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抵押权的善意取得
《物权法》 第一百零六条0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如何判断不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
《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对不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有了很明确的规定,由此引申,我们可以归纳出不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的前提和条件:
1)抵押权人取得不动产抵押权时是善意的。所谓“善意”是指抵押权人客观上不知道抵押人无抵押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处分权的事实;且不知道抵押人是为逃避债务以及司法冻结而设定抵押的事实。这也是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
02)抵押双方当事人已就抵押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办理了登记,并将抵押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上。《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动产抵押权作为不动产物权的一种,其设立必须经依法登记才发生效力。
B. 请举例说明债务人,债权人,抵押人,抵押权人,善意第三人,债权,这些概念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举例:甲于2010年1月1日(债务人)向乙(债权人)借款100W元,约定于2012年1月1日归还。双方书面约定甲以其拥有的 XX牌汽车 进行抵押以保障乙的债权之实现。
2011年1月1日,甲将其拥有的XX牌汽车以 市场价格 出卖给丙,并将车过户至丙名下。
2012年1月1日,乙向甲索要100W欠款。甲无力偿还。乙向法院请求拍卖甲之汽车受偿债务的效力不及于丙。
设置抵押权是为了保证债权人之债权的实现。但抵押权因抵押物的不同,所采取的生效方式不同,对抗的效力也不同。
交通运输工具或者正在建造的船舶、飞行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此为采取的登记对抗主义,即在此类抵押物上设置抵押权时,订立书面抵押合同时生效。但未经过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上述案例,抵押物XX牌汽车则属于交通运输工具,丙以正常市场价格购买属于善意第三人。
虽然签订了书面抵押合同,但却并未进行登记,因此不能对抗丙。
当债权人为了最大限度的使自己拥有的债权实现时,就应运而生了一系列的权利,比如质权、担保物权、留置权、抵押权。
抵押权也只是为了保障债权人之债权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而已。
债务人将动产或者不动产抵押给债权人,但抵押权制度,债权人无需占有抵押物。也就是说抵押物的用益价值和所有权都还属于抵押人,也就是债务人。
所有权在你这里,如果你将抵押物卖了怎么办?所以又衍生出抵押登记生效主义和抵押登记对抗主义。
此两种主义都为了是抵押权产生公信力,使相关第三人可以了解到,此抵押物上设置有抵押权。
从而保证债权人的债权到期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则拍卖抵押物优先受偿债权。也保证了相关第三人的利益免受损失,如果抵押未进行登记,相关第三人不知道此物是抵押物,如果第三人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或者所购买的抵押物是必须登记对抗抵押权人的,则无法以善意取得对抗抵押权人也就是债权人。
C. 抵押物被第三人善意取得后,抵押权人的抵押权是否消灭
第108条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 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D. 善意取得所有权和抵押权
1、“现实中可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呀? ”:完全可能,这是先抵押后出卖抵押物,可能是出卖时经过抵押权人(银行)的同意、也可能是抵押人(也就是房子所有人)恶意隐瞒善意第三人房子已抵押的事实而导致。
2、“如果不可能,抵押权和善意取得有其他重叠的情况的时候,怎么处理呢”:嘿嘿,朋友,如果不可能出现,就不用处理了。只有在现实中有可能出现时才需要处理呦。
3、“那么抵押权优先还是善意取得的所有权优先呢”:
(1)已经登记的抵押权可以对抗第三人,不管是善意第三人还是恶意第三人:虽然所有权是最完全的物权、一般应优先于抵押权,但这里的善意第三人取得的所有权有瑕疵,所以:抵押权应优先于所有权。
(2)至于恶意第三人的损失:自负。善意第三人的损失:应向出卖人索要赔偿。
4、其实,对此类事情《物权法》已有明确规定:
(1)如果房屋所有人把房屋出卖给第三人是经银行同意的:房屋所有人应将卖房所得价款提前清偿银行的债务、或者是向公证处提存。卖房钱超过银行贷款的部分可以由房屋所有人留下;如果卖房的钱还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由房屋所有人补足银行贷款。
(2)如果房屋所有人未经银行同意而卖房:买卖无效,除非善意第三人替房屋所有人清偿银行的所有债务才行,至于善意第三人的损失,由房屋所有人承担。
依据是:《物权法》第191条:“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E. 抵押人对抵押房屋没有处分权 抵押权人善意取得房屋 抵押合同是否 有效
没有处分权怎么做的抵押登记?既然做了抵押登记,抵押权人又是善意的,那么应该有效。
F. 所有权、使用权不明的或者有争议的财产被抵押,且被善意取得抵押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所有权、使用权不明的或者有争议的财产被抵押,抵押权人不可能善意取得抵押权。法律后果是抵押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一百八十四条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G. 抵押权可以善意取得吗
1,建议你看 担保法解释,
2,该抵押物是否登记时决定性条件,
3,求那些二把刀,回答的时候,不懂就别回答,特别是专业性强的问题,
第六十七条: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如果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因此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失的,由抵押人承担赔偿责任。
H. 已经登记的不动产抵押权,抵押人未经是否有权处分受让人是否可以善意取得
楼主应该想问的是“已经登记的不动产抵押,抵押人未经 同意 是否有权处分?”根据《物权法专》191条的规定:抵押属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这个条文修正了《担保法》49条及《担保法解释》67条的规定,并未对登记与否分别作出不同的规定。即是说,已经登记的不动产抵押,抵押人未经同意无处分权,抵押权人可以依据物权的追及力行使抵押权。
但是,上述物权追及力的行使是有边界的,即是楼主后面的一问,受让人可以善意取得获得已经登记的不动产,但必须是善意的,且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并履行完毕了不动产登记手续。依据是《物权法》第106条,内容此处略,该条最后一款写明了: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此时,原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另行提供抵押物或就其出卖房屋的价款优先受偿或要求债务人提前清偿债务等。
I. 抵押权能否适用善意取得
抵押权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如果对方的抵押权是经过登记的话,那么则不受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
J. 抵押权可以善意取得吗
可以。
我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了可供抵押的不动产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等,不动产抵押以登记为公示方法。物权公示的公信力乃是不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
物权公示的公信力是指,依法定方式进行公示的物权,具有使社会一般人信赖其正确的效力,即使公示的物权状况与真实的权利状态不符,法律对信赖公示的善意第三人从公示的物权人处所取得的权利仍予以保护。
就不动产抵押权设立而言,如果发生不动产所有权权属登记错误,社会公众便会产生错误认识,以为在登记簿上登记的人(登记名义人)是真正权利人,这样一来,可能的交易相对方(比如银行)便会产生错误信赖,非常愿意为该登记名义人或其愿意为之提供抵押的人提供借(贷)款而成为债权人。
但是,如果借贷关系成立之后,又因为登记名义人并非真正权利人而否定抵押权的效力,则债权人将立即从有担保的债权人变为无担保的债权人,其利益将受到极大的损害,而通过不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则可以保护善意的债权人,进而最大限度地维护交易安全。
(10)抵押物善意取得抵押权人扩展阅读:
追及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 在抵押物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抵押权人得及于抵权请求除去妨害。
二、抵押人未抵押权人同意,擅自将抵押物转让他人时,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权人仍得追及抵押物对之行使抵押权。
我国《担保法》第49条第一款中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为无效。”无效是绝对无效的。因此,只有在抵押权人或者受让人主张时,人民法院才可依法确认该行为无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抵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