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宪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有何规定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如下特征:
(1)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2)宅基地使用权的用途仅限于村民建造个人住宅。个人住宅包括住房以及与村民居住生活有关的附属设施,如厨房、院墙等。
(3)宅基地使用权实行严格的“一户一宅”制。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但如果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4)福利性:宅基地的初始取得是无偿的
1、宅基地问题是怎么来的一般而言,住宅与土地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公民的私财,可以继承、转让和买卖。“宅基地”则是一个“中国特色”问题。
2、经过“土改”,建立了农民私人所有的土地制度,大部分地区的农民领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权证书》。
3、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私有,但由集体统一经营,农民的宅基地则依然由农民保留所有权和处分权。
4、经过“人民公社”运动,确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宅基地也归集体所有,农民只对宅基地享有使用权,并且不能出租、买卖等。
5、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仅允许宅基地使用权人出租、出卖地上建筑物。可见宅基地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财产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反映。
6、宅基地使用权是不可继承的。
Ⅱ 宅基地使用权怎样变更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经本村委会同意;二是转让人内与受让人为同村人;三是转容让人户口已迁出本村或“一户多宅或多房”。如系一户一宅,须明确表示不再申请宅基地,且有证据表明其已有住房保障,如与其他近亲属合户居住;四是受让人无宅基地;五是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须与住房一并转让。
Ⅲ 宅基地在户口迁出后,使用权还在吗
户口迁出后,你就不在是本村村民,也就失去了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回和支配权。
农村的宅基地是答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户口迁出后,你没有权利转让和出卖宅基地,由村委会无偿收回。
如果宅基地上有建筑物的(房屋),根据国家物权法,宅基地上的建筑物(房屋)属于个人所有,你对宅基地上的建筑物有使用权和支配权,赠予和出卖都可以,宅基地随房屋一起走。没有建筑物的,由村集体收回。
(3)退出宅基地使用权扩展阅读;
2018农村宅基地新政策出台,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该规定表明法律并未禁止农民出租、出卖住房,而是在农村村民出卖住宅以后,农民丧失了再申请宅基地的权利。
宅基地属本村村民所有,你已成为城市户口,就不该有宅基地。现在的农村政策比城市好,不建议转为城镇户口。
Ⅳ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
从受来让的主体上,可以分为向本集源体经济组织成员和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让。如果受让方也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过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则应当认定买卖行为有效。
《宪法》第十条
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其所有权属于集体,而农民作为经济组织的成员,対于宅基地拥有的是用益物权,即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其处分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
《合同法》第五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所以,如果事后经过农村集体组织同意,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反之,则应认定其合同无效。也就是说,对于此种情况,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以及进行登记是转让有效的前提。
(4)退出宅基地使用权扩展阅读
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进行转让的条件
1、需经本村村民委员会同意和乡级政府的批准。
2、转让人与受让人同为本村村民。
3、受让人无宅基地,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
4、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须与住房一并转让。另外,转让人户口应该已迁出本村或属于“一户多宅或多房”。
5、如系一户一宅,须明确表示不再申请宅基地,且有证据表明其已有住房保障,如与其他近亲属合户居住。符合以上条件,房屋买卖才能万无一失。
Ⅳ 转非农户口后还有宅基地使用权吗
没有宅基地使用权抄
Ⅵ 宅基地使用权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农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权发生争议时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宅基地上的房屋在每个家庭中的价值也愈加突显,纠纷也明显增多。笔者作为一名房产律师,接到的案件和咨询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主要集中在:翻建,加建中和邻居发生是否超占邻居地盘的纠纷;共用道路、排水的纠纷;宅基地使用权买卖、互换的纠纷;祖宅遗留的宅基地使用纠纷;分家析产但未登记产生的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村委会是否履行宅基地分配的纠;宅基地被征收后产生的补偿款分配纠纷。
那么遇到这些纠纷该怎么办呢?是不是第一时间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呢?有一名网友在平台后方留言诉说了他的遭遇和做法!
