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办公室主任如何为企业创造利润
办公室主任的职责在不同的公司也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普遍来说,基本上是从事公司内部管理的工作。
主要有:管理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发放;其他日常事务,工作纪律的管理。帮助公司领导当好参谋并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一个办公室主任就是公司领导的助手,业务和全公司职员的当家人。它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全面地理解和执行公司的各项工作,在行政工作中,主任这个职务就是一个“管家婆”的工作,事无巨细,管点管面。
在个别公司没有专门人事部门的时候,还要负责员工的培训,考核,管理,员工档案,车辆管理等工作。
办公室主任主要把以上的工作内容干好了,就是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因为企业这部机器正常运转,就是各司其职的每个人干好分内的事,不要让自己的工作的这个零件影响企业这部机器正常运转,就是为企业创造了利润.
Ⅱ 建筑会计如何给单位创造利润
1、原则上讲 ,会计是管理人员,跟行政、人事、采购等,不实际产生利润的,因为一般意义上利润是生产制造产生的。
2、但是,会计和其他管理人员一样,都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减少相关成本费用来影响公司的利润
3、例如:会计可以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少纳税,尽量晚纳税,由此会影响利润
Ⅲ 什么是行政效益分析
行政效益是指一定的行政活动中所产生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效果与在此活动过程中的耗费的比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现行的行政效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素质不高、政令不畅、行政费用居高不下等等一系列问题明显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政令不畅的原因所在,是“三乱”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源,从本质上讲,严重制约了行政效益的提高。
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就是:行政效益=行政收益-行政成本
从上面公式中可以看出,行政效益是行政收益与行政成本的差额,它类似于企业的利润,是所费与所得的比较。行政效益的本质要求是,政府应当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或者尽可能低的行政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行政收益。
行政效益率是行政效益与政府资源消耗和资源占用的比较。行政效益率可用行政效益与资源消耗或行政成本进行比较,也可以用行政效益与政府占用的资源进行比较:行政效益率=行政效益/资源消耗或行政成本
这类似于企业成本利润率。这一公式反映了行政效益与资源消耗的关系。如果分母不变,即消耗同样的资源或付出同样的行政成本,获得的行政效益愈大,行政效益率就愈高;反之则相反;如果分子不变,获得同样的行政效益消耗的资源愈少,或者说,付出的行政成本愈低,行政效益率就愈高,反之则相反。
上面的公式反映了行政效益和资源消耗的关系,并未反映出行政效益和资源占用的关系。反映行政效益和资源占用的关系可用下面公式来表述:行政效益率=行政效益/资源占用
这一公式类似于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可以全面反映行政效益和政府资源占用的关系。
Ⅳ 工作困惑:做医药代表还是做行政人事
您好,我是2010年的药学专业毕业生,男,23岁,现在从事代表工作。结合本人情况,互相交流一下心得。鱼和熊掌兼得,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自己大包,但如果自己真有大包的实力了,就不可能再做行政人事了,因为大包很赚钱。
给您以下几条建议:
1、如果仅仅因为自己什么都处在学习阶段的压力,那么可以继续做行政,因为无论做什么工作初期都是学习,都有压力,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2、就前途而言,医药代表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年龄大了,要不就升职,大多数不是转行、自己大包就是做稳定的工作了,而行政人员并非无前途,直接创造利润的部门往往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风险。
3、就家庭而言,做行政是理想的结婚对象,尤其是女生。女性五分之三都想找男行政,男性五分之二都想找女行政或教师。
4、就收入而言,医药代表的基本工资和奖金很有诱惑力,但是一年四个季度都能拿到奖金,并且能持续几年如此的医药代表恐怕凤毛麟角,而且医药代表攒钱很费劲。
5、只要有价值,不存在改行没人要的情况。一个成功的人,在任何方面做得都会很好。
最后,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我建议无论有什么想法最好都在现有岗位上坚持至少一年半(2010年7月到2011年12月末),这段期间会收获很多,跳来跳去反而是最不可行的,因为到了另一个岗位又会重新开始,跳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什么岗位都做过,却什么都不懂。
综上,我建议你暂时先继续做行政,到2011年末,如果还是想走,那才是走的最佳时机。
Ⅳ 浅谈行政人事管理如何为直营门店赋能
人事行政属于职能部门,直营门店属于业务部门,前者是基础支撑,后者是直接创造利润,那么行政人事该如何为直营门店赋能呢?主要是两点:
一是基础赋能,说的是在人事行政工作上,不能让直营门店过多的分心,他们需要人你们能快速把人找到补位,他们的员工尝尝担心住宿问题而不能安心工作,你们不能让这些事发生,让直营门店一门心思放在业务而不是这些杂碎的事情上;
二是业务赋能,现在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情况是门店要人,人事也招来了人但并不是对口的,行政下发了很多管理制度,但并没有考虑到门店很多实际情况,不仅对他们没帮助还形成诸多束缚,所以现在人力资源开始有了HRBP,说的就是要懂业务 这样人事行政工作才能和业务部门融合,真正对他们赋能。
当然,很多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论还需要借助信息化等手段才能实现落地,比如电子化办公系统,让直营店员工和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能够办公,在公交上,在家里的床上也能学习公司下方的学习资料,能在线考试,能在线审批,这也是未来发展的重大趋势。
Ⅵ 行政支出和事业支出的区别
行政支出和事业支出的区别就是行政支出属于行政单位的支出而事业的支出,属于的是事业单位的支出财政情况。
Ⅶ 政府的盈利行为有哪些
政府收入形式是指政府取得收入的具体方式,即来自各个部门、单位和个人的政府收入通过什么方式上交给国家。在世界各国,取得政府收入的主要形式都是税收,除此之外,其他非税收入形式,则视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财政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当前,政府收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税收收入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取得的收入。税收收入是政府收入最主要的形式,是政府活动的主要财力支柱。前,税收收入占各国政府收入的比重一般都在90%左右。税收是财政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政府收入范畴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形式。其原因主要是:
1.税收在筹集政府收入方面具有其他收入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取得政府收入的最佳形式。税收具有依法计征的强制性、税款不直接返还纳税人的无偿性、按标准计征的固定性等特征,这就保证了国家及时、稳定地取得政府收入。
