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试论上海富昱特公司是否具有原告主体资格
GETTY IMAGES, INC. (以下简称GETTY)和优力易美(北京)图像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富昱特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富昱特公司)是台湾富尔特数位影像股份有限公司 IMAGEMORE Co.,Ltd( 以下简称富尔特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最近几年来,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提起了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的海量诉讼,影响较大。被起诉的众多被告纷纷聘请律师抗辩,许多被告代理律师在抗辩中都提出了一个主张:即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不是涉案图片的著作权人,也不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因此不具有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理由是: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八条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名义作为当事人进行诉讼、仲裁活动。 但是,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只是GETTY或富尔特公司有关图片的普通被许可人,并非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不是著作权人,也不是独占许可或者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著作权法均未规定普通被许可人可以自己名义起诉。因此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不具有原告主体资格,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在诉讼主体上作为普通被许可人或者受托代理人以自身名义而不是以GETTY或富尔特公司的名义起诉没有法律依据,因此,法院应该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2、由于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只是GETTY或富尔特公司有关图片的普通被许可人,因此GETTY或富尔特公司还可以授权其他主体如A公司、B公司、C公司作为图片的普通被许可人,等等。这样,是否其他普通被许可人如A公司、B公司、C公司也可以起诉侵权人,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呢?如果这个逻辑成立,则侵权人要承担多重赔偿责任,这明显是与我国法律规定相违背的。因此,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不具有原告主体资格,法院应该判决驳回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的诉讼请求。3、如果当事人授权受托人可以自身名义起诉,那么如果当事人授权某个律师事务所以自身名义起诉,是否所有的律师事务所都可以自身名义起诉上诉人呢?这明显是不符合诉权不可转移的理论和逻辑的。 但是,笔者认为,许多被告的代理律师仅从诉权不可转移等方面抗辩,并没有认真考虑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在相关的图片著作权纠纷案件中是否具有直接利害关系,从而抗辩其起诉是否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 十条第二款的规定: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著作权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该条第三款还规定: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据笔者了解:北京华盖公司经美国 GETTY IMAGES, INC. 授权,上海富昱特公司经富尔特公司授权,均可以在中国大陆地区展示、销售和许可第三方分别使用GETTY或富尔特公司享有著作权的所有图片的权利。另外GETTY授权北京华盖公司、富尔特公司授权上海富昱特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可以以自身名义对任何第三方侵犯GETTY或富尔特公司著作权的行为采取任何形式的法律行为,且此授权涵盖授权委托书签署之前及之后可能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出现的侵犯GETTY或富尔特公司著作权的行为。 因此,根据GETTY或富尔特公司授权,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对涉案图片拥有相应的经济利益,可以许可第三方使用涉案图片并收取报酬,因此北京华盖公司和上海富昱特公司拥有涉案图片关于 《著作权法》第 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即拥有涉案图片的著作财产权。被告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北京华盖公司或上海富昱特公司拥有著作财产权的图片,侵犯了北京华盖公司或上海富昱特公司对涉案图片的著作财产权,损害了北京华盖公司或上海富昱特公司的合法权益。因此,北京华盖公司或上海富昱特公司与相关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规定,由此可见北京华盖公司或上海富昱特公司有权以自身名义起诉维权,北京华盖公司或上海富昱特公司具有原告主体资格。 至于被告可能被重复要求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况,可通过相应抗辩解决,与北京华盖公司或上海富昱特公司是否具有原告主体资格没有直接关联。
B. 哪些人可以成为著作权诉讼的原告
你好,裕阳知识产权为您回答:
谁能成为著作权侵权诉讼原告?
