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银盐发发明者

银盐发发明者

发布时间:2022-05-04 17:43:34

㈠ 银盐这种感光材料有什么特性,希望来一个通俗易懂的解说

银盐这种感光材料是利用卤化银对于光线的敏感性将影像在材料上感光成像,再通过一系列还原氧化等化学反应使影像在材料上固定下来。

此技术发明于100多年前,目前仍然是敏感度最高的成像技术,由于数码成像技术输出的发展迅速,银盐感光材料在普通成像的市场被迅速淘汰。

但是由于银盐感光材料无可比拟,无可取代的灵敏度及极高的解像度,仍然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如卫星高空成像),科学,及医学(如 X 光成像)上。

㈡ 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杨 振 宁

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他才16岁。20岁那年大学毕业后,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
杨振宁是理论物理学家,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其中在粒子物理学方面贡献最大。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密耳斯共同提出的杨--密耳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尔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包括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大统一理论、引力场的规范理论等现代规范场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一项杰出贡献是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即后来所谓的K 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宇称守恒,则他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 K介子。但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是同一种介子。
杨振宁和李政道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确认这些实验并未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 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他们也因次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杨振宁的贡献还有费密--杨模型,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与李政道和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电荷共轭变换和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和关于W 粒子的研究。与吴大峻合作的宇称不守恒分析,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论,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等等。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

戴 维

戴维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浪子,虽聪明,但就是不愿学习。他上学时总是一个口袋里装鱼钩鱼线,另一个口袋里装弹弓,上学前总要到河边打几只鸟,钓几条鱼。
父亲死后,母亲拖着五个孩子实在无法活下去,母亲只好把戴维送进一家药店当学徒。到月底时,别人领了工资,却没有戴维的份。戴维就伸手向老板要,老板却当着众人狠狠地打了戴维一下,还说:“让你抓药不识药方,让你送药认不得门牌,你还好意思伸手来要钱?”店里的师徒哄堂大笑。
戴维哪里受过这种羞辱,从此他下定决心要浪子回头、发奋读书,他利用药房的条件研究起化学。这时恰好有个贝多斯教授成立了一个气体疗养院,戴维被邀请一块儿工作,在这里,戴维发现了一种“笑气”,从此戴维的名声大振。
1803年,戴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知道机会难得,于是更加刻苦研究。在许多研究题目中,戴维对伏打电池的电解作用尤感兴趣。他想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氧,那么一定也能将其他物质分解出新元素。而化学中常用的就是苛性碱,不妨拿它试一试。
于是他将一块苛性碱配成水溶液,然后通上电,溶液立即沸腾发热,两根导线附近都出现了气泡。开始戴维以为苛性碱分解了,可是后来发现跑出去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也就是说分解的只是水,苛性碱根本没动。
戴维的倔劲上来了,水攻不行,那就用火攻。这回他将苛性碱熔化后,然后通上电,嘿!在导线同苛性碱接触的地方出现了小小的火舌,淡淡的紫色。这可使戴维高兴坏了,但他很快又犯愁了,怎么收集这种物质呢?熔融物温度太高,这东西又易燃,一分解出来就着火了。看来火攻也不是个好办法。
11月19日是皇家学会一年一度贝开尔报告会的日子,戴维满心希望这次能拿一样新发现的元素。可是眼看报告日期就要到了,电解苛性碱还是没有眉目。他苦苦思索了十几天,这天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好法子:把苛性碱稍稍打湿,让它刚能导电又不含剩余水分。
要将苛性碱打湿很简单,只要把它放在空气中片刻,它就会自动吸潮,表面形成湿糊糊的一层。这次戴维真的成功了,他电解出了金属钾。

钱三强

在法国留学期间,钱三强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这期间,钱三强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中做出了很多成就。
首先,他与约里奥·居里合作,用中子打击铀和钍得到放射性的镧同位素,从它们的β射线能谱证明它们是同一种同位素。这对解释当时发现不久的核裂变现象是有力的支持。
他还首次从理论和实验上确定了 50000电子伏特以下的中低能电子的射程与能量的关系。并且与布依西爱和巴什莱合作,首次测出了镤的α射线的精细结构,并与电子内转换的γ谱线符合得很好。
他最大的成就是与妻子何泽慧、两个法国研究生沙士戴勒和微聂隆合作,发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这个发现使他们异常兴奋,但他们并没有立即发表,因为当时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原子核分裂只有二分裂的可能。钱三强根据实验继续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了能量与角分布等的关系,对三分裂现象从实验与理论两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论述。
经过十几年的考验,这一发现已得到公认,尤其是到50年代获得新的实验手段后,从第二裂片的同位素质量谱、射程、发射角度等都说明他的解释与实验证据以及电子计算机计算结果相符合。这一发现被人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第一个重要成果
在钱三强要返回祖国时,约里奥·居里夫妇送给他一份鉴定书,上面写着:十年期间,在那些到我们实验室来由我们指导工作的同代人中,钱三强最优秀,我们这样说,并不言过其实。

