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创造中常有便亥为一的思路

发明创造中常有便亥为一的思路

发布时间:2022-05-07 14:09:23

⑴ 我国有哪些重大的发明创造以及著名的理论

我国的100个优秀发明创造!我骄傲!我自豪!!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有发达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发明的光荣传统。例如龙和凤。凤是用鸡头和孔雀身躯及其羽毛组合而成的神奇动物。龙更具有创造性,龙是由马头、鹿身、蛇躯、鹰爪、麟体、鱼尾组合而成的神奇动物。再者,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对我国古代的科学和技术成就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撰写出世界闻名的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中译文书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罗伯特·坦普尔在李约瑟博士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以简明通俗的文字介绍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下面按发明先后顺序介绍给大家。

1、鼓: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周易》就是五经之一的《易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相传是由约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辞,并经过孔丘修订而成为《易经》。当代的电子计算机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二进制是谁发明的?《周易》中的“易数”用的就是二进制。换句话说就是伏羲发明了二进制,伏羲就是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五谷,我国才有原始农业。伏羲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可谓大矣!我国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了祭奠神农(即伏羲)而建造的,这里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佩之情。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时把指南针镶在带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总之,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5、养鱼法:

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那时我国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鱼卵,把它养大食用。1960―1970年代,欧美才用人工养殖蛙鱼等鱼类。英国等西欧国家现在每年由养鱼场生产淡水养鱼约有10万吨。

6、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

中国人于公元前14世纪,发明了十进计数制。在现代科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欧洲人正式采用它的最早时间的证据,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发现的,而中国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便已经采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文中,见有中国人用十进制记述了“547天”的实例。

8、印刷术:

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术是世界上第一种传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资料信息传播出去。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中国人从古时候起就使用印章,刻上人名或官衔。印章本来是官衔的标职,到公元 前1324年,又开始用来加盖在文件上;最初是用墨水,到公元五、六世纪才开始用红色印泥。中国印章大多用皂石、玉石、竹子甚至象牙雕刻而成。中国人认为,有印章为凭的文件书信和票据经签字更可靠。现在的印刷书籍中,最古老的是《金刚经》,由中国人王 印刷,如今已成孤本。868年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凸版印刷,它是一幅5.25米的卷轴,用多块长91厘米,宽36厘米的刻版印的。后来落在英国人手中,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1040年代中国刻字工人毕升在北京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泥六面体活字模,加热变硬,按韵排在转盘上。印时把活字铺在有松脂、腊等粘合物的铁板上,周围用铁框扎紧,放在火上加热使粘合物熔化,冷却后活字就粘在铁板上了。印完后烤热铁板取出活字,以备日后再用。1403年朝鲜的李太宗创办了最早的金属铸字工厂(当时朝鲜也用方块字),又过了30年朝鲜参照古印度的梵文,创造了一套拼音字母以代替方块字。现在的朝鲜文有40个字母,只需要少量字母就可拼出所有的字。1438年在德国梅茵兹城古腾堡居住的根弗第谢(德国人)创造了一套浇涛金属字母活字的模具。用硬金属雕出凸模字,再用锤字把凸模字压在软铜上,制出凹模,用凹模排在框架上印刷。到15世纪时大概已开始采用铅锡合金。他在1451年印出欧洲第一本用活字印刷的书――《多纳托斯拉丁文法》。约在1453年开始印刷拉丁文圣经。他的印刷机是用普通的螺旋压榨机改装的。把一页为一个印版面上放在印刷的印台上,刷上油墨,铺上纸张,用装在螺旋下的压印板加压。一天才能排一页,每小时只能印16张左右。

1457年,福斯特和舒奥佛发明了多色印刷,印出第一本双色书――拉丁圣诗。1461年,班堡的靠士特把木刻版与活字印刷结合起来,印出第一本有插图的书――德文的寓言,共有101张插图。1470年法国人让森在威尼斯设计出第一批罗马活字。1477年托雷米绘制了《世界地图》,用凹版印刷术印出,共26幅铜版印制。不易仿制,纸面上的油墨稍微鼓起,特点较多,易辨真伪,所以仍用于印刷钞票、邮票和有价证券等。1501年意大利人格里福出了一套斜体字;1561年他把这些字缩小印出袖珍本书籍。(西方的斜体字主要用于强调字句。)1620年,荷兰的伯靳奥发明了收字方便印刷术,每小时可印150份。1642年德国的赛根发明了镂刻凹版印刷法,最适于印画,首幅画是德国伊利莎伯爵夫人的肖像。

1107年,中国人还发明了彩色印刷术。600多年后,1719年,德国的勒布朗设计的彩色印刷机取得了专利权。印出第一部书是《油画色彩之调和》。1727年英国苏格兰金匠格特发明了浇铸铅版法。1775年法国人迪多制订了量度活字大小的单位。1798年德国的逊纳菲尔德发明平版印刷法,最适于印插图。1875年英国首先使用胶印法,把图像印到橡皮布上,然后正式印到弹性所需的材料上。1800年,英国的斯坦贺制成第一台铁架印刷机代替了木制印刷机。每小时可印250张。1810年德国 人在伦敦工作的哥尼格取得了蒸汽印刷机的专利权(机械化的手动印刷机),每小时可印400页。1812年德国人哥尼格和鲍尔设计出滚筒式滚压印刷机。《泰晤士报》卖了这台机器,每小时可印1100张。后来哥尼格还设计了每次能印两面的印刷机。

