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贵州安顺地戏的别称是什么
安顺地戏也叫傩戏,源于古代的“跳神”,演员戴着大的木刻面具,有复古感。因为演出不用戏台和苗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为傩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
『贰』 安顺地戏的艺术特色
地戏面具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刻的艺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置的面具,未经法事前,可以随便放置,视为木雕;一经点将封号,即为神物。“开光”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由雕匠主持。先将脸子郑重陈列在神龛上,然后杀一只大公鸡,以鸡血点在脸子上,同时念动开光词,赋脸子以生命。
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杨木精雕细刻而成,做工讲究,神态生动。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部分组成。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俗称“五色相”。除主将外,还有小军、道人、丑角、动物等类别。诸多面具中,武将面具最复杂,可细分为少将、老将、女将、番将、正派将军、反派将军等。面具五官造型,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必遵循“少将一枝箭,女将一棵线、武将烈如焰”之说;嘴的刻法有“天包地”与“地包天”两种;眼则是“男将豹眼圆瞪,女将凤眼微闭”。
就技法而言,地戏脸子多为浅浮雕与镂空相结合,精细却不繁琐;色彩上用贴金、刷银的亮色,以及红、绿、蓝、白、黄、黑,几乎没有一种颜色不可拿来用上。有的面具还要镶嵌上玻璃片,华丽堂皇,十分了得。
地戏演出时,演员无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地戏面具的戴法与傩堂戏不同。先用青纱长统套头将头包住,置面具于额头之上,而不是象傩堂戏那样戴在脸上,这是便于武打 。 地戏演出的剧目、本子又叫“地戏谱”,“谱,布也,列年事也。”地戏具有以史为线索的性质。民间艺人有“戏叙史册”之说,陶关地戏队大旗上就有这四个字。按历史年代编排,现存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郭子仪征西》、《残唐》、《二下南唐》(飞龙传) 、《初下河东》、《二下河东》、《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二下偏关》、《八虎闯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飞传》、《岳雷扫北》等,全是唱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构成了军傩最主要特色 。
『叁』 郭明的工作简历
1980.9——1984.7 贵阳师范学院(现贵州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学习
1984.8——1986.8 安顺师专政教科(现安顺学院政法系)任教,任科政治辅导员
1986.9——1987.8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助教进修班学习,任班团支部书记
1987.9——2005.9 安顺师专政史系教师
2005.9——2008.3安顺学院政史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
2008.3——2009.3 安顺学院政法系党总支专职临时负责人
2009.3——2009.11安顺学院政法系副教授
2009.11至今安顺学院政法系副主任,副教授
主讲课程:《哲学》、《伦理学》、《形式逻辑》、《法律逻辑学》、《法律文书写作》、《刑法学》
研究方向: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教育法制问题研究
科研情况:在学校第一届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本人为第一署名人的教研论文《政教专业开设社会调查课的探索与实践》获当年最高奖(二等奖)。
