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聂政发明

聂政发明

发布时间:2022-05-14 17:01:23

『壹』 女主在现代是个工业天才,穿越后成为女扮男装的王爷,男主是聂政王爷,女主后来

扮个鬼,鞑清那鼠尾辫,还女扮男装。
看清穿的女人,小脑萎缩了吧。

『贰』 人类的重大发明为啥没有惊动神界

大概是神界觉得这些东西还不能如他们的法眼

『叁』 中国“四大”知多少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 ,貂蝉 ,杨贵妃 ,王昭君

中国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

中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中国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中国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中国四大名妓 :柳如是 ,李师师 ,陈圆圆 ,苏小小

中国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中国宋四家(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中国唐代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

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另一说是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蓬莱阁。还有一说法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越王楼)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

中国四大菜系:川菜 ,鲁菜 ,粤菜 ,苏菜

中国四大古镇: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河南的朱仙镇

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承德)、拙政园(苏州)留园(苏州)

中国四大书院:衡阳石鼓书院(因抗日战争之衡阳保卫战中为日军所毁,1998年由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接替其四大书院头衔)、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中国四大名关:一、山海关 二、嘉峪关 三、玉门关 四、友谊关

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中国四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南京

中国四大湖泊:洪泽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中国四大漆艺:福州脱胎漆器 扬州漆器 平遥推光漆器 成都漆器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中国四大京 :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建康,北京幽州

中国四大古桥:广东的广济桥(湘子桥)、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的洛阳桥

中国四大名菜: 西施舌 贵妃鸡 貂蝉豆腐 昭君鸭

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故宫(北京) 曲阜三孔(山东) 岱庙(山东泰山) 避暑山庄(河北承德)

中国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中国汉字书法四体:正(楷)、草、隶、篆

中国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

中国楷书四体: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中国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中国四大碑林:陕西西安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碑林、台湾高雄南门碑林、江苏镇江焦山碑林

中国广东四大名状:陈梦吉、方唐镜、刘华东、何淡如

中国元代四大家: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

中国清初四大家:汪士宏、何焯、姜宸英、陈亦禧

中国康熙间“四大家”(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何焯

中国清朝四大家:刘墉、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

中国清末民初天津著的四大书法家:严修、华世奎、孟广慧、赵元礼

中国民国时期四大书法家:吴稚晖的篆书、胡汉民的隶书、于右任的行书、谭延凯的楷书

中国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中国唐代四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诗魔)、王维(诗佛)

中国初唐四大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叛将:英布、吕布、侯景、吴三桂

中国"四大名玉:是新疆产出的“和田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

中国四大名砚.: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

中国四大刺客:专诸、要离、聂政、荆柯

中国清朝四大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张文祥刺马案、淮安奇案
中国清宫四大奇案: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狸猫换太子
中国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中国四大童伶: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张君秋

中国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中国四大爱情剧:墙头马土、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

中国明四大传奇: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中国战国四君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

中国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苏轼

中国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中国四大名山:庐山、龙虎山、黄山及九华山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青城山(四川)、龙虎山(江西)、武当山(湖北)、齐云山(安徽) (另一说法是武当山(湖北)、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崆峒山(甘肃)

中国古代贵族四术:诗、书、礼、乐

中国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中国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中国四大国粹:中医、书画、京剧、武术

中国四大剧种: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

中国四大经典玩具: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孔明锁

中国四大古乐体系:福建泉州南音、西安城隍庙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山西五台山青黄庙音乐

中国中国现代四大才子:徐志摩、鲁迅、胡适、金庸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中国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

『肆』 求国学类题目

1、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2、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
A、射 B、御 C、礼 D、经
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 李清照
5、“豆蔻”是指(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8、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
9、鲁迅先生称(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
A、周 B、元 C、商 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7、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
A、月老 B、千金小姐 C、新郎 D、岳父
18、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 )
A、杏林 B、悬壶 C、黄芪 D、歧黄
1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2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
2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 )
A、范缜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
22、(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
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 )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
24、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 )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
25、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 )
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 道、法、师
26、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27、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孟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C、孟子 孔子 庄子 老子 D、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28、鲜卑族俗称其主为( )
A、天子 B、陛下 C、可汗 D、大王
29、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
A、汉元帝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明帝
30、“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
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B D C D A C C B A C C A C A D C B D C C A B B C B A B C A B

1.《胡笳十八拍》琴曲记述的是什么故事?(蔡文姬流落塞外)

2.《广陵散》根据《晋书 嵇康传》讲的是什么故事?(聂政刺韩王)

3.唐朝的宫廷乐舞是?(燕乐)

4.七国象棋的发明者是?(司马光)

5.中国最古老的围棋棋谱专著是?(忘忧清乐集)

6.《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7.《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动物油)

8.《春秋》是按什么记事的?(年)

9.《繁星》、《春水》是谁的作品?(冰心)

10.《格萨尔王》史诗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优秀作品?(藏族)

11.《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蒙古族)

12.《格萨尔王》是哪个民族的长篇叙事诗?(藏族)

13.《镜花缘》的作者是?(李汝珍)

14.《洛神赋图》是谁的作品?(顾恺之)

15《霓裳羽衣》是我国哪个朝代的宫廷乐舞?(唐)

16.《千家诗》收录的是?(唐宋诗歌)

17.《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社会风俗画)

18.《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4万8千多首诗)

19.《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庞统)

20.《清明上河图》作于?(宋代)

21.《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西汉)

2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诸侯王)

23.《十面埋伏》是?(琵琶曲)

24.《史记》是?(纪传史通体)

25.《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笔记小说集)

26.《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

27.《水浒传》中貌似关羽,胡子长一尺五,人称“美髯公”的是?(朱仝)

28.《水浒传》中阮氏三兄弟人称阮氏三雄,其中绰号“立地天岁”的是(阮小二)

29.《水浒传》中绰号“玉麒麟”的是?(卢俊义)

30.《水浒传》中人称“浪里白条”的是?(张顺)

31.《四季歌》起源于?(魏.晋时期)

32.《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13篇)

33.《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谁?(纪晓岚)

3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35.《藤王阁序》的作者是?(王勃)

36.《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莆)

3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新疆)

38.《阳关三叠》是甚么时候的琴曲?(隋唐)

39.《周易》是哪家的经典之一?(儒家)

40.《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

41.阿诗玛是我国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彝族)

42.“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语最早见于谁的文章?(鲁迅)

43.按风俗,“腊八粥”应在阴历哪一天喝?(12月初八)

44.按图索骥中的“骥”本意指的是?(马)

45.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

46.巴金的作品有?(家)

47.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的译著是?(《天演论》)

48."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

49."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赵晋)

50.帮助商鞅在秦国人民中树立威信的是?(一根木秆)

51.“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我国古代落第著书终成大器的是:(蒲松龄)

52.被称为荷月的月份是?(六月)

53.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家父子中的父亲是 ?(苏洵)

54.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九月)

55.被称为我国最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哪一个?(甘肃敦煌莫高窟)

56.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为(王羲之)

57.被称为我国“瓷都”的是指哪一城市?(景德镇)

58.被称为杏月的月份是?(二月)

59.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网络全书"的<<天工开物>>是谁创作的?(宋应星)

60.被称作东方威尼斯的是?(苏州)

61.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京剧、国画、中医)

6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63."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语出?(《西厢记》)

64.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了多少年?(400)

65.鞭炮和爆竹哪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爆竹)

66."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川剧)

67.九宫格”的创始人是:(欧阳洵)

68.旧时我国的老百姓称什么动物为“仓神”:(鼠)

69.就体裁而言,正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70.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71.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武则天)

72.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元”,其分别是在什么考试中取得的?:(乡试、会试、殿试)

73.“孔”姓的来源是:(祖先的字)

74.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何时?:(隋朝)

75.孔子曾说过:“微管仲,吾被发左衽”,这的“左衽”是指:(少数民族)

76.昆剧因何地而得名?:(江苏昆山)

77.腊八粥”最早起源于:(佛教)

78.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风水勘探)

79.“兰桂齐芳”的“兰桂”指:(子孙

80.狼毫”的原料取自:(黄鼠狼)

81.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庐山)

82.李贺《梦天》诗云: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齐州”是指哪里?:(代指中国)

83.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晚春)

84.历史上“乐不思蜀”的是哪位皇帝?:(刘禅)

85.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朝之间?:(北宋、辽)

86.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东林书院)

87.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对吗?:(对)

88.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语出:(秦观)

89.“两袖清风”原指的是谁的“两袖”?:(于谦)

90.临风舒四翼,映水作双身”描写的是:(蜻蜓)

91.“六书”指的是:(造字方法)

92.柳宗元的《三戒》包括《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和:(《黔之驴》)

93.“六畜兴旺”中的“六畜”是指猪、牛、马、羊、狗、鸡六种,其中人工驯化最早的是:(猪)

94.六一居士”是谁的别号?:(欧阳修)

95.鲁智深到哪里出家当了和尚?:(五台山)

96.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对吗?:(不对)

97.明代以后廷试的前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98.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

99.明 清两代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殿试)

10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谁的诗词?:(苏轼)

1. 成语“黄粱一梦”中的“黄粱”是指 小米。

2. 『尚书』相当于一部公文总集。

3. 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藏于无锡的东林书院。

4. 李白的诗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是指井边的围栏。

5. 成语“毛遂自荐”和“脱颖而出”都是与 毛遂本人有关的。

6. 诗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述的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7. 古人妻子生了男孩叫 “弄璋之喜”, 生了女孩“弄婉之喜”。

8. 唐代特别精通音律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 “婵娟”是指月亮。

1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中 “仞”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1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

12. “精忠报国, 三字冤狱千古白” 是纪念名将岳飞。

13. “才高八斗”最初用于形容曹操之子曹植。

14. 『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乐歌是颂。

15.五音中“宫商角徵羽”大致相当于简谱中的1(do)2(ra)3(mi)5(so)6(la),七音指“宫、商、角、清角、徵、羽、大宫”分别相当于与简谱中的1(do)、2(ra)、3(mi)、4(fa)、5(so)、6(la)、7(ci)。

16.“近日颇怀枫树之悲”是指表达的心情是长辈去世,心里难过。

17. 『醉翁亭』中的诗句“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中“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18. 中国民间故事嫦娥奔月和牛郎织女,嫦娥奔月早于牛郎织女。

19. 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唐代诗人孟浩然。

20. 下列四个成语中与项羽有关的(D)..隔岸观火 B.暗渡陈仓 C.背水一战 D. 破釜沉舟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出自王勃的诗句。

22.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中的行当, 其中“净”是指男角。

23. 汉语中 “十八般武艺”是指有使用十八种武器的技能。

24. “名不正言不顺”体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

25. 中国古代的 “乐府双璧”是指 『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

26. 中国历史上最早运用“望闻问切”方法进行中医诊断的是扁鹊。

27. 诗人卢照邻以诗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述的是元宵节燃灯的盛况。

28. 诗句 “若与功名论,几与卫霍同”中说的王昭君堪比卫青和霍去病大将军。

2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出自陆游的诗作。

30.“闻名遐迩” 中的遐是“远”的意思,“迩”是指“近”的意思。

31. 中国古人的婚礼是在傍晚举行的。

32. 我们过诗歌史上诗歌流传至今最的的诗人是陆游。

33. 诗句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中“柳”是指柳永,柳三变。

34. 『洛神赋』歌颂了洛神的美貌,它的作者是曹植。

3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包含有同样的思想。

36. 最先为石油命名的是宋代科学家沈括。

37.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描述的是名著『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38. “翡”和“翠”是两种不同的颜色。

