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资产与物权

资产与物权

发布时间:2021-12-02 07:41:12

① 财产权和物权的区别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所有.

② 财产所有权与所有权之间有区别吗物权与财产权之间有区别吗如果有的话 分别是什么谢谢!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内利,包括占有权、容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权能。所有权意味着人对物最充分、最完全的支配,是最完整的物权形式。财产所有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在法律上的表现。财产所有权制度构成了民事法律制度的基石。中国《民法通则》对财产所有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财产所有权的类型主要包括:国家所有权、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所有权、社会团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所有权。
财产权与人类文明具有互动性,即财产权促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中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十六大“关于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表述和民法典草案中将国有资产和私有财产作为平等的法律保护对象,确认了私有财产权在中国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③ 资产和产权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1)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2、分类不同:

(1)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2)产权可以分为物权、债权、股权、原始产权、政府产权、法人产权、有产权、政府产权、法人产权等。

3、特征不同:

(1)资产是一项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资源。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这里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产权必须有一定的财产作为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必须直接参加社会再生产活动;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参与社会营利性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④ 财物,财产,资产有什么区别,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请大家解答

财产是对于主体所享用的财物的统称。马克思曾经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8页)。这表明财富的概念范畴可以容纳一切财物,但财物却不一定是财产。论及财富时,人们可以不论谁享有财富,谁是权利主人之类的问题。论及财产时,人们不能不问财物归谁所有,谁是财物的主人,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利和收益如何分割等等问题。政治经济学所讲的财产,是指归具体主体所有的财物。

●财产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独立或相对独立于主体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也就是说财产必须是与财产主体分离开来的。

第二,必须是能够被人们所拥有的对象,即必须能够为人们所控制和利用。

第三,必须对人有使用价值。

第四,必须具有稀缺性。一种独立于人的意志存在的东西,虽然能被人们拥有,也对人们有用,但是如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具有稀缺性,就不可能成为财产,形成财产权利关系。

●财产所有制的含义

财物所以能够成为财产,关键在于占有,在于人和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占有关系或占有权利。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财产最初无非意味着这样一种关系:人把他的生产的自然条件看作是属于他的,看作是自己的,看作是与他自身的存在一起产生的前提。这种围绕财产占有关系或占有权利而建立的社会经济制度,就是财产所有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91页)

●财产所有制的内容

财产所有制是人们在财产上形成的包括狭义的的所有和占有、支配、使用、收益等关系。

1.狭义的所有指财产的归属、领有关系,涉及财产归谁所有的问题;

2.占有指人们直接掌握、实际控制和具体管理财产的关系;

3.支配指人们最终处置、安排、调度财产和决定其使用方向的关系;

4.支配指人们最终处置、安排、调度财产和决定其使用方向的关系;

5.使用指人们改变、消费财产的关系;

6.收益指人们通过占有、支配和使用财产获取相应收益的关系。

●资产和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从联系的角度看,资产和资本都是财产的存在形式,资产包含资本,资本是资产中最活跃的要素。

从区别的角度看:

首先,在一定意义上,资本就是资产,但资产却不一定是资本。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资产只有被作为要素商品用于价值增殖的时候,才是资本。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倘若仅仅作为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购买普通商品,它只是一般等价物;若"窖藏"起来,没有用于投资,也只是财富和资产的沉淀。上述财富形式虽然构成持有人的资产,但不能成为资本。

其次,二者体现的关系不同。资产主要与实物形态有关,表现为财富的存在和运用的形式,体现财富的归属关系。资本与价值形态有关,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剩余索取的关系。

再次,二者的流动形式不同。资本是个动态范畴,需要在流动中形成和保值增殖。而资产的实物形式可能不流动,但其资本价值却可以所有权证书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交换和流通。

●产权的含义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财产所有制关系受到正式规则(包括法律规则、社会契约和组织规则)和非正式规则(包括人们的文化传统、习惯和道德规范)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分别表现为狭义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其中前四个产权反映了所有制主体的权利和职能,合起来简称为"四权"。"四权"加上相应的收益权,就构成了全部的产权或财产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一节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背景资料: 关于产权的内涵与外延)

