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学(国际私法)题目求解!!!跪求答案!!!很重要很急啊!!!
多选
1AB. 所有权. 买卖
2A.B 属地主义学派. 二元论者
3A.B C D 合同当事人双方选择的法律 . 当事人没有选择准据法时,适用合同订立时卖方设有营业所国家的法律 . 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适用买方订立合同时营业所所在地法律 . .在当事人没有选择合同的准据法时,如果合同明显地与B、C国家的法律以外的另外的国家有更密切的联系
4B.C 夫妻财产关系 . 合同关系
5B. C D送达地法律. 所有人属人法. 转让合同的准据法
判断
1A. 错误
2B. 正确
3B. 正确
4B. 正确
5B. 正确
6B. 正确
7A. 错误
8A. 错误
9A. 错误
10A. 错误
Ⅱ 如何提起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诉讼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兴起以及人类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不动产所有权形态,也是近现代各国物权法上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权利。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有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三种学术观点。一元论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在专有部分上成立的所有权;二元论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专有部分所有权和共有部分持分权构成的一项权利;三元论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由专有所有权、共有部分持分权和基于对建筑物的管理、维护和修缮等共同事务而产生的成员权的总称。三元论克服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不足,从内涵上反映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本质特征,从外延上涵盖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所折射的全部法律关系,故较之前两种学说更为科学,为目前物权法理论研究中的主导性学说。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业主的专有权部分,这与一般的个别所有权相同,在一定条件可为独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二是共有权部分,在法律上可能为共同共有也可能为按份共有,如建筑物外墙部分、公共道路、公共绿地、楼梯等即为共同共有部分,其他的建筑物共有部分可以依约定为按份共有;三是共同管理事务,即业主共同对事关整个小区或者某一建筑物的使用的事项为共同的保护、管理、修缮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与其他的物权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是专有权的使用和处分必须与共有部分一并处分;二是共有部分不能单独为处分;三是共有权部分不能以放弃共同管理义务而为放弃。
业主专有权纠纷是指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业主专有权部分的权利归属、使用、收益和处分产生的纠纷。
业主共有权纠纷是指业主之间因为建筑物共有部分的权利归属、使用、收益和处分等内容发生的纠纷。
车位纠纷是指业主与开发商或者业主与业主之间就车位的权属、使用、收益等发生的争议。
车库纠纷是指业主与开发商或者业主与业主之间就车库的权属、使用、收益等发生的纠纷。
Ⅲ 孟勤国的学高身正吾良师——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孟勤国
第个教师节在丰收的金秋如期而至,辛勤耕耘于杏坛的园丁们收获了他们的喜悦。9月9日上午,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表彰大会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从全国高等学校近97万教师中选拔出来的100名杰出代表接受了国家的表彰,荣获了本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称:这些杰出代表身上凝结着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品质。他们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又能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
在学生看来,脱颖而出的孟勤国成为“百佳”之一完全是实至名归。这位16岁便登上讲台的“老”老师,倾心教育数十载,以自己的严格自律、勤勉好学、博学多才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曾用一个极端的词来形容知识魅力、人格魅力“双馨”的他——“完美”。
我们来看看“白描”的孟勤国:
法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教授。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民法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法学会副会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1985年7月至今任教于广西大学法学院,1995年以来历任广西大学法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97年被武汉大学民商法专业聘为博士生导师。1990年、1993年、2004年3次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2005年连续两届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获广西杰出法学家称号。 孟勤国是我国物权法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从事民商法教学和科研20余年,在物权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法学大师江平教授由此赠以他“广西学派”之美誉。在我国物权法草案、破产法草案的修审过程中,孟勤国应全国人大法工委的邀请参加了修改工作,他是北京地区以外受邀的三名法学专家之一。全国人大法工委王胜明副主任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特别提到:“广西大学的孟勤国教授起草了物权法部分的建议稿……这些专家建议稿,对民法的制定弥足珍贵。”
1995年以前,国内极少有人进行物权法的研究。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还在大学校园里攻读的孟勤国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投入到物权法的研究之中。在当时颇为冷清的物权法研究领域里,孟勤国埋头默默苦耕,一干就是十几年。他撰写的硕士论文《国家财产民事保护》因提出和解答了物权法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而被收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此后,他依然勤耕不辍。
面壁十年图破壁,2002年,其学术专著《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出版,书中创立的物权二元理论在国内法学界引发了一场“地震”,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并受到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的高度重视。
“当我读完面前这部《物权二元论》时,我深感它确实是我所期待的‘破壁之作’中的一部。对于肯深入研究与希望解决中国现代实际的人们,这部书则显得像一缕新鲜空气,像一位合格的导游”,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法学会所研究员郑成思对该书如此评价。
此书被评为2005年全国首届优秀法律图书奖。
《法学评论》2002年第5期公开发表了孟勤国依据物权二元理论起草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编者称“物权法领域终于出现了中国人的物权理论与设计”。2005年公布的物权法草案中大量吸收了物权二元理论和建议,成为影响我国物权立法的三大专家稿之一。
“在修改草案过程中,我常处于‘弱势群体’中,因为我一直与主流的物权观点交锋,支持我观点的人属于少数,许多观点刚提出来就被主流观点‘包围’,但从第三审的物权草案上看,其中已体现了我当时一些被‘孤立’的观点。”孟教授自豪地回忆道。
作为广西人大立法咨询员、南宁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孟勤国积极参与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为立法和执法作了大量的咨询工作。他长期担任外资、银行、证券等公司的法律顾问,承办了不少特大及疑难案件,为广西的企业避免、挽回损失数亿元。
孟勤国治学严谨,他对前人法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学问的博与约、广与深都有精到的见解。他认为,学问是老老实实的事情,必须脚踏实地、步步前进。他在学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得益于他的勤奋、博学和慎思,更得益于他不拘陈规、不畏权威、独立思考、勇于穷究真谛的胆识和魄力。
作为教师的孟勤国,同样把这种优秀的品质用在了教书育人之中。 1995年,孟勤国被委任为广西大学法学院院长。甫上任的他把教学改革列为了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孟勤国认为:法学教育的改革必须适应当今国内和国际社会的需要,法学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和输送“依法治国”所需法律专业人才的伟大使命;法学专业必须以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创新能力,造就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的应用型法学人才为宗旨。
针对法学教育的特点,结合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他提出了“一颗公心、一支硬笔、一张铁嘴”的教学改革方案;主张加强学生“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养、司法实务能力的培养,同时广博和拓宽学生知识面。
——“一颗公心”是法律人最重要的职业操守。法学是追求公平正义的事业,尊崇法治,就是信奉法律至上,不屈服于任何权力与官位。这种理念要求法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而健全的人格和法律理性,应当树立一颗公心,爱国家、有道德、守戒律;要求学生确立作为法律职业工作者所应有的行为操守和法律信仰,毕生为公平正义而奋斗。
——“一支硬笔、一张铁嘴”是法律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法学是思辨和交流的职业,法科学生应该知识渊博、思维清晰、文笔流畅、能言善辩、以理服人。
