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物权编概论

物权编概论

发布时间:2021-11-01 23:04:28

① “物权观念化”到底是什么概念呀

一、从放任主义到法定主义

关于物权的创设,历史上曾有放任主义与法定主义两种主张。在日耳曼法中,认为有占有的权利就是物权,所以占有的取得可以对应任何权利,不动产依据伴随的登记要件就有成为物权的可能。1974年的普鲁士民法典认为特定物的债权依据标的物的交付或者在抵押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即可物权化,即所谓的“取得权源和形式”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以不存在物权与债权的严格区分与对立为前提的。而在罗马法上,物权与债权有着严格的区分。物权概念被理解为是对物的直接支配权,并使它所有的排它的、绝对的性质与债权相比有着强有力的效力,这即是物权限定的理由的起因。但是由于当时罗马物权公示制度还不发达,所以罗马法中必须采用物权法定主义的基础也仅在于“自由保护”和“简明化的社会”的要求。[①]后来,罗马法因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影响日大,以致以后的大陆法系国家大多采物权法定主义,例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均以法律明文规定,瑞士、奥地利、德国民法虽无明文规定,但解释上也都认为有此原则。[②]

二、物权法定主义的理由和长处

罗马法最初采物权法定主义虽仅因出于“自由保护”和“简化社会”的目的,然而该原则历经若干世纪的发展,其意义已远不止此。许多学者都对物权法定主义的存在理由及长处进行了探索。王泽鉴先生认为,物权法定主义的原因为:[③](1)物权之绝对性;(2)物权其用之经济效用;(3)交易安全之便捷;(4)整理旧物权,适应社会需要。谢在全先生认为,物权法定的理由为:[④](1)确保物权之特性,建立物权体系;(2)整理旧物权,防止封建物权之复活;(3)便于物权之公示,确保交易安全与迅速。梁慧星教授认为,之所以采物权法定主义,主要立法理由为:[⑤](1)保障完全的合同自由;(2)维护交易安全与便捷。综合各家学说及现实情况,笔者认为,物权法定的理由及利处主要为以下方面。

(1)维护物权之绝对性。物权的绝对性表现为权利主体对特定物享有直接支配的权利,这种权利只需权利主体意愿就可自由行使,不需他人之义务协助。反过来说,也即权利主体以外的人,对权利主体就特定标的物的直接支配权负有容忍义务,不得干涉,否则即为侵犯权利主体的物权。若物权不法定,得由当事人自主约定,则同一物上可能会同时并存若干相冲突的物权,这样,每一物权人就不能独立自由地支配标的物,而需得其他物权人的许可。如此物权的绝对性就不复存在。

(2)维护交易安全与便捷,保护第三人利益。学者多认为,若得由当事人自主创设物权,则在特定物的流转过程中,可能会因多次流转,而被不同的人先后设定不同的物权,以致流转到后来,不知物上已设定了多少物权,每一物权的具体内容为何。若某一买受人不知情形而购买一已设定有不同物权之特定物,则其必然不能自由支配该物。各物权人必争先对同一物主张自己的物权,由此,在社会商品交易中,就会产生障碍。要么买受人先查清物上到底有多少物权,具体内容又为何;要么干脆不进行交易。前者显然不经济,而且在事实上也不可能;后者,则有违经济发展之理念。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然离不开丰富的商品交换。因此,为了鼓励商品交易,免除买受人的后顾之忧,确保买受人交易目的的有效实现,法律有必要对物权的种类和内容进行限定,对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进行适当限制。然而法律禁止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并不是对私法自治的否定,而是一种最大程度的保障。社会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存粹或绝对的个人自由必然导致权利主体之间的不自由,自由永远不能绝对化,而且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绝对化的。自由只是一定限度范围内的,也只有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现实的自由。所以“私法自治之成为可能,物权法定为其前提。”[⑥]

(3)便于物权之公示。为便于交易安全、便捷地进行,必须得使市场主体能充分的了解交易信息,增强物权的透明度。而物权的透明,依赖于物权的有效公示,若非物权法定,纷繁复杂的物权种类与内容显然令人力、财力有限的公示部门无暇应接。并且允许种种繁杂的物权种类和内容进行登记,势必会造成登记的混乱。因此有效的公示,有赖于物权的简化。这点与采用物权法定主义的历史沿革理由一起是今天论及给予物权法定主义一个妥当界限的两个侧面。[⑦]

