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科技兴国与知识产权

科技兴国与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1-11-17 03:47:27

⑴ 科教兴国的中国特色

采取“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有限战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在世界科技发展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实力明显落后。
其一,中国科技人员总数1860万人,排在世界前列,但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不足500人,与印度、巴西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相差无几,而韩国、新加坡均在1000人以上,美、日、英、德均在2000人以上。
其二,科技投入低。1994年,中国研究与开发总经费为196亿元,合22.53亿美元,仅为美国的1607.5亿美元的1/71,为日本的1/29,德国的1/16,法国的1/11,韩国的1/24;还低于中国台湾省(25.4亿美元)和印度(23.27亿美元)。
其三,中国发表的科技论文在国际上排在12位上下。每年仅有3万多件专利问世,而发达国家则多达数10万件。作为科研创新基础的仪器设备已严重老化,实验装备水平停留在70、80年代水平。中科院有53个所没有得到任何仪器更新的支持。以上情况表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只能采用“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有限战略。不可能全面赶超,大多数领域采取跟踪战略。所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基础性研究要按照“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瞄准国家目标和世界科学前沿,重点攻关,力争在中国具有优势领域中有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又滞后于国内经济建设。如果,科学技术再没有大的发展,则必然更加滞后于经济建设,因而必将制约今后的经济发展。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实现科技生产力的新解放和大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为突出这一战略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规定:“科技工作要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在当前一个时期,基础性研究要把国家目标放在重要位置,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中心任务,重点解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创立新的技术和方法。”这就要求:
发展高技术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掌握知识产权、实现产业化作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要把增强企业应用先进技术的活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大中型企业要普遍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兴科技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是一场解放科技生产力的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到本世纪末,中国要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形成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过去,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长入经济的过程脱离了市场,造成了科学技术与市场脱节,因而科学技术进步运行的速度较慢,成效不大。其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下靠权力下达计划,企业的生产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堵塞了新技术的采用和新产品的开发,使科技人员的知识逐渐老化,企业创新的能力逐渐减弱。在科学技术领域,虽然能推出新技术,但企业却难以吸收和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企业全面推向市场,这样调动了企业为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采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市场经济又把政企分开,使科技开发机构和企业都成为独立法人,他们可以直接结合。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唯一场所,这又使企业和科研机构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结合关系。
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按市场规律来推进研究与开发,并为市场需要服务,使科技体制成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这种改革必须符合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即发展的过程和动力机制。这样,就能使市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统一起来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既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又是一个目标。目中国科技人才面临一些问题,正在严重制约着科技的发展。应当认真加以分析和解决。比如:基础研究存在走下坡路的趋势,孕育着基础研究重大突破的环境正在受到严重冲击。由于科研经费长期短缺,仪器设备更新速度慢,青年人才难以稳定等原因,近几年来自然科学一、二等奖明显减少,系统性的重大理论建树,科学前沿上的突破已很少。1983—11989年,共颁一等奖13项,二等奖58项。而1990—1993年,共颁一等奖1项,二等奖28项。仅此一项的一等奖还是植物区系分类方面的工作,系属长期积累的结果。1993年在国际发表科技论文,美国为40万篇,中国仅2万篇。
近些年来,科技事业、科技工作对杰出年轻人的吸引力继续减弱,科技队伍新鲜血液的补充越来越困难。中科院对43个单位抽样调查表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流失率达38%,大学本科学历流失率27%,有的单位年轻人的流失率高达80%。若不采取特殊措施,到本世纪之交,人才断层将成为严重的现实。出现这种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科研工作的清苦,收入又低,难以使年轻人才稳定。职称定岗、学位点固定不变没有活力机制,也难以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人才政策还存在一个误区:把希望寄托在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回国上。结果是更多的人才竞相出国,留学不归。倒不如下决心改善自己培养的科研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因此,应当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人才政策。应当看到这是解放科技生产力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 科技资金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科技投入的总体强度还弱,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指标,即R&D与GND的比例偏低,多年来徘徊在0.5~0.7%左右。1994年,中国的这个指标仅为0.5%,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仅处于中下水平。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很多。其一,政府财政支持不足;其二,未形成全社会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其三,科技投入政策与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利用市场机制吸收各类资金的能力相当薄弱;其四,科技资金投入中,各种矛盾冲突、责任不明确。如风险承担、技术作价等问题。没有形成有活力的机制 。
长期以来,企业未形成为科技投入的主力。产业界自身很少有研究和开发机构,使产业界在中国科技投入中所占份额至今仍不到30%。而在发达国家,产业界这一比例高达60~80%。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果断措施。关键是,根据国情建立全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这个体系由有效政策的吸引,有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作保证,真正实现既有政府投入,也有企业投入;有拨款,也有贷款;有资金直接投入,也有政策的间接投入;有国内资金,也有海外投入。通过各方面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

