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有效保护著作权
在中国,版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版权登记不是取得版权的前提条件内,但是版权登记证容明文件是登记事项的一种初步证明,可以作为主张权利或提出权利纠纷行政处理或诉讼的证明文件。
计算机软件,可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负责登记;其他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文字、美术、摄影、电影、音乐、建筑作品及工程设计图等,可由省版权登记部门负责登记。
数字作品版权登记也可以在选择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平台登记备案或选择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包括并不限于数字指纹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反盗载技术、融合可信时间戳技术、公证邮箱等可信第三方群技术的大众版权认证中心进行存证,进行数字作品多纬度智能认证,其科学性 需要时司法鉴定机构,可以验证对证,提高法律证据有效性,这是在欧洲发达国家已经盛行很多年,与官方人工登记相互补充。
⑵ 在新浪微博发的话,版权归谁所有
这个抄在法律上应该还没有准确的定义,因为围脖还是个新生事物。
我的理解,微薄上的话,应该是没有任何人有版权的,因为微薄字数限制,很难界定是否形成了著作。如果你发一个字,并且拥有版权,不可能别人就不能在网上用这个字了吧?
同时,著作权保护创意(思想)的表达,不保护创意(思想)本身。比如: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概念、发现、原理、算法、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出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但是别人只需要改动一个字,就可以发表了,而且并不侵犯你的权利。
⑶ 浅谈时事新闻为什么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时事新闻为什么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除了时事新闻、公式、历法,还有那些呢?时事新闻为什么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呢?时事新闻为什么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一、关于时事新闻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区分时事新闻和时事新闻作品。时事新闻作为一种事实,是不为著作权法所调整的。但作者根据时事新闻所创作的时事新闻作品则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法对时事新闻作品的保护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确认作者对时事新闻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即作者享有署名权和修改权,有权在时事新闻作品上署名,有权对时事新闻作品进行修改。第二,在著作财产权方面,著作权人对时事新闻作品享有发表权,并享有因首次发表而获得报酬的权利。第三,为了时事新闻的广泛传播,著作权人对时事新闻作品中的财产权利应当受到一定限制,时事新闻作品发表后,他人为了传播时事新闻可以使用时事新闻作品,而无需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是,倘若非以传播时事新闻为目的而使用时事新闻作品,如出版新闻作品集,出版新闻摄影集,该时事新闻作品则受著作权法保护,使用人应取得时事新闻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二、关于法律、法规和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也是作品,其作者,即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制定者,也享有著作权中的人身权等权利,即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但著作权人的用益权不受法律保护。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颁布后,公众可以自由使用,报纸刊登、电台广播等都无需征得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其支付报酬。然而使用这类作品,不得侵犯作者的人身权,如不得将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写成是国务院发布的。法律的官方正式译文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将法律翻译成其他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的正式译本,该译文是国家对该法律的翻译。法律的官方正式译文需经国家立法机关确认。国家机关的其他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将该官方文件翻译成其他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的正式译本,这种译文是国家机关对该官方文件的翻译。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与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具有同等的效力。官方正式译文的著作权保护与对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相同,其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受保护,用益权不受保护。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发表后,他人可以随意使用,无需征得制定者同意,无需向制定者支付报酬。但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非官方正式译文则受著作权法保护。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三、关于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历法所揭示的日期、节气、节日等内容是不为著作权法所调整的,但人们根据历法所绘制的挂历、台历、日历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数表中的通用数表,如元素周期率、函数表、对数表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但非通用数表,如作者创作的五代以内血亲表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通用表格,如通用发票、通用会计账册表格;公式这些通用表格、公式不适用于著作权法。