(4)整理旧物权,构建新的物权体系,防止封建复辟。封建时期物权得由当事人自主约定,因此极为复杂、混乱。因而严重影响了经济之发展。尤其是封建土地所有权与身份制度相结合,不仅实行多重所有权,而且所有权有上下级之分,上级所有权人往往挟身份特权之威势,使物权变成对人之支配。[⑧]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为促进经济之发展,维护人格之独立,拯待对封建旧物权进行清算,为防止物权放任主义可能导致的人身依附之弊端,彻底消灭封建因素,于是物权法定便突显出来。

三、物权法定之反思

(一)物权法定的内涵剖析

所谓物权法定,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种类和内容的法定,即物权的种类和每种物权的具体内容都由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法无明文规定的物权种类,也不得约定与法律不相符的物权内容。但也有学者认为,物权法定,不但包括种类与内容的法定,还应包括效力和公示方法都由法律规定。[⑨]笔者认为,物权的效力,是物权之所以区别债权而为物权的根本原因。物权的效力,通说包括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及物上请求权。[⑩]正是这些效力的聚合才形成了特殊的权利——物权,而非物权产生了这些效力。尽管为了确保物权的有效实施,物权的效力也最好应法定,但这种法定只是法律的确认,而不是创设。所以不应为基于创设目的的物权法定主义所当然包括。而公示只是确保物权有效实现的手段,其本身并不是物权的构成部分。对物权的公示只是便于当事人了解交易信息和方便国家对特定物进行管理的目的,所以尽管处于简化和方便的考虑,有必要用法律规定若干公示方法,但是这也不能为物权法定所当然涵摄。况且公示方法也不能严格拘泥于法律规定的公示方法。例如,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以交付为公示,若当事人并没有交付,而是进行了登记,难道能认为所有权没有转移?[11]

(二)物权由何“法”定

“物权法定”所言之“法”为何,民法学界有所争议。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757条规定“物权,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规定外,不得创设。”台湾学者多认为依其文义、立法理由及规范目的,系指成文法而言,并不包括习惯法在内,“其他法律”指独立于民法典的单行法。[12]我国大陆也有学者认为,物权法定的根本宗旨,在于使物权种类极其内容尽可能规范化和统一化,以便公示,从而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如果对“法”作广义解释,这一宗旨是难以实现的。因此“物权法定”之“法”只能是狭义的法律,即全国人大极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而不包括各种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习惯法。[13]而日本学者则认为《日本民法典》中的“其他法律”应包括习惯法。[14]我国学者王利明教授认为,物权法定主义尽管是物权法的重要原则,但应当看到,这一原则在适用中不应过于僵化,以致于认为只有法律确认,对任何行政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所创设的物权都不予承认,这就不利于规范和调整新型物权法律关系和保护当事人的利益。[15]笔者认为,习惯法之形成,本身就是对民事主体意志之尊重,若是否认习惯法的效力,实乃对人们权利感情的伤害,有违善良风俗,而且在现实中通过修订法律吸收习惯法的做法实为不妥。因为成文法要求稳定性,所以法律的修改往往非常缓慢,成本相当之大,难以应付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适当从宽解释物权法定的方法,将一些既不违反物权法定主义的立法趣旨,又有一定公示方法的习惯物权,进行有限的承认,以弥补物权法定之不足,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16]至于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笔者认为,鉴于二者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也可以有限地赋予其创设物权的功能,但必须在法律的扩张解释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而其它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由于其效力范围有限,则不应赋予其创设物权的功能,以免干扰社会经济生活。

