,新疆劳动人民大约吸引了井渠法的施工经验,并将它引用到新的地理条件下,创造出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 绿洲良田。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
坎儿井,又称坎尔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普遍存在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首先在地面由高至底打下井口,将地下水汇聚;然后,在井底修通暗渠,将地下水引到目的地,才把水引到地面,这样保证了地下水不会因炎热及狂风而被蒸发或污染;最后,涝坝将水蓄起以供人使用。

② 坎儿井是怎么来的

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对新疆坎儿井起源的说法,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新疆坎儿井起源于波斯,即今伊朗。

第二种,新疆坎儿井起源于中国内地。

第三种,新疆坎儿井由维吾尔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自己发明

工作原理

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不同地的坎儿井在具体构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但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在该原理下运转的坎儿井流量稳定,且能保证井水自流灌溉。

③ 坎儿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在古老的年代,有一个年轻的牧羊人,赶着羊群来到吐鲁番。他顶着漫天黄沙,四专处找寻水草丰茂之地,属可是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干旱。

年轻的牧羊人并不灰心,他长途跋涉,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一处绿草茵茵的洼地。

洼地里到处长满茂盛的牧草,只是不见水的影子。年轻的牧羊人心想:绿草和清水从来就是一对分不开的情人,看到了草,就一定能找到水。

可是,他从日出找到日落,还是没有找到一滴水,眼看着羊群就要干渴而死,牧羊人心急如焚,便动手在绿草地上向下挖。当他挖到6米深时,水像珍珠似地从地下涌了出来,这就是比甘露还甜、比美酒还香的天山雪水。

从此,生活在“火洲”上的各族人民,便学着牧羊人的样子,掏泉眼,挖暗渠,开凿成一道道坎儿井。坎儿井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地理特点,一代一代用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

坎儿井

④ 坎儿井是谁发明的

坎儿井是新疆一种特殊的水利工程,始建于西汉。本工程共有6个竖井。地下渠改道显然是版一口现代的卡纳井权。坎儿井是新疆独特的灌溉取水口工程。新疆部分冲积扇地貌区土壤多为砾石,透水性很强,雪水溶入山中后,大部分渗入地下,地下水埋藏较深。

在平原地区,为了抽取渗入地下灌溉的水,可以方便地开挖井渠。在龙首渠施工中,采用了井渠联合施工技术。新疆的劳动人民吸取了井渠法的施工经验,将其应用于新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灌溉工程。

⑤ 新疆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作用

减少地面水流蒸发,利用地下供水设施灌溉,属原始水利工程。

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河水,使沙漠变成绿洲。吐鲁番被辟为旅游区后,修建了形式典雅、古朴、富有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的园林式宾馆等各种文化游览服务设施,接待海内外游客,向五大洲游人展显出她迷人的容颜。

(5)劳动者的创造坎儿井扩展阅读:

根据1962年统计资料中国新疆共有坎儿井约1700多条,总流量约为2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50多万亩。

其中大多数坎儿井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如吐鲁番盆地共有坎儿井约1100多条,总流量达18立方米/秒,灌溉面积47万亩,占该盆地总耕地面积70万亩的67%,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吐鲁番盆地虽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能源,但直到今天尚未大力开采利用。因此不仅对在古代开挖坎儿井的经济技术条件上有着很大的限制,就是在今天,开挖坎儿井中的动力机械设备仍然是十分缺乏。电力供应也很少,钢材水泥也是远地运输而来。

这些条件给修建地面水的水利工程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坎儿井的取水形式,既可节省土方工程,又可长年供水不断,且当地人民在炎热的地区久居生活,素有修窑筑洞的习惯和经验。

另外人们在掏挖泉水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现坎儿井形式的地下渠道,不但可以防止风沙侵袭,而且可以减少蒸发损失,工程材料应用不多,操作技术亦颇简易,容易为当地群众所掌握。

这对克服当地经济技术上各种困难有很大方便,因此,远在古代经济技术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采用坎儿井方式开采利用地下水,就更加显得经济合理了。

⑥ 坎儿井是谁发明的

坎儿井并没有记载是谁发明的,只是记载创始于西汉。

坎儿井是新疆一种特殊专的水利工程,始建于西汉。本属工程共有6个竖井。地下渠改道显然是一口现代的卡纳井。坎儿井是新疆独特的灌溉取水口工程。新疆部分冲积扇地貌区土壤多为砾石,透水性很强,雪水溶入山中后,大部分渗入地下,地下水埋藏较深。

在平原地区,为了抽取渗入地下灌溉的水,可以方便地开挖井渠。在龙首渠施工中,采用了井渠联合施工技术。新疆的劳动人民吸取了井渠法的施工经验,将其应用于新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灌溉工程。


(6)劳动者的创造坎儿井扩展阅读:

坎儿井结构原理: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地下渠道、明渠和泄水坝四部分组成。坎儿井的结构原理是在高山地区的雪水分流处寻找水源,每隔一定的时间钻一个深浅的竖井。