钱三强回国后培养了一批从事研究原子核科学的人才,并且建立起中国研究原子核科学的基地。从1955年起,他参加了原子能事业的建立和组织工作,将近代物理研究所改良为原子能研究所,领导并促进了这一事业的发展以及有关科技工作的开展,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建设、计划和学术领导都作出了贡献。

诺贝尔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 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所以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炸药的合资公司。但是,这种炸药本身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
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炸药,这种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炸药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炸药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在安全炸药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又开始了对旧炸药的改良和新炸药的生产研究。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炸药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热辊子间碾压,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诺贝尔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了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新型的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李 政 道

李政道出生于上海,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3 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当时他才23岁。
李政道对近代物理学的杰出贡献是:1956 年和杨振宁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并且提出了“李一杨假说”,即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后来这一假说被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用实验所证实,从而推翻了过去在物理学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为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因此也获得了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还是第一次。李政道又是到那时为止历史上第二个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李政道在其他方面的重要工作还有:
1949年与M.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密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
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
1952年与D.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同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统计物理中关于相变的杨振宁-李政道定理和李-杨单圆定理。

㈢ 照相机是谁发明的

西元前三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记述了在黑暗房舍的小洞,光线射入时呈到影情形。1516年义大利人达文西(leonard da vince)有研究映像暗箱的记载。1611年德国人克普勒(johnnec kepler)发明凹凸两片透镜黏合成一片的「黏合透镜」。1666年牛顿(isaac newton)以三稜镜做实验,发现了光线的「七彩色散现象」。人类这些伟大的发现,促成了欧洲绘画暗箱的发明,这种以光线经过透镜而形成影像来作素描的绘画暗箱,就是照相机最早的雏形。但这都仅止于影像的形成,对于如何保留影像,还未发展到成熟阶段。 1837年法国的舞台艺术家达凯尔(l.j.m. daguerre)以化学药品「银盐」受光照射会产生变化,而发明了能保留影像的摄影术,称为「银版摄影术」。达凯尔这项创举,法国政府在1839年8月买下了他的发明权而公诸于世。银版摄影术在几年之间就很快的风靡了欧洲各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多数人也因此公认该年代为摄影术诞生的年代。

要了解相机的成像原理,可以去这里下载一些课件看比较好,有图文解说的
http://www..com/?word=%D5%D5%CF%E0%BB%FA%B3%C9%CF%F1%D4%AD%C0%ED&tn=myie2dg

