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觉醒与觉知有什么不同
醒(awareness)和觉知(witnessing)有很多不同。觉知仍然是一个行为,是你在做它,有自我在。所以,觉知这一现象分成主体与客体。觉知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觉醒则绝对没有任何主体性与客体性。在觉醒中,没有一个正在觉知的人,也没有一个被觉知的人。觉醒是一个整体的、完全的行为,主体与客体与它没有关系,它们被溶解了。所以觉醒并不意味着某个人是觉醒的,也不意味着某个东西是被注意到的。
觉醒是整体的——整个的主体性与整个的客体性作为一个单独的现象,而在觉知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一个两分性(ality)。觉醒是无为,觉知则暗示了一个做的人。
但是通过觉知,觉醒是可能的,因为觉知意味着它是一个有意识的(conscious)行为;它是一个行为,但是有意识的。你可以做某件事而没有意识——我们平常的活动都是无意识的活动,但是如果你在其中变得有意识,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觉知。所以,从平常的无意识活动到觉醒,有一个空白,而它是可以用觉知填满的。
觉知是朝向觉醒的一个技巧,一个方法,它不是觉醒,但是,与平常的行动、无意识的行动相比,它是更高的一步。某些东西已经改变了:行动已经变成有意识的,无意识已经被意识取代了。
但是还有一些东西必须被改变,那就是:行动(activity),必须被无行动(inactivity)取代。那将是第二步。
从平常的无意识的行动跳跃到觉醒是困难的,这是可能的,但是艰难的。所以,在两者之间加上一个步骤是有帮助的。如果一个人从觉知、有意识的行动开始,那么,跳跃会变得容易一些——不带有任何有意识的主体,不带有任何有意识的客体,根本不带有任何有意识的活动而跳跃到觉醒。这并不意味着觉醒不是意识,它是纯净的意识,但是没有人意识到它。
意识(consciousness)和觉醒(awareness)之间还有一个区别。意识是你的头脑(mind)的一种品质,但它不是你的整个头脑。你的头脑既可以是意识的,又可以是无意识的,当你超越了你的头脑,那么就没有无意识,也没有相应的意识,只有觉醒。
觉醒意味着整个头脑都成了觉醒的。现在,旧的头脑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一种有意识的品质存在着。觉醒已经变成了整体,而头脑本身现在成了觉醒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说头脑是觉醒的,我们只能富有含义地说头脑是有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对于头脑的超越,所以,并不是头脑是觉醒的。只有通过对头脑的超越,通过超出头脑之上,觉醒才变得可能。
意识是头脑的一种品质,觉醒则是超越,它超出头脑之上。头脑最多是两分性的工具,所以意识永远不可能超越两分性。它总是指意识到某个事物,或者某个有意识的人
。所以,意识是头脑的一个部分,而头脑,最多是所有的两分性、所有的分裂的源泉,不论它们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行动与不行动之间,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两分性的每一种类型都是头脑的产物。觉醒是非两分性的,所以,觉醒意味着"没有头脑"(no mind,无念)的状态。
那么,意识与觉知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觉知是一种状态,而意识是朝向觉知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开始变成有意识的,你就会达成觉知。如果你开始对你的行为变得有意识,对你的日常发生的事变得有意识,对围绕着你的每一件事物变得有意识,那么你就开始觉知了。
觉知是作为意识的一个自然结果而来的。你无法练习觉知,你只能练习意识。觉知是作为一个自然结果、作为一个影子、作为一个成果、作为一个副产品而来的。你越是变得有意识,你就越进入觉知,你就越变成一个觉知者。所以,意识是达成觉知的一个方法。而第二步是:觉知将成为达成觉醒的一个方法。
所以,这就是三个步骤:意识、觉知、觉醒。但是我们存在的地方是最低的一级:那就是无意识的行动。无意识的行动是我们的头脑的状态。
通过意识,你可以达成觉知;通过觉知,你可以达成觉醒;而通过觉醒,你可以达成"没有达成"(no achievement),可以达成那已经达成的一切。在觉醒之后,没有什么东西存在。觉醒是终极的。
觉醒是灵性进展的终点,无觉醒是开始。无觉醒意味着一种物质存在(materialexistence)的状态。所以,无觉醒和无意识并不是相同的。无觉醒意味着物质。物质并不是无意识的,它是无觉醒的。
动物的存在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头脑的现象——百分之九十九是无意识,百分之一是有意识。这个百分之一的有意识意味着:你是百分之一地意识到你自己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无意识。但是如果你对自己的意识变得有意识,那么,那百分之一会继续增长,而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无意识会继续减少。
如果你变成百分之一百的有意识,那么你就变成了一个觉知者,你就达到了一个跳跃的点,从那个点上跳入觉醒就成了可能。在觉醒之中,觉知者消失了,而只有觉知保留着;行为者消失了,主体性消失了,自我中心的意识消失了。那个时候,意识保留着,但不带有自我。圆周保留着,但不带有中心。
这个没有中心的圆周就是觉醒。没有任何中心、没有任何根源、没有任何动机、没有任何出处的意识,一种没有来源的意识,就是觉醒。
所以,你从无觉醒的存在即原初物质①向着觉醒运动。你可以称它为神圣的,神性的,或者不管你称它什么。在原初物质与神性之间,区别总是属于意识的。
2. 十大黄金法则
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央视《开学第一课》今晚开讲 (2008-09-01 14:22:18)
标签:武汉 《开学第一课》 央视 文化 心情 独家 情感 微笑 旅游 生命 分类:生活感悟
开篇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
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 火灾
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
阳台滑下捆绳索, 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
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渡险情。
四、台风
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
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
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
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
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
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
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
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
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
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
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
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
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露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
今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并邀请奥运冠军、著名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制作了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别节目,就是《开学第一课》,它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公益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组成:
“潜能”: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潜能需要激发,人在危险时第一反应就是潜能支配肢体行为,同时潜能很易被习惯掩盖,就会失去生命的机会,相反也会赢得生命的机会!