然后根据地形在井底修建地下沟渠,与各井进行沟通,然后引水。地下渠道出口与地面渠道相连,地下水引至桑园进行地表灌溉。

⑦ 吐鲁番坎儿井的起源

学术界关于坎儿井的起源有3个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吐鲁番的坎儿井早在2000年之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它的技术来源于中原地区的井渠。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了这个观点,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在古代波斯,公元前500年就已经使用了坎儿井,与新疆相邻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亚诸国都使用坎儿井,古代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技术是当时沿着丝绸之路从古代波斯传入的。但这一种论点似乎缺乏中原地区的井渠与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技术有关联历史根据,外国学者和国内维吾尔学者持否定态度。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是当地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学者和著名的坎儿井匠都持这种观点,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支持这种看法。坎儿井的起源目前仍然是学术界长期讨论至今而未果的课题。无论怎么样吐鲁番盆地庞大的坎儿井灌溉系统世界独有的。

⑧ 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是怎么建造的

新疆的坎儿井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之一,由于在新疆吐鲁番的独特地形区,坎儿井正好适应了当时这样的环境,其工作原理我觉得还是挺复杂的。坎儿井也成为了吐鲁番地区主要的水资源的来源,关于坎儿井的起源也是有很多说法的。

可以说坎儿井是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吐鲁番发现现存的坎儿井多是清代以后陆续建造和维修的老井,都有百岁的高龄了,如今虽然吐鲁番已有了现代化的饮水手段,但坎儿井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⑨ 坎儿井最早发源于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呢

关于新疆坎儿井的起源问题,学界目前基本上有“传人说”和“自创说”两种观点。其中,“传人说”又分为“国外传入说”和“国内传人说”两种:国外传入说:这种观点认为,坎儿井是17世纪时由波斯(今伊朗)传人新疆的,有两个证据可以说明这一观点:其一,名称基本相同。坎儿井一词,维吾尔语叫做“坎儿孜”,波斯语叫做“坎纳孜”;其二,有人物为证。

早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波斯人苏里曼(Solimen)就来到吐鲁番,修建了一座集水的砖塔,也就是现在的苏公塔。相应地,人们也提出了反驳意见:第一,名称虽然相同,但也有可能是新疆传人波斯的;第二,人物虽然可为证,但距今只有180多年,而新疆当地人说早在300-^00年前当地就已经有了坎儿井。国内传入说:这种观点认为,坎儿井先是由今陕西大荔经敦煌传人新疆白龙堆沙漠地区,然后传人吐鲁番。

证据有三个:其一,有史料为证。据《史记》记载,西汉武帝时期(前141 一前87年),今陕西大荔就有了井渠。《汉书•西域传》上也有记载,西汉屯军敦煌攻打乌孙时,在今白龙堆沙漠东南土山脚下,取用过卑鞮侯井(大井六通渠)的泉水;其二,老坎儿井的名称,挖坎儿井的工具名称及已发现的古坎儿井中的古物都说明坎儿井是汉人先开挖的。例如,不少坎儿井的名称有汉文化特征:钱生贵坎、西门坎、东门坎、大长水坎……又如,挖坎儿井的工具名叫单辘、马辘等。再如,鄯善二堡修水库时,发现地下坎儿井中有铜制水烟袋;其三,1957—1959年,苏联水文地质专家B. H.库宁来新疆考察,根据他的调查评论,吐鲁番的坎儿井与苏联中亚和伊朗一带的坎儿井的结构和经营方式均有所不同。但是,这种说法也存在如下漏洞:第一,陕西井渠和新疆坎儿井也有一定区别,前者是输送地面水的工程,后者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工程;第二,挖坎儿井的工具是汉语名称,只能说明是汉人发明了挖井工具,不一定能证明坎儿井的历史,此外,汉人姓名或名称的坎儿井也不一定是最早的坎儿井;第三,坎儿井中挖出的铜制水烟袋,不能够充分证明坎儿井历史较早且为汉人所开挖。

因为吐鲁番地区风沙大,坎儿井埋没的时间早,也不一定就是最早的坎儿井。自创说:这种观点认为,坎儿井是当地各族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证据有三个:其一,起初,劳动人民利用泉水灌溉土地,后来在掏挖和延伸泉水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要增加水量,愈长愈深就会形成明渠。但是,明渠越深土方越大,且冻结、坍塌易为风沙埋没,所以又发展为钻洞延深取水,于是形成了最早的廊道。然而将廊道延伸后,出土运土又会困难,继而产生了易出土的竖井,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坎儿井形成了;其二,由于当地自然条件极为干旱,地面水源非常缺乏,客观条件迫使人们开发利用地下水源,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正常需求。相对而言,天山南北其他地区则就没有吐鲁番这样突出的自然条件,所以很少开采利用地下水;其三,吐鲁番当地早在汉朝以前就有坎儿井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种观点也有缺陷:第一,说新疆坎儿井有2000多年的历史,比陕西井渠还早,尚无可靠的文献资料为证;第二,坎儿井的名称与中亚一带的工程的名称有相似点。不管怎么说,目前还没有关于坎儿井的权威的科学的解释。有人也认为它是在综合条件下形成的,要以“自创说”为主、“传人说”为辅。

⑩ 坎儿井是谁发明的

坎儿井不是某个人发明的,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

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

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坎儿井的意义:

坎儿井水利系统不仅仅是中华文明体系下一个灿烂的文化成就,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坎儿井的兴盛是建立在吐鲁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同时坎儿井也见证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多年悠久历史的吐鲁番文明,进一步阐明了自然界尤其是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干旱地区文明更替之间的密切作用。

阅读全文

与劳动者的创造坎儿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