(1)著作权人
著作权人即著作权主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主体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法人或其他组织被视为作者。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何确定一部作品的作者身份,我国《著作权法》采取了与其他国家和国际公约一致的方式,即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作者。
(2)著作权被许可人
因许可使用或转让合同取得著作权的人,如果许可使用协议对被许可使用人授予追诉第三人的侵权权利,则许可使用人就具有了网络著作权的原告主体资格当,然法定许可使用人就不具有这种主体资格。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人对他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一般无权提出侵权诉讼,侵权诉讼权仍由原著作权人行使。
(3)其他权利人
共同的受让人、继承人等也属于权利人。著作权法第十九条规定:公民在死亡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公民通过遗嘱,将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赠给国家,国家即成为著作权的继受主体。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终止后,其著作财产权在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者享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国家享有。
C. 作为原告,在打版权官司时原告应注意什么问题
.诉讼时效。应在诉讼时效(两年)内提起诉讼。如果超过了两年,即从知道或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超过了两年,则应提出我方向侵权人提出过要求。侵权人曾经答复要承担责任或者就侵权事宜向有关机关请求并作过调解等事实,使诉讼时效因这些原因而中断并从这些事实发生之日起重新计算,这样就可重新获得法院的保护。
.掌握对方侵权的充分证据。在打官司中,一切主张均依靠证据来支持。作为原告要想打赢官司,就必须提出充分有效的证据。在打官司时即使于情于理都应打赢,但若缺乏证据,则法院是难以支持的。特别是在损失赔偿额上,应掌握对方侵权行为所获利润的证据。在经济权利的赔偿上,一般是采用被侵权者的损失(费用的增加,收入的减少)或侵权者的所得来确定赔偿额的。因此在提出赔偿要求时,应根据已掌握的证据确定赔偿额,在打官司中掌握有新的证据时再变更赔偿额扩大战果。
.聘请律师。律师无论在专业法律知识上还是在调查取证上,都比一般的当事人优越。聘请律师后,可以节约原告的精力,集中在提供事实方面作工作,并可根据律师的意见和建议从事各方面的有的放矢的工作,对打赢官司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著作权人集体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后,可由该机构作为原告来打官司,其优越性在于:
具有丰富的版权工作经验和版权法律知识,掌握国内外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地位,不象著作权人作为个人,无论在财力、影响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有时间和精力专门对付侵权人。
打版权官司时被告应注意什么问题.诉讼时效。若对方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而无任何中断事实,则可依此而抗辩,使原告失去胜诉的可能。
.如果确已构成侵权,又无诉讼时效期满的情况,则应主动采取和解措施、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以换得对方撤诉或避免法院作出判决。因为既然侵权人败局已定,则应尽可能减少不利后果,如经济上少承担一些,名誉上尽量缩小影响范围。如果不和解则法院将在判决中详细列出事实,严格按照法律,判处被告应当承担的责任,而无任何协商的余地,这显然对侵权行为人不利的。
.如果确不属侵权,则应从下列几方面着手;合理使用。《著作权法》规定了13种合理使用的内容,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可以不付报酬,而合理使用的有些界限国内法律尚未明确规定,被告可从《著作权法》的原则、理论来辩解;转嫁责任。有些侵权行为,被告并无任何过错,而是他人过错造成的,这时应向法院提出追加或更换被告,从而使自己得到公平的对待;反驳原告证据。版权官司大量问题都取决于事实,而事实需要证据来证明,若对方提供不了证据,或提供的仅是孤证(即孤立的证明,如只有对方一人的说法而没有其他证据共同证明),则可通过反驳证据、指控其证据难以成立而使原告主张不能成立。
D.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被授权人有什么义务
规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也就是许可使用作品的方式。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必须明确规定著作权人授权被许可人以何种方式使用其作品。比如,授权翻译则应明确授权何种文字的翻译使用权。使用方式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但一定要明确约定。
2.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专有使用权是一种独占的和排他的权利,是指著作权人将许可使用的著作权授权给被许可人之后,在合同的有效期间内,既不能再将上述权利再授权给第三人使用,自己也不能使用。非专有使用权是指著作权人将某一项或几项著作权许可他人使用之后,在合同的有效期内,还可以将同样的权利再许可第三人使用。专有使用权和非专有使用权有很大的区别。
3.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是指被许可的著作权在地域上的效力。通常表现在作品的复制、发行范围、表演权或播放权以及翻译权的范围等。许可使用的期间,是指被许可使用的著作权在时间上的效力,也就是作品使用的年限。这些内容,合同中都应当明确约定。
