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报为什么要发明
18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电报路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时,发明电报的基本技术条件(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也已具备。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这种电报很快在铁路通信中获得了应用。
⑵ 电报的历史
早在公元968年,中国便发明了一种叫"竹信"(Thumtsein)的东西,它被认为是今天电话的雏形。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却始于17世纪。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虽然这种方法不太切合实际,但他赐给这种通信方式的一个名字--Telephone(电话),却一直延用至今。
有人说,电话是一支唱了100多年的歌。它至今依然是声音缭绕,响彻寰宇。100多年来,电话作为传递人类话音的基本功能虽无多大变化,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它却经历了"磁石-共电-自动"的发展过程。
1753年2月17日,《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署名C.M的书信。在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电流进行通信的大胆设想。他建议:把一组金属线从一个地点延伸到另一个地点,每根金属线与一个字母相对应。在一端发报时,便根据报文内容将一条条金属线与静电机相连接,使它们依次通过电流。电流通过金属线上的小球便将挂在它下面的写有不同字母或数字的小纸片吸了起来,从而起到远距离传递信息的作用。
最早电报设备之一
1839年7月9日,英国退役军官威廉.福瑟吉尔.库克(Williain Fothengill Cooke)与伦敦高等学院的自然哲学教授惠斯登(Wheatstone)两人合作制成的5指针的电报机开始在伦敦的帕丁顿车站与韦斯特.德雷顿之间的铁路线上使用,距离达21公里。之后他们不断改进电报机,使这种电报机在英国铁路上一直使用到20世纪初。
五针式电报机
五针式电报的工作原理:两根指针指同一个字母正在传送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拍发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 发出了:“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一语。
莫尔斯发出第一封电报设备复制品
1850年8月28日,英国人约翰(John)和雅各布?布雷特(Jacob Brett)兄弟俩在法国的格里斯—奈兹海角(Cape Gris-Nez)和英国索兰海角(Cape Souther-land)之间的公海里用“巨人”号拖船在英法两国之间的多佛尔海峡敷设了第一条海缆,但只发几份电报就中断了,原因是有个打鱼人用拖网勾起了一段电缆,并截下一节高兴地向别人夸耀这种稀少的“海草”标本,惊奇地说那里面装满了金子。
1858年8月5日,第一份海缆电报横越大西洋。这条大西洋海底海缆于1857年8月7日从爱尔兰西海岸瓦伦西亚(Valentia)开始敷设,8月17日海缆在12000英尺深的水下崩断。1858年7月28日深夜,两只敷缆船再次在大西洋中部相会,拼接好电缆后敷缆船向相反的方向敷缆。8月5日,总长为3240公里的电缆敷缆完毕。凌晨二点四十五分,第一份海缆电报横越大西洋。8月12日美国和英国之间播发海缆电报,9月3日1点,由于报务员的错误导致电缆绝缘击穿而损坏。
1858年的敷缆船
1865年5月17日,为了顺利实现国际电报通信,法、德、俄、意、奥等20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了《国际电报公约》,国际电报联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 ,ITU)也宣告成立。1932年,7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决定自193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称为“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1969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四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把国际电信联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开展纪念活动。1973年国际电信联盟再次通过决议,要求各会员国继续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为了使纪念活动更有系统性,每年的世界电信日都有一个主题。
1857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电报大会
1866年7月28日,英国的“东方巨轮”敷设的第二条海底电缆传送了第一份电报,从此海缆成为通信上的一种正规的通信工具。
东方巨轮
1871年5月23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可以用中国文字打电报至香港。
1875年6月2日,美国人亚力山大.格雷厄姆.贝尔(Bell,Alekander Graham)发明了电话。至今美国波士顿法院路109号的门口,仍钉着块镌有:1875年6月2日电话诞生在这里的铜牌。