●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在财产所有制关系中,狭义的所有权就是财产所有权或归属权。它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它决定着财产所有制的性质,也决定着其他权能的行使和运用。

1.在某些条件下,掌握财产归属权的主体,可以自主行使其他几个产权,自己进行生产经营。这时"四权"就统一归这个主体而不分离。

2.有时,所有者也可以不亲自经营,而以取得的一定利益为条件,将占有、支配、使用等权能(合称为经营权)的一部分或全部转让或委托给别人。这样,"四权"就会发生不同情况的分离。

●狭义的所有权与产权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表现在:

1.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所有权就不存在产权问题;

2.产权是所有权派生的经济权利,没有产权则所有权的权益无法实现;

3.狭义的所有权是产权的一部分。

区别表现在:

从所有制层面把握:狭义所有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表明财产的归属权利,即财产归谁所有、由谁支配、谁来收益的生产关系。产权属于经济运行层次的范畴,是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在财产营运中的权利关系,是指界定各经济行为主体占有和运用财产的权利边界和运行规则,即各经济行为主体涉及权利关系时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权责利关系。

●产权的性质

产权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营运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等性质。

1.特定财产的特定权利只能有一个主体,是甲的,就不是乙的。一个主体要阻止别的主体进入特定财产的领域,以保护其特定的财产权力。这就是产权的排他性。如果没有这种排他性,不管是否是某一财产的主人,都可以一样地占有、支配和使用该财产,就无所谓产权,也没有界定产权的必要。

2.产权与产权之间必须有明晰的界限和数量限度,否则,权能的行使无法有效地进行,无法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无法降低交易成本。

3.权能行使具有可分工性和利益的可分割性。产权的不同权能可以由同一主体行使转变为不同主体分工行使,就是权能的分解,相应的利益分属于不同的权能行使者,就是利益的分割。权能分解是整合各个产权主体利益关系的需要,利益分割是权能分解的必然结果。

4.产权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转手和交易。产权的可交易性是以产权的排他性、有限性和可分解性为前提的。只有排他性的、边界清晰的、可以分割并可计量的产权才有可能和有必要进入市场交易。

●产权和债权的区别

产权和债权是两种不同的财产权。

第一,它们形成的途径不同。产权是投资形成的,而债权则是通过借贷形成的;

第二,它们的权利内容是不同的。产权的权利内容是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而债权的权利内容只能是要求债务人履行还债的义务,不能因此去占有、使用债务人的财产;

第三,它们承担的风险不同。产权要承担财产经营的风险,经营不善,所有权人不仅得不到投资回报,而且还可能赔本,甚至承担无限责任。而债权则不承担这样的经营风险,债务人经营亏损,仍须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

●产权和物权的联系和区别

产权和物权都是有关特定财物的归属权。二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所谓物权顾名思义,系指直接支配有体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权利,不包括无体财物如发明或著作等知识产权。而产权包括有体产权和无体产权,因此产权概念的外延要比物权宽泛。

其次,物权是法学范畴,意义在于界定特定财物归属权的法律地位。产权从经济学上把握,其意义在于各种经济权利如何在经济关系中体现和在不同权能上实现。

●债权和股权的联系和区别

债权和股权都属于产权关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收入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不同。

就债权而言,资本所有者享有固定收益权,正常情况下不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相应地,也不施加对企业的监督控制;就股权而言,资本所有者只对企业收入在扣除各种固定的合同支付后的剩余索取权,承担经营风险,相应地也享有对企业的监督控制权。当然,债权与股权的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当企业资产不足以支付债务本金和利息时,债务人就成为实际上的剩余索取者。也就是说,企业破产的临界点就是企业控制权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转换的临界点。

⑤ “财产”与“产权”是什么关系

一、现阶段,财产所有权和产权两范畴在理论上存在着“产权不清”

