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跪求初二的物理小发明,要小巧型的。
1.简易放大镜(凸透镜原理)
在纸上挖出一个洞,然后在洞上面贴上透明的薄膜(塑料袋或者保鲜膜都可以),在薄膜上滴一滴水。这样就完成了。把放大镜放到书上的字看看效果
2.不倒翁(重力原理)
将乒乓球劈成2半,使用其中一半,在其底部黏上橡皮泥(量不要太多),封闭上部开口处(任意造型,不要太重),这样就完成了
3.潜望镜(光的反射原理)
制作简单,不说了
B. 求一个物理小发明(初高中阶段),要求能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一、最简单的抽水机
实验素材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处处留心、
善于发现,
日常生活中很多信手拈
来的物品,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发实验的好资源。
有一次我患重感冒,
躺在病床上,
当我看到护土拿着一支注射器和打吊针用的一次性塑
料软管走过来时,
我突发其想:
要是能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件物理教具就好了,
我苦思冥想
了两天,结果出院时诞生了一件获得省二等奖的教具。
如图
1
,
将打吊针用的一次性塑料软管较粗的那两段剪下来
(在图中标注为
A
和
B
)
,
A
两端各有一个口,上端口是出水口,下端口是进水口,
B
上端有现成的两个口,下端有一个
口。
将
B
上端的一个口与
A
下端进水口连接,
另一个口与注射器相连接,
再将
B
下端进水口
放入水中,并事先分别在
A
.
B
内放进一颗小钢珠,这样就做成了一只最简单的活塞式抽水
机。
反复抽动注射器的活塞,
水就会从
A
出水口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因
A
.
B
都是透明的,
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抽水过程中软管内小钢珠的运动情况(即活塞阀门的开闭情况)。
由这件教具的制作材料,
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们身边可以用来做实验的物品比比皆
是,
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十分丰富,
我们缺少的并不是资源,
而是发现资源的慧眼和设计实
验的智慧。
尽管实验资源开发的途径、
开发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最具价值的还应该是有创新
的意识和思想。
二、十分神奇的光学仪器
身边司空见惯的物品摇身一变,
可以演变出趣味无穷的科学实验:
两个纸筒魔术般地组
合,可以制成照相机、幻灯机、望远镜、显微镜等模型,并能生动地揭示这
4
种光学仪器的
原理。
1
.照相机。
如图
2
,事先发给学生一只凸透镜(也可用放大镜或远视眼镜片代替),
让他们准备两本
16
开的杂志,卷成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圆筒,在较小圆筒的一个端口蒙上
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在较大圆筒的一端口用胶纸固定上凸透镜,
使小筒蒙有塑料薄膜的
一端的能自如地套进大筒里,这样就制成了照相机。
上课时,
让学生把上述装置带来,
用大筒上的凸透镜对准教室里或窗外的明亮景物,
前
后移动小筒,
使像距发生改变,
这时,
学生就可以观察远近不同的景物,
并且可以在小筒塑
料薄膜上得到一幅清晰的彩色图像。
此处,“要使图像放大或缩小时,相机应靠近或远离景物?”“暗箱应拉长或缩短?”