近年来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贵州文史丛刊》、《贵州政报》、《安顺师专学报》、《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安顺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对当前高等教育中法制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浅析清末“南笼起义”原因》、《安顺地戏道德价值初探》、《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析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学校责任》、《正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安顺”论文公开发表情况分析》、《论和谐社会立法上相对主义的公平观》等学术论文。
『肆』 安顺地戏 作文
安顺地戏分布于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为中心及市属的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开发区,以及邻近的清镇、花溪、长顺等地。在全部300堂地戏中,仅西秀区就有190多堂。(一个地戏队只演一部大书,称一堂)
安顺地戏已有六百来年的历史,其存在与明初开发黔中安顺有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调集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一举击溃元朝盘踞云南的残余势力。战事既平,朱元璋虑及云南地处边陲,贵州又是土司势力长期占据之地,若无重兵屯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故把战略重点转向贵州,命征南大军沿云南到湖广驿道就地屯守,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普定、安庄、平坝),2个守衙千户所(关岭、柔远)。于是,贵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称谓的“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来了。
地戏,俗称“跳神”,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演出单位,演员的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演出时间为每年的新春佳节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时节。成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为了祈盼一年的辛劳获得丰收,为了来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以大姓为主体的农民戏班在寨中空地围场跳起了地戏。届时,全村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围场观看。娱神与娱人相得益彰。
安顺地戏是古老的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续修安顺府志》)。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是表现争战格斗的打杀。所演的三十来部大书,是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内容单一,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没有才子佳人戏、清官公案戏、绿林反叛戏、怪诞神话剧,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反映的时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
安顺地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其余部分是带有驱邪纳吉成分的傩戏活动。由于屯堡人的神灵观,更给地戏赋予“傩愿”的性质,村民还会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时候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去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安顺地戏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广受海内外人士关注,曾造访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多次到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