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地出让合同受让人与土地证使用权人不一致
《土地登记规则》第十条规定:土地登记申请者申请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专他项权利登记,必属须向土地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出让方式取得土地的,其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是土地出让合同,如果合同上的人与申请人不一致,无法证明申请人有权取得土地。
不知道你说的是否是建设用地使用权。
如果是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合同里面已经约定了使用年限。转让时需要继续履行原土地出让合同,因此,不存在重新约土地使用年限的问题。
③ 购房合同上没有注明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怎么办
实际购房合同是来团购购房协议的源补充合同,如果实质性内容有变更,买房人不同意变更的,可以不签此协议,并要求按照原协议继续履行,如果不能履行,则已经缴纳定金的买方按照《合同法》115条相规定有权要求不履行约定债务一方双倍返还定金。
协议上非签署姓名人的人签字的效力,除非有签署姓名人的授权,以及合同相对方的认可,否则无效
④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红线图上土地面积不一致,应该以哪个为准
按出让合同的为准,
⑤ 我买的新房合同上土地使用权才20年合理吗
房产证上的土地使用权只有20年,大致可以区分两种情况:
一、如果购买的是新版开发的商品房权,出现这种情况,那只能说明开发商办理土地使用权交纳出让金的时候,只交纳了20年的出让金,所以只获得了20年的土地使用权;
二、如果购买的是二手房,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说明,土地使用权的剩余使用年限只剩下20年了。
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仓储用地50年;
6、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⑥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有什么不同>
实际操作没有什么不同,主要是解释
其实,月长石也不是特别清楚,解释下版,解释不好不要给臭鸡蛋~谢权谢~~~~
土地出让:是指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承租方,一般是政府和承租人之间。
土地转让:是指土地承租人通过协议方式,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承租方之间的协议。
⑦ 购房合同中的土地使用年限会不会与土地使权证不相符
购房合同中土地使用年限和土地使用权证是不是不相符吗?
正确答案:不相符。这是两专码事、属土地使用权限是该房土地所有权的年限、而土地使用权证属于该房土地使用的一个证明而已。但是土地使用权证分为两种:
第一、在农村房屋的土地使用证和房屋宅基地证、房产证必须是该房屋的户主的名字;
第二、在城市就不同了。土地使用权证、宅基地证这两个一般都是由房产开放商拥有的。房产证是房主的名字。
⑧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上的面积为什么都不想等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上的面积不相等是很正版常的。权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位置和范围符合城市规划的法定凭证,是建设单位用地的法律凭证。其面积是规划部门放线测量的,可能包含有代征道路等的面积。该图即是通常所说的规划红线图,标有建设用地具体界限。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也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是确认有关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 其面积是建筑面积。而且需要注明用地项目名称、位置、宗地号以及子项目名称、建筑性质、栋数、层数、结构类型; 计容积率面积及各分类面积; 附件包括总平面图、各层建筑平面图、各向立面图和剖面图。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上的面积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定,勘测的面积是宗地的净用地面积,通常称为“用地图”,其面积为使用权人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面积。通常比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上的宗地图面积要少一些。
⑨ 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几个法律问题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
第一条本解释所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出让方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受让方,受让方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协议。
第二条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让方与受让方订立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认定无效。
本解释实施前,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让方与受让方订立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起诉前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追认的,可以认定合同有效。
第三条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低于订立合同时当地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确定的最低价的,应当认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价格条款无效。
当事人请求按照订立合同时的市场评估价格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应予支持;受让方不同意按照市场评估价格补足,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因此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按照过错承担责任。
第四条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出让方因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批准手续而不能交付土地,受让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
第五条受让方经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当事人请求按照起诉时同种用途的土地出让金标准调整土地出让金的,应予支持。
第六条受让方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出让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
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
第七条本解释所称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是指土地使用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于受让方,受让方支付价款的协议。
第八条土地使用权人作为转让方与受让方订立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后,当事人一方以双方之间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第九条转让方未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土地使用权,起诉前转让方已经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第十条土地使用权人作为转让方就同一出让土地使用权订立数个转让合同,在转让合同有效的情况下,受让方均要求履行合同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已经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的受让方,请求转让方履行交付土地等合同义务的,应予支持;
(二)均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已先行合法占有投资开发土地的受让方请求转让方履行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等合同义务的,应予支持;
(三)均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又未合法占有投资开发土地,先行支付土地转让款的受让方请求转让方履行交付土地和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等合同义务的,应予支持;
(四)合同均未履行,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受让方请求履行合同的,应予支持。
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请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土地使用权人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但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第十二条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同意转让,并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补偿性质的合同处理。
第十三条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合同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起诉前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决定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将该划拨土地使用权直接划拨给受让方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人与受让方订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补偿性质的合同处理。
三、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
第十四条本解释所称的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是指当事人订立的以提供出让土地使用权、资金等作为共同投资,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合作开发房地产为基本内容的协议。
第十五条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具备房地产开发经营资质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当事人双方均不具备房地产开发经营资质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但起诉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取得房地产开发经营资质或者已依法合作成立具有房地产开发经营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第十六条土地使用权人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与他人订立合同合作开发房地产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但起诉前已经办理批准手续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
第十七条投资数额超出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的约定,对增加的投资数额的承担比例,当事人协商不成的,按照当事人的过错确定;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或者当事人的过错无法确定的,按照约定的投资比例确定;没有约定投资比例的,按照约定的利润分配比例确定。
第十八条房屋实际建筑面积少于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实际建筑面积的分配比例,当事人协商不成的,按照当事人的过错确定;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或者当事人过错无法确定的,按照约定的利润分配比例确定。
⑩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土地使用证上的面积不一致。
原则上出让合同和土地证载面积应该一致,可能会存在规定比例内的误差。
房产税是按房价计,土地面积只能是房价中的一个因素。
土地使用税按土地证面积计,因为土地使用权证时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