1839年英、美、俄三国分别发明了电铸版。用电铸金属板来代替木刻印板。1845年纽约的荷奥取得了第一架实用轮转印刷机专利。费城的《纪事报》购买了这台机器。1848年伦敦《泰晤士报》的工程师阿普斯和考珀设计了一台轮转印刷机,在此报运用,每小时能印8000张。1861年美国荷奥采用纸型制出的曲面铅版,从此有了完全圆形的印刷版面。1852年,英国照相技术先驱塔尔博特发现了钢线凸版印刷的原理,1880年首先采用这种办法在纽约《画报》上复印一张照片,标题是“纽约贫民窟一景”。1886年德国人默根索勒在美国工作发明了高速自动排字的策诺整排机,此机用于《纽约时报》。两年后正式投产,每小时可排字模6000个左右,速度是最熟练工人的四倍。1887年英国公务员兰斯顿发明了排字精良的莫诺铸排机,此机于1897年正式投入生产。在此之前,1477年前人们就知道雕刻铜凹版印刷法;1895年奥地利人克利克发明了照相凹版法;1839年,许布约在美国发明了照相排字机。从此印刷商不要金属活字,并改用平板印刷代替传统的凸版印刷。此法是把字母相继投射到照相纸上面,然后冲洗出来,贴到一页样本上。这张拼好的版用照相机转拍在金属板的感光膜上,经过酸蚀,使这块印版具有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的石印版的性能;油墨只附着于版上有图形的地方。现在,照相排字法已经取代了绝大多数传统的排字方式。

1965年德国发明了电子照相排字机之后,开始了用电脑控制排字时代。先进印刷厂是整页版面可在电脑屏幕上设计,设计者一页版面编排妥当之后,就用电脑记忆装置把全部内容存贮起来,包括文字、标题、图片位置等等。然后,由电脑控制的激光器在照相纸上扫描,把整个版面的图像印出来,再用照相法制成印版进行印刷,这叫激光照排法。当今世界上很多大型报刊都用先进方法进行排印,例如我国的《科技日报》、《中国电视报》和《北京晚报》等,都采用了此先进的印刷技术。

⑵ 好的创造发明思路

行家说,一项成功的小发明创造并不难,它同大的发现发明比起来,往往要容易得多,因为这些小发明创造选择的课题比较广泛,比较简单,所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为此,发明创造要瞄准小目标,随时注意发生在身边的小问题,把自己的发明念头和创造力,上紧发条。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形态改变法

圆溜溜的西瓜容易滚动碰伤,运输也不方便。于是,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培育出了方形西瓜。这样装载和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

现有的一些物品和方法,换一种方式看:改变现有东西的形状,改变制作工艺,改变物品的结构,如把原来方形的改成圆形的,把直的改成弯的,把红色的改成蓝色的,把无香味改成有香味的……你也许会觉得比原来的更方便些。这种发明技法叫做形态改变法。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移植法

把大家已经知道的原理,已有的物品或方法等,移植运用到自己的发明上,得到一项新的发明,这种方法叫做移植法。这种技术性移植是发明创造的一条重要途径。

充气太阳灶太阳 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

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他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
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联想法

联想是一种科学的、丰富的想象过程,是由一事物的表象、词语或动作想到另一事物的表象、词语或动作。比如你见到意志坚强的人就联想到钢铁,见到凶狠的人就联想到豺狼。
当你研究一个发明对象时,把你已经知道的物品或曾经看到的某种现象同研究的对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从中受到启发,或者是对某种技术的模仿和借鉴,从而打开思路,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这种小发明的方法称为联想法。

一天,武汉市的王帆同学去姑姑家,看见姑姑正忙着绣花。只见姑姑绣花时,总要先把针尖朝下一扎,拉直绣线,然后翻转手腕,使针尖朝上,再朝上扎出来,手就这样一针上一针下来回不停地动着。王帆问姑姑:"这样上下翻转不累吗?"姑姑说:"累。绣一天花,手腕又酸又痛!"王帆看着姑姑劳累的样子,便想能不能改进一下这种传统的绣花方法呢?
又有一天,王帆在电视上看到渔民织网的情景,渔民拿着两头尖尖的梭子直着穿过来,直着穿过去,就把网织好了,根本不用翻转手腕。王帆马上联想到:把绣花针也制成跟织网梭一样两头带尖、中间开孔的样子,不就解决了翻转手腕的问题吗?于是,他请在机械厂做工的姑父作了一根两头有尖,把针鼻挪到针中间的绣花针。姑姑一试,果然省力,手腕不再酸痛,而且因为减去了翻转手腕的动作,还提高了效率。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
运用联想法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多看、多想、多在脑中放一些供联想的事物。有时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次游戏,都会激发起你发明的灵感。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组合法