4.付酬标准和办法。根据《著作权法》第27条的规定,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如果作品重印,仍按约定的比例和办法向作者付酬。付酬办法是支付报酬的具体方式,比如,是现金支付,还是支票支付;是付人民币,还是付可兑换的某种国际硬通货。如果有具体要求,均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5.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后,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是对双方当事人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双方在合同中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法律保护,应当认真履行。但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在双方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生违约后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内容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以及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等。
E. 著作权被许可使用人是否享有诉权
著作权被许可使用人享有诉权,
对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诉讼主体这个问题,最回高答人民法院1998年7月20日下发的《关于全国部分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起诉人,可以是合同当事人、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包括独占、排他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依照法律规定已经继承或者正在发生继承的知识产权财产权利的继承人等。”由此可知,原则上,部分被许可使用人也是享有一定独立诉权的。
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王迁教授,认为:独占专有使用权人可以不通过著作权人而以自己名义单独提起诉讼,以保护自己权利。但是“独家许可使用权”在著作权法中只可能归类为著作权非专有使用权,独家使用权人不能单独起诉,只有在著作权人明确不起诉或者有特别授权情况下,才可以。也就是说可与著作权人共同提起诉讼,而著作权人不提起诉讼,方可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普通使用权人发生侵权行为时,被许可人只能代表著作权人行使禁止权,自己不能独立的进行诉讼的救济。
如能提供给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F.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主体
著作权作为一种财产权,权利人不仅自己可以行使,也可以许可或以其他方式授权他人行使。当著作权受到侵害时,著作权人作为实体权利人依法可以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权,但著作权的被许可人或利害关系人则需具备一定条件,才能作为原告提起诉讼。那么小编来告诉你著作权侵权的诉讼主体是什么。
主体
一般而言,非专有被许可人所取得的使用权具有受限的排他性,并不能对抗造成其损害的第三人,故非专有被许可人并不享有实体法上的请求权。但司法实务中,当许可合同事后经权利人同意或追认,对诉权行使作出特别约定或明确授权时,法院一般也认可普通被许可人(非专有使用人)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认为这是对诉权的特别约定或授权。
这主要是从解决纠纷的必要性与实效性角度考虑,并从实质判断上认定侵权之诉的原告资格问题。正因为如此,同一权利不同主体都可主张权利而成为原告的现象已十分普遍,甚至出现个别权利人通过所谓合同约定,将几首音乐作品的诉讼权利授予律师事务所,并明确可以律师事务所名义提起诉讼,出现律师事务所直接成为商业维权案件原告的极端案件。
这种现象显然是曲解了法律规定、著作权许可使用权和诉权的性质。
著作权许可使用权是基于合同的相对权
长期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坚持有利于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的司法理念,并从有利于制止侵权角度出发,对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被许可人的诉讼地位,通过实质判断来确定其诉讼主体资格。知识产权许可中被许可人的法律地位和诉权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说,我国学说和实务在论述这一问题时,视野仍停留在知识产权领域就事论事,存在对现有法律规范有所突破的硬伤。由于著作权系自动取得,其欠缺公示这一现实条件,如何使著作权的排他性具有正当性来源,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加之视听作品权利主体多元、利益关系复杂以及作品的特殊性等,让这一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著作权法规定的专有或非专有使用权是当事人通过合同取得在一定范围内享有独占或普通的使用权,专有使用权中专有的含义是指独占的和排他的,著作权人只授权某人使用其作品,从而使用人取得对该作品的专有使用权,著作权人不得将该作品在授权使用期限内再授权第三人使用。依此权威解释,由于法律规定了专有与非专有使用权,则著作权被许可人可区分为专有使用权人和非专有使用权人,两种不同性质的被许可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是有差别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在发生侵权的情况下,获得一般许可的被许可人即非专有使用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只能由著作权人提起诉讼;而在获得了专有使用权许可的情况下,被许可人则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如果知识产权可以通过合同直接创设,就意味着两个民事主体不公开的约定可以产生对世的效力,这显然违背民法的基本原理。著作权许可是通过债的关系予以实现,当事人之间由许可合同建立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被许可人仅取得债权,通过许可合同使著作权价值得以实现,所以说许可使用权是一项债权性质的相对权,而非绝对权。
被许可人使用作品权仅是经著作权人授权允许其使用作品的资格,其并不支配智力成果即作品,仅支配自己的行为,以利用作品获得商业价值的权利。