“坚持”:每个人都知道“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的道理,坚持就可以创造生命奇迹,就像在这次地震中坚持活下来的人就会有新的人生。面对人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团队”: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是一种真正的内心动力。面对灾难,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生命”: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快乐是健康的金钥匙,人处世间,理应追求快乐。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正如在这次灾难中的幸存者更要笑对新的人生。
3. 请问佛教中禅修中的觉知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觉知就是正念等等
佛教与科学的共同点,都是需要亲自验证。。只不过佛法是用自己内在的身心去验证,科学是用外在的仪器仪表去验证。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通过修行,可以见到这个物质世界的最小组成单位,可以见到前世及来生,见证轮回,通过自己亲证亲见,达到解脱,具体阐述如下:
佛教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在具备禅定或近行定的定力的基础上,修习四界分别观,之后在四界透明体当中,可以见到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色聚。色聚是不断在生生灭灭的,有透明及不透明的两类色聚。通过智慧之光观照色聚,会发现组成色聚的8-10种究竟色法,这就是物质世界的组成方式。
在照见物质组成后,通过修习名法,照见名法是由心、心所构成,心及心所都是不断在生灭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快,每秒钟有上亿个心及心所生起又灭去,你会发现名法生灭的速度是色法的十七倍。
通过这样的修行,发现世界是由不断生灭的名色法组成,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我、灵魂这样的不变的东西,因此破除了心中的我及灵魂等邪见。然后再通过修习寻找名色法生起的原因,会发现名色法相续生起的原因是由于贪爱、爱。通过修习追溯名色法生起的原因,可以照见前世,通过追查名色法相续,可以照见名色法在将来的发展以及灭去的时刻,这样可以照见来生。因此破除了对轮回的疑惑,破除了对佛法的疑惑。
这是佛法慧学十六观智的前两个阶段: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
详细的十六观智的描述可以自己看《清净道论》
一位禅修者从修习世间慧到出世间慧,次第成就的观智有十六种,称为十六观智,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其中,能够断除烦恼的是道智。道智生起后即证悟相应的圣果。道智与果智两种属于出世间慧。
4. 如何保持开心和快乐,有什么秘诀
现代人实在是太满负荷了,工作上辛苦、人际关系心累、钱包也干瘪,平淡的日子里,似乎很难找到快乐。
可是我依然觉得快乐是生活的必需品,如果自己都失去了感知快乐、创造快乐的能力,那生活就成了一滩死水。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保持快乐和内心宁静的十大秘籍,希望对你有用。
一、上班不考虑私事、下班不焦虑工作。
工作的时候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把手头上的任务给完成,绝不胡思乱想。同样下班后所有的时间也完完全全属于自己,不会把工作上没有完成的尾巴留到晚上或者周末,影响自己的心情。
二、以自我为中心、以自私为半径画圆。
再遇到一些进退两难的问题时,不会委屈自己做个老好人。而是时刻把自己的利益和心情心愿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自己懂得哄自己开心,别人才会关注到你的情绪。
三、实在不想合群、那就不。
人际关系大概是比工作还要辛苦的事情。我是属于性格内向的,我认为既然自己不擅长合群,那就不要为难自己了,高质量的独处,比低质量的合群有时候更有趣更有意义。
四、好好吃早餐、认真逛超市。
每天早起半小时,把自己的早餐料理好。每个周安排一段时间认认真真地逛超市,什么也不想,也不着急,掏点自己想要的东西,认真讨价还价。
五、不操心与自己无关的事。
不再抱有一颗八卦的心与人闲聊,与自己无关的事敬而远之。有那些时间不如喝一杯茶,看一本书眺望一下,远方。
六、生气时啥都不做、让自己放空。
难免会遇到生气的事情,并且只有体会到生气和难过,那对比才懂得平淡生活的珍贵。那就在生气的时候,不给任何人添麻烦,把自己的方式宣泄或者放空就可以。
七、不称体重、多买化妆品。
女孩子呢,不必要过多地关注自己的体重。胖一点又何妨,身上肉肉的捏起来还很可爱呢。多买一些化妆品,口红会让自己莫名其妙的开心起来。
八、和自己喜欢的人多见面。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喜欢的人,或是朋友或者爱人或是父母或是孩子。只要一有时间就去见他们,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借口,哪怕只是安静的呆着,什么也不说,岁月静好。
九、多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时候并不能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就在业余时间多做点自己爱做的事情吧。不要给自己太多枷锁和太多限制。人生苦短,自由就是极致的快乐。
十、每日提醒自己以上九条。
每天一觉醒来都要默默的暗示自己,你今天要开心。要回忆一下以上九条。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会钻牛角尖了。
好的,愿所有人都开心快乐,以上十条送给你们。
5. 吸引力法则风靡世界,这个法则到底是什么样的原理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觉得吸引力法则这个东西不存在,或者认为他是假的。今天我专门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它是存在的,只不过你看不到摸不着。你的行为或接下来发生的事,都在体现着吸引力法则的重要性,只是你不会运用它。
所以从现在开始,相信自己相信奇迹的发生,尝试向宇宙下达订单,慢慢你就会步入梦想生活的正轨!
6. 求教一些佛教思想,要求是用白话文阐叙且有道理
1.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4.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5.永远不要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6.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7.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8.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9.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10.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1.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2.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3.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起。当有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4.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5.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6.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7.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8.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哪样是你的。
19.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尸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爱吃肉的人注意啦!)
*20.憎恨别人对自己是种很大的损失。
*21.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种惩罚。
22.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23.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4.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要在随缘中精进,精进后随缘。
25.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6.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7.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8.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29.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种布施。
30.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3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种无形的布施。
32.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33.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34.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35.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36.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37.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38.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39.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40.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度。
41.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42.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43.虽然你讨厌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44.若能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45.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46.如果你能每天呐喊遍“我用不着为这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47.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48.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49.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50.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51.大多数人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2.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53.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54.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辈子。
*55.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56.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7.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
58.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点。
