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版权相关
版权是对规定保护作者、艺术家或其他创作者的文学和艺术创作(统称为作品)的法律总称。与版权密切相关的权利叫相关权,相关权所赋予的权利与版权相似或相同,但有时有更多限制,而且期限更短。相关权的受益人是:对表演享有权利的表演者(如演员和音乐家);对录音制品享有权利的录音制品(如盒式录音带和一光盘)制作者;对广播和电视节目享有权利的广播组织。
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小说、诗歌、戏剧、参考作品、报纸、计算机程序、数据库、电影、音乐作品、舞蹈、油画、素描、摄影、雕塑、建筑作品、广告、地图和技术制图。
版权及相关权不需经注册或任何其他手续,即可自动受保护。还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的律师:
沈阳律师http://china.findlaw.cn/shenyang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该如何认定?如果有人侵犯了美术作品的著作权,或著专作权人的人身权,可属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该如何认定?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该如何认定?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侵权案件可较直接的通过对证据的认定加以解决。第二类:需要对双方的作品进行对比来认定被控侵权人是否有剽窃行为的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进行论述。接下来小编结合自己在司法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在研究和借鉴国外版权保护制度的同时,也注意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价值观。提出自己解决美术作品著作权侵权认定的方法。大致如下:第一步,确定美术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有效存在;第二步,确定美术作品著作权人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其中包括对思想与表达、独创性、整体与部分等问题的认定;第三步,确定被控侵权人的行为,包括对权利人作品的接触、剽窃的认定、合理使用等问题;第四步,侵权的最后认定和对侵权责任的确认,包括对停止侵权和赔偿数额的认识等。
『叁』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具备哪些责任
对“艺术家的责任”这个话题的讨论由来已久。无论是什么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艺术是什么”有自己的理解。那么,艺术是什么呢?艺术不可定义,它是一种“无有”的存在,这种存在因为人的存在才有东西与之相互作用,从而变为各种各样的形式。每个艺术家从事艺术都必须独自面对所有的问题。艺术家应该与其他人共同负责,但与此同时每个人又有自身特别的责任。
第一点是诚实。从事艺术,其作品并不一定是作者内心真实的反映,也不一定是他时代真实的反映。所谓作品就是造作的人工制品。作为艺术家,选择了艺术,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诚实。生活中有许多虚伪,世界有时是很残酷的,它并不那么美,更谈不上完美。艺术家要保持自己的诚实,这种诚实就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不流于世俗的自我判断,拒绝其他力量强加的任何东西,并将这种自我坚持贯彻到作品之中。艺术家对真假应保持一个基本的判断,不因权势或金钱而有所改变。
第二是认真。人生是短暂的,如果艺术家不直接面对最根本的问题,那么人生和艺术一晃就消失了。选择艺术,就要忠实于自己所认定的艺术最根本的问题,认真地直接面对最高目标。认真不是一味紧张和刻板,而是在选择了艺术以后,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坚持不间断地追求,不因急功近利而偏离。否则就会停留于粗浅的层次,结果到临死才发现离目标依旧很远。艺术家对高低应坚持一个根本的判断,不因权势或金钱而有所改变。
艺术家似乎应该具备科学精神,对任何权威的理论和解释都不会不加检验地接受,而是在事实的校核和实践的证明中形成自我的理解;艺术家必须具备反省能力,对即使为历史事实所证实,或在现实社会的当下实践中似乎是正确的事实也要提出追问和质疑。其他职业的从业者不得不“现实”,艺术家因其诚实和认真可以“脱离实际”,标示人类的高贵理想和真实感情。
『肆』 艺术授权的权力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艺术授权经营中最核心一个问题。在此过程当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艺术品权利人的著作权使用
艺术品著作权人的确定是授权经营链条中的第一环节,在艺术授权经营规模下,艺术品的产生不再仅依赖于个别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而强调打造出一种创作机制,利用复合的创意、投入、合作,使艺术品的产生更加产业化。当然,对传统的艺术家的创作模式也有必要保留,让其成为授权经营的源泉之一。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尊重著作权人的权利,确定著作权权属既而成为首要问题。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11条、第13条、第16条分别对一般作品、合作作品、职务作品的归属作出了规定。对一般作品而言,创作作品的公民即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有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传统的艺术品往往是个体创作的结果,因此应确保该创作者对艺术品享有的著作权,但如前所述,特定情况下,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视为作者,享有著作权。