(三)物权与债权界定的模糊化——物权法定的妥当性问题

在现代社会,物权与对人权(债权)的区别越来越具有相对性,这表现为两点:一是一项权利有可能不能被简单地归类为物权或对人权,而是被认为“更具有物权性质”或“更具有对人权性质”。二是权利的性质有可能发生变化,即对人权有可能转变为物权。[17]如债权让与,就是债权人对其债权进行的处分,故从本质上而言,债权人对其债权的权利也是一种支配权,债权人对债权的享有也是对债权的所有权,故在处分其债权时,债权人的地位与所有权人的地位本无区别,这在德国法上称为“类似所有权之地位”。类似还有有价证券,虽是债权的凭证,但其本质应当是物权。这些都体现了物权与债权的融合。[18]另外,最初关于物权法定的一些理由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动摇,例如,关于防止封建复辟的理由,也许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时候,的确是物权法定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考虑,然而,社会发展至今,封建复辟的实力早已荡然无存,所以物权法定防止封建复辟的功能也已闲置。其次,利用物权法定来构建物权体系,难免使人有“法学家强人所难”的感觉。物权体系的构建,是法学理论工作者的使命,然而,并不能以此作为限制社会经济生活的理由。所以这些都使人质疑,基于物权与债权的严格区分与对立而为的物权法定主义,到底还有多大的实质意义,是否仅是概念法学的形式游戏而已?“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19]法律要担负起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功能,就必须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经济规律。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已出现了许多具有物权特征的债权,如租赁权等。若我们还是沉迷于概念法学上物权与债权的形式划分,过分强调物权与债权的法定主义,那么势必会对一些权利失之保护,有碍社会经济之发展。

② 大家好,我是山东大学法学院学生,准备2012年考复旦大学法学院刑法学方向硕士法学研究生,但苦于时间和距

有时间还是去复旦一趟吧,5月就考完了实习之后去。网络是个好东西,虽然资源很丰富,但是很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筛选有用信息。另外,别去考试书店买什么内部资料,不靠谱,有人上过当。还有,你可以当我没说,山大考复旦之前基本没成功的,据说n年前有一浙江女生连考三年但无奈总是差之毫厘,复旦歧视山大考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估计山大之前过去的刘士国已经忘本了吧。只是希望你在选学校方面好好斟酌,现在还早,变数非常大。不过也许你能开创先例,加油,祝你成功!

③ 《经济法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程有多少章节

《经济法概论(第二版)》这门课程有8章内容,包括:第一章法学概述、第二章合同法、第三章物权法、第四章公司法、第五章竞争法、第六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章财政预算法、第八章金融法