59.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6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61.要了解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6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63.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64.与其去排斥已成的事实,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65.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66.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7.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68.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69.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70.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7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2.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73.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74.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75.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76.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77.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78.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79.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80.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81.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82.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8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4.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85.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86.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8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88.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89.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90.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那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91.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92.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带走你的烦恼吧!
93.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94.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95.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96.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97.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98.每种创伤,都是种成熟。
99.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00.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01.你不要不满人家,你应该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02.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03.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104.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05.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106.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107.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08.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109.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10.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11.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12.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13.说句谎话,要再编造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14.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15.世界上没有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个不被批评的。
116.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117.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18.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19.白白的过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样。
120.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121.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个人。
122.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复。
123.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124.拥有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切。
125.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26.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27.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28.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29.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30.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31.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32.愚痴的人,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33.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34.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35.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36.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37.良心是每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38.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139.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140.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41.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42.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43.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144.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45.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46.学佛不是对死亡的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47.当你手中抓住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固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148.人家怕你,并不是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种辱。
*149.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150.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151.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152.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153.吃了就定要拉,人定要学会随缘放下,否则就会便秘。
154.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155.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
156.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157.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158.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天,那就是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159.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160.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161.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162.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163.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164.当你明天开始生活的时候,有人跟你争执,你就让他赢,这个赢跟输,都只是文字的观念罢了。当你让对方赢,你并没有损失什么。所谓的赢,他有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到什么?失去什么?
*165.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166.你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委曲,你应该要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好了。
167.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定要保有颗完整的本性和颗清净的心。
168.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份债。
169.出家是生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170.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切苦海中的众生。
171.佛不渡无缘的人,不能渡的人,我们就把他当做菩萨来看。
*172.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73.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世界会变得丑陋可恨。
174.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175.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176.如果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177.如果我们放眼从累生历劫去看,那么一切的众生,谁不曾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姊妹亲戚眷属?谁不曾做过我的仇敌冤家?如果说有恩,个个与我有恩;如果说有冤,个个与我有冤。这样子我们还有什么恩怨亲疏之别呢?再就智慧愚笨来说,人人有聪明的时候,也有愚痴的时候,聪明的人可能变愚痴,愚痴的人也可能变聪明。最坏的人,也曾做过许多好事,而且不会永远坏;好人也曾做过许多坏事,将来也不定会好。如此我们反复思索,所谓的冤亲贤愚,这许多差别的概念,自然就会渐渐淡了。这绝对不是混沌,也不是不知好坏,而是要将我们无始以来的偏私差别之见,以视同仁的平等观念罢了!