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合作作品,由合作创作者共享著作权。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规定,在使用中,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任何部分的作者对该独立部分单独享有著作权,但在行使时不得损害整部作品的著作权;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应协商著作权的使用问题,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者。在艺术授权经营模式下,艺术品的诞生通常不是依靠单个艺术家的创作,而是由多个作者组成的团队或工作室,在此情况下,许多作品是以合作作品的形式出现的,应依据上述相关法律规定,合法地使用合作作品。
此外,《著作权法》第18条规定,艺术品中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该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艺术授权经营中通常会采用到展览等方式对作品及衍生品加以宣传,或将其结合到产品中增加附加值,此时应注意展览权与其他权利的不同之处,对美术作品著作权人来讲,售出原件后即转让了原件展览权,对取得美术作品原件的人来说意味着同时享有了其展览权。
民间艺术作品有其独特性,其形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世代相传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具有创造性的产品,并在流传中对民间文学艺术不断地加工、补充和完善,其创作过程具有长期性与持续性的特点;而著作权法只对作者生前和死后的一段时期给予保护,不能给民间文学艺术提供长期有效的保护。在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过程中,许多传承人在继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同时,受到民间文学艺术的启发进行创作活动,或者是借用民间文学艺术的主题、风格、传统技艺,产生了新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那么,只要该作品具有独创性,符合著作权保护的条件,传承人对该再生作品可依法享有著作权。
艺术授权经营组织的权利义务
艺术授权经营组织即处于艺术品作者与销售市场之间的组织,通过取得艺术品著作权人的许可,面向市场将其进行深度开发,提供给需求者,使授权范围更广,实现跨产业、跨区域授权经营,使艺术的价值附加到相应产品或服务中,实现艺术品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艺术授权经营组织处于艺术授权环节中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将艺术品资源引入市场中,关注市场的需求,同时向艺术品源头反馈市场信息,增加艺术品及衍生产品的供应,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在经济利益的创造链中举足轻重。
根据《著作权法》第24条、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艺术授权经营组织在运作中应当尊重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标明著作权人的身份,不得以不当的方式对作品加以歪曲使用、传播,应结合艺术作品的自身特色与寓意思考其投放的经营范围,保障著作权人的作品完整权,并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定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艺术授权组织对艺术品进行加工设计的过程实质涉及对原作品的演绎,由此产生衍生产品,便于推向更广的领域,如artkey艺术授权中心运用齐白石的名画与传统茶具相结合,设计出精美的茶具套装。在这样的演绎过程中应注意依法取得原著作权人的许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独创性的加工才能产生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新的衍生产品,得到法律保护的该衍生作品的著作权。
艺术衍生品推广中的法律问题
艺术授权经营组织对原作品开发完毕之后,即开始推向市场,进入了生产与销售阶段。此时,生产商应尽义务,按照合同的约定,以授权范围为限保质保量地进行规模生产,不得粗制滥造,保证产品质量。销售商也应注意以授权范围为准进行销售,不得无权或越权销售,影响知识产权人的权益。
著作权登记对交易安全的保障
艺术授权经营中,著作权交易的安全至关重要。若著作权登记制度能日趋完善,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对艺术作品权属的认定提供重要的参考、证明,另一方面,对交易的相关合同进行登记,便捷交易相关人的查询,则可为艺术授权经营保驾护航,使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安全有序。通过登记制度提供的信息,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掌握著作权交易领域的动态,还便于对一些重点行业或企业的扶持,制定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政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艺术授权经营不仅美化经济,更可以打动经济,它是在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对艺术品的利用方式,成倍地提高了著作权的经济效应,是城市经济增长的一大突破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浪潮中起步比较晚,但经济发展迅速,其原因部分是在于对后发优势的良好利用,创意阶层在这一进程中至关重要,正是这一阶层的创造力,使得艺术授权经营得以运行。这样的形势下,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意阶层保护创意设计的需要,保证了“创意”的热情,鼓励了创意阶层的产出,发挥后发优势。同时,保护知识产权也是艺术授权经营链条得以顺利运行的保障,不管创造设计环节还是其后的开发销售等环节,无不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产权问题,只有尊重知识产权,加强对相关问题的调整,建立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才能促进艺术授权经营的全面开启。