如果你细心观察和思考,就可以发现你周围的许多东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组合而成的。如带橡皮的铅笔是由橡皮和铅笔组合而成,电水壶是由电热器与炊壶组合而成。带日历的手表,带温度计的台历架,带有圆珠笔的钢笔等,都是由两种东西组合而成的一种新东西。像这样将已有的两种或多种物品或部件进行巧妙地组合,构成新的更好的物品的发明方法称为组合法。
组合可分为近缘组合和远缘组合。
近缘组合是指待组合的事物原本是"一家人",或者是"直系亲属",它们常常在一起"接触",虽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但彼此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那么,可以将它们"固定化"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杆秤这种传统的计量工具,使用时间不下千年了。但由于它的秤杆和秤砣是分开的两个部件,所以携带很不方便,特别是有些人还利用换秤砣的方式坑人,使消费者深受其害。于是,四川的张鹏程同学对传统的杆秤作了改进,他在杆秤上开槽,把秤砣做成条形,并把两者通过活节铆在一起,使两者不能分开,再刻上编码。不用时,可以把秤砣镶在杆秤的槽里,既携带方便,又可防止弄虚作假,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这项名为"编码杆秤"的小发明荣获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巧妙地将秤杆和秤砣这两件"形影不离"的部件综合在一起,把传统的杆秤来了一番革命性的变革,是成功地运用近缘组合的范例。

许多同学喜欢用铝制饭盒买饭或带饭,但这种饭盒盛菜时很不方便。能不能把盒盖与盒体组合在一起制成"饭菜盒"呢?首先可以将普通饭盒的盒盖加深些,使之可盛菜。其次将盒盖与盒体用合页连接起来,买饭时,打开盒盖,盒体盛饭,盒盖盛菜,用一只手即可端住,特别是在无桌放饭盒时用尤其方便。

有时两件事物不是"亲戚",甚至一点联系也没有,但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后,就增加了新的功能,出现了新的事物,这就是远缘组合。如伞是大家常用的雨具,而手电筒是照明用具,两者本不相干,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下雨天走夜路时,既可遮雨,又可照路,一举两得。还有人把星座图绘制在伞面的内侧,那么在打伞的同时又可观察星空,增加天文知识,岂不妙哉!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一扩大增加法和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书报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借助放大镜来看。放大镜的作用,就是把字"扩一扩"。
原来的电视屏幕较小,看电视节目费力,所以大屏幕彩电相继问世。这是把屏幕的面积和电视的体积"扩一扩"。
很多人喜欢看围棋比赛,但棋盘太小,不可能像看篮球一样观战。于是,把棋盘的面积和棋子的大小"扩一扩",做一个特大的棋盘挂在墙上演示比赛,让棋迷们一饱眼福。
伞是人们常用的挡雨避阳工具,有人将它的面积扩大、再扩大,变成了街头巷尾设摊者使用的晴雨大伞、露天海滨浴场游客享受的太阳伞,使伞又找到了新的用途。 瞧,"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太多了,只要愿找,网上可查到很多。
祝你成功吧。
参考资料:http://www.zxskj.com/bbs/bbs_detail.asp?bid=1&aid=235等

⑶ 发明创造的事例

1、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因为他有电灯、留声机、电影和蓄电池等一千多种发明成果,所以人们称他为“发明大王”、“魔术师”。

爱迪生最大的功绩是发明了电灯,然而在他的发明创造中,最引起当时社会震惊的,莫过于留声机了。在1877年秋天,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轰动了整个纽约,各家报馆的新闻记者。

像潮水般地涌来报道这一特大新闻。这一发明一经传出,激起当时社会急速而巨大的狂热达数月之久,铁路特开专车前去参观,许多人开始不相信这个发明。

疑心他是先在里面藏了个什么会说话的东西骗人的,有个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对着收音盘背诵《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

当这些名词一字不漏的从机器中重复出来时,人们才相信这东西确实不是虚假的,并且齐声称奇,报纸把留声机称之为19世纪的奇迹。

2、电话的发明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

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应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

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

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

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

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

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那里来!”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3、罗兰·希尔发明邮票的故事

人类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人类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在地球上长期存活下去的。人类需要帮忙,人类需要交流,信息传递成了人类生存必需的基本活动之一。

最初是打手势,之后发明了语言,用马拉松式的长跑传递口信。再以后发明了文字,开始书信传递,于是有了古代邮驿。当时的邮资是按邮件运递路程和信件纸张数量逐件计算的。

即“递进邮资制”,收费的标准也很高。如果遇到江河泛滥、桥梁坍塌,信件就得多走几百公里。总计下来,邮资高得吓人。如此昂贵的邮资,是平民百姓望而生畏。

他们把寄信看成一件奢侈的事情。19世纪30年代是改革的黄金年代,改革造就了一代英雄。罗兰·希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世界邮政史上树起了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罗兰·希尔经过多年的调查主张大幅度降低邮费,实行邮件不分远近、一律收费1便士的均一邮资。他还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先支付邮资。这种纸的大小与邮资图样大小相仿。

背面涂上一层薄胶,人们只要沾湿背胶就能够将其贴在信件上,这就是罗兰·希尔关于邮票的最初创意。为此,罗兰·希尔上书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推荐。