㈣ 摄影术发展到今天应用范围已从什么领域发展到什么领域

同学们都是学习摄影专业的,都具备相当的专业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用最简短的时间来回顾一下摄影术的发展史。注意我们回顾的主要方式是把摄影术(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与摄影艺术语言进步的发展史并列考察的方式。我试图通过历史上摄影技术发展的一些里程碑式的坐标,相应比对同时期摄影艺术史上一些重要流派人物或者事件,想尝试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如果说摄影是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摄影是一门艺术形式的话,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象摄影这样依赖器材与行业技术的进步。就是说历史上如果摄影语言的表达能力与表现范围进步了一点点,拓宽了一点点,则一定有相应的技术上的更新与进步在提供支持;而摄影语言如果发生了革命式的变化,则在此之前摄影技术一定在行业上发生过大事件。实际上这是一个早已被一些人认同的观点,之所以在这里作为重点强调,是因为在摄影届总有一些极端的声音,这些声音或单纯强调摄影艺术性而排斥技术因素在整个摄影发展历史上起到的作用;这将导致今后摄影技术发展对艺术进步继续起到推进作用时,一些人会丧失敏感。同时还有另外一些爱好者,它们沉迷于技术层面完全不问艺术表现力的可能性得到了何等飞跃式的进展。很明显偏知偏觉是视野狭窄造成的,这有损于我们把摄影作为一个爱好甚至同学们将来可能把摄影作为职业时的乐趣程度,也有可能损失快速进步的可能性与效率。而得到相对全面正确的结论将非常有助于我们今天对摄影实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知道就在今天的课堂上,就在一些同学的观点中,也对摄影器材相关的话题兴趣不大。典型的看法,是认为一个好的摄影者应该把注意力与精力放在创作作品上。就如同一个好的画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讲究画笔与颜料上一样。应该肯定地说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学是正确的,但我个人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摄影的特殊性。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可以令我们有这样的共识,即使最沉迷于创作的时期,也要适当拿出一部分精力来研究你的器材。这不仅因为我们的拍摄工作对器材的依赖性是如此大,也不仅体现在简单的“没有照相机就拍不成照片”的层面上,而要深刻得多,几乎达到了“哪种艺术语汇只能采用哪种照相技术”来表达才最具表现力的程度。我想对艺术再强调的同学,也不会拒绝表现力的增强吧?了解这些,也许对偏重创作的同学在后续的实践中能够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而同时最沉迷器材的同学也应该保持一个对摄影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而展现出来的丰富的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这会令手中的器材展现独特的表现力,从而增加把玩器材的乐趣度。
那我们正式进入话题。提前说明两个问题:1,因为我们是大画幅讲座,因此话题中相关知识部分紧密围绕大画幅或者单独针对大画幅或者有意识强调大画幅;这不要给同学们造成错觉或误导,误以为大画幅有多么重要;2,同学们是摄影专业学生,因此话题相关知识点压缩到最简练,时间的关系,所以关于知识点的分歧与疑义不在讲述中争论,我将在最后留出集中的时间回头讨论。
在摄影术诞生之初,几乎所有的照相机都是大画幅。我们都知道摄影术诞生在法国,现在公认的发明者是达盖尔,他运用碘化银感光材料得到了人类最早的银盐影像。尽管有一些争议,因为有人认为法国人尼埃普斯运用沥青感光法拍摄的一张照片是在1827年,但历史还是承认了1839年,1839年8月19号,达盖尔在法国科学院与美术学院的联合集会上正式公布的银盐感光法,也叫做银板法成像,成为摄影术的正式开端。那个时候为什么都是大画幅?是因为183几年的法国人比现在的法国人身体好耐心好么,OK我们知道那是因为技术原因。那时感光材料的性能不太好,感光度比较低,镜头的分辨能力也无法与现代镜头相比,处理影像的工艺也非常复杂,因此,当时人们如果想得到一幅可以观赏的影像,只好采用大画幅相机直接拍摄,经过烦琐的充满变数的程序,然后得到一个与相机后部片窗尺寸相一致的最终影像。这里有同学脑子里可能蹦出了一个相关概念——放大。是的,在摄影术诞生之初,是没有放大这个概念的。即使在摄影术早期就存在的“卡罗式”摄影法,尽管已经存在了底片的概念,但仍然没有放大这个概念。
同时期的摄影艺术流派,现在摄影艺术史公认的,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派摄影。高艺术摄影,主要指的是以英国摄影家所建立的早期受绘画中的拉斐尔前派影响的摄影流派,在1850年至1870年之间达到顶峰。画意摄影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30年代早期终止。其中比较广为人知的还是后者,画意摄影。与前者一样,画意摄影流派也是强调美感比题材本身更重要。强调画面中的影调、线条、平衡等因素的重要性超过画面的现实意义,同时,为了表现美的效果,一切世俗和丑陋的题材都要避免出现。当我们注视这些逝去的流派时,一定要明白这跟当时摄影器材所能提供的技术可能性息息相关。在此之后,是摄影的第一个经典时期,代表是卡梅伦、和纳达尔的经典人像摄影,爱默森的自然主义摄影,柯蒂斯、庞汀的风土摄影,一直到摄影转型期的分离派,代表人物是谁?斯蒂格利茨。当然,这个转型期如果细分,还包括斯泰肯代表的纯粹摄影,斯特兰德代表的直接摄影,斯蒂格利茨代表的则是即时摄影。