在教学实践中,孟勤国非常强调人才“德”的培养,他说:“我始终认为,大学教育首先是育人,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是最重要的,专业技能还在其次。相较于普通人,法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更高尚的人格,这是法律的特殊性对我们的要求。这也是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
孟勤国永远忘不了一件令他痛心的事情。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学院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毕业时分配到了省级机关,可是报到的第一天便被单位退回了学校,原因是:穿拖鞋上班。单位认为:这样散漫的学生,不太可能有良好的工作责任心。之后,在每年给新生做的第一场报告中,孟勤国都要向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提醒他们慎独自律,不要因恶小而为之。他也常以此事提醒自己: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曾经有个研究生在一次寒假结束返校时迟到了,到校后却谎称时间耽误在中途转车上。孟勤国在检查他的车票时发现了破绽,按照他的启程日期,即便顺利转车也会迟到半天。学生受到了严厉批评,并写了检讨。孟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在我这里受批评是摔了一小跤,如果你可以从中得到教训,就可以避免以后在社会上摔一大跤啊。”
为了让学生打造“一支硬笔”、练就“一张铁嘴”,孟勤国开中国法学教育先河,将古汉语列为广西大学法学院民法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并要求学生每星期背诵《古文观止》中的一篇佳作。孟勤国告诉学生,《古文观止》代表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成就,熟读其中的文章,必然对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走进广西大学法学院办公楼,你可以发现最气派的房间不是院长办公室,也不是教授工作室,而是学生模拟法庭。在这个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每个月都要“开庭”一次,“法官”、“律师”、“犯罪嫌疑人”等在这里一展辩才,进行激烈的口舌争峰。
这里“开庭”的密度是全国法学院最高的。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理论”, 孟勤国认为司法实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所以,他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办好模拟法庭。
——设立课程群。即一门核心课程带入几门相关的实践课程,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加强授课中的案例教学。
——增加实习时间。广西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第七学期全部为实习时间,充裕的时间保障了学生法律事务的开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孟勤国鼓励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多多涉猎法学之外的其他学科。他认为,学习法律,不仅理论功底要扎实、知识要全面,而且应当了解社会实际,不尚空谈。他提倡和推行的这一良好学风,使广西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受益无穷。
“独木不成林”,为了提高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孟勤国积极扶掖青年教师的成长。自1995年起,他一直担任民法学教研室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审阅青年教师的讲稿,旁听他们的讲课,一一指点,传授经验。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戴红兵、蒋慧、杨洁等一群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本学科建设提供了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孟勤国主持完成的《以人为本、制度为先》、《一颗公心、一支硬笔、一张铁嘴》等重大教改课题先后荣获广西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改革的效果是喜人的,培养出的人才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该院毕业生在国家司法考试、全国公务员考试、各种就职招聘中与全国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同台竞争,成绩不斐,显示出自己的实力、特色和优势,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广西大学法学院则由原来的默默无闻一跃成为广西的名牌学院。 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自江南水乡的孟勤国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少年的壮志理想都留在了南疆这片红土地上,把最诚挚的爱和满怀的激情都挥洒给了学生。
孟勤国有句名言:怠慢和糊弄学生是教师最大的缺德。他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常存育人之责任,也要常思为师之道,常怀爱学生之心,才能尽到一个教师的责任。”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得他从不敢在教学工作中、在为人师表上有些许的马虎和松懈。
学术研究工作繁重、社会职务繁杂的孟勤国,在教学方面却年年超负荷工作,年均教学工作量为法学院教师平均教学工作量两倍多。他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先后开出本科、研究生课程七门;他认真钻研教学方法,细心揣摩学生心理,对待教学一丝不苟;他从不旷课从不迟到,严格要求学生,但是至今没有一个学生怨恨他的认真。
说起孟老师对待上课的认真劲儿,他的研究生张海龙至今难以忘记令他深深感动的一件事情。2000底,孟勤国罹患了严重的肝病。时值学期中,调课比较困难。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他挂着输液瓶坚持到教室上课。一堂课讲完,他往往虚弱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随着病情的加重,医生要他卧床休息。躺在床上的他怎么也放不下上课的事情,最后他干脆把学生叫到家里来,在病榻上给学生上课。
课堂教学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综合水平。孟勤国的讲课风格鲜明,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将高深的法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领会,也将课堂气氛调动得十分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主动学习、提问和思考。他还充分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让活的案例使枯燥的理论生动起来。
讲台上的他以其强大的理性思维力量、机智明快且风趣的言语、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高昂的激情,引领学生畅游法学知识的海洋。孟勤国上课有个特点,从不用看教材,但是他依然可以在讲台上纵横捭阖,滔滔不绝。这种自信和能力来自于他长期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他了然于胸的知识融会。学生王恒恒说:“孟教授学识渊博,虽然从事的是法学研究与教育,但是他对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研究也相当有深度。他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使学生扎实而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孟勤国多次说过:教师是学生走出无知的拐棍。只有讲不清楚的老师,没有听不明白的学生。他认为,法学本科生就是法学领域中的小学生,小学生要从识字数数开始,法学本科生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因此一定要将教材的内容讲清讲透。为了打造坚实的“拐棍”,他拜教育学科班出身的妻子为师,精心研究教育学,准确把握学生心理,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他年年更新讲义,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中心,结合立法和司法的新动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他善于因材施教,灵活运用讨论、提问、比较、观摩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基本知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他讲述的民法学是法学专业基础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法学专业教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作为我国民法学界颇有建树的学者,孟勤国的民法知识早已烂熟于胸。尽管如此,他在备课时也丝毫不马虎,有时为了找个好的例子讲清楚某个概念和理论,他费尽周折,一个个实例进行比较,直至把最恰当的那一个寻找到。
在学生眼里,孟勤国不仅是他们仰慕的法学家,是他们尊敬的师长,也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除了学习上的困难、问题学生喜欢找孟老师解答,生活中的挫折、心灵成长中的疑惑学生也喜欢向孟老师倾诉和讨教。孟勤国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均向学生公开,以便学生可以随时找到他随时向他提问题。他也常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会,和学生谈做学问、谈做人的道理,以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深切关爱与呵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说:“‘一颗公心,一张铁嘴,一支硬笔’是他对学生的一贯要求,可以说这也是孟老师教学与为人的最真实的写照。”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时分,在广西大学校园里常可看到这样一个情景:孟勤国夫妇和三、五个学生边散步边讨论问题,这是孟老师的又一课堂。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学生、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孟勤国把散步的时间都利用上了。
孟勤国深深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他也得到了学生的最高赞誉:在广西大学,他多次获教学质量优秀奖,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在武汉大学,学生给他的综合评分为97.6分,接近了满分。
“教师应该无私热爱学生”,孟勤国这样说,也这样实践着。殚精竭虑从事着“太阳底下最高尚职业”的孟勤国,无疑是学生心中另一轮明丽的太阳。
(陈瑞群)
Ⅳ 权利的概念及其学说(急)谢谢
权利的概念
一、权利的概念