39. 唐三彩是指黄白绿三种颜色。

40. “勾心斗角”原是形容建筑之精巧。

41.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出自李白之诗句。

42. 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用“先生”来称呼老师的是『礼记』。

1、“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删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则如单就文字意义,刡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减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利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刑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凗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凨

2、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初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凡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初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减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删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3、“城中好高髻,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凶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凒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刉下列文句,凷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凲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刓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刊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刡风尚互异

4、下列各组语词“”内的字,凹所指颜色系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A)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青红“皂”白/“玄”端章甫
(C)“缟”衣白冠/玉貌“绛”唇
(D)“丹”枫白苇/“赭”衣塞路
(E)“缁”衣羔裘/“黔”首黎民

5、沈德潜《说诗晬语》:「性情面目,刀人人各具。刔读□□诗,刍如见其脱屣千乘;读□□诗,凫如见其忧国伤时。凓」□□中的二位诗人,凹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
(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刉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B)读柳子厚诗,凟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凸知其世不能容
(C)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凭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刖木叶微落
(D)子瞻以议论作诗,刑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刨学者未得其所长,凼而先得其所短

7、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创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処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刔可以稍稍改动为:(一)夫妻(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击下列诗篇,刦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甲、自君之出矣,刎罗帐咽秋风。凋思君如蔓草,凢连延不可穷(南朝"梁"范云诗)
乙、游人武陵去,凝宝剑直千金。划分手脱相赠,凷平生一片心(唐"孟浩然诗)
丙、孤雁不饮啄,凰飞鸣声念群。刂谁怜一片影,切相失万重云。凭
望尽似犹见,刕哀多如更闻。凭野鸦无意绪,刃鸣噪自纷纷(唐"杜甫诗)
丁、一春檐溜不曾停,出滴破空阶藓晕青。刑便是儿时对床雨,凩绝怜老大不同听。刀
雁回杳杳浑无梦,凷鹊语啾啾似有凭。凓忽得远书看百过,刏眼昏自起剔残灯(宋"刘克庄诗)
戊、灯怯寒威焰不青,刎忽闻急雪打窗棂。凯宵深未敢抛刀尺,凧为伴孤儿课一经(清"汪铃诗)
(A)甲丙乙丁戊 (B)丙乙甲丁戊 (C)甲戊丁乙丙 (D)丙丁戊甲乙

8、(甲)万古丹心盟日月,凥千年义气表春秋
(乙)未劈曹颅千古恨,冻曾医关臂一军惊
(丙)天意欲兴刘,凊到此英雄难用武
人心犹慕项,凡至今父老尚称王
(丁)由仁居义,凼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知言养气,凘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上引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刐若依序排列,刧正确的选项是:
(A)关羽/扁鹊/项羽/孔子 (B)关羽/华陀/项羽/孟子
(C)文天祥/华陀/刘邦/孔子 (D)文天祥/扁鹊/刘邦/孟子

9、下列各组文句中,凶「 」内连用数字的表达意义方式,则前后不同的选项是:
(A)「什一」,凾去关市之征,刧今兹未能/持戟百万,凿秦得「百二」焉
(B)只嫌「六七」茅竹舍,刖也有两三鸡犬声/四邻何所有,刍「一二」老寡妻
(C)鬓毛「八九」已成霜,刉此际逢春只自伤/溪回山石间,凸苍松立「四五」
(D)美人「二八」颜如花,凯泣向花前畏花落/非复「三五」少年日,分把酒偿春颊生红

10、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思想倾向,刅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安得不死药,函高飞向蓬瀛」,凓表达追求涅盘永生的佛教思想
(B)「生灭原知色即空,刜眼看倾国付东风」,凧表达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
(C)「此中有真意,凹欲辩已忘言」,凿表达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
(D)「安得广厦千万间,凤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凝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
(E)「梦想三山更五湖,则新从世外得真吾」,则表达放心物外、崇尚真我的道家思想