*178.一般人在遇到对方的权势大,财富大,气力大,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而忍,这算什么忍耐呢?真正的忍是,就算他欺负了你,对不住你,但他什么都不及你,你有足够的力量对付他,而你却能容忍他,认为他的本性和我样,只是时糊涂,或在恶劣的环境中受到熏染罢了,你不必与他计较,能在这样的情况及心境之下容忍那才是真正的忍耐。
7. 林清玄散文精选好句赏析
《百合花开》赏析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如果说与生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对的更严酷的考验。野百合是执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不事张扬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正果”:“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花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聚。野百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正因为这美丽来之不易,所以当百合谷成为人们的“圣地”之时,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谨记第一朵百合的教导:“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坛,林清玄这个土生土长的作家,以其乡土气息、传统情怀、民族意识以及他独树一帜的禅佛文化,成为台湾最为多产而且作品畅销的作家之一。林清玄多次提到影响他性格和写作风格的母亲。他说,小时候母亲曾告诫他,写东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点,与别人分享;辛酸的少写一点,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里哭就行了。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辛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你的作品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而《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则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他认为人的富有即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野百合的形象,正是林清玄心中的“富人”的形象。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在林清玄看来,人生的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物质带来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第三个层次是灵性、精神的美,这是最高境界的美。他信奉“尽心就是完美”,而野百合就是这样一个因“尽心”而近乎“完美”的形象,真正实现了“灵性、精神的美”。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所展现的正是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林清玄散文赏析鉴赏《桃花心木 》:
林清玄的散文一向以“清而不玄”,富含哲理,而深受我们喜爱,同时也深受命题人的重视。他的散文清新明丽,意味隽永,总是在淡淡的语气中,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他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台湾有人评论林清玄的散文是绝然的感性,富于韵味,也充满乡土。这句话道尽了林清玄散文的风格。下面选其两文,以供大家赏读。
[原文美读]
《桃花心木 》
乡下老家前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林场的桃花心木已是高达数丈的成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的是一个高大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旱地,不是水田。
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没有规则,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种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散步,种木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来愈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时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为树浇水。
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的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们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树者言,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生命的法则不可能那么固定、那么完美,因为固定和完美的法则,就会养成机械式的状态,机械的状态正是通向枯萎、通向死亡之路。
当我听过种树的人关于种树的哲学,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时,内心总会有某些东西被触动,这些树苗正努力面对不确定的风雨,努力学习如何才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如何在阳光中呼吸,一旦它学会这些本事,百年的基业也就奠定了。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等高,是那么优雅而自在,宣告着自主的生命。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美文品评]