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不同于其他性质的权利。它的含义是法律规定,法律关系主体即享有权利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以至国家本身),具有自己这样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
二、义务的概念
义务是权利的关联词或对应词,其含义是法律规定作为律关系主体即承担义务人应这样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
三、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一)权利的分类
1、公权利和私权利。划分标准是按照法律的不同类别:公法与私法。
2、对世权和对人权。划分标准是权利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对世权是对其他任何人的权利,如所有权。对人权是对特定人的权利,如债权,债权人仅能向特定债务人主张权利。对世权与对人权也称绝对权与相对权。
3、原权利和救济权。划分的标准是权利是否独立存在。前者如所有权,后者如请求损害赔偿权。也可称为第一位权利和第二位权利。
4、专属权与可移转权。划分的标准是这种权利可否转移。专属权是不能转让与他人的权利,如人格权、人身权等。可移转给他人的权利有一般物权、债权。
(二)义务的分类
1、公义务与私义务。依法律不同而分:前者是依照公法而承担的义务,如公民应服兵役、应纳税等义务;后者是依照私法而承担的义务,如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义务,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
2、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依效力范围不同而分。前者是一般人都承担的义务,如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后者是特定人对其他特定人的义务,如合同缔约人相互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对世义务也称绝对义务,对人义务也称相对义务。
3、主义务与从义务。依义务是否独立存在而分。前者也称第一位义务。后者也称第二位义务。主义务的例子是法律规定人们负有不得损害国家财产的义务,从义务是某人因损害国家财产(主义务)从而负损害赔偿之责。
4、专属义务与可移转义务。依这种义务可否移转而定。专属义务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身份而发生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关系;另一种是因特别的协议。
四、权力的概念
权力与权利两词有时是可以通用,有时又有区别。在汉语词汇和法律规定中,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是有严格区别的。
首先,在中国现行宪法中,对中央国家机关使用了职权一词,对地方国家机关使用了权限一词,对公民使用权利一词;
第二,权利一词通常是与个人利益相联系,但职权却只能指代国家或集体利益,决不意味行使职权者的任何个人利益;
第三,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但职权是必须正确行使,不能放弃和转让的,否则就是违法或失职行为;
第四,国家机关的职权、权力是与国家的强制力密切联系的。国家机关行使职权,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或间接伴随着国家机关的强制力。
权利之概念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荀子·劝学》
接之以声色、权利、忿怒、患险而观其能无守也。
--《荀子·君道》
家累数千万,食客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颖川。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法定的权利,不论是私人的或是国家的、市镇等公共的,原先就称之为‘自由’……第一个真正的权利就是一种自由。
--周辅成:《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681页。
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自己这样的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
--陈守一、张宏生主编:《法学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0页。
权利指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其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中国大网络全书·法学卷》,中国大网络全书1984年版,第458页。
权利是国家用法律明确规定并用国家的力量保障公民享受的某种利益。
--李步云、徐炳著:《权利和义务》,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权利是权利人为了满足他的利益而采取的,并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被允许行为的尺度。
--孙国华主编:《法学基础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8-349页。
权利是指国家对人们依照法律规定可以自主决定作出的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人们通过实施这样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一定的利益。
--王勇飞、张贵成主编:《中国法理学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6页。
权利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所制约的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自由及其界限,它意味着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对物质的、精神的利益的享有。
--武步云著:《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200页。
权利就是由自由意志支配的,以某种利益为目的的一定的行为自由。
--程燎原、王人博著:《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张文显主编:《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页。
包括宪法权利在内的权利是权利主体的利益,包括物质、精神和人身的利益在宪法和法律上的反映、体现和保护。权利关系在本质上反映的就是个人、社会及他人的利益关系。
--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91页。
法律权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对人们可以自主地作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从广义上说,还应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法享有的职权。
--王果纯著:《现代法理学--历史与理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从实质上看,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人们可以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刘金国、张贵成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4页。
所谓权利,是主体自由的普遍实现受到困扰时,对自由需求的法律界定。
--谢晖著:《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9页。
权利概念,可以由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它表现为主张、要求或者合理的期待。另一方面,这些主观意向又同客观的利益发生密切的关联。
--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权利通常指个人不受别人(包括政府)干涉而自由行使正当行为的资格。
--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从法理上说,权利是人的自由、人格的具体化、客体化的表现。
--郭道晖著:《法的时代呼唤》,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所谓权利,实际上就是人们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获求一定的利益而采取一定行为的资格和可能性。
质言之,权利就是一定社会中人的规范性行为的自由度(行为自由的质与量的统一),它体现着作为社会化了的人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
--吕世伦、文正邦主编:《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44、546页。
在西方语言尤其是欧洲大陆语言中,法与权利往往是同一个词,二者是处于同等序列的概念。
--公丕祥著:《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权利者,法律所确认之利益而具有排除力也。
--丘汉平著:《法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版,第91页。
权利一语,在欧洲诸国,均同时有法之意义。例如,拉丁语之jus,法语之droit,德语recht,意语之diritto,俄语之pravo。盖法与权利,均为人类行为之界限:法为客观的抽象的规范,对于一般人概括的行为之界限;权利为法之主观的具体的方面,对于特定人个别的行为之界限。
--吴学义著:《法学纲要》,中华书局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版,第89页。
权利者。据法律使他人得认自己正当行为之力之谓也。
--高维浚著:《法学通论》,国立编译馆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版,第89页。
依吾们的见解,权利之为物,意思与利益二者兼备。权利是主观意志的法律,在法律秩序中,应该保有内在的力量,而就另一方面言,法律秩序,攸关于各人的生活财富(lebensgueter),与利益之一观念,实属不可分离。权利的概念上,应该包括利益在内。力是权利的手段,而利益则系权利的内容,意思说与利益说的论争,不过各仅为一面的观察,而皆有所偏耳。
--梅仲协著:《法学绪论》,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92页。
所谓权利,同为权利主体在法律上应有之力。
--李肇伟著:《法理学》,1979年版,第273页。
权利者,为法律所设定及保护之利益,而为特定人所享有者也。
--袁坤祥编著:《法学绪论》,三民书局,1980年版,第121页。
权利者法律上之力也。
--郑玉波著:《法学绪论》,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15页。
权利之特质在于给所有者以利益。
--[英]奥斯丁著:《法理学的范围》(英文版),英国全盛出版社1954年版,第140页。
权利概念的要旨是“资格”。说你对某事享有权利,就是说你被赋予某种资格,例如选举,领取养老金,坚持自己的看法,享受隐秘的家庭生活。
--[英]米尔恩著:《人权哲学》(中译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165页。