⑵ 什么是科技兴国科技兴国与科教兴国有什么区别

科技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科教兴国是在科技兴国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战略,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结合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可以说科技兴国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科教兴国是一种新的国家发展的运行机制,以科技进步作为运行的动力和过程。

(2)科技兴国与知识产权扩展阅读:

怎样实施科教兴国这一战略

1,科技创新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的动力.要形成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创新的新局面.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切实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2,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加大科技用人制度的改革力度,充分体现知识和人才应有的价值,鼓励科技人员在竞争中创新创业。

3,尽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努力从学习,工作,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推陈出新,让优秀年轻英才不断涌现.建立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4,尽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

5,建立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科研体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加强原始性创新。

6,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鼓励探索未知世界和客观真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倡团队精神,不拘一格地选用创新人才.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蒸蒸日上,就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7,要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待遇.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激励政策措施,使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贡献在分配上体现出来.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这一主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中国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

8,科技工作者自觉地把创造和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自己的使命,把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作为自己的职责,把用科学知识造福于人民作为自己的追求 。

⑶ “科教兴国”与“科技兴国”有什么不同

科教兴国是指科学和教育,而科技兴国则只单单靠科技,现在这个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且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才能使国家综合国力提升。

⑷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你觉得我国离科技兴国还远吗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过去十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52万件。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4.7%。

中国会成为下一个科技强国吗?

我觉得中国能成为科技强国,但目前看离全球科技最强国还有很大距离。一方面,中国的科技水平的确像某些人所说,日新月异,增量愈发增加,是增量在增加,不仅仅是总量在增加。目前全球最大的科学机构,按照袁岚峰先生所说,应该是中国科学院,质量也很优秀。和美国比,增量还远不够,但和其他国家比要好过许多。我觉得这主要拜许多人所唾弃的应试教育所赐。就像知乎网友常说的,应试教育虽然抑制了一部分创新能力,但却有效的培养了许许多多足够合格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

⑸ 历史上的科技兴国与科技兴国战略意义相同吗

历史上的科技兴国与科技兴国战略意义相同,战术意义不同。

⑹ 科技立国和科教兴国有区别吗

自然有啊。科教兴国和科技兴国的区别在于一个教和技的区别。教是教育,技是科技。也就是说一个是以教育为本,另一个则忽略了教育转而重视高尖端的科学技术。教育本身是为科技服务的,也就是说教育是基础,也是根本。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不能脱离基础,脱离群众而搞高大上的东西。

⑺ 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的科教兴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科技政策。当前,中国更加强调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
“依法治国”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治国理念。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这是国家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重要保证。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专利法等十几部与科技相关的法律,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制定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科技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有关科技的政策法规。各地方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法规、实施细则等。这些科技法律法规对保障中国科技政策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⑻ 谁能帮我详细列举国内外依靠科技而兴国的实例

