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1.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5年
这个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过,
http://zh.wikipedia.org/zh-cn/%E8%83%B0%E5%B2%9B%E7%B4%A0
http://ke..com/view/275376.htm?fr=ala0_1_1
2.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袁隆平 1973年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第一个实现杂交水稻的人并非袁隆平先生,而是在1963年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印尼实验成功,然而其方法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袁隆平先生,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
http://zh.wikipedia.org/zh-cn/%E9%9B%9C%E4%BA%A4%E6%B0%B4%E7%A8%BB
http://ke..com/view/300215.htm?fr=ala0_1_1
3. 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 1920年
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它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环境的废物氯化钙成为对农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铵,还可以减少1/3设备,所以它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索尔维制碱法,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4. VCD 1993年9月 安徽万燕公司
http://..com/question/26958116.html?si=2&wtp=wk
以上是近代的
这是现代
1.辽宁号航母正式服役。
2.J-15舰载机航母甲板起降成功,J16空对地攻击机试飞。
3.歼31试飞,歼20 2002号试飞,雷达已经安装,已经进行武器挂载投放实验。
3.武装直升机武直10、武直19亮相。
4.试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5.翼龙无人攻击机,翔龙无人侦察机再次现身.
6.中华神盾052c批量生产,重驱052D下水,国产轻护056下水,
7.蛟龙号深潜超7000米。
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服务,覆盖整个亚太。西至中东,东至美国部分地区。
9.大运Y-20试飞,歼10B频繁试飞,即将批量生产。
10.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达到预期。
1.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国际论文总数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国际论文检索系统(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纳米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学论文数居世界第二。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通讯、超强超短激光、高温超导等前沿技术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等一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
2.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来,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钢铁、船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整体技术素质迈上新台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开发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综合工程化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3.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惠及亿万人民。近年来中国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科技进步为人口健康、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为解决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能源领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大型水电设备、先进核电等关键技术,攻克一批燃料电池、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为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一批新药创制成功,传统中医药得到新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来,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快速增长,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2002年到2006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3.97万件增长到12.2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从0. 58万件增长到2.5万件。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专利局受理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量连年增长,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21万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五年来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平均增速高达27.0%,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322亿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288亿美元,是2002年的3.5倍,优化了贸易结构,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4.3万亿和3.6万亿;聚集了全国一半数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开发投入占全国的1/3;区内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为32600;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8520.5亿元,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营业总收入25891.8亿元,工业总产值21873.2亿元,工业增加值5021.6亿元,出口创汇967亿美元。
7.科技投入规模和强度持续提高。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5位;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2%。近5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年均17%的较快增长,其中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拨款达1009.7亿元,比上年增加25.0%。
8.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2005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达150万人/年;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成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
9.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2006年,中国企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达到2134.5亿元,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的71.1%,企业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民营科技企业已由20年前的7000多家发展为2006年的15万家。高等院校现有研究开发人员22.7万人,取得了人类细胞衰老主导基因、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家蚕基因组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10.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目前,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102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签订了1000多项部门间科技合作协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国际科技合作框架。积极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中国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国际对地观测、地球空间双星探测、人类肝脏蛋白质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等等国际大科学、大工程计划。中国科学家、科学技术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渠道进一步拓展,人员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便捷,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迄今为止,中国已参加了大约350个国际科技组织,有206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出任各级领导职位。
追问:只要具体的名称,时间就行了。不要具体的介绍!谢谢!回答:
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农业技术: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工业技术: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通信技术——大型计算机: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② 影响现代中国成为创造发明大国的因素
注重文学,而不怎么注重理工学
③ 印度向来是个发明大国,它发明了什么
古印度文明也是四大文明之一,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只是推广,古印度的算术是超前于其它三大文明区。
只是后来受到外族入侵,出现种姓制度,原印度人都成了低层,从此一蹶不振。
④ 为什么中国16世纪以前发明的东西在世界所占比例大,16世纪后却越来越少了呢
16世纪之前,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当时最先进的制度,并且,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中央集专权制农业大国,统治者重视农属业的发展,你会发现,中国古代的许多的发明都是跟农业相关的,都是为了农业服务的,到了明朝清朝时期,中央集权封建制达到最高峰。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同时封建制度也进入转折点,开始转向衰退。加之,清朝满族入关后,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开展文字狱,限制了许多读书人的思想,同时,儒家思想也不注重实践,因而科技越来越衰退。并且14世纪时期,西欧的新航路开辟了西欧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渐确立更是促进了西欧的发展,商业革命的开展,让许多资本家都热衷于发展科技,接着是几次工业革命更是拉大了中外的差距,一消一长,比例自然变化
⑤ 外国人搞发明,大国看四库全书,有错吗可能看书比发明还重要的呢!