这些历来教学中的难点,
可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观察中被轻松突破,
亲身感受所学得的物
理知识,比用任何语言描述都更生动可信和印象深刻。
2
.幻灯机。
上述装置,还能被巧妙地改装成幻灯机:只要将小筒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换成透明的塑料纸,
并在塑料纸上画上景物
(或直接换成印有图案的透明塑料包装纸,
其实
这就是现成的幻灯片)
。
用手电筒去照小筒开口端,
则可在白墙上或在竖直放置书本的封底
中出现一幅放大的彩色的景物像。
同样,
“要使像放大或缩小该怎么办?”“幻灯片为什么应倒插”等问题,学生在观
察中很容易掌握,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物理知识。
3
.望远镜。
在上述幻灯机装置中,学生只要将小筒上的塑料纸换成焦距比大筒上凸透
镜(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当目镜用),便能改装成望远镜,通过前后移动小筒在大筒里
的位置,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明显变近。
4
.显微镜。
将上述望远镜装置中的目镜与物镜位置调换,即可当显微镜用。
多数初中校的实验室中没有“正规”的演示照相机、幻灯机、望远镜、显微镜原理的模
型,
也就谈不上让全班学生亲自操作、
观察和理解上述教学难点,
而利用两个纸筒组合成的
模型却能做到这一点。
利用上述日常用品做实验,
还有以下优点:
首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因为即便是条
件较好的城市学校,
教师也不可能做到每一节课的课前都为学生准备人人动手的教具。
其次,
学生课外也可以利用自制的学具反复动手操作,
而不必担心损坏仪器,
这样他们能够充分地
动手、动脑,观察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反复品味其中的物理原理。
因此笔者认为,
因陋就简做实验是利用
“正规”
仪器做实验的补充和延伸,
对条件较好
的学校也同样适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三、趣味横生的静电实验
静电实验历来很难做成功,
如何巧妙设计实验、
寻找容易带电材料,
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
.静电感应实验。
如图
3
,取一根用过的圆珠笔芯,取下铜笔头,将残留的笔油洗净,
用钳子把笔芯的正中央部分夹扁,在夹扁的部位扎个小孔,让铜笔头尖端恰好能插紧小孔,
另取一根缝衣针,将有针眼一端固定在软木塞上(热水瓶塞),针尖朝上,将固定在圆珠笔
芯上的铜笔头套针尖上,使它能在针尖上灵活转动。
由于上述装置中针尖恰好顶在铜笔头的小圆珠上,
所以转动十分灵活。
让学生用普通纸
去摩擦支架上圆珠笔芯的一端使之带电,
另取一根不带电的圆珠笔芯
(或其他不带电的物体)
去靠近支架上笔芯的带电端,
会看到它们将立即吸住,
这就是奇妙的静电感应现象,
十分有
趣。
2
.电荷相互作用实验。
将两根笔芯用纸摩擦,一根笔芯架在上述针尖上的铜笔头中,
另一根拿在手上,
让它们带电端相互靠近,
这时针尖上的笔芯就会被手中的笔芯推开,
调换
两根笔芯的位置,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3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实验。
让学生取一段长
20
厘米的普通塑料包扎绳
(包扎教材用的)
,
在一端打个结,
从另一端往打结端方向用手反复撕成许多条细塑料丝,
然后将这束塑料丝平
铺在桌面上,用手指使劲摩擦塑料丝(这是迅速带电的摩擦窍门),待手指发热时,提起塑
料丝的打结端,
这时可以惊奇地看到塑料丝像
“着魔”
似地自动散开,
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
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
.不同物体摩擦后带异种电荷实验。
就利用上述这么一条随手可得的塑料包扎绳,还
可以生动地说明两个不同物体摩擦后带的是异种电荷,
而这一点是实验室的仪器没办法做到
的:
