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什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实施“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等形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战略。
总之,要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实现螺旋式循环上升,那就是:“走出去―走进去―住下来―走回来―再出发”,走出去要坚定,走进去要扎实,住下来要自如,走回来是忠诚,再出发是强大。
实现了这个循环,才能真正“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1)创造经济革新中心扩展阅读: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1、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城市在管理体制上、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等几个方面展开的,给企业松绑,简政放权、梳理流通渠道:真正在体制上进行改革还是从城市开始的、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使企业成为经营,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把企业搞活,主要是围绕着企业扩权试点:增强企业活力,实行政企分开、试行经济责任制,使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在所有制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调动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❷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什么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面向未来,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改革开放迎来新的春天。
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其中有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理论理念
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变革,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更多有助于确证人的本质的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不断满足人们的真实需要。回顾40年的实践,改革开放的很多举措,都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王晶雄
❸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认识,从“基础性”到“决定性”,同时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未来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创造经济革新中心扩展阅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1、不断创新改革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实践。改革实践证明,每一次重要改革实践行动,都以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为先导。没有正确的改革理论,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改革实践。
2、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始终用生产力发展的标准来检验改革的总体战略与具体方针的成败得失,并根据这种标准不断对改革措施与政策进行调整。
3、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改革过程中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是以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改革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和依据的。改革始终把人民愿不愿意、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改革措施选择与调整的基准与标尺。
4、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实行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有机结合。既使改革保持了必要的力度、速度和连续性,又使改革逐步适应社会承受能力,避免了大的社会动荡的发生。
5、试点先行,在不断推动改革突破的同时确保社会稳定。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具有探索性,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行业、企业进行相关改革试验,有利于防止改革出现大的曲折和失误。试点是把改革引起的负效应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的有效办法。
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什么意思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把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进而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方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但它却是发展的核心。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总量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否则,我们将缺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都必须依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科学的发展方式具有物质的依托。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发展、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然必须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全面、不协调问题,但不是、也决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和发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经过27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改革不断取得成效、不断深化的时期。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加快发展,由于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并存,面临的转型任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就更加复杂艰巨,能源、资源矛盾和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虽然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但也增加了就业和城市建设的压力。二是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群众的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社会利益分化,社会多元化主体逐步形成。一部分群体,如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的利益受到影响。因此,如何防止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三是社会消费结构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而且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全面增长。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多样化,特别是人们对日益迫切的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实践证明: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因素,是解决前进中问题的出路所在。发展,虽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有发展,才能为各种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使很多复杂的问题逐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而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始终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且具有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依据和前提。我国现在虽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随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改革开放20多年的巨大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相当大的转换,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
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所有这些都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强劲的动力,巨大的增长空间和稳定的体制环境。
另一方面,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解决体制完善和深化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入攻坚阶段;缩小地区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且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增多;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从国际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等等。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才能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坚定和清醒,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首先,科学发展不能超越阶段。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过去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就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合发展重化工业就发展重化工业,适合发展轻化工业就发展轻化工业,这是科学发展的态度。其次,科学发展不能落后于阶段。经过20多年改革发展的积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可观成果,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否则,就是落后于阶段的非科学发展。我国目前无论是科技教育还是企业发育较之改革开放前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技术引进、设备引进,而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在新一轮的世界产业发展和经济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奠定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总之,目前我国无论是在发展主题、发展目标还是发展任务、发展模式等方面都与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不动摇,既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又要准确判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要清醒正视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又要正确认识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把握适度原则;既不滞后于发展阶段,又不超越国情。这是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❺ 青年如何促进中国外交
