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关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产权企业向海关申请备案,海关才会主动保护.
如涉嫌侵权商品企业提出异议可以先行向海关交保证金,海关予以放行.
如产权企业有异议可提交2倍保证金,海关予以扣留上诉货品
Ⅱ 什么是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的两种模式
根据《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海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分为依申请保护和依职权保护两种模式。两种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海关介入的程度和权利人承担的义务有很大的差异。
(一)依申请保护
依申请保护,是指海关对根据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申请发现的侵权嫌疑货物予以扣留的措施。依申请保护有以下特征:
(1)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后可以直接向口岸海关申请扣留,不必事先将其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备案;
(2)海关不负责对侵权嫌疑货物的进出境进行监控;
(3)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当向海关提供相当于侵权嫌疑货物价值的担保;
(3)海关无权对货物的侵权状况进行调查。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后,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扣押。如果人民法院未能在海关扣留货物后20个工作日内通知海关协助扣押,海关应当放行被扣留的货物。
可见,依申请保护模式与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关于海关中止放行的规定基本一致。由于在依申请保护模式下,海关不会主动采取制止侵权货物进出口的措施,所以,依申请保护模式也被称作“被动保护”模式。
(二)依职权保护
依职权保护,是指海关在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过程中,对其发现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进出口货物主动采取的扣留和调查处理的措施。“依职权”一词来源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的拉丁文ex-officio。依据职权保护有以下特征:
(1)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当事先将其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备案;
(2)海关发现涉嫌侵犯备案知识产权的进出口货物,应当中止放行,并书面通知有关知识产权权利人;
(3)知识产权权利人要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
(4)知识产权权利人向海关提供的担保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
(5)海关有权对货物的侵权状况进行调查和认定;对不能认定货物侵权状况的,海关应当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扣押;
(6)海关对其认定侵权的货物,有权予以没收并对侵权货物的收发货人给予行政处罚。对构成犯罪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移送;
(7)对没收的侵权货物,海关有权依法进行处置。
在依职权保护模式下,海关有权主动采取制止侵权货物进出口的措施,所以,依职权保护模式也被称作“被动保护”模式。
Ⅲ 新《海关知识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最新是:《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决定》已经2010年3月17日国务院第103次常务会议通过,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令第572号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Ⅳ 知识产权海关备案的知识产权海关备案保护简介
1994年9月,我国开始对知识产权实施边境保护,目前,我国海关已经建立起一套包括报关单证审核、进出口货物检验、对侵权货物的扣留和调查、对违法进出口人进行处罚以及对侵权货物进行处置等环节在内的完善的知识产权执法制度。
1995年10月,我国首次颁布实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开始建立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分总则、知识产权的备案、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及其处理、法律责任、附则共五章三十三条。《条例》指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指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实施的保护。《条例》总则第一条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本条例。第三条指出,国家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口。 《条例》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将其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申请备案。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自海关总署准予备案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10年。《条例》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侵权货物即将进出口的,可以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提出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经海关调查后认定侵犯知识产权的,由海关予以没收。《条例》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1995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知识产权海关备案保护是指海关为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口,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的保护。
知识产权权利人也可主动请求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但应事先向海关提出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请。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海关如实申报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状况,并提交有关证明文件。
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时,有义务保守有关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Ⅳ 南京海关的历史沿革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南京海关成立于1979年1月1日,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南京海关直属国家海关总署领导,负责管理江苏省内海关事务。
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是我国对外通商贸易和文化交往较早的地区之一。因此,南京地区很早就有了具有海关性质的关津。东晋起至南朝宋、齐、梁、陈时期设在都城建康(今南京)的方山津、石头津,是南京最早出现的略具海关雏形的管理机构,除负责征收“通关税”、检查违禁物品外,还负责查缉“亡叛者”,即私通“敌国”的逃犯。宋、明两朝,南京均设有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如建康榷货务、龙江关、大胜关等,专司征收船料钞和货物税。清朝,还在南京地区增设了新江关、新安津、西新关,以征货物税为主,沿江关卡兼收船钞。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天京设置有天海关,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农民革命政权设置的海关机构。天海关设立后,执行独立的海关政策,鼓励正常贸易,实行轻税政策,严禁鸦片进口,在促进生产,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治三年(1864),天京被清军攻陷,天海关即告结束,前后仅存12年。
海关主权是国家主权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所设的海关由自己管理,关税完全是自主的,当时的关税政策对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抵制外国商品冲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鸦片战争后,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被迫开放沿海及长江各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列强又藉口清政府关治腐败,纷纷插手海关事务,最终由英国人攫取了海关最高领导权总税务司一职。从此,海关行政管理权、关税自主权和税款支配权丧失殆尽。1899年,金陵关开关,英籍总税务司赫德任命英人安格联为金陵关税务司,这是南京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外国人控制的海关。金陵关成立时,清政府在金陵关内设监督公署,此举意在监督海关税务司和管理常关,但由于海关管理权实际掌握在洋人手里,监督公署有名无实。这一时期,金陵关不仅实行的是一整套西方的海关管理制度,所执行的税率也被限制在“值百抽五”的极低水平,同时还把持了南京港务、航政、邮政等管理大权,参与搜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情报,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辛亥革命前,海关税款虽已被用作债、赔各款的抵押,但仍由各地海关监督负责保管和支付。民国元年,列强要求各地海关税款全部移存其指定的银行。从此,金陵关税款也全部移存在英商在华开设的汇丰银行。海关自主权的丧失,是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洋人管理海关也是南京近代半殖民地时期的海关的最重要特点之一。