第一,所谓“权利”,关系到个人(或以个人同等资格在社会关系中出现的团体及公司等)与个人之间的一定形式的社会关系。因此,若使问题简单化,则关系到A与B两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第二,“权利”的前提是,B对A负有完成某种行为的义务。这样,因B对A“负有完成某种行为的义务”,而B若不实行该行为,则社会反应(社会性惩罚)中将出现认定这是不当行为(不予肯定)的社会性评价。象这样存在B的行为义务的情况下,从A有关该义务的利益基准点(point of reference)来观察该义务,则形成A对于B的“力量”--称A给B的行为以影响的可能性为“力量”--概念。
第三,A对B的“力量”可以分为二种形式,我想用权利及权力二词来区分二者……这里所说的“权利”形式,原则上“控制”A根据自己的实力强制B。更准确地说,对于A根 据自己的实力强制B。更准确地说,对于A的实力行使会产生认这定其不当(不予肯定)的社会性反应,或存在这种可能性。
--[日]川岛武宣著:《现代化与法》,王志安、渠涛、申政武、李旺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144页。
严格意义上的权利显然既不同于自由权,尤其是不同于“勉强可废除的特权”。法定的要求权必然是以其他人对权利拥有者具有义务为根据的。法定权利通常是一种针对其他个人的要求,即依据不同情况,要求他们履行一种行为,或放弃执行某些权利。它也是一种要国家加以认可和强制实施的要求。
--[美]J·范伯格著:《自由、权利和社会正义》,王守昌、戴栩译,吴福监、陈维政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我们已经将权利的存在定义为:某人一定希望实现的可能性。
--[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99页。
Ⅳ 诉讼时效的概念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诉讼时效制度的通俗解读
1、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就是你不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的权利。
例如,你借了笔钱给人,说好了要他三个月内还,但你爱理不理,反正不差钱是吧?于是就不积极追债,等过了两年才心血来潮去催人还钱,但那个老赖就是不还,于是你请求法院帮忙,法院一看,哎,你怎么现在才来?咋不早吭声,现在我们不管啦,你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了,法院不会帮你解决的,自个儿想办法去吧。没办法,这时候你就试着自己去追吧,哎,如果这时候那个老赖良心大发,要还你钱了,你二话不说把钱拿回来,这时候来了个人跟老赖说,你傻啊?这过了时效了,按法律来说你不用还了,说时迟那时快,老赖跑去跟你理论,说把钱还我,你拿了我的钱没有依据。大家说,这可以吗?当然不行,还了我还想拿回去,门都没有。你可以跟老赖说,《民法通则意见》有规定的,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诉讼时效只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不适用于物权请求权。也就是说,基于合同等债权产生的请求权受时效限制,但基于物所产生的请求权没有时效限制,例如,我物业比较多,一时管不上来,你占了我其中的一间,我10年后才发现,我能否要求法院轰你出去呢?当然可以。
2、诉讼时效的种类
一般的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2年。
比较特殊的情形是:身体受伤要求赔偿的;卖不合格商品未声明;延付或拒付租金;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坏。这四种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
另外,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为4年。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是: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能证明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r> 3、诉讼时效的起算
(以合同之债为例)
(1)附条件的,从条件成就时开始计算
(2)附期限的,从期限来临时计算
(3)未定期限的,从权利人主张之日起算。
例如,你借了我钱,没要求我啥时候还,过了6年,你跟我要钱,我说你已经过了时效了,我不还你也没问题的。行不?不行,未定还款期限的债权诉讼时效从债权人要求履行时起算。但是,如果你过了20年才问我要呢?这时候就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如果我坚决不还,你的钱就打水漂了。因为民事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为20年。
你吃了传说中的后悔药,时光倒流了,你在借给我钱后1年即问我要钱,我不给,好,诉讼时效从这时候开始起算了,又过了1年半,你不幸被车撞了,深度昏迷,这样过了两年,你才醒过来,你还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吗?可以,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也就是说等你醒了,可以主张权利了,时效才继续计算。
你醒过来后不是跑去法院,而是气冲冲的找我晦气,说把钱还给我,还给我同时给我发了律师函,哦,这个时候诉讼时效就中断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从这一刻重新洗牌。
根据《民法通则》,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三:起诉、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Ⅵ 农耕地问题,
“土地所有权专属国有化”这一原理,她最崇尚自然,崇尚科学,崇尚理性,崇尚人权,不受任何政治派别、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的左右。无数历史事实雄辩地充分证明,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或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或是计划经济国家,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或是经济欠发达国家,或是其他什么政治形态、经济社会的国家,走“土地所有权国有化”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土地所有权专属国有化”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融入了人类社会最先进、最正确的政治理念和法理学说,包括自然原理说、社会原理说、国家原理说、最优体制说、福利经济说、哲学原理说、数理逻辑说、物权原理说、陈氏定理说等各个方面。只要弄懂了其中一个方面,便可证明“土地所有权国有化”这一中心论点是完全正确的。自然原理说和数理逻辑说告诉人们:土地与生俱来具有天然属性的7大特征:整体性、立体性、自然性、区位性、城乡一体化性、不可再生性、公共性。简单地说,我们整个地球,我们脚下的土地,只要不受自然的或人为的毁灭,可以使用65亿年。土地本身不是商品,而顶多只是一种权价交换的“代商品”。土地所有权的永久性和全民性,注定了不宜将一国共有的绝对地权拆分给某类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他们不可能一口气买下65亿年的全套的地权,即使买下了65亿年的全套的地权,也仍然是土地使用权,或是土地用益物权、地产所有权,不是土地所有权。社会原理说告诉人们:土地的主要属性,有6大特征:土地的共享性、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土地所有权的唯一性、土地本身用途的公益性、土地的通用性、土地权利的两权分立性。简单地说,人类社会已知有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四种形态,无论哪种形态的社会,只要将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永久划分给某类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必然会出现土地资源配置上的严重错位问题,人类自相残杀和战争状态就会持续不断,地权的极不稳定、极不合理现象就会凸显并长期延续下来;反过来说,国家土地所有权的争夺和消亡、更迭现象更加频繁。就是说,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盛,人民的幸福,全部仰赖于土地所有权国有化并使之永久化。国家原理说告诉人们:自从地球上诞生了国家以来,国际之间的自然地理界限由原始的混沌状态变为泾渭分明。所谓国家主权,说到底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土地所有权。国家主权具有地域的界别性、地理的专属性、宪政的统一性、主权的专一性、土地利用的共享性等特征。无论哪一个国家,分裂土地所有权,有分裂国家主权、分裂国家根本利益的危险性。国家与国家、国家内部的战争,是赤裸裸地强暴地侵略土地所有权的最野蛮行径。简单地说,土地所有权是每个国家的最初和最终的专属所有权,属于全民所有的专属权利,但不能细分并指定为某类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所有。如果土地所有权也能为某类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所有,土地所有权可以自由买卖、自由流通,那么,穷国可以被富国购买,或者会被利益集团购买、被富人购买,那么,将是国将不国,世界将不成世界,地球村的许多穷人重新沦为奴隶,文明社会出现大幅度倒退。最优体制原理说告诉人们:各国需要选择最优体制原理,利用最合适的土地政策,来合理地配置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有序地开放土地市场。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荷兰学者丁伯根说过:“最优体制的选择,决定于各行业和社会团体的性质,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需要集权,因此,最优体制应该是多方面的。结论是:最优体制存在于完全的自由市场与彻底的计划经济两个极端之间”,就是说,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最优体制要在相互之间找出一个共同点、契合点,排除妨碍点、反对点。简单地说,土地权的最优体制,是在土地所有权国有化前提下的分组、分级、分类的体制:土地所有权为中央集权制,土地用益物权、用益权和一般土地使用权为分权制;国家的地产权、地产所有权为中央集权制,经济组织、个人的地产权和地产所有权为分权制;国家的土地利用权为中央集权制,经济组织、个人的土地利用权为分权制。中央集权制代表国家的和全民的权利,分权制代表经济组织、个人的权利,但不能简单地将中央集权制理解为计划经济,也不能将分权制简单地理解为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中央集权制倾向于计划经济,但这种计划经济是为市场经济开路的;经济组织、个人的分权制一定程度上属于市场经济,但这种市场经济是从属于中央集权制和计划经济。长远地合理规则和科学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是每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村每个公民共同的天职,这不仅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千年大计、万年大计,而是亿年大计。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不应当滥用职权和土地权利,透支、挥霍土地资源。