④ 物权法研究的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物权法总论
第一节物权法概述
一、物权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物权法的价值
三、《物权法》的制定和对我国《物权法》的评价
第二节物权法的内容和体系
一、物权法的内容
二、物权法的体系和我国《物权法》
第三节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概述与我国《物权法》
二、平等保护原则
三、物权法定原则
四、一物一权原则
五、公示公信原则
第二章物权概论
第一节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物权的概念
二、物权的特征
三、物权与其他财产权的比较
第二节物权的种类
一、物权的学理分类
二、民法上对物权的分类与我国《物权法》
第三节物权的客体
一、物的概念和特征
二、物的分类
三、物权客体与权利——兼评我国《物权法》第二条第二款
第四节物权的效力
一、物权的支配效力
二、物权的排他效力
三、物权的优先效力
四、物权的追及效力
五、物权的妨害排除效力
第三章物权的变动
第一节物权变动概述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和形态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
第二节不动产的登记
一、不动产登记的概念、效力及功能
二、不动产登记的机构与登记的程序
三、不动产登记簿和权属证书
四、不动产登记的分类
五、预告登记制度
六、不动产登记瑕疵的救济与责任承担
第三节动产交付
一、动产交付的概念、效力及意义
二、动产交付的具体形态
第四节物权的消灭
一、标的物灭失
二、抛弃
三、混同
四、其他原因
第四章物权的保护
第一节物权的保护概述
一、物权的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二、物权的保护的法律归类
三、物权的保护的争议解决方式
第二节物权请求权
一、物权请求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确认物权的请求权
三、返还原物请求权
四、排除妨害请求权
五、消除危险请求权
六、恢复原状请求权
七、损害赔偿请求权
八、物权请求权的竞合
第二编所有权
第五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所有权的概述
一、所有权的理论
二、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所有权的种类
一、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体现
二、国家所有权——强化对国有财产的保护
三、集体所有权——主体问题
四、私人所有权——完善私有财产法律保护
第三节所有权的社会作用
一、所有权制度: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之基石
二、所有权制度:产权的法律形式
三、所有权:最重要的民事权利
第四节所有权的内容
一、积极权能
二、消极权能
三、所有权之限制
第六章不动产所有权
第一节土地所有权
一、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土地所有权的范围
三、空间权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四、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五、我国土地征收制度
第二节房屋所有权
一、房屋所有权的概念
二、房屋和土地的关系
第三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业主个人财产的专有权
三、业主共有财产
四、车库、车位的归属与利用
五、业主之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建筑物区分所有人管理团体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人管理团体之立法例
二、区分所有权人管理团体的性质
三、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
四、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职能及其行使
五、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诉讼地位
第七章不动产相邻关系
第一节不动产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一、相邻关系的概念
二、相邻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
一、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二、团结互助、公平合理
三、尊重历史和习惯
第三节相邻关系的种类
一、《物权法》细化《民法通则》相关规定
二、相邻土地使用关系
三、相邻用水和排水关系
四、相邻土地、建筑物之损害防免义务
第八章共有
第一节共有的概念
一、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二、共有成立的原因及其意义
第二节按份共有
一、按份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二、按份共有的内部关系
三、按份共有的外部关系
四、共有关系的终止与共有物的分割
第三节共同共有
一、共同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二、共同共有的类型
三、共同共有的内部关系
四、共同共有的外部关系
第九章所有权的特别取得
第一节善意取得
一、善意取得概念
二、善意取得构成要件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四、我国《物权法》中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
五、盗赃遗失物善意取得问题
第二节拾得遗失物
一、拾得遗失物的概念
二、拾得遗失物的构成要件
三、拾得遗失物的法律后果
第三节漂流物、埋藏物、隐藏物
一、漂流物、埋藏物、隐藏物的概念
二、法律效果
第四节添附
一、添附的概念
二、附合
三、混合
四、加工
第五节孳息
一、孳息的概念
二、孳息的分类
三、孳息的归属
第六节先占
一、先占的概念
二、先占取得的构成要件
第七节取得时效
一、取得时效的概念、意义与性质
二、取得时效的立法例
三、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
四、取得时效的法律效果
五、《物权法》对取得时效的态度
第三编用益物权
第十章用益物权总论
第一节用益物权概述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用益物权的价值
第二节用益物权的体系和种类
一、用益物权的种类和体系
二、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立法及其评价
第十一章用益物权的具体类型
第一节国有土地使用权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概念和意义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二节集体土地使用权
一、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二、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行使
三、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收回
第三节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第四节建设用地使用权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
二、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四、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
五、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六、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五节宅基地使用权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
四、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六节地役权
一、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地役权的取得
三、地役权的内容
四、地役权的消灭
第七节用益物权的其他类型
一、海域使用权
二、探矿权与采矿权
三、取水权
四、养殖权与捕捞权
第四编担保物权
第十二章担保物权概述
第一节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
二、担保物权的特征
第二节担保物权的种类
一、法定担保物权与约定担保物权
二、动产担保物权、不动产担保物权、权利担保物权与非特定财产担保物权
三、留置性担保物权与优先清偿性担保物权
四、保全性担保物权与融资性担保物权
五、登记担保物权与非登记担保物权
六、典型担保物权与非典型担保物权
第三节担保物权的取得
一、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担保物权
二、非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担保物权
第四节担保物权的存续
一、主债权时效届满与担保物权之存续
二、约定担保物权存续期限
第五节担保物权与保证
一、担保物权与保证并存的效力
二、债权人抛弃担保物权对保证责任之影响
三、保证人、物上保证人之追偿与代位关系
第六节担保物权与《担保法》
一、《物权法》与《担保法》之比较
二、《物权法》改进之意义及不足
第十三章抵押权
第一节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抵押权的概念
二、抵押权的特征
第二节抵押权的属性
一、抵押权的从属性
二、抵押权的不可分性
三、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
第三节抵押财产
一、概述
二、允许抵押的财产
三、禁止抵押的财产
第四节抵押权的取得
一、抵押合同
二、抵押登记
第五节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及效力所及标的物的范围
一、抵押权担保债权的范围
二、抵押权效力所及标的物的范围
第六节抵押权的实现
一、抵押权实现的概念
二、抵押权实现的条件
三、抵押权实现的方式
第七节抵押权消灭
一、主债权消灭
二、抵押权实现
三、抵押物灭失
四、抵押物期间届满-
第八节浮动抵押权
一、浮动抵押权的概念
二、抵押财产的确定
三、浮动式财团抵押与固定式财团抵押
第九节最高额抵押权
一、最高额抵押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最高额抵押权的设定
三、最高额抵押权的效力
第十节抵押权的顺位
一、顺位确定标准
二、抵押权与价值权
三、顺位的让与、变更与抛弃
第十四章质权
第一节质权概述
一、质权概念
二、质权与抵押权区别
三、质权分类
第二节动产质权
一、动产质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动产质权的取得
三、动产质权的效力
四、动产质权的消灭
第三节权利质权
一、权利质权的概念和特征
二、权利质权的设定
三、权利质权的效力
四、权利质权的消灭
第十五章留置权
第一节留置权
一、留置权的概念
二、留置权的特征
第二节留置权的构成要件
一、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二、债权与动产间的牵连关系
三、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不能履行债务
四、无法定或约定之障碍
第三节留置权的效力
一、留置权担保债权的范围
二、留置权标的物的范围
三、留置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留置物所有人的权利
第四节留置权的实行
一、留置权行使的条件
二、留置权行使的标的物范围
三、留置权行使的形态
四、留置权处置取偿的方法
第五节留置权的消灭
一、另行担保的提出
二、留置物占有的丧失
三、债权清偿期的延缓
第十六章非典型担保和担保物权的竞合
第一节优先权
一、优先权的概念和立法例
二、优先权的性质
三、优先权的法律特征
四、优先权的种类
五、优先权的效力
第二节让与担保
一、让与担保的概念与特征
二、让与担保的设定
三、让与担保的效力
四、让与担保的消灭
第三节所有权保留
一、所有权保留的概念、性质与特征
二、所有权保留的效力
第四节担保物权的竞合
一、担保物权竞合的概念和条件
二、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
三、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
四、留置权与质权的竞合
五、非典型担保物权与典型担保物权的竞合
第五编占有
第十七章 占有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占有的概述
一、占有的概念和特征
二、占有制度的社会价值
三、占有的分类
第二节 占有的取得和消灭
一、占有的取得
二、占有的消灭
第十八章 占有的保护
第一节占有效力
一、占有的状态推定效力
二、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
三、占有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占有的保护
一、占有的物权保护
二、占有的债权保护
三、我国《物权法》对占有的设置
参考文献
后记

