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 与修辞学的比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急急急
我现在在写关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的论文,看了很多资料了。其实认知学中的隐喻最初就是源自修辞学中的比喻。因为最开始时,隐喻一直被认为是在修辞学领域内的,当亚里士多德提出关于隐喻的定义后,它就一直归属于修辞学范畴上。后来隐喻的研究不断发展,认知语言学家们又提出了认知隐喻方面的理论。转喻和借代也是同理的。修辞学上的比喻和借代不断发展,不同学派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认知语言学派上,有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理论;功能语言学派也有相应的功能语法隐喻。说白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由修辞学的比喻和借代发展而来。这两者是一样的,只是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修辞学是一个领域,认知语言学又是另外一个领域。就好比科学和数学是不同的领域,但两者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纯属原创,路过的请不要随意复制哦!因为写论文的需要,故本人对隐喻的研究较多。满意请给分,不满意也没事。)
2. 换喻的例子
换喻常见的类型主要有:
(1)材料一物品。例如,pen本来是羽毛的意思,由于占代用羽毛蘸墨水写字,羽毛和书写工具经常联系,于是“pen”增加了笔的意思。
(2)产品一地名。例如,china是瓷器的意思,由于古代中国的瓷器在外享誉盛名,因而后来用China 指中国。
(3)地名一部门代称。例如,中南海原是地名,后来由于国务院在此办公,则中南海就成为了国务院的部门代称,如“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等说法。
(4)部分一整体。例如,汉语中“口舌”是人体的器官,但后来抓俘虏也叫“捉舌头”。
(5)地名一产品。例如,汉语中的“茅台(酒)”因产地而得名。
(2)发明的转喻扩展阅读
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有着很多的细分类别,如:明喻、隐喻、类喻、洁喻、对喻、引喻、借喻、简喻、详喻等。其中按结构的异同和隐现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借喻又称为换喻、借代和转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都出现。如:“云像一朵朵棉花。”“云”是主体,“棉花”是喻体,“像”是喻词。
隐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喻词用“是”、“成”、“成为”、“变成”等系动词代替。如:“朱莉叶是太阳”;“门前的公路成了湍急的河流。”
换喻:本体、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如“我从未读过莎士比亚。”用喻体“莎士比亚”代替主体“莎士比亚的书”。
3. 转喻的修辞说是什么
转喻历来被看作一种修辞格。随着认知语义学的崛起,人们对转喻的“修辞说”提出质疑,认为该类语言使用涉及(话语意思)推理中的常规运算,与日常话语理解并无本质不同。
4. 用隐喻和转喻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隐喻: 进行隐藏的比较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隐喻就是把未知的东西变换成已知的术语进行传播的方式。例如,“轿车甲虫般地前行”这个隐喻就假定,我们不知道轿车怎么运动,但我们的确知道甲虫匆匆穿过地面的行进模样。这个隐喻即把甲虫的特征变换成了轿车的特征。
换喻: 反映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又称换喻,借喻或借代。 I am reading Lu Hsun.我在读鲁迅的作品。(用Lu Hsun鲁迅,表示Lu Hsun's works鲁迅的作品)
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传播意义的基本模式。他坚决主张,隐喻模式具有诗的特征。它也具有广告的特征,其间想象从已知的文化神话里产生,而神话的特征经过转换便赋予了未知的产品。野性的西部成为一种牌子的香烟的隐喻,旧金山的明媚阳光成为一种牌子的化妆品的隐喻。
换喻又名转喻,一种,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方法;反映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可以分为3种:a.结果替代原因 b.使用者替代使用对象 c.实质替代形式例
5. 转喻的“修辞说”是什么
转喻历来被看作一种修辞格。随着认知语义学的崛起,人们对转喻的“修辞说”提出质疑,认为该类语言...