B D C D A C C B A C C A C A D C B D C C A B B C B A B C A B

看了一下,有一些还是我们学校国学竞赛时候的题目呢……

『伍』 推荐一些古琴曲

古琴名曲 古琴曲《鹿鸣》 《鹿鸣》,古代歌曲、琴曲。词见{诗经。小雅}首篇。原为周朝宴乐群臣嘉宾所用。为汉代仅存雅歌四篇之一。蔡邕{琴赋}、(琴操)均有此曲目。据说,由汉末杜夔传至魏左延年,晋苟勖用为行礼诗。唐韩愈:“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送杨少尹序》),宋朱熹:“此谱乃赵彦肃所传,即是所谓开元遗声。”(《仪礼经传通解》)明张廷玉将此曲收入《理性元雅》琴谱,直至清末仍有刊传。现存琴曲与历史上记载的同名曲目有无联系,尚待研究。古琴曲《广陵散》《广陵散》,琴曲。又名广棱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既用于合奏,也用于独奏。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明代宋濂跋《太古遗音》则谓:“其声忿怒躁急,不可为训。”这些,从正反两面说明此曲对统治者表现了一定的反抗性。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该书编者说,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此外还有《西麓堂琴统》等传谱。各谱分段小标题均有:“取韩”、“投剑”等目。近人因此认为它是源于《琴操》所载《聂政刺韩王曲》。现存曲谱共四十五段。分为: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其中头尾几部分似为后人所增益,而正声前后三部分则很有可能保留着相和大曲的形式。又本曲使用的“慢商调”为本曲所独有。古琴曲《梅花三弄》《梅花三弄》,琴曲。存谱初见于《神奇秘谱》,解题说:晋代的“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用以表现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另有急促曲调表现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各段多以共同曲调作结。古琴曲《乌夜啼》《乌夜啼》,琴曲。原为南北朝时期表现爱情题材的西曲民歌。现存琴谱初见于《神奇秘谱》。解题引《唐书。乐志》临川王刘义庆作曲之说,后世多沿用之。曲谱中有“反哺”、“争巢”等文字,表明琴曲是描写慈乌与雏鸟的活动情景。唐代的软舞,宋代的词牌,元代的曲牌中亦均有此目。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碣石调幽兰》,现存最早的琴曲谱。原件在日本,国内有影印件。系唐代手抄的卷子,仍保持早期文字谱的记写方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谱前解题说明此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公元494—590年)。曲名之前冠以调名,这样的标题,为琴曲中所仅见。据推断,应是以碣石调表现《幽兰》的内容。南北朝时期流行碣石舞,《南齐书。乐志》说:“《碣石》,魏武帝辞,晋以为《碣石舞》,其歌四章。”现存琴谱也分四拍,碣石调有可能是当时碣石舞的曲调。至于《幽兰》,当时有诗人鲍照写过同名琴曲歌词,见于《乐府诗集》。内容为借幽兰抒发其怀才不遇的心情,与现存曲调的情绪吻合。《幽兰》有多种传本。司马相如在《美人赋》中就有“抚弦为《幽兰》、《白雪》之曲。”《琴操》中也有孔子自伤不逢时而作《猗兰》的记载。现存琴谱中另有《猗兰》或《幽兰》等多种。解题一般沿用《琴操》之说,其曲调与《碣石调幽兰》并无共同之处。古琴曲《大胡茄》《大胡茄》琴曲。唐代的著名琴家如董庭兰、薛易简、陈康士都擅弹此曲。当时与《小胡笳》并称“二胡笳”,或“胡笳两本”。这两首作品初见于《古今乐录》,称《大胡笳鸣》和《小胡笳鸣》。初唐琴坛流行的“沈家声”和“祝家声”,就是以这两曲著称。以后董庭兰继承这两家的传统,整理了传谱。李颀在《听董大弹胡笳声》中说:“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应即指《大胡笳》,因现存《神奇秘谱》中的《大胡笳》正是十八段。它与后世流传的《胡笳十八拍》在题材上相同,但音乐毫无共同之处。古琴曲《石上流泉》《石上流泉》,琴曲。传为伯牙或刘涓子作。唐代即有此曲目(见《碣石调幽兰》谱后)。存谱为八段。描写碧涧潺潺,枕流漱石之趣,见于《琴谱正传》、《西麓室琴统》等琴谱。古琴曲《离骚》《离骚》琴曲。晚唐琴家陈康士据屈原辞所作。在屯新唐书。艺文志》中记为九拍,流传中分为十一拍和十八拍两种。:《神奇秘谱》采用了后者,每拍都以屈原的诗句作题,曲意怨愤深邃。《琴学初津》在本曲的后记中说:“始则抑郁,继则豪爽。”古琴曲《阳关三叠》《阳关三叠》,唐代歌曲,今存古琴歌谱。歌词据王维的《送元二之安西》一诗并有所发展。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句,又重复三次,故名《阳关三叠》。唐、宋以来,曾有多种唱法,现存琴谱三十多个版本,共六种类型。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最初见于明代的《新刊发明琴谱》(1530),经清代的《琴学入门》加工后一直流传至今。另有初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的一类,在明代也较流行,全曲残存八段,只在第一段用了王维原诗。这六种类型的词,曲和曲体结构多不相同,但其主要曲调却大同小异,表明是同一渊源,一脉相承的。当代作曲家王震亚曾据近代琴家夏一峰演奏谱(原谱载《琴学入门》)改编为合唱曲,并灌有唱片。古琴曲《捣衣》《捣衣》,古琴曲。传为唐代潘庭坚作。秋凉时节,家家妇女都为亲人赶制冬衣,为此需要捣衣,故又名《秋杵弄》、《秋院捣衣》。乐曲表现了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杨抡《太古遗音》分析其乐曲内容是:“始则感秋风而捣衣”,“继则伤鱼雁之杏然”,“终则飞梦魂于塞北”。《平沙落雁》谱本:最早见于明末尹晔的听月楼《徽言秘旨》(1649刊行)。明清以来刊载此曲的谱本将近四十种。据明张岱《陶庵梦忆》说,尹晔是在幼年时间向绍兴琴师王本吾学得的。曲体中型。原无词。曲情:琴曲出现在明代,明清各谱均无序跋。据上江琴家传说是《秋鸿》的节本,那末,它的曲情应该从《秋鸿》的“平沙晚聚”,“远落平沙”,“衔芦游弋”,至“南怀北”四个小标题。清王善《治心斋琴谱》说是宋末毛敏仲所作,清秦维瀚《蕉庵琴谱》说是明初朱权所作。这和《秋鸿》的作者是同一疑案。朱权在《秋鸿》的序里说《秋鸿》的作者是西江老懒,天胄诗狂,有些人就认为《秋鸿》是朱权本人所作。但据传说并从《秋鸿》的原词看,却是借《秋鸿》“身南心北”的感伤发抒怀念故国的悲恨,又像是毛敏仲的琴师郭沔所作。这一曲的曲情和作者,仍应存疑。琴曲谱本最多、出入最大的是这一曲,现时演奏的人最多、出入最多的也是这一曲。《关山月》谱本:最早见于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1931),曲体小型。无词。曲情:《乐府诗集》杷这一曲归在汉横吹的乐类,本来不是琴曲,可能是王燕卿把民间乐曲采来作成琴曲的。六朝时起,就把这一乐曲看作是表现封建统治下反兵役的情感的。徐陵《关山月》诗:“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最能代表此曲的曲情。《秋风词》谱本:出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曲体小型。有词。曲情:原谱旁注唐李白“秋风清秋月明……”原词,大概是王燕卿的作曲。按:明嘉靖间黄献的《梧冈琴谱》的《秋风曲》是以六朝张翰思鲈的故事为曲的意境的一个无词琴曲;与黄献同时汪芝的另本《西麓堂琴谱》的《秋风》却是另一有词的琴曲,原词是“秋风秋风秋风生,鸿雁来也,金井梧桐飘一叶,叹人生能有几许光阴!?……想人生能几何”。又日本物部茂卿所得《秋风章》却又是指的汉武帝的《秋风辞》。至于现时国内琴人所弹的全部是王燕卿《梅庵琴谱》的《秋风词》,和以上三古谱均无关系。《梧叶舞秋风》谱本:清初庄殝凤在他出刊的《琴学心声琴谱》(1644)里面说明这是他自制新曲。在清代,有十二种刊本琴谱采录了进一曲。这说明它是一个成功作品。曲体中型。无词。曲情:庄氏自己和后来琴家多未作序跋,曲情应从标题。只有清乾隆间苏璟春《草堂琴谱》(1744)跋云“曲意萧瑟,取韵宜幽”。《潇湘水云》谱本: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神奇秘谱》(1425),续见于明清以来三十种刊本琴谱。原只十段,渐发展至十五段的大型曲。无词。曲情:朱权曲序云:“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按:郭沔是南宋末年古琴作曲巨匠,景淳间(1260一1274)毛敏仲、杨瓒、徐天民等“紫霞派”的琴家都尊他为师。“毛敏仲的《樵歌》和《渔歌》因毛不仕元有浓厚的民族意识而得传。但后世琴家一向认为这些琴曲在技巧方面的成功是和郭沔的造诣分不开的。郭沔的事迹只散见于宋俞德邻的《佩韦斋辑闻》和元袁桷的《清容居士集》,名家记载不如贵族杨缵和他的清客那样多。吴县蒋文勋《二香琴谱》(1833)论琴派时提到严天池说严氏的琴是”受之陈星源,而后之托名标榜者不曰陈氏而曰严氏,岂非宰辅之子、太守之尊足以耸动天下耶?“对杨缵和郭沔的看法似乎也可以这样。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文王操》
《文王操》是古代中国人以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儒家理念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颂歌,其内涵深邃博大,旋律丰富感人,无愧为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聆听此曲后,一种仰慕的、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在古琴音乐流传的千百年的历史中,《文王操》被古人尊为高雅的作品,一首可以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的琴曲:“鼓此曲令人荡涤邪秽,消融渣滓。”(明代琴谱《杏庄太音补遗》);北宋琴家成玉涧所箸《琴论》称“其声古雅,世俗罕闻”;北宋苏轼在他的古体诗《舟中听大人弹琴》为听其父苏洵弹《文王操》等曲而作,在评说时人“强以新曲求铿锵”、“数声浮脆如笙簧”后,发出了“古意堕渺茫”的感叹,最后便是“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的千古名句。 第一段:古琴以空弦低音一字一音奏出,庄严,肃穆,宏伟。琴声引导我们进入两千年前的时空,古代文王、孔子这些伟大的圣贤出现在眼前……不是宗教,犹如宗教,这里有古人的崇拜之情;高山、峻岭、古代的图腾……开始的空弦犹如撞击的磬钟之声,硕大无朋的磬钟、厚重的音响、色彩…… 以上是一段前半部分的音乐,在全曲中有“引子”的作用,一段后半部分出现一些不完整的音调,这是琴曲最初旋律的显露。 第二段:一段亲切的旋律较完整地出现,富有歌唱性,这一段旋律和它的变化在全曲的二、三、四、六段里出现,是全曲最重要的音乐主题。音乐中温暖、坦然的情感,很好地表达了儒家的“仁爱”的思想,一种发自内心的博大的对人的爱,丰富的人情感的表达自此开始。 第三段:开始是平静的空弦为主的音调,这是段落最初的导入部分,也是以后段落惯用的结构方式(在传统的曲式中称作“合头”),简单的音乐营造了一种平和的气氛,音乐的变化、发展、新的音乐材料的进入都在这种气氛之中逐步开始。全曲最初呈示的旋律在这里渐渐作变化发展、深化,旋律在勾画一幅幅美好的图景,其中有人类生活环境的美,也有美好的图景后面蕴含的人性人情之美。段落中部有个情绪上的小高潮,像是为某种美好的理想境界所激动,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情绪都开始有较大的流动,激情、起伏、跌宕……画面比以前有更多的的动感。 第四段:带有过渡性质小段落。旋律在低音区进行,音乐性格醇和、温厚、柔情。这里是第三段音乐小高潮后短暂的迂回,象是音乐行程中一次逗留,回首顾盼。 第五段:出现了新的音乐材料,这一段音乐抑郁凝重,富沉思性,是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疑惑、不解,是对大千世界的问诘。音乐在低音区进行,音调中不时有变化音出现……音乐由旋律性、歌唱性变为吟诵的语气,节奏自由跌宕,在思考,在自语……。这一段音乐从形式结构和音乐情绪上体现了儒家理性思考的一面,是人对自己内心、对宇宙深刻的思考,从而对人类生活的社会的关切。段尾又引至豁然清旷之境。 第六段:凝重的音乐气氛至此复而舒畅、柔美,这一段音乐具有歌唱性和抒情的性格。 第七段:泛音段,与前段音色对比鲜明,予人以超脱、清新的美感。犹如进入一个神奇的境界,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寄托于神仙生活的地方,我们看到祥云的飘舞、仙鹤在缓步、麋鹿在游走……。 第八段:音乐材料又回到第五段材料的变奏,其语气如苦思,如追问,深奥曲折,又象看到文王在“有所穆然深思”、“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他在深思人类的理想的社会和理想的人格。曲尾的泛音终结句使整个乐曲复归于静穆、安祥。第八段象再次给人们呈现一位圣贤文王的形象,他伟岸、目光深远、心胸博大,予人以无限的崇拜之情。 《孔子读易》《孔子读易》为一首古琴曲,又名《读易》、《秋风读易》,由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演变而来。据说为清末青城山中皇观道士,琴学大家张合修(字孔山)所作,他曾在武昌开门授琴,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孔子读易》为琴曲之珍品,全曲分为四段,乾坤定位、阴阳错综、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琴音飘然洒脱,体现了虚无缥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思想。《岳阳三醉》《岳阳三醉》取意于吕洞宾三醉岳阳,飞渡洞庭的神话故事而作。反映了神仙道化,脱离现实的道家思想。曲调情趣逸致,音韵流畅。为琴曲中之大操。 全曲共二十段,曲谱见《春草堂琴谱》、《琴学入门》、《蓼风堂琴谱》等,琴谱互有出入。据《琴学入门》记载,此曲为《羽化登仙》之删减本,主要段落相近,而次序有出入。《墨子悲丝》 琴曲《墨子悲丝》又名《墨子悲歌》、《墨子》、《悲丝》等,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翟所作。此曲为广陵琴派大曲之一。 “墨子悲丝”的本事见于《墨子·所染》:墨子见到洁白的丝被染成各种颜色,引发了他关于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不但丝会很容易地被染成各种颜色,一国之君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无论是“功名蔽天地”的“仁义显人”,还是“为天下谬”的“不义辱人”,无不是外来的影响所致。“士”也不例外,交友不慎,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而发出了“故染不可不慎也”的感叹。 曲谱最早见于明末杨抡所撰《伯牙心法》(1609年),《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等也收有此曲。乐曲反映了墨子感伤世人随欲浮沉而不能自拔,犹如洁丝染色,失去本来面目。曲意深刻,音韵悲怆。 此曲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流露出一种洁己自爱的感慨之情。
古琴曲《流水》 《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在历史传说中,人们往往把它和战国时期的伯牙联系在一起。 据传,伯牙是一位出色的民间音乐家。他弹得一手好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荀子·劝学篇》)是说伯牙弹琴时会引得正在吃草的马都仰起头来聆听。有一次,伯牙弹琴时有个叫钟子期的人站在一旁欣赏,伯牙心中想着巍峨耸立的高山时,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向往着奔腾不息的流水时,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能够准确领会伯牙在琴声中寄托的感情,使他们一见如故,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为失去知音而万分悲痛,从此不再弹琴。这个动人的古老传说也说明:运用对景抒情的手法创作象《高山》、《流水》这样的音乐作品,可能在公元前三世纪便已存在。 琴曲《流水》最早传谱见于明代朱权于1425 年编印的《神奇秘谱》。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但《流水》一曲的产生年代要早得多。据朱权在该书题解中考证:“《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扼要地说明了这首乐曲在古代的演变情形。琴曲《流水》目前有着二、三十种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流派,但都有着相似的主题或旋律因素,可见它们共同有所依凭。十九世纪的四川道士张孔山在乐曲中加进了描写湍急水势的滚拂手法,使乐曲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明,人们称它为《七十二滚拂流水》。本书介绍的琴曲《流水》,就是根据川派琴家流传的版本,它载于1876 年刊印的《天闻阁琴谱》。 琴曲《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它对自然景物并不停留于客观的描绘上,而是借以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在音乐表现上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体,结合摹拟性的展开,既有华丽新颖的技巧展示,又保持了朴实沉郁的风格。 1977 年8 月20 日,美国发射了两艘“航行者”太空船,科学家们希望它有一天将能遇到地球以外的“人类”。太空船上带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它即便过十亿年也仍铮亮如新。唱片上录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

『陆』 古代裹小脚是那个蠢人发明的。

古代东方女子缠足,西方女子束腰,似乎都在凸现一种女子的体态美。缠足与束腰即表现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表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相。差异只是对审美点要求不同,相同则是男子对女子社会统领地位而产生的苛刻审美要求。

中国女子缠足,始行五代。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引<道山新闻>中所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61年后)宫中有位嫔妃A娘,纤丽善舞,后主“今A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故后世多把李煜和A娘指为女子缠足的“始作俑者”。

缠足,究历史有着它的文化背景。最先引人注意的不是足之大小,而是鞋的样式。女子为其妆饰美在发形、服饰颇注心意,对鞋亦现唐人已有小足为美的观念。

从对女子尖头鞋的欣赏到对女子小足的钟爱,形成了缠足的前期社会文化背景。而A娘为满足李煜骄奢淫逸,不惜以健康为代价的缠小足愉上谋生。然而,这一缠竟给后世女子带来了千年劫难。

五代的缠足,还仅限于宫中。北宋也未及流行。南宋时由于程朱理学的发展,缠足恰好适应了封建礼教的精神,或为一种束缚女子的手段。南宋时期缠足得以积渐成俗。

<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道出了缠足审美以外意思。

缠足在历史上并非无异议。方始作俑,宋代文人车若水在<脚气集>“妇女缠脚,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来,不知何用”。表示反对自然倍加刻意。<史记、货值列传>载,汉代北方赵女郑姬“揄长袂,蹑利屣”。利,是尖利的意思。利屣即鞋头小的舞鞋。郑姬长裙曳地,翩翩起舞之时露脚尖尖的舞鞋,使看者大为欣赏。

这种尖头的鞋,对天性爱美的女子来说,似乎具有永恒的魅力。时至今天尖头鞋仍为时尚。中唐时“利屣”已在民间普及。大诗人白居易在<送上阳白发人歌>“小头鞋屣窄衣裳,青黛点眉细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说明窄衣尖鞋在公元742年前后已是风靡民间的一种时装。