福利经济原理说告诉人们:出于穷人经济学的目的,在一定时期,国家政权可以杀富济贫,平分地权,搞土地改革;对于某些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划拨土地,以利公共事业和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可以为农民提供免费土地使用,并给予适当的农业补助,以使他们安居乐业;扩大农民牧民林民渔民的经营承包自主权和土地流转自主权,农耕地、牧地、林地、渔场和四荒地依照法律法规行使抵押权和土地出让权,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国家征收农民土地,必须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国家征收城市居民使用的土地,也要给予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国家征收地产税收利益,应当由全民共享,不能让少数利益集团瓜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籍学者阿马蒂亚-森认为:“大饥荒背后存在着更复杂的原因,是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食物有供应和需求这样一个简单的工具能够解释的。”简单地说,土地的福利经济,贯穿于土地和土地权利的下放,并将地产的收益普惠于全社会的各个阶级之中,特殊时期有特殊时期的土地福利政策,一般时期有一般时期的土地福利政策。但是,国家任何时候下放土地权,不是下放土地所有权,而是下放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收益权。哲学原理说告诉人们:人类正确的土地权利理念和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的头脑里固有的,是从长期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中得来的。而唯心主义的二元论,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利益出发,故意歪曲土地所有权法理学说,肆意歪曲和扩大经济组织和个人的土地权利,缩小国家和他人的土地权利,将本不属于这一类人的土地所有权的大帽子戴到自己头上。简单地说,他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者,一概抹杀土地的自然原理、社会原理、国家原理、最优体制原理、福利经济学原理和陈氏定律原理,将土地所有权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滥用土地和土地权利,成为经济社会土地市场的害群之马。从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法国民法典》诞生200多年来,各国陆续跟着出台了类似的民法典。许多法理学家无法解释土地所有权到底是什么、到底属于谁所有或专有,只能以“所有权限制论”、“公权私化”和“私权公化”的唯心主义二元论来搪塞其辞。其结果,只能是欲盖弥彰。陈氏定理说和陈氏定律说告诉人们:人类在面临土地权利分配的时候,要遵守土地的财富定理、物权定理、物权守恒定理,这是土地所有权的人类学、社会学和物权学的三大定理;土地所有权有三大定律:时间永恒定律、空间永恒定律、专属权力永恒定律。这些定理和定律,斩钉截铁地宣告“无论何时何地,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即全民的专属权力”,“在文明社会里,当仅且当土地所有权始终掌握在国家机构手里,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抨击土地所有权自由化和公权私化的反动言论,振聋发聩。土地所有权的三大定理和三大定律,是原创作者陈绪国于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参加全国物权法修改讨论过程中,酝酿提出的观点,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尖锐。现在予以解密,以唤醒全体公民引起重视。
Ⅶ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理论基础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的界定关于什么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并且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二元论说”和“三元论说”。
依“二元论说”,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数人区分所有一建筑物时,各所有人对其独自占有、使用的部分享有专有所有权,并对全体所有人共同使用或数个所有人之间共同使用的部分享有共有所有权的一种复合物权。由梁慧星教授任负责人的中国物权法研究课题组编写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稿)便采纳了这种“二元论说”。该建议稿在第90条作了如下表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数人区分一建筑物而各专有其一部,就专有部分有单独所有权,并就该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共同部分,除另有约定外,按其专有部分比例共有的建筑物所有权。”这种学说的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基于区分所有权人之间的团体关系而产生的成员权为区分所有权的一项权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所以产生,必须是两人以上对某一建筑物区分所有。在区分所有建筑物上,区分所有权人相互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各区分所有权人在行使专有部分权利时,不得妨碍其他区分所有权人对其专有部分的使用,不得违反全体区分所有权人的共同利益,从而使各区分所有权人之间形成一种共同关系。为维持这种共同关系的健康发展,全体区分所有权人必然结成区分所有权人团体,由该团体直接管理或委托他人管理区分所有建筑物的共同事务,而此种管理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区分所有权人专有部分所有权和共用部分所有权的享有。由此可见,作为这一团体成员所拥有的成员权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元论说”为德国学者贝尔曼所倡导,并被德国现行《住宅所有权法》所全盘采纳。根据该法,区分所有权系由三部分构成:供居住或供其他用途之建筑物空间上所设立的专有所有权部分、专有所有权人共用建筑物上所设立的持分共有所有权部分及基于专有部分与共用部分不可分离所产生的共同所有人的成员权。支持“三元论说”的日本学者丸山英气教授认为,区分所有权,应理解为对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对共用部分的共有持分,以及成员权的三位一体的复合物权。
“三元论说”似乎更全面地反映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事实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应当是包含专有部分所有权、共有部分所有权和成员权这三项权能的复合物权,其中,专有所有权是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是依附于专有所有权而存在的,区分所有人取得专有所有权,自然就应取得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区分所有权人转让其专有部分时,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被认为一并转让。总之,这三项权能不可分割,如果作为继承或处分的标的,应将三者视为一体。因此,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应是指数人区分一建筑物时,对各自的专有部分有单独所有权,并就该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共用部分,除另有约定外,按一定比例享有共有所有权,并基于区分所有人之间的团体关系而拥有成员权,上述专有所有权、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的总称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Ⅷ 什么是请求权分析原则
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理论之关系重述
--------------------------------------------------------------------------------
摘 要:民事实体法上的请求权竞合问题和民事诉讼法上的诉讼标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请求权竞合问题是导致传统诉讼标的理论衰落和新诉讼标的理论产生的重要原因。仅在实体法领域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与仅在诉讼法领域解决诉讼标的问题,都存在一些困难。鉴于此,本文试图将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请求权 竞合 诉讼标的
一、 民法请求权概念与诉讼标的概念的关系
(一)民法请求权概念
在早期罗马法时代,只有诉权概念,而无请求权的概念。因为在罗马法中,事实与规范尚未分开,是诉讼创造权利,而不是先有权利,再依据权利起诉。罗马法中的诉讼,其本身就是一种权利,是“通过审判要求获得自己应得之物的权利,”也就是诉权。因此,在罗马法中,诉权和实体权利尚处于一体未分的状态,以至于人们经常说有没有诉权,实际上所要表达的是有没有权利。也就是说,在罗马法中,诉讼都与具体的实体权利类型结合在一起,不存在没有诉权的实体权利。典型的情形是,在罗马法最繁荣的时期,法律实际上是在执法官手中不断形成的。由于执法官是为执法而设,他没有立法权。因此,当执法官要对法律革新时,不可能采取根据一定的条件确立新的权利这一方式来进行,而通常是一次次地允许或在其告示中宣布在其当政之年根据特定条件可以合法的进行哪些诉讼或审判,以至于那些产生于裁判官的权利连自己的称谓都没有,而是以诉权来表示,如“善意占有诉讼”和“抵押担保诉讼”等 。这种通过诉权形成法的事实,使得诉权本身就是实体权利的表现。而诉权又是通过诉讼来体现的,所以,在罗马法中,actio一词既表示诉权,也表示诉或诉讼,还意味着实体权利 。
在十四、十五世纪,罗马法逐渐为德国继受。继受的过程中,诉权(actio)制度也传入德国。在罗马法诉权制度传入德国的过程中,德国的社会生活日趋复杂,事实与规范一体未分的罗马法已不能适应诉权大量增加的社会现状,诉权的体系化以及事实与规范的分离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同时,随着诉权日益实体法化,诉讼法逐渐脱离于实体法而独立存在,实体法与诉讼法、请求权与诉权实现分离。诉权制度逐渐分解,夕日在罗马法中的支配地位已风光不再。为挽救诉权制度的颓势,萨维尼(Savigny)提出私法诉权的学说,认为诉权是实体权利的一个发展阶段,是实体权利的一项权能, 1856年,温德雪德在《从现代法的观点看罗马法的诉权》(Die Actio des romischen Civilrechts Vom Standpunkt desheutigen Rechts)一书中提出请求权概念。认为在罗马法中是审判保护产生权利;而在现代法的意识中,权利是本原,对权利的审判保护则是结果。 至此,请求权概念产生。此后,德国学者赫尔维格将诉权、诉讼上的请求权和实体上的请求权三个概念区别开来。认为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是既存的实体权利,而诉讼法上的请求,则是原告在诉讼程序中所所提出的权利主张。此项主张,是原告于起诉时所主张的法律关系。在诉讼程序中,原告须将实体法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具体而特定地主张,方能成为法院的审判对象。