1876年2月14日,贝尔申请了那个著名的他和沃森一直研究着的装置——电话的专利。同一天另一个发明家格雷(1835-1901)也向美国专利局递交了相似设备的专利申请书,只因比贝尔晚了几个小时而痛失电话发明权。
贝尔获得电话的专利证书
1876年3月10日,贝尔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自己的腿上,疼痛之中他叫了起来:“沃森先生,快来帮我啊!”没有想到,这句话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工作的他的助手沃森的耳朵里。这句极普通的话,也就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的话音而记入史册。
贝尔的实验草图
1877年4月4日,美国人查尔斯?威廉姆斯设立了第一部私人电话线路,沟通他的各个工厂和他在萨默维尔私人住宅之间的联系。
1877年4月27日,爱迪生申请了一个专利,这是一个改进后的电话话筒。在此之前两周,也有人也申请了电话话筒的发明专利。但爱迪生的巨大成就使人们忽视了这个名叫Emile Berliner的人。电话话筒的意义在于使电话走向了实用。
1877年5月17日,波士顿防盗器商店的爱德文.豪迈士,首次使用电话总机系统,5路支线分别接到安有本店防盗警铃的5个办公室。
1877年7月9日,贝尔电话公司成立。
1878年1月28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好恩,第一个市内电话交换所开通,当时只有20 个用户。
1878年2月18日,世界上第一个电话号簿在美国New Haven Connecticut出版。
世界上第一个电话号簿
1878年3月25日,电话的发明者贝尔这样预言,“可以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联接到私人住宅、乡村、船舶和工厂等。也可以设立中电电话局,通过主干电缆线将各云贵联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城市中的任何两个地方都能直接通话。这个方案,即使目前难以实现,但我确信,这将是公众采用电话通信的发展方向。我还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电话线还可接通各国电话公司的总部,甚至全国各地的每个人都能与别的地方的人直接通话。”
1879年,爱迪生利用电磁效应,制成炭精送话器,使送话效果显著提高。爱迪生炭精话 筒的原理及其器件一直沿用至今。
1879年,底电话号码出现。由一位内科医师受马萨诸塞州流行麻疹的启发而提出的, 因为一旦接线员病倒,全城电话岂非瘫痪。
1881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在上海十六铺沿街架起一对露天电话,付36文制钱可通话 一次。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话。
1881年,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先后开通了各自的第一个电话网络。
1882年,电话线采用双绞线。这是英国教授休斯1879年发表架空线干扰的论文引起的结果。
1887年3月21日,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ertz)在实验中发现,电火花的能量能够越过空间传到远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但赫兹断然否认选用电磁波进行通信的可能性。他认为如要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的话,需要有一面面积与欧洲大陆相当的巨型反射镜。
1889年5月1日,威廉.葛雷德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发明了投币电话。不久,街头出现了电话亭。
1892年11月3日,用史端乔发明的接线器制成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拉波特城安装使用。这是第一部自动交换局。
史端乔交换机示意图
1895年5月7日,36岁的波波夫在彼德堡的俄国物理化学会的物理分会上,宣读了关于“金属屑与电振荡的关系”的论文,并当众展示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当他的助手雷布金在大厅的另一端接通火花式电波发生器时,波波夫的无线电接收机便响起铃来;断开电波发生器,铃声立即中止。几十年后,为了纪念波波夫在这一天的划时代创举,当时的苏联政府便把5月7日定为“无线电发明日”。
波波夫实验用的无线电接收机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和雷布金在俄国物理化学协会的年会上作了用无线电传送莫尔斯电码的表演。他们操纵自已制作的无线电收发信机,拍发了“Heinoich Hertz”(海因里希.赫兹)一词,以表示对这位电磁波先驱者的崇敬。虽然当时的通信距离中只有250米,但这却是世界上最早通过无线电传送的有明确内容的电报。
1897年5月18日,马可尼进行横跨布里斯托尔(Bristol)海峡的无线电通信取得成功,通信距离为14公里。
1899年11月22日,以新泽西协会组成了美国第一个无线电通信公司:美国马可尼无线电电报公司。