可能吧~
发明,是发现的人文用途被明确的技术改造。
……
其实,外国类人的发明,不是原始创造的文明,而是在一定原创技术材料或概念基础上的重组。
甚至包括,外国类人合成的某些元素也是如此。
而这些原创技术材料或概念、甚至人的象形抽象语言基础,则是完全来自于黄土高原人的人类文化启蒙。
由此,现代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活动,离不开中国人的继续扶持。
而中国每年流出的大学毕业尖子生,就是外国科技人才的储备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当中国复兴发达后,这些流出于外国的优质生源,便会回流于.祖-国的怀抱,就会导致我国的科技诸方面要以远远超出外国的速度发展。
此时的外国科技,便会出现较原来缓慢的发展速度。
如果,华裔学者走没了,那么该国的科技发展,基本上也就是尽头了~
……
再说“四库全书”,还要包括“康熙字典”,是满清时代的汉语光辉杰作。
请您注意,您对这段话的描述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对头、您说对了~
以满州语言做为母语的满清人朝-廷,为什么对于汉语有这么大的兴趣、康乾时代还做出了如此辉煌的巨大贡献呢~
经过汉语的人们长期研究论证发现,来源于“康熙字典”的字源无法找到,被断绝了象形抽象字的来源。
譬如,华、乡、年、豕、国、家等等,根本找不到他们的起源。
在“四库全书”中,同样也查找不到很多历史问题的起源。
……
我们向谁去问询“为什么”呢~
⑥ 荷兰通过那些创新和发明让自己率先进入了大国之列
发明了肾脏无痛切除术并建立了国际产销网络。
⑦ 论述再后来的中国不能成为发明创造大国的原因(1000字)
咱们的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上大学就是为了做官、赚大钱。从小学到大学,读死书、死读书,把大脑当成存储器,手脑分离、高分低能、有学无术。咱们的老师只会照本宣科,试问老师自己都不会发明创造,又怎么能够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探究型学生?
咱们这历来都是枪打出头鸟,如果你有重大发现的苗头,大家也会一哄而上,有力的压你,有权的整你,死活不能让你成功。真可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⑧ 500年来,哪个大国发明发明创新对世界贡献为零
应当是沙俄,沙俄时代所有的先进设备及武器都是从欧洲引进的,进入苏联时代又是跟在美国屁股后面追,美国有什么苏联就跟着研发。
⑨ 20世纪中国的六项重大发明创造
1,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
2,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3,1965年,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它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由于蛋白质和核酸两类生物高分子有生命现象中所起的主要作用,人工合成了第一个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便突破了一般有机化合物领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高分子领域之间的界限,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漫长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最后,合成胰岛素工作的简报发表于1965年《中国科学》(Science China)。
胰岛素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结构与功能研究、晶体结构测定等结构生物学亦从此开始。多肽激素与类似物的合成,在阐明作用机理方面提供了崭新的有效途径,并为我国多肽合成制药工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4,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5,1943年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创立侯氏制碱法,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独创,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合成氨和制碱两大生产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学术界也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6,1975年5月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由王选教授等主持工作,综合运用精深的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历经15个寒暑,研制开发成功“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对实现中国新闻出版印刷领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它引起当代世界印刷界的惊叹,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
(9)发明大国扩展阅读:
侯氏制碱法的发展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从欧洲进口纯碱的道路被阻断,而当时垄断中国纯碱市场的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却囤积居奇,碱价暴涨。看到这种情况,范旭东先生于1917年在实验室成功制出了碱。1920年成立“永利制碱公司”,1922年请来侯德榜先生作为技术指导,他全身心的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
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把工厂迁到四川,新建了永利川西化工厂。
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而四川的盐都是井盐,要用竹筒从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来。由于浓度稀,还要经过浓缩才能成为原料,这样食盐成本就高了。另外,索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说有30%的食盐要白白地浪费掉,这样成本就更高了,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索尔维制碱法,而另辟新路。
他首先分析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缺点,发现主要在于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没有利用上,只用了食盐中的钠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结合才生成了纯碱。食盐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生成了氯化钙,这个产物都没有利用上。
后来他终于想到,能否把索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制碱用的氨和二氧化碳直接由氨厂提供,滤液中的氯化铵加入食盐水,让它沉淀出来。这氯化铵既可作为化工原料,又可以作为化肥,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食盐的利用率,还可以省去许多设备,例如石灰窑、化灰桶、蒸氨塔等。于是他又带领技术人员,做起了实验。一直进行了500多次试验,还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才把试验搞成功,使设想成为了现实。
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它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此外,污染环境的废物氯化钙成为对农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铵,还可以减少1/3设备,所以它的优越性大大超过了索尔维制碱法,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⑩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得发明是什么
我觉得,判断一个发明是否伟大,应该有两个标准,一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一是是否超前。第一个标准很好理解,火、文字、造纸、印刷、电、塑料、抗生素、互联网等都对人类产生了非常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二个标准就不太好理解了,如何判断一个发明是否超前?比如电灯吧,即使爱迪生没有发明,但是肯定还有别人会在不久后发明出来,这是时代的产物,水到渠成的事情,飞机、电话、电报无不如此,因此很难算成最伟大的发明。用这个标准,火、文字、电、抗生素、互联网都应该归到水到渠成这一类里。 这么筛选下来,只有造纸和印刷术就显出了超前性来。造纸是中国发明的,在从中国传出前,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没有单独发明纸,而且没有任何迹象标明他们可以单独发明,纸的发明大大加快了中国文明的发展步伐,在纸的发明之前,中国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之间没有多大差距,罗马、印度的文明和中国比,并不落后,可是纸发明以后,世界其他文明就再难和中国比肩,纸的发明400年后,唐成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 印刷术也是如此,虽然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但是并没有对文明发展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德国人兴登堡单独发明了活字印刷,却立刻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现代欧洲文明的开端是文艺复兴,活字印刷扩大了文艺复兴的成果,让欧洲文明一下跑到了世界文明竞赛的最前沿。宋代以后,活字印刷在中国基本绝迹,而我们很难想像,没有活字印刷术,欧洲文明会发展得如此迅猛,活字印刷对文明的影响如此巨大,使我们很难在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的名单中把它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