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以起诉股东的股东吗
股东诉讼制度:
1. 害公司:代表诉讼制度(代位诉讼、派生诉讼)
董、监、高执行职务时违法,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权利人:有限公司股东、股份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
权 利:(1)书面请求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监事】以公司的名义起诉;
(2)监事违法,书面请求 董事会【执行董事】以公司的名义起诉;
(3)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书面请求后拒绝起诉,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起诉,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起诉 状告董、监、高de违法。
(4)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股东,可以依照上述规定起诉。
总结:董、监、高和他人 害公司 且 董、监又不作为的 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胜诉收益归公司。
2. 害股东:股东直接诉讼: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例如:
(1) 侵犯知情权;
(2) 侵犯分红权;
(3) 股东僵局,司法解散
总结:董、监、高 害股东 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胜诉收益归个人。
3.其他股东诉讼制度:
内容违法绝对无效: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程序违法、内容违章可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
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希望采纳
❷ 公司的合同纠纷可直接告其大股东吗
一般情况下,公司复的合同纠纷制是不可以直接起诉公司的大股东的。因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债务由公司以公司全部财产来承担,股东以其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公司和公司股东是相互独立的民事主体。公司对外签订合同所产生的债务,债权人一般情况下只能起诉公司而不能够直接起诉公司的大股东。只有在公司人格否认、公司大股东抽逃出资等特殊情形下,公司债权人才可以起诉公司大股东,要求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以上法律意见供你参考。
❸ 起诉公司还是起诉股东
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以你起诉只能起诉公司。而股东如果已经完成出资义务的话,也仅以其出资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你起诉股东是没有意义的。假如是公司没钱,而股东没有完成出资义务,损害到了债权人利益,应该可以加诉股东。
❹ 债权人是否可以起诉债务人的股东
1、债务人可以起诉债权人。
2、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有债权债务法律关系,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互相起诉。
❺ 我们能起诉公司和股东吗
obama 网友:
读了谢灿荣律师和喻利琴律师的答询,我又查找相关法律,发现两位律师所说的“可以起诉公司和股东”有法律依据。
新《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你厂应当举证证明该公司的股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的行为,就可以要求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其中一位股东在法庭上的证词可以作为证据之一,但是仅有这份证词在证据方面还是显得单薄。你们可以到工商登记机关调取该公司的章程、股东出资证明书、验资报告以及上年度的会计报表,这些证据对于证明股东存在违法行为,损害债权人的利益,还是有用。
其他三位股东是否也有类似的违反公司法的行为,比如抽逃资金?你们是只要求一位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还是三位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都应当在起诉前一并考虑到。
特此纠正。
福建双剑律师事务所
陈宗荣律师
二○○八年九月一日
物权纠纷属于侵权纠纷。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侵权行为主要涉及侵犯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的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