产权和财产所有权是产权理论的两个基本范畴,对它们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界定是构建产权理论体系的基础。在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文献中,产权和所有权是两个出现频率都同样很高的名词。在经济学的范畴里,目前没有比产权更加混乱的概念。产权经济学家y.巴泽尔说:“‘产权’这一概念常令经济学家莫测高深,甚至不知所云,……学者对产权的内涵各取所需,却能各得其所。”(注:(美国)y.巴泽尔著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前言,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经济学文献中,引用频率较高当属于经济学家德姆塞茨、阿尔钦和诺思的产权定义。德姆塞茨说:“所谓产权,意指使自己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社会的工具,其意义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人与他人做交易时,产权有助于他形成那些他可以合理持有的预期。”(注:《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中文版97页,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德姆塞茨这一定义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产权是界定各交易主体之间责权利的一个社会工具。阿尔钦在其论文《产权:一个经典的注释》里给产权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注:《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中文版,166页,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这个定义包括着一些矛盾,比如说,“强制的东西为何可以选择?可以选择的东西为何又要强制实施呢?为何只能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而不能选择多种经济品的使用呢?”(注:刘大生:《产权基本问题研究》,载《经济评论》2000年第1期。)因此对该定义进行解释只能自找麻烦。诺思的以下定义也是被广为引用的:“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权利。”(注: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70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版。)这种定义也没有揭示出多少实质的内容,因为排他性只是产权具有的一个性质。国内学者对于产权范畴的研究也难以令人满意。一方面在下定义时仍然保留着西方产权经济学家那种玄乎的口气,所下的定义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利用外延列举法来界定产权范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比如,黄少安在《产权经济学导论》中说:“所谓产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刘大生认为产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产所有权,2.财产获得权,3.财产‘占据权’,4.财产‘利用权’,5.债权,6.股权(注:刘大生:《产权基本问题研究》,载《经济评论》2000年第1期。),其中每个分项都列举一些细项。其实,产权是和交易与资源配置有关的范畴,现实生活中交易形式千姿百态,合同种类各种各样,产权的存在形态也千变万化。不是按照具体的交易种类来研究产权的内容——而简单地把产权划分为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似是而非的概念的做法,很难和具体的交易情况相吻合,也对理论研究于事无补,只会引起学者们在这一方面进行无意义的争论。总之,准确地把握产权内涵和外延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财产所有权范畴,学者们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接受马克思的定义:“垄断就是财产所有权”——解释为财产所有者对于财产所拥有的具有排他性的独占权。这一定义准确地揭示了所有权的本质特征是垄断性即独占性,西方产权经济学文献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利用所有权范畴。但是按照这个定义就会形成如下观念:对于一项财产的所有权“要么全部,要么没有”(注:巴泽尔著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88页,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西方产权经济学文献是从交易角度来研究财产,即往往不只一个人对财产拥有权利,这是他们重视产权范畴的原因。但他们并没有忽视所有权这一概念,在他们的文献中,财产所有权和产权出现的频率几乎同样高。这一点同前面的定义是矛盾的,应该怎样解释?财产是不是所有权的定义也有缺陷之处?

另外一个用来界定产权和财产所有权的途径是把它们进行比较,指出它们的关系。在它们的联系这一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说产权等于广义所有权,另外一种看法是产权不等于广义所有权,但包括了广义所有权。这两种看法都令人费解,广义所有权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当一项财产完整地被拥有时,就是拥有所有权,无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当一项财产用于交易时,谁都没有整个财产的所有权,谈不上广义所有权的问题。谈到它们的区别时,有的说它们的运动状态不同(所有权为静态,产权为动态);有的说“财产”一词的含义不同(注:刘巨钦编著《企业股份制与资产重组》,77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有的说所有权是单数,而产权是复数等。事实上无论所有权还是产权都是人对财产的排他性权利,它们的主体、客体、运动状态和社会性质不应该有区别。因此,除了第三个提法是合理的以外,其余的看法只能加重人们的困惑。