1839年8月17日,维多利亚女王批准了这个议案,决定英国自1840年1月10日起实行1便士均一邮资法。罗兰·希尔也被女王任命负责邮政改革工作。为了把创意中的1便士邮票变成现实。

罗兰·希尔要求就应使用具有防伪性能并能在公众中取得信誉的图案作为邮票的图案。于是采用了威廉·怀恩创作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这样既显示了发行邮票的权威性。

又透过邮票宣传了英国,宣传了女王。邮票采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最后印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邮票——黑便士邮票。

4、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了。

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有时候一年好几次。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给老百姓和国家带来很多的伤害。当时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鬼神造成的。

张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出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像一个酒坛,四围铸着八条龙。

龙头伸向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

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告诉人们那边发生地震啦。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呀。

但是,那天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说附近有什么发生了地震。于是,朝庭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

过了没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的信服了。

5、避雷针的发明

1752年,46岁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风筝,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里用麻线把风筝放上天空。麻线下端系了一把金属钥匙,当雨水把麻线浇湿以后就变成了导电体。

这时,他把手靠近钥匙,突然看到电火花在钥匙和手指之间跳过,同时,手指感到一阵刺痛。这个实验证明了天空中打雷实际上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由此,使富兰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装一根金属导线,导线下端接地,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的危险。这就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

由于避雷针的发明,人类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几分安全。关于避雷针的发明,似乎是一个偶然事件。一个巧合提醒了一位伟人突发奇想,导致了发明和创造。

⑷ 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过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创造

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启发的发明创造:

1.振动陀螺仪

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2.雷达

蝙蝠会释放出一种超声波,这种声波遇见物体时就会反弹回来,而人类听不见。雷达就是根据蝙蝠的这种特性发明出来的。在各种地方都会用到雷达,例如:飞机、航空等。

3.伏特电池

电鱼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特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电器官”。对电鱼的研究,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

4.薄壳建筑

蛋壳呈拱形,跨度大,包括许多力学原理。虽然它只有2 mm的厚度,但使用铁锤敲砸也很难破坏它。建筑学家模仿它进行了薄壳建筑设计。这类建筑有许多优点:用料少,跨度大,坚固耐用。薄壳建筑也并非都是拱形,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则像一组泊港的群帆。

5.斑马

斑马生活在非洲大陆,外形与一般的马没有什么两样,它们身上的条纹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在所有斑马中,细斑马长得最大最美。它的肩高140-160厘米,耳朵又圆又大,条纹细密且多。斑马常与草原上的牛羚、旋角大羚羊、瞪羚及鸵鸟等共处,以抵御天敌。

(4)发明创造中常有便亥为一的思路扩展阅读

随着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生物系统是开辟新技术的主要途径之一,自觉地把生物界作为各种技术思想、设计原理和创造发明的源泉。人们用化学、物理学、数学以及技术模型对生物系统开展着深入的研究,促进了生物学的极大发展,对生物体内功能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的进展。

此时模拟生物不再是引人入胜的幻想,而成了可以做到的事实。例如关于信息接受(感觉功能)、信息传递(神经功能)、自动控制系统等,这种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在机械设计方面给了很大启发。可举出的仿生学例子,如将海豚的体形或皮肤结构(游泳时能使身体表面不产生紊流)应用到潜艇设计原理上。

