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署名权包括包括同意他人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吗
按说这是不正常的,但是作者为了本人的某些方面需要,例如借名气(拉大旗作虎皮吧)、巴结内讨好(容领导或者自己想亲近的人)、出版或刊登(人家有路子、有钱赞助)等等需要,同意别人在自己作品上署名(即同时拥有著作权),例如同意另一人署名,就等于著作权带来的权益各有一半,以后随之带来的荣誉(无形资产)、版税、稿费、改编稿费等等,都有那位一半。——管这叫双赢。
2. 法律规定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的是
署名权作为著作人身权的一项权利,各国法律都有规定。对于什么是署名权,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中国著作权法的第十条第(二)项之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第二种观点认为署名权是指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又称姓名表示权。
第一种观点,将署名权与作者身份权联系在一起,容易使人误将署名权等同于作者身份权。第二种观点注意到了署名权与作者身份权的区别,准确地把握了署名权的实质,即在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而不管这种标记出于什么目的。在理解署名权的含义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署名权的主体。署名权主体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于创作作者的自然人。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的第11条、第17条的规定,作者有三种情形:第一,创作作品的自然人;第二,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第三,由委托合同明确约定而取得作者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作者这一概念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作者不仅包括一切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或科学作品的创作者,而且也包括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或广播组织;狭义的作者仅包括进行文学艺术、音乐或戏剧作品的创作人。因此,哪些人可以成为作者要由各国法律甚至国际公约来规定。另外,署名权与著作权主体也是两上不同的概念,这是因为作者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包含有多种权利,其主体情况复杂,作者仅是著作权基本主体之一。除了作者之外,著作权主体还包括继承人、国际组织等。署名权可以独立于著作权其他权利而成为作者单独享有,故署名权主体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
署名权的客体,主要有“作品说”与“人格利益说”两种。同意“人格利益说”。因为按照通说,人格权所要维护的是某种人格利益,署名权虽然属于民法上的人格权而不属于身份权,其理所当然应以某种利益为客体。这种客体是什么呢?应是“作者与作品的联系”,具体地讲就是作者对自我身份的公开进行控制。这体现了作者对其身份是隐瞒还是公开以及隐瞒或公开方式程度的意志自由隐私利益。
3. 署名作者、隐名作者,谁应当享有著作权
署名作者、隐名作者,谁应当享有著作权?合作作品的构成条件有二: 署名作者、隐名作者,谁应当享有著作权?署名或不署名、署笔名都是作者行使著作权的一种方式,不署名并不等于作者就不享有著作权,不能把署名权与作者身份权等同。作者身份权是作者署名权的核心、基础,是作者行使署名权及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作者的其他权利受到侵犯时,他赖以要求保护的法律依据。而署名权只是作者的一项重要的精神权利,作者行使署名权的实质是作者身份权的内容之一,即决定是否公开作者身份的具体体现。作者欲公开其作者身份,则署真名或公众所周知的笔名;作者欲隐蔽其作者身份,则署不为人知的假名或不署名,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作者身份为实质,署名权为表象,作者身份权为内容,署名权为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署名作者、隐名作者,谁应当享有著作权对于署名作品、单一作者的隐名作品以及合作作者全部隐名的作品,其作者身份权都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但对于在一部合作作品中,有的作者署名,有的作者不署名,对于不署名作者即隐名作者的身份权的确认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2002年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书法大师沙孟海的前半生》和《翰墨人生》著作权纠纷案,从该书的创作过程来看,署名作者刘某和传记主人公沙孟海先生均是该书的作者,但是在正式出版时,刘某署了名,另一作者沙孟海由于种种原因未署名,成为该书的隐名作者,这样,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该书似乎是刘某一人所著,往往容易忽略隐名作者所享有的著作权。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隐名作者的作者身份权的保护就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合作作品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基于共同创作的合意,共同创作的行为而完成的作品。