⑷ 请问微博是否受版权法保护
是否享有著作权,是微博时代在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上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作品”,而“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的核心要件在于其具有独创性。因此,判断微博是否能够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在于其是否具有独创性。
⑸ 微博的内容有没有版权
不一定的,这要看微博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
1、如果微博已构成了著作权法保护版意义上的作品权,就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理所当然就有版权。
2、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很多微博达不到独创性标准,也未达到著作权法保护意义上的作品标准,有很多还是转发他人的,因此不但没有版权,可能还侵犯了他人版权。
版权(英文名称:right)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
⑹ 微博版权怎么保护
不一定的,这要看微博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
1、如果微博已构成了著作权法保护意义上的回作品,就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理所当然就有版权。
2、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很多微博达不到独创性标准,也未达到著作权法保护意义上的作品标准,有很多还是转发他人的,因此不但没有版权,可能还侵犯了他人版权。
版权(英文名称:right)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
⑺ 浅谈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三原则
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三原则,如果时事新闻的著作权被全盘否定,一棒子打死,对于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劳动显然是一种漠视。那么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三原则是什么?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三原则与《著作权法》规定的其他作品一样,新闻作品同样是智力劳动成果,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既要体现对作者智力劳动和独创性的尊重,同时,新闻作品又有其特殊性,因为国家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知情权,实现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功能。基于以上两个基本的价值判断,笔者认为,对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三原则:新闻作品原则上应具有著作权。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看,新闻作品中凝聚着作者的独创性劳动。当然,不同作者针对同一题材进行采写的新闻作品的智力劳动与创造性有大有小。但是,判断作品独创性的标准是有无,而非大小。所以,新闻作品具备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核心要件,原则上应受《著作权法》保护。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三原则:作者的专有传播权应适当限制。专有传播权是指新闻作品的作者对其已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作品享有独占控制权,未经其允许,其他媒体不得转载。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是其他功能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笔者建议将新闻转载作品使用问题的内容修改为: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信息网络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信息网络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作品出处。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三原则:根据不同新闻体裁给予不同保护。由于不同文体的新闻作品的创造性大小不同,因此,对不同新闻作品的著作权设定,应根据不同体裁有所变化。简讯不宜受《著作权法》保护,但其他类型的消息应受《著作权法》保护,只不过出于新闻传播的需要,应该对作者的专有传播权加以限制。再如新闻评论,它是作者个人思想、观点与情感直接、与众不同的表现,其他媒体在转载时可以不经原作者允许,但应当向其支付报酬。新闻照片作者也应享有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被传播后获得报酬的权利。
⑻ 谁知道转发微博是否侵犯著作权
—————————————————————————————————— 首先,转载与转发。前文已经提到了,转载,顾名思义是指对他人的文章、图片等“作品”转移到其他的媒体。从著作权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复制行为。一,转发本身不产生新的作品;二,转发后的“作品”固定在新的有形的物质载体上;三,相对长的时间内除非人为操作“作品‘不会消失。所以也就有了需要著作权法规制的必要,否者对著作权人的利益造成侵害,这是著作权法所不能容忍的。转发,顾名思义是指把别人的图片、文字等“作品”转移并发布,跟上述的转载很相似,都是对原作品的复制甚至“发行”。同样,转载和转发都是对已经发布(发表)的“作品”的再次发布,无非转移了场所,改变了受众。综上所述,转载和转发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复制+发表”。而且网络环境的转载和转发都是对侵权范围的无限制扩大。其次,文字作品是否受制于内容的长短?很显然,这是很正常的疑问又是很外行的想法。说正常,是因为一般人不会认为短短的几十字或上百字能够构成作品,受著作权保护。说外行,是因为,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根据著作权法的一般原理,要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只需具备一定的原创性和能够固定在物质载体上的条件。无论是法律条文还是著作权理论,都没有对文字作品的长短作出限制,那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文字作品无所谓长短。