这篇文章颇给人一种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感觉,也是以种树之法,寓为人处世之理,但本文更是以桃花心木这种特殊的树的生长过程设寓,生动形像地揭示出人生的哲理:“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告诉人们,自主精神才是一个人的立身立世之本。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文章层层深入,层层设疑,由事入理,融理于事,意味深长,奈人寻味。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哲理通俗易懂,具有教育意义。语言自然亲切朴实。
8. 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哲学的十大黄金法则是什么
法则一:工作是磨炼灵魂的道场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企业经营中最基本的问题。企业家要在企业内部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确立正确的哲学,并不懈努力与员工们共同拥有这种“思维方式”和哲学。这样的话,企业就一定能发展,一定能保持长期的繁荣。
法则二:阿米巴经营
在数次金融危机中,他坚持不开除包括钟点工在内的任何一名员工,因为“公司永远都是保障员工生活的地方”。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他提倡稳健经营,公司永远保留大量现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法则三:人生方程式
观察许多人的人生,有人幸福,有人痛苦;企业经营亦是如此,有人做得风生水起,有人却怎么也不见起色。如此大的差别究竟从何而来?稻盛和夫从年轻时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结果想出了这个方程式——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法则四:企业家特殊的战斗力
企业家为了做强做大,绝不恪守形式,甚至可以不要自尊,而必须拥有特殊的战斗力。与一般人想象的不同,这种特殊战斗力表现为一次次“回归零”的能力,表现为与自己和企业的每一个新发生接触的能力。不管先前何等成功,什么时候他不能回归零了,开始脱离倾注热情的专业了,也就到了他向下滑行的时候了。
法则五:以善恶,不以得失来做判断
人是“思想”的主人,人格的创造者,自己环境和命运的设计者。在心里种下美丽的花草种子,精心照料,就可以结出丰硕的成果。反之,如果疏忽了照料,就会招致杂草丛生。因此,一定要把心灵打扫干净,把自己的思想变得纯洁。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和经营。
法则六:敬天爱人,自利利他
在商海中历经浮沉的稻盛和夫,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刻,也没有忘记心灵的追求。他一直在潜心研究哲学与宗教,始终都在追问一个终极问题:“作为人,何谓正确?”“稻盛哲学”的根本就是——“敬天爱人,自利利他”,这不仅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经营哲学的根本。
法则七:思维方式决定人生和经营
企业业绩乃至企业寿命全部取决于是否具有出色的“思维方式”。稻盛和夫的这种哲学是约束自身行为的规范,是非常克己的信念。比如说,“贯彻完美主义”、“持续脚踏实地的努力”、“把自己逼入绝境”、“有言实行”、“持有渗入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认为已经不行时才是工作的开端”、“成功之前不言放弃”等等,都要求严格自律的生活态度。
法则八:信任管理的领导力
稻盛在50多年的经营中所确立的“信”,意味着自信信人、被信互信。稻盛管理是从“信任”开始,也可称为“信任管理”。“信任管理”的要害是:以心为本,以信为门,发心于仁,践履于信,开启每个人的源头活水。
法则九:现金储备的经营理念
凡是优秀的企业,都会把萧条看做再次成长的机会,把萧条当做一种考验,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稻盛和夫就用这种思想经营企业。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储备”。企业储备了多少现金,能够承受多长、多重的萧条的打击,在萧条中有无实力抓住新的机会,重要的就是有无足够的“储备”。
法则十:作为人,何为正确: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
在稻盛和夫的哲学中,有“作为人,何为正确?正确的事物要正确地贯彻”这个条目。企业经营中,往往会有不体面的事件或者丑闻发生。人员多了,其中难免会有思想错误的人,因一时冲动而使坏的人。为了不让这些人走向错误的道路,企业需要有规范,这就是哲学。在企业内确立这样的规范,成为人们的共识,就能防患于未然。
9. 王阳明的心学有什么作用
王阳明的心学可以让读者领悟王阳明心学的神奇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
王阳明心学中的概念也很多,比如:“心即理”、“事上练”、“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还有四句教……的确是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这其中还是光明良知、张扬良知的“致良知”和“事上练”让我印象深刻。
良知是镜子,良知是尺度,良知是标准,它能让我们对是非善恶做出判断,它也能在关键时刻让我们做出选择。读王阳明,能让我们更加重视良知,光明良知,听从良知。
(9)在觉知中创造十大法则扩展阅读:
阳明心学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指导,为我们提供方法论。
1、无善无恶心之体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本质就在于如何处理人与天地、人与世界的关系。而“无善无恶”就是,人之本性并无善恶之分,善恶是相互转化的,没有绝对的善恶。认知事物要尽量客观。