欢迎,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活材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在多元型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地戏在逐渐萎缩,演员年龄偏大且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如此下去,令人担忧,保护这一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戏剧转型活资料的古老剧种,已到刻不容缓之期
『伍』 安顺地戏的由来是什么
地戏
『陆』 安顺地戏的历史:
安顺地戏已有六百来年的历史,其存在与明初开发黔中安顺有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调集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一举击溃元朝盘踞云南的残余势力。战事既平,朱元璋虑及云南地处边陲,贵州又是土司势力长期占据之地,若无重兵屯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故把战略重点转向贵州,命征南大军沿云南到湖广驿道就地屯守,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普定、安庄、平坝),2个守衙千户所(关岭、柔远)。于是,贵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称谓的“屯堡人” ,地戏也就随之而来了。
『柒』 贵州的特产有什么
酸菜饵块粑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制作方法:煮。酸菜切成细节,饵块粑切成0.5厘米宽、5厘米长的条,锅内烧沸水,将酸菜放入水中煮2-3分钟,加入猪油、盐、味精、姜沫,然后放入饵块粑煮熟,加入熟火腿搅匀稍煮,撒上葱花即成, 风味特色:汤酸味鲜,清香绵软。 技术要领:最好选用兴仁饵块粑。( 安顺)......[详细]安顺破酥包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原 料:面粉1000克,酵面150克,猪油150克,熟面粉、碱、温水等适量。 调 料:猪夹心肉500克、料酒、盐、酱油、白糖、味精、胡椒粉、姜沫、葱花、骨头汤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将夹心肉剁成肉沫,加调料拌匀,将骨头汤慢慢加入。用劲搅至起粘性成为鲜肉馅;将酵面用温水化开,加入面粉揉成稍软的面团,发酵好后加碱揉匀。然后将发酵面团擀开成面皮,刷上猪油,撒少许熟粉,卷成长条状,扯成85克重的剂......[详细]莲蓉小鸡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原 料:澄粉300克,生粉、猪油等适量调 料:莲蓉100克。 制作方法:蒸。先将澄粉用开水烫熟,加入少许生粉,猪油揉匀成澄粉面团,揪两小砣分别用食红、食黄揉成红、黄面团待用,再将白色的澄粉面团下剂10个,包入莲蓉馅心,捏成小鸡坯子,并用花钳子夹出鸡翅和鸡尾,用20颗黑芝麻点缀成“眼睛”,黄色的面团捏成鸡嘴,红色面团捏成鸡冠子,做好的莲蓉小鸡装盘中入笼蒸5-6分钟,出笼摆入铺有菜松的盘中即成。......[详细]乌米倒提粽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原 料:黑糯米500克,粽粑叶250克,稻草芯25克。 调 料: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煮。黑糯米淘洗干净,滤干水。粽粑叶、稻草芯洗净用开水烫软。取两张粽粑叶卷成一头尖的筒状,用草芯1棵在一头打个结穿过尖角部,草结部留在筒中,舀入糯米25克并用筷子舂紧,将粽粑叶折拢封口成三形,用草芯1棵把封口处捆牢,剪去草芯多余部分,把穿过粽子的草芯提起来10个捆在一起,用冷水浸泡2小时后入锅煮1小时至熟,......[详细]碗耳糕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原 料:大米1千克,果脯适量。 调 料:白砂糖100克,红糖100克,碱适量。 制作方法:蒸。先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透心(中途换水泡),然后将水带米舀入石磨中磨成米浆,将少部分制成“熟芡”,其余的米浆滤干水后,用布口袋装起让其自然发酵。将融化的白糖与一半熟芡掺入部分米浆,表面上撒少许果脯;融化的红糖与另一半熟芡和匀后掺入剩下的米浆中呈金黄色,然后两种米浆分别舀入......