按照现在通说,权利是享受特定利益的法律上的力。而请求权是要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作为或者不作为)权利。请求权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依赖一定的基础权利而存在。所谓的基础权利,包括物权、债权、人格权、身份权,知识产权等。而基础权利,也需要有请求权附之,方能体现其法律上之力。台湾地区学者王泽鉴认为,请求权在权利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因为任何权利,无论是相对权还是绝对权,要发挥其功能,或者回复不受侵害的圆满状态,都需要籍助于请求权的行使。 因此,请求权又随着其所依赖的基础权利而分为物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身份权请求权,知识产权请求权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在现代民事实体法和诉讼法之间,有着这样一个过渡:实体法上的基础权利——>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诉讼法上的请求权主张——>具体诉讼请求。
(二)诉讼标的概念
我国关于诉讼标的概念,是从日文“诉讼物”翻译而来;而日文“诉讼物”一词,又译自德文Streigegenstand。1906年沈家本主持制定《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时,虽然是仿效欧日法律,但尚未使用诉讼标的概念。第二年颁行的《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第五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填写“诉讼之事物及请求如何断结之意识”的规定,也没有使用诉讼标的概念。1920年颁布的仅施行于广东军政府所辖各省的《民事诉讼律》,由于继受德日本民事诉讼法,引入“诉讼物”一词。次年北京政府颁行《民事诉讼条例》,兼采澳、匈及英美等国民事诉讼法,明定起诉状应记载 “诉讼标的”。七年后国民党政府颁行的《民事诉讼法》,也要求起诉状须记载诉讼标的。该法历经修订,现为我国台湾地区沿用。1982年我国颁行的试行民事诉讼法,在第四十七条(关于共同诉讼的规定)、四十八条(关于第三人诉讼参加)等条文中采用了“诉讼标的”一词;现行《民事诉讼法》在第五十三条(共同诉讼)、五十五条(代表人诉讼)和五十六条(第三人参加之诉)中,也使用了“诉讼标的”一词。但是,迄今为止,虽然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乃至德日民事诉讼法都有关于诉讼标的的概念,但是法律却没有对诉讼标的的涵义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台湾地区学者陈荣宗认为,当事人因私权纠纷提起民事诉讼时,起诉状上除应表明原被告外,还需表明原被告在该件民事诉讼中所争执的是何种事情,也就是原告要求法院裁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前者是主观要素,后者是客观要素,这两个要素是民事诉讼的基本构成要素。民事诉讼标的,指的就是民事诉讼基本构成要素中的客观要素。 简言之,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争执的基本内容,也是当事人请求法院审理裁判的对象。
虽然法律没有对诉讼标的涵义进行具体而明确规定,而是将这个问题委诸于学理,但是诉讼标的概念对于民事诉讼又确实非常重要。从民事诉讼的构造来看,诉讼标的实为当事人与法院诉讼进行的核心,和当事人讼争对象、诉讼程序、诉讼制度等多种问题均有关系。包括管辖的确定、当事人适格、法院审理与裁判的范围以及法律的寻找与适用等,都涉及到诉讼标的问题。但是在民事诉讼的各种理论与制度中,与诉讼标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重复起诉的禁止、客观的诉的合并、诉的变更以及既判力客观范围四项。首先,就重复起诉的禁止而言,一事不再理是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就裁判已经生效的案件,当事人不得再行起诉,法院不得重复受理和重复裁判,是既判力理论的基本要求。即使裁判已经做出但尚未生效或法院虽未做出裁判但已经受理或正在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也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更行起诉。禁止重复起诉的目的,一方面是防止法院对同一案件做出相互矛盾的判决,以免影响法院的权威和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减少司法成本。而判断一诉是否为另一诉的重复,其基本依据就是看两诉的诉讼标的是否相同。诉讼标的相同的,构成重复起诉,反之则否。因此,诉讼标的是判断是否构成重复起诉的关键;其次,就客观的诉的合并 而言,判断是否构成客观的诉的合并,其依据就是看在该诉讼程序中是否存在复数的诉讼标的。若存在复数的诉讼标的,就构成客观的诉的合并,反之则否。具体来说,就原告增加诉讼请求的情形,须看原告所增加的诉讼请求,是否构成独立的诉讼标的,如果构成独立的诉讼标的,就构成了诉的合并;就被告提出反诉而言,分析被告所提出者究竟为反驳还是反诉,只须看被告所提出的请求是否构成独立的诉讼标的即可;就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之诉而言,只要第三人所提诉讼请求构成了独立的诉讼标的,就构成了诉的合并;再次,就诉的变更而言,依据民事诉讼的一般原理,原告于提起诉讼后,原则上不得变更或者追加其诉。判断是否构成诉的变更,须看诉讼标的是否变更。若诉讼标的发生了变更,则为诉的变更,反之则否 ;最后,就既判力客观范围而言,民事判决一经做出,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就同一案件再行起诉,或者在其他诉讼中提出与确定判决相反的主张;法院也不得就同一案件重复受理,或者做出与确定判决相矛盾的裁判。既判力只能及于经法院裁判的事项,未经法院裁判的事项,不具有既判力。由于法院只能就本案诉讼标的进行裁判,因此,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决定于诉讼标的内容。
(三)民法请求权概念与诉讼标的概念的关系
那么,民法请求权概念与诉讼标的概念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要理清这个关系,仍须从罗马法谈起。如前所述,在罗马法中,事实与规范尚未完全分开。也就是说,在罗马法中,还没有完全摆脱具体事实的抽象的法律。因为还没有抽象的实体法,原告因某一事件的发生或者存在而产生的一定的利益,尚无纯粹的实体上的权利作为其表征。原告要通过公力救济的途径,以诉讼来保护他的利益,须经裁判官裁决其有无诉权。而裁判官裁决其有诉权,则意味着要保护他的利益,反之则意味着他没有诉权,也即他没有应当保护的利益。如此看来,有无诉权,乃为裁判所要决定的事项,换言之,作为裁判对象的诉讼标的,是诉权。既然有无诉权决定着原告是否有应予保护的利益,则诉权不仅具有程序的意义——起诉是否被受理,也具有实体的意义——应予保护的原告所请求的实体利益,此一利益,就是后来德国学者温德雪德(Windscheid)所谓的民法上的请求权。因此,在罗马法中,诉权包含有后来的实体请求权的意义。而诉权又是裁判的对象即诉讼标的,所以在罗马法中,诉讼标的也就内含有后来的实体请求权的意义。
在罗马寺院法渐为德国继受的过程中,诉权(actio)制度也传入德国。在诉权制度传入德国的过程中,德国的社会生活日趋复杂,事实与规范一体未分的罗马法已不能适应诉权大量增加的社会现状,诉权的体系化以及事实与规范的分离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同时,随着诉权日益实体法化,诉讼法逐渐脱离于实体法而独立存在,实体法与诉讼法、请求权与诉权实现分离。诉权制度逐渐分解。为挽救诉权制度的颓势,德国学者萨维尼(Savigny)提出私法诉权说的观点,认为诉权是实体权利的一个发展阶段,是实体权利的一项权能, 但此说随着德国学者温德雪德(Windscheid)提出纯粹实体法请求权概念而没落。1856年,温德雪德提出请求权概念。认为在罗马法中是审判保护产生权利,而在现代法的意识中,权利是本原,对权利的审判保护则是结果。 也就是说,实体请求权先于诉讼而存在,是裁判的对象。因此,温氏提出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概念后,人们将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概念直接移入诉讼法中,从而认为诉讼标的就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德国1877年民事诉讼法中的请求权概念,有时指诉讼上的请求权,有时指实体上的请求权,即是受温氏观点的影响。德国民事诉讼法多次将原告提出的请求权表达为诉讼标的,例如在关于起诉的第253条第2项第2款和关于判决的第322条第1项,所使用的诉讼标的概念均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未有区分。
将实体法上的请求权直接引入诉讼法而与诉讼标的概念一体不分,主要是因为早期的民事法律关系较为简单,民事诉讼形态单一,只有给付之诉一种形态,尚无确认之诉与形成之诉二种形态。待此二种诉讼形态出现后,就无法以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来解释诉讼法上的某些现象。例如,在消极确认之诉的情形,就没有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存在。如果仍然认为诉讼标的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将得出消极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不存在的荒唐结论。因此,20世纪初期,赫尔维格提出,依原告的权利主张作为诉讼标的确定标准。赫氏首先将现代的诉权、诉讼上的请求权以及实体上的请求权三个概念加以区别;其次,赫氏在建立诉讼上的请求权概念时,以诉讼上的请求权和争议事项间的关系作为理论基础。他认为,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是既存的实体权利,而诉讼法上的请求,则是原告在诉讼中所提出的权利主张。此项主张,是原告于起诉时所主张的法律关系。在诉讼中,原告须将实体法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具体而特定地主张,方能成为法院的审判对象。换言之,诉讼标的是指原告在诉讼中所具体而特定地主张的实体法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也即作为诉讼标的的,是诉讼上的请求,而不是实体请求权。赫氏理论,被称为传统诉讼标的理论 。这一理论将诉讼上的请求权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概念中解放出来,指出诉讼标的是诉讼上的请求权,而诉讼上的请求权是原告于诉讼中具体主张的实体请求权,不是既存的实体请求权。从而诉讼标的也不再直接等同于实体请求权,而是指诉讼上的请求权。目前,德、日、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以及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基本上都是采传统诉讼标的理论。
至此,我们可以做一小结:在罗马法中,作为裁判对象的诉讼标的是诉权,而诉权具有程序和实体双重涵义,其实体上的涵义也就是后来温德雪德(Windscheid)所谓的实体请求权,从而诉讼标的也内含着后来的实体请求权的意义在内;在温氏提出实体请求权概念后,既然人们认为诉讼是对实体请求权的审判保护,则自然也将请求权作为了诉讼标的。简言之,如果说在罗马法中,诉讼标的因诉权的两重性还具有程序和实体的两重涵义外,到温德雪德(Windscheid)提出实体请求权概念后,就仅具有实体请求权一重涵义。也就是说,此时诉讼标的与实体请求权乃是等同的概念。温氏所谓的实体请求权,是指实体法上既存的请求权。而在赫尔维格提出传统诉讼标的理论后,诉讼标的又与实体请求权相对脱离,指原告在诉讼中具体主张的实体请求权。此一请求权是否存在,尚待法院裁判。
二、请求权竞合对诉讼标的问题的影响