1899年3月28日,意大利物理学家G.马可尼在英国南福兰角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用来与法国维姆勒之间的通信,两地距离为31英里,实现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无线电通信。与同一时期在俄国受到冷遇的波波夫相比,马可尼要幸运得多,他得到了英国邮政部的全力支持。1896年6月2日,他获得无线电报专利;1900年10月,他在英国普耳杜建立一座大功率发射台,采用10千瓦的音响火花式电报发射机;1901年12月,马可尼在加拿大纽芬兰市的圣约翰斯港通过风筝牵引的天线,成功地接收到普耳杜电台发来的电报。马可尼的成功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轰动,推动无线电通信走向了全面实用的阶段。
马可尼发送第一封无线电报的设备复制品
1907年11月8日,爱德华?贝兰当众表演相片传真——用电传送图片。一般认为,是爱德华?贝兰使传真技术走向实用化,贝兰于1876年出生在法国,幼年时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
1920年2月23日,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话新闻服务开通。
第一个无线电话新闻服务
1920年6月15日,马可尼公司在英国举办了一次“无线电——电话”音乐会,音乐会的乐声通过无线电波传遍英国本土,以及巴黎、意大利和希腊,为那里的无线电接收机所接收。同年,苏联、德国、美国也进行了首次无线电广播。
1925年10月2日,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电视机。
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向公众展示了用以取代真空管的晶体管。
晶体管
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地球上第一次收到了来自人造卫星的电波。它不仅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 也意味着一个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时代即将到来。
1960年8月12日,美国国防部把覆有铝膜的、直径为30米的气球卫星“回声1号”(Echo I)发射到距离地面高度约160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通信试验。这是世界第一个“无源通信卫星”。由于这颗卫星上没有电源,故称之为“无源卫星”。它只能将信号反射,为地球上的其它地点所接收到,从而实现通信。但由于这种方式的效率太低,没有多大实用价值。
1962年7月10日,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NASA)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电星1号”(TelstarⅠ)(1963年2月12日,“电星1号”失效)。这颗卫星上装有无线电收发设备和电源,可对信号接收、处理、放大后再发射,从而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
“电星1号”(TelstarⅠ)
1962年7月11日,“电星1号”在美国缅园州的安多弗站与英国的贡希利站和法国的普勒默——博多站之间成功地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电视转播和传送多路电话试验。
为纪念1962年7月11日首次向法国进行电视转播而发行的纪念币
1963年7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发射了“同步2号”(Syncom Ⅱ)通信卫星,在非洲、欧洲和美国之间进行电话、电报、传真通信。由于这颗卫星有30度倾角,因此它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面作8字形移动,而非真正的“同步”,所以还不能称之为“静止卫星”。
太空中的Syncom卫星
1963年8月23日,肯尼迪总统引用莫尔斯拍发的第一份公众电报报文“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结束了他与尼日利亚总理会话,这是经“辛康姆(Syncom)”通信卫星的第一次电话会话,声音传播了72000多公里。
1964年8月19日,美国发射了“同步3号”(Syncom Ⅲ)卫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1958年12月18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仅仅工作了13天。从此,卫星通信进入实验阶段。1963年至1964年美国发射了三颗实验性地球同静止轨道卫星,只有第三颗卫星“同步3号”完全成功。
1964年8月20日,成立了以美国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为首的“国际通信卫星财团”,次年更名为“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即著名的INTELSAT。这一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其宗旨是建议和发展一个全球通信卫星系统,一视同仁地供世界各国使用,以便改进其电信服务。确立了卫星通信体制和标准地球站的性能标准,卫星通信业务从此正式成为一种国际间的商用业务。
1965年的4月6日,国际卫星通信组织(INTERSAT)发射了一颗半试验、半实用的静止通信卫星——“晨鸟”(Early Bird),又称为“国际通信卫星-Ⅰ( Intelsat 1)”,作为世界上第一颗实用型商业通信卫星,它为北美和欧洲之间提供通信服务,开创了卫星商用通信的新时代。“晨鸟”标志着卫星通信从试验阶段转入实用阶段,同步卫星通信时代的开始
第一颗实用型商业通信卫星-“晨鸟”
