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学家是怎样试验贝壳,发明了坦克
科学家用贝壳,发明了坦克
薄壳结构和超粘度分泌液外, 贝壳的强度也大有文章。
贝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同传统水泥相同, 但其强度比飞机玻璃还高。
原来, 贝壳内硅酸盐间空隙很小。为此, 人们在制造水泥时充分搅拌, 排尽空气, 再加人一种聚合凝胶, 消除了水泥颗料间的空隙, 使颗粒间紧聚在一体, 水泥的强度大为提高鲍鱼壳是自然界最硬最耐磨的物质之一。
在显微镜下, 科学家发现鲍鱼壳就像砖墙: 一层层超薄的碳酸钙好比是砖, 不到亿
由于贝壳的斜面有缓冲的性能,于是坦克的前装甲得到了改进,厚装甲的斜面一炮打过去都被弹飞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
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
拓展资料
坦克,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是陆地武器中其重要性唯一高于轮式装甲车的存在,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陆上力量。通常坦克一般装备数挺防空(高射)或同轴(并列)机枪和一门中或大口径火炮(有些现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发射反坦克/防空导弹),是凭以火力进行作战的经典体现。坦克大多使用旋转式炮塔,但亦少数使用固定式主炮。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瞄准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装甲式车体等系统组成。
同时坦克也是天敌最多的陆战武器,甚至有的坦克制造厂依然研发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成了各国陆军的重要技能,虽然坦克在发展,但坦克自身的发展速度实在是追不上反坦克武器的发展速度,而且坦克会陷入防护性和越野能力不能兼得的二悖论难题中。除非以后研制出新型轻质量防护材料来改良装甲,不然未来战争中坦克的境地真的很危险。
坦克之最: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坦克是英国人在1915年研制的“小游民”坦克。
世界上最重的坦克是德国人研制的“鼠”式重型坦克,该坦克全重188吨。
世界上最早的既用履带行驶又用负重轮行驶的坦克是美国在1928年研制的T3“克里斯缔”中型坦克。
世界上单价最昂贵的主战坦克是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单价为1000万美元。
世界上速度最快坦克是英国“蝎”式轻型坦克,最高时速81km/小时。
世界上装甲最好的坦克是美国M1A2 SEP TUSK II。造价450万美元。
世界上火力最强的坦克是俄国的T14阿玛塔,该坦克可以安装125mm及140mm的主炮
近日,外媒Bloomberg网站列出了目前全球范围内现役的5款“最贵”坦克。法国勒克莱尔坦克(AMX-56 LECLERC)以1000万美元的造价位居榜首,排在第2的是日本的10式坦克,造价也高达940万美元。第3、4、5名分别是英国的挑战者2坦克、美国的M1坦克和韩国的K2坦克。
② 科学家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发明了什么
1、蝴蝶翅膀为灵感:Mirasol低压显示器
电子阅读器最初使用的是电子墨水,这种墨水仅限于某些颜色,在阳光下也存在可读性问题,因此寻找新的方法来提高阅读能力是自然而然的一步。为了做到这一点,设计师们从动物王国,尤其是蝴蝶身上获得了灵感。
2、蜻蜓翅膀为灵感发明的环保建筑
设计师在规划未来的建筑时,需要考虑到可持续性和生态意识。比利时建筑师文森特·卡勒博设计的许多方案中,有一个从蜻蜓的设计中获得了灵感,以实现环保目标。
文森特·卡勒博的这个概念设计位于纽约罗斯福岛南岸,是一个独特的128层垂直农场概念,这个建筑将围绕两座700米的塔排列着,对称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玻璃和钢制温室中,将它们连接起来。 该温室设计新颖,可支撑建筑物的负荷,并直接受到了蜻蜓翅膀的外骨骼结构的启发。
3、蜂窝轮胎
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充气的轮胎很好使用,但如果有一个替代的解决方案呢?在军用车辆所面临的困难刺激下,即使“泄气保用”轮胎也无法很好地工作,弹性技术和威斯康星-麦迪逊的聚合物工程中心则意识到蜂窝设计会是理想的选择。
4、蚊子的灵感:微型的针头
有一些人会害怕尖锐的物体,例如针头。这部分原因是由于手术的进行,也可能由于插入的针头的大小。但是,如果针头可以小得多,从蚊子那里得到灵感后,研究人员希望创造一种微型的针头。
5、Mondo蜘蛛电动车
Mondo蜘蛛电动车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酷的发明。它最初是由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团队在2006年为“火人节”制作的,但最近他们对其进行了改装,去掉了汽油发动机,取而代之的是5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整个飞行器重725公斤,1.5米高,2.4米长。而它的灵感就来自于蜘蛛。