⑤ 法学概论的图书目录

第一编法理学第一章法的基础理论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第二节法的理念第三节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第二章社会主义法的一般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法概述第二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二编国内公法第三章宪法第一节宪法基本理论第二节国家的基本制度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第四节国家机构第五节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第四章行政法第一节行政法概述第二节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第三节行政行为第四节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第五节行政复议第五章刑法第一节刑法概述第二节犯罪与犯罪构成第三节正当行为第四节未完成罪第五节共同犯罪第六节罪数形态第七节刑罚第八节刑法各罪第六章经济法第一节经济法概述第二节市场规制法第三节宏观调控法第四节循环经济法第七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概述第二节劳动合同法第三节劳动基准法第四节劳动争议与劳动者维权第八章行政诉讼法第一节行政诉讼法概述第二节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第三节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第四节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五节行政诉讼的管辖第六节行政诉讼参加人第七节行政诉讼证据第八节行政诉讼程序第九节行政诉讼案件的执行第九章刑事诉讼法第一节刑事诉讼法概述第二节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第三节刑事审判的组织和程序第四节刑罚的执行第三编国内私法第十章民法第一节民法概述第二节民事主体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第四节物权法第五节债权第六节知识产权第七节人身权第八节民事责任第九节诉讼时效第十一章婚姻家庭法第一节婚姻法第二节收养法第三节继承法第十二章商法第一节商法概述第二节公司法第三节保险法第四节票据法第五节证券法第十三章民事诉讼法第一节民事诉讼法的概述第二节主管与管辖第三节诉讼参加人第四节民事证据与证明制度第五节财产的保全与先予执行第六节审判程序第七节执行程序第四编国际法第十四章国际公法第一节国际公法概述第二节国际公法的主体第三节国际公法上的个人第四节领土、海洋法和空间法第五节国际条约法第六节外交和领事关系法第七节其他法第十五章国际经济法第一节国际经济法概述第二节国际贸易法第三节国际投资法第四节国际金融法第十六章国际私法第一节国际私法导论第二节冲突法的基本理论第三节国际私法案件的审理后记