1999年2月1日,GMDSS系统在全世界各航运国家全面启用。与在此之前广泛应用的呼救信号“SOS”不同,GMDSS是是一个船岸间通信新系统——“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它由卫星通信系统和地面无线电通信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卫星系统又包括国际海事卫星分系统和极低轨道搜救卫星分系统两部分。GDMSS是建立在先进的卫星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的先进系统,在船只遇难时,不仅能向更大的范围更迅速、更可靠地发出救难信息,还能以自动、半自动的方式取代以前的人工报警方式。
参考:http://..com/question/1214609.html?fr=qrl3
⑶ 电报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发明人是谁
电报由查尔斯·惠斯通(Charles Wheastone)及威廉·库克(William Cooke)发明。两人并为发明在1837年取得英国的专利。在美国,萨缪尔·摩尔斯在接近同一时间同时发明了电报,并在1837年在美国取得专利。摩尔斯还发展出一套将字母及数字编码以便拍发的方法,称为摩斯电码。
首条真正投入使用营运的电报线路于1839年在英国最先出现。它是大西方铁路(Great Western Railway)装设在两个车站之间作通讯之用。这条线路长13英里,属指针式设计。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成功收发无线电电报。4年后,即1899年,他成功进行英国至法国之间的传送。1902年首次以无线电进行横越大西洋的通讯。
(3)电报发明的意义扩展阅读:
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成功拍发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由此开始,电报风靡全球。据有关资料记载,1871年和1873年,丹麦大北、英商大东两家电报公司先后敷设海底电缆,在上海登陆,设局经营电报业务。1883年,浙江正式开通电报业务。
到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报通讯进入鼎盛时期。杭州市区每天发送电报5000份,1988年到达顶峰时全年的电报业务量为194.85万份。
除了电报业务之外,还提供鲜花礼仪服务,客户发送电报的同时还可以附带预定鲜花,届时鲜花和信件都会送到收件人手中,类似于现在的增值服务;还有电报人之间聊天用电报码,甚至还有人用数字码表白的。
进入21世纪之后,各地的电信局陆续开始关闭电报业务。2017年6月16日,北京电报大楼的电报业务正式关闭,标志着电报时代的彻底结束。
⑷ 电报的发明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发明电报
无限电报的发明者是莫尔斯,电报的发明方便了人们的联系,是信息时代的开端。
为什么说发明电报是大势所趋呢?因为古老的通讯方法非常不便捷。比如说上面提到的信鸽,信狗等长途的通讯方法。他们受信鸽和信狗自身条件的桎梏,假如在传播的过程的途中信鸽或者信狗出现了意外,那么那封通讯信件就没有办法传递到我们想要传递给的那个人,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信者并不会知道自己的信件出了意外。这对于具有急事想要联系的人来说是非常耽误事情,非常不方便的。并且这种传统的通讯传递方式还受天气条件的影响,这天气条件很不理想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进行这种长途的通讯传输的,因此,发明电报是大势所趋,是为了满足人民需求。是文明发展的标记,是科技进步的体现。
⑸ 伽利尔摩·马可尼无线电报发明成功有哪些作用
1897年,他在伦敦成立了马可尼电报公司,由英国政府代办,马可尼亲自兼任董事长。第二年7月,马可尼的无线电报装置正式投入商业使用,第一次用无线电为爱尔兰首都柏林《每日快报》报道了有关金斯汤赛船的情况。马可尼无线电报的发明成功,使海上航行安全得到了保障。1899年3月3日,东凯旋号船被另一条船撞破,正在危难之时,许多地方都收到了呼救信号,很多船立即赶去抢救。
⑹ 电报机的发明家、发明时间、意义
1832年俄国外交家希林制作出了用电流计指针偏转来接收信息的电报机,1837年6月英国青年库克获得了第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1835年美国画家莫尔斯经过3年的钻研之后,第一台电报机问世。电报机是用以发送和接收电报的设备,莫尔斯成功地用电流的“通”“断”和“长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电码。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
⑺ 莫尔斯电报的发明有何重大意义
莫尔斯电码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是电报发明史上的重大突破,而摩尔斯电报的发明则是将电码的设想变成现实,是世界电信史上光辉的一页~
⑻ 电报有什么作用
人类远距离快捷通讯时代的来到
——1832年电报的发明莫尔斯是一位画家,他对绘画很熟悉,已经从事多年并小有名气。
莫尔斯已经41岁了。
莫尔斯对电学和机械一窍不通。
但是,莫尔斯改行了。
改学了电学与机械。
最后,他发明了电报!
事情要从1832年那个美丽的秋天说起。
“萨丽”号游客轮在大西洋海面上乘风破浪,赶赴美国的纽约。人们互相攀谈闲聊。有一位青年人的谈话吸引了很多人。这位青年人是杰克逊。他不知道,由于他的这次很普通的旅行谈话促使了近代一个重大发明的诞生。
莫尔斯虽然听不懂杰克逊的一些术语,但是电的奇妙却深深地打动了他。他放弃了自己的艺术领域,开始研究“电报”。
莫尔斯把自己的工作间变成了研究室。他在大学担任美术教授,以挣得必要的钱,同时向大电学家亨利学习电学知识。
对于一个41岁的人来说,这是多么不易呀!