鞋和脚是密不可分的。非屣适足,是则削足适屣。热衷于尖俏的鞋,自然也会钟爱纤小的脚。据<天香桉外史>“用妓女足甚小妙者,于一小彩木球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球上。”缠足。到了清代反对缠足的人更多,俞正燮、李汝珍、钱泳、龚自珍、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都以不同形式抨击缠足之陋习。为最终彻底铲除缠足奠定了社会舆论基础。

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由外国人开办的耶稣教会发起天足运动。“长老会后学”的史子武编著<劝入脚图说>是第一部宣传放足大众性读术,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由上海书局石印出版。这一时期由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大力倡导,在上海、广东相继成立“天足会”,一时间四方响应。辛亥革命后,各地方政府采取种种具体措施实行“放足”。提出口号“不要小脚女为妻”,马路上树立“二十五岁以下小足女子,不准在马路上行走”,向缠足女子征收“小脚捐”等方式促使女子脚之解放。渐渐使缠足陋习走向绝迹。

时至今日,我们在一些长寿老太太身上仍能看到缠足的痕迹。

『柒』 能帮我推荐一些忒经典的古琴曲吗

《平沙落雁》

谱本:最早见于明末尹晔的听月楼《徽言秘旨》(1649刊行)。明清以来刊载此曲的谱本将近四十种。据明张岱《陶庵梦忆》说,尹晔是在幼年时间向绍兴琴师王本吾学得的。曲体中型。原无词。

曲情:琴曲出现在明代,明清各谱均无序跋。据上江琴家传说是《秋鸿》的节本,那末,它的曲情应该从《秋鸿》的"平沙晚聚","远落平沙","衔芦游弋",至"南怀北"四个小标题。清王善《治心斋琴谱》说是宋末毛敏仲所作,清秦维瀚《蕉庵琴谱》说是明初朱权所作。这和《秋鸿》的作者是同一疑案。朱权在《秋鸿》的序里说《秋鸿》的作者是西江老懒,天胄诗狂,有些人就认为《秋鸿》是朱权本人所作。但据传说并从《秋鸿》的原词看,却是借《秋鸿》"身南心北"的感伤发抒怀念故国的悲恨,又像是毛敏仲的琴师郭沔所作。这一曲的曲情和作者,仍应存疑。琴曲谱本最多、出入最大的是这一曲,现时演奏的人最多、出入最多的也是这一曲。

《关山月》
谱本:最早见于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1931),曲体小型。无词。

曲情:《乐府诗集》杷这一曲归在汉横吹的乐类,本来不是琴曲,可能是王燕卿把民间乐曲采来作成琴曲的。六朝时起,就把这一乐曲看作是表现封建统治下反兵役的情感的。徐陵《关山月》诗:"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最能代表此曲的曲情。

《秋风词》

谱本:出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曲体小型。有词。

曲情:原谱旁注唐李白"秋风清秋月明……"原词,大概是王燕卿的作曲。按:明嘉靖间黄献的《梧冈琴谱》的《秋风曲》是以六朝张翰思鲈的故事为曲的意境的一个无词琴曲;与黄献同时汪芝的另本《西麓堂琴谱》的《秋风》却是另一有词的琴曲,原词是"秋风秋风秋风生,鸿雁来也,金井梧桐飘一叶,叹人生能有几许光阴!?……想人生能几何"。又日本物部茂卿所得《秋风章》却又是指的汉武帝的《秋风辞》。至于现时国内琴人所弹的全部是王燕卿《梅庵琴谱》的《秋风词》,和以上三古谱均无关系。

《梧叶舞秋风》

谱本:清初庄殝凤在他出刊的《琴学心声琴谱》(1644)里面说明这是他自制新曲。在清代,有十二种刊本琴谱采录了进一曲。这说明它是一个成功作品。曲体中型。无词。

曲情:庄氏自己和后来琴家多未作序跋,曲情应从标题。只有清乾隆间苏璟春《草堂琴谱》(1744)跋云"曲意萧瑟,取韵宜幽"。

《 阳关三叠》

谱本:在明代见于五个刊本,都是有唱词的。但有三个显著不同派别。最早见的是正德间谢琳的《太古遗音》(1511),不注调式,用极简单的弹法把王维《渭城曲》的原诗演弹十三遍,这是基本上没有什么音乐价值的。嘉靖间黄龙山在甫京刊出的《发明琴谱》(1530)和万历间杨抡在南京刊的《太古遗音》(1609)是一个用凄凉调(紧二五弦各一徽)演奏的九段中型琴曲,用相当"典雅"的词句把《渭城曲》装饰丰富了。但是曲调和词都有些许出入(清同治间l866年黄晓珊《希韶阁琴谱》把唱词和琴曲减为七段属这一系统,但用调不同,可能是他自己改编的)万历间杨表正在南京刊的《琴谱正传》(1585)和万历间福建张宪翼的《太古正音》(1609)是同一系统的三段小型曲。但唱词旋律都不很同;虽然也都是凄凉调,但杨表正对凄凉调是误解的,他只紧五弦,"而张宪翼虽然紧二五两弦,却又避开二弦不弹。总的说来 ,这一曲在明代是乱杂的,也可以说是不很成熟的。现时琴家所弹的,都无例外地用的是清同治间上海张鹤《琴学人门》的谱本(1867),也是一个三段小型琴曲,注着和明代完全不同的唱词,张鹤的琴师浦城祝桐君(凤喈)改编的琴曲。

曲情:人们都知道《阳关曲》是送别的意境,但王维的原诗只有"无故人"三字写感情。因此,琴家都想丰富它的内容,这是《阳关三叠》许多唱词不同的原故,同时就不免有些不同的情感表现,个别的谱,有个别唱词,也就有个别曲情。

《梅花三弄》

谱本: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神奇秘谱》(1452)续见于明清以来其他二十六种琴谱。曲体中型。绝大多数谱本无词。

曲情:写晋孝武帝时大将桓伊屈尊接见王徽之并给王徽之吹笛作《三弄》的故事。

《潇湘水云》

谱本: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神奇秘谱》(1425),续见于明清以来三十种刊本琴谱。原只十段,渐发展至十五段的大型曲。无词。

曲情:朱权曲序云:"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

按:郭沔是南宋末年古琴作曲巨匠,景淳间(1260一1274)毛敏仲、杨瓒、徐天民等"紫霞派"的琴家都尊他为师。"毛敏仲的《樵歌》和《渔歌》因毛不仕元有浓厚的民族意识而得传。但后世琴家一向认为这些琴曲在技巧方面的成功是和郭沔的造诣分不开的。郭沔的事迹只散见于宋俞德邻的《佩韦斋辑闻》和元袁桷的《清容居士集》,名家记载不如贵族杨缵和他的清客那样多。吴县蒋文勋《二香琴谱》(1833)论琴派时提到严天池说严氏的琴是"受之陈星源,而后之托名标榜者不曰陈氏而曰严氏,岂非宰辅之子、太守之尊足以耸动天下耶?"对杨缵和郭沔的看法似乎也可以这样。

《流水》

谱本:也是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但是现时弹《流水》的都是用的张孔山的《流水》。张孔山的《流水》,仅见于一个刻本的《天闻阁琴谱》(1867),但是四川华阳顾玉成(1808一1876)所传的张孔山《流水》传钞本却不很同。1850左右张孔山传于武汉的谱本又不同。

曲情:朱权序云:"《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高山》分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谨按:《高山》、《流水》两曲从明初以来,又有演变,朱权(神奇秘谱》写在前半部称为《太古神品》的一类中,《高山》短些,《流水》长些,都不分段,证明他是暗示他所辑的是唐代的曲谱,指法也确有晚唐和宋初的痕迹。在明中叶徽藩的《风宣玄品》中(1539),这两曲依然前短后长不分段,但指法改动了。到明中叶以后,杨表正《琴谱真传》(1585)的《高山》是四段,《流水》是八段(他加了旁注词),这时在宫廷中供奉的《高山》也是四段,《流水》也是八段(据《藏春坞琴谱》1620),都和朱权所说宋代的分法相符。但是和杨表正谱距离只有十五年,在同一地点南京出版的杨抡《伯牙心法》(1600)却把《高山》变成六段了。到了尹晔的《徽言秘旨》(1647,但他在万历间约1600左右就已有名于琴坛)又把《高山》分成八段了。从此以后,所有清代各谱的《高山》都是八段。

从杨表正时起,《流水》原是八段,但在张孔山的《流水》中,却在原第五、六段之间加了一段,成为九段(参看《高山》条)。所加的一段,即张谱的第六段,是用所谓"七十二滚拂"的技巧尽情模拟泉滴水流的声音的。《天闻阁谱》专为这些滚拂和滚拂中的和音定了些新指法,但很费解。张自己在《天闻阁谱》中写了一篇小识说:"余幼师琴于冯彤云先生,手授口传。所习各操尚易精熟,独此曲最难。且诸谱所收《流水》虽然各别,其实大同小异,唯此操之六段迥相悬绝。余幼摩既久,始能聆其神趣……"我们还没有冯彤云的材料,但可以从此看出张孔山《流水》必另有传本。顾玉成本对于这一段用的是传统的滚拂另加旁注,反而不十分费解。顾氏谱在模拟水流里的旋律性较强,《天闻阁谱》模拟水声较切。

《渔樵问答》

谱本:最早见于明中叶杨表正《琴谱正传》(1585),续见于明清以来其他二十种刊本琴谱。曲体中型。明代各谱多有词,清代各谱无词。

曲情:杨表正此曲序云:"《渔樵问答》,古操也。查遗谱有指法无音文;《琴史》有文音无指法。今配定文音入谱,使善鼓者知其曲之古淡……然微妙岂于贪徇嗜利辈能知乎。"他的旁注词,和《渔歌》一样,是有很健康的意义的;到了清代,凡是有唱词的《渔樵问答》都是用明杨抡另编的一个以放浪形骸之外,专一吟风弄月的唱词(比张的原词简化了些),他的唱词多是文人学士替他执笔,比较"典雅"。王光祈在介绍此曲时也是用的杨抡的旁词,因而杨抡的唱词大大地传开了。而比较通俗而又较有意义的杨表正唱词,反而被忘却了。绝大多数谱本中都说此曲是杨表正的创作,因而杨表正的原唱词是值得重新介绍出来的。杨表正所述的原词是:

第一段 渔问樵曰:"子何求?"樵答渔曰:"数椽茅屋,绿树青山,时出时还;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云中之峦。"

第二段 渔又诘之:"草木逢春,生意不然不可遏;代之为薪,生长莫达!"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物,火与木,天下古今谁没?况山木之为性也当生当枯;伐之而后更夭乔,取之而后枝叶愈茂。"渔乃笑曰:"因木求财,心多嗜欲;因财发身,心必恒辱。"

第三段 樵曰:"昔日朱买臣未遇富贵时,携书挟卷行读之,一且高车驷马驱驰,刍荛脱迹,于子岂有不知?我今执柯以伐柯,云龙风虎,终有会期;云龙风虎,终有会期。"

第四段 樵曰:"子亦何易?"渔顾而答曰:"一竿一钓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游;得鱼贯柳而归,乐觥筹。"

第五段 樵曰,"人在世,行乐好太平,鱼在水,扬鳍鼓髡受不警;子垂陆具,过用许极心,伤生害命何深!?"渔又曰:"不专取利抛纶饵,惟爱江山风景清。"

第六段 樵曰:"志不在渔垂直钓?心无贪利坐家吟;子今正是岩边獭,何道忘私弄月明?"