2.税收在调节经济运行以及在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对什么征税,对什么不征税,对哪些征重税,对哪些征轻税以及在什么环节、以什么方式征税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各阶层、集团和个人的利益,进而起到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
3.税收税源大,涉及面广,且历史悠久,人们已经形成照章纳税的习惯。国家采用税收的形式扩充财源或调节经济,既可获得充足的政府收入,又可以收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债务收入是国家以信用方式从国内、国外取得的借款收入。债务收入形式始于封建社会,并在现代信用经济发达以后获得了极大发展,成为各国取得政府收入的又一重要形式。债务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原因:
1.政府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摆脱财政困境。从封建社会后期开始国家财政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展,政府支出的需要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赤字政策的广泛推行,使财政赤字与日俱增,财政危机不断出现。为摆脱财政困境,国家不得不发行公债,以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危机。
2.举债较之征税,更适应人们的社会心理,易于被人们接受,便于推行。由于公债在形式上是有偿的,债权人预期不仅可以收回本金,而且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同时,公债虽然是一种延期的税收,但它却没有税收的强制性,且不直接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它是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增加政府收入的一种有效手段。
3.公债又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首先,国家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再投资,能够改变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改变社会投资方向。其次,国家还可以通过公债的抛售和购买,直接减少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国有企业运营收入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采取上缴利润、租金、股息红利和资产占用费等形式取得的政府收入。这种收入形式也有较长的历史。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国有企业即官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数量上都很少,而且官业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王室和宫廷的消费需要,所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即官业收入)一般不作为单独的政府收入形式,只是包括在官产收入之中。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国有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发展,国有企业运营收入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收入形式。当前,国有企业成为各国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和推行社会政策不可缺少的物质手段之一。
国有财产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租金、利息和变价款等收入,可分为国有动产收益和国有不动产收益两类。前者主要是指债券、股票、储金、基金等的收益,后者是指以取得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国有财产,如土地、森林、矿山、水力资源等的收益。国有财产收入曾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政府收入的主要形式。现今世界各国保留和利用这种形式,已不再是单纯出于收入目的,而主要是为了对土地、矿山、海港、道路、河流等实行国家垄断,用以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掌握了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资源,不仅可以起到控制整个经济局势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组织国有财产收入,促进国有财产的合理有效使用。国有财产收入尽管在国家政府收入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在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中,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政司法收入是指政府或公共机关由于向居民提供某种服务或为了限制人们的某些行为,根据一定的标准收取的规费收入或罚没收入。前者是指国家机关向居民或法人提供特定权力或特殊服务而定向收取一种经济补偿或报酬,如工商执照费、商标注册费、户口证书费、结婚证书费、商品检验费以及护照费和刑事、民事裁判费等等;后者是指工商、税务、海关、公安、司法等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对违法、违纪、违章行为实施经济处罚,而获得的一种惩罚性收入,包括罚金、罚款和没收赃款、赃物及其变价款。行政司法收入的取得,既可以为公共机关所提供的劳务收取报偿,又可以为某些特定公共工程筹集建设、维护资金,还可以对人们的某些行为或经营活动进行约束或限制。因此,这种收入形式,除了具有筹集政府收入的功能外,还具有行政管理职能。 政府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来看,不外是C、V、M三部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在社会总产品中,相当于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的C的价值部分只有回到生产过程,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以原有的规模进行,因此,这部分价值一般在生产单位内部经过财务分配后继续进入再生产过程,属于企业经营管理权限的范围,不宜由国家管理使用,即不能构成政府收入的来源。
社会总产品中用来补偿劳动消耗的V的部分是个人消费基金的最主要部分,它归劳动者个人所有,既保证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恢复,又保证劳动者多方面的发展,这一部分可以成为政府收入的来源。就现实的经济运行来看,来自于V部分的政府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个人缴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第二,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如结婚登记费、护照费、户口登记费等)和罚没收入等;第三,居民个人购买的国库券;第四,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如烟、酒、化妆品)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实际上是由V转移来的;第五,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业等企事业单位上缴的税收,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和完善,我国政府收入中来自于V的比重将不断提高。西方国家普遍实行高工资政策和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收制度,政府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来自V。