[详细]南瓜包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原 料:糯米250克,五花肉250克,鸡蛋50克,炸花生米10克。 调 料:红油、盐、味精、葱花、甜酒酿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先将五花肉洗净煮熟,切成小丁,入锅加盐炒出油后,滗去油放入甜酒酿炒至肉丁呈棕红色时捞出,鸡蛋打入碗内调散摊成蛋皮切成丝待用。糯米淘洗干净浸泡后入笼蒸熟,舀入大碗内,放上红油、盐、味精拌匀、撒上脆哨、蛋皮丝、花生米、葱花即成。 风味特色:软糯香辣,油而不腻。为贵......[详细]梅花香芋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原 料:澄粉250克,猪油、可可粉等适量。 调 料:香芋250克,白糖、核桃仁、芝麻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将澄粉放盆内,倒入开水并用面捧搅匀,稍凉后加猪油擦匀制成澄粉面团。芋头去皮煮熟压成泥,入炒锅中加白糖炒干水汽,下入猪油炒至“翻沙”起锅,同时将桃仁、芝麻烤香压碎,拌入炒好的芋泥中和成馅心。将皮拌下10个面剂包入馅心,用花钳子捏成梅花形放入盘中,将少量面团加入可可粉、揉匀成咖啡色,在盘......[详细]荞凉粉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原 料:荞凉粉300克,酥黄豆20克,酸萝卜20克,大头菜粒、炸花生米适量。 调 料:红油、麻油、花椒油、酱油、醋、味精、姜汁、蒜水、芜荽、葱花等适量。 制作方法:拌。将荞子去壳,磨成粉加水和适量的明矾水调匀,荞粉与水的比例为1:4,入锅用微火搅熟倒入盆内冷却成荞凉粉,然后将荞凉粉划成小菱形块,摆于盘中成菊花形状,放入酥黄豆、炸花生米、酸萝卜、大头菜、芜荽、葱花等。......[详细]篮球鸽蛋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盖世闻名的菌中珍品——竹荪。在游览贵州旖旎风光之余,品尝一下用贵州特产竹苏烹制的佳肴,将会使游兴倍增,乐趣无穷。 竹荪,又名“竹参”,亦称僧竺覃,是野生于深山竹林中的一种隐花菌类植物,其顶部为钟状菌盖,盖下长着白色菌网,十分美观。由于它鲜香味美,营养丰富,同时具有清心明目、滋阴补肾、润肺益气之特效,和保持菜肴数日不腐不馊之奇功,历来被视为名......[详细]天麻鸳鸯鸽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天麻鸳鸯鸽”,顾名思义,是以天麻和鸽子为主料,将天麻切成小颗与净鸽蒸制以后加入鸡绒丸子、嫩豌豆苗和调料而成。此菜因犹如鸳鸯戏水而故名。具有汤质清澈,色泽淡雅,肉质鲜嫩、爽口的特点传说,古时候有一家身居深山务农的父子俩,父亲因头晕而卧于床。一天,儿子上山牧羊,听到树上有斑鸠叫声,他爬树抓了两只幼斑鸠突然,疾风骤起,飞砂蔽天,遍地树木摇摆,唯见天麻草巍然不动。牧童挖了几枚天麻,回家后与斑鸠同煮给他父......[详细]宫保鸡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名菜宫保鸡,由于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为中外各界人士所颂,被誉为黔菜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宫保鸡流传已有100多年历史,它的创始人丁宝桢为贵州平远(今织金县)人。丁富于创造精神,清咸丰三年(公元一八五三年)考中进士,官至山东巡抚和四川总督。他因在西南边陲抵御外敌有功,被朝廷授予太子少保衔。按清朝的习惯称呼,太子少保也称作“宫保”,所以时人皆称他为了宫保。 丁宫保在家乡居住时,经常设宴招待父老亲......[详细]烧烤香猪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即黔桂香猪。香猪是苗族人民将野猪长期驯化、精心培育而成的珍贵品种,具有皮薄、骨细、肉嫩、味美、清香、不腻的特点,是我国独有的地方良种。以贵州香猪制成烧烤猪,堪称绝佳美味。( 安顺)......[详细]精辣脆皮鱼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贵州槽辣椒,是黔味菜肴的调味品之一。糟辣椒清香脆嫩,其味鲜咸,经久不易变味,能促进食欲开胃,生熟荤菜都可食用,颇具独特的地方风味。糟辣脆皮鱼,是贵州传统名菜之一,大小宴会及居家请客,均常把这道菜作为款待客人的佳肴。此鱼的风味是壳脆肉细,色红油亮,鲜香可口,味略酸、甜、咸而微辣,是下饭佐酒之佳肴,食后使人余味无穷。( 安顺)......[详细]鸡绒银杏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银杏常称白果,不仅可做成食品,还可入药治久咳气喘,小便自浊,白带;偎熟能治夜尿病。鸡绒银杏,为筵席中之佳。此菜肴,油壳清香,银杏软糯,油而不腻,热烫味浓。呈淡菜绿色,盛入蓝色花盘内,令人悦目爽心。是黔味名菜之一。( 安顺)......