第七段 渔乃喜曰:"吕望当年渭水滨,丝纶半卷海霞清;有朝得遇文王日,载上安车赍阙京;嘉言谠论为时法,大展鹰扬敦太平。"

第八段 樵击担而对曰:"子在江兮我在山,计来两物一般般;息肩罢钓相逢话,莫把江山比等闲;我是子非休再辩,我非子是莫虚谈;不如得个红鳞鲤,灼火新蒸共笑颜" 。

第九段 渔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还期异日得志见龙颜,投却云峰烟水业,大旱施霖雨,巨川行舟楫,衣锦而还;叹人生能有几何欢。"

《幽兰》(又名《猗兰》)

谱本:最早于日本传钞唐卷子《碣石调•幽兰》文字谱,清光绪间黎庶昌在日本影钞收入《古逸丛书》。为四段中型曲。无词。此曲自明初以来历清代共见于二十三种刊本琴谱,称《猗兰》或《漪兰》,其中清代《自远堂》仍作《幽兰》。明谱为十一段大曲,与卷子本迥异,明清两代的谱亦互异。

曲情:原卷子谱只序说是梁桢明三年丘公明所传,未叙曲情。但杨守敬(《古逸丛书》编者)《经籍访古志》从原谱标题下"又名《猗兰》"四字,断此为表现《琴操》所述孔丘自伤不逢时的意境。朱权《神奇秘谱》《猗兰》的序亦同。蔡邕《琴操》:"《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乃止车援琴鼓之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

《广陵散》

谱本: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神奇秘谱》(1425),续见于明中叶(徽藩风宣玄品》(1539)另一节本,初见于明朱常淓《古音正宗》(1643),续见于清秦维瀚《蕉庵琴谱》(1868)。两本又同见于民初《琴学丛书》(1912)。前者为四十五段大曲;后者缩为九段的中型曲。均无词。

曲情:此曲的曲情和作者是一千多年来的争论。一说是根据《唐书•韩滉传》,认为是嵇康自己的作曲,影射王凌、毋丘俭等四人先后在广陵对司马昭的策反;一说是根据《晋书•嵇康传》,认为是嵇康从古人学来的。内容是描写"聂政刺韩王"故事。根据《史记》,聂政刺的是韩相韩傀,不是韩王。但我们仍想肯定后一说。理由是,在汉蔡邕的《琴操》里面,早就有一个"聂政刺韩王曲"的解题,而这个解题是把聂政的故事拿来人民性地艺术化了(蔡邕《琴操》基本上是当时民间故事),所以可取。朱权此曲的序也是明明指出嵇康是从古人学来,而且各段小标题如"井里"(聂政故乡)、"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等,都与蔡邕解题切合。

这里就把蔡邕的原文写在下面,代作此曲的曲情: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买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报复?"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生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故曰:"聂政刺韩王。"

《胡笳十八拍》

谱本:现存《胡笳十八拍》曲谱最早见千清初的《澄鉴堂琴谱》。经过几代人的加工发展,此曲的音乐部分已经脱离了诗句的约束,更充分地发挥了器乐曲的表现性能。《五知斋琴谱》刊载了它的蜀派曲谱,同时又刊出了吴派歌词-即《胡笳十八拍》原诗,表明词、曲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一曲谱记谱比较精细,又有不少旁注,最为琴家所乐用,目前演奏的就是根据这一版本。

曲情:这是一首根据同名抒情长诗而谱写的琴曲。《胡笳十八拍》一诗,初见于南宋朱熹(公元1130一1200)所编的《楚辞后语》,是继蔡琰的《悲愤诗》、刘商的《胡笳曲》以及王安石等人诗作之后,同一题材的又一诗作。诗文深刻而感人,抒写了蔡琰思念故乡和惜别稚子的思想感情。诗中多次出现:"弦欲绝"、"欲罢弹"、"弦急调悲"等语句,因而可以认为是专门为琴歌而写。

乐曲是否和诗词同时创作出来的,目前还无从证实。但从形式到内容,两者的关系都是很密切的。同一题材的琴曲始自唐代,即前文介绍过的《大胡笳》和《小胡笳》,南唐蔡翼创作过《小胡笳十九拍》,北宋琴曲曲目中出现了《别胡儿》、《忆胡儿》,北宋的吴良辅也曾谱写过王安石的胡笳诗,但直到南宋才首次看到有关琴曲《胡笳十八拍》的记载。流传至今的《胡笳十八拍》,应属后者。

宋朝当局面对北方来的侵略势力,一再屈辱退让,爱国人士对此无不痛心疾首,悲愤填膺。陆游、辛弃疾的诗词,突出地代表了这样一种强烈的爱国热情。爱国的文人们还利用传统题材,抒发他们的感慨。王安石、李元白、李纲等人据蔡琰的《悲愤诗》所拟写的《胡笳十八拍》,就是在这种历史情况下的产物。李纲在他拟作的《胡笳》诗序中就明确指出:"靖康之事,可为万世悲。暇日效其体集句,聊以写无穷之哀云"。靖康(公元1126)之后,丧失了北方大片国土,从此开始了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李纲仿效蔡琰诗体,正是为了写出现实生活中"无穷之哀"。

南宋灭亡后,汪元亮随"三宫"北去,在狱中为文天祥弹奏《胡笳十八拍》, 也是抒发亡国之恨与"无穷之哀"。《胡笳十八拍》哀切悲愤的曲调,一时引起许多爱国臣民强烈的共鸣。有的说:"怊怅悲愤,思怨昵昵,多少情,尽寄《胡笳十八拍》。"有的说:"拍拍《胡笳》中音节,燕山孤垒心石铁。"有的则联系其重返故国的迫切心情,写道:"蔡琰思归臂欲飞,援琴奏曲不胜悲"(均见《琴书大全》)。可见,乐曲在这一时期出现并流传开来,决非偶然,是有其深刻的政治社会原因的。

《胡笳十八拍》歌中唱道:"干戈日寻兮道路后,民卒流亡兮共哀悲"。通过描述汉末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来控诉宋末人民背井离乡,饱受蹂躏的同样遭遇。"干戈日寻"是统治阶级间争权夺利所造成,各族人民之间,本来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表达了各族人民要求团结、反对分裂、要求友好、反对征战的共同心愿。人们对残酷的现实提出了尖锐的质问:问天有没有眼睛?问神有没有"灵"?这实际上是对统治者提出的强烈抗议;质问"疆场征战何时歇?"这种怨气"浩于长空","不容"于"六合"。