用学生有机塑料尺或三角板去跟装食品用的普通薄塑料袋摩擦,
让带电塑料尺靠近上述
带电塑料丝,
会看到散开的塑料丝立刻紧抱塑料尺,
而用上述带电薄塑料袋去靠近上述塑料
丝,却会看到带电散开的塑料丝散得更开,不肯与塑料袋接触,这个实验可以形象地说明:
有机塑料尺与塑料袋这两个不同物体摩擦后,带的是异种电荷。
若用实验室的绸子与玻璃棒摩擦后,
绸子上的电荷将马上消失,
而这里用塑料袋代替绸
子,用有机塑料尺代替玻璃棒,电荷都可以长时间保留,实验现象十分明显。可见,一条普
普通通的包扎绳,有了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
这种利用随手可得的废弃学习用品、
身边之物,
精心设计的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极具创意:
第一,
利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小铜笔头巧妙设计的灵敏支架装置和精心选择的极易带电的实
验材料,使得本来较难的实验能轻易地做成;第二,类似简单、方便、切实可行的实验,为
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
使得人人动手做随堂实验成为了可能,
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
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灵敏多用的小磁针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身边可以用来做实验的物品比比皆是,
大到电冰箱、
小到圆珠笔芯、
缝衣针,
都是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
这些物品通过巧妙的设计,
就能发挥生活用品的实验功
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图
4
,受到上述灵敏支架装置的启发,还是利用上述小小的铜笔头和圆珠笔芯,我与
学生一起发明了一根灵敏多用的小磁针:
将圆珠笔芯铜笔头的笔油洗净,
剪取一段
1
厘米长
的圆珠笔芯套在笔头尖上,将一支磁化的缝衣针用火烤热后,横穿过上述圆珠笔芯的顶部,
另取一根缝衣针,
把有针眼的一端固定在软木塞
(或泡沫塑料)
上
,
将铜笔头套在针尖上,
这就制成了一根极其灵敏的小磁针。
有了它,学生就可以动手做以下一系列实验:
1
.指南针。
在教科书、
参考书上介绍的指南针制作方法很多,
但我觉得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指南针
最简单、最灵敏,用手拨动小磁针,静止后,一端立即指向南,另一端立即指向北。
2
.磁极间相互作用实验。
取一根磁化的缝衣针,将其两端分别与上述小磁针的一端靠
近,可以看到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3
.奥斯特实验。
由于上述小磁针转动十分灵敏,学生用一段旧干电池就可以做奥斯特
实验。
4
.判断螺线管的极性实验。
如图
5
所示的螺线管,是用学生作业本卷成圆筒在其上面
环绕导线制成,
让自制的通电螺线管两端分别与上述小磁针靠近,
学生根据相吸或相斥,
就
可以判断螺线管的两个磁极的极性,从而在操作中熟练地掌握右手定则。
5
.判断螺线管的磁性强弱实验。
让学生分别用不同匝数及在管中间插入铁钉的上述通
电螺线管,
与上述小磁针靠近,
根椐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可以探究螺线管的磁性强弱跟哪些
因素有关。
这是一个颇具创新性的实验设计,
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利用身边的物品缝衣针、
圆珠笔芯
和导线,
制作了这根十分灵敏的简易小磁针和螺线管。
制作方法极其简单,
每一位学生都可
以自制,
而且一物多用,
一套装置组合起来,
可以解决磁现象和电流磁场中这部分教学内容
中的一系列问题,很多节课学生上课时都可以带来亲自动手做随堂实验。
所以,
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实验都需要专门的实验仪器来完成,
我们身边的许多日常生活
用品也能很好完成随堂实验,而且也能达到十分满意的效果。
五、精彩绝伦的光学实验
一个巧妙的实验设计除了器材上的合理应用以外,
