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物权支配权

物权支配权

发布时间:2020-12-25 18:13:35

Ⅰ 支配权和请求权的区别

支配权和请求权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支配权和请求权的权利内容不同

支配权是权利人对物质资料和智力成果进行排他地直接支配的权利。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可以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包括作为、不作为)的权利。

(二)支配权和请求权的行使方式不同

支配权通过直接地支配物质资料和智力成果而实现自己的民事权益。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与支配权不同,请求权人只能对义务人提出请求,但不得对义务人的财产或其他利益进行直接的支配。

(三)支配权与请求权作用的方面不同

支配权是权利人排他地直接支配财产或其他标的的权利。这种权利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积极方面,即支配特定的财产或利益,不需要他人行为的介入; 消极方面,即权利人有权禁止他人妨碍其对标的民事权利中,物权是最典型的支配权,他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也属于支配权。

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与支配权不同,请求权人只能对义务人提出请求,但不得对义务人的财产或其他利益进行直接的支配。 请求权是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四)支配权与请求权特征不同

请求权,是指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请求另一方主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权利人不能对权利标的进行直接支配,而只能请求义务人配合。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债权人自己无法实现债权,只能请求债务人履行一定的给付义务才能实现债权。 请求权是相对权的典范,即仅仅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人产生效力。

支配权在本质上是法律为权利人划定的自由空间范围,是贯彻意志自由的法律形式,它的根本精神就是意思自治。

相关法条:

《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六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1)物权支配权扩展阅读:

支配权,亦称管领权,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对权利客体直接管领和控制的权利。

请求权,是指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请求另一方主体作为或不作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支配权的主要分类

(一)物权:

物权是指 权利主体直接对物进行支配而享有利益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及担保物权。

(二)人身权:

人身权是身份权与人格权的合称。

(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以对人的智力成果的独占排他的利用从而取得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请求权的主要分类

(一)物权请求权 :

物权请求权是基于物权而产生的请求权,指物权的圆满状态收到妨害或有被妨害的可能时,权利人为恢复其物权的圆满状态,得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二)债权请求权:

债权请求权及基于契约之债而产生的请求权、基于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事实而产生的无因管理之债请求权和不当得利之债请求权、基于侵权行为而发生的侵权之债请求权。

(三)知识产权上的请求权:

知识产权请求权是指知识产权的状态已经圆满且正在受到侵害或者有受到侵害之倾向时,知识产权人为恢复其知识产权的圆满状态,可以请求侵害人作为一定行为或不作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Ⅱ 律师朋友帮帮忙啊!!物权是一种支配权,是控制权,那么作为物权的一种,留置权好像并不可以支配吧

所谓的支配,不是支配的权利,意思是对物的支配和控制,是权利的类型是支配,大哥你看书看晕了。
留置权当然是一种支配权,是对物的控制。

Ⅲ 判断题 1、物权是支配权,债权是请求权。(

同学~为什么题目这么不完整啊?是不是随便测试一下网络知道的功能啊?但我还是回忍不住回了~
1.物权是支配答权是绝对权,债权是请求权的一种(请求权还有物上请求权),第一题当然对
2.物权具有排他性,正所谓一物一权。一个物上仅能存在一个自物权即所有权,但却可以存在多个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Ⅳ 物权和所有权的区别

物权包括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基本内容】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以,有所有权就代表有物权。

拥有一套房子的房产即代表有这套房子的所有权也有物权。

(4)物权支配权扩展阅读

物权的分类

1、自物权与他物权

自物权是权利人对于自己的物所享有的权利。以其与他人之物无关,故称作自物权。所有权是自物权。他物权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的物权。他物权是对他人的物享有的权利,其内容是在占有、使用、收益或者处分某一方面对他人之物的支配。

2、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这是根据物权的客体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所作的分类。不动产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抵押权等是不动产物权,而动产所有权、动产质权、留置权则是动产物权。