『捌』 吟诵木瓜是用什么古琴曲

古琴古琴音乐歌曲“鹿鼎记”,“鹿鼎记”,古老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见{书字。小丫}第一篇论文。本来周的乐趣部长客人使用。剩余4所罗门之歌汉代之一。秦福永{},(乐器)这首曲目。有人说,韩奎都尉年底左传播疾病,徐金苟用作为敬礼诗歌。韩愈:“对于他们的村庄,歌曲”鹿鼎记“来了。” (“宋杨少尹序”),宋曦:“这个频谱是赵阎肃说教,也就是所谓的左开元声音。” (“仪式由大众通用的解决方案”)冥寿 - 宋宇收入将“理性元雅”琴谱,仍然公布的青川,直到结束。现有的旋律记录具有相同的名称在历史的轨道不接触,作进一步研究。古琴曲“广陵散”“广陵散”的旋律。也称为广边缘停火。汉魏时期楚国的相位调制,但一首歌曲,无论是合奏,但也为独奏。康,谁杀司马,临刑前,从容地播放歌曲,寄托反对专政。明·宋濂跋“太古遗音”是:“愤怒烦躁的声音,不能被视为权威。”这些,从双方描述叛逆的统治者某首歌曲的表现。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根据这本书的编辑器,说,来自该频谱在后循环后,李唐宋,Suigong。也有“西麓堂琴统”和其他质谱。光谱分割的副标题是:“韩国”,“铸剑”等项目。邻居,所以它是来自“乐器”,载“聂政刺韩王曲”。现有的分数的总肆15步。分为:开口指一个小序列三段,五段的大序列,后八十段18段声音,混乱的声音序列。这似乎是后代的头和尾部分的增益,即声音的一部分的同时很可能周围三相保留隈形式。此外,在歌曲“业务转让缓慢”歌曲是独一无二的。古琴音乐“梅花”,“梅花”的旋律。存款谱“神奇秘谱”,解决问题的迹象,说:“导演的”浣衣笛子梅花三弄三代得到严调钢琴。“会徽曲泛音曲调在不同的位置上重复3倍(即所谓的“三线”),静态梅花高贵宁静的性能。另一个短调表现梅花不畏严寒,随风摇曳的动态。多调整每节最后一个关节。古琴音乐“乌夜啼”,“乌夜啼”的旋律。南北朝以前的西部为主题的歌曲作为情歌。现存琴谱初见“神奇秘谱”。解决问题引“唐音乐”临川王刘义庆作曲家,说多后续的后代。 “饲料”,“竞争巢”等词语描述慈乌旋律成绩小鸡现场活动。唐代软舞,宋差俳,曲调在元代也有这个目标。古琴音乐“碣石调幽兰”,“碣石调幽兰”,现存最早的钢琴谱。原来在日本,国内影印。唐代手写的论文,仍然是早期光谱记得写文本模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解决问题的指示之前,歌曲来自南朝梁·丘明(公元494-590年)的频谱。委托之前的调名,这样的标题是只看到那些旋律。据推断的表现,应根据碣石调幽兰“的内容。南北朝碣石流行的舞蹈,“南齐书·音乐”说:“碣石”魏武帝讲话,金认为:“碣石舞”,它的歌声章节。“乐谱可以分为四个现存的薄膜,它可能时间碣石碣石调舞蹈曲调。 “幽兰”,正如诗人写的旋律的鲍照歌词“乐府诗集中发现,这是相同的名称。”内容是怀才不遇的兰花表达自己的感情,情绪与现行的曲调一致。 “幽兰”有多种传递。司马相如“美人赋”中就有“问和弦”幽兰“,”雪“的歌曲。” “乐器”也有自伤是不是每孔子有时“漪澜”的记载。否则,现有的六线谱“漪澜”或“幽兰”和许多其他。解决一般使用的术语“乐器”说,它的旋律和“碣石调幽兰”并不常见。古琴音乐“大胡茄”,“大胡茄”的旋律。唐代著名钢琴家,如洞庭薛澜艺珍陈康酾善于打歌。当时“小胡佳”和“两个身着”或“两个身着”所示的第一部作品“古代和现代的音乐记录的迹象,”:“胡佳明大”和“小胡佳明。”早期钢琴坛流行的“申音”,“我希望嘉星”被称为两首歌曲。经过这两个传统继承洞庭兰,组织质谱图。李颀的“听董胡佳声音大炸弹”,说:“蔡曦,女的声音,一颗炸弹十八拍。”应该是指“大胡佳”,因为现有的“神奇秘谱”中的“大胡佳”这是18段。后来传到“胡笳十八拍”,在题材相同,但音乐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古琴音乐“流石”,“石流泉”的旋律。川刘娟博雅或作出。唐:这首曲目(见“碣石调幽兰”后的频谱)。保存频谱八。碧涧描述潺潺,枕流漱石的乐趣,看到的故事“乐谱”,“西麓室钢琴统一”和其他乐谱。古琴音乐的“离骚”,“离骚”的旋律。根据屈原晚的钢琴家陈康什讲话。屯新唐书。艺术和文学“心态九个月蝙蝠,蔓延到11分和18杆击败两个种。:”魔术的秘密谱“对于后者,每一个镜头是屈原的诗歌标题歌表示深深的怨恨。”秦学初天津“歌曲后记,说:”抑郁症,以下的豪爽。“古琴音乐”阳关三叠“”阳关三叠“,唐歌,这个存款古琴音乐表。据王伟的歌词,”送安溪2元,“一首诗和一些发展。诗“西阳关无故人”的句子,反复三次,名为“阳关三叠”唐,宋以来,有各种唱歌,现有的指法超过30版本的六种类型,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最初见于明代,“手稿发明琴谱”(1530),清朝末年,“钢琴”,加工后流传至今。否则初见“浙江同声传译字琴谱” (1491)一类,是比较流行的,在明代,整首歌其余8,只在第一段与王维诗的文字,音乐和歌曲的结构和更多样化的六种类型的,但主旋律却大同小异,表明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据王震亚洲当代作曲家发挥现代钢琴家霞亿丰谱(包含原始分数“钢琴”)改编为合唱曲,以及灌溉专辑。古琴音乐“捣衣”,“捣衣”,古琴音乐。气喘吁吁唐剑传。金秋送爽的季节,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亲人,对妇女冬衣工作需要捣衣,也被称为“秋杵”,“秋季学校捣衣“音乐表演的远房亲戚妇女的思念之情。青年抡”太古遗音“分析其歌曲:”从秋天的感觉,而捣衣“,”受伤的鱼,鹅天然杏“,”梦魂飞塞北的结束。“鹅”:最早见于明末阴液在地板上听“徽谱秘旨”(1649年发行)。明清以来发表这首歌谱近40种。据明戴“陶庵梦忆”,阴液说是绍兴县秦老师的时候,我从小学到王弯曲身体介质。原无话。情歌:钢琴音乐在明代,明清没有序跋的频谱。据传说河上秦“仇鸿,”这部分,那么,它应该是从情歌“仇鸿,”“平沙之夜“,”远远关闭平沙“,”标题罗游弋“到”南怀瑾北“四个小标题。清王善”治心斋桥乐谱,说:“宋毛敏仲,清秦危罕”蕉庵琴谱,朱荃说:“明朝初年,这种”仇鸿“的作者是谜一样的。”仇鸿助拳,“序言中说,”仇鸿“的作者是西江老懒,疯狂的日子头盔的诗歌,一些人认为,“仇鸿”朱对我做了,但是,根据传说“仇鸿,”原字看,但它是由“仇鸿”,“体南心北”感伤的怀旧家园悲恨说话,但也很喜欢的音乐家郭沔毛敏仲应该怀疑这首情歌和作者。钢琴谱这首歌最出最大的是当前播放的歌曲大多数人来说,获得最“关山月”:最早见于民国初年í谱?单?“梅庵琴谱”(1931年),一个小弧形机身无话。爱情的歌曲:“乐府诗集”枇杷这首歌归横吹中国音乐类,没有旋律,可能会采取的I?单?民间音乐旋律。六朝,把这种音乐的表现作为反封建的军事服务法治的情感。徐陵“关山月”诗云:“思妇高楼,当窗口不应该睡觉; ......所以这间战争,军事复杂几年的......“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情歌。”秋词“谱:中国一世共和国?单?”梅庵表音乐。“小弯的身体有个词。情歌::明嘉靖黄原谱旁注唐·白居易”中秋庆明......“原词,大概是我?单?作曲家。提供“吴刚乐谱”,“秋歌”的故事六韩思鲈作为一首无词的旋律的情绪,而西安王志和黄色的其他“西麓堂琴谱”和“秋“还有另外一个词的旋律,原词是”秋风秋雨秋出生,鹅来得,金井梧桐浮动的叶,生活可以有叹了一口气冲刺的时间吗? ......觉得人生能几何。 “此外,日本厚生省事项所得款项毛清”秋季篇“,而是指皇帝的”秋风辞“至于现在,国内的钢琴演奏是所有的人吧?答?”梅庵琴谱“ “学期”,和不超过三个古谱关系。“梧叶舞秋风”谱:清庄振锋在他的“声音的钢琴乐谱学校的问题”(1644年)指出,这是一个新随后多首歌曲,他在清朝,有12种收集和记录指法成印刷版,这表明,它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弯曲的身体介质。无话。情歌:闯自己而不是琴前言,情况应该是主打歌,只有清乾隆苏敬春“山寨琴谱”(1744)跋云“,这意味着凄凉的歌曲,韵应采取安静。”“潇湘水云”谱: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的“神奇秘谱”(1425),继续看到明清以来30种的刊本琴谱。原件只有十段,逐渐发展到第35段的大型音乐无话。情歌:朱全聚德序列老话:“希望是一首由朱先生,郭沔由系统。永嘉先生,每个潇湘云九嶷寻找庇护公寓认真认真意义。 ......“:郭沔是南宋古琴大师作曲,景阳光房(1260一1274)茂名忠,杨瓒,徐天民等”菊派“的钢琴回家给他作为一名教师“毛敏仲的”樵歌“和”渔夫“不仕元,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国民意识派生通,但后来秦总认为,这些旋律技能和郭沔造诣的成功分不开。 ,郭沔事迹只有零星的宋余德琳“佩韦斋系列闻”,元袁桷“清容居士集”,著名的杨赞和他的贵族清除掉尽可能多的记录。吴县蒋温驯“二香琴谱”(1833)提到在Qinpai艳艳施钢琴天池说的是“陈杏园,那么信托名称,没有广告,但说陈严氏说,为什么不宰辅的儿子,知府足够挑衅世界的雕像,是吗?“是的,和郭沔阳瓒的意见似乎是案件。古琴的十大劲歌金曲之一。据传说,这是春秋晋的音乐家Shikuang或齐刘娟做了。现有琴谱中的“春”和“雪”是两个器乐,“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春”拿东西知春路,风力轻荡的意思;“雪”采取严厉干净的雪竹宝石A君问的语气。“”阳春白雪“
曲高和寡的典故,从”诗经“中的”宋“一文。襄王问宇先生,么有什么阴德?极富声誉市民董仲舒你啊?宋说,有乘客在宋楚都郢,先唱“低班”,初中,成千上万的人,当歌手唱“杨阿薤露”,美国只有几百人当歌手唱“某处“,美国和数十人,但是当首歌曲,然后添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那就是”引领业务刻羽毛,混合流征“的初中,但只有几个人。宋认为,“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等歌曲,更优雅,更复杂,能唱,人们自然会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文王游行““文王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哲学的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颂歌,其内涵深厚广博,丰富的旋律和动人,值得古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听这首歌,一种人钦佩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古琴音乐流传在千百年的历史了,“文王操”是崇敬的古人优雅的作品,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净化灵魂的旋律:“鼓歌使清理秽恶,消融废物。” (明代琴谱“杏村太音补遗”),宋秦郑裕彤建筷子,“秦论”被称为“声音古朴,世俗的汉文帝”,宋苏轼在他的古诗词“舟喜欢成年人玩”听到他的父亲苏洵弹“文王操”等歌曲,在注释时人“强势,以寻求新的歌曲铿锵有力的”,“数声浮脆如笙簧”,发行的“老式下降苗条“的感叹,他们最终将是”江空月出人民的消失,夜阑更请弹“文王”,“千古名句。段:古琴演奏贝司的声音一个字,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空字符串。钢琴带领我们进入空间两千年前的古文王,孔子这些伟大的先贤,出现在眼前......是不是宗教,像宗教,有古老的阿谀奉承;山脉,山脉,古老的图腾......空字符串,如果罢工开始磬编钟巨大铃铛声,沉重的声音,颜色......这些都是一些在整首歌的音乐在“引”的作用,一些不完整的音下半年一段上半年,这是原来的旋律旋律透露第二段:一个亲切的旋律显得更加完整,丰富的歌唱,旋律和它改变了整首歌二,三,四,六段出现,是最重要的音乐主题曲。音乐温暖,平静的情绪,很好地表达了儒家的“仁”的思想,人类的爱,财主年初以来情感的表达了由衷的广度。第三款:开始是平静的主要是空字符串音,这是第一款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段通常的方法(在传统的音乐形式被称为“头”)的未来结构,简单的音乐创造一个和平气氛,音乐的变化,发展到大气中,新的音乐素材正逐渐开始在这整首歌最初的旋律在这里逐渐的变化和发展,深化的旋律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作品,包括美国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也是人性中人类所固有的美丽背后的精彩画面。中央有一点点的情绪高潮的段落,如某种确定理想的音乐节奏兴奋的情绪,音乐开始有更大的流动性,激情,跌宕起伏,跌宕......超过前屏幕动态。第四段:小段落的过渡性质。在低音区,酒精和音乐的性格,脾气很好的旋律,深情的音乐在这里是一个简短的弯路后的第三个冲刺,像一个音乐之旅停留凝视。第五段:新的音乐素材,哪一段音乐忧郁凝重,人的生命,所有的疑虑,理解,丰富的沉思性质是无限的出现,询问询问在低音区的音乐,不时有变化音调出现了......音乐的旋律,唱一个呗音色,节奏自由跌宕在心里嘀咕着......在这一段音乐和音乐的正式结构,反映了儒家的理性思维感性的一面是自己的心,深入思考的宇宙,人类生活的社会关注。突然导致段和第六段清旷的境界:音乐结束这个复杂,醇厚,这块唱歌的音乐和抒情品格的尊严和舒适的氛围。第七段:泛音段,与前面的色调对比,超脱诱人,清新之美。就像进入一个神奇的境界,人类寻求一个更好的地方,住在神的手中,我们看到了飞奔的云朵,起重机缓慢,麋鹿游荡......第八段:音乐素材回第五段重大变化,其音色,如试图上来,如质疑,曲折幽深,但也喜欢看文王“有所穆然周到”,“有些自得外观和高远志“他说,在思考人类社会的理想和理想人格。曲一个句子的尾部,使整个歌曲泛音恢复宁静,安宁。第八段的人再次呈现为一个圣人文王的形象,他的体格,他的眼神深邃,心胸广阔,诱人的无限崇拜之情。 “孔子很容易读”,“孔子读”如同一把古琴音乐,也被称为“易于阅读”,“秋易于阅读方便,”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演变。说是在科举清青城道教认为,学习钢琴,我们结合张修(字孔山),他在武昌门授钢琴,培养了不少钢琴学习专家。张孔山对现代钢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孔子容易读”旋律的珍品,全曲分为四个部分,定位宇宙,阴阳复杂,硬度和柔软性,天人合一,声音飘然洒脱,体现人与自然道教虚幻。 “岳阳三醉”,“岳阳三醉”从意大利在东滨醉岳阳洞庭山飞渡的神话。反映神话,道教的现实脱离。曲调的乐趣懿旨,音韵流畅。伟大的旋律,整首歌共20节游行,数十看到“春草堂琴谱”,“钢琴”,“廖峰堂琴谱”等,这些差异琴谱。根据“钢琴”,录制的歌曲是“羽化登仙”中删除的主要通道是相似的,顺序差异。 “墨子悲丝”旋律“墨子悲丝”也被称为“莫悲歌”,“墨子”,“悲丝”等,根据传说,,墨翟路春秋。曲隈是高丽Qinpai之一。 “莫悲伤丝”的能力见于“墨染”,墨子看见白蚕丝被染成各种颜色,使他对社会,人生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不仅线材将很容易被染成各种颜色,一个国家的国王将会受到各方面,无论是“成名盾世界”和“义重大人”或“荒谬的世界”和“不辱正直的人“,有没有引起外界的影响。”士“也不例外,错误的朋友,是最大的不幸发出了”它不能被意外染成了“的感叹。总分第一退居到“雅心”(1609),“五个已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在明末杨抡,还收到了一首歌。歌曲反映了跌宕起伏莫感伤的愿望与世界不能自拔,像杰斯染色的真面目损失。曲深远的意义,音韵凄楚。悠扬的乐曲音色,这意味着削减和爱悲伤,旋律优美大方,浑身散发着捷自爱的感觉有感情。
古琴曲“流水”,“水”是一个古老的历史传说的旋律,人们往往把它和战国时期的雅链接。据传说,雅是一个伟大的民间音乐家,他发挥得一手好钢琴,“雅古琴,而六马仰密苏里州”(“荀子·劝学篇”)是说博雅玩的时候被吸引放牧马抬头一看,听。有一次,在玩一个名叫雅钟子期欣赏谁站在一旁的人,彼得牙齿时,心中想着巍峨的高山,钟子期说,“好,好几乎古琴,高耸的几乎如泰山”。雅向往澎湃的水,钟子期说:“好,好,几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雅钟子期能准确理解的感情寄托在琴声,让他们一拍即合,形成了“朋友”。儿子亡博雅怀里的损失深感悲痛,不再弹琴这个迷人的古老的传说也表明:使用的创造力景抒情,如“山”,“水”喜欢音乐,可能已经存在于公元前三世纪。旋律“水”最早见于明代朱传频谱使用权,发表于1425年“神奇秘谱”。皇帝朱权明的第十七个儿子,“神奇秘谱”是中国最早的现存古手册,但“水”了一代人的要早得多,根据朱泉解决方案,在这本书的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山宋代“,”水“两个Quben只有一个,唐分为二,不段的数量,作为四星级”高山“,”水“为八。”简要介绍了歌曲的演变在古代的局面。目前的旋律“水”有两种,30种质谱和播放各种流派,但他们都有着一个相似的主题旋律因素,显示出他们所依靠共同十九世纪时,四川长虹香港道教名山中的歌曲添加水势汹涌的辊刷技术,使这首歌更鲜明的艺术形象的描述,人们叫它“七十二滚拂水。”这本书提出的旋律。 “水”,也就是根据川派古琴版本的传播,这是包含在1876年出版的“天闻阁琴谱”旋律“水”是我们的民族音乐遗产,其自然特点的优秀作品不留一个客观的描绘,但宁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个心胸宽广,坚韧和专注的精神境界在音乐方面的表现抒情的旋律为主体,结合模仿大自然展开,两者有是华丽的展示创新能力,同时保持简单的忧郁风格。 1977年8月20日,美国推出两个“旅行者”号飞船,科学家希望它有一天能遇到天外来客“人”飞船用喷雾铜盘上的黄金,它也仍然存在数十亿年铮亮如新。专辑中有27段记录在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中国的旋律“的水。”