4. 著作权法中 如何确定作品的作者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
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专者其属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世纪恒程知识产权
5. 著作权权利人是否可以署名
著作权权利人的署名权即作者表明自己是开发者身份的权利,署名权包括作者有权专决定是否在属自己所开发的软件上署名,决定署名形式,诸如真名、笔名、匿名、假名等,同时也有禁止非软件开发者在软件上署名的权利。著作权权利人署名著作权权利人的署名权具体表现在:未经合作开发的人同意,将合作开发的软件当作自己单独开发的软件发表仅署了自己的名字,或者将他人开发的软件当作自己开发的软件署名发表或者涂改他人署名,均侵犯了他人的发表权和署名权。软件著作权人的署名权不仅体现在权利人在原作中行使也可在软件的演绎作品中行使,例如:某软件原用fortran语言写成源程序,经该软件著作权同意后他人可将该软件源程序改用pascal语言写成,而原软件著作权人有权要求在新的演绎软件上署名以表示自己是该软件开发者的身份。如果原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对其开发的软件进行修改,则原著作权人有权要求在修改本上标示系根据原软件改编。
6. 作品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都可以依法取得著作权吗
《著作权法》第二条 第一款: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依照以上法律法规规定可知,作品自完成之日起享有著作权,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作者,所以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原始取得,无需登记或公示。
7. 作品中作者的署名顺序和署名位置怎样得到著作权法律保护
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署名权是作者享有的最重要的精神权利。在社会生活中,随着人们对著作权的日益重视,出现了各种需要解决的署名权问题。署名权所定义的“表明作者的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不再仅仅局限于解决是否在作品上为作者署名、署名是否正确的问题,还包括更详细和更具体的内容,比如说合作作者署名顺序问题、署名位置的问题。 对署名顺序的保护更准确、更细腻地体现了对在一定范围内不同作者精神权利大小差异的不同保护。尤其是在有学术研究、调查报告等文章中,业内人士习惯于从署名的顺序判断各个作者对著作的贡献程度,从而赋予了署名顺序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法律应该尊重习俗和惯例,承认并保护这种对科学艺术作品发展有利的规则。 更经一步的,对署名位置的保护,虽然法律也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却可以通过行业惯例的方式判断署名位置是否妥当,从而保护作者在署名位置上的权利,更充分地体现对作者人格的尊重。有一案例中,原告是一件翻译作品的译者,被告是一家出版社,在其出版该翻译作品的时候,将该书原作者和该系列丛书的总编辑列在了图书的封面上,把原告列在了封面内侧折页和版权页上,并且和编辑、版面设计人员等列在一起。尽管出版社明确地在作品中为原告表明了其作为该翻译作品译者的身份,原告仍认为出版社侵犯了其署名权,要求出版社在作品封面为其署名。虽然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但我认为,作者的署名位置是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的。翻译作品,按照行业惯例一般是将原作者和译者突出表明的,一般在封面和扉页、版权页中体现。出版社将译者列在侧折页和版权页上,并且和编辑、版面设计人员等列在一起,实际上降低了译者对作品的贡献评价,署名位置也不符合行业惯例,对原告的精神权利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应该纠正的。
8. 在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中,确认作者的方法是,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为作者。这里的相反证明包括...
在丙作品上署乙的名字的是甲,因些承担侵权责任的是甲,而乙什么也没做,当然不承坦责任 。 当然可以作为相反证据证明自己并不是有意为之,题中告诉你的电子邮件和未将其作为自己的学术成果,其实就是要暗示你关于相反证据的考点。相反证明主要有三种情况:(1)作品著作权第一权利人为雇主等,而不论该雇主为个人、公司或其他组织,但当事人双方就著作权的原始归属有明确约定的除外;(2)作品著作权第一权利人是作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明确约定的除外;(3)作品著作权第一权利人由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没有约定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的,该著作权第一权利人为作品的创作者。1.乙的两项证据为间接证据可以形成证据链,证明并未侵权.2.丙要有证据证明别人抄袭,自已才是真正的著作人, 此证据就是11条的相反证据,如丙没有此相反证据,则作品的署名即为作者
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