参考资料:网络-仿生学事列

⑸ 逻辑思维在创造发明中的作用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获得独创结果的思维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涅克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1]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简称科技创造)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活动,创造性思维在这一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思维,科技发明与发现就无从谈起。目前,到处都在实施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创造性思维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来探索创新教育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创造性思维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是指多种思维形式的创造性运用,其形式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及逻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在科学技术的创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打开一部科学技术中就会发现,迄今为止所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无一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造性思维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导向作用:引导广泛寻找探索问题的各种方案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题,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遇事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语)这句话指明了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即从问题开始。一个人要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首要是要会发现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必须借助于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了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是五彩缤纷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有此人对此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创造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从中发现常人感觉不到的新问题,这种高明凭借的就是创造性思维。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引导创造者带着为什么去看周围的世界,在他熟知的领域仔细地观察某些现象,并敏锐地进行思考,或好奇、或发问、或怀疑、或批判、或奇思怪想,对某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想,这就是发散性思维。发现问题仅靠理性思维、正向思维、常规思维、逻辑思维是不行的,这样思路就不开阔,就受阻碍,这时,创造性思维就可以大显身手,发挥其优势。如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想到地球的引力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看见电流环绕软铁时软铁被磁化的现象想到了“由磁生电”;达尔文观察世上的生物呈千姿百态感到疑惑而探索物种起源,从而创立了进化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偶然见到一棵特别优异的水稻植株觉得奇怪,跟踪研究方知原来是一棵天然杂交种,后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为找到理想的灯丝材料运用发散思维,先后想到并试验过1600多种耐热材料和6000多种植物,最后终于发现用钨丝做灯丝最理想。
(二)聚焦作用:找准解决问题的主攻方向及突破口
创造性思维不仅就是发散思维。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初期,发散思维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但仅仅只一味地发散是不够的,是不可能深入研究下去的,那样只能浅尝辄止,就不可能重点突破。在广泛地发散思维之后,还得运用收敛思维,从众多方案中筛选出几种最佳方案进行深入探究。这时,创造性思维对发现问题来说起着聚焦的作用,即要找到主攻的方向,选准突破口,然后锁定目标,重点攻克。比如关于电的发现就是一例,早期各方面的科学家们已感受到电的各种表现形式,如雷电、摩擦生电、电流会使小磁针偏转,还发现电与化学、光学、热学、力学、生物学等有关系,于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问题后经收敛思维和综合分析,逐渐将众多问题归结到一个中心问题:是否有某种高速度、高能量的极小微粒穿行于各种物质之中,造成各种现象,这就找到了中心的突破口。科学家们经反复推测,形成了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各种假说,假定有些微粒在原子内绕中心高速转动,当它飞出原子时便流动于各物体之间,这便可解释许多现象。后来得到实验证明,便建立了关于电的理论。这表明,创造性思维在科学创造中,在帮助选择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桥梁作用:架通多种思维之间的立交桥,使思路畅通无阻
科技创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种思维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创造性思维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发现的不同阶段采用的思维形式不尽相同,且在同一阶段也往往是多种形式思维的综合采用,这时就靠创造性思维起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的作用,在多种思维之间构筑一座立交桥使之相互贯通,帮助完成发明创造的任务。在创造过程中,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类比思维等往往是综合采用的,这时是创造性思维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在创造过程中,有的是先发散再收敛;有的是先直觉判断再来类比推理,还需逻辑整理;有的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混合进行,不是某种思维在单刀直入和孤军奋战,而是协同作战。总之,是创造性思维在统一调配它们。有人过分强调灵感、直觉等非理性思维,仿佛它们就等同于创造性思维,这是不全面的。尽管爱因斯坦、卢瑟福、开普勒、彭加勒、钱学森等十分推崇灵感、直觉等,但他们并不排除理性思维作用。在瞬间由直觉、灵感悟出的假设,往往是片面的、模糊的,还有待逻辑思维去完善它,得用准确的语言、公式、图形表示出来,还得将发明创造的成果物化出来。
(四)催化作用:促使创造成果尽快成熟并早日问世
科技创造一般分为准备、酝酿、明朗和证验四个阶段,在这整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都伴随着并一直在默默无闻地起着催化的作用。准备阶段,它帮助积极地思索,使研究者的思路四面出击、八方开攻,富于批判,勇于创新,思维显得异常活跃、流畅。酝酿阶段,它促使研究向纵深方向挺进,使问题越来越集中,使探索步步逼近,催成果尽快成熟,帮研究者克难奋进,勇敢直前,逐渐使研究者大脑中孕育的宠儿达到瓜落蒂落的程度。明朗阶段,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了,研究者在苦苦求索不见其面,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情况下,心力交瘁,痛苦不安。有时只好轻松轻松,不料在散步、听音乐等休息之时,因某一现象而受到启示,突然接通思维的电路,闪现出火花,直觉或灵感出现了,顿悟出一个道理,一下子找到了答案,这时是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在伴演催生婆和助产士的角色。在证验阶段,同样是它帮助将那幼嫩的假说、猜想之类的,进行推理、论证、检验,使之修补和完善,最后一个惊人的发明或发现问世了。比如爱因斯坦因忆他取得的多项重大发现,创造性思维自始至终都在起作用。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牛顿力学的建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等等,都是得益于创造性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结出的硕果。
(五)引爆作用:使酝酿许久的新思想一触即发,突然真相大白
研究者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经长时间的苦思冥想仍不得要领,便进入一种痛苦的焦虑不安的状态,大脑皮层的高度诱发势态好比一堆干柴,遇到一点火星就会爆发大火。此时,创造性思维就会发挥引爆作用,这种“火星”往往就是灵感,心有灵犀一点通,碰到偶然的机遇,会使研究者恍然大悟,迅速捕捉灵感,长期萦绕脑际的难题顷刻间迎刃而解,仿佛找到了一把金钥匙,迷宫的门被打开了,随后便穷追不舍,直到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方肯罢休。这种事例较多,譬如阿基米德从坐进浴盆洗澡水溢出盆外受到启示,突然灵感爆发,想出了鉴别金王冠是否掺假的办法,继而不断研究,创立了浮力定律。
(六)启示作用:提供思维的范式和研究的方法以启示后人
亚里士多德认为: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去推它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这一观念统治历史长达两千多年,从来无人怀疑。只有伽利略勇敢地提出疑问并大胆假设:一个人推一辆小车在路上走,突然停止推车,车并不马上停止,还要再走一段路,若毫无摩擦,小车便会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的这一发现,由此引起了一场思想方法的革命。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3]
创造性思维使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获得成功,其意义不仅仅在成果本身,更在于它给后人留下的方法论启示,为后人提供了有价值的成功的范例,这些典型的范例对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十分生动的教材。正如拉普拉斯早就指出的那样:“认识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4]
所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无一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但创造性思维在发明过程中的作用每次又不完全一样,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一些典型的范例是极富借鉴价值的,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很有启发,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完成更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是有示范作用的。前苏联科学家萨奇可夫说得好:“科学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提供了新信息,提示了对象的新属性新规律,而且首先在于提出解决研究课题的方式……加强着科学思维和科学活动的装备,发展着科学方法的基础。”[5]