今天回头看,技术成份多还是艺术成份多?如果非要分出多少的话,我个人觉得技术成份多一些。此时期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术”。当时摄影师的形象是这样的,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形象注定了摄影不是任何人(百姓)随便可以玩起来的,是吧?但还好,幸运的是,摄影术从一开始面世,虽然不是谁都能操作,但照相机的镜头始终是面对所有人的。那时所有人眼里摄影术虽然很神秘,但想得到一张自己的摄影肖像却很容易,且代价远远低于绘画,而逼真程度远远高于绘画。因此摄影术事实上以什么面目面世的?我觉得更象一个江湖术士。它神奇,神秘,同时针对的对象又是普通民众,摄影术发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同学们一定要知道。这两件大事既是技术的飞跃,同时又强烈影像到摄影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个大事是1889年柯达公司发明了胶卷,另一个大事是1913年奥斯卡.巴那克发明了莱卡相机。同学们知道在柯达发明胶卷之前,感光材料的承载体都是坚硬,沉重的。感光材料的承载物发展基本是这样的顺序:达盖尔时期的银版,承载物实际上是金属板,后来出现火棉胶法,再后来出现干版。干版一般是玻璃材质。这些材质都具有两个性质:坚硬,沉重,不便于携带,无论是运输还是使用都很麻烦。与金属版和玻璃版同期摄影术也发展了纸质的底片,事实上柯达透明塞路路底片之前就是制造纸质底片的。但纸质底片有什么问题?是的,清晰度有问题。柯达发明的透明度极高的塞路路胶卷是一个革命。当时它采用硝酸纤维片基,后来因为易燃而发展为三醋酸片基或者涤纶片基。透明底片柔软,轻,容易加工成各种规格,方便使用者携带与存储。这个发明给后来的小型照相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胶卷的发明给电影的出现也提供了可能性。实际上莱卡相机的出现就与电影有关——据说奥斯卡巴那克当初制作的第一台莱卡原型机,目的就是给电影摄影制造一个提供暴光参考的小工具。也就是这个小工具,后来发展成摄影史上无法回避的工具,也彻底改变了摄影语言的面貌。
在此之后,摄影流派的产生丰富而迅猛。期间我们挑出一些明确成立并被普遍认可的点来观察,比如几个重要人物,摄影史回避不了的几个人物。比如刘易斯·海因的社会纪实,W尤金·史密斯的报道摄影,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布列松本人也几乎成了莱卡相机的形象代言人;还有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泊特卡帕;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大师,他们使用小型相机拍摄照片,从而开拓了摄影语言表现上与实用领域上多方面可能性。我为什么说丰富而迅猛,1,是因为摄影手段一旦便捷化,立刻使摄影这种手段平民化。人们从以前的被拍摄者,成为摄影师。想像一下如果人人具备了凡高毕加索的绘画技巧与表达能力,那么人们脑子里将会有多少种想法涌现出来变成画作而成为风格流派;二是因为摄影一旦社会化,立刻被赋予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这使得新闻,报道,战地等实用领域的功能性用途,在加上适当的创作者主观意图后,就游走于艺术的边缘了。在难以区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影像大量出现时,摄影被彻底泛化。
因此胶卷的发明,莱卡相机的诞生,改变了什么?我们说,这是对摄影彻底的,颠覆性的改变。在此之前,摄影术是小众的,技术壁垒的,器材具有门槛效应的,应用领域相对狭窄的,语言相对单一的,社会化程度极低的。而在此之后,摄影术迅速属于大众,迅速接近平民,应用领域空前广泛,语言极大丰富,最重要的是:摄影马上被赋予极大的社会意义,并马上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与传播手段。这时期以及之后,摄影术不再神秘。
鉴于时间,对摄影术发展历史我只做这么简单的阐述。当然我们今天对摄影史的讨论缺失了当代的部分,而这部分可能是同学们最关注的。之所以缺失掉一是因为时间关系,而更大原因是这跟我想说明的问题关系不大。现在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思考:摄影历史上,这个历史既是指技术发展史,也是指摄影艺术史,它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是怎样的,是旧的淘汰了新的吗?是象自然科学发展史一样,陈旧的事物无可争辩地被新兴事物全面取代与更新吗?落实到具体的话题上,既然摄影史的开端是大画幅相机,使用着笨拙的拍摄手段,获取有限的影像题材,那么在技术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之后,灵活轻便的获取影像的手段诞生后,大画幅拍摄方式被全面替代而遭到淘汰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大画幅拍摄手段依然存活的理由是什么呢?