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推理又是如此毫无必要,因为一些诗词还没有微博的几十字或140字长。由此可见,作品无所谓长短,具备独创性和能够固定在物质载体上,就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就可以主张著作权法的保护。就可以禁止别人的复制和传播。再次,转发微博的侵权可能性。根据上面的分析,转发微博是绝对有可能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的,但以笔者看,仍需进一步具体分析:一, 文字微博。文字微博不一定构成作品,当前微博的大部分文字微博都不是著作权法意义的作品,比如博主以通俗的文字简单表达当前的心情,叙述一件事情,这些内容从原创性来说不具备作品的构成要件。当然简单不一定就不构成作品,如果是脍炙人口的很具个性的表达,未尝不是原创作品。还有当前的“长微博”,“长微博”更像是以一种照片的形式显示文章,,所以仍然可以看着是文字作品,如果具备原创性,是可以构成作品并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二, 图片微博。很多博友都习惯在一段博文后加一幅图片,这一行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多重的侵权可能,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等等,这里仅就著作权予以介绍,如果这幅图片的内容是文字,参考上诉介绍,如果图片是摄影作品或美术作品,且这些作品是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发送或转发的行为很显然是侵犯作者摄影或美术作品著作权中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如果对这些摄影作品或美术作品进行了符合自己表达意图的修改,还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人保护作品完整权。三, 音乐、视频微博。事实上,不管是正规公司发行的音乐还是影视,由于其投入成本的巨大和营利性,不可能允许网络用户在网络上免费使用作品。若这一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音乐、影视,转法这一作品无疑是对音乐、视频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第四,微博这一交流平台的性质和商业模式。微博是博客的缩小版,所以博客可能的侵权微博都有可能涉及,且其传播的速度和广泛程度决定了侵权的影响和危害更大,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微博这一商业模式或者性质有所思考。显然微博是一个及时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它鼓励用户及时转发信息以期冀信息的迅速传播,其公共性和共享性决定了其侵权的绝对可能性,但是其公共性和共享性也同样决定了信息提供者对其著作权中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复制权的默认许可使用,甚至是放弃。这是需具体分析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微博发布者发布的是自己的原创作品。若博主不希望自己享有版权的作品在微博上传播,完全可以不提供到微博上,微博的共享性(转发)是这一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任何一个微博博主都是明知或应知别人会把其发出的内容转发的,我们可以推定其默认许可别人的使用或者转发,至少在微博这个平台上。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排除有人商业性地在微博以外的地方使用微博上转发的作品。所以基于作者的这种自愿放弃或豁免,这种情况下转发微博的网络用户不用承担侵权责任。另一种可能就是,若是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把著作权人作品上传至微博,然后遭到转发,则不能免除上传者的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责任。但转发者是否应该承担侵权责任,需要我们仔细思考,依笔者之见,微博的共享性决定了转发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转发者基于一种商业模式的触发,虽不合法但却合理,即使认定为侵权,也不能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微博转发的作品构成著作权意义上的复制和信息网络传播,这决定了转发微博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但是,微博的性质和商业模式决定了不应该追究转发微博的网络用户的赔偿责任。若是追究转发者的侵权责任,是对微博这也交流互动平台或商业模式的根本否定,微博也就几乎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⑼ 浅谈著作权法保护原则有哪些
著作权关乎着作者的切身权益,随着侵犯著作权行为发生得越来越频繁,我们知道近几年来知识产权是越来越重要了,而其中的著作权便是代表,它关乎着作者的切身权益,但随着侵犯著作权行为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保护著作权是当下这个社会的基本要求。那么著作权法保护原则有哪些?著作权法保护原则的四大原则著作权法保护原则:(一)保护作者权益的原则作者的创作是整个社会文化进步的源泉,因此,法律应当加强对著作权权益的保护,激励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二)鼓励作品的传播国家制订著作权法并不只是为了保护作者的权益,而且还在于鼓励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繁荣社会的文化生活。因此,我国《著作权法》第四章明确了对作者传播者权利的保护,即是鼓励优秀作品得到广泛传播的体现。(三)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作者的利益实质上是一种私人利益,而使作品得到广泛传播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为防止作者滥用著作权法赋予的权益导致公众利益难以实现的状况,著作权法又对作者的权利作出限制,如规定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制度。(四)与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原则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版权贸易的发展,许多作品借助各种媒介被传播到其他国家,而著作权的保护又具有严格的地域性,为了解决作品传播的国际性要求与著作权保护地域性之间的矛盾,国际上已经形成了相关的著作权国际保护公约。我国于1992年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