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民族文化与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

民族文化与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

发布时间:2021-11-13 22:54:29

A. 中国民间艺术是否应该得到知识产权保护,我是正方4辩。。。 但我不知道从哪几个方面阐述

你的观点是民间艺术应该得到知识产权保护,是吧?

很遗憾,从法律角度来说,民间艺术是不能作为知识产权直接受到保护的,主要原因在于早已经进入公共领域、权利人难以确定、权利收益难以分配等等。

如果你的对手不是很熟悉相关法律的话,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民间艺术、传统文化是智力创造的重要源泉和基础,一旦这些智力成果商品化,就应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也应该回馈其上游权利,对民间艺术进行保护。这里你可以尽量模糊民间艺术和从民间艺术中衍生出来的智力产品的区别,强调后者应当得到保护,前者也随之应当保护。

2. 民间艺术的传统表达方式是比较落后的,很多都局限于相对狭窄的地域和人群范围内,传播方式也很原始,主要是手手相传、口口相传,甚至是家庭内部的传男不传女。而一旦这些艺术表达产生顺应市场化进程的转变,将很快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其实还是在模糊,同化民间艺术和其衍生品,同化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

3. 民间艺术的原生态环境正日益受到冲击,完全依赖原始状态下的保护是相当困难的。一个比较有效的保护途径就是,将民间艺术提炼成知识产品,从而创造经济价值再回馈,提高民间艺术保存环境的自身造血功能,这样可以极大的延长民间艺术的寿命。

4. 目前,国际社会对民间艺术应当受到保护已经达成了共识,只是如何通过立法来保护还存在争议。一种观点就是,在目前已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当中纳入有关民间艺术、传统文化、遗传资源等上游权利的内容。(但是这种观点受到的批评也很多,不用太详细展开)

希望对你有帮助。

B. 传统文化不应该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的理由。急用!

传统文化是公共的宝贵资源,不是属于某些具体个人或者具体机构所有的,是属于人民大众的。是千百年来人们的文化结晶和传承……

C. 传统文化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 问答

传统文化不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传统文化讲述的是自然规律,即如太阳东升回西落一样,答阳光普照一样,水利万物一样,这些现象规律万古长新,自然本有,何须保护?即有保护又有何用?人们只有学习传统文化才能受益,这点才是首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D. 中国民族文化应该如何传承

(1)加大资金投入,拓宽多渠道资金来源
要切实得到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需要专项资金的投入和赞助,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基础。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各项工作都离开资金的支持。这既需要政府的投入,又需要社会各界、各渠道的共同参与。可以利用文化旅游资源的收入,公益演出的资金收入,以及社会募捐和分散资金积累的方式多渠道的为保护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基础。政府针对资金的来源制定方便政策上的有力措施,并监督资金的正确利用和开展进度。
(2)利用传媒力量普及民族民间文化知识
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度普遍偏低,要提高人们的主动参与的热情度。利用现代媒体力量宣传民族民间文化知识,包括报纸、新闻、电视专栏节目、电影、书刊杂志、互联网以及宣传栏等方式长期、不间断的向普通民众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认识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存在意义,树立人们尊重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
(3)大力培育民间文化人才,壮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
人才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被保护的基础,一切艺术形式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人才资源的保护。民族民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发展壮大人才传承队伍是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根本。人才的保护包含两个主要方面:
①、注重对现有掌握民族民间文化技术的人才为其提供艺术继续创造的周边生活保障,为其传授文化记忆提供有力的扶持性政策,如提高其待遇,以及申办技艺传授教学单位在政策上的扶持和奖励;
②、注重对未来青年文化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做到民族民间文化技艺和教育的深度结合,和其他文化课程一并列入教育课程之中,培养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建立一套保护民族民间人才培养和未来就业方面的教育和社会保障、鼓励机制,从而壮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
(4)树立民族民间文化认同感,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
国民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就不可能有该有和自觉及自律行为。我们可以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正规的教育体制中,使得国民系统的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渊源和发展知识,建立对自己民族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时的情趣高涨也不是一时的热血澎湃。而是让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融进血液之中,从而形成一种自觉、自发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5)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
完善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包括对民族民间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著作权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使得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免受其他国家或组织的盗用,以及民间组织、个人的非法牟利性行为。可以利用先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并对存在法律漏洞之处及时修订或者出台新法规。借鉴别国的成功保护模式,以充分实现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经济价值,对其进行有法可依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E. 传统文化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吗辩论赛正方~~~~求答案~~

答案是啥意思。。
知识产权是这么个东西。。只要是人类创造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都可以保护。但是问题在于一方面保护是有一定期限的。传统文化这种东西都几百年几千年了,保护个十几年也没啥意义。。同时知识产权这个东西是用来保护不受他人侵害的。传统文化的毛病通常在于想找人侵害都没人理吧。。而且传统文化这种东西发明创造着都挂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也不太好申请。。所以通常情况下大概用不到知识产权。
但是既然是辩论,提供点想法给你参考下。。
首先传统文化也是文化。现在是法治社会。文化当然需要知识产权保护。连现在的网络文化都需要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传统文化也不是一个叫做“传统文化”的东西,而是由诸多具体内容即文化载体组成的。如是著作、研究之类的成果还有产品、甚至包括对传统文化、技艺的创新之类的东西。这些自然需要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同时还有老字号商标之类的东西,就更需要保护。
然后也许有点讨打,就是很多传统文化需要防止现代文化的冲击。比如说西游记,如果我说唐僧和孙悟空搞基这样显然就是在践踏传统文化。为了防止这样的冲击,我们有必要对部分传统文化本身进行保护。毕竟辩题只是说“需不需要”没说“依据现行知识产权法能不能”。
第三就是知识产权保护本身也有推广作用。如评价为“驰名商标”,这本身也就是宣传的一种。只有让更多的传统文化代表物具有竞争力,至少有生存能力,才能说去保护传统文化。何况辩题貌似也没说是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如果忽略掉法律思维的话。。。作为法律人这么说真是。。说不定还能包括文化部门投资啊啥的,那就好打了。。。其实说惨点如果要申请保护就需要留下详细资料,这样至少能保证不会失传。。。。