个人的观点:人类在摄影技术发展历史上,是分别遵循两个方向前进的。方向1——不断提高影像质量,方向2,不断改善获取影像手段的方便性与快捷性。现在请回顾一下摄影史开端时那个争议。尼埃普斯在1827年用沥青法拍摄的作品《鸽子窝》比达盖尔用银版法拍摄的作品足足早了12年,但为什么没有被看作是摄影史的开端?现在权威的解释是:尼埃普斯的沥青法不具有实用性。因为沥青法成像模糊,且暴光时间超长。从摄影史对尼埃普斯的“不公正”待遇上,我们可以窥见人类对摄影术的心理期望值。成像模糊就是影像质量不高;暴光时间超长就是获取影像的便利性超级低,——因此,达盖尔的幸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暗示了摄影术发展下去的两个方向。但很不幸的是,有同学注意到我用了“分别”这个词——这两个方向无法得到同一个交汇点,它们甚至不能平行,而大部分时候简直说是南辕北辙。就是说,在摄影技术这个层面上,基本无法极端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得到最大的便携性与方便度。目前我们的摄影行业的技术,不论是百年发展的银盐技术,还是目前蓬勃发展的数码技术,要想大幅度提高影像质量,唯一能够成熟实现的技术仍然是提高胶片(CCD)的面积;而要想提高机动性便携性,唯一的办法还是缩小胶片(CCD)的面积。这显然是一对无法调解的矛盾。
就是奥斯卡巴那克本人,在发明莱卡相机的时候,本身也是一个大画幅摄影者。前面说过,他制作了这台迷你的小型机器只是为了给电影摄影机做一个暴光参考的工具。只是偶然的一个念头,他发现这台小机器拍摄的小底片经过放大后得到的影像很令人满意,才突发奇想向他当时的老板Ernest·Leitz介绍这个思路。在回顾历史的细节时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妥协与选择。妥协的是什么?影像质量。选择了什么?便捷。摄影史上显然奥斯卡巴那克并不是第一个企图制造小型照相机的。早在1835年8月英国人H·F·塔尔博特就自制了木结构的相机“老鼠笼”,他放入2.5厘米见方的氯化银纸,曝光30分钟,拍摄了自己的住宅。但这在当时不能够被人们接受。即使在1913年,当时的摄影师并不是如今天般全部接受莱卡相机所拍摄的画面质量,事实上大部分摄影师是不认可的。他们坚持认为只有他们手里的大画幅底片所产生的精细影像才是摄影。所以加上战争的干扰,莱卡相机一直到1925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才正式推出30台A型Leica照相机。此时,扔然许多摄影师仍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因为Leica非常方便,只要放在口袋便可四处随意走动,人们无法抗拒它的便携性和扔掉三脚架后拍摄方式被解放的快感,因此仍具有相当的诱惑力。它使摄影师改变拍照的方式,以一种新的角度重新诠释影像,并且摆脱了三脚架的约束。历史上这段陈述,生动地为我们描述了人们一个重要的选择原则:在能否得到影像的前提下,所能得到的影像质量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当能不能摄取一个影像成为主要问题时,影像的质量是个次要问题。不好比没有强。
但不要忘记人性里还有一个索取的原则:贪婪。这里贪婪不是贬义,而是一个中性词。是指在能够得到或者已经得到的前提下,永远是好的比不好的强。正是这个原则导致了为什么摄影技术发展历史上,大画幅摄影的方式一直没有被取代,并且一直顽强地发展下来。虽然在摄影术的开端它作为一个仅有的形式存在而现在变得越来越小众,但始终没有被灭绝,就是因为人性中这个原则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一下大画幅摄影所栖身的角落也许对我们认清上述论点又帮助。莱卡相机之后的长时间以来大画幅摄影基本只存在于几个领域:1,商业广告展示,2,艺术创作与展示,3,高级摄影爱好发烧者群体。我们研究这三个群体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注重品质而对获取的难度不敏感。如果说当年奥斯卡巴那克做出了一个选择得到了大部分逐渐的认同,那么上面这三个群体的人显然部分地站在了对立面。他们认为影像品质是仍需注重与追求的,因为影像品质仍然并且几乎永远有人性层面上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自然会关注到摄影史上一种折衷的技术解决方案横行了很多年,这就是著名的120系统。作为画面质量与获取便利性的两种诉求的交叉点,120系统在摄影史上占据了自己重要的位置。在获取影像质量与获取影像便捷度上出现重大分歧时,人们自觉地形成3个群体,这3个群体的区分方式简单粗暴:135,120,大画幅。我们可以在这3个群体里轻易找到各自的代表人物或大师。但很有趣的现象是,我试图找到一个大师横跨两个极端的,但没成功。好像所有人自觉地选择一端,而放弃另外一端。
这种对画质的需求在当时的摄影思潮中有佐证么,我说有的。在莱卡相机出现之后,摄影流派百花齐放的时期,除了前面列举的布列松卡帕等著名人物之外,在摄影艺术方面同时还应当回顾另外一条线索。按照时间简单地陈述,在与莱卡相机所代表的时代并列的,同时出现了第二个经典时期。代表人物是谁?是的,就是委斯顿,亚当斯所倡导的精细摄影,F64小组。虽然布列松,卡帕等所代表的纪实风格流派被正史纳入摄影史上第三个经典时代,但与之同时期的现代人像与肖像大师卡什、纽曼等仍然采用大画幅手段工作。同学们,当我的观点是:获取影像的便捷性被充分发展之后,笨重烦琐的获取高质量影像方式仍然没有被取代,以上是摄影史为此提供的证据。这个证据仍然在延续,在这次讲座里缺失掉的当代艺术与当代摄影中,大画幅摄影作为一种手段与方式,不但没有在莱卡相机出现后消亡,反而一直保持了自己稳固的不可动摇的地位。我粗略统计过目前北京798的摄影展览,大画幅拍摄的作品比例非常之高,可以高达60%以上。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当代摄影大师,比如贝歇夫妇,古斯基,托玛斯儒夫,都只使用大画幅拍摄。