『伍』 什么是版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所谓版权,也就是著作权,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享有依法处分自己作品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比如作品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等等十七种权利,我国有专门的《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什么样的作品是具有版权的。
版权是受法律保护的, 从小里说,对个人来讲非常重要,往大里说,对国家,对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版权
前面已经为大家简单地讲了版权就是著作权,是指作者或者其他人根据法律规定,依法所享有的某一个著作的权利,在《著作法》中详细,明确地规定了什么样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作者享受什么样的权利,如果被人使用这些作品的时候,要事先征得作者或者作品所有者的同意才可以使用这个作品,否则就会被视为侵犯了版权,有可能会被追究责任的。
『陆』 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说艺术作品被侵权我们该如何维护自己应有的作品版权呢
哪些情况下可以说艺术作品被侵权
如果只以自己的学习研究为目的,是不构成侵权的,但是你必须在自己改编后的作品中进行声明,自己的作品改编自哪里,也就是要把原著作权人的姓名标注出来。但是,如果你要发表在BBS上,这种行为是可能侵权的,因为你发表在BBS上是有可能损害到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的,比如会有其他网民将你的作品下载进行出版,对于这种情况,你是要承担侵权责任的。因为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可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的,不得不合理的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我国的著作权法是根据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制定的,是和国际接轨的,因此在其他国家,对于著作权的保护是基本相同的,但是也是会有一些特别的保护措施的。是否构成侵权,主要在看是否过程合理使用,而要想构成合理使用,一是不能违反著作权法的规定,二是不能给原著作权人造成损害。
如何维护自己应有的作品版权
电影、电视剧都涉及原作者授权的剧本使用问题,影视产业的实质是版权经济,构成影视版权的首要核心是剧本版权,没有剧本就不可能拍影视。《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
因此,编剧是影片的前位版权所有人,不管多大的制片公司必须得到剧本版权拥有者的授权许可,才能使用其剧本,才能开始一部影片的生产制作,未经剧本作者授权,任何人使用剧本的创意都是违法的。
国家广电总局2006年颁布《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的第六条第三款要求电影备案必须有“电影剧本(梗概)版权的协议(授权)书”。这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法定手续,没有编剧的剧本版权授权书,电影就不能立项,也就不能拍摄和生产。在第十七条审查混录双片第5项要求提供“原著改编意见书”,国家广电总局对于电影剧本备案的严格规定,标志着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已经纳入行政审批必要的法定程序。
署名权
1.署名权系人身权和财产权,在作品中标明作者的身份,标志着影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等来源于编剧的设计与首创,并负有责任。《著作权法》规定,编剧和原作者应该享有署名权,由于规定其影片著作权归制片者享有,编剧位置应在出品人之后,导演之前。依据中国的《著作权法》,导演是不拥有影片版权的。因此,签署合同时,应注意特别提出若导演将影视作品署名为“××导演作品”,则已经侵犯了原作和编剧的权益,是不可接受的。
2.影视作品根据原作改编剧本,其原作署名应该在编剧之前,并要求注明根据原作者及小说名“改编”的字样。
3.署名在影视作品呈现的时间及占用篇幅,应该与导演相同(5秒单幅),不允许将原始著作权人挤排在一堆署名之中,淹没和消解了原创作者的署名地位。影视作品的署名要呈现出尊重原创与首创的科学程序。
4.在海报及后衍生产品的介绍,如DVD封套等一切宣传品中,编剧与原作者的署名权不得忽略,其位置都要与影片同存。
5.在各种报刊、媒体及宣传品中,涉及影片故事内容,文章有300字以上,必须注明编剧或者原作的署名。《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行使权利,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从法律的严格要求中,涉及某部影片应该指明由××编剧,或者改编自××小说,其次是导演及演员,一味忽略原创剧本的署名和作品名,均属违法的使用。