6. 英语中借喻、借代、提喻的区别
借喻(Metonymy)即为借代,所以借喻、借代、提喻的区别即借代、提喻的区别:
一、内涵不同
metonymy(借喻):借联想把一种事物的名称用来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或由一种概念来代替另一种概念。
Synecdoche(提喻) :以“部分代替全体” , “全体代替部分” ,“类概念代替种概念” 或“种概念代替类概念” 。
借喻强调两个事物密切相关,而提喻不但强调两事物相关,而且侧重整体和部分,类概念和种概念的互代。
eg1.He numbered the sails in the harbour. --风帆是船的一部分,代替整个船只。(借喻)
eg2.I don' t have to worry about the fuel and rice. --柴米来代替日用品的全体。(提喻)
二、表现形式及使用效果不同
1、借喻中本体和喻体联系紧密,但表面并不相似,有如下种类:
(1)以事物的明显标志代替事物本身
eg.To be afeard to tell greybeards the truth?
Greybeards 是老年人的特征,以此特征代替老年人。
(2)以工具代替动作或行为者
eg.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 ord.
the pen 指 writing 或使用 pen 的人;the sword 指 military power 或使用 sword 的人。
(3)以人体的器官代替其功能
eg. Give every man thine ear and few thy voice.
上句中的 ear 代替 sense or power of hearing(听觉,听能)。
(4)以表示抽象的精神或性质的名词代替体现该 精神或性质的具体动作或事物
eg.And all the pavement streamed w ith massacre. --地面流遍了屠杀的鲜血。
上句中,用 massacre(屠杀)代替屠杀的结果(鲜血)。
(5)以有密切关系的一物代替另一物
eg.The whole school rushed noisily into the playground.
句中的 whole school 指代 all the students of the school。
2、提喻的表示形式主要有4种:
(1)以部分代替全体
eg.He discovered a bread-and-butter field in the agricultural w eeklies and trade journals.
bread and butter 原意为“涂黄油的面包” , 代替 “生计、生活资料、生活来源、赖以生存的东西。
(2)以全体代替部分。
eg. All the world-her world and his world-would think it better that they should part.
上句中的(all) the world 表示(所有)相识的人。
(3)类概念代替种概念
eg. I had begun to exploit my fellow -creatures. --我开始剥削我的伙计。
上句中的类概念creature(生物)代替种概念 man (人) 。
(4)种概念代替类概念
eg. Alas, that Spring should vanish with the Rose! --呀,可春天要同玫瑰一起消灭。
上句中,rose代替flow ersin general。
(6)发明的转喻扩展阅读
借代、提喻与相关修辞的差异
英语中的 metonymy 包括汉语中的借代和借喻。 synecdoche 也含有汉语中的借代,所以汉语中的借代 修辞格既存在于英语的 metonymy 中,也包含在 synecdoche之中。
英语中的 metonymy 和 synecdoche 不同于英语中的 simile(明喻)和 metaphor(隐喻)。前两种辞格强调两事物的相关,后两种辞格强调两事物在某一点上相似。
eg. ①You can' t force an ox to bend its head to drink.
多用来作隐喻,意思是强逼人家不愿作的事。
eg.②……, and there seems to be no time in her life w hen she can fold her hands and gaze about her from the privileged harbour of her old age.