『玖』 春秋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刺了谁

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荆轲刺秦王。

1、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2、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

3、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4、荆轲

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于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现,刺秦王不中,被杀。

(9)聂政发明扩展阅读:

春秋末期,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便是专门刺客的涌现。这是一批生活在民间、不图富贵、崇尚节义,身怀勇力或武艺的武士。

他们与某些权贵倾心相交,为报知遇之恩而出生人死,虽殒身而不恤。晋国的豫让、吴国的专诸、要离,都是春秋末期最为著名的刺客。

秦时代的侠虽然还没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侠的那种精神已经充分体现在当时社会的三种人身上,就是说客、门客和刺客。

两汉游侠精神和他们这种精神一脉相承,并且伴随着当时社会结构变革,新思潮的产生和道德与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形成的。

『拾』 古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古琴的发展史:
古琴,亦称"七弦琴",史籍之中多称"琴"。唐诗中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之名句,"泠泠七 弦"指的就是古琴。春秋擂鼓墩墓与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琴"更证实了它的历史之长久,《诗经》、《尚 书》等古籍和唐宋诗词也常常见到有关"琴"与琴乐的继续。所以,古琴是中国历史十分悠久的一件民族乐 器。
2:古琴的结构
古琴由狭长条的一块桐木面板(也有用其他松质木材)和一块梓木底板(也有用其他硬质木材)胶合而 成,外表髹以中国大漆。琴宽的一端为头部,下面有七个可以调音的小轴,叫做"轸",琴面外侧嵌有十三 个小圆形的标志,叫做"徽",为泛音和按音音位的标志。琴面系弦七根,外侧至内侧由粗至细,横置于琴 桌上演奏。与很多乐器相比较,古琴有如下独特之处:古琴弦的有效振动弦长超出一般乐器的弦长,振幅宽 大,音质低沉浑厚,幽静古朴;古琴的琴面即指板,无品无柱,出音孔开于底板,向下传音;琴上存有一 百多个实用的泛音,堪称乐器之最。
3:琴 论
《新论--琴道》:琴论专著。汉代桓谭作。原书已佚,清代有几种集佚本。《后汉书枣桓谭传》说此篇未 完成,由班固续成。现存残篇中包括琴的史论和琴曲解说。介绍琴曲有《尧畅》、《舜操》、《禹操》、《文王操 》、《微子操》、《箕子操》和《伯夷操》。
《琴清英》:琴论专著。汉代扬雄作。原书已佚。《全汉文》辑有佚文。
《则全和尚节奏指法》:琴论专著,收入《琴苑要录》中。作者为琴僧义海的弟子,北宋著名琴家则全 和尚。文中阐述海大师"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又提出"高以下应,轻以重应,长以 短应,迟以速应"的处理手法,还具体分析了不同体裁琴曲作品的演奏方法。
《琴史》:现存最早的琴史专著。作者朱长文。成书于1084年。全书共六卷。前五卷按时代顺序收一百 五十六人与琴有关的事迹,有所辨证和评论。末卷为琴艺的专题论述。
《琴议》:琴论专著。汉代刘籍撰。收入南宋的《太古遗音》中。他把琴的音乐要素分成声、音、韵, 略同于今人说的乐音、调式、结构。关于琴的艺术要求,他分为琴德、琴境和琴道。认为这些是琴曲具有艺 术感染力的条件。 《琴述》:琴史专著。元代袁角编,收入《清容居士集》中。作者经过调查,论述宋代谱系的演变。从 官方"阁谱"的衰亡到民间"江西谱"的兴起,以及宋末"浙谱"的取而代之,对浙谱的形成提供了具体的 历史资料。
《琴律发微》:琴论专著。元代陈敏子著。收入《琴书大全》中。作者根据宋人徐理《奥音玉谱》中的理 论,分析辨调、制曲等。强调明确调性必须"使主常胜客,不至侵犯他调",论述作曲法深入而具体。
《太音大全集》:琴论专著。原刊于明永乐十一年。原名《太古遗音》,嘉靖间杨祖云更名《琴苑须知》 。明初袁均哲为此书作注释。全书共六卷,包括:制琴、琴式、手势、杂论、指法、调意等。为现存最早的琴论专书。其中保存有唐、宋时期的有关文献。
《琴书大全》:现存收录古代琴学文献最多的一部类书。编者蒋克谦。经祖孙四代不断积累,于明代万 历庚寅年成书。全书共二十二卷。前二十卷收录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极为丰富,不少失传的琴学专书、专论赖以保存。末二卷收琴曲六十二首,其中有一些独特的传谱。
《琴声十六法》:琴论专著。作者冷谦,字起敬,号龙阳子。著《太古正音》,其十六法为:轻、松、脆 、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这些美学要求对后世很有影响。
《溪山琴况》:琴论专著。作者徐上瀛根据《琴声十六法》,进一步分析补充为二十四况:和、静、清、 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逐条阐述, 颇为详尽,是研究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文献。
《鼓琴八则》:琴论专著。收入《春草堂琴谱》。作者戴源。
八则包括:得情、如歌、按节、调气、炼骨 、取音、明谱理、辨派。对弹琴的艺术修养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逐条论述,颇有独到见解。
《琴旨》:琴论专著。作者王坦。成书于乾隆九年。书中着重探讨了音律与琴调的关系,同时也论及琴 派。反对填词,认为"声音之道,感人至微,以性情会之,自得其趣,原不系乎词也。"
《琴学内外篇》:琴论专著。作者曹庭栋。成书于乾隆十五年。内篇论述琴律的正、变、倍、半之理及 定徽转调之法。外篇荟萃古今琴说,而以己意断其是非。
《琴史补、琴史续》:琴史专著。编者周庆云。收藏古琴、琴书称江南第一。编有《琴书存目》、《琴操存目》等书。《琴史补》补朱长文《琴史》之所遗,《琴史续》续北宋以后史料,共六百余人,逐条注有出处 。
《琴学丛书》:编者杨宗稷。从1911年到1931年陆续成书。共四十三卷,约七十万言。收录资料颇多。 在《琴话》、《琴粹》部分提出"以琴传声,如镜临物然。"并分析这种反映"不外象形、谐声、会意三端"。 承认民间曲调对琴曲起到丰富发展的作用。认为一意追摹古调则"难为听者"。所收三十二曲附有工尺谱。 对《幽兰》、《广陵散》等久已绝响的传统名曲也作了点拍的尝试。
《今虞琴刊》:今虞琴社的学术刊物。由查阜西、彭庆寿等人编印,刊于1927年。汇集近代琴人、琴社的资料丰富。书中包括记述、学术、考证、论说等部分。论文中提出利用现代音乐知识,系统收集整理古琴音乐遗产的主张。
4:记谱法
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古琴曲《碣石调幽兰》已由专用的记谱法--"文字谱"记成并流传至今。唐朝时又将文字谱改进为"减字谱",经千余年传衍。历代琴家编纂刊印了一百五十余部琴谱谱集,其中共收录了三 千余首琴曲和琴歌,以及大量的理论文字篇章。古琴音乐的遗产蔚然大观,浩如烟海,可谓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已经引起海内外音乐史家、音乐理论家的重视。
(1)文字谱:
为一篇详细说明弹奏法的文字,不直接记音高和节奏,今世仅存的文字谱为南朝梁丘明所传的《碣石调 幽兰》,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现今演奏的《碣石调幽兰》就是根据该谱打出的。举例如下:"耶卧中 指十上半寸许案商,食指中指双牵宫商,中指急下,与构俱下十三下一寸许住末商起,食指散缓半扶宫商,食指挑商又半扶宫商,纵容下无名于十三外一寸许案商角、於商角即作两半扶挟挑声一句。"
(2)减字谱:
相传为唐代曹柔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减字谱的每一字块为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 这种谱式主要只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所以是属於指法谱(tablature)。 一个字块通常可分为上下两大部分:上半表示左手指法及位置,下半表示弦次及右手指法。有时左下往往指示左手滑音的动作。以上字块可读作"名九注勾三",即左手名指按第三弦八九徽间,右手中指同时勾三弦及左手滑向九徽。
5:纯律
指将弦长以二分法、三分法及五分法算出的泛音音位。
6:简律
简律(三分损益律)--将弦长分别以三分损(减)一、三分益(加)一方法算出的按音音位。
7:古琴的音乐美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可说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为道家思想的反映。
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简单的、含蓄的、古淡的、阴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很多人於第一次听琴乐时甚至觉得这件乐器是无声的。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琴到无人听时工"。"不中听"、"无人听",其实正因为古琴音乐风格属於 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等等静态的美。这也是为什麽古琴最适宜於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所追求的意境配合。整个古琴音乐艺术被称为琴道确实有其道理,因为对古琴的欣赏和认识不能只单一地从其音乐曲调去理解,而是综合地从多方面作为知识份子的精神反映去理解。这一切则表现在对题材的选择、意境的追求、道德的规范等各方面代表著琴乐的理想风格和审美标准上。
中国乐器中很少像古琴那样具备一套完整的弹秦风审美准则。古琴音乐的美学,早在六朝麴瞻提出对散音泛音及按音音色的要求时已初步形成。而唐末五代之际的刘藉更在《琴议篇》)中提出了"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作为琴德的标准。其实,论述古琴演 奏风格的文章,历代均有点滴。有些见於琴文、专集的琴书、琴谱中,亦有些散见于零星的诗文中。而较有 系统和条理地阐述古琴演奏风格的审美经验结晶和审美准则判断的琴论文章,则以明代冷谦的《琴声十六法 》和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为较完整和重要。
儒家的入世思想讲求中庸、和雅、道德,反映在音乐上则为雅乐、德音的推崇和俗乐、淫声、溺音的贬斥。雅乐的特色正在於其平和雅正、温厚含蓄,因而可移风易俗和导人向善,其风格是含蓄的、平静的,与所谓繁手淫声,追求声响效果复杂多变的俗乐相反,故曰"大乐必易"。此乃以道德的约制介入音乐的审美标准,所以对音乐有中和的要求而反对极端与"穷其变"。道家超世的思想讲求自然、逍遥和超脱世俗的羁绊,反映在音乐上则为老子"大音希声"的思想,追求所谓"道的境界"的音乐。所以道家只对音乐的精神层面积极,而对音乐的声音层面(即物化、形而下的层面)来说,基本上是采取消极和反对的态度。(这与儒家之对音乐的道德层面积极,对声音本身变化护展之"技艺性"层面约制的主张仍是有其共同之处的,只不过前者以弦外之音的意境为挂搭,后者则以道德为挂搭,唯二者同样排斥音声物化层面之过度发展。)道家超世的思想则形成其清微淡远这一类追求意境、贵"意"说,讲求弦外之音的审美理想。而清微远这一提纲亦包括了如清和淡雅、古淡疏脱、清静和远、淳静简略、萧散简远、恬淡清逸、静远淡逸等等衍生和变奏。
古琴的音乐意境
意境一词最早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举,他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意境"包括了"意",即: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流露,和"境",即:外在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反映、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蕴涵着无穷之味和不尽之意,使人回味,使人流连忘返。所以称之为"言外之味"和"弦外之响",因为"言外"和"弦外"是超越物化层面之上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境界,因而天地广阔、空灵、无限和容摄万有。简括地说:意境是心物、主客、内涵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更着重以虚涵实、实中见虚,有着无限和深远的特征。意境实为中国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独特美学范畴。
中国的古琴主要为文人雅士的乐器,属自娱的室内雅乐,所以追求的正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意"的概念在琴学中的运用大概始于汉代。《淮南子》说:"瞽师放意相物,写神愈午,而形诸于弦者,兄不能以喻弟。"《风俗通》亦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而意在高山……倾之间,而意在流水","及其所通达而用事,则著之于琴以抒其意。"意在高山"、"意在流水"、"抒 其意",可见琴是作为一种寄意的精神境界的搭挂。
古琴音乐主要融儒、道二家思想的影响,因后者以逍遥的目光观宇宙,因而在艺术实践上影响尤深。无论古琴的曲目、音色、音乐结构、弹奏姿势等不同层面,均反映出一种清和淡雅、温柔敦厚、偏向优雅恬静的风格。"和雅"和"清淡"可说是琴乐一直以来所标榜上午审美情趣和理想风格,于此亦可见儒道哲学在音乐审美中的体现。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意境自然是一种恬逸、闲适、虚静、深静和幽远的境界。因为能虚、能静,因而同时能深和远。深远则能容摄万有,罗万象于胸中,可见琴乐意境所强调者是一种无限和深微的境界。这种境界的至极之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是所谓"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古琴中最为重要的一部美学论著,明代徐 的《溪山琴况》中形容这种境界为:"其无尽藏,不可思议。";"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这种境界的落实则为一种绝去尘嚣、遗世独立的希夷境界,如:"深山邃谷,老木寒泉";"山静秋鸣,月高林表";"松风远拂,石涧流寒";"山居深静,林木扶苏"。
琴乐的境界是"无尽"、"无限"、"深微"、"不竭"的,以最少的声音物质来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所以琴声音淡、声稀,琴意得之于弦外,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陶渊明之"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正是将琴乐之重意、重弦外之音的思想推至穷极的哲学思维。沈括评北宋琴僧义海为:"海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古琴是偏向静态之美的艺术,因此弹琴要讲求幽静的外在环境于闲适内在心境的配合,方可追求琴曲中心物相合、主客和一的艺术境界。
琴乐既重意、重意境,而又以幽静深远者为高,其表达手法则以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为主。民初琴家杨宗稷谓琴曲的艺术表现手法为"拟声、象形、会意"三类。会意是统率着拟声和象形的,因为后二者仍未脱离音乐的表面物化形态,必须提升至会意才是最终阶段。"意"是抽象的主观精神境界,所以无限和空灵。琴曲之不重直接的拟声和间接的象形而重融情入景、情景相融的借景抒情,就是中国艺术虚实对立统一手法的运用,和"融实入虚"、"虚实相涵"自然宇宙观之体现。情景相融才能虚实如一,才能借有限之物质表达空灵和幽远之致,"以音之精义应乎意之深微",听之使人悠然意远。琴曲中拟声之作多只取其意以抒胸中对自然向慕之情,而少有实质模拟者。
琴乐重意,故于音乐实践上富散板、缓起、入慢等特色,又以句为单位配合人之天然呼吸,体现人内在情感的节奏和时值变化。琴曲中多用吟猱微弱之振动以表达人内心深厚的情感和生理基础之气。琴乐所反映者多为模拟天籁之生机不息和变化,如:"流水"、"平沙落雁"、"唉乃",或抒情之作如"阳关三叠"、"忆故人"等,多景中含情或情中寓景,使人之精神有所寄和有所游,意有所会。
为了追求和表现高逸、深远的意境,琴乐强调"音至于远,境入希夷"的境界。这种境界恰与"俗乐" 的繁声促调对立。相反地,琴乐以清远古淡为美,因而琴乐的特色往往是"曲淡节稀声不多"的。样的琴乐虽不一定能触人之耳,但却能感人之心。因为有了这种和淡、恬淡、静淡和古淡的审美意识,因此琴曲中较为"繁手淫声"的都被一些保守的琴家视为异端。
琴曲"孤高岑寂"、"淡而会心",具含蓄之美,因而其意境深远,非长时间的修养难有深刻体会。其意境之空灵跌荡与禅之直抒性灵竟不谋而合。禅之最高境界为不立文字和当下了悟,此实为最虚、最灵动之化境。音乐本身本不需借助文字说明而明心见性的,琴乐所追求意境之深、之远、之静是必须讲求与心之虚静相配合,能达此,可说是到达禅的境界,此之所以琴亦有琴道、琴禅之称。 自古琴产生至今,历代都有对古琴的记载。