6.电影是由多方艺术家创作而成的作品,但是由于编剧是剧本版权的拥有者,是源头,是根本,是基础,因此,影片署名要体现原作为先的顺序。当前影视片署名无序,甚至以行政职位排序,违背了《著作权法》的规定。一部影视作品在创作中,参与组织领导、统筹者、咨询者、顾问等可能很多,但是他们不是其作品的版权拥有者。依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活动,均不视为创作”的规定,领导者、组织者、被咨询者,在影片署名上均应让位于剧本的首创与原创。
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
1.没有原作的授权,任何人不得改编其任何文学作品,包括已经成型和审查通过的影视剧本。依据《著作权法》第十条,修改权由作者控制,没有编剧的书面授权,不得请第三者随意修改其剧本。
2.《伯尔尼公约》第六条之二规定:“不受经济权利的影响,甚至在上述经济权利转让之后,作者仍保有要求其作品作者身份的权利,并有权反对对其作品的任何有损其声誉的歪曲、割裂或其他更改,或其他损害行为。”
3.由于法律对于作者的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必须尊重作家和编剧的修改权和保持作品的完整权,影视剧本改编涉及到以上权利必须经作者授权。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但是这种改动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中,许可将原作品(多指文学类作品)拍摄成影视作品,必须严格“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但是这种改动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另外,考虑到影片拍摄必然要调整场景、调度画面这些属于必要的改动。但这种改动不是改编,即影视文学剧本而非小说,在合同书中要明确限定的是修改权(而非重新改编),必须经原作者书面授权,否则不能请他人随意修改内容,特别是主题和人物及重要情节,要依法执行合同。
4.无论是谁请你去修改他人剧本,必须要求看到原作者与制片方签订的合同,必须征得原作者的书面授权。尊重他人的权利,既是职业操守,也是自我保护。否则,就会侵害原作者的权益,引起纠纷和诉讼。
发表权
法律赋予作者不可动摇的发表作品权,将文学剧本公布于世,既有助于保护版权也能为评论和研究剧作者提供文学依据。
1.未经原作者授权,即使以小说改编的剧本,也是不能发表的。
2.未经编剧授权,随意发表出版文学剧本,或者转让他人改编其作品,再度发表均属侵权行为。
3.任何导演分镜头剧本的发表,都必须署名根据原作编剧的文学剧本,不署出处独自署名发表分镜头剧本,也侵害了原作者的权利与荣誉。
4.剧本在网上传播的权利也要履行许可权使用权利,不经作者同意,是不能上网发表传播的。
改编权
1.改编权不是修改权,是指小说、报告文学和戏剧及其他文学形式的作品,进行影视剧本形式的改编。未经原作者授权,或者签约购买版权后,未付清报酬者,不拥有使用其改编成影视剧本的权利。
2.首先要征得原作者的意见,是否同意由他人或者自己改编成影视剧本,未经原作者许可授权,是不能随意找人改编的。
3.依据《著作权法》,改编不能篡改原作的主题,应保持原作品的完整权。
4.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第十七条中规定,送审电影双片应当提供“原著改编意见书”的要求,应当严格履行,原著切不可放弃这一法定程序。
5.依据《伯尔尼公约》,即使电影拍摄成功,再度改编其他作品,类似动漫、戏剧、广播剧、舞剧等形式也必须经原作者再授权。
6.《著作权法》第十七条:“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这条法规充分体现了作者第一的原则,即使委托创作也要强调版权所有者为作家、编剧,这对于以后版权的衍生产品,有长远的保护意义。但是,尽可能不要受人委托去改编剧本,有些制片方不放弃权利,并要求你一定改编到他满意为标准,很容易陷入霸王条款的陷阱里。
报酬权
1.无论剧本是许可、是委托、是转让使用的合同书,必须找专业的律师看过,逐项检察一下,再签订下来,尤其是付清报酬方面,是一次性?还是预付定金,分三次付?还是持有影片的分成,这在日本和其他版权所有保护细致的国家,都有多次版权所有收入的,当然还有衍生产品的二次版权。
2.由于剧本是智力成果,最易被剽窃和抄袭,应避免交给对方可能完全失去了监护人权利的后果。
3.不付清报酬,即没有获得完整之版权,如果开始拍摄其作品,即属于侵权行为,可以发起诉讼,也可以找到律师向备案的行政管理部门发出侵权通知。
4.不付清原作及编剧的报酬而拍摄完成的影视作品在报审国家审批许可时,只要作家及编剧举报,就涉及到剧作家(利害关系人)和制片方(申请许可人)的纠纷。依据《行政许可法》第46条,应该不予以审查许可通过,否则以行政侵害公民权益采取行政诉讼。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依法执政,对侵害剧作家权益的影视作品,一律不给予审查放行许可。
荣誉权
1.影视评奖同样不应忽视原作和编剧应该享有的荣誉。国内各大奖项均应设立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原创剧本奖。凡是不设编剧剧本奖的影视综合评奖,均属于不尊重剧本原创的行为,侵害了编剧的荣誉权。一切为繁荣影视创作的评奖活动,不应该忽视作家及剧作家的介入与影响。
2.综合性奖项中获得奖励的影视作品,剧本应该拥有奖金份额,作家与编剧不应放弃这一权利。
3.“作者第一,原创老大”是世界各国版权法都推崇的原则,美国奥斯卡奖为剧本设立“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奖”,体现了尊重原创版权和保护版权构成的原则。依据我国著作权法,也应设立“改编剧本奖”,这是对法律的遵守,也是对原作与编剧共享的成果的肯定,不能因为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剧本而吞食了原作的署名权和荣誉权。
4.在影片宣传上不得忽视编剧。没有剧本就没有电影,不能让人们在享受影视之时遗忘原创的工作,要培养尊重原创的习惯。一部影视作品,导演、演员功不可没,但都属于二度创作,不应遮蔽或淡化原创的贡献,更不应损害原创的权益。
依法维护作者权益