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的M,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财力保证,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不仅是因为这部分价值在分配中与C和V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而且这部分价值的分配使用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收入主要来自M,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M仍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研究政府收入价值构成的重要意义在于:从根本上说明影响政府收入的基本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政府收入。由于M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收入规模大小直接受到M多少的制约,因此要增加政府收入,就必须想办法增加M。在国民经济中影响M增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生产、成本和价格。其中,生产是从绝对量上影响M,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实现的产品产量和产值是决定政府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基础。在产品产量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本和M成反比例变化,政府收入随M相应增减 。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根本的途径就是增加生产和厉行节约,即降低成本,增加盈利。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这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向,也是增加政府收入的主要方向,即主要应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来增加政府收入。 无论国家以何种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政府收入的筹集过程总是和该国的经济制度及经济运行密切相关。如果把政府收入视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总是来自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经济作为政府收入的基础和最终来源,对政府收入本身具有决定作用。按政府收入来源的分类,有助于研究政府与经济之间的制衡关系,有利于合理调整政府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并建立经济决定政府分配、政府分配影响经济发展的和谐运行机制。
按政府收入来源的分类,包括两种不同的亚类:一是以政府收入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将政府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外商独资经济收入和个体经济收入等;二是以政府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将政府收入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等。该部分内容将在政府收入结构一节中作进一步分析,这里不再详述。 按收入形式,政府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大类。按照收入形式分类的好处是突出了税收收入在政府收入中所占据的主体地位。其中,税收收入是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无偿占有的一部分社会资源或收入,包括所得税、商品税、财产税、资源税等各项税收。现代社会中,政府所凭借的这种政治权力通常是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宪法》中的有关条款、《预算法》、《税法》,等等,政府正是依据这些法律来课税的。从数量上看,税收收入通常也是一个国家主要的收入来源,它在政府总收入中占有绝对地位。
非税收入是相对于税收收入而言的,是指国家在依照税法征税取得税收收入以外,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国债、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集资、罚款等形式向法人、社会团体和居民个人取得的收入,以及依据财产权利收取的国有资产运营收益和国有财产收益等收入,具体而言,包括债务收入、国有财产收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各种非税收入在政府总收入中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它们的资金筹集过程、反映的分配关系、在政府理财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等与税收不同,在政府收入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独特地位。
按照政府收入形式进行分类,也称为政府收入的项目分类法,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政府收入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在各国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包括我国的财政统计中已经得以普遍采用。
此外,政府收入还可以按征收管辖政府的不同级别,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按编制复式预算的要求,分为经常性收入和建设性收入或政府公共预算收入、国有资本金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预算收入和其他预算收入;按存续时间的长短,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等。
Ⅷ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摘要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
摘要:
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的名词,原来的人事部已纷纷改称人力资源部。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为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并不断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键字: 分析 招聘 使用
一、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资源是自然形成、未经开发的,而资本却经过精心的开发和筹划,成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基础。其次,资源和资本在使用上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如果要资源,人人都想要最好的,钱越多越好,技术越先进越好,人越能干越好,但作为资本,人们就会更多地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会在乎成本,会考虑利润。第三、提到资源人们多考虑寻求与拥有,而提到资本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其增值生利,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本,资本是开发利用了的资源。
1、在人才招募上:如果我们正在找工作,我们读十份招聘广告,会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十分雷同: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能流利地使用英语等等,难道有这么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是一样的吗?