民国26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火蔓延江苏,南京也于这年12月沦陷。开始,总税务司因受英美控制,自恃关系特殊,未随国民政府撤至重庆,并令金陵关后撤至汉口,后又转至上海英租界处的江海关。至此金陵关的关务活动中止。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关管理权沦落于日本侵略者之手,转移至上海的金陵关办事处完全听命于日本税务司。民国31年,日伪成立了“南京转口税征收所”,次年升格为“海关转口税征收所南京总所”,并辖“芜湖分所”。这一期间,征收所的主要负责人全由日籍官员担任,这样,沦陷区海关已成为殖民地性质的海关。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对外贸易锐减,江苏境内仅恢复了金陵关和连云港支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央政府收回海关行政管理权和关税自主权,建立起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海关。1949年南京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金陵关。次年,由于帝国主义实施经济封锁,南京的海关业务减少,金陵关奉海关总署之令撤消。此后,南京市海关业务中断。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江苏省对外贸易、对外友好往来和旅游事业迅速发展。由于南京建国后未再设关,所有海关业务要在外地,或由外地海关派员来宁办理,难以适应和满足江苏省对外开放的需要。因此,在南京设关的呼声日高。1978年9月23日,国务院批准在南京设立海关。
1979年1月1日,南京海关正式开关。南京海关始为处级海关,下设4个科室,隶属江苏省外贸局领导。当时海关业务单一,主要征收进出口货物关税和办理旅客行李物品验放手续。开关第一年,共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9475元,验放进口货物28.4万吨,办理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手续3345人次。
1980年,海关建制收归中央,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南京海关直属海关总署领导,并在1984年升格为正局级关。
80年代以后,随着江苏省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兴起,南京海关业务工作、组织机构、人员队伍都进入了全面迅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辖区范围已由南京1个口岸扩展到全省10个口岸。这一时期,南京海关还陆续开办了保税、稽查业务,航空、铁路、公路、长江支线轮转关运输业务,邮递物品监管业务,以及强化了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反倾销反补贴、环境保护、防止武器扩散和口岸规划等新职能。到1999年底,南京海关下设副局级隶属关2个,正处级隶属关和副处级办事处30个,内部设有副局级和正处级机构18个,海关人员达到1800人。至此,南京海关已基本形成由总关、隶属海关、办事处组成,布局和层级都比较合理的海关管理机构体系,基本适应了南京及江苏省多层次开放地带、海陆空邮等多种运输方式、一般贸易及各类灵活贸易方式的监管工作需要。综合业务量进入全国海关前10名,成为海关系统的大关。1999年,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115.99亿元,监管进出境货物3599.43万吨,验放旅客行李物品193903人次。
南京海关建关20年来,认真贯彻海关“促进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深化业务改革,通过严格依法行政,履行为国把关的海关职能,为促进外贸事业发展,维护正常进出口秩序作出了积极努力。1993年10月,一批化工废料由韩国运抵南京,在上元门码头被南京新生圩海关查获,这是建国以来中国海关查获的第一起“洋垃圾”走私进口案件,这起案件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后经外交途径将“洋垃圾”退运出境,南京新生圩海关因此受到国家环保局、海关总署的通令表彰。此后,海关的环境保护职能得到加强。在队伍建设和队伍管理上,南京海关贯彻“从严治关”方针,积极开展清除执法腐败、创建文明窗口和文明行业活动,到1999年,南京已有7个一线岗位被授予“青年文明号”和文明窗口。南京海关还积极推进现代海关制度的建立,加大业务改革力度,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打击骗汇、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1998年10月,南京海关实施通关作业改革,采用H883/EDI自动化报关系统,关区范围内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和集中审单,极大地方便了进出口企业,新的通关作业模式已与国际惯例接轨。
1999年1月8日,南京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正式成立。组建缉私警察队伍,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缉私体制进行改革的重大决策。缉私警察队伍专司打击走私犯罪活动,具有刑事执法权力,实行海关总署和公安部双重领导,以海关总署为主的管理体制。南京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成立后,在打击走私犯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1999年1月至12月,就立案查处走私案件24起,抓获走私犯罪嫌疑人54名,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28名。
Ⅵ 海关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些
据《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我国海关保护的知识产权应当是与进内出口货物有容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范围:
(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
(2)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注册并延伸至我国的国际注册商标;
(3)国家知识产权局(包括原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
(4)《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公民或者组织拥有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此外,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和《世界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的规定,我国海关也对奥林匹克标志和世界博览会标志实施保护。
希望能够帮到你!
Ⅶ 关于<海关知识产权保护>
应该向海关总署复政策法制规司知识产权保护处申请。 首先通过 中国海关网 知识产权海关备案申请系统提交备案申请,然后将录入的申请打印成书面申请书,加盖申请人或代理人印章,连同备案费缴纳凭据复印件和其他相关材料邮递至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知识产权保护处,邮编100730,北京建国门内大街6号。
Ⅷ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概念
1995年来10月,我国首次颁布实施《知自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开始建立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
1.概念
是指海关为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口,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的保护。
知识产权权利人也可主动请求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但应事先向海关提出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请。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海关如实申报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状况,并提交有关证明文件。
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时,有义务保守有关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Ⅸ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的介绍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按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规定,将其知识产权的法律状况、有关货物的情况、知识产权合法使用情况和侵权货物进出口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海关总署,以便海关在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过程中能够主动对有关知识产权实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