二、对所有权准确界定的关键是要认识“财产是多种属性的集合”

所有权的本质特征是垄断性,即当财产完整地被一个主体拥有时,我们称他对该财产拥有所有权,但这种看法产生了“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的观念。西方产权经济学文献从研究交易活动的角度研究财产,自然重视产权范畴,但也没有否定所有权的地位,这就产生了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我们对所有权范畴进行思考,在坚持所有权的垄断性(这一特性是各方的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既能适应于理论研究又能被各方认同的所有权定义。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财产或商品视作只具有一种属性的同质实体,汽油就是汽油,土地就是土地。其实所有的商品和资产都不是仅仅具有单一性质,都是许多属性的复合体,即使最简单的商品也是如此。“和所有交易的商品一样,汽油具有许多有价值的属性。例如,什么时候可以获得它?加油站每天营业9小时还是24小时?加油站是自动的,还是全面服务的?”(注:巴泽尔著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28页,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土地也是许多属性的集合,例如包括土地的价格、数量、土壤肥力、利用时间、地边的树、灌溉用水等等属性。事实上所有商品都可以分解为不同层次上的属性集合或某一具体属性。在具体的交易活动中,交易主体对商品和资产的占有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拥有的权利因交易属性和资产属性的变化而不同。在完全拥有和完全不拥有之间,存在许多过渡形态。“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可以拥有同一商品的不同属性。”(注:巴泽尔著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87页,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因此,把所有权定义为对财产的独占权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资产是属性的集合。“通常把商品当作时常只具有一种属性的同质实体的做法,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品要么被拥有,要么不被拥有,不存在任何所有权的中间形态。”(注:巴泽尔著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90页,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当人们对财产的全部属性拥有独占权时,这就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所有权范畴,这适合于部分消费品和所有投入都属于一人的经营性资产。在自给自足的社会里,这种所有权状况广泛存在。在交换范围日益扩大的市场经济当中,财产的属性越来越分割给不同的人所拥有,对财产完整的占有变得很少见。但这并不表明所有权范畴变得不重要,虽然人们对财产不能完整的拥有,但仍可以对财产的某一属性或属性子集拥有独占权。由于商品或财产的属性可以多层次的分解,某一有价值的属性总可以划归到某一人头上或者流入公共领域而成为公共财产。比如,甲与乙二人签一份契约,甲把自己一块土地租赁给乙,期限10年,条件是乙将每年产出的50%作为地租交给甲,而这块地中间有几座坟,里边埋葬着丙的祖先,坟上可能有几棵小树。在这个例子中,土地每年产出的50%归甲占有,10年土地的使用属性和每年50%的产出归乙占有,地中间的坟归丙占有,而坟上的几棵小树可能流入公共领域,成为以后权利纠纷的源泉。当某一人对财产的某一属性拥有独占权时,实际上他拥有了这一属性的所有权。因此所有权可以被定义为对商品或财产的某一属性或属性集合的独占权。传统的所有权范畴只是一种特例,即财产的全部属性都归于某一人占有的情况。因此,在上面的例子中,甲拥有土地产出50%的所有权和土地肥力的所有权,乙拥有土地10年使用和另外50%产出的所有权,丙拥有几座坟的所有权。

和所有其它权利一样,所有权也是权力和利益的统一。人们拥有财产或其属性的所有权无非有两种选择权力,要么用于自己消费或使用,要么用于交易即转让,究竟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哪种方式带来的利益较大。这里的利益可以是货币收入,也可以仅仅是主观感受。一个所有者在行使消费和转让两种权能时,就要和其他的所有者发生关系。这时,关于财产的权利就超出了所有权范畴,涉及到产权概念。