周朝:作为宫廷里雅乐伴奏,以弹右手散音为主,弦数由五至二十七弦不等。主要作为歌唱的伴奏。作为纯器乐弹奏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见于《吕氏春秋》、《列子》)。著名琴师有春秋时期的钟仪、师旷,战国时期的伯牙、雍门周。著名琴曲有《高山流水》、《阳春、白雪》。

汉朝:七弦琴制基本定型,左手指法已有相当发展。著名琴论专著有桓谭的《新论》、蔡邕的《琴操》、扬雄的《琴清英》、刘向的《琴说》。著名琴曲有《聂政刺韩王曲》、《蔡氏五弄》、《别鹤操》、《饮马长城窟》。

魏晋南北朝:出现一批向往超世隐逸思想的文人琴家,如魏晋时期的阮籍、嵇康、左思,南北朝时代的戴喁、宗炳、柳恽和柳谐。其他著名琴家有魏晋的蔡琰(文姬)、阮咸、刘琨。著名琴曲有《广陵散》、《酒狂》、《梅花三弄》、《乌夜啼》及现存最早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南朝梁丘明所传)。重要琴论专著有嵇康的《琴赋》、谢庄的《琴论》、麴瞻的《琴声律图》、陈仲儒的《琴用指法》。

隋唐:唐曹柔发明减字谱,制琴术的发展。著名琴人有:隋的李疑、贺若弼、王通、王绩和唐的赵耶利、董庭兰、薛易简、陈康士、陈拙。著名琴曲有《大胡笳》、《小胡笳》、《昭君怨》、《离骚》、《阳关三叠》、《渔歌调》。琴论专著有薛易简的《琴书正声》。

宋元:一弦、二弦、七弦、九弦琴的制作。阁谱、江西谱、浙谱的流行。北宋时调子(琴歌)的盛行。北宋的琴僧系统,琴僧有夷中、知白、义海则全、照旷。文人琴家有欧阳修、沈遵、崔闲、苏轼;浙派琴家有郭楚望、杨瓒、徐天民、毛敏仲;金元琴家有苗秀实、耶律楚材。代表琴曲有《胡笳十八拍》、《楚歌》、《潇湘水云》、《渔歌》、《泽畔吟》、《醉翁吟》、《古怨》。琴论专著有朱长文的《琴史》、崔尊度的《琴笺》、刘藉的《琴议》、陈敏子的《琴律发微》、则全和尚的《节奏-指法》等。现存较早的减字谱谱式有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古怨》、元《事林广记》中的《黄莺吟》和宋杨瓒的《紫霞洞琴谱》(佚)。

明朝:琴派兴盛,著名的琴家有徐仲和、严徵、徐青山。代表琴曲有《秋鸿》、《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释谈章》等。琴论有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和徐青山的《溪山琴况》,刊印琴谱流行。

清朝:刊印了大量的古琴谱集,琴家有:庄臻凤、程雄、徐祺等。代表琴曲有《水仙操》、《龙翔操》。琴论有戴源的《鼓琴八则》、蒋文勋的《琴学粹言》、庄臻凤的《琴学心声-凡例》。

近代:著名琴人有:闽派的祝桐君、川派的张孔山、诸城派的王溥长(心源)、王露(心葵)、王鲁宾及黄勉之、杨宗稷。代表琴曲有《流水》(《天闻阁琴谱》)、《醉渔唱晚》、《长门怨》、《关山月》。论著有杨宗稷的《琴学丛书》、祝桐君的《与古斋琴谱》、陈世骥的《制曲要篇》。琴曲中工尺谱的引进。(《琴学丛书-琴镜》)。

现代前期:琴社活动盛行,琴论有周庆云的《琴史补》、《琴史续》《琴书存目》,今虞琴社编的《今虞琴刊》,中国音乐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的《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历代琴人传》。琴曲有《忆故人》、《泣颜回》。古琴改革的推行。

现代后期:大量新琴曲的创作,古琴音乐交响化,专业作曲家加入古琴创作行列。
现代后期:大量新琴曲的创作,古琴音乐交响化,专业作曲家加入古琴创作行列。

阅读全文

与聂政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
2013工商局个人总结 浏览:712
驰名商标申请的条件 浏览: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个好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