我曾听一个年长朋友抱怨过,他工作的公司在招聘时要求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那时,这个要求很普遍,为了找工作,他在应聘前还真在口语上下了不少功夫,应聘面试时与考官侃侃而谈,顺利过关,结果工作快半年了,除了"Hello"之类的就没说过什么英文。还有的公司,招聘话务员,要什么:"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四级以上,能用关于交流。"本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从来没有做过对外贸易,资源浪费啊!也许他们是为了长久之计吧!
上述的招聘就是将人作为资源,只片面地追求好,不论是否需要,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流利的英语等,只要别人要求,我就要求。这种招聘方式,或者会为企业增加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或者成为员工队伍不稳定的根源。终将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对薪金和发展前景的要求就会不同,一个不太会讲英语的人和一个能流利地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人对薪酬的期望会有很大差别,同样,一个营销专业毕业的大专生和一个MBA或EMBA对薪酬的要求更会大不相同,一个人具备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就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使其容易不稳定,同时,由于他们投入了大量成本才成为了较为稀缺的人才,社会提供给他的报酬水平也会较高,一个企业如果想招募并留住这样的人才,只能按社会标准付给他较高的薪酬,这就意味着我们增加了成本。如果,我们将人力看作资本,这是我们会很自然地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多付的成本能否给我们带来收益?
假设一个企业只做国内贸易,估计在一年之内都不会与国外公司打交道,如果招聘时非要求良好的英语水平,这对企业来说只会带来两种结果:
(1)增加工资成本。本来销售部的工资成本可能是15000元/月,由于要满足高素质员工的薪金要求,使工资成本增加至30000元/月,而增加的15000元成本并不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这样做不是白白浪费吗?
(2)造成流动,增加招聘培训成本。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招来的员工在了解到他们的收入状况后会产生不满,然后另谋高就,这样,不仅使公司已支出的招聘培训费打了水漂,还得不断再去"浪费"招聘培训费用,以维持公司在人才上的高要求,而这些增加的成本也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
2、在人才的使用上:一个公司招募了一个新员工,在招聘时其条件完全符合公司要求,但试用期结束时,该员工却未能完成公司的工作,因而被解聘,这是谁的过错?公司?员工?
我们很难说这完全是一方面的过错,但我们知道,对同一个员工来说,将其视为资本或视为资源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孙先生的故事。
孙先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甲公司做销售员,三个月过后,被炒了鱿鱼,于是,孙先生又来到乙公司,销售业绩却很不错,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销售主管,同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招聘过后,甲、乙公司都做了些什么。
孙先生来到甲公司后,人力资源部让他填写了各种表格,然后,就让他到销售部上班。销售经理将一摞产品和公司的介绍资料给了他,安排他去行政部领了笔、本等用具,向他介绍了部门的其他同事,最后,给他下达了销售指标,并让他坐到办公桌旁开始工作。孙先生没有销售经验,由于拿到的资料是公司发给客户的宣传资料,对产品的介绍很简单,孙先生对产品是什么也不甚了解,只能自己瞎闯,结果三个月过去了,仍是一头雾水,不要说完成销售任务,根本就没开张,结果被炒了鱿鱼。
在乙公司孙先生有着不同的经历,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后,人力资源部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公司文化、公司发展史、公司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使孙先生对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到了销售部,又受到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随后销售经理亲自带他到销售现场观摩其销售过程,在这之后,才让他独立进行工作。在每周的销售例会上,销售经理还会不断组织大家对销售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孙先生不笨不傻,在这种周到的训练和辅导下,很快就入了门,加上孙先生勤奋敬业,销售业绩迅速上升,渐渐成为销售员中的佼佼者,很快就被提升了。
甲、乙公司对人才不同的处理方式反应了不同的人才观,甲公司将人才仅视为资源,只要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而乙公司将人才视为资本,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经营开发,使其升值,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两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甲公司在感叹"人才难求",一直忙于苦苦寻找好的"人力资源",乙公司却人才济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实际上他们拥有同样的资源,就像他们都招聘过孙先生一样。
现在,我们了解了将人力作为"资源"和"资本"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我们知道只有将人力视为资本,才能最经济地拥有人才,并拥有充足的人才,并使人才不断成长,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我们应如何将"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
二、人才招聘1、招聘前进行规划:现在许多企业尚无能力做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但起码在招聘前应有一个针对本次招聘的规划,这个规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招聘的目的:为什么要招这个人?。 应聘者的工作任务:招进来的人将完成哪些工作。 对应聘者要求:为完成上述工作,应聘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2、追求"门当户对"