⑥ 网上哪里可以看陈光中的《法学概论》全书内容

法学概论

一、单选用(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l、按照法律的效力范围的不同,可将法律分为( )
①成文法和不成文法②实体法和程序法
③根本法和普通法④一般法和特别法
2、阐述某项法律规范在一定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的解释,属于( )
①逻辑解释③扩大解释③系统解释④文法解释
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律的最本质的属性是( )
①社会性②规范性③阶级性④强制性
4、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
①有法可依②有法必依③执法必严④违法必究
5、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①人民民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制度④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度
6、在我国国家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②国务院
③国务院所属各部委④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
7、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①警告。③罚款③兔职④行政拘留
8、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①行政法就是行政法规
③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类规范性文件
③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④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9、民事法律行为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 )
①有设立、变更、消灭特定法律关系的目的
②行为人的意思表示
③行为符合法律且不违反社会与公共利益
④行为人有民事主体资格
10、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民法而不属于商法的是( )
①公司法②破产法③保险法④物权法
11、所有权人因所有权被侵害而请求保护时,有一种保护方法是必须适用的,那就是( )
①确认所有权、②排除妨碍或停止侵害
③赔偿损失或返还不当得利④恢复原状或返还原物
12、依据继承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
①配偶②父母③子女④兄弟姐妹
13、在我国,民事违法行为( )
①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但能够发生民事法律后果
②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因而能够发生民事法律后果
③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也不能够发生民事法律后果
④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但不能够发生民事法律后果
1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是( )
①犯罪动机②犯罪目的③犯罪行为④犯罪结果
15、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 )
①巳满14周岁②已满16周岁③巳满18周岁④已满20周岁
16、有权适用刑罚的机关是( )
①人民法院②人民检察院③公安机关④国家安全机关
17、依根我国刑法的规定,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数罪并罚,实行( )
①限制加重原则②并科原则③相加原则④吸收原则
18、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 )
①可以从重处罚②可以加重处罚③应当从重处罚④应当加重处罚
19、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应当由( )
①基层人民法院管辖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③高级人民法院管辖④军事法院管辖
20、在下列各项中,只适用于刑事诉讼而不适用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原则是( )
①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③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③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④辩论原则
21、在刑事诉讼中,有权发布通辑令的机关是( )
①人民法院②人民检察院③司法行政机关④公安机关
22、在下列各种民事案件中,应当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是( )
①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③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
③因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④对被监禁人提起的诉讼
23、甲乙二人因房产纠纷弓!起民事诉讼,在宣判前,原告甲申请撤诉,他的申请( )
①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②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③须经乙同意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④须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24、下列各项中,只适用于行政诉讼而不适用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原则或制度是( )
①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②不适用调解
③合议制度
④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
25、在行政诉讼中,对于行政机关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决定,人民法院可以判决( )
①变更原处罚决定②撤销原处罚决定
③部分撤销原处罚决定④被告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6、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主要由( )
①原告方承担②被告方承担
③原告方和被告方共同承担④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
27、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联合国下设的主要机构的是( )
①国际劳工组织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③安全理事会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8、在原始国籍取得上,我国1980年国籍法采取( )
①双系血统主义②单系血统主义③出生地主义
④双系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29、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 )
①中国法②外国法
③婚姻缔结地法④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30、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涉外扶养关系,适用( )
①被扶养人的本国法②扶养人的本国法
③与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④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请把你认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 、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有 ( )( )( )( )( )
①法律具有规范性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③法律对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④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⑤法律具有阶级性
2、我国宪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 )( )( )( )(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得违反法律禁止结婚的规定(义称消极条件)的有 ( )( )( )( )( )
①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③患有麻疯病
③精神失常未经治愈④没有达到结婚年龄
⑤不符合一夫一妻制
4、依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应具备的条件有 ( )( )( )( )( )
①有符合公司法和保险法规定的章程
③有符合保险法规定的不少于2亿元人民市的注册资本
③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④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⑤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5、我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1998—200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基本法律有 ( )( )( )(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
1、确定性规范——
2、具体行政行为——
3、破产法——
4、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
5、(消费者的)知情权——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主要含义。
2、列出我国关于缺陷产品致人人身及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可以请求免责的条件。
3、证据的概念及其特征。