3、主物权与从物权

这是以物权是否具有独立性进行的分类。主物权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物权,如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从物权则是指必须依附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是为担保的债权而设定的。地役权在与需役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关系上,也是从物权。

4、所有权与限制物权

这是以对于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的不同对物权所作的区分。所有权是全面支配标的物的物权,限制物权是于特定方面支配标的物的物权。

一些学者认为所有权也要受法律、相邻关系等的限制,故应避免使用限制物权这一概念。日本学者松冈正义首创了定限物权一词,表示所有权以外的他物权内容是有一定限度的。但这只是名称之争,关于所有权与限制物权分类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物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所有权

Ⅳ 怎样理解物权是支配权、绝对权和对世权

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的权利,即物权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标的物直接行使权物权的构成体系利,无须他人的意思或义务人的行为的介入。
物权是绝对权(对世权)
物权的权利主体只有一个,权利人是特定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且义务内容是不作为,即只要不侵犯物权人行使权利就履行义务,所以物权是一种绝对权。

物权是财产权折叠
物权是一种具有物质内容的、直接体现为财产利益的权利,财产利益包括对物的利用、物的归属和就物的价值设立的担保,与人身权相对。

物权的客体是物
物权的客体是物,且主要是有体物。

物权具有排他性
首先,物权的权利人可以对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其次,同一物上不许有内容不相容的物权并存(最典型的就是一个物上不可以有两个所有权,但可以同时有一个所有权和几个抵押权并存),即"一物一权"。(应该注意的是:在共有关系上,只是几个共有人共同享有一个所有权,并非是一物之上有几个所有权。在担保物权中,同一物之上可以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抵押权,但效力有先后次序的不同。因此,共有关系以及两个以上抵押权的存在都与物权的排他性并不矛盾。)

(6)物权作为一种绝对权,必须具有公开性。因此物权必须要公示。
(7)物权设立采用法定主义。
(8)物权具有优先效力,又称为物权的优先权。

Ⅵ 请问有关法律民事权利中物权的限制性支配权是什么意思也就是限制性支配权是什么意思

权利人难以独立自主使用自己权利,必须兼顾满足法定特定条件。
例如共同共有人产权必须全体权利人一致同意,方可支配处置

Ⅶ 民法中的权利是否只分为"物权"和"债权"两大类

是我们学习民法中比较基本的东西。一定要掌握。
1、财产权和人身权:这是以民事权利的客体所体现的利益为标准划分。人身权是以人身之要素为客体的权利,与主体不可分离。进一步可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财产权是以具有经济价值的利益为客体的权利 。进一步可分为物权、债权、继承权.
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这是以民事权力的效力特点为标准划分。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如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等。请求权是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没有排他性。如债权。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如撤销权、解除权和追认权等。抗辩权是能够阻止请求权效力的权利。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等。
3、绝对权与相对权:这是依民事权利的效力所及相对人的范围为标准划分。物权是绝对权,也称对世权。债权是相对权,也叫对人权.
4、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这是在相互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依各权利的地位划分。比如担保合同就是从权利。
5、专属权与非专属权:这是按民事权利与权利人的联系而分。专属权不得转让,如人格权与身份权。非专属权如物权和债权,这种权利是可转让的.
6、既得权与期待权:是按权利是否现实取得划分。如既时交付的买卖合同是既得权,而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未死亡之前就属于期待权。
不知这样说楼主是否明白。

Ⅷ 支配权是不是所有权

不是。

支配权是直接支配物质资料和智力成果的权利。从内容上来说支配权回是对物质资料和答智力成果进行支配的权利;而请求权是对特定的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进行要求。从效力上说支配权通过直接地支配物质资料和智力成果而实现民事权益。

(8)物权支配权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我国《民法通则》第78条第2款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婚姻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被告掌管的存款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对共有财产均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Ⅸ 如何理解物权是支配权、绝对权和对世权

1、物权是来权利人直接支配的权利,即物自权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标的物直接行使权物权的构成体系利,无须他人的意思或义务人的行为的介入。