《The lsle of Achill 》句中的 harbour 是“避风港”的意思,这里把一 个妇女的老年比喻成 harbour,指一个老年妇女应该享受优惠。
7. 换喻,转喻,提喻的区别
隐喻(metaphor) 隐喻就是把未知的东西变换成已知的术语进行传播的方式。例如,“轿车甲虫般地前行”这个隐喻就假定,我们不知道轿车怎么运动,但我们的确知道甲虫匆匆穿过地面的行进模样。这个隐喻即把甲虫的特征变换成了轿车的特征。
雅格布森声称,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传播意义的基本模式。他坚决主张,隐喻模式具有诗的特征。它也具有广告的特征,其间想象从已知的文化神话里产生,而神话的特征经过转换便赋予了未知的产品。野性的西部成为一种牌子的香烟的隐喻,旧金山的明媚阳光成为一种牌子的化妆品的隐喻。
隐喻按照联想的方式运作——即它们把未知的东西嵌人一个新的联想式语词序列,未知的东西由此而获得其部分新的意义。在“海船犁开大海”这个隐喻里,“航行”一词作为未曾说出而属于未知的东西被嵌入“分开实在之物的方式”这个联想式语词序列,与切开、撕开、锯开、割开、剪开、砍开、扯开等词语相并列。通过想象行为,读者把这个联想式语词序列的一般特征与从中选出的“犁开”一项的具体特征同时互换,从而赋予未知的术语“航行”以新的意义。
于是,隐喻就要求一种积极的、富于想象的解码行为:读者不得不去发现哪个特征才能进行有意义的转换。接受者这种积极介入的行动是诗人和广告主所追求的,诗人们希望解码活动能够提供与编码相同对应的想象程序,广告主希望这种他们所期望的合作行为能使接受者更易受到产品广告说辞的影响。
明喻是一种把已知与未知同时呈现出来的隐喻:“轿车就像一只甲虫急匆匆穿过地面似的沿着公路行驶。”广告与视觉隐喻都更像是明喻,它们一般都把未知与已知同时交代出来。含蓄倾向于按照联想的方式发挥作用——一张用暖色光和软聚焦拍的茅草覆顶的农舍照片,就含蓄地表达了思乡怀旧之情。光线是文字性隐喻“透过玫瑰色的镜片看去”的视觉等同物,软聚焦则是柔情的一种隐喻。
转喻(metonymy) 转喻是用某物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因子来代表其整体。按照雅格布森的理论,转喻和隐喻是传播意义的两种基本模式。他指出,转喻是小说特别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典型模式。在一部现实主义的警匪连续剧里,剧情的场景就是转喻,它代表了整个一座城市,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看法就是随着选择的各种转喻而变化的。纽约或伦敦是肮脏的、昏暗的、腐朽的、作奸犯科层出不穷的地方,还是适意大型商贸活动的繁华场景,均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转喻。
新闻是转喻性的:一个得到报道的事件被当作整个现实的代表,而它只是这个现实的一部分。纠察线上的两三个罢工者,是一场纠纷中工会势力的转喻;贝尔法斯特大街上的士兵,是北爱尔兰英国驻军的转喻;由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组成的防线,是相对于全民无政府状态的那种法律与秩序的强制力量的转喻。
转喻是按照句段关系存在的。如果一个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句子的其余部分还悬在“半空中”,此时我们就能把它的剩余意思构建出来。按照同样的方式,我们也能从已经给出的部分“故事”里,沿着逻辑顺序把它的其余部分构建出来。不过,转喻倾向于以隐匿的方式发挥作用。隐喻通过其人为状态以及对其进行解码时所需的想象力,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自身。而转喻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于是很容易被看成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从而使人无法意识到另外一种转喻可能给出同一整体以完全不同的画面。一个激烈冲撞的罢工者与一个冷漠生厌的罢工者,虽然同属于纠察线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可能代表不同意义的转喻。
神话更倾向于转喻式的运作方式。一个转喻引发我们对其所属整体的构建,一个想象将以同样方式引发一系列的概念。
换喻又名转喻,一种,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方法; 反映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可以分为3种:a.结果替代原因 b.使用者替代使用对象 c.实质替代形式 例:如用华盛顿代替美国,或用剑代替军事力量,对面来了三个“红领巾”(以红领巾指代少先队员)
8. 提喻和转喻该如何区分,详见下面的例子。。。
1、含义不同:
提喻是不直接说某一事物的名称,而是借事物的本身所呈现的各种对应的现象来表现该事物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The world is still ignorant of the fact. 中的 world 则是用“世界”这个整体指代组成“世界”的各个部分,包括政府、民间机构、宗教组织、乃至所有的人等等。
