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孙宪忠的学术观点
1、在民商法方法论方面,提出“抛弃批判、立足建设”的观点,认为应从过去的对民商法学的现有国内外科研成果的否定性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不要总想着批判他人,而应该认真地从建设我国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法律体系的角度构造自己的民商法。现行法学包括了过多的“以阶级划线”批判他人的内容,而对我们自己建设所需要的东西却不甚了了。立足建设,需要吸收传统民商法包括西方的和中国自己历史上的符合法理的制度,也需要按照国情和时代进行积极的创造。
2、最早提出所有制的法律实现方式问题,提出对公有制的所有权形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进行改造。孙宪忠认为,作为经济基础的公有制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民法财产权利制度并不一致,他们之间有一个决定和被实现的关系。所有制并不能照相式地反映为民法上的所有权制度。公有制并不一定要反映为国家所有权,国家掌握股权、企业法人享有所有权,也是公有制的反映形式。孙宪忠比较早地探讨了世界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以及该体制下民法、商法的基本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最早探讨了财团法人的财产权利的独特性,并提出按照财团法人所有权形式规范中国法人财产权利的见解。
3、在民法学总论方面,对法律行为制度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孙宪忠比较早地将德国民法中的法律行为制度介绍到国内,并深刻地研究了法律行为制度的源流及其本质,指出法律行为制度中的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构成的基本差异;尤其是孙宪忠对物权行为理论的确切含义进行的正本清源性质的研究,纠正了理论界原有的错误认识,扭转了这一理论在中国民法学界长期遭到否定的局面,使其在中国大陆法学界基本上已被判处死刑的情况下重新复活。由于该理论对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易安全提供了切实的法理基础,所以,这一理论在我国大陆的复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孙宪忠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些已经被立法和司法解释接受,而且孙宪忠的学术主张获得了国外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法学界的承认。
4、在民法物权研究领域,提出了系统的立法观念和体系。在物权法总则方面,孙宪忠通过对当代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不动产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制度和中国实践情况的研究,建构了中国物权法基本体系、法理、物权类型及相关制度,创建性地指出物权法具有静态动态支配关系调整、物权变动调整、第三人保护这三个基本范畴。孙宪忠认为:物权法应具有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绝对原则、物权公示原则、物权特定原则和物权抽象原则,物权法兼有静态和动态保护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交易安全的功能;当物权变动时,应当区分作为原因的债法行为和作为结果的物权行为的要件、时间及其效力,物权变动应依其自身要件产生相应的效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孙宪忠提出的应以物权行为理论作中国物权法的基本理论构成、物权行为制度较善意取得制度更有利于客观公正地保护第三人,指出应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完善的登记制度的诸多见解,已为中国物权司法所采纳,并且成为中国物权法学者建议稿的理论基础。孙宪忠最早将世界上公认最发达的德国民法物权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基本制度引进国内,对中国物权法立法提供了系统的参考资料。在物权法分则部分,孙宪忠早在90年代初首次在中国从民法物权法角度对中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多项成果被后来的立法采纳。此外,孙宪忠根据物权法的法理对物权法具体制度的建设提出了系统的设想。比如,孙宪忠提出,物权法对“国有所有权”制度应采中央地方分级所有理论、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应采法人理论重新建构、并且对财团法人所有权、企业法人所有权、建筑物所有权等制度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这些理论,对拓展了物权法研究领域及研究思路,实事求是地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权法体系作出了努力,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5、在不动产法研究方面,提出的多项成果为学术界承认,并且被立法采纳。比如,孙宪忠根据物权法的基本原理,系统地研究了不动产登记问题,指出不动产登记具有物权公示效力、物权变动的根据效力、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善意保护效力和警示效力;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上的“五个统一原则”,即统一登记法律依据、统一登记机关、统一登记效力、统一登记程序、统一权属证书的理论。该理论已经成为中国物权法立法、土地立法和不动产登记法立法的指导思想。
⑵ 《物权法》里怎么规定附属物的
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而又能为人所实际控制或支配的物质客体。根据两个物在物理上相互独立,而在经济用途上又相互联系的关系,民法理论把物划分为主物与从物。我国《民法通则》并未对主物、从物予以规定,《民通意见》中用“附属物”来取代了“从物”,但也未明确主从物的概念。各国民法典及法学家对主物与从物所下定义也不尽相同:
《瑞士民法典》第644条:(二)前款的从物,系指依地方通常见解或根据所有人的明确意思表示,继续为主物的所有人经营、利用或保存,并通过连接或依其他方式与主物有关系的动产。
《日本民法典》第87条第1款:物的所有人,为其物可供日常所用,将属于自己所有的他物附着于其物时,其附着之物为从物。
《德国民法典》第97条第1款:不是主物的组成部分,但为了主物的经济目的而提供使用,并与主物存在符合此使用目的的空间关系的动产,为从物。在交易中不认为是从物的物,不是从物。
卡尔.拉伦茨(K.Larenz):一个物可以不是一个其他物的部分(即与其他物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物),而长期地为了一个其他物的经济目的服务,并且作为其他物经济作用的辅助工具。
孙宪忠:所谓主物,指能够独立发挥效用的物。非主物的组成部分而附着于主物,并对主物发挥辅助效用的物,称为从物。
梁慧星:从物指从属于主物之物,从物之外的物皆为主物。
笔者认为,主物是独立存在,在与同属一人所有的其他独立物结合使用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物;相应地,在结合使用中起辅助、配合作用的物是从物。如电视与电视遥控器,分别为主物和从物。较为周延的从物的定义应为:非主物组成部分,常辅助主物发挥效用而同属一人之物。
附属物则是指附属于某一特定主物,不具有使用独立性的物。
二、认定从物、附属物的要点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主物的认定没有问题,主要是从物及附属物应如何认定。根据从物的概念及与主物之间的关系,要认定从物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具有独立性,非主物的构成部分。这是判断一物体是否为从物的首要标准,可以看其物理构造上及使用上是否均有独立性。从物为独立的物,如果为某物构成之一部分,则不产生主物与从物关系。如汽车之轮胎,房屋之窗户等均为物之部分关系。对于附属房屋,是否具有独立的出入门户是判断独立性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准。
2、从物须经常辅助主物的使用。即从物的使用目的须具有永久性,且此目的不以经济效用和经济目的为限。偶尔辅助使用的不构成从物,如结婚花车临时装饰的鲜花等。但如果该车专门为结婚之用,鲜花装饰为其经常之装饰物,则鲜花装饰构成该车之从物。
3、须与主物属于同一人所有。例如甲的汽车和汽车上的备胎,如果是乙的汽车和甲的汽车上的备胎之间就不存在主从物的关系。
4、须交易上无特别习惯,在交易上视为从物。德国民法典即强调了交易习惯在判断从物时的重要性。例如,甲用布袋装着米在市场上出卖,不能认定该布袋为米的从物。
我国理论界和现行法律均不区分从物与附属物,笔者认为从物和附属物还是有区别的。附属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附属物是指附属于某一特定主物的一切物,其中只有那些与该主物同时使用并在这一过程对其效益的发生起着辅助作用的物才是从物。狭义上的附属物则具有如下特征:仅仅具有物理构造上的独立性,并不具备使用上的独立性,其使用上与主物成为一体,其所有权归于消灭。
⑶ 孙宪忠的基本资料
姓名:孙宪忠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专业领域:民法、物权法、不动产法
留学情况:1993年至1995年作为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的学者,在德国汉堡市马克斯·普郎克外国与国际私法研究所从事物权法研究,获洪堡基金会研究证书
外语:懂德语,英语良好 孙宪忠,男,1957年生,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1976年至1980年人民解放军部队服役,1980年至1984年在西北政法学院(今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读本科,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84至199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攻读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为新中国第一届民法学博士。1992年晋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1993年获联邦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博士后研究奖学金,赴德国汉堡马克斯-普郎克外国和国际私法研究所学习。留学期间,专攻物权法、不动产法。1995年回国,1997年晋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98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中国法学会命名中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2005年5月至11月外出担任德国著名大学明斯特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获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公安部特邀监督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引进评审委员会委员,欧洲联盟法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民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建设部法律顾问、以及澳门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法官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发表独立专著6部,合作专著10余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译文10余篇,在德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研究成果在德国、日本、韩国等地得到相当的关注,是国际认可的中国法学家之一。