2、有善有恶意之动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本质就在于如何解决我与我的关系。王阳明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善恶全在人的一念之间,良知一旦被遮蔽,意念就有了善恶。最痛苦不是周遭环境给你的苦难,而是你与与你自己周旋。当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亦是圣人。当你的良知觉醒,发现自己是“圣人”,你就与你达到了和谐。
3、知善知恶是良知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本质就在于如何与他人,与社会相处。这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大智慧。“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知行合一。这就需要听从你的那个“本”。你需要听从你内心良知的指引,去判断和取舍各种各样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张晓梅的“阳明心学”:用最高准则要求自己
10. 马祖道一的禅法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二 马祖道一之禅法及其特色1、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马祖继承慧能南宗禅法对心与佛关系的阐述,认为此心即是佛,《景德传灯录》中记载马祖说: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夫求诸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这里马祖讲到自心是佛,其弟子大珠慧海阐述说: “离心求佛者外道,执心求佛者为魔。”因此要认识自己的心体,离此心和执此心都是错的,离心无从成佛,执心则是一种执着而不是解脱。因此马祖禅法就念念不离当下的这一念现实的心,要行人从上心上去悟入佛道,认取自主是佛。以此思想修行时马祖则讲到“求法者,应无所求”,即直指此本心,不假修行。不用明以前所讲要除去妄心的污染,而是众生的现实的整个的心,即这个平常心,就是佛道,是佛心,即是佛。马祖对般若中观的义理运用很多,对中观的表述手法运用也较多,在阐述心与佛的关系时,用表诠的手法,他说到即心即佛,说明众生的心与佛心无异。这在《中论》中有类似的说法,即“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即让人们同时看到事物的自性空与假名有,兼顾到空和有,从而悟人中道实相。大珠慧海法师初次参拜马祖,欲求佛法。马祖说: “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慧海问: “阿那个是慧海宝藏?”马祖说: “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大珠慧海从此开悟,“自识本心”。马祖重视自身价值,肯定自家宝藏的圆满具足,反对“抛却自家无尽藏”,打破佛与我之间的时空阻隔,把世界与我融为一体,当下体验佛的境界。这与儒家“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的思想也很相近。马祖一直讲平常心即是佛,对向外求佛的人,对自己自家宝藏不自信的人,讲即心即佛,强调内转、内修,在自心上做工夫,凸显了道德的主体性与个体性,以更好地成就人格。但又怕人执著此心,所以又从遮诠的角度,讲“非心非佛”。《古尊宿语录》中记载他说:“问: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佛……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 这里马祖不仅讲到了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还讲到了两者的关系,以表明他为什么提出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他讲即心即佛是为了破人们向外执著,而把人们引向自心开悟,而一旦修行人停止向外求,连心、佛也不执著,而讲非心非佛。这里也体现了佛教的教法特点,因为人们执着于有,所以佛讲空,当人们又执着于空时,佛陀又讲有,总是要破除人们的执着,让人们理解佛教的中道、正道。这正如佛教中有空宗和有宗一样,两者是用不同的手法来阐述佛教中道,一重在破,一重在立,两者曾争论多年,两者所用逻辑手法不同是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马祖一会讲即心即佛,一会讲非心非佛,只是不同的表述手法,都是语言假名,都不可执着,更不能以为其中一个是究竟,另一个是不究竟。马祖弟子怀海在运用中观学的论说方法来解释马祖这一禅法说:“若说文字,皆是诽谤。”认为即心即佛是不遮语,非心非佛是遮语,若执着前者是自然外道,若执着后者是空见外道,两头都割断不执,从而纵任心性,体会大道。这一表述手法在《中论》开头的八不中道中的表述中有所体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是从对对立事物的同时否定中认识佛教的中道思想。 在另一则故事中马祖也对他的这两种表述手法做了解说,大梅法常(752—839)因听他的“即心即佛”而大悟,就到浙江余姚的大梅山居住,马祖为了考验他,就派人去见法常。说: “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曰:遮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这里马祖又肯定了法常不再受各种言教遮蔽,没有对心佛关系的两种不同表述语言产生执着分别,不限于种种偏执,对即心即佛的坚持。由此可见马祖在引导弟子时能因材施教,重视内在性的开发,而且把修道贯穿到个人具体的生活之中。认为道德完善、生命体验,总是个体的事。马祖也说: “一切法皆是心法……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妙用尽是自家。”即一切表述只是自心妙用,关键是要懂得和体悟自家的平常心。马祖的弟子对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的思想又进一步进行超越,说更要超脱而入第三句。其弟子百丈怀海认为依经有三句语,说:“说道修行得佛,有修有证,是心是佛,即心即佛,是佛说,是不了义语……是凡夫前语(第一)。不许修行是佛,无修无证,非心非佛,亦是佛说,是了义语,……是地位前人语(第二)。……但有语句,尽属不了义;……了义不了义教,尽不许(第三)。”即要透过三句才得,任何句语,都不作实法会,不作一定说。这就是没有一法与人,就是不著文字。有语句都是不了义。要能割断两头,不著文字,令人捉汝不得。不立文字,不著文字,是不重经教的,洪州禅是一种不立言说的禅,但不是否定经教,洪州禅人还是有看经教的。