[详细]安顺地戏面具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地戏在安顺地区广为流传。每年春节之后,十五以前,就可见到在露天平地上,农民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称为"玩新春"。在谷子扬花季节则演出"跳米花神",预祝丰收,同时也寄托着农民逐疫、纳吉的美好愿望。 地戏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戏、宫庭戏、军戏、寺院戏等4种类型。 安顺地戏的情节主要来源于历史事实,他们往往只演《三国》、《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中金弋铁......[详细]安酒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安酒产于贵州省安顺市,这里与世界闻名的黄果树瀑布仅距五十公里,故注册商标为黄果树。安顺产好酒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米酒。今日安酒生产则始于三十年代的周记酒坊“醉群芳”,系采用大小曲酿造的生产工艺。解放前夕,酒坊倒闭。一九五三年恢复生产后,一九五八年试销东南亚等地,获得好评。一九六三年以来蝉联了历届贵州名酒称号。安酒生产于七十年代采取兼收并蓄的方法,学习引进了浓香型酒的生产工艺,以酒的质地更上一层楼。该......[详细]安顺百花串酱菜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安顺百花串酱菜已有悠久的生产历史。据说,最初是四川峨眉山一老僧云游至安顺,在临终前将制作百花串酱菜的技艺传给弟子夏绍荣。夏绍荣腌制的百花串酱菜质鲜味美,品质殊佳,曾博得中外食者的赞赏。百花串酱菜是选用四季时令鲜菜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瓜、棒瓜、茭瓜、羊角菜、大 头菜、苤蓝、箭杆白、洋姜、蒜苔、蒜头、洋芋、嫩子姜和豇豆等为主要原料,再配以花椒、胡椒、八角、公丁、小茴香、山奈、草果、桂皮、桂仁......[详细]包谷粑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原料:新鲜糯包谷米(玉米)500克,白糖50克,包谷叶10张。制作方法:蒸。包谷米磨成茸泥,加入白糖拌匀,捏成10个三角形状包谷粑,每个约重50克,用新鲜的包谷叶包上蒸熟即可。风味特色:糯软香甜,色泽淡黄,营养丰富。......[详细]刺猬包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原 料:荞面粉200克、粘米粉50克,黑芝麻20颗。调 料:莲蓉200克,白糖、蜂蜜等适量。制作方法:蒸。荞面粉与粘米粉加水揉成荞面团;莲蓉加入白糖、蜂蜜拌匀成馅心。将荞面团下成10个剂子包入莲蓉馅捏成刺猬生坯,再用剪刀剪出“刺”,芝麻嵌上眼睛放入盘中入笼蒸熟即成。风味特色:形似刺猬,馅心甜香。此品在全国“红心袋”杯中餐烹饪技术大赛获桂林赛区金牌奖。技术要领:......[详细]贵州蜡染 [推荐指数] [关注指数] 0
贵州蜡染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所谓蜡染就是蜡画和染色两种工艺的简称。蜡染的方法较为简便,即用铜片制成的专用“蜡刀”,蘸上蜡液,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地绘成各种花草、鸟兽、虫鱼等图案。然后放进蓝靛缸里浸染若干次,捞出后放在锅里用开水煮去蜡质,再用水清洗,把浮色洗掉,即呈现出各种白色图案。贵州安顺生产的蜡染最著名,安顺蜡染花纹细致,色彩浓郁。常见的图案有山川风景、花鸟虫鱼、仕女人物、古代文物
『捌』 安顺地戏的面具有哪些特色之处
刘官乡是安顺市下面的一个乡镇,在地戏面具的制作上,这个小乡镇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地戏面具雕刻一条街”。从历史方面来讲,地戏文化在安顺屯堡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朱元璋调北征南和填南从江南各地带进来的文化与当地原住民文化融合的一个特色文化产物,当地屯堡人俗称“跳神”。而地戏这个名字是1986年出国演出后,政府层面给取的一个名字。因为当时正是戏曲研究热潮,而“跳神”是一种古老的戏曲,由于不用舞台,随便找一块空地就能演出,所以简称“地戏”。 (一)规范化的造型 在面具的雕刻上,刘官乡艺人从古至今有一套较为规范化的雕刻手法,且编成口诀,以手抄本为载体记录下来得以流传。刘官乡雕刻艺人都按着这些规范化的口诀刻画面具,如对眉毛的刻法就有这么一句术语,叫做“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棵线,武将如烈焰”。在眼睛的雕刻上,地戏面具中男性面具最突出的就是暴突圆眼球,除了关羽的丹凤眼以外,几乎都是一样。