2、物权是绝对权(对世权) 物权的权利主体只有一个,权利人是特定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第三人,且义务内容是不作为,即只要不侵犯物权人行使权利就履行义务,所以物权是一种绝对权。

3、物权是财产权折叠 物权是一种具有物质内容的、直接体现为财产利益的权利,财产利益包括对物的利用、物的归属和就物的价值设立的担保,与人身权相对。

4、物权的客体是物,且主要是有体物。 物权具有排他性 首先,物权的权利人可以对抗一切不特定的人,所以物权是一种对世权;其次,同一物上不许有内容不相容的物权并存(最典型的就是一个物上不可以有两个所有权,但可以同时有一个所有权和几个抵押权并存),即"一物一权"。

5、物权作为一种绝对权,必须具有公开性,因此物权必须要公示。物权设立采用法定主义。物权具有优先效力,又称为物权的优先权。

Ⅹ 物权包括哪些

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或者说,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不动产指土地以及建筑物等土地附着物;动产指不动产以外的物。

(1)自物权与他物权

自物权是权利人对于自己的物所享有的权利。以其与他人之物无关,故称作自物权。所有权是自物权。他物权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的物权。他物权是对他人的物享有的权利,其内容是在占有、使用、收益或者处分某一方面对他人之物的支配。

(2)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这是根据物权的客体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所作的分类。不动产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抵押权等是不动产物权,而动产所有权、动产质权、留置权则是动产物权。

(3)主物权与从物权

这是以物权是否具有独立性进行的分类。主物权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物权,如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从物权则是指必须依附于其他权利而存在的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是为担保的债权而设定的。地役权在与需役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关系上,也是从物权。

(4)所有权与限制物权

这是以对于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的不同对物权所作的区分。所有权是全面支配标的物的物权,限制物权是于特定方面支配标的物的物权。一些学者认为所有权也要受法律、相邻关系等的限制,故应避免使用限制物权这一概念。日本学者松冈正义首创了定限物权一词,表示所有权以外的他物权内容是有一定限度的。但这只是名称之争,关于所有权与限制物权分类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

(5)有限物权与无期限物权

这种分类的标准是物权的存续有没有期限。有期限物权是指有一定存续期间的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无期限物权则是指没有预定存续期间,而永久存续的物权,所有权属于无期限物权。

(6)民法上的物权(普通物权)与特别法上的物权

这是以物权所依据的法律的不同进行的区分。民法上的物权是指在民法典中规定的物权,我国还没有民法典,《物权法》上的物权就是民法上的物权。特别法上的物权则是指土地法、海商法等特别法所规定的物权。

(7)本权与占有

占有以对物的实际控制、占领为依据,因此不论占有人在法律上有没有支配物的权利,都可以成立。占有人基于占有制度,在事实上控制物,并在法律上享有排除他人妨害其占有的权利以及其他效力,乃是一种与物权的性质相近的权利,故应为物权的内容。

本权是与占有相对而言的。对标的物不仅有事实上的控制力,而且有权利为依据,该依据之权利,即为本权。

(8) 意定物权和法定物权

以物权发生原因为标准,意定物权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发生的物权,比如买卖转让。法定物权指非依当事人意思,而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物权,物权法上的留置权、海商法中船舶优先权等都是典型的法定物权。

阅读全文

与物权支配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雷的发明 浏览:121
对建筑物享有管理权的业主 浏览:231
星涟海马鞍山 浏览:722
湖南咨询工程师投资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699
英赛嘉华知识产权怎么样 浏览:111
云南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证书领取 浏览:429
版权注册报价 浏览:106
榆次工商局电话 浏览:880
核弹头发明 浏览:15
简述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区别 浏览:682
马鞍山遇园 浏览:279
优剪转让 浏览:216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 浏览:792
注册商标有效期多少年 浏览:13
如何处理山林纠纷 浏览:314
校内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168
创造与魔法中玉米分布图 浏览:855
陕西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调查报告 浏览:202
亦庄南海家园买卖纠纷 浏览:217
兰州水站转让 浏览: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