好,我所知道的情况就是上述这么多。就在这个月初,传来路来破产的消息。路来诞生于1928年,作为前面提到的影像质量与操作便捷性权衡的另外一个硕果,路来与莱卡一同发起并推动了摄影的革命。现在大家都知道是数码时代,路来的破产已经被作为传统胶片产业的丧钟,网络上也传说着各种预言的声音。数码这十年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本身极具便捷性的数码技术借助强大的商业资本优势和宣传攻势,数码几年间攻城略地,一举击溃了传统银盐王国。但我的观点——我从摄影史上寻找线索,试图论证目前数码系统对摄影术的贡献,不论出发点还是未来的方向,都建立在彻底改善获取影像手段的便利性方面,而对影像质量的提高在短时间内无法达成,也根本不是数码影像研究发展的当前目的。数码影像目前观察到的对影像质量的追求目标,还基本是一步一步追赶传统银盐影像的阶段,先是接近达到并超越了135胶片,目前接近120的水平。但接近甚至达到大画幅胶片的水平同时又保持目前大画幅胶片的拍摄成本,仍然很难达到。大画幅银盐摄影何时在应用领域死亡,我想应该是数码技术得到更大发展的时候,就是说获取图像的质量全面超过,同时保持了高度的便捷性。前面我们论证过这是一对双生的矛盾,目前人类无法调和,但未来能否解决?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在大画幅这个话题上我希望能够与同学们分享的,我的个人观点与看法。我做最后的整理与总结。这里面包含两个分别独立的论点:
1,如果说摄影是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摄影是一门艺术形式的话,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象摄影这样依赖器材与行业技术的进步。了解在摄影这种表达方式中,技术与艺术相生相存相伴的关系,既有助于提高我们把摄影当作兴趣爱好看待时的乐趣程度,也有助于我们把摄影作为艺术创作手段看待时,能够对技术更新发展带来的新语言语汇的发展保持一个高度的敏感。
2,人类在摄影技术发展历史上,是分别遵循两个方向前进的。方向1——不断提高影像质量,方向2,不断改善获取影像手段的方便性与快捷性。目前人类在摄影技术这个层面上,还无法极端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得到最大的便携性与方便度,因此造成了大画幅摄影方式的延续与发展。而这个观点,基本构成了我们今天下午这个讲座的题目和同学们感兴趣的那个问题——当今数码时代,传统大画幅银盐影像存在的意义与必要性。
阐述明白以上观点后,我想基本可以回答有关大画幅摄影方式的一系列问题了。尤其是一些误导性问题比如:是否使用大画幅的摄影者更专业?Ok,现在我们知道正确答案了。——不是的。只是这些摄影者对所获取的影像质量更加敏感而已。他们为获取相对高质量影像付出代价,这些代价在另外一部分摄影者眼里是无论如何不可放弃的,仅此而已。在长期的使用某种类器材后肯定产生所谓术业专攻,就比如我本人,我长期使用并关注大画幅拍摄技术,同时长期疏于更新其他种类器材的拍摄技术。象大画幅拍摄有自己独特的技术领域一样,数码或其他拍摄方式也有自己的技术领域。在自己的领域内相比,才是有意义的。在大画幅领域还有一些误传误导性的问题,比如“亚当斯在摄影史上的地位到底取决于他对摄影的什么贡献?”,现在民间各种误传误导的结论性答案都有千奇百怪。但在座的同学们是摄影专业的科班学生,我们都是学习过摄影美学和摄影史的,因此我们会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是吧?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前面我们说,大画幅摄影方式并没有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消亡,这个我们探讨过了。但我们同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摄影艺术流派,新兴的观念也没能对旧有的观念赶尽杀绝。最典型的例证就是画意摄影。最为摄影流派的开端,高艺术摄影的重要特征之一,拼接与重组画面,现在正大量被手持数码相机,鼠标的人们在PS软件上实践着;而当年(170年前),画意派摄影的典型工作方式与习惯——当制造商们煞费苦心,急于提高镜头的分辨北和干版记录细节的能力,改进印制照片的方法时,画意摄影流派的摄影家们却在力求达到相反的效果,比如有的摄影家在拍摄前,先把纹理很粗的干版表面曝光一会儿,以减少画面中的逼真效果。有的则在拍摄时采用针孔成像原理,或是干脆在拍摄时摇动三脚架,让画面产生轻微的模糊、柔化效果。这种方式与习惯产生的照片,至今仍然大量存在于类似《大众摄影》等杂志上,并在民间,甚至在地方级的摄影家协会会员中经常见到。如果说这是中国民间业余摄影落后的标志,是完全不确切的。因为通过强大的互联网我们可以看见世界各地同步实时的动态,我发现这种现象是全球化的民众现象。也就是说,高艺术摄影与画意摄影作为早已死去多年的流派,至今仍然鲜明地活在人民心中。170年来众多以摄影影像为手段创作的艺术家们将摄影的影像语言不管如何发展与深化,大部分民众在认识了影像的众多表达可能性后,仍然会职守视觉审美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兴奋。