雕刻艺人把整个眼球的比例扩大,将眼球刻为突起的浮雕半球型,这突出眼睛作为面具的视觉中心,增强了面具的狰狞感。从古至今周官乡的面具雕刻都是这样。对于鼻部的表现,明代的男将鼻部偏扁,鼻翼宽大。清代和当代鼻部变得挺直,鼻翼也变小了。当代的整个鼻子的造型变得更加秀气。此外,眉毛有火焰眉、刀形眉等造型。明代面具嘴部造型小而平,清和当代的嘴型变得丰满。安顺地戏面具的艺术风格,和其他地区的民间艺术一样,与当地的民情和风俗喜好相适应,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流传承至今。 (二)趋向艳丽的用色 刘官乡的地戏面具色彩表达比较自由,黑色、红色和黄色等较常见,十分鲜艳明亮,而且色彩纯度高。如下表1,对比分析,由于年代久远,明代地戏面具颜色显得比较淡雅、朴素。清代和当代地戏面具对色彩的运用倾向艳丽,清代以后的常用明亮的纯色,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相近都比较高,地戏面具鲜艳的色彩搭配繁复的装饰和精细的雕工让面具显得活灵活现。 三)从简到繁的装饰纹样 地戏将帅面具分别由面部、头盔、耳翅由三部分构成,头盔的装饰最为吸引人。头盔又分为平盔和尖盔之分,耳翅的主要装饰图案有龙翅、凤翅图案。对于地戏面具的装饰纹样从脸部、头盔和耳翅来分析。地戏脸子有素脸和花脸之分。素脸一点花纹也没有,也称为粉脸或白脸。多数时候是少将或女将这类年轻者的形象,如穆桂英、先锋小姐的面具。将粉色涂于两颊,形成两道红晕的这种脸,使其红润有气色。花脸是在面部画上丰富花纹,尤其是反面角色的武将画得多。要么是抽象几何图案,要么是具象的图形,如蝴蝶、鱼类、蝙蝠等动物图案。复杂的花纹搭配丰富的颜色,让地戏面具形成强烈吸引人视觉效果。对于头盔和耳翅的装饰,安顺雕刻艺人有自己的路子,龙、凤纹是最常见的,还有动物纹、植物纹、云纹等。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玖』 安顺地戏演出程序是怎样的
安顺地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
『拾』 安顺地戏的面具有哪些特色之处
安顺地戏是一种戴面具演出的民间戏剧。面具,在安顺地区被称为“脸子”,它既可以说是安顺地戏的特征,也是安顺地戏的灵魂。
地戏是一种戏剧和彩绘木雕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不同于一般高台戏,它适应于露天演出,甚至专找较低的平地演出,让观众站在四周较高的地方观看。因此,地戏的脸子通常是顶在额头上的。农民在欣赏唱和跳的同时,也在欣赏脸子。
脸子是地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百花争艳的美术园地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面貌,是别的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另外,由于地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什么时候跳地戏,什么时候脸子必须进箱封存,都有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和严格的时间规定,不能随便更改,包括脸子的雕刻都有严格的仪式。
制作地戏面具的民间艺人,在动工之前必须祭神,一是祈求神灵保佑,赋予面具的神性,二是保佑在制作中平安顺利、发财发富。
雕刻艺人们在神龛前或屋门口摆下供桌,敬上供品,用一升米插上工木角尺、墨斗、雕刀之类工具,然后磕头作揖,请求菩萨保佑,口中念诵“菩萨保佑,鲁班显圣,保佑保佑”之类吉祥词语。供奉结束后,才能开始雕刻面具。一般都是连头盔一起雕刻,手法夸张,刻工精巧,神气咄咄逼人。
民间艺人们把地戏脸子的主将面具概括为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五种脸谱,俗称“五色相”。因各民间艺人所处的地域位置各异而称谓也有所不同,在表现手法上,或夸张,或精细,或繁缛,或简括,或粗犷,或含蓄,变化多端,不一而足。
文将面具温文尔雅,用以表现剧中足智多谋的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庞统、徐庶、《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等。因为安顺地戏只演武戏,因此武将面具最多,也是民间艺人最为精心之作。
每一个武将面具几乎都寄托着民间艺人们对已经故去的那些英雄的崇拜。如刘备、曹操、张龙等。即使是反面角色,也塑造得丰满、威武,似乎只在这样才衬托出正面人物的力量。
老将面具虽刻得老态龙钟,却不减当年威风,有一种令人崇敬的伟岸。少将面具在地戏中也出现较多,挂帅出征的英雄常常是年轻的武将,如《薛丁山征西》中的薛丁山、四马投唐》中的李世民、秦叔宝、罗成、李元霸、裴元庆,《薛仁贵征东》中的薛仁贵,《三国演义》中的吕布、马超等。