(一)请求权竞合问题
根据赫尔维格的理论,一个法律构成要件只产生一个请求权。但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个现象是,某一自然事实往往符合多个法律构成要件。一个法律构成要件产生一个请求权,多个法律构成要件则产生多个请求权。由于多个请求权具有相同的目的,其中任何一个请求权的行使,都将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其中任一请求权的实现,都使其他请求权的行使没有必要,否则其所获利益可能构成不当得利。这就是所谓的请求权竞合问题。请求权竞合的情形包括物权之间的竞合,如国企财产受到侵害时,企业可行使经营权,也可行使占有权,请求返还财产或其他救济;物权与债权的竞合,如出租人可行使所有权,也可行使出租人的债权,请求到期租赁物的返还;债权之间的竞合,如连带责任担保的情形,债权人可向主债务人主张主债权,也可向担保人主张担保债权;救济权之间的竞合,如违约救济和侵权救济的竞合等。关于请求权竞合,传统理论有法规竞合和请求权竞合二说。法规竞合说认为,一个事实虽然符合多个法条所规定的构成要件,但是当事人的请求目的只须一次就可满足,因此,根本就不存在多个请求权的竞合,真正的请求权只有一个。在法律适用上,适用特别法由于普通法的原则,或者以法条的补充或吸收的原则处理。请求权竞合说则主张,在上述情形,成立复数的请求权,一请求权得到满足,他请求权随之消灭;其中某些请求权消灭,不影响其他请求权的存在。在请求权竞合说中,也有学者主张,一昧强调各请求权相互独立存在,有违法规目的,因此,各请求权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基于侵权行为而产生的请求权,也有适用于基于契约而产生的请求权的余地。对上述传统请求权竞合理论,拉伦茨等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请求权规范竞合说。请求权规范竞合说认为,在同一事实符合侵权责任和债务不履行责任的规定时,相竞合的是请求权的基础,而请求权只有一个。但是在同一事实符合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构成要件的情形,拉伦茨仍然保留了请求权竞合的观点。同时,拉伦茨认为,由于票据债权和原因债权的独立性,该二权利的并存也构成请求权竞合。
(二)请求权竞合对诉讼标的理论的影响
根据传统诉讼标的理论,原告在起诉时,不是从争议的自然事件本身出发,而是从实体规范出发,先找到调整这一事件的实体规范,再依据该实体规范来评价事件,主张自己应拥有的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当然,原告所主张的实体请求权,只是原告在诉讼中认为自己应拥有的请求权,这一权利是否真实存在,尚须法院裁判。但是,在请求权竞合的情形,一个自然事件,常因法律观点评价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实体请求权,不同的实体请求权,经当事人于诉讼中具体而特定地主张,又表现为不同的诉讼上的请求权。依据传统诉讼标的理论,不同的诉讼上的请求权,构成不同的诉讼标的。例如甲将乙所有并使用的一台电脑盗去,根据不同的实体法规范,乙对甲享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物返还请求权以及占有回复关系请求权等数个请求权。每一个请求权经乙在诉讼中具体而特定的主张,均能构成一个独立的诉讼标的。此时,问题就产生了。例如,1.如果乙在诉讼中同时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和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否构成两个诉讼标的,并因此而构成诉的合并?2.如果乙在诉讼中先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然后又改为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是否构成诉的变更?3.如果乙先主张其中一个请求权,经裁判后,又提起诉讼,主张其他的请求权,是否构成重复起诉?4.与问题3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乙在诉讼中主张一个请求权,经裁判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是否覆盖其他的未经主张的请求权? 依传统诉讼标的理论,乙如果在诉讼中同时主张复数的请求权,构成诉的合并;从主张一请求权变更为主张另一请求权,构成诉的变更;先主张一请求权经裁判后再起诉主张另一请求权不构成重复起诉;对原告主张的一请求权的裁判,其既判力不及于其他请求权。
这样一来,传统诉讼标的理论固然有着其优点,例如一方面它将诉讼上的请求权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概念解放出来,指出诉讼上的请求权是原告于诉讼中具体主张的请求权或权利,而不是既存的实体权利,另一方面它使法院易于确定审理范围,使当事人易于进行攻击防御,使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易于确定;但是却存在着无法解决请求权竞合的情形下一个事件将可能经过数次审判,产生数个判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民事诉讼上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可能造成重复起诉,还涉及到纠纷解决的拖延,诉讼成本的增加,对原告的重复救济或者在原告法律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可能因主张的实体权利不同而遭致不利等,从而减损民事诉讼的程序功能以及实体公正。传统诉讼标的理论在请求权竞合问题上遇到的障碍,使得盛行达50年之久的传统诉讼标的理论日趋式微,新诉讼标的理论(与传统诉讼标的理论相对而言)随之兴起。 所谓新诉讼标的理论,非指某一种理论,而是指为克服传统诉讼标的理论难点所提出的不同于传统诉讼标的理论的各种观点 ,包括:
1.二分肢说(诉的声明+事实理由说)。二分肢说由罗森伯格(Rosenberg)和尼克逊(Nikisch)提出。1927年,罗森伯格出版民事诉讼法教科书第一版,认为诉讼标的须依原告的声明和事实加以确定。他所谓的事实,是指未经实体法评价的自然事实。因此,即使该事实依实体法评价符合多个法律事实的构成要件,但事实也只有一个,原告的声明也只有一个,从而诉讼标的也只有一个。二分肢说的目的是解决传统诉讼标的理论在请求权竞合问题上所遇到的障碍,但是,这一理论虽然解决了基于一个自然事实的请求权竞合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基于数个事实、有数个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而给付目的只有一个时,该一个给付目的却可以受多次判决的问题,例如基于票据关系和原因关系而产生的一个给付目的的情形。尼克逊(Nikisch)则早在1935年就着有《民事诉讼上的诉讼标的理论》一书。尼氏认为,诉讼标的是指原告的权利主张,即原告请求法院就其实体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予以确认的主张,这一主张原则上是抽象的法律效果的主张,例外于确认之诉,则指具体的权利主张。而在诉讼标的识别标准上,除确认之诉仅依诉的声明即可确定外,于给付和形成之诉,仍须仰赖事实方能确定。须注意的是,尼氏所谓的事实,是指请求权存在的基础,也就是法律事实,此与罗森伯格的自然事实又有所不同。
2.一分肢说.此说由伯特赫尔(Botticher)和施瓦布(Schwab)共同完成。1949年,伯特赫尔发表“婚姻诉讼的诉讼标的”一文,认为婚姻诉讼的诉讼标的,仅依原告诉的声明即可确定,因为在婚姻诉讼中,诉讼标的非是当事人请求裁判离婚或撤销婚姻的理由,而是裁判离婚、撤销婚姻或解消婚姻状态的请求。后来,伯氏又将其理论扩展至撤销租赁强制执行异议之诉(形成之诉)和解除契约之诉(确认之诉)。1954年,施瓦布于其《民事诉讼标的研究(Der Streitgegenstand in Zivilprozess)》一书中,提出审判请求说,将伯氏的一分肢说扩至整个民事诉讼领域。他认为,原告起诉的目的在于请求法院对其声明进行裁判,因此诉讼标的内容,应依原告声明加以确定。但是,在既判力客观范围上,施氏又将事实概念引入,因此未能保持其理论的一贯性。而且,一分肢说的缺陷也很明显。例如在相同当事人间请求给付金钱或种类物的诉讼中,就无法将后诉与前诉区别开来。
3.三分肢说.1956年,哈布塞德(Habscheid)提出三分肢说的观点,认为诉讼标的是原告在诉讼上基于特定的生活事实所为的权利主张,其识别标准由程序主张、法律效果主张和生活事实三个要素构成。所谓程序主张,包括诉讼的合法性条件和权利保护形态;所谓法律效果主张,与尼克逊的“权利主张”无异,指原告请求法院就其实体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加以确认的主张,原则上是诉讼上的、抽象的法律效果,在例外有法律明定以及当事人意思介入的情形,则指具体的、以实体法为依据的权利效果主张。至于生活事实,则指德国民事诉讼法§253 Abs 2 Nr2 ZPO的“请求权的理由。”依哈氏的定义,指当事人间所发生的一切事实。此外,哈氏的理论还包括诉讼标的与判决标的二元论以及既判力作用之外的失权效理论。
4.新实体法说.新理论的上述几说,所努力者是建立纯粹诉讼法上的诉讼标的理论。但该等学说各有缺陷,都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因此,学者们又将目光转向实体法,试图将诉讼上的请求权和实体上的请求权相结合,从而产生了新实体法说的理论。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尼克逊,民法学者拉伦茨(Larenz)等受其启发,开始修正传统的请求权竞合理论,提出“请求权规范竞合说”。与此同时,德国诉讼法学者亨克尔(Henckel),布罗默(Blomeyer)等也在努力建立他们新实体法说的理论。早在1956,亨氏年就从实体法出发提出了他的新观点。他将实体请求权的功能分为(1)学理功能、(2)涵摄功能、(3)规范功能、(4)处分客体功能和(5)确定管辖功能。其中,处分客体功能决定了诉讼标的的单复。在给付之诉中,原告对被告所主张的实体请求权即为诉讼标的,须根据原告声明中所表明的权利保护形态、请求权内容、请求权主体以及在事实中体现的起诉理由来特定;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为原告主张的实体权利,仅依当事人主张的内容即可特定;至于形成之诉,亨氏认为不存在私法上的形成权,因此,须诉诸构成形成诉讼的理由来确定其诉讼标的,从而,构成形成诉讼的理由为复数时,诉讼标的也为复数。亨氏的学说,虽然较为新颖,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亨氏虽谓实体法上请求权应依其作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却仍未摆脱实体法请求权对诉讼标的理论的影响。至于这些具有不同作用的请求权的性质如何,亨氏也未进一步说明。二是依他的理论,在以票据担保原因债权的情形,结论与传统诉讼标的理论、二分肢说以及三分肢说并无二致,认为可能成立预备或选择的诉的合并。此一结论仍难避免产生双重判决的危险。布罗默则将诉讼标的区分为诉讼上的诉讼标的和本案诉讼标的,前者系指在诉讼中原告要求本案判决的条件;后者指原告请求的实体法上的法律效果。对诉讼系属抗辩、诉的合并以及既判力客观范围的确定有意义的,是本案诉讼标的。就本案诉讼标的的确定,于给付之诉,除原告请求的实体上的法律效果外,还须依诉讼声明和起诉理由才能确定;于确认之诉,仅依原告所主张的法律关系就可确定;于形成之诉,依诉的声明和构成形成诉讼的理由来确定。但布氏观点未为学者们接受。
5.统一诉讼标的理论否定说
以上所介绍的种种学说,均试图建立一个适用于所有诉讼形态的统一的诉讼标的概念及其识别标准。实践证明这种努力十分艰难,因为各学说均未达致理论上的完美状态。因此,终于有人提出要推翻统一的诉讼标的概念。前述布罗默的努力就体现了这一趋势,1967年,德国学者Jauernig发表“辩论主义、职权主义与诉讼标的”一文,表示要推翻统一诉讼标的概念。他先将民事诉讼分为辩论主义与职权主义两大模式,然后各依这两大模式分别讨论确定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和识别标准。在他之后,另一学者Baumgartel于1974年也提出了不同于统一诉讼标的理论的观点,认为诉讼标的概念应依诉讼形态不同而有不同。但是,分析德国二学者所谓的统一