该网友陈述,他在农村有一个院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在他本人名下,他的房屋有两排,其中北侧的房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侧留有南北四五米空地,有一道石头墙形成院落,但该网友外出打工,整个院落并未有人长期居住。直到2014年,该网友发现邻居李某修建的房屋院墙已经侵占了自己的宅基地面积,于是,多次出面要求邻居李某自行拆除院墙,退还多占的面积,但李某坚持认为自己的宅基地是从同村村民刘某处购买的,刘某当时提交的建设用地使用证的红线图显示,他现在的院墙在自己的红线范围内。双方互不相让,最后,该网友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明确占用的部分属于自己所有。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双方提交的各自的建设用地使用证和宅基地登记卡,显示二人的宅基地面积互相有重叠的部分,但这就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的争议,非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于是裁定驳回了该网友的起诉,该网友经过上诉,二审维持一审的裁定。
现在该网友非常疑惑,不明白法院这样裁定的依据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说法:
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应先由政府解决,只有对人民政府处理决定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 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Ⅶ 自愿退出宅基地你会选择有偿退出自己的宅基地吗
目前,部分地区在试点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但很多人并不愿退出,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农民为什么不愿退出?农村宅基地除了作为在农村生活的人们日常居住场所之外,还有哪些值得农民去好好的利用的呢?农民不愿意退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农村宅基地的价值
1、农村宅基地可永久使用。在城市买的商品房的使用期只有70年,而宅基地的使用权是永久的(只要宅基上的房子不灭失,城市户口的继承人也可通过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
2、农村宅基地可以在村集体内部进行转让。国家明确规定:不允许城市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但如果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是可以转让的:(1)转让人与受让人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经济组织同意;(3)宅基地使用权与合法建造的住房一并转让。(4)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3、退出宅基地可以获得一次性补偿。目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发展,也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城市里落户定居。那么,自愿在城市里落户,并自愿退出所拥有的农村宅基地的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金,补偿具体金额与当地经济水平有关。如安徽宁国就规定,自愿退出宅基地且今后不再重新申请宅基地的,对于法定范围内的面积,每亩补助4万元至6万元;超出部分,按照每亩2万元至3万元予以补助。
4、农村住房可以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目前我国已在部分地区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政策图解: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怎么贷? - 土流网
二、农民不愿退出的原因
1、农民出于对农村的感情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在农村,从开始的土坯房子到后来的砖瓦房,大部分农民为了有个舒适的家可以说是奋斗了大半辈子。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突然说让退出宅基地,村民对于自己辛苦建起的家园会有非常浓厚的不舍之情。
2、一部分村民是考虑自己的后代。
只要户口在农村,农民就能免费使用宅基地,农民的后代也是如此,只要不把户口迁出农村就可使用宅基地。一旦退出后,自己的子孙后代就没法再享受这份福利了。考虑到这一方面,村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3、宅基地的升值空间很大。
在农村,大家都知道,现在申请宅基地非常困难。目前国家也在部分地区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意味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同国有建设用地一样直接进入土地市场进行市场化的有偿使用。另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也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说明农村土地会越来越值钱。留着宅基地,以后不管是拆迁,还是农村社区改建,补偿的费用可能比现在退出补偿要高,所以村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4、村民是为自己老了考虑。
(1)进城买房的村民多半是为自己孩子买的,孩子没结婚还好说,要是孩子结婚后,两代或者三代人生活在一百平方左右的空间里,总归是不方便。
(2)村民年龄大了无法外出打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又高,不如在农村生活。
(3)农村的空气比较新鲜,阳光比较充足,想要晒衣服被子等干啥也比较方便。
(4)农村地方比较宽敞,老了可以在家种种菜养养家禽之类的,纯天然无添加的菜吃着也会比较安全。
(5)很多农民的亲人朋友都住一起,没事串串门,大家一起玩也比较自在。
(6)农民考虑到老了有地方落脚,所以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Ⅷ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什么情况下会消灭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绝对消灭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绝对消灭是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存在了,即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客体——宅基地不仅与其主体相分离,而且他人也未取得其权利。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宅基地灭失。宅基地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客体,宅基地因地震、火山喷发、河流改道、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不能恢复原状,不能继续使用或者灭失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归于消灭。当然如果只是宅基地上的建筑物或其他附属设施灭失的,不影响宅基地使用权的效力。
(2)国家和集体的征收。国家和集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农村宅基地进行征收,并改变了该宅基地的用途的,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消灭,任何人不能再取得对该地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相对消灭
宅基地使用权的相对消灭强调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某一特定成员丧失了自己的宅基地使用权,但这块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仍客观存在。相对消灭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因放弃而消灭。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可以放弃宅基地使用权。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
农村村民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是无偿的,随时可以放弃,但应当事先通知宅基地所有权人,以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
(2)因转让而消灭。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原来的使用权人就会丧失对该宅基地的使用权。根据《土地管理法》等法规的规定,农村村民在合法转让宅基地使用权之后,不得再申请宅基地。
(3)因撤销而消灭。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村民,必须按照规定的用途利用宅基地,擅自改变宅基地的用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权撤销宅基地使用权,村民从而就会丧失宅基地使用权。
(4)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宅基地而消灭。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家土地管理局《确定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有权收回宅基地,而消灭原来设定的宅基地使用权。但是,原来具有宅基地使用权的村民有请求相应损失的补偿的权利。另外,宅基地使用权人因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权收回宅基地消灭原设定的使用权。
在这些消灭情形中,只有因土地灭失及国家和集体的征收才能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的绝对消灭。其他任何情形都不会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的绝对消灭。在具体实践中,征收导致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情形也很多见,但这种使用权消灭的前提是征收程序的合法完成。
Ⅸ 国家后来会出台农村农民自愿退出土地宅基地山林承包使用权的补偿政策吗
2017年农复村偷尝退出宅基地的补偿制政策各地标准不一。
例如山东平度市出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办法规定:“单户退出宅基地使用权的,对原宅基地上建筑物拆除复耕,经验收后,按复耕面积给予复耕者补助,补助标准为20元/平方米。全部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自宅基地拆除复耕验收合格之日起24个月内在平度市行政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享受每户1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货币补助。
Ⅹ 我要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国家有补偿吗
听说,有大部分的农民不同意,主要是补偿标准不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