少将的面部大多是白色,地戏中称为“粉脸”。他们的造型显得英俊、活泼,虎虎有生气。女将面具同少将一样,大多也是粉脸。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眼睛。男将的眼睛豹眼圆睁,而女将的眼睛则凤眼微闭。
按农民的欣赏习惯,武将额头要饱满,眉弓要突出,双眼要饱实,鼻翼要怒张。特别强调眼球要大、要圆、要鼓,认为只有这样才显得凶悍逼人,才有地戏味道。武将的眼睛给人的印象恐怕最为深刻,那种夸张、暴突的造型,具有一种慑人的力量。
这些武将面具的眼球,从侧面看去尤为明显,至少超出常人的3倍以上,形成一个鸡蛋似的椭圆形。加上黑白两种极色的描画,非常强烈的反差对比,使一对眼睛显示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
眉毛的表现手法有这么一句术语:“少将一枝箭、女将一棵线、武将如烈焰。”鼻翼和眉弓是地戏睑子表现角色性格的点睛之处。皱眉有的横刻、有的竖刻,尤其竖刻一种,形成两个小肉球,是十分大胆的表现手法。
在武将嘴唇的开法上,变化特别多,有两句术语叫做“天包地”和“地包天”。脸部双眉紧锁,两眼圆睁,鼻翼外张,上齿咬着下唇,叫做“天包地”,给人一种勇猛彪悍的感觉。反过来下唇朝上唇反咬,谓之“地包天”,给人的印象是刚直、焦躁和威严。
还有的面具刻有獠牙,分上獠牙、下獠牙和上下对生獠牙几种,这是傩戏特有的产物。
面颊的刻法也很别致,武将面部肌肉被刻成两个肉疙瘩,像是满脸横肉的样子。而在女将脸都的雕刻上,农民特别反感两个酒窝,戏谑地称之为“水泡脸”,认为这是城里人娇生惯养的娇娘,不是农村人强壮有力的形象。
下巴经过早期写实阶段以后,现在一般都是平的,这种大胆的取舍,完全是表现的需要。耳朵只有少数面具被表现出来,更多的面具是被“耳翅”代替。
头盔和耳翅的装饰是安顺地戏面具最为精彩的组成部分。头盔雕刻分为“盘龙尖盔”、“盘龙平盔”、“凤翅盔”和“如意冠”、“道帽”数种。尖盔雕刻红缨,高出盔顶,主要来源于宋代武将兜鍪。平盔受唐代朴头的启发,无缨,盔顶略平。
无论是尖盔还是平盔,都装饰着丰富多彩的对称龙纹。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曾一度成为皇帝专有的装饰图案,直到明代才出现在头盔装饰上。像安顺地戏面具上出现的这么多的龙纹,是一种极为难得的艺术现象。
这些盘龙若隐若现,穿插有序,或正或侧,铺排自然。但民间艺人都要求这些龙要完整无缺,有头有尾。龙的数量一般是三四对,四五对,有的多达18条、19条。如李世民做秦王时的头盔,因为有18家归于一统的故事,因此出现了18条龙或19条龙的头盔装饰。
从总的趋势来看,明清以前的面具中龙纹较少,后来面具龙纹越来越多,似有一比高下之势。
“凤翅盔”多用于女将,男将也有凤翅盔的,但只出现在关羽、尉迟恭等少数面具上,而这两位人物在历史小说中都被描绘成“丹凤眼”,有李世民“射开凤眼是真主”之说。
女将的头盔装饰常常在凤纹之上再加龙纹,凤纹用以说明她的性别身份,龙纹代表了她的威武顽强。其他像道帽,如意冠等,则比较简约,在繁缛的盔饰对比下,显得端庄大方,朴素自然。
安顺地戏的盔饰多为龙凤装饰。龙凤在我国是吉祥的象征,龙凤装饰本身就是吉祥装饰。这些龙凤纹样所组成的图案还组成了另外一些吉语装饰。如两条龙和一个圆组成的图形称为“二龙抢宝”,两只凤和一个圆组成的则称为“双凤朝阳”。
吉语装饰的另外一个类型是民间吉语。如用喜鹊、蝴蝶组成的图案称为“多喜多福”,鱼和荷花组成的叫“年年有余”。程咬金的面具上常常由一只蝙蝠,一个寿字和两枚铜钱组成“福寿双全”。或者以一只佛手瓜,一只寿桃组成“福寿双全”。
这些我国民间常用的吉语装饰图案,在农民心目中很有地位,反映了地戏进入民间以后所形成的民间色彩,也反映出民间艺术传统的审美心态。
除龙凤装饰和吉语装饰之外,安顺地戏面具头盔装饰的另一个系列是星宿装饰。
安顺地戏中许多人物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一般凡是戏中人物属于星宿的,都尽量用星宿装饰,然后才装饰龙凤纹样。如罗成、薛仁贵、郭子仪、杨六郎这些都是“白虎星”轮回转世,在他们的头盔上都要装饰白虎。有的用虎头表示,有的艺人喜欢雕刻全虎。
岳飞和秦叔宝在地戏中都是“大鹏星”,他们的头盔装饰为一只大鹏鸟。此外,还有牛皋是“黑虎星”,薛丁山是“金童星”,樊梨花是“玉女星”,杨凡是“丑鬼星”等。金兀术是“赤须火龙星”,为了与头盔上的龙纹加以区别,这条代表“星宿”的龙,常常被雕刻在鼻梁上。
有的虽然不是星宿,但与剧情有关的特征,也用来作为装饰,如尉迟恭据说是双凤眼,关羽也是双凤眼,因此在他们的头盔上雕刻双凤,可算是男像头盔饰凤的特殊事例。
地戏面具的着色非常自由。在我国戏曲脸谱中,面部色彩、花纹已经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谱式”,而地戏却还没有完全形成,它可以任凭民间艺人自由地想象。