二、创新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的就是任务主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想象等。
(一)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就是让思想自由驰骋,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组合,产生出大量可能的答案、设想或方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要培养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善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某一个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散性地提问,广泛听取学生发言,尽可能征求多种答案,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提倡民主、平等,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不宜过早评价,尤其是对即使是提问或答问离奇甚至错误的同学不能打击其积极性和好奇心,更不能讽刺、挖苦。二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要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思维要敏捷、机灵,思路要开阔,转换角度快而灵活,不拘泥、不死板。三是提高思维的变通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要一个模式,要灵活变通。提倡一题多解,寻求多种答案。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经常随时变换。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多样,灵活自如,交替使用,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四是倡导思维的独特性。要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不从众,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只唯实,要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大胆创新,富于批判精神,追求新奇。对于那些善于奇思怪想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因势利导,培养其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和思维特征。学校也要多开展有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活动,比如向学生公开征求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参与提出各种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开展同一主题的作文、绘画、演讲、小制作、办小报、社会调查及方案设计等活动,并奖励优秀者,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收敛思维能力的培养
收敛思维就是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某一中心点,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即从若干种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训练分类能力。告诉学生按不同的标准作多种划分。二是训练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鉴别、分析、比较、欣赏某些事物,并逐步提高自身的鉴别与欣赏的能力。三是训练判断能力。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自己下结论的好习惯。四是训练选择能力。收敛思维实际就是作比较、鉴别和选择,一定要使学生学会选择,选择在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中用途很广。收敛思维的过程实际就是排除、选择的过程。要让学生参与某些评选活动,让学生当评委,学会精益求精、优中选优,会在各种方案、作品、答案中选出最佳者,让学生当好小主人。
(三)灵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者对某一既定目标久攻不克之时,偶然受到某种启示而顿开茅塞,从而找到解开关键性问题症结的新思路,使既定目标最终实现,这种思维就是灵感思维。有的人将灵感说得很神秘,仿佛灵感是天生的,是不能培养的。其实,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后天刻苦钻研、勤奋思考的结果,偶然之中存在着必然。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的那样:“灵感式”的科学发现是“长期积累,偶而得之”。培养灵感思维能力,一是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广泛涉猎,蓄势待发,厚积薄发;二是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兴趣要广泛,好奇心要强烈;三是要求学生多思、勤思、善思、巧思;四是要求学生善于联想,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五是要增强敏感性,要以有准备的头脑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感兴趣的问题,要善于抓住某些奇异现象,努力寻找事物间的相似之处,一旦灵感触发要马上抓住,不失时机地解决长期困惑的问题。此外,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一些有利条件,要多组织问题讨论、集思广益,教师要多用问题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要让学生既会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受到启发,又会单独沉思,还会在休息、轻松时抓住思想火花,掌握灵感思维方法。
(四)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是指并没经过一步一步的分析和推理,迅速而直接对问题的答案和事物的本质规律作出猜测和判断的思维。直觉是建立在对某种事物长期观察、深入探索和有丰富经验积累之上的。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确实较难,需要长期努力,逐步积累,循序渐进,但只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日积月累,学生也能慢慢养成习惯。直觉思维实际上是逻辑思维的简化和浓缩。因此,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且这是多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关键之所在,整个科技创造都离不开逻辑思维。奠定好知识基础,积累较丰富的经验,遇事爱动脑筋,学会快速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较熟悉的事物直接作判断等,应如此训练其直觉思维能力。直觉与灵感联系密切,有时也需要媒介触发,也可将两者的培养训练结合起来,在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就会慢慢见到效果。
(五)类比思维能力的培养
类比思维就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某些共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我们认识某一事物,就要将它与别的事物作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即类化和个别化,这时靠的就是类比思维能力。类比思维对于创造十分重要。哲学家培根说:“类比思维对于创造十分重要。哲学家培根说:“类似联想支配发明。”科学家贝弗里奇说:“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处。”[6]在文学艺术等创作方面,也一刻都少不了类比思维。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并不难,实际上从幼儿教育就已开始了,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各科教学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只是有意识地培养训练不够,综合训练不够,将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够,今后要重点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还可开设发明创造课、思维训练课及创造性的制作比赛等,使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迅速提高。
(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形象材料和表象,通过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进行思维。形象思维有很多时候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如对形象的重新排列组合、类比、联想、想象等均富创造性。形象思维在文艺创造、科技创造及工程设计等方面都发挥着创造性的作用。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少年儿童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和训练形象思维能力,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培养观察力。通过绘画、写作、实验、活动课、观察日记等,丰富表象积累,大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二是培养想象力。在绘画、阅读、写作、历史、音乐、物理、化学、地理等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科学想象和创造想象的能力。三是培养空间想象力。在立体几何、工程图学、地理学、绘画课及阅读与写作课中重点突出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四是培养表达能力。在写作、阅读等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要力求形象、生动、幽默,在音乐、美术、活动课及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构图、声乐及实物制作表达能力。
虽然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但我国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早在儿童晚期(10、11岁)就已具有初步发展水平,其发展的关键期则在青少年期,尤其是在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已发展成熟,大中学生在创造性思维上没有明显差异。[7]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小学,尤其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要大力开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工作,不能错过这一黄金时期,等到了大学甚至研究生教育阶段再来补创造性教育的火,那就晚了,不仅不合时宜,而且收效甚微。