三、关于产权范畴的界定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任何时刻,资源的既定分配状况总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不符合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要求,总存在着改善资源配置状况以提高经济效率的潜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部分资源归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所有,实现这种潜力主要是依靠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的自由选择和自由交易来实现。现实社会中,由于事物和环境是复杂的和不确定的,而人又不是全知全能的,获得信息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人类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表现出来,人与人的利益冲突就会导致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于是就产生了促进人类合作行为的各种制度、组织等契约形式。任何一种契约形式都是为了界定交易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促进合作行为。作为规范人们利益关系的社会工具的产权就自然会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这就是产权经济学家重视产权研究的原因。所以产权是和交易相联系的范畴,这是我们理解产权的关键。

随着分工合作范围的扩大,人们完整地占有某一财产全部属性的情况越来越少见,对财产的占有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所有权形式已降到次要地位。一项财产的不同属性往往被分割给不同的人占有,某一主体只能拥有财产或商品的某一属性或某几个属性的所有权,那么他对财产拥有的全部权利即他的财产权就只能局限于他拥有的各种属性的所有权范围之内。因此,财产权实际上只能是所有权的总和。在上面土地契约的例子当中,乙对这块土地的产权就至少由两个所有权(即土地利用的所有权和土地50%产出的所有权)组成。

“产权是所有权的加总”这一定义是产权的第一层意思,仅仅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人们利用产权范畴往往是就某一财产而言的。之所以从财产的属性而不是从财产的角度来研究所有权问题,是因为不同的属性往往归不同的人所有。“各种属性统统归一人所有并不一定最有效率,因此,有时人们会把某一商品的各种属性的所有权分配给不同的个人。”(注:巴泽尔著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120页,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当某一财产的不同属性划归不同的人所拥有时,不同的人对同一财产拥有不同的所有权,这就会产生所有者之间相互“揩油”的行为,可能导致这一财产轻易沦为共同财产。为了避免这种所有权的稀释,所有者之间就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就需要专门做出排他性规定,避免这些所有者相互之间发生的侵权行为。”(注:巴泽尔著费方域等译《产权的经济分析》,12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对所有权实行限制,能够防止人们染指非其所有的属性。比如,电冰箱的所有权,人们买了电冰箱之后,厂家会提供保修服务,某些损坏由厂家负责,这说明厂家没有把电冰箱的全部所有权都转移给消费者,仍然保留某些属性(设置保修服务的属性)的所有权。这样电冰箱就有两个所有者:消费者和厂家。消费者就有可能侵犯厂家的利益,即对电冰箱进行粗放利用,加重了厂家的负担。因此,厂家就会对消费者进行限制。所有者受到的约束不仅来自于其他所有者,而且也可能来自于政府,这些反映在政府的各种法规上。因此,在所有权相互影响时,权利不仅意味着权力和利益,也是一种责任,责任界定了所有权的边界。所以,对某一财产而言,产权界定了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我们总是在两种意义上利用产权范畴,要么针对某一主体,要么针对某一财产或商品。因此,产权的完整定义可以概括:是所有权的总和,是不同主体的所有权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对于产权的外延或内容,过去划分为一些似是而非的权利,只能引起混乱。产权是与合同或交易相联系的范畴,对产权进行分类只能根据交易或合同的类型,其它途径只能是徒劳的。

四、结论

财产所有权—产权框架是既符合人们实际权利关系又能适合于理论分析的工具。在这个体系下,各种权利都可以归结为所有权和产权两个范畴,而产权又是所有权的集合和相互关系,这使这一理论工具具有可操作性。它清晰地解释了这两个范畴的关系,作为共同反映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两个工具,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有限的。有意义的区别是:所有权是构成产权的基本构件,不具有可分性,总是以单数的形式存在;而产权是由所有权构成的,总是以复数的形式存在。作为没有本质区别的范畴,它们的主体、运动状态、客体、排他性等其它方面没有什么区别。

⑥ 物权与财产权的关系与区别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内用益物权和容担保物权三大类。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用益物权是指以标的物的使用和收益为目的而设立的定限物权,如传统民法中的地上权、地役权等。担保物权是指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定限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⑦ 财产与资产有什么区别