还应该包含精彩的实验方法,
不仅要
能够释疑解难,
而且要能够透过具体的实验给人以解决其他问题所需的智慧方法的启迪,
下
面这个装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利用它可以成功地解决长期以来光学实验难做的困惑,
巧
妙地完成以下系列实验。
如图
6
,取一只圆柱形的平底透明塑料盒,将其密封,在侧面打个圆孔,把盒子侧放在
支架上
(即让外底面面向读者)
,
往盒子上侧面的圆孔中注入半盒水至水平直径处,
如图
7
。
再往水中滴入两滴牛奶,
并向圆孔中注入适量的淡烟雾,
使烟雾充满水面上方空间
(可用废
报纸卷成细空心纸筒,
点燃纸筒一端,
将另一端冒出的烟雾用注射器将烟吸入针筒里,
然后
往盒子上的圆孔中注入即可)
,
用橡皮塞堵紧圆孔,
在盒子外底面画出水面和法线,
并在盒
子外底边沿处标上角度,
用玩具激光笔从透明盒子外往盒内照射,
可以看到清晰明亮的红色
光线。
C. 物理小模型,小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实用
要说简单,杠杆原理最简单了,一根木棒就是了
溜溜球拆线,溜溜球定位,线挂在溜溜球出,这就是定滑轮,动滑轮也是如此,滑轮组也可以,还有制作为电梯,就是滑轮组挂个容器,滑轮也可以用两张光盘之间放个棋子组成
温度计
取一个外壁涂黑的小玻璃瓶,瓶口用插有弯成直角的细玻璃管的软木塞塞紧。在玻璃管的水平部分装进一滴红色的水,管外壁附一把刻度尺,记住水滴开始的位置(即原点),以便观察红色水滴移动的情况。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验热计。
把验热计放在火炉附近,红色水滴就会离开原点向外移动,说明验热计接收到了辐射热,使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推动水滴移动。
如果让验热计在以火炉为中心的一个圆周上移动,就会发现红色水滴的位置是不变的,也就是说红色水滴离开原点的距离是一样的;如果把验热计从靠近火炉的地方向外移动,逐渐增大验热计跟火炉之间的距离,你将发现红色水滴逐渐向内移动,这说明瓶里的温度逐渐降低。当验热计移到相当远的位置,红水滴就回到原点了。
再把验热计放在火炉附近,在火炉和验热计之间挡一块木板,过一会儿,你就会发现水滴又回到了原点。
这个实验向我们表明,辐射是以热源为中心向四周发出的;在跟热源距离相等的圆周位置上,辐射的强度相同;辐射的强度跟离开热源的距离有关系,也就是说,离热源越远,辐射越弱,离热源越近,辐射越强;木板能挡住辐射热,说明热辐射是直线前进的,一般穿不过不透明的障碍物。
潜望镜
1将一个牙膏盒从中剪开,剪成如图状。装入镜子,镜子与盒壁成45度夹角。(镜子后面可做个45度的直角三角形垫着会更稳)
2将另一个牙膏盒上面剪一个洞。
3将牙膏盒拼插在一起。
4一个潜望镜就做好了。
电动机
用一根铁钉,一颗电池,一条电线,一个纽扣磁铁(建议用耳机上的钕磁铁,30秒做一个世界上最简单的电动机。
先把铁钉和磁铁连起来,并把它一头吸在电池的一极上,正负都可以,只是最后旋转的方法相反而已。然后要用电线把电池和铁钉尾段的磁铁连接起来,即慢慢地用电线碰几下磁铁,铁钉就开始加速旋转。据测量只要15秒就可以使铁钉加速到1万转每分钟!(需垂直放置,建议磁铁大一点,重量抵消磁力后,可以使铁钉和电池接触点的摩擦力最小化)
D. 物理小发明
初二的?太简单,太难为人了。我初二的时候搞过一个断线报警回器,原理简单得一答塌糊涂。
如图,R是保护电阻,防止全短路。正常时,LED被短路,不亮。一旦有外界干扰使短路LED的导线断开,则LED亮,实现报警。如果还要有声音,可再并联一个发声模块。短路的导线形式可多样化,可以是钱包的一对金属钮扣,可以是锁的锁块和墙上的固定器……反正你自己想吧。希望可以帮到你!LED完全可以用小灯代替啊
E. 随便的一些有关初二物理的小实验,小发明
做水果电池:
工具和材料
F. 初二物理创意小发明
你可以做个自动秋千 原理 电动机 制作也挺简单 用一根筷内子 上面缠绕铜丝 下端做两个容挂钩
挂上一个u形,像秋千一样的东西 在下面放一个马蹄形磁铁 让u能来回摆动 接上电源 装上开关就over了 适当加上个小人 彩灯 绚丽无比 我曾经做过 获了2等奖 尝试一下吧 原理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望君
G. 有哪些简单易做的物理小发明