经教讲述高深的义理,实施的方法,如不引归自己,应用于自己的身心,那与世间学问一样,只是空虚的知识,对学佛来说,没有多大的效果。慧能大师的禅法,要人向自己身心中求,一切是自性——自性本来具足的。所以学佛、求法,不是著相向外求,而是让自己的本性显现出来,就是见性成佛。因此洪州禅与慧能掸法是一脉相承的,在核心上总是一致的,讲见性成佛,即心是佛,即心即佛。2.平常心是道马祖提倡顺乎自然,休息心思,对善恶也不作思量,进而逐渐形成平常心是道的思想。马祖提出平常心是道的思想,把平常心看做是众生成佛的根源。他说: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 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这里所说的平常心是指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的心,这个心是众生本具的不有意造作,不作分别的本心、圣心。平常心包括迷与悟,而不偏颇任何一方,又是众生日常现实的心。这见于日常的行住坐卧等起居动作。不过众生日用而不知,以至不能发挥自己本具的佛性妙用。关于马祖的平常心,本文将另起一段加以详细说明。平常心是道,与中国传统“极高明而道中庸”思想也有相似处,不刻意追求外在超越的理念,而是将其纳入日用常行之中。马祖提出“随处任真”,认为人在穿衣吃饭、担水运柴、待人接物、日常生活之中明了禅理,提升意境。这就把禅推进到世俗生活之中。使成佛的道路由记诵佛经、坐禅修行转向世俗日常生命活动。马祖又说“道非色相”,即道是无质碍无表相的。又认为“道即是心,不可将心还修于心。”这就是说道是超越现象、超越时空,超越认识的,离一切相,但它又是内在的,不异于心。道就是心,心自身无法修于心,这样道也不属修持而只能体会。这个心不是别的心而是平常心,众生随顺现实之心,无有取舍,无所执著,不别是非,如此自然动作便体现了道,因而说平常心是道。马祖强调无需向外寻求,而是直观自心,即直指人心,其后继者进而强调不用分析思虑,只要透彻觉知自身具有的佛性,即是成佛的境界。从而明确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主张(此语最早见于希运禅师的《传法主要》)。这样在心性的体用关系上,也由过去重视对心体的自觉回归,转为强调心用的彻悟。突出整个心灵的现实作用,则不是对形而上的灵知,心性本体的探讨。因而与荷泽宗所讲“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不同,而讲“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因而洪州马祖的禅法更多强调在心的具体、现实作用中去体悟大道和获得解脱,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重视现实的理念能更好融通。在佛教认识论上,它彻底地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因而较之佛教在以前过于重视形而上的探索,是一种深刻的心灵革命和宗教改革。马祖禅法的平常心是道,宗密把它归结为“触类是道则任心”,他在《圆觉经大疏钞》中说: “起心动念,弹指、謦咳、扬眉,固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第二主宰。如面作多般饮食,一一皆面,佛性亦尔。全体贪、嗔、痴,造善恶,受苦乐故,一一皆性。”这里触类则指人们的各种日常活动,动作行为,认为人们的一切动作行都是佛性的全体作用,包括善恶苦乐,甚至贪、嗔、痴也是体性的作用。强调不要专向内心去观察体念,而是从一切事象去领会体悟,从当前事象中把握真实,求得解脱。对于任心,宗密解释说: “言任心者,彼息业养神之行门也。谓不起心造恶修善,亦不修道。道即是主,不可将心还修于心。恶亦是心,不可以心断心。不断不造,任运自在,名为解脱人,亦名过量人。无法可拘,无佛可作。何以故?心性之外,无一法可得,故云但任心即为修也。” 这是说因为心性之外无佛法,众生的心即是佛性,所以任心而不起.心,不刻意去做修善断恶等佛事,让人自然而为,从而达到精神解脱。“触类是道而任心”中的“触类是道”思想,与僧肇的《不真空论》中的“触事而真”观念相近,僧肇说: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禅宗以中观般若为理论基础之一,因而也可说马祖的平常心是道,触类是道思想,曾受到中国的般若思想家僧肇的影响,特别是吸收了其中的空有不二,任运而作的一元实践性的中观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在禅宗里,加以更为成熟的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演变出马祖禅法平常心是道的重要思想。由此也可以看出,马祖禅法,以及中国特色的佛教,中国的禅宗,特别是后期禅宗思想,主要体现为对佛教般若中观思想以及中国心性论思想的创造性融合,体现为对现实人心及人性的重视,体现为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关注和人的现实价值以及在社会中的意义的探索。3.清净本心与见闻觉知马祖禅法继承了六祖禅法的精神,把佛性及解脱等高远的理想引入到现实当下的心行。不过这里也有一个理论问题,即如何把现实的人心与佛性联系起来,阐述二者的不二道理。马祖所说的平常心,可理解为现实人心的动作行为,但因此心与佛性相联,仍有清净本心的意味,而与一般凡夫人的心有所不同。对于马祖的平常心中清净本心的一面,其弟子怀海及怀海弟子希运有非常深刻表述。怀海说: “只如今于一一境法都无爱染,亦晨依知解住,便是自由人。”又说:“不被见闻知觉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强调众生不要为心性的作用见闻觉知所束缚。希运在其《传法心要》中又进一步发挥了怀海的观点,说:“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地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精明本体,但直下无主,本体自现。如大日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人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离见闻觉知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这里既说到本心与见闻觉知的区别,又强调了无见闻觉知即无本心,离开见闻觉知即无从体悟本心,主张在见闻觉知中见其本体。这是一种心性体用不二论,是一种从用见体的心性论。要阐述这种思想,必须从理论上说明心是万法之本,并强调心的活动即是道(佛性)的作用。