地戏面具在逐渐形成特定的谱式和色彩,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示对剧中人物的褒贬,但是,它又不完全依靠特定的模式来造型。
例如,在地戏面具中以红色表示忠勇,如关羽,黑色表示刚直,如张飞,白色表示奸诈如张士贵。红脸中也有反面人物,如金兀术。在粉脸中,更多的是忠贞刚烈的形象,如岳飞等。而那些勇猛的少年小将,则大多是粉脸。
地戏面具色彩丰富,可以说没有一种颜色不可以用来上脸。而给人印象深刻的,反倒是那些在远离正常人脸的颜色,如一些便用蓝绿冷色描绘的面具,表现青面獠牙,神秘怪诞的角色,用以渲染地戏特有的那种森严恐怖的气氛。
有时色彩被用来表现年龄,如同是一面薛仁贵,征东时他是少将,白脸,征西时他已成为老将,用红脸。而尉迟恭、尉迟青山、尉迟号怀、尉迟宝林分别是黑脸、蓝脸、绿脸、白脸,在这里色彩代表年龄和辈分。
地戏面具的面部图案,大多来自农村常见的动物和植物。民间艺人采撷身边习以为见的东西,用来美化面具。我们最常见的有瓜蔓、蝴蝶、鱼,有位艺人把鱼画到了眉毛上,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创举。
这些图案多数是写实的,有的略有变形,却基本上能识别它的原型,如曹操脸上的小花,应该是来自农家篱上的瓜蔓。当然,地戏面具脸部图案也有少数是抽象的,已开始向后来的戏曲脸谱转化了。
在安顺地戏中,更为多彩丰富,更富有趣味的是道人、小军、丑角、忠厚善良的形象和动物面具。道人面具在地戏面具中是创作最为自由的一种。主将面具根据地戏唱本提供的造型依据雕刻,因为这些人物大都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真实人物。
地戏中的道人不是实际生活中的人物,民间艺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力,因此面具形态五花八门,奇形怪状,如鸡嘴道人、鱼嘴道人、飞钵道人、铁板道人等。这些面具面相奇特,能够引发人们好奇心和想象力。
小军在地戏中常常由儿童扮演,因此小军面具被做得活泼可爱。这个红脸或白脸,头上挽两个发髻的小军面具属于正面形象,因为是正面形象,就做得规矩一些。还有一些番小兵属反面形象,似乎就要灵变得多,艺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他们认为合适的范围内加以丑化。
至于丑角,这是地戏传入贵州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角色,脚本中没有他们的台词,他们表演全靠临场发挥。他们的作用,如同现在戏剧舞台上的丑角一样,在于引人发笑生发剧情。
在地戏面具中,最早的丑角形象是“笑嘻嘻”,这是一个元梁王手下的兵丁的形象,反映地戏传入贵州初期,以敌军下级士兵作讽刺取乐对象的历史情况。与“笑嘻嘻”同时存在的还有小花花、小顶子等。
清代时的1860年左右,出现了“老歪歪”的形象。后来,丑角的形象发展更多更快,出现了诸如“老好人”、“鸦片壳壳”、“账房先生”、“夹嘴”、“耍二”、“喝喝”等。总之,民间艺人觉得什么人物值得讽刺,他们就可以刻进面具里。
地戏面具中另有一些忠厚善良的形象,雕刻得令人喜欢。如土地、和尚、老母、三元李靖等,这些形象大都塑造得老态龙钟,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同地戏面具中主将大多是凶神恶煞的形象比起来,他们让人感到亲切。这就丰富了地戏面具的人物造型,加深了地戏面具的艺术厚度。
地戏面具中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地戏中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动物形象,这大概同原始傩戏驱邪酬神的功利有关,傩仪的初始阶段有方相氏和十二神兽之说,作为傩戏,必然会保留下许多东西。
最令人注目的是虎的形象。有人说,我国人的图腾崇拜主要是龙,不过在我国人的心目中,虎有着特殊的地位。从地戏中反映出来的这一现象,显得尤其明显。地戏人物中那么多“白虎星”轮回转世,就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地戏面具中的老虎、呼雷豹、龙须虎和农家门上用以避邪的吞口都出自虎的形象。这一点不是偶然的巧合,而这些形象在地戏中大都是“神兽”,像呼雷豹,是能够腾云驾雾,救主人于危难的神骑。
龙须虎,是具有魔力的人格化的神兽。至于吞口,更是一种降魔伏妖、神力无边之偶像。农民们将它置于门上,希望它能镇住一切邪魔。可见,虎在地戏中是被崇拜的神。
除虎之外,地戏面具中的动物还有牛、马、猪、猴、鱼、青狮,也有龙,分青龙、独角龙、金龙等。动物形象多是农家常见的形象,与农民们日常相处,因此,民间艺人把它们做得十分可爱,以其说是对它加以神化,不如说是对它加以人格化、人情化。
当面具制作完毕后,要举行庄严的“开光”仪式,将面具供在神龛上,用禽血点在上边,以赋予其神性。由此可见,面具在地戏中具有神圣的神秘色彩。
安顺地戏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