五、论述题(12分)
简述如何正确行使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七、案例分析题(每题9分,共18分)
l、某甲于1998年去世。生前曾留下三份内容相矛盾的遗嘱。第一份是1991年重病时他口述并由其两位远房亲戚在场记录;第二份是1995年他自己去公证办理的;第三份是他在1997年自己亲笔书写的。他去世后,有关继承人之间为此发生争讼
问:(1)在处理他的遗产时,应以哪一份遗嘱为准?
(2)法律上的根据是什么?
2、张某驾驶一辆载有30名乘客的长途客车由A市驶向B市。当车翻越一座高山后,下山时,客车后轮松动,刹车失灵,摇晃着向下滑行,随时可能翻车坠入山沟。此时,对面有一辆货车正在爬坡,张某为了避免翻车事故的发生,对着货车开去。”客车因与货车相撞而停住,但是货车司机受伤,车辆和货物被严重损坏。
问:张某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何种行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为什么?

⑦ 求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一、刑法学参考书目:

《刑法学》刘宪权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犯罪构成原论》杨兴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刑法学专论》刘宪权、杨兴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研究生入学考试时6个月以前刑法的有关司法解释

《801法学综合》(含法理、法律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

二、民商参考书目:

《中国法律概论》张光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民法总论》(第二版)王全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法理学导论》张光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债法概论》王全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物权法》王全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商事法》王保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

《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刘士国/法律出版社

《民国商事立法研究》季立刚/复旦大学出版社

《债法》王全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三、经济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⑧ 经济法基础与经济法概论有何区别

经济法基础与经济法概论的区别在于:著作人不同、内容不同、面向的对版象不同。

一、著作人权不同

1、《经济法基础》是2007年11月1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图书,由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著。

2、《经济法概论》是2013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磊、杨文明。

二、内容不同

1、《经济法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经济法的基础知识。

2、《经济法概论》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税法、证券法、会计法、票据法、知识产权法、市场秩序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基本涵盖会计从业资格、市场营销师、物流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内容。

三、面向的对象不同

1、《经济法基础》是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组织有关专家,依据考试大纲对相应科目的考试辅导教材进行了修订后出版发行,以帮助考生和相关人员学习理解考试大纲内容。

2、《经济法概论》试图把复杂的经济法律关系用简单的方式表述,重点强调可操作性和各法律法规之间的一体性,便于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⑨ 经济法概论公司法部分

1,可以要求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在抽逃出资数额的本息范围内。

也就是说丁需要补充赔偿80+8=88万元债务。

公司法司法解释3第十四条贵姓: 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可以要求二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公司法司法解释3第十四条规定: 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不可以再要求其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公司法司法解释3第十四条规定: 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可以。公司法司法解释3第九条规定: 出资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未依法评估作价,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委托具有合法资格的评估机构对该财产评估作价。评估确定的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第十三条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未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5,不可以。丙的出资一旦完成,即为公司财产。其份额一般不得抽回。以贪污得来的财物入资也是可以的。

公司法司法解释3第七条规定: 出资人以不享有处分权的财产出资,当事人之间对于出资行为效力产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予以认定。

以贪污、受贿、侵占、挪用等违法犯罪所得的货币出资后取得股权的,对违法犯罪行为予以追究、处罚时,应当采取拍卖或者变卖的方式处置其股权。

阅读全文

与物权编概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