如此才能达到平常人心与道的不二和统一。在不违佛教本旨的原则下,对佛法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慧能、怀让一直宣扬心生万法的思想,怀让教导说:“一切万法,皆从心生。”马祖道一则说: “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希运禅师也说:“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法即心,法外无心。”这里都显示出南宗禅的学人都是以心为万法根本,因而心也就是修行解脱,觉悟成佛的根本。心是万法的根本,那它与道(佛性)的关系是什么呢?马祖引用般若学大师僧肇《不真空论》中的“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而来说明心与佛性,现象与真如,心与性的不二关系。他说: “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妙用尽是自家。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尽是自家体。……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解脱,解脱者即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 即一切现象都是自家心的妙用,并不是离开心的真实而另有一个现象,现象即是心真如。即众生的现实心灵全体都是真实,众生的日常行为都是心真如的作用,因而世俗的寻常行为都是佛性的表现。马祖禅法的这一特点,在禅宗中也是有依据的,《景德传灯录》中二十八祖达磨中曾记载有类似的思想,文中说: “问曰:保者是佛?答曰:见性是佛……王曰:性在何处?答曰:性在作用。王曰:在保作用?……波罗提即说偈曰: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由此也可知马祖禅法中的平常心,有着心性论的思想,即此平常心既是平常的心行,也有清净无染的自性。性是超越的,离一切相,其体清净,性又是内在的,一切法不异于此。因此南宗禅要求人们从当前的一切而悟入超越的,还要不异一切,悟到一切无非自性的妙用。这样就有体有用,理事一如。在现实世界中,性是生命的根本,这显现为一切,而以心为主的,心不只是认识的,也是行动的,心的觉知与人的行动,直接表现着自性、佛性的作用。因此禅宗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马祖禅法则单提一个平常心,则此心则包含了上面所说的心行与自性。马祖更直接地提出入要向身心上去体认,以身心的活动为性的作用,点出这就是性,就是佛,引人从这里去悟人。这一禅风,从下手处——悟人方便说,见闻等作用并不同于四大色身,似有对立,但一旦悟人,则灵不独耀,迥脱根尘,此时就不再有对立了。这里的性能作用,就是指人身及其见闻觉知的活动。认为佛性与众生见闻觉知没有什么区别,是不二、一体的。宗密把此一派的思想及荷泽宗归纳为“直显心性宗”,但又认为洪州禅缺少“自性用”,只是随缘用,只是随缘纵任心性活动,不是心性内在灵知的作用,不分真妄,对佛教的修行不利。儒家学者朱熹批评马祖的“作用在性”说这是以用为体,而不知性即体,知即用。这是后人对马祖这一禅法的评价,然而他这一禅法对后世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4.独特的启悟方式禅者接引学人有多种方式,由于曹溪禅法重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相对不太重视经教以及坐禅,禅宗接引学人直指直求的特点,到马祖时则发展为粗暴的作风,道一时就开始用打、蹋、喝等方式来引导学人悟人真谛。 ’ 《传灯录》中说: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便打。乃云:我若不打汝,诸方笑我也。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祖师意?祖日:低声,近前来,师便近前,祖的一掴云:六耳不同谋,来日来。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的意?祖乃当胸蹋倒。师大悟,起来抚掌呵呵大笑。百丈谓众云: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蒙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打喝等方式在接引学人时,对于截断弟子的分别卜度,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使学人悟人,还是有效的。机锋棒喝的接机方式是洪州宗的特色,这种独特的禅法接引学人方式其影响也是深远的。马祖本人已开其端,其弟子与再传、三传弟子越来越明显,在后来这一派的宗派中,使用这一作用的洪州,后来成为临济宗。洪州禅的作风,都是无可表示中的表示。除了用打喝外,主要还是用语言。不过所用语言,多是反诘、暗示的、意在言上,或无义味的话,不能依言取义。此外还有身体动作的表示,以至生活中的一切动作行为都可用来启示学人,如日常生活中的种菜、采茶、吃饭、泡茶,一切日常生活,都可以用为当前表达方式。如《祖堂集》记载,汾州和尚为座主时,讲四十二经论。他向马祖请教:“宗门中意旨如何?师(指马祖)乃顾示云:左右人多,且去。汾州出门,脚才跨闶阆,师召座主。汾州回头应喏。师云:是什么?汾州当时便省,遂礼拜。.马祖通过突然呼唤汾州之名,并问“是什么”,呼唤出他的自性,促使他洞见真相,自悟内在精神。自认为对四十二本经论懂得很多的汾州座主,至此才悟真意,认为若不遇和尚,就空过一生了。类似的例子,在马祖禅中数不胜数。因此马祖的言教,乃是直指自性。马祖以野鸭启导百丈,马祖用手扭百丈的鼻子,是特殊的手法,又用普通的“是什么”、“又道飞过去”等问话,启发百丈觉悟自性,不被外境所夺(跟着野鸭飞走)。百丈以“适来哭,如今笑”,不正面回答师兄弟们的问题,意在不执着于外境。最后,百丈又以卷却席的动作和答非所问来回应马祖,马祖即知他已悟道。可见马祖禅善于从见闻觉知,从动作、语言,身心活动,生命现象中,通过机锋棒喝、扬眉瞬目等方式把不可言传的内心体验传达给受教者,启悟他人自识本心,见性成佛。这表明了马祖禅修证的个性化。南宗禅法认为三身四智、菩提、般若及三宝等等都在自己的身心中,直接了当地指示出来,就是日常心行中,从此悟人。圣人、佛陀,这些易引起尊贵、不平凡感觉,让人产生他们是在自心之外,从而人们会在心外求法,现在圣人从不可思议的信仰中,成为现实人间的、平常的圣人。这是南宗禅法的特点。马祖及其后人继承了这一点,而开始从日常生活的见闻觉知中去引导学人,让其人在当下的心行中悟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