世青创新中心秘书长王则开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做的“小改变”。在北京林业大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高校节能”项目的社团“绿手指”提出了“熄灯计划”并顺利展开。每晚11时后教学楼只开一层给上晚自习的同学。来自美国颇负盛名的学生环保组织塞拉学生俱乐部的玛丽惊叹:“好神奇!小举动却能产生大效果,中国同龄人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不仅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从哥本哈根到巴黎,中国青年的环保行动从未停止。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YCAN)在全国发起了高校节能项目,通过青年发起校园碳排放数据调研与核算,实施校园节能行动,以促进节能减排、构建绿色校园。据了解,2014年,通过高校节能项目,中国青年在各大校园内共计减少了36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电量约60万千瓦时,节约成本约28万人民币。
世青创新中心、中国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等组织频频发起中国青年代表团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几百名中国青年走向联合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国际气候的谈判过程中。
2015中韩青年领导者论坛在首尔举行。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延兵 摄
在韩国看创新 中国青年助力本土“双创”潮流
10月31日,首届“中韩青年领导者论坛”开幕。中韩青年代表共叙两国友谊,共话青年责任与梦想。李克强总理出席中韩青年领导力论坛并在讲话中指出,青年交流是中韩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两国关系的未来。希望两国青年以中韩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契机,集众智、汇众力,在创新创业中打造中韩合作美好未来。
代表团参加中韩青年领导者论坛、访问现代汽车蔚山工厂和釜山港、考察创造经济革新中心等创新创业点,在短暂的时间内,零距离认识了韩国。“一回生、二回熟”“先做朋友,再谈生意”成为中韩青年重复最多的话,还有韩国青年表示,在与中国青年交流的过程中,最能亲身感受到一个“情”字。
中国青年代表、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安波向韩国青年介绍了中国举办大规模创客交流会的情况。他说:“两国间青年创客的交流会,是寻找合作、互相增信的有效平台。而且相关的法律专家、金融专家等会为初创者进行辅导,协助了解当地各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多参加中韩间的交流会,互相增进了解。”
21岁的夏天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韩国人民的创新创造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韩国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让夏天很受触动,他希望在回校后,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在学校打造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平台。“正是这种务实的学习与交流才成就了两国真切的友谊。”夏天说道。
❻ 如果朝韩统一经济会怎么样
朝韩统一是韩国经济再次腾飞、为国家发展注入活力的良机。
没有人知道何时能实现统一,但要为早日迎来那一天竭尽全力。等朝韩实现统一后,韩国用于抵御120万朝军和核武器的防务预算将会减少。
朴槿惠计划向韩国全体国民宣传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的韩国的资本和技术若与朝鲜劳动力、天然资源相结合会带来巨大商机。
此外,就韩国经济政策,朴槿惠说,2014年将建立“创造经济革新中心”以扶持中小企业。主要目标是让中小企业凭借好点子无需提供担保就可获得金融支持。
❼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历史沿革
1988年8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火炬计划工作会议。以建设国家高新区为重要内容的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开始筹建。
1990年,成都高新区获准正式成立。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先期开发2.5平方公里。
1996年3月,从成都市武侯区成建制划入芳草、肖家河两个街道办事处和桂溪、石羊场两个乡,面积由2.5平方公里增加到47平方公里。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成都高新区设立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四川省成都出口加工区分设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以“一区两园”模式管理、运行。
2001年1月,位于成都市郫县的“成都现代工业港”划入成都高新区,设立成都高新区西区科技园,面积7平方公里。成都高新区由此形成一南一西两个园区,即“一区两园”的布局格局。
2003年12月,设立成都高新区西区办事处(后改为合作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农村的体制,管理南部园区、西部园区19个村、169个村民小组。西部园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为35.5平方公里。
2010年5月,从成都市双流县成建制划入中和街道。
201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升格变更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
2012年5月,新加坡与四川省合作的新川创新科技园在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开工建设。
2012年12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筹备组。
2013年9月,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筹备组变更为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办事处。 1991年,成都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0年,成都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
2001年,成都高新区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区域。
2006年,成都高新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单位。
2011年9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首批版权示范园区。
2012年4月,成都高新区被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
2013年2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2013年8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2013年9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
2013年10月,成都高新区启动“三次创业”计划。
2015年6月,成都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9月,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10月,中韩两国共同宣布,在成都高新区设立中韩创新创业园,依托中国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韩国创造经济革新中心等两国创新创造机构推动建设。
2016年1月,成都高新区与中国科技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2016年3月,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成都国际生物产业城。
❽ 八十年代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八十年代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在所有制方面,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工业生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❾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哪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八七会议”后的从城市到农村。
2、七届二中全会后的农村转移到城市。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
一、从城市到农村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之后,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在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位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农村转移到城市
1949年3月,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初,党的工作重心一直在农村,发动农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此次会议上指出,三大战役结束以后,敌我力量发生根本性变化,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同时会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第二次转移,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三、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
在“十年文革”结束两年后的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年动乱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全会的召开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准备了条件。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这是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9)创造经济革新中心扩展阅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
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引领下。
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共产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