Ⅸ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与传统的建筑物所有权的区别是什么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根据使用功能,将一栋建筑物于结构上区分为由各个所有人独自使用的专用部分和由多个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共用部分,每一所有人享有对其专有部分的专有权与对共用部分的共有权的结合。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在同一栋建筑物上存在多个所有权的情形。这种状况,主要是现代社会大量高层或多层楼房的出现带来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住房制度的改革,大量商品房的出现,在城市已形成了很多的住宅小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已经成为私人不动产物权中的重要内容。物权法适应现实的要求,确立了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法律规定
根据《物权法》规定,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对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即业主对建筑物内属于自己所有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门可以直接占有、使用,实现居住或者经营的目的;也可以依法出租、出借,获取收益和增进与他人感情;还可以用来抵押贷款或出售给他人。二是对建筑区划内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权。即每个业主在法律对所有权未作特殊规定的情形下,对专有部分以外的走廊、楼梯、过道、电梯、外墙面、水箱、水电气管线等共有部分,对小区内道路、绿地、公用设施、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等共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对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三是对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的权利,即有权对共用部位与公共设备设施的使用、收益、维护等事项通过参加和组织业主大会进行管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在这三个方面的权利中,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占主导地位,是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权以及对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权的基础。如果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则也一并转让。
业主享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如行使专有部分所有权时,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像装修房子时不能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在住宅里面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对公共部分行使共有权时,要遵守法律的规定和业主委员会的约定;认缴建筑物共有部分的维护资金等。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调整建筑物区分所有关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继衣食之后的居住问题日趋突出,对建筑面积的增长需求和土地面积的有限性,都促使建筑物不断向高空发展,而由此产生的建筑物区分所有的现象日益增多,但我国民法通则中并无相关规定,从而法官在解决纠纷时只能借鉴国外法律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制定物权法之际,人大建议稿,社科院建议稿和人大法工委的征求意见稿三个建议稿都无一例外的肯定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存在的必要性,因此笔者在此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行必要的分析,并对各建议稿中的相关条文进行评析,以期望对在物权法中更完善的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有所帮助。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历史发展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穴居巢洞,故不可能形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观念。通说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观念的萌芽,滥觞于人类文明之始的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人口大量集聚于城市,城市得以形成。为满足城市人口居住和经营的需要,公元前两千年的古巴伦王国,产生了类似于现代区分所有建筑物的建筑物形态,标志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正式萌芽。在罗马法中,由于贯彻了“一物一权”主义的原则,尤其是确认了所谓“建筑物所有权属于建筑物所附着之土地所有人”或“地上物属土地所有人”的原则,所以并不存在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问题。其后的日耳曼法,曾经形成所谓的“阶层所有权”,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但并不完整。自十九世纪上半叶开始,英、法、德、意、瑞(士)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和工业中心的急剧发展。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屋建筑拔地而起,多个业主或承租人共同使用同一楼宇的现象出现,但与此相关的楼宇管理问题日显突出,要求建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呼声高涨。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644条的规定,开创了近代民法建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先河。此后,意、葡、西(班牙)、瑞(士)以及旧中国国民政府的民法典等先后建立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制度。进入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堪称人类浩劫,原有建筑物遭到极大破坏。另一方面人口激增,并纷纷涌向城市,致使住宅问题更趋严峻。但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客观上又为建筑物向更高的立体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关系,各国或重新检讨已有的法律制度,或者积极创设新的理论体系,促进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发展。 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的界定关于什么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并且为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二元论说”和“三元论说”。 依“二元论说”,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数人区分所有一建筑物时,各所有人对其独自占有、使用的部分享有专有所有权,并对全体所有人共同使用或数个所有人之间共同使用的部分享有共有所有权的一种复合物权。
这个是查询到的一些资料,仅供参考 采纳哦
Ⅹ 关于留置权和定金
1.物权法解释:第二百三十一条【留置财产与债权的关系】
第二百三十一条 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
【解释】本条是有关留置财产与债权的关系的规定。
关于留置财产与债权的关系,在物权法起草过程中,争议颇大。第一种意见认为,只要是合法占有的财产,债权人便有权留置;第二种意见认为,留置财产应当与债权的发生有牵连关系;第三种意见认为,留置财产应当与债权的发生有牵连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第四种意见认为,留置财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
留置权的目的在于留置债务人的财产,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的实现。但如果允许债权人任意留置与债权的发生没有关系的债务人财产,则对债权人的保护过大,有违公平原则,也会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第一种意见不可取。
“牵连关系”的概念在理论上有多种解释,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观点。“一元论”认为,留置权的标的物与债权有无牵连关系,应依“统一的单一的标准”来判断。但何为“统一的单一的标准”,则说法不一:一是认为标的物为构成债权发生的法律事实之一时,即具有牵连关系;二是认为标的物构成债权发生的基础,即具有牵连关系;三是认为标的物的存在与债权的发生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而且社会一般观念认为有留置权存在的必要时,即为有牵连关系;四是债权与标的物由于某种经济关系而发生,债务人如自己不履行债务,却要债权人返还其标的物,在社会一般观念认为不当时,即可认为标的物与债权存在牵连关系。“二元论”认为,债权与标的物之间存在牵连关系,并不以标的物为债权发生的直接原因为限;如果是债权发生的间接原因,也可以认为有牵连关系。至于哪些是债权发生的间接原因,也存在不同看法:一是认为债权与标的物占有之取得,系因同一交易关系或者同一目的而发生的,即有牵连关系;二是认为债权间接因标的物的关系而发生的,两者即有牵连关系;三是标的物为因同一原因而发生的债权之标的物时,即存在牵连关系;四是认为债权因标的物而发生,或者债权与标的物的返还请求权因同一法律关系或者生活关系而发生,即有牵连关系。可见,牵连关系的概念过于模糊,范围不确定,法律适用中容易产生分歧,第二种意见和第三种意见也不可取。
因此,物权法没有采用牵连关系的概念,而是明确规定,留置财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同时,由于在商业实践中,企业之间相互交易频繁,追求交易效率,讲究商业信用,如果严格要求留置财产必须与债权的发生具有同一法律关系,则有悖交易迅捷和交易安全原则。因此,本条同时规定,企业之间留置的财产,可以不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2.定金罚则
定金是当事人约定向对方给付的,用以担保债权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如果不履行债务一方是支付方,则丧失返还定金的请求权,如果是收受方,则对方有双倍返还定金的请求权,此即为"定金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