F. 保护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保护民族文化产权的重要性

1.处理跨境民族文化的战略需要。目前跨境民族文化面临着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那就是,同源同根、长期相互交流的跨境民族往往拥有相同的文化,如果相邻两国中的一方抢先对双方共有的文化标志进行产权登记注册,则边境地带共同的民族文化变成了其中一方的“专利”、据为己有,另一方将丧失其民族文化品牌,从“正宗”沦为对方独有品牌的一个旁支、一个附属市场、一个销售“分部”或“分公司”。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十分严重、严峻。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各国、各方的利益往往并不一致,民族文化的跨境性与民族国家利益的保护性、竞争性,时常相互矛盾,因此,必须要有战略的、全局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的保护,正确处理具有相同文化内涵却跨境分属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从政府宏观管理的战略高度,应对其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进行保护、弘扬,逐步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专利。这方面正反例子、经验教训很多。 中药的归属问题是一个典型: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中药”与“汉方药”之争,体现出日本的一种文化产权抢占战略;部分外国、外地厂商趁我国中医药、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之不足,大量购买中国传统药方和疗法,分析其成分后,申请专利,反客为主,向我国这个中药的原创地出口“洋中药”,使知识产权原创者损失惨重;最近中国与韩国掀起的“端午节”归属权之争,韩国将“端午节”列入其国家遗产名录,把“端午节”视为韩国文化遗产;中越之间的铜鼓发源地及铜鼓文化之争等等,都是典型。在国内,如广西云南等地对“壮族绣球”等品牌的归属,以及各民族对“扁担舞”、“竹竿舞”等民俗归属的重复认领等等,也都是典型。这类相邻地区抢占同一种民族文化资源的经验教训,真是不胜枚举,必须引起慎重、周密的战略思考。试想,如果中国、越南或第三国对中越边境的民族特色资源,如衣饰、食品、住宅、节庆等等,以及八角、树种、禽畜等农产品,或手工艺品等,率先注册,其经济、社会的后果将如何?当然,抢占文化资源的各方利益不是“有你没我”的“零和”结局,相同的文化品牌,经济利益上仍可以共享,但是,民族文化的特征却可能因对方的抢先注册而受限制。

边境历来是各国保护本国知识产权的前沿,各国间签署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是边境海关执法的依据。同理,边境也应该是文化产权保护的前沿。跨境民族的文化知识产权问题,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知识产权问题的一个缩影,各国、各地、各民族在经济交往中,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保持自身的贸易比较优势,必然要树立自己独有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当然也是一种需要保护的产权与贸易资源。

2.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的迫切需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当前我国正在遵循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法律依据,实行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和壮大民族产业与专利技术。但目前对数量巨大、蕴藏丰富、历史遗存的民族民间文化,除了极少数注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像对中医药之类利益重大的文化遗产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之外,许多民族民间文化并没有被视为“知识产权”,即便是各地采取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立法保护形式,由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产权、所有权权利主体难以确认,即这些传统文化似乎是国家所有,又是民族、地方所有,还可能是个人所有。因此,产权保护的操作难度大,全社会保护民族文化知识产权的意识仍然淡薄,这必然会使一些民族处于被动,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先要求确立文化产权。有了文化产权才谈得上形成文化品牌、开发文化产业,否则,缺乏法律保护,终究会被当作“盗版”受到排挤、歧视、取缔。另一方面,有了文化产权,还需要与经济产业结合,善于在创新中发展,走上产业化,从而得以保护自己的文化。过去的教训是,一些民族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文化产权与经济利益,数百年来以“祖传秘方”的方式,“传单不传双”,一代传一人,秘密地保存、传承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技艺。由于担心秘方外传,不敢批量生产,发展到现在往往流失,偶尔也有成为“孤本”、“独家”。在现代法治社会、产业时代,这种自我的、非产业的保护方式,因其不具备法律效力与产业化规模生产能力,最终也将被取代。

自从中国加入WTO、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来,市场、产业的专利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散落民间的“秘方”、“孤本”、“绝技”正积极向国家申请专利,以寻求法律的保护。但是,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还没有广泛积极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文化产权战略。所以,要从战略高度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专利竞争,既要在时间上加快专利申报、审查速度,也要扩大民族文化专利申报范围,并鼓励民族企业到国际上注册专利。

总之,现今我国社会各界对民族文化产权仍然理解不足,以为这种产权可以自然而然获得认可,其实缺乏法律依据。由于不少文化资源为各民族所共有,因此所有权、文化产权更是模糊不清。这种想当然的产权观念与全球发展大势相悖。在“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004年写入宪法后的今天,“民族文化产权不受侵犯”也应该成为有法可依的规范。而且,既然现在根据民族歌谣等改编、创新出来的民歌可以注册、申请版权,为什么作为这种文化产品源头的民族民间文化不能申请产权呢?

阅读全文

与民族文化与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
嘉兴万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34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浏览: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浏览:867
国办发明电200330号 浏览:602
公共服务事项自查报告 浏览:872
2014年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浏览:873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试题库 浏览:245
购买软件使用权合同 浏览:134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