日本的科技兴国与经济发展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自 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以来,就将科技视为立国之本,使日本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走上了工业国的道路,并在百年之后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以后又一直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势头。纵观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科学立国”是日本兴国之本,科技进步是日本创造经济腾飞奇迹的原动力。
第一阶段: 1868年明治维新至 1945年二战结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以西欧化为目标,以和魂洋才、西洋技术、东洋精神为口号”,全面学习并移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体系,建立本国的科技体制,把学习西方科技与保存民族优秀传统结合起来。 具体做法是:其一,聘请欧美国家的科技专家、学者、教授直接指导开展日本的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工作;其二,重视和发展国民的基础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 1873年设立的“工学寮” (东京大学的前身 ),就是世界上第一所工科综合性大学。其三,大力派遣留学人员,制定实行科技发明奖励的法令。
第二阶段: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以赶超欧美为目标,以“振兴科技”为口号,从“个别改良”到“综合改良”,直至“产品与技术国产化”,从而使日本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其方针是:采取引进先进国家的基础技术的同时,相对地把大量资金投入应用研究发展领域,也就是从最初的模仿,然后通过改进工艺和改良进出口产品,增强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即所谓工艺技术革新时代。随着技术工艺革新,日本减少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20世纪六十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制定使日本国民经济规模按不变价翻一番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十年规划”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方策。它加重科技投资,大力引进外国技术,掀起“引进技术热”和“科学技术热”,两“热”并行,互相促进,做到了“新产品与新的生产技术”国产化;出现了“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 (在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后,很快地将其技术消化,用于制造国产机,继而又加以改进,使国产机进一步达到具有出口竞争力的水平 )的良性循环,由此形成了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至今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以“技术强国”为目标,以“技术立国”为口号,开创日本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时期。
“技术立国”的口号,是日本政府在《八十年代的通产业政策设想》文件中提出的。 1986年 3月日本内阁会议作出了“科学技术政策大纲”的决议。该大纲的基本方针是:以加强基础研究为中心,振兴富于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研究;同时,充分注意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国际性。以此方针为指导,制定了科技政策的 3个重点:一是加强研究开发体制,使官、产、学的研究机制一体化;二是创造和加强有利于创造性科研活动的条件;三是推进 16个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其中物质资料和信息电子更被突出为重点。该大纲提出后,日本政府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推动一些重点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这一重大战略转折对于巩固日本的“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为日本再创奇迹奠定了基础。
进入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总体增长乏力,恢复缓慢。为了适应九十年代以后信息化社会的新要求,村山富士首相 1995年 1月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新战略,并在同年 11月 8日公布的《科学技术基本法》中把它作为一项面向 21世纪的长期国策确定下来。 1996年 6月 24日,日本科学技术会议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这是日本贯彻科技创新立国战略的行动计划,因此科技厅把 1996年确定为“基本计划实施元年”;同年 12月的《经济结构改革与创新计划》中“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成为面向 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关键课题。
目前,虽然日本经济仍处于低迷之中,但日本从未放松对科技的重视,特别是企业界整体没有减少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再加上日本已有的雄厚科技实力和近年来兴建的基础研究设施, 21世纪的日本经济是不容忽视的。全面研究日本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于加快和实现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及确立新世纪经济大国地位,更具有历史的借鉴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⑼ 需要3至5个关于科教兴国的实例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推动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首先采取措施解决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问题。第一,从组织领导入手,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领导及其同经济发展的协调。截至2003年底,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了14次会议,作出了一系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第二,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相继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明确科技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教育工作的重点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努力从体制、机制、政策以及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通过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科技和教育体制。第四,加大对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一个能够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科技教育发展的机制。第五,在继续实施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的同时,启动了973计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国家级科技教育计划,直接推动科技教育的发展。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学知识生产数量增长迅速。载人航天飞船、基因组研究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表明我国在当今若干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某些重点和关键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1991年到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从3000亿元左右增加到18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例由10年前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基础教育快速发展,2000年,在大部分地区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6年左右提高到2001年的8年左右。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总体规模扩大、结构改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00年与20世纪70年代末期相比,我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加了3.4倍。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教育的发展还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知识贡献。高等学校科研实力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2002年高等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项目总数的77%以上,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占项目总数的60%以上。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总量提高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阅读全文

与科技兴国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