⑹ 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哪些技巧

(1)缺点法。

缺点法,是指从操作方法、使用对象、功能结构等方面去寻找物品版的缺权点,通过改正这些缺点来形成创造目的的一种方法。

(2)希望法。

希望法,也称希望点列举法,就是从社会和个人愿望出发,通过列举希望来形成创造目的的课题。这是寻找发明课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3)组合法。

组合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已有的技术原理或不同的产品,通过巧妙的结合或重组,从而获得整体功能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造方法。

(4)扩大法。

发明技术中的扩大法,就是使现有物品的某些方面数量上变大、变多、或者质量上变好。它包括扩大体积、延长寿命和增加用途等方面。

(5)移植法。

移植法是将某一领域或某种物品已见成效的发明原理、方法、结构、材料、元件等,部分或全部引进到别的方面。从而获得新成果或新产品。

(6)拓展法。

将某产品不断向外进行拓展思维,所发现的有实用价值的新思维,并将其设计成可操作的工程。

(7)延伸法。

在同一个方向上考虑思维下一步下一步的工程。从而把发明不断的推向高尖端。

(8)排除法。

将所有的错误选项排除在外之后,剩下的选项都是正确的。

⑺ 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的资料!

1、指南针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北磁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

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

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创造了最早的指南针,司南。

2、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3、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早期,中国人民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

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4、火药

火药,顾名思义,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剧烈燃烧的药剂。据《范子叶然》的记载,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于民间民生应用,范子计然说“硝石出陇道”。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

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5、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法是汉族民间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份,也是历代历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与干支纪年"天道“五行不同,干支纪日是”地道“五行!

古代汉族人民将干支相配的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指南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造纸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印刷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火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干支纪日

⑻ 发明和创造的含义和区别

一、发复明与创造的区别

  1. 在数制量上有区别

    创造是将两个或以上按照一定方式联系,制造新的实物,发明不是

  2. 在对象上有不同

    创造多是指的事物,发明不一样,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方案或者一种过程


二、含义

发明

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产品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发明出来产品。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

创造

创造,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简而言之,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⑼ 一个人如何搞发明创造应该怎么做