③ 人类从贝壳中发明了什么
人们利用贝壳作为货币
④ 人们通过蛋壳发明了什么
人们通过蛋壳发明了薄壳结构。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专力也不能把鸡蛋捏属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4)贝壳发明了什么扩展阅读:
薄壳结构按曲面生成的形式分为筒壳、圆顶薄壳、双曲扁壳和双曲抛物面壳等,材料大都采用钢筋和混凝土。
壳体能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同时又能将承重与围护两种功能融合为一。实际工程中还可利用对空间曲面的切削与组合,形成造型奇特新颖且能适应各种平面的建筑,但较为费工和费模板。
薄壳结构的优点是可以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物体的各个部分,减少受到的压力。许多建筑物屋顶都运用了薄壳结构的原理。
⑤ 科学家根据贝壳的什么原理发明坦克
坦克不是根据贝壳发明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 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英国人E.D.斯文顿(又译作特里顿)在一起意外中发现,如果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它不就无敌了吗?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国远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校提出,需要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枪火力的装甲车来打破西部前线的这种沉闷僵局。当时的英国陆军对此毫无兴趣,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却如获至宝,下令组建“陆地战舰委员会”,亲自领导“陆地战舰”的研制 工作。1915年2月,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温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于1915年9月制成样车进行了首次试验获得成功,样车被称为“小游民”,全重18.289吨,装甲厚度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马克沁”机枪和几挺7.7毫米“刘易斯”机枪,发动机功率77.175千瓦,最大时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过0.3米高的障碍物。
1916年生产了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⑥ 人类受到贝壳的启发,发明了什么 受到袋鼠启发发明了什么
根据贝壳发明了坦克
根据袋鼠发明了越野汽车
根据蜻蜓发明了飞机翅膀
⑦ 这种薄壳结构带给人什么启示发明了什么请知道者赶紧回答,我要写作文 O(∩_∩)O谢谢!
壳,是一种曲面构件,主要承受各种作用产生的中面内的力。薄壳结构就是曲面的薄壁结构,按曲面生成的形式分为筒壳、圆顶薄壳、双曲扁壳和双曲抛物面壳等,材料大都采用钢筋和混凝土。壳体能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同时又能将承重与围护两种功能融合为一。实际工程中还可利用对空间曲面的切削与组合,形成造型奇特新颖且能适应各种平面的建筑,但较为费工和费模板。1.筒壳(柱面薄壳):是单向有曲率的薄壳,由壳身、侧边缘构件和横隔组成。横隔间的距离为壳体的跨度l↓1,侧边构件间距离为壳体的波长l↓2。当l↓1/l↓2≥1时为长壳,l↓1/l↓22<1为短壳。2.圆顶薄壳:是正高斯曲率的旋转曲面壳,由壳面与支座环组成,壳面厚度做得很薄,一般为曲率半径的1/600,跨度可以很大。支座环对圆顶壳起箍的作用,并通过它将整个薄壳搁置在支承构件上。3.双曲扁壳(微弯平板):一抛物线沿另一正交的抛物线平移形成的曲面,其顶点处矢高f与底面短边边长之比不应超过1/5。双曲扁壳由壳身及周边四个横隔组成,横隔为带拉杆的拱或变高度的梁。适用于覆盖跨度为20~50米的方形或矩形平面(其长短边之比不宜超过2)的建筑物。4.双曲抛物面壳:一竖向抛物线(母线)沿另一凸向与之相反的抛物线(导线)平行移动所形成的曲面。此种曲面与水平面截交的曲线为双曲线,故称为双曲抛物面壳。工程中常见的各种扭壳也为其中一种类型,因薄壳结构容易制作,稳定性好,容易适应建筑功能和造型需要,所以应用较为广泛。
生物界的各种蛋壳、贝壳、乌龟壳、海螺壳以及人的头盖骨等都是一种曲度均匀、质地轻巧的“薄壳结构”。这种“薄壳结构”的表面虽然很薄,但非常耐压。模仿它们壳体在外力作用下,内力都沿着整个表面扩散和分布的力学特征,在建筑工程中早已得到广泛应用。日本东京的代代木体育馆则活像一只巨大的海螺,其外观曲线流畅、轻快、形态动人,被认为是当代最成功的体育建筑之一
车前子的叶子一般呈螺旋状排列,夹角为137º30´30"。只有这样,每片叶子方能得到最多的阳光。设计师们向车前子借鉴了调节日光辐射的原理,匠心独具地建造一座呈螺旋状排列的13层楼房,每个房间都可以得到最充足的阳光。