转喻指的是甲事物与乙事物两者实质上并不相似,但在社会生活之中有往往有联系,利用这种关系用甲事物的名称代替乙事物。
2、逻辑不同:
转喻其内在的思维关系不是相似关系而是联想关系。提喻则是借助于部分相似。The whole village rejoiced at news. 中的 village 是人们住的地方,用它来指代 villagers(村民)符合转喻的“功能”特点。
3、使用的代词不同:
转喻:所用的词指代该词义所含的特定功能范围。比如,ear 指代 hearing、taste 指代 gourmet 或 cooking;
提喻:所用的词指代该词所属的同类整体,或者所包含的组成部分,如种类与该种类的成员.比如,体育报道中常用国名指代球队(所属关系——整体代所属部分),或者用 bread 指代 food(种类关系—— bread 是 food 的一种)。
9. 后现代主义思潮到底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是秉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又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汇集着形形色色的流派、理论和假说。可以说,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全面反叛性的思潮,它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标举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构理性、消解中小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和流的鲜明特点。
后现代主义虽然其风行的范围主要是在文学界、艺术界、文艺理论界,但影响很大。按照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说法,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主义变体出现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八十年代后半期,后现代主义是与先在的中国现代主义交织为一体而悄然出场的。在当时,人们还未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区别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大多将之与现代主义混为一谈,等量齐观。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进一步渗入了大众传媒和日常文艺消费,激起了众声“喧哗”。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艺术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艺术精品的存在受到了消费者的挑战,出现了高科技操作下的复制的艺术,甚至拼凑的艺术,无深度。平面化。增殖、拼贴、碎片等均成为后现代艺术的特征。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漫画《论语》,大话《西游》,戏说乾隆,“搞笑”诺贝尔奖金,“交配”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以及王朔的“痞子文学”和“无知无畏”的文学批判等等。尤其是孔子和他的思想,在古典社会被作为“万世师表”的“圣人”而顶礼膜拜,只有少数精英分于才对它有解释权;至现代社会,则被作为“孔老二”、“孔家店”而打倒,较多的“准精英”开始对它说三道四地进行批判;进而到了后现代的今天,竞成为大众调侃的“漫画”对象。这种现象,来自于现代艺术家杜尚的给《蒙娜丽莎》加上胡子并将小便池搬到展览会上作为艺术品展出,但不再具有杜尚的“先锋”、“前卫”意义,而是代之以大众时尚调侃的意义。
结构主义漫谈
陈君慧
【摘 要】 结构注意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既有其内在合理性也有其内在不足,通过对结构主 义的哲学思考和对其诗性原则、图腾观和“基本模式”的透视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结构主义的 两面性。
【关键词】 结构主义;主题移心化;隐喻
结构主义思潮是本世纪60年代涌现的一股取代存在主义而占据战后法国主导地位、轰动欧美各国的社会思潮,其在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对其成果作了重要的推进。本世纪以来,文学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折,结构主义是实现这一革命转变的重要主力军,并且对艺术、文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但结构主义把文学研究的重心转入作品本身时忽视甚至排斥了作者和社会环境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并以语言模式去建立文学研究的普遍模式,甚至当作研究万事万物的普遍模式,这是其存在的问题,由于结构主义流派众多,其理论分析风格也各有不同,故本文选取四个层面即对结构主义的哲学思考、诗性原则、图腾观及“基本模式”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揭示结构主义的内在合理性及内在困境。