搞发明创造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寒假前讲座稿)同学们:我们经常听到小发明这么一个词,那么什么是小发明呢?一 、首先我们要明白小发明的真正意义,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有可能成为发明家。小发明的含义:就是我们看到周围的物体有不足之处,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们采取了某种方法把问题解决了,这就是小发明。从文字上看,大家应该体会到一个小字,因为我们这个年龄段,只能搞一些简单的小发明,因为我们可以做到:例如:一支铅笔上再加上一个橡皮擦子,这就是小发明,一把小剪刀,剪刀口处有长度的单位这也是小发明,一个小小的书签,稍微加以改动,把它放在书中,我们就能知道上一次看到哪一页哪一行字了。这些例子在生活当中举不胜举,都是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之后,进行了改进,所以都叫小发明二、应该知道小发明具备哪些特点:小发明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 要有科学性。那就是让大家知道你做的这个作品是一件小发明,而不是一件小制作,也就是别人没有做出来的物体你想到了,做到了,所以它是小发明。2、 就是要有实用性,也就是你的发明在生活当中可以普遍地利用,而且还有使用的价值和推广价值,而不是一件展览品,供人们去观赏,没有实际的真正作用。3、 就是新颖性。当人们看到你的小发明时,感到非常的惊讶,与众不同,而且有你独特的思路,而不是和其他人那样,照着别人的物品去模仿,那就不是一件真正的小发明,而是一件小制作,谈到小制作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年假期都要去做小制作,由于自己动手能力较弱,只能够靠家长帮助,所以交上来的小制作一种是和自己的年龄完全不匹配的作品,而另一种就是作品质量比较差,那么在质量较差的条件下,如果一切是科技小制作,而另一件是小发明,我们就会把小发明评为一等奖,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去作一些小发明,这样获奖的机会就会很多。三、如何去开展小发明?这个问题我想很多同学都能够提到,怎么去搞小发明呢?那么就让我们分析一下世界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是怎样去做的。 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善于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值得研究的问题要去加以解决,例如:牛顿发现了苹果落地这种现象之后,经过了多少年的研究,终于知道了地球有万有引力。所以人们想办法克服了地球的引力,终于飞到了宇宙太空。瓦特小时候善于观察,他发现水烧开之后能够把壶盖顶得上下移动,经过仔细的研究,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经过不断的改进和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工业大革命,因而推进了世界物质文明的加快发展。中国的四大发明: 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为祖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为我们的祖国争光,为学校争光,所以老师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首先,要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有没有存在着问题,如果有问题,那就把它确定为自己研究的项目,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加以解决,最后,就会成功的。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展示几件小发明的作品,也许的对你们搞小发明会有很大的帮助。1、方便鞋带。大家知道,我们穿的鞋鞋带有的是比较长,许多同学都有体会:那就是系鞋带的时候比较麻烦,而且还需要时间,有时走走路鞋带就会自动开了,搞不好还会摔跤,这就是问题,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其中,就有一名同学经过仔细的研究,终于发明了一种螺旋式的鞋带,用这种鞋带不仅方便,而且还不容易松开,大家一看这么简单这么容易的一件作品,我也能够作到,但是,关键是我们能发现问题,只不过没有想办法去加以解决。2、方便节能垃圾袋。大家都知道当前世界上有一种白色污染,做什么呢?那就是塑料袋,它虽然使用的比较方便,但是不易分解,给人类带来了危害。2008年世界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国际奥委会委员提出了:那就是要解决城市白色污染的这个严重问题。要采用方面节能型的垃圾袋,这个问题提出之后,你们知道是谁解决了这个难题?还是一名小学同学,他解决了这一个难题:他发明的垃圾带即节能又很方便,解决了环境污染的一个大问题,而且他的发明获得了国家的专利,2006年的八月在大连会展中心产品专利会上,有一名意大利的商人看到了他的发明作品要用一千万美元买下他的专利。3、变形吸管。我们经常使用吸管,但有的时候不太方便,由于吸水是和人的口有一定的角度,所以,人们发明了可以弯折的吸管,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吸比较热的水时候,容易把嘴烫着,我校一名三年级的同学发现了这一个问题,于是就大胆的研究,设计出了一种螺旋式的吸管,这种形状的吸管在吸热水的时候,可以帮助散去一部分热量,很适合中老年人的使用,为老年人解决了一个大难题。4、环保型的打擦器。目前由于条件有限,我们使用的粉笔都是用石膏加工的,那么在写完字的时候,用黑板擦擦去字,黑板擦上有许多的粉笔灰,这样我们的同学还要把黑板擦子拿到室外去打,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我校有一名同学发明的这种环保型的打擦器,利用机械的原理,很快能够把粉笔灰打去,为同学为老师解决了大难题,这件作品也获得了大连市小发明创作一等奖。其次,如果同学们自己在发明的作品上,有一定的困难,那么你可以提出自己发明的思路这同样也算是一件小发明。例如:上海浦东区要建一座立交桥,但是桥的高度比较高,那么桥身就要延长,这样影响了周围许多的建筑物体,也占用了很多的土地,如何保证桥身比较高又不占很大的地方?上海市政府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全市人们想办法去解决,结果一名小学生提出了一种方案被采纳了,你们知道是什么方案吗?那就是他设计了一种螺旋式的立交桥,解决了这个大问题。如果同学们去到上海时,不妨去看一看这座宏伟的立交桥。下面我们准备互动以下: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看一看谁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好吗?前苏联宇航员,他们要坐飞船到太空去工作,但是到太空时,在失重的情况下他们所使用的钢笔却写不出字来,那么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想让三年级的同学回答。请同学把答案告诉给大家好吗?这个问题还是被小学的同学解决了。他把一包东西送到科研中心办公室,在包的上面写着宇航员叔叔请打开包看一看,这件用品对你有帮助。大家把包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包刻好的铅笔。原来,铅笔在失重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写出字来,问题就这样简单,被这个同学解决了。但这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许多人都没有去想它,所以就没有去做。同学们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和水打交道,但是每个家中卫生间里都有一个地漏子,由于它和总的排污管直接相连,中间没有任何的反水湾,污水管中的异闻经常会从地漏子冲到上面,使整个卫生间的气味非常的难味,如果把地漏子堵上,卫生间里地面上的水又排不出去,容易把家里的地板淹了。那么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作一个小试验,通过这个实验,我想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有所帮助。 ----- http://sunminghu.6116.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54 看完以上内容:再给一下建议 一般来讲:1、现有想法2、绘出图纸3、加工模型4、试验效果5、申报专利

⑽ 王亥发明创造了哪些划时代的东西他在商业方面有什么贡献

王亥是河南商丘人,也是商业的缔造者,是当时商部落的第7任首领,当时的王亥帮助父亲在治水当中立了大功,王亥还发明了牛车开始迅速的发展,使得商户落得意强大。最开始的时候王翰是在商丘迅牛马进行发展,用牛车拉着货物到一些其他部落进行交易,这也是最早开创了商业贸易意义的先河,所以就将从事于贸易行业的人为商人,以交易的东西称为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行业叫做商业。在王亥的领导下上部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和昌盛,也让商部落的实力得到了提升,成为了当时最富裕的部落。

最后来看王亥的贡献和地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利用新的技术工具,推动了贸易的发展,传播了商业的文明。

阅读全文

与发明创造中常有便亥为一的思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
2013工商局个人总结 浏览:712
驰名商标申请的条件 浏览: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个好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