农夫娶到公主当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日后因农夫养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抛弃,那还不如开始就娶个村姑,白头偕老,和和美美过一生。招聘人才也是这样,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而要追求经济适用…… 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招聘条件。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过高的要求将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员流动频繁…… 增加透明度,充分确认合作意向。人力资源部应该尽力为企业吸引人才,但吸引人才应靠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政策,而不要仅靠招聘技巧。"骗"进门,留不住,不如当初就不让进门,因此,在招聘时应与招聘者充分沟通,首先,应让应聘者了解他到公司后将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以使应聘者能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并胜任这份工作,其次,应该向应聘者客观地介绍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这样,虽然损失一些人才,但愿意进入公司的人会相对稳定地为公司工作,从而减少因人才流动造成的招聘和培养等费用的损失。
三、人才使用
1、人才开发:
(1)人才开发的目的:
使社会人才成为企业人才。虽然我们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做了基本的规定和审核,但要想使应聘者的能力能充分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例如:当我们招聘一名销售代表时可能会要求他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有关公司和产品知识的培训,他还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户介绍我们的公司和产品,只有提供相应的支持,员工的才能才会被开发利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使人才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提高,而企业不可能靠频繁地换人来适应这种变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增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人才成本,为公司节约资金,变相的为公司企业增加利润。
(2)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
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是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即可以是参加培训课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辅导和训练,还可以用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使员工自己通过读书、上学、进修等方法来进行自我培训,因为是以为企业开发人才为目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不断提高自己。
2、人才使用:恰当地使用人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并能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相比有其独特性,即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件产品,也可以每天生产50件产品,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10万元利润,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这关键看企业如何去使用员工。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来讲,员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想使人才创造最大价值,就要为员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支持,包括相关的培训、相应的办公设备、其他部门的配合等等,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2)激励:
激励的作用: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使人才增值。
激励的方法: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去实现,满足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实现,满足精神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来实现。
谈了这么多,目的还是想把公司的人力资源观提升为人力资本观,但还有待于试行。我认为这一观点在实行中会有迅速改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参考文献:
1.《企业经营战略概论》刘仲康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2
2.《企业管理咨询》刘仲康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
3.《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主编 新华出版社,2004.10
4.《现代企业管理》杨湘洪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5.《管理学基础》单凤儒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6.《管理科学基础》吴育华 杜纲 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9
Ⅸ 部门或行政手段对营业收入的影响
行政手段换岗、罚款、辞退等影响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净利润。营业收入是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
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如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饮食业的饮食品销售收入、服务业的服务收入、仓储企业的仓储收入、运输企业的运费收入、代办运输收入等。
发生商品销售取得收入时,通过“营业收入”帐户核算,借 (增) 记“银行存款”或“现金”帐户,贷 (增) 记“营业收入”帐户。对不属于企业主营业务范围的兼营业务的收入,作为附营业务收入处理。
计算公式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或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主副产品(或不同等级产品)的销售收入应全部计入营业收入;所提供的不同类型服务收入也应计入营业收入。
Ⅹ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吗
可以肯定的说,能。企业的利润创造,归根结底,来自于人,人力资源回管理原来叫行政管理,后答来发展到人事管理,再后来是人力资源管理,现在叫人力资本管理,人不再仅仅是一种资源,而是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资本,是最具升值潜力的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