严格讲,被许可人基于许可取得的仅是行为资格,并不是权利。许可使用权只能拘束著作权人,并不具有排他的效力,许可本身也不是没有类似于限制物权设定的可能,但限制物权的设定必然伴有物权变动的形式要件,然而在我国只规定许可合同可以备案,这种做法与物权变动的基本理论相违背。因此,在合同法层面上,对著作权许可合同在遵从契约自由原则时,除了要充分保证作品使用与传播的价值目标外,还需对著作权人和被许可人设置一定的法律限制。
从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来看,对于专有使用权的内容由合同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视为被许可人享有专有使用权,专有使用合同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除此以外,非专有使用权只能由双方按合同约定方式行使。
多个主体获得不同词曲作者授权后,再行合并转授权第三方集中管理和使用视听作品,这种方式在法律上是否允许?当事人是否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才可从法理和实务中寻找到答案。当然也会因不同情况的问题决定。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
G. 著作权侵权该怎么起诉
著作权侵权该怎么起诉,著作权侵权是指一切违反著作权法侵害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行为。那么著作权侵权该怎么起诉?著作权侵权著作权侵权该怎么起诉?1、搜集和整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证明争议的著作权存在并能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证据、原告与争议著作权相互关系的证据、侵权行为存在和实施侵权行为的具体方式的证据、被告与侵权行为关系的证据、侵权获利与侵权程度的证据等。2、证明涉嫌被侵犯的著作权本身成立第一证明原告有诉讼主体资格,著作权归属于原告。即原告作为自然人或法人或外国人,都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享有著作权的资格。并且原告与著作权直接存在法定的关系,著作权归于原告和被许可使用。第二证明争议作品的存在。即原告应提供具体的作品,如书籍、录音等。第三证明作品在我国享有著作权。即证明作品是原告创作的作品,并提交作品底稿,说明创作的完成时间,以排除他人抄袭的可能性。并且原告作品内容合法,属于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且作品仍在著作权法的保护期限内。3、证明侵权行为存在以及具体的侵权方式对被告擅自使用原告作品或邻接权客体的情况,原告要证明侵权行为是由被告实施并且在被告使用后的相关证据。例如擅自复制和出版发行原告作品的侵权行为,原告需要到市场上购买侵权物品。4、选择管辖法院作为原告,选择法院的基本原则是:方便原告原则、原理被告原则、选择较大城市的原则。5、起诉前的措施作为原告应考虑申请诉前禁令、证据保全、财产保全等。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被告继续实施侵权行为,将一些重要的证据固定下来,为胜诉后能够获得实际的经济赔偿做保障等。6、立案、准备开庭7、要求被告承担法律责任原告应当提交自己因侵权所受经济损失的证据;或被告获得非法利润的证据;或许可他人使用时获得许可使用费的证据。以及提交原告维权合理开支和原告声誉受到损失的证据。
H. 著作权协会可以代替作者作为原告吗
您好,需要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专法》第八条规定:属“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I. 谁知道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原告应如何举证
主张权利的人首先必须是标的物的权利所有人,原告应举证证明自己是所主张著作权的权利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争议的焦点在于,原告应该如何提供证据、证明到何种程度才算完成举证责任。有一种观点认为:原告首先必须举出证据证明自己是权利人,而且证据必须是充分的,足以证明的,否则不能就被告的行为是否侵权进行审理。对此,笔者认为,对此问题的理解首先应该了解著作权法对著作权权利归属的规定的本意,其次要注意结合著作权的特点。
我国相关法律对著作权权利归属证明问题做了规定。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可以看出,法律对如何证明著作权人规定了几个规则:
1.原告提交证据证明作品上署有其名的,即推定原告为著作权人,除非有相反证据推翻。也就是说,原告举出了其为作品的署名作者的证据,即完成了其为著作权人的证明责任,法官不得再要求原告进一步举证;被告否认原告为著作权人的,应由被告举出相反的证据证明。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作者即为著作权人,原告只要证明其为作者就达到证明其为著作权人的效果。
2.原告提交了所主张著作权的作品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查证属实的,可以认定原告为著作权人;被告否认原告为著作权人的,应由被告举出相反的证据反驳。
3.以署名的方式对权利人进行推定或者以上述证据对权利归属进行证明的,可以被逆转、被推翻。以署名的方式认定作者的身份毕竟是一种推定,在有相反证据足以证明署名人并非作者的情况下,这种推定可以被逆转。作品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等证据,不能查证属实,或者被告举出了相反的证据予以反驳的,也可以推翻原告的主张。
J. 著作权被许可人的诉权
《著作权法》里规定的著作权许可使用分为专有使用权和非专有使用权回。专有使用权是指被许可人答取的使用权后,许可人在合同有效期内,不得将同种使用许可权利给第三人,且许可人自己也不能享有此种使用权。非专有使用权就是说被许可人取得使用权后,许可人可以将这种使用权同时给予第三人且著作权被人也可以享有。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被许可人只想有使用权且只能在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方式,地域范围内使用,除著作权人同意外不得将使用权渡让给第三人;在非专有使用权人不可能因为权利被侵害而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因为他并非著作权的享有人。只有专有使用权人才可以因专有使用权被侵害而起诉。而著作权转让中任何受让人对侵害其财产权利的行为均可提起诉讼。《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第二十六条规定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