找一个小的条来形磁铁,四个白源板上固定纸条的小磁铁,按条形磁铁的长度用木板或塑料板做一个U形支架,中间距离比磁铁长度稍大;四个小磁铁分两组,用双面胶带分别固定在U形支架两侧,注意极性安排:一端是两个北极向上,另一侧是南极向上。小条形磁铁的南极处于支架南极一侧,北极对北极一侧时,条形磁铁便可以悬浮在U形支架中间。
H. 初中物理实验的小发明制作品
材料:
塑料药来瓶两个,橡筋源圈两根,5号废电池一个,玻璃胶带,øl.2mm左右铁丝,小木块。
制作:
1.按图一将两个塑料瓶的底割掉,在两个瓶盖中心分别钻两个ø2mm的孔。
2.锯两段塑料笔杆、笔杆外按图二套上橡筋,笔杆里面穿根铁丝,铁丝从瓶盖内侧穿入两孔在瓶盖顶将铁丝绞紧。另一瓶盖同样做好。
3.按图一锯一块15×10×4(mm)的木块,将木块用玻璃胶带按图三固定在5号废电池上。
4.按图四盖上瓶盖,拧紧后拉出橡筋,分别嵌入电池和木块左右的缝隙里,再用玻璃胶带固定。
5.两个瓶底按图五合在一起,用玻璃胶带粘合,最后画上箭头做记号,外贴玻璃胶。
玩法:如图六找块板斜放,先将瓶按箭头方向用手旋转10余下,将瓶放于斜板低处,箭头指向低处,松开手,由于重心变化,瓶就开始爬坡了。
这里面有很多的 http://llfxw.cn/
I. 物理小发明 制作简单的材料,要不我没材料怎么做
两块磁铁 乐高积木复制 透明胶带 薄铜片(可用铜丝代替) 细绳 四驱车马达里的轴
把一块磁铁固定在乐高积木上,拼一个架子,把马达轴固定在离磁铁5mm左右的位置,用细绳吊住另一块磁铁,悬在马达轴上,做一个磁场,个马达通电,就会转起来~可以改变上面磁铁与马达轴的距离,发现磁场强弱与马达轴转速的关系,或者改变电流大小,这是个发动机模型,也是个控制变量的实验....
J. 物理小发明 制作
物理小制作
一、会旋转的气球
气球会象马达那样旋转。为什么气球会旋转呢?排气口的方向和气球旋转的方向是否相同?观察看看。
制作过程:
1、取一条(比吸管更强韧,更粗)管子,照图1切好后,再用胶水粘牢
2、排气口要做成口径5mm的大小,切一个刀口后,用线绑起来再用胶水粘住。
3、用胶带粘贴住一条线,然后在气管下贴上一张纸,以使气球缓缓旋转。
4、将气球吹大后,拉住线头,让它悬挂住。
二、自制孔明灯
制作过程:
1、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依次同样粘上去,直到拼成一个两端漏空,直径约60厘米的球状物.再剪一张圆形薄纸片,把上面圆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气球吹胀,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
2、把酒精棉球点燃扎在铁丝中心,等气球内部的空气烧热后,气球就会由平地直升天空,如图所示。
3、这是由于气球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向外跑了一部分,使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气球(包括气球内部热空气)的重量,这样气球就会上升。
三、模拟火箭
制作过程:
1、取两个金属小筒(最好是冰箱的废干燥过滤器)对称水平地固定在横杆两端,在筒的尾部钻一小孔,筒的下部要能放置酒精棉球,如图所示。用医用注射器通过筒的小孔向内部注射适量酒精,点燃筒下面的酒精棉球,很快就可以看到从小孔中喷射出火焰,火箭模型就会飞速转动,而且发出“呼呼”的响声,十分生动形象。
2、也可以取眼药水玻璃瓶,在瓶盖中心插入一段去掉珠子的圆珠笔芯管,要使瓶塞紧紧套在瓶口,然后将两玻璃瓶对称水平地固定在横杆的两端,瓶下面要能安放酒精棉球,用注射器向小瓶内注射三分之一容积的水。当点燃酒精棉球后,很快看到横杆两端玻璃瓶口喷出蒸气,转架快速旋转。同样说明了火箭原理。
四、气球造的气垫船
可以乘载人在海上行走的气垫船,从下面排气使船浮在水面上。
用气球造气垫船。将气球吹气膨胀后搁在平坦的桌面上时,气球只能稍微浮起。用指尖轻推时,就向前滑动。气球为什么会轻轻地滑动呢?在倾斜的平板上,也试一试看吧!
下面介绍制作过程:
1、用厚纸板按左图制作一圆板及一圆环(如果用塑料板制作更好)。然后把圆环贴在圆板的背面,并用厚重的书本压平、晾干。
2、将纸用吸管相同大小的棒子卷成管状,口径要比气球口的为大。
3、照纸管大小在中心点作切口。然后将纸管粘住,等干燥后再将气球套住。
4、将吸管插入气球口吹气,等气球膨胀后抽出吸管,同时用指头压住气球口。
5、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轻轻地用手指推动,便会顺利地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