一、 关于结构主义的哲学思考
结构主义认为如果一种真理只对某一主体有价值,对他物无价值,这种真理就是一种偏见,在其看来“要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就必须摧毁‘我’,代之以‘有’,这就是‘主题移心化’”[1]。此观点是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与胡塞尔的现象学相对立的: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二,其一是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个人主观意识既创造了主体,又创造了客体,并赋予客观世界意义予价值;其二是“存在先于本质”和“”自由选择”:人之初空无所有,不具有自己的本质,后来的本质完全由人自己的自由选择和行动决定,其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现象学的基本观点是“先验的自我”唯我论,通过现象学方法追溯到“自我”,“‘自我’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自我所‘构造’的对象,自我创造非我”[2],存在主义与现象学的核心是“主体中心化”,而结构主义强调个体的制约性,个体既受其他个体的制约,又受某一有关的整体系统的制约,这是从横的方向平面度来制约,同时个人意识界受非个人的无意识界机制的制约,这是纵向即深层结构制约,故结构主义认为既不存在胡塞尔所谓的先验的认识主体,也不存在存在主义所谓的进行自由选择的行动主体,“人的尊严价值只不过是主体中心化产生的谬见,科学的价值观应当把人与万物视为等价的功能成分”[3]。与结构主义相对立的另一种观点是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休谟强调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经验规律只不过是人的经验的习惯联想,至于世界本身是否有规律存在是不可知的,休谟认为:“假如一个人除了没见过X色度的兰色, 而对其它色度了然于心,当他把见过的色度从最深 排列到最浅,显然他会感知到因缺少这一色度而造成的空白,并能在观念上把这一色度添补出来。”[4]而结构主义认为色彩色度的分布和排列有不以人的主观感受为转移的内在结构,结构主义的本质就是把休谟从头到脚颠倒过来了。
结构主义与尼采认识论的虚无主义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尼采宣称上帝之死也开始了新的语言时代,由于删除了所指物,记号就成为空虚的,它不在关涉任何方面,只关涉其本身,因而这是虚无主义最极端的形式。尼采说:“人们往往受诱惑去取代已死之身的位置,用人性的绝对物去取代神性的绝对物,这样人就仍然面对着‘不完全的虚无主义’,而人若继续把自己看成是‘主体’就会削弱上帝之死的效果,所以最后也应消除‘人’这个绝 对化所指,结构主义借此表示对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以及自然科学精神的怀疑。”[5]
二、 关于结构主义的“诗性原则”
雅各布森(R.O.Jakobson,又译雅克布逊)的诗性原则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引向组合轴。提出了隐喻与转喻。雅各布森认为:“与选择相关的是相似性,他暗含了某种替换的可能,选择的过程产生了隐喻,隐喻根植于相似性的替换:与组合相关的是邻近性,它暗含了某种延伸的可能组合的过程产生产生转喻,转喻是根植于邻近性的修辞和思想手段。”[6]两个对等关系的词,如根据语法的法则组织在一起,它们就构成了分析性即转喻关系,如能通过对等原则而隐含地联系起来,它们就构成了隐喻性关系,雅布各森认为隐喻是了解人类行为的普遍模式,但如果忽略了文化、 历史、习俗、语境等外部因素,即存在对等原则也未必构成隐喻,就此可结合中国诗作一些阐述:《诗经》有诗云:“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说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灿烂的新嫁娘之间存在相似性,二者构成了隐喻关系,但也可说盛开的桃花与容光灿烂的新嫁娘之间存在着物理上的邻近性,或许新娘在归家的路上就是桃花片片,春意盎然。杜甫《江汉》诗中的“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也有三种解读方式:心如落日,但它仍然强壮如初,病如秋风,但它会很快康复;心不象落日,它仍然强壮如初,病不象秋风,它会很快康复;在落日中,心仍然强壮,在秋风中病依然会康复。前两者属于隐喻关系,后者属分析性关系,前两者强调语法的灵活性、语义的相似相异, 而后者强化语义的连接和时空的修饰。