从1995年国家物权法立法工作开始到物权法颁布,一直受邀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民法典以及物权法的立法专家。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家建设部法律顾问、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西北政法学院兼职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湖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欧洲联盟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常务副会长、国家建设部法律顾问、以及澳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发表独立专著6部,合作专著10余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译文10余篇,在德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研究成果在德国、日本、韩国等地得到相当的关注,是国际认可的中国法学家之一。从1995年国家物权法立法工作开始到物权法颁布,一直受邀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民法典以及物权法的立法专家。
⑷ 孙宪忠的人物经历
1976年-1980年,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服役。
1980年-1984年,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本科,法学学士。
1984年-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学硕士。1987年-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法学博士学位。
1992年晋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
1993年获联邦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 Stiftung)研究奖学金,赴德国汉堡马克斯-普郎克外国和国际私法法研究所留学,主攻物权法、不动产法。
1995年回国。
1997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1998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被中国法学会命名“中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199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欧洲联盟法研究中心主任。
2005年5月至11月外出担任德国著名大学明斯特大学客座教授。
2006年获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初,孙教授被聘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名誉院长。
2016年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孙宪忠随团抵达北京,出席全国人代会。
⑸ 关于民法总则立法的议案,孙宪忠老师所在的课题组提出多少个条文
编纂民法典还要跨越哪些障碍第一步,对现行民法通则进行全面修订,并上升为民法总则。根据孙宪忠的研究,民法通则的156个条文至少有70个已被新法所替代,基本上已失去了作用。没有被替代的条文中,大部分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作为民法通则起草者之一,江平承认“民法通则很多内容不适用了”。“民法通则应该改为民法总则。有了民法总则,我们才能有一个正式的民法典。把民法通则改为民法总则是现在最关键的一步。”江平说。第二步,对现有的民事单行法查漏补缺。王利明建议制定一部人格权法,将其作为未来民法典的一编。杨立新建议将婚姻法和收养法合并,制定完善的亲属法或婚姻家庭法;修改物权法、合同法、继承法等法律,消除条文之间的矛盾,使之协调一致。第三步,编纂民法典。这要求以民法总则为基础,将各个民事单行法纳入其中。“应当按照科学、合理的体系,以法律关系为中心,整合民事单行法,并按照法典化的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颁行一部系统、完整的民法典。”王利明说。在2013年和2014年全国两会上,孙宪忠两次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提出编纂民法典的议案,有关部门回复称,民法典制定问题比较重大,可以先进行研究。一些具体问题,或许是影响民法典制定进程的原因。事实上,人格权法是否独立成编、是将单行法汇编成民法典还是重新编纂等,学界和实务界都有争议,尚未达成一致。摘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11月16日03版)
⑹ 名单就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哪些专家参与了物权法的起草
《物权法》有九个起草人杨立新教授、尹田教授、孙宪忠博士、梁慧星教授、王轶教授、李显冬教授、王利明教授、杨景宇教授、江平教授、
⑺ 社科院由学者起草的建议例如《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有法律效力吗
建议稿没有法律效力,必须经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后才有效力。
⑻ 谁有孙宪忠教授的《再论物权行为理论》
有你也拿不到呀。你用梁彗星和霍恩还有拉伦茨的书顶一下好了。
⑼ 有谁知道《物权法》起草人的名单,我主要想了解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人员名单。
《物权法》有九个起草人
杨立新教授、
尹田教授、
孙宪忠博士、
梁慧星教授、
王轶教授、
李显冬教授、
王利明教授、
杨景宇教授、
江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