“薄壳结构”是有的,不过应该说贝壳和叶子的共同特征就是叶子有叶脉,贝壳上也有类似结构,这就好比人的骨架,起支撑作用,所以贝壳和叶子能在外壁很薄的情况下保持很高的强度。
许多科学家发现,在上百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树总是有一些巧妙的办法来解决生存中遇到的问题。人们可以从树身上得到一些启示。
一个种群生存下来的关键,往往体现在日常的细微现象中。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生物为生存就产生了折叠结构。
日本的折纸工艺,小纸片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还给人们许多启迪,这张纸团皱之后,出现一个个菱形。这种褶皱形状在这张被团皱的纸上到处都是。这种褶皱结构也可以在任何一种薄质物体上存在。如在我们的衬衫上看到它们。所有薄质结构的物体都遵循这个原理。
在这美丽的折叠结构中,还包含着数学上的正确性。因此,菱形结构上建立起来的锯齿形折叠结构理论是正确的。由此理论而设计的锯齿形折叠太阳能吸收器节省空间,又经久耐用。
一个伸展开有3米长的飞行器触角,被收缩在一个只有2厘米高的盒子里。这个构想来源于设计者对植物的观察。
易拉罐不会破碎,在挤压中产生压力的同时也吸收了能量。
汽车设计者们据此演绎出“屈服获救法”,现在问题是能量怎样被吸收的更好?办法是,将车体巧妙的折叠。
通过观察减震器可以清楚地看到,没有折断而是像易拉罐一样被挤压变形,通过这种方法,它吸收了碰撞的能量。
叶子的折叠结构是天才的设计,贴近观察一片叶子,可以看到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复杂的单位。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水状物,但这个像水一样简单的结构,却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
放射虫这些细小的原生物,它们的外层细胞膜上嵌有一层氧化硅骨架,这种如珠宝镶嵌式的结构使其坚固又漂亮。
巴塞罗那纪念教堂与自然界的细胞结构很相似,因为都遵循了同一个法则,即坚固又尽可能的轻。
再也没有其他的结构能像贝壳能用如此少的材料跨越这么广阔的区域,理想的造型是半球形贝壳结构,它的重量被均分到整个结构上,因 此不会发生危险的弯曲折断的现象。
这就是瑞士设计师海因茨伊斯勒设计的建筑不需要任何支撑,它同贝壳的构造一样,坚固又有吸引力。
在自然界中壳状结构是最普遍的结构。弯曲的圆形形状给他们最大的力量,蜗牛壳、坚果壳、各种各样的甲壳类动物,这些壳都极薄,但因为他们的形状,使它们难以想象的坚固,可以提供最大的保护。还有一些质地柔软的物质如蘑茹也是壳形,还有花瓣,大多数的叶片都是壳形结构。
海因茨伊斯勒的花园为他的设计提供了灵感。
它的壳状结构的最初模型被用来测试持久性和忍耐力。在他的实验中,打破了传统的构造上的设计,大自然按照用最少的材料承受最大的压力的法则,不同计算机也能设计出不计其数的各种形状。建筑学就是应用生物形状的传统领域,而贝壳就是最原始而且自然的住所。也许未来,圆形可以代替建筑学中的稳定直线形,这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住在舒适而又安全的建筑构造中。
⑧ 人们从贝壳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坦克
这种说法抄太牵强,或许有人这么想,但也可能有人看乌龟想到研发坦克。总得来说是被具体战争形势逼出来的。而且坦克本身也是从简陋弱小发展到今天的精致强悍的。
坦克的最初出现是为了应对一战时期堑壕战僵局而被逼出来的产物,最早的坦克防得住机枪但防不住重炮,作用就是冒着枪弹突破敌军堑壕,给步兵打开缺口从而打破堑壕。二战前期古德里安提出了集中装甲优势形成机动力量的闪击战术等等,并投入实践。虽然英国作为坦克的首个使用国家也有过类似的声音,但由于传统的排枪重炮堑壕理论根深蒂固、加上一战战胜国的原因没有被重视实践。
⑨ 科学家们从贝壳身上发明了什么
1、科学家模仿某些贝壳制成外壳坚硬的坦克
由于贝壳的斜面具有拱形结构的内特点具有缓冲的性容能,于是坦克的前装甲得到了改进,厚装甲的斜面一炮打过去都被弹飞了,
2、根据袋鼠又发明了“助跑器“
袋鼠跳跃每一次可跳5米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跳10米多远,人们根据袋鼠的方式,就发明了“助跑器。
⑩ 关于动物启示的发明
——来—根据蛙眼的视自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体育工作者就是认真研究了青蛙在水中的运动姿势,总结出一套既省力、又快速的游泳动作——蛙泳。
蛙泳是一种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一种游泳姿势,也是一种最古老的泳姿,蛙泳时,游泳者可以方便观察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避免撞上障碍物。18世纪中期,在欧洲,蛙泳被称为“青蛙泳”。由于蛙泳的速度比较慢,在20世纪初期的自由泳比赛中(不规定姿势的自由游泳),蛙泳不如其它姿势快,使得蛙泳技术受到排挤。随后国际泳联规定了泳姿,蛙泳技术才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