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举例:出质人以间接占有的财产出质的,质押合同自书面通知送达占有人时视为移交,
出质人指将其质物(动产或者财产权利)交给质权人作为其债权担保。如果你们向银行质押,你们就是出质人,甲方;银行就是乙方了。
② 关于质权中,质权人有占有和留置押财产的权利,“即使出质人将质押财产转让给第三人,也不影响质权人的质
你这是在哪儿看的啊?首先,质权是可以转让的,但质权不能单独转让,必须跟主债权版一起转让权,单独出让质权是无效的;
其次,质权人只享有占有权,而没有使用权,更没有所有权,所以质权的转让必须经过出质人的同意,否则无效;
然后,你说的应该是行使留置权,也就是到期出质人未履行义务的情况下,质权人可以处分该质物,也就是说质权转变成了处分权。
额,我们可以讨论下嘛,再多给点儿限定条件
③ 出质人以间接占有的财产出质的,质押合同自书面通知送达占有人时视为移交。占有人收到出质通知后,仍接受出
间接占有人是指财产的所有人。
举个例子:A把放在B那里的财产出质给C,质押合同字书面通知B时生效。B在接到通知后就应当将其占有的财产转移给C占有。
B在接到通知后,A又指示B处分已经出质的财产的无效
④ 出质人与质权人同时约定质押物由出质人继续占有该合同有效否
这句话不正确。 这里要搞清楚里两个概念:质押合同生效与质权设立。质押合同于合同签订时成立生效;质权于质押物交付时设立。 这句话来源于担保法司法解释,是物权法实施前制定的。物权法实施后,该条款已被替代。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⑤ 质权人可以间接占有质物吗
是的。
动产质押的占有和间接占有
民法学家王利明先生在《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一文中曾断言,担保物权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动产质押逐渐衰落,权利担保不断增长。现代社会,动产质押都已经逐渐衰落了”。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动产质押使得动产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质权人占有动产后,不仅不能产生收益,还要承担保管责任,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王利明先生以某企业将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交给银行质押为例,从而得出结论“动产质押在世界范围内衰落”。
分析王利明先生的论断,主要在于他认为动产被质权人占有了而没有被有效利用。根据我国《担保法》,动产质押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如果我们照套法条,理所当然是银行直接占有机器设备。但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非如此。因为当前的动产质押贷款中,一般的操作模式是银行授权委托第三方进驻生产现场,对质物进行监管或保管。机器设备仍在正常运转,继续为企业创造价值,银行则按合同约定取得收益。
那银行作为质权人,是怎样对质物实现移转占有的呢?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那就是“占有”。
占有是指占有人对物的事实上的控制与支配。在我国法学理论上,以占有人是否直接占有标的物为标准,占有可以分为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直接对标的物为事实上的管领力者,为直接占有;自己不对标的物加以直接占有,而是对直接占有该标的物的人有返还请求权,因而间接对该物有事实上的管领力者,形成间接的管理和控制,为间接占有。
⑥ 出质人代质权人占有质物的,质权消灭了吗
不消灭,但丧失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具体可以参考如下法条:
《担保法版司法解释》
第八十七权条出质人代质权人占有质物的,质押合同不生效;质权人将质物返还于出质人后,以其质权对抗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不可归责于质权人的事由而丧失对质物的占有,质权人可以向不当占有人请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返还质物。
⑦ 质押人对质押物享有占有吗
在未因为债权债务、代偿、追偿、起诉执行等合法行为判定质权合法转移前,质押行为并未实际产生权利转移。
⑧ 质押中未转移质物占有
成立未生效。
⑨ 质权人的质物转质权是指移转占有于第三人.请问,此时,质权人不占有质物,那么,他是否散失了质权呢谢谢!
要分责任转质和承诺转质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取得出质人的同意。责任转质的性质有好几种学说,但通说认为是新设定的质权,所以质权人不丧失质权;承诺转质中质权人当然不丧失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