在我国电影、电视还没有立法之前,《著作权法》第十五条就是影视方面的最高法典:“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从中可见,影片的版权为制片人所有,而不为导演所有,因此导演无权把影片归其为个人的作品。编剧和导演共同享有影片的署名权和报酬权。但是,重要的是“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行使其著作权”,在影视剧中使用其剧本仅是原作者许可使用的“摄制权”,至于改编权、发表权、广播权、翻译权、汇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均属于法律赋予原创作者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创作成果之时,不能随意签订转让或者委托合同。世界进入了知识产权经济的时代,版权是我们的智力成果,在画面称雄的形势下,著作权是我们控制作品的主权,不能忽略这一权利的行使,不能轻易地放弃原创应有的权利。惟有保护了创作权益,作家、剧作家才能更积极而专注地投入创作。
『柒』 过世艺术家的版权怎么划分
利用贝多芬或者莫扎特的曲子再创作的行为属于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四项规定的改编权,但根据著作权法对“权利的保护期”规定,上述作品的版权已进入公共领域,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因此不算侵权。
过世作者的作品保护期请参阅著作权法对“权利的保护期”规定,“第二十条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条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另,著作权法正在组织修订,修改后的规定可能有微调。
『捌』 「临摹作品」版权该如何保护
在著作权法上,只有具有独创性的外在表达才能构成作品,那么,临摹他人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呢?如果享有的话,「临摹作品」版权该如何保护?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临摹作品」版权该如何保护?临摹作品的法律问题许多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对于临摹问题都非常关注,因为临摹是学习绘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艺术技巧,就离不开临摹。临摹包含两层意思,临指的是对照原作写或画,可分为对临、背临和意临三种。对临是对照原作进行临写;背临是将原作收起,凭记忆进行默写;意临则不拘泥于与原作相似,着重强调将原作中的笔墨章法与自己的创作风格相融合,形成二次创作,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摹指的是用薄纸或透明材料蒙在原作上照着写或画。与临相比,摹的可发挥性相对较小,其创作个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临摹他人艺术作品,如果是为了个人学习或课堂教学目的,应属于合理使用范围,是法律允许的。但如果是出于销售或以营利为目的,则容易构成非法复制的侵权行为。对于被临摹的绘画作品,是否享有版权分为两种情况:如果被临摹的作品是不享有著作权的,如古画或超过版权保护期限的作品,任何人均可不受限制地临摹复制,也可以把临摹作品出售或作其他利用,但应注明临摹品;如果被临摹的作品有版权,如临摹仍在世的艺术家的作品,就一定要在征得艺术家本人同意后,方可将临摹作品出售、展览。实际上,临摹是专门对艺术作品使用的一种方式。《著作权法》实施以后,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都应具备一种意识:使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应先征求对方同意,并给予一定补偿。如果在没有征求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对他人的作品进行临摹乃至牟利,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临摹作品的版权对于临摹者对其临摹作品是否享有版权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可一概而论。有些临摹作品可以享有版权。因为临摹与抄袭他人文字作品的复制有很大不同,例如意临在临摹过程中就加入了临摹者的创造性劳动。因此,在不损害原作者版权的前提下,取得原作作者(或其版权继承人)许可而临摹完成的作品,临摹者对其临摹品可以享有完整版权。例如,目前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的油画《开国大典》是我国著名画家董希文的代表作,创作完成于1953年。由于历史原因,董曾先后对该画进行修改。1972年,根据需要,由中央美术学院(微博)的靳尚谊、赵域临摹复制了《开国大典》。1979年,北京画院的阎振铎和北京电影学院的叶武林两人,在靳、赵临摹复制品上进行修改,恢复了《开国大典》的原貌。靳、赵、阎、叶对《开国大典》并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在临摹复制过程中渗透着自身对原作的理解,增加了新的创造性成分。因此,这四人与原作者董希文都应对《开国大典》临摹复制品共同享有版权。对超过版权保护期的作品进行临摹所得到的临摹作品,临摹者也同样享有自己独立的、不受任何人限制的完整版权。例如,著名画家常书鸿临摹敦煌壁画,将残损的壁画临摹于纸上,需要投入再创作的劳动,形成新的作品。因此,他对自己的临摹作品应享有版权。所以,临摹并不一概等同于复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外,无论哪种临摹者,都无权禁止其他人对原作进行临摹。例如,临摹者靳尚谊等四人与常书鸿,只对其临摹作品享有版权,但无权阻止他人直接对董希文《开国大典》原作和敦煌壁画直接进行临摹。关于「临摹作品」版权该如何保护?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版权保护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