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dvd知识产权问题
到中国版权登记中心去查询,是否侵犯其他人的著作权。
另外的途径就是从网上了解。
最后,您别忘了把自己的软件进行登记。
Ⅱ 中国DVD产业“裸奔”之余何时重视专利
如果只把知识产权当成盈利的手段,则不太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所以,在寻求全球化或者上市的企业,必须事先把知识产权的工作做全了。
2000年,中国的DVD产量快要拿下全世界产量的半壁江山,其中又有将近一半出口到美国、欧洲。产品无论在质量还是形象上都和国际名牌不相上下。并且,最为重要的是我国DVD机的出口平均价格不到国外同类普及型机的市场价格(300美元左右)的1/2,且仍有继续下降的势头。由于价廉物美,为国外销售商普遍看好,出口量日益增加。这种趋势对日本等国外同类产品构成了强有力的威胁。
在国内市场,厦新、金正、上广电、新科等DVD一线品牌也实行大幅度降价,以超出常规的跌幅,从个别型号的降价延伸到整个产品线。一方面是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是显示企业实力和服务理念,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以价格占领市场。DVD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正在形成,蛋糕开始膨胀了。
虽然中国近代经济起步比较晚,但能够借鉴外国发达国家的很多经验让我们迅速迎头赶上,并有着超越的势头。DVD产业的兴起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乐观的增长势头,加之抢占了国外市场,让很多外国列强按捺不住竞争之火,想尽各种办法阻止我国海外市场的发展脚步。就在中国DVD产业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2002年,6C联盟(时代华纳、日立、IBM、松下、三菱、东芝)诉我DVD生产厂商侵权,致使我国的生产厂商每生产一台DVD就要付4.5美元的专利许可费,先期已赔付30亿元人民币,此后还将陆续赔付200亿元人民币。此举对我国的DVD行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专利的“买路钱”
如果中国DVD产业被迫接受这个“激励计划”,那么DVD机和盘片的售价必然会上升,所缴纳的各种费用肯定是由消费者承担。当时,国内的DVD播放机的平均价格已经降到1500元左右。国内生产DVD机的厂商,江苏新科、江苏宏图、广东金正、厦门厦新及上海广电的年产量都在10万台以上,如果按照规定,那么这些厂家每年至少得向6C缴纳三、四百万美元;按中国DVD整体产量从100万台上升到1000万台来估算,之后几年我国将向外国支付几亿美元的专利费。另外,在DVD的核心技术上,仅日方申请的专利有2000多项,中国厂商即使部分接受这些专利,也将付出不菲的代价。如此沉重的“苛捐杂税”势必会给国内的生产厂家和刚刚展露生机的中国DVD市场带来致命的打击。
6C的用意何在?
6C此举的目的,就是想把中国的DVD产品赶出国际市场,一面在海外市场保持6C“唯我独尊,一统天下”的局面,一面借机通过这个计划成为中国DVD产业的“收税官”,今后市场越大,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DVD生产基地,就会向这个联盟奉上越来越多的“税款”。
诚然,中国厂商应该尊重外方知识产权的要求,但是中国DVD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上价格低廉,是由中国广阔廉价的资源、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决定的,绝不是因为没有负担应该负担的专利使用费。生产DVD所需的关键部位如光头、IC等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如果把所有的专利费都压在DVD整机生厂家的身上,既要卖产品赚中国用户第一次钱,还要通过专利手段,向中国用户收第二次、甚至每次使用的钱。
细软亮剑
如果说知识产权是规则,那么外商的做法是否有失公平就是另外一回事。虽然6C通过苛刻的“知识产权保护”将失掉尚需培育、却又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但中国DVD产业却遭受了灭顶之灾,足以说明专利的重要性。
Ⅲ vcd被dvd取代是知识产权侵权吗
VCD 是VCD的专利
DVD是DVD的专利 怎么会侵权 只是他们有些结构是用的同样的专利
Ⅳ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依据各国的专利法。(生产、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平行进口、使用等行为构成侵权)
依据各国的专利法(专利许可使用费)
增强创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发展自己的专利技术,以及规避专利的技术。
Ⅳ DVD是哪国的专利
DVD是许多公司和个人努力的产物.原来有两份互相竞争的建议.索尼,飞利浦和其他公司支持的是MMCD格式. 东芝,Matsushita,时代华纳和其他公司支持的是SD格式. 由IBM领导的计算机公司组织坚持他们只支持一种标准. DVD格式最后于1995年9月出台,它想避免当初VHS与Betamax录象带之间的争斗,或是70年代出现的四声道音轨之争.
没有哪个独立的公司"拥有" DVD. 官方规范是由十个公司组成的联盟发展的:日立,JVC, Matsushita, Mitsubishi, 飞利浦, 先锋, 索尼, Thomson, 时代华纳, 东芝. 来自许多其他公司的代表人员也在许多工作组中作出了贡献.1997年5月, DVD联盟由DVD论坛取代,该论坛对所有公司开放,截止2000年2月已有超过220个会员.时代华纳最先注册DVD商标, 而后将此商标给了DVD Format/Logo Licensing Corporation.
任何公司想要制作DVD产品必须从下列公司取得主要技术专利许可: 飞利浦/先锋/索尼 阵营(每台播放机3.5%,最少$5; 另外兼容VCD需要$2.50; 每张盘片5分), 日立/Matsushita/Mitsubishi/时代华纳/东芝/Victor 阵营(每台播放机或驱动器4%, 最少$4; 每台DVD解码器4%, 最少$1; 每张盘片7.5分),以及Thomson. 专利权也属于Discovision Associates,它拥有大约1300个光盘专利 (通常由复制厂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