㈤ 舍勒通过什么实验发现银盐被光照射后会还原出黑色银粒

一天,包赫先生嘱咐舍勒:“在取用药品时,千万不能让液体的‘盐精’跟那种特殊的‘黑苦土’药混合,否则两种药都会失效。”

舍勒听到后答应了一声,可心里面却在想:“为什么会失效呢?”

晚上,舍勒偷偷来到实验室,想用实验证明包赫先生说的话。可是,当他从两个注明是“黑苦土”的器皿里各取出一份跟“盐精”混合时,却发现其中一份根本没发生变化。

舍勒研究了大半个夜晚,终于发现了包赫先生的错误所在:这位资深的药剂师把石墨和另一种外貌相似的黑色矿石都叫作“黑苦土”,而“石墨”跟“盐精”混合是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的。

很快,舍勒成为年轻出色的药剂师,他先后在设备优良的斯哥尔摩沙伦贝格大药房和乌普萨拉大学实验室工作过。

在实验室,舍勒发现银盐被光照射后会还原出黑色银粒,这为以后照相底片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㈥ 爱国 著名科学家的小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

每个科学家都有他失败的一面,现在,我就来看一看科学家的故事.

故事一:

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由于战乱、父亲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国随姐姐居住在伦敦。在那里开始学医学和农业。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很快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化学实验家,同时也成为一位有创造能力的理论家。在这期间,他同许多学者一起组织一个科学学会,进行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主要讨论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在实验室中遇到的问题。波义耳称这个组织为“无形大学”。这个学会就是著名的以促进自然科学发展为宗旨的“皇家学会”的前身。波义耳是该学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学会的分会设在牛津,波义耳于1654年迁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了一些很有才华的学者作为助手,领导他们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他的许多科研成果是在这里取得的。那本划时代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是在这里完成的。这本书以对话的体裁,写四位哲学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他们分别为怀疑派化学家、逍遥派化学家、医药化学家和哲学家。逍遥派化学家代表亚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说”观点,医药化学家代表“三元素说”观点,哲学家在争论中保持中立。在这里,怀疑派化学家毫不畏惧地向历史上权威的各种传统学说提出挑战,以明快和有力的论述批驳了许多旧观念,提出新见解。该书曾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68年,由于姐夫去世,他又迁居伦敦和姐姐住在一起,并在家的后院建立实验室,继续进行他的实验工作。晚年波义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故事二:

普利斯特里——气体化学之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国利兹,从小家境困难,由亲戚抚养成人。175年进入神学院。毕业后大部分时间是做牧师,化学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写了许多自以为得意的神学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却是他的科学著作。1764年他31岁时写成《电学史》。当时这是一部很有名的书,由于这部书的出版,1766年他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22年他39岁时,又写成了一部《光学史》。也是18世纪后期的一本名著。当时,他在利兹一方面担任牧师,一方面开始从事化学的研究工作。他对气体的研究是颇有成效的。他利用制得的氢气研究该气体对各种金属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还将木炭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发现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气变成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于他虔信燃素说,因此把这种剩下来的气体叫“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显然他用木炭燃烧和碱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和碳酸气,制得了氮气。此外,他发现了氧化氮(NO),并用于空气的分析上。还发现或研究了氯化氢、氨气、亚硫酸气体(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气等多种气体。1766年,他的《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三卷本书出版。该书详细叙述各种气体的制备或性质。由于他对气体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

在气体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是氧的发现。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

故事三:
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一种元素命名为钋(polonium),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Radium),意思是“赋予放射性的物质”。为了制得纯净的镭化合物,居里夫人又历时四(MarieCuI7e,1867--1934)载,从数以吨计的沥青铀矿的矿渣中提炼出1O0 mg氯化镭,并初步测量出镭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5。这个简单的数字中凝聚着居里夫妇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博士答辩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居里夫妇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戴维金质奖章。12月,他们又与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

㈦ 关于科学家的趣味小故事

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㈧ 照片是谁发明

按理说,世界上第一幅照片理所当然应该出自摄影术发明人之手。然而,最近在看《摄影师》一书时,才知道世界第一幅照片并不是出自摄影术的发明人之手。

1827年法国印刷工人尼埃普斯拍摄的《窗外景色》(见附图),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幅照片(有人说2002年发现的尼埃普斯拍摄的第一张图片摄于1825年见附图)。照片拍的是一些村庄建筑和天空,现存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它是采用“日光摄影法”(也称“沥青法”)得到了这一照片。尼埃普斯的方法是:将涂有“犹地亚沥青”的合金板放在一个绘画中的暗箱中,将镜头对准工作室的窗外,用了8小时的曝光时间,然后将合金板浸入薰衣草油中冲洗,未受光的部分很容易被薰衣草油溶解,而受光部分则变硬,终于获得了一副能够永久保存的照片。这样,世界上第一幅照片就这样诞生了。不过,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现在世界上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人是同一国度的法国人达盖尔。