莫尔斯先了解了前人的发现:
最早的是安培。安培用26根导线连接两处26个相对应的字母,利用发报端控制电流的开关,利用收报端的字母旁的小磁针感应联接字母的导线是否通电,从而确定信息。
后来就是莫尔斯的老师,美国物理学家亨利了。亨利提出接力赛式的传导,在线路的中间加装电源,以增强电流,从而进行远距离传输。
莫尔斯从亨利那里学习技术与电报理论。他很快就制造了自己的电磁铁,发明了“继电器”。
三年时间一晃而逝,莫尔斯的积蓄不多了,但是发明还是没能成功,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26个字母符号太复杂。
终于有一天,莫尔斯看到飞溅的电火花想到了这些:“电火花是一种信号,没有电火花是另一种信号,时间间隔也是一种信号,有电与没有电,时间间隔的有无,这可以互相组合代表字母与数字,从而传递信息,双方都知道编码规则,就可以互相翻译了。”
电码与电路的对应关系被解决了。莫尔斯发明了只用点和横两种符号的电报系统,人们称为“莫尔斯码”。
莫尔斯的数学进制与编码知识十分薄弱,他能想到这一点,难能可贵。
莫尔斯特意求助一位机械学知识较丰富的青年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研制,莫尔斯终于在自己经济最拮据的时期研制成功了电报机。
1837年9月4日,莫尔斯的电报机在500米范围内工作了,当助手从另一端接收到信号,两人的内容准确无误没有丝毫出入的时候,莫尔斯兴奋极了。
但是国会的议员们认为电报无用。通信即可,为什么要架设专线呢?当时没有发现无线电波,人们认为架设专线发报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1843年,在莫尔斯的鼓动和再三提议下,又看到别的国家也在进行电报研究,美国国会终于动心了。
经过两年多的铺设,一条由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60公里实验电报线路成功开通。
1845年5月24日,第一次有线电报发出了。美、英先后成立了电报公司。电报事业迅速在欧洲发展。人们远距离迅速通讯的时代到来了。
⑼ 电报的发展对国家起到什么作用
电报作为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作为一种先进的通讯工具,很快在各国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西方列强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纷纷要求在中国架设电线。为了防止电线被列强所侵占,清政府开始自建电线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晚清的社会进步。本文以电报的作用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这些作用中可分析出电报的传入对整个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修建电线的历史背景。从对电报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中国的创办经过这一历程进行分析。简介电报在中国创办之初国人对其强烈排斥,到后来的积极创建这一巨大转变。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在军事中的作用,通过阐述电报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实际效应,从而说明这一先进技术在对军事上的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叙述在商业及其他方面所起的作用,说明这一技术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架设和创建电报业是中国历史的必然和时代要求。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一方面。
⑽ 马可尼的无线电对人类的意义
G·马可尼(Guglielmo Marchese Marconi)1874年4月25日出生在Bologna,意大利物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1894年,20岁的意大利青年马可尼从杂志上读到悼念赫兹的文章和他生前的感人事迹,受到极大启发:“如果利用赫兹发现的电磁波,不需要导线也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了”。马可尼为自己的大胆设想所激动,他立下宏愿,决心开拓无线电通信事业,把赫兹的研究成果付诸实际应用。
在家人的支持下,马可尼就在自己家中进行实验,他用赫兹的火花放电器作发射机,用布朗利的金属粉未检波器作接收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电磁波的发送和接收实验,并在实验中发现,利用天线可使发射距离增加。
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在1895年,马可尼成功地进行了约3公里的无线电通信。几乎与马可尼同时,俄罗斯军官波波夫也研制成功了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然而,马可尼向意大利政府提出的专利申请却未被获准。
1896年,马可尼回到他母亲的故乡英国。他在英国不仅得到了无线电通信发明专利,而且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马可尼发送第一封无线电报的设备复制品
1897年5月18日,马可尼进行横跨布里斯托尔(Bristol)海峡的无线电通信取得成功,通信距离为14公里。 1897年,马可尼在伦敦设立了马可尼无线电报通讯有限公司, 从事无线电报的研发工作。但是由于人们对无线电报的怀疑,该公司举步艰难。该公司于1900年成为马可尼无线电报有限公司。
1899年3月28日,意大利物理学家G.马可尼在英国南福兰角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用来与法国维姆勒之间的通信,两地距离为31英里,实现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无线电通信。同年,马可尼将他的无线电器件装备了几艘军舰。与同一时期在俄国受到冷遇的波波夫相比,马可尼要幸运得多,他得到了英国邮政部的全力支持。
1899年11月22日,以新泽西协会组成了美国第一个无线电通信公司:美国马可尼无线电电报公司。
1900年10月,他在英国普耳杜建立一座大功率发射台,采用10千瓦的音响火花式电报发射机。
1901年12月,马可尼在加拿大纽芬兰市的圣约翰斯港通过风筝牵引的天线,成功地接收到普耳杜电台发来的电报。完成了自英国到加拿大,横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实验,并取得圆满成功。马可尼的成功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轰动,推动无线电通信走向了全面实用的阶段。
1909年与卡尔·布劳恩共同获得19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6年起,马可尼开始使用可以更有效地传输辐射能的短波无线电波,到1929年,一个世界性的通讯网形成了。
1920年6月15日,马可尼公司在英国举办了一次“无线电---电话”音乐会,音乐会的乐声通过无线电波传遍英国本土,以及巴黎、意大利和希腊,为那里的无线电接收机所接收。同年,苏联、德国、美国也进行了首次无线电广播。
由于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装置,实现了人类史上第一次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为此,他在190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波波夫同被人们誉为“无线电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