资产和财产的区别:

第一,由于净资产是企业财产或财富的积累并最终归出资者所有,所以,财产在一定意义上就具有企业和出资者双重所有的性质相比之下,资产则只归企业所有。

第二,由于净资产是企业运营总资本的一部分并且归企业所有,所以财产属于自有资本的范畴,与此同时,与净资产相对应的资产就成为财产的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

第三,企业的财产虽属于自有资本的范畴,但它并不是由出资者的投资所形成的,而是企业总资本运营收益或总资产运营收益的积累,所以,财产既是资本的产物,又是资产的产物。

第四、从企业的借贷关系看,有资产就有负债,即资产是与负债相对应的,相比之下,财产则不与负债相对应。

第五,由于资产与负债相对应,所以资产就随负债的增加而增加,随负债的减少而减少。相比之下,由于财产不与负债相对应,所以财产就不随负债的变化而变化。

(7)资产与物权扩展阅读

财产是指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国家财产、私人财产,具有金钱价值、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的总称。大体上,财产有三种,即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即知识产权)。

特点

(一)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任何人不经财产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使用该财产,否则就是非法侵犯权利;

(三)财产所有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诸如公司这样的法人。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指任何公司、机构和个人拥有的任何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东西。资产的分类很多,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

⑧ 不动产物权和动产物权的有什么区别动产物权具体是什么意思

动产与不动产的抄区别:袭

1、移动性

动产具有可移动性。比如说手机、机动车、办公桌椅等流动资产与资金等动产、。

不动产这种就是属于位置固定性。比如说像土地,房屋、等这些就是属于土地定着物。

2、个别性

动产一般来说不具特殊个性,都是普遍存在的。

不动产可以说它都是有着它的独特性、异质性,包括位置差异、权利差异 等。

3、耐久性

动产一般来说都是会存在损耗的,它的耐久性一般来说都是有限的。

不动产可以说它的寿命长久,比如说有的时候可能是土地不因使用或放置这样也是会造成损耗、毁灭,且增值。

4、数量有限性

动产数量一般来说也是量化的,但是它的数量没有太多的局限性。

不动产却是供给有限。

5、保值增值性

动产很少具有保值增值性_。

不动产这种是由于数量有限性及耐久性,相对来说它的财产可以说具有一定保值增值特性的。

⑨ 物权和财产所有权关系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是可以以金钱计算价版值的权,一般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需以财产方式予以救济。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的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利。
在民法上,财产权是与人身权相对应的。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但在传统意义上,财产权往往就是指物权。在我国法律中,物权又可分为多种: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采矿权、其他自然资源使用权、国有企业经营权、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所以简单点来说,财产权、物权和所有权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财产权是一个总概念,物权是其中的一个大概念,而所有权是这个大概念中的一个小概念之一。所有权是物权的核心内容了。虽然是核心,但不是物权的全部内容。因为物权还包括除所有权以外的,基于所有权衍生出来的其他物权种类。

⑩ 资产和财产有什么区别

关于资产和财产的区别,可以从下述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由于净资产是企业财产或财富的积累并最终归出资者所有,所以,财产在一定意义上就具有企业和出资者双重所有的性质相比之下,资产则只归企业所有。
第二,由于净资产是企业运营总资本的一部分并且归企业所有,所以财产属于自有资本的范畴,与此同时,与净资产相对应的资产就成为财产的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
第三,企业的财产虽属于自有资本的范畴,但它并不是由出资者的投资所形成的,而是企业总资本运营收益或总资产运营收益的积累,所以,财产既是资本的产物,又是资产的产物。
第四、从企业的借贷关系看,有资产就有负债,即资产是与负债相对应的,相比之下,财产则不与负债相对应。
第五,由于资产与负债相对应,所以资产就随负债的增加而增加,随负债的减少而减少。相比之下,由于财产不与负债相对应,所以财产就不随负债的变化而变化。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6-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阅读全文

与资产与物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