达盖尔于1787年11月18日出生在巴黎近郊,学过舞台美术,并以发明“西洋镜”而闻名。有意思的是,达盖尔曾与尼埃普斯合作过,并就尼埃普斯的“沥青法”进行改进,但收效不大。达盖尔提出的改用“银盐”做实验,却遭到了尼埃普斯的拒绝。

1833年尼埃普斯去世后,达盖尔打破常规,采用铜板镀银,再用碘蒸气进行光敏处理,使铜板形成碘化银涂层。这一重大改进,与尼埃普斯的“沥青法”相比,其感光性能好了许多,在拍摄明亮光线下的景物时,曝光时间缩短到了30分钟,比“沥青法”提高了10多倍。但真正使摄影变为现实的,还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一次,达盖尔正在做拍摄试验,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他只好停止拍摄,将曝光时间不足的碘化银铜板存放在一个装有水银的柜子里。三天后,当他从柜子里取出铜板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惊讶地发现,这张曝光不足的照片竟然比以往的还要清晰!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现了秘密,原来是水银强化了铜板上影像的显现效果。尔后,他又用硫代硫酸钠溶解掉未感光的碘化银,使其“定影”,这样,曝光时间可以缩短到了15分钟。

1839年8月19日,在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诞生后12年(或曰14年)、尼埃普斯去世6年后,法国科学院和艺术学院正式公布了“达盖尔摄影法”,这一天被世界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盖达尔成为摄影术的发明人,而尼埃普斯却与摄影术发明无缘。不过,还是有不少学者把尼埃普斯称为“摄影之父”。(参考《摄影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㈨ 1877年 洗发露 1876年 电冰箱 1888年 电影 1876 照相机 1874 网球 只知道发明的时间 求发明者是谁。急需

洗发露 以植物精华洗发露起家的是卡尼尔

电冰箱 德国工程师卡尔·冯·林德
(另:在英格兰工作的美国人雅可比·帕金斯有了一个发现,这一发现导致了冰箱的发明。1834年他发现当某些液体蒸发时,会有一种冷却效应。帕金斯要求一群技工来制造一个可证实这个想法的工作模型。

果然,这个装置在某个晚上真的产生了一些冰。技工们兴奋地拿着冰,跳进一辆马车,飞速驶向帕金斯的住房,向他展示所取得的成果。

帕金斯此时已上了年纪,他没有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发明物。出售发明物的人是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个苏格兰印刷工--约翰·哈里森。

哈里森很可能在并不了解帕金斯成果的情况下发现了冷却效应。他用醚来清洗金属印刷铅字,某一天注意到了物质的冷却效应。到1862年,他的第一批冰箱就上市了。哈里森还在维多利亚州本狄哥一家啤酒厂里设置了第一个制冷车间。 )

电影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酒店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请来一位驯马好手来做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漂亮的骏马,让它从跑道一端飞奔到另一端。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每相邻的两张照片动作差别很小,它们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裁判根据这组照片,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布里奇的那种摄影方式太麻烦了,不够实用。马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888年制造出一种轻便的“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就是现代摄影机的鼻祖了。从此之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电影摄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当然,19世纪末电影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在电影诞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为电影的诞生做过艰苦的工作和基础性的贡献。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学发明家外,还有许多,如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等。而斯坦福与科恩的打赌事件如同使这些科学技术糅合在一起发生巨变的催化剂,迅速导致了电影综合技术的出现和产生,使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叩响了20世纪的大门。

照相机 西元前三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记述了在黑暗房舍的小洞,光线射入时呈到影情形。1516年义大利人达文西(leonard da vince)有研究映像暗箱的记载。1611年德国人克普勒(johnnec kepler)发明凹凸两片透镜黏合成一片的「黏合透镜」。1666年牛顿(isaac newton)以三稜镜做实验,发现了光线的「七彩色散现象」。人类这些伟大的发现,促成了欧洲绘画暗箱的发明,这种以光线经过透镜而形成影像来作素描的绘画暗箱,就是照相机最早的雏形。但这都仅止于影像的形成,对于如何保留影像,还未发展到成熟阶段。 1837年法国的舞台艺术家达凯尔(l.j.m. daguerre)以化学药品「银盐」受光照射会产生变化,而发明了能保留影像的摄影术,称为「银版摄影术」。达凯尔这项创举,法国政府在1839年8月买下了他的发明权而公诸于世。银版摄影术在几年之间就很快的风靡了欧洲各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多数人也因此公认该年代为摄影术诞生的年代。

网球 现代的网球于1873年12月由华尔特·科洛普顿·温菲尔德(Walter Clopton Wingfield)少校在英国发明“,所以应该是华尔特·科洛普顿·温菲尔德(Walter Clopton Wingfield)。

阅读全文

与银盐发发明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
2013工商局个人总结 浏览:712
驰名商标申请的条件 浏览: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个好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