“人类头脑中存在着隐喻式的思维和神话式的思维这样的活动,这种思维是借助隐喻的手段借助诗歌的叙述与描写的手段来进行的”,[7]隐喻并非只是修辞学上的隐喻,而是还有文化意义上的隐喻 ——人对世界得体认,人类的思维特性、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在中国隐喻作为诗性存在和诗性显现的方式它的深层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统一论”:[8]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理解此类事物,而天人合一的观念基本特征是把 人类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进行类比性联想,以人自身的认识模式投射到自然万物并赋予其情感、意义 等,然后在倒过来从自然万物变化中体验人道的酸甜苦辣,由此卡西尔也称“天人合一是中国根本的隐喻”,[9]根本隐喻开始于中国的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周易》,逻辑起点是“一”和“- -”,据郭沫若解释,这两种爻直观表现了男女两性的差异,并 以这种差异作为理解宇宙万物的框架,男女交合生人,阴阳结合产物,人有悲欢离合,万物有悲欢离 合,二者本质上是印证、比拟、对应性关系。
三、 结构主义的图腾观
AB、BC、AC 三个弧度的面积表示在图腾艺术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三角形边长的长短意味着张力的大小,在图腾艺术生命感受的需要中,生存欲求与审美情绪意向的表达往往由“现在”指向“未来”,因而具有“历史性”,崇仰意向的表达不仅有规范的周期性的图腾仪式,而且与图腾禁忌的惯例相伴而生,因此它的表达具有“共时性”。由此可见结构主义的“共时性”和“历史性”在图腾中也有明确的表现。图(二)中审美情绪的张力却得到强化,并呈现“分化”的态势,图腾艺术日益走 向抽象化、图象化就反映了这一点,关于这一点李泽厚在《美的历程》第一章龙飞凤舞中言图腾由动物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后化是由于“积淀”,而对结构主义来说则是在系统中由崇仰意向、生存欲求两种成分的变化而引起审美情绪成分的变化。
结构主义图腾观的另一典型代表是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观,其包括三个方面:图腾思维的特性:列维-斯特劳斯对图腾思维特性的理解受制于它 对“野性思维”和“文明思维”亦即原始思维与科学思维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不具有历史性关系,前者不是后者的原型阶段,后者不是前者的高层发展,彼此是共时性关系,在同一理智平面互为存活;分类原则: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原始人发明图腾时有独特的逻辑思维能力即‘修补术’(根据 自然物种和原始人类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类似性来阐释图腾,并力图证明原始人是通过对图腾植物的命 名或者编码来象征人类社会的分类系统)”;[10]功能取向:图腾式思维同时进行分析综合在对立的两极之间进行调解,使人类与自然、社会在彼此区别的同时,又保持着作为同一整体各部分间的相似性,促进一种无界域人类观念的形成,以完整的形 式把握现实两方面连续和冲突,调和时间的绵延和停滞的瞬间对立,从而把握共时性的世界和人生的永恒。
四、 结构主义建立的“普遍模式”的不足
温儒敏在论述中西比较美学时引用了这样一则寓言:一青蛙和鱼在水里,有一天青蛙跳出水面, 在陆地上看到了许多新鲜事物,于是它对鱼说陆地上有人,身穿衣服,头戴帽子,手握拐杖,脚登鞋子,此时鱼的脑子里便出现一条鱼头戴帽子,身穿衣服,鱼翅挟手杖,鞋子掉在鱼尾上,青蛙又说有鸟,鱼的脑子里便出现了一条腾空展翅的飞鱼…… 从上寓言可知,鱼没见过人,必须以它本身的模子去构思人,无法从人的模子去想象人,故鱼得到得人的印象是歪曲的,甲模子不一定适用于乙模子, 既然如此结构主义所追求的“共性”即抓住一个基本模子及其结构行为要素而放之四海皆准的可能性有多大?其一、“基本的模子”怎样建才合理?结构主义采用的方法是确立元素后在确立模子和法则,但问题在于文学是异常复杂的系统,元素的确立极其困难,导致了模子和法则确立的困难。其二、文化 (文学)其含义中有人为结构行为的意思,因此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其三、结构主义取共相元素建立深层结构对于某些现象如中文超脱时态变化、印地安语中不同时间意念以及某些语言中无单复数之别视为例外搁置一边。其四、雅各布森的语言行为选择与组合有合理性,但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选择组合方式,如西方诗歌中非常核心的隐喻结构在中国诗歌中尤其是在后期山水诗中占次要地位,这与中国文化“以物观物”、“目击道存”的体悟方式有关,这一现象是不容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