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土管局是主要工作是什么
国家土地管理局是国务院负责全国土地、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职能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有关土地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组织贯彻执行和实施监督检查。
(二)加快土地信息建设,研究制订全国土地管理事业发展战略,预测中长期各类用地需求,做到土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
(三)统一管理全国土地和城乡地籍、地政工作,查处土地权属纠纷。主管全国土地的调查、统计、定级、登记、发证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土地估价工作。制订土地定级、估价标准及全国土地调查计划。建立健全土地统计制度和土地动态信息监测体系,制订地籍管理技术规程。
(四)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组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和土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计划,并按计划管理程序上报下达。对规划、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五)主管全国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工作。统一审核、征用、划拨建设用地,承办由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负责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组织、协调、审查、报批和出让方案的落实。组织编制各类建设用地定额指标。
(六)管理土地市场,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土地市场管理的法规和规章,规范土地市场。负责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的权属管理和监督检查。协助财税部门做好土地税费的征收管理工作。
(七)提出深化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方案,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改革措施。
(八)主管土地管理科学技术工作、土地管理宣传和教育工作,组织、指导土地管理干部培训。
(九)管理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外事工作,指导、协调土地管理系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管理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工作,指导土地管理系统的队伍建设等工作。
(十一)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能部门说明
根据是否具有行政指挥权,职能部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职能制(多线制),即职能部门具有向下级单位下达工作任务或工作指令的权力,比较典型的是政府的组成部门,如发改委、物价局等。
第二种是直线职能制,即职能部门不能直接向下级单位发布行政命令,需要经过共同主管同意方可,职能部门只有建议权、指导权和协调权。大多数企业的职能部门均属于第二种情况,如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企业发展部、总经理办公室等。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土地管理局
❷ 锐意进取 改革创新 实现自治区土地市场建设的新跨越
(2003年6月17日)
这次自治区土地有形市场建设与执法监察工作经验交流会是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执法监察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成立以来召开的一次全区性的土地市场建设经验交流会。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经验交流会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强土地资产管理的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再动员会,是总结交流近年来自治区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切实加强土地市场运作中的执法监察工作经验的交流研讨会,是国土资源工作和执法监察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和任务的工作部署会,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
通过这次经验交流会,大家对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形成了以下共识: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增强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统一公平、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开展基础业务建设,提高建设用地和土地市场管理的科技含量;四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土地执法检查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治土地市场运作中的腐败行为;五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加强土地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改革创新的管理队伍。
一、深刻认识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今后一个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跟上这一形势,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土地市场建设,使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洲面积少,人均耕地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低产田比重大,开发后备资源制约因素多是我区的基本区情。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闲置使用较普遍,是长期形成的我区土地利用的基本现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国土资源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建立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资源机制,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用地条件,才能为耕地保护提供更大的潜力空间,保证耕地“红线”不被逾越,也才能为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提供切实的保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承认土地的资产属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才能把“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兼顾生态”的原则落到实处,才能实现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保、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不断深化,自治区各地切实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加大土地市场建设力度,为自治区各级财政、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积累了经营城市土地资产进而经营城市、建设城市的十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九五”计划到2002年末的7年当中,自治区各级财政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29亿元,年平均递增15.79%。2002年收入达到10.11亿元,为2001年的156.2%。这些资金对改善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吸纳外资投入自治区的开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自治区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共同进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自治区“十五”发展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肩负起这个历史的责任。一方面,要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牧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和保障经济发展用地。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化土地资产价值,为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筹集资金,充分发挥土地资产在推进自治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有利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土地资产管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增大国有资本总量,壮大国有经济,盘活企业土地资产有助于安置职工,维护社会稳定。据统计,2000~2002年,我们对自治区批准改制的28家区属国有企业涉及到的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进行了土地资产处置,涉及土地面积6495.89万平方米,处置土地资产总价款30.38亿元,使国有企业改制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同步推进,促进了国有企业改制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既盘活了国有企业土地资产,又为国有企业增资减债和妥善安置改制企业职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几年来,为推动我区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规范土地有形市场行为,对全疆土地有形市场建设进行了调研,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加强我区土地市场建设的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强自治区土地市场建设的规范性文件,自治区监察厅、国土资源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市场清理整顿的通知》、《自治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实施细则》,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又与自治区计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价标准的通知》等文件。目前,规范土地市场运行的制度基本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明显增强。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实现新突破,公开、公平、公正出让的大环境基本形成,全区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进程明显加快。在加大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工作过程中,各地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主要是:坚持加强领导,规范供地行为;坚持培育规范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坚持部门配合,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坚持在纪检监察机关指导和支持下,主动发挥部门职能;坚持典型引路,实现以点带面。
总体上看,自治区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加大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力度,发展形势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我区土地市场总体发育程度低,有的地区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还不规范;二是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特别是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的法规政策的学习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对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三是土地市场秩序尚未得到根本好转,划拨土地、集体土地非法入市,隐形交易的问题还时有发生,国有和集体土地收益流失等等。这些问题是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土地资产管理,培育规范土地市场加以解决。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二、求真务实,切实抓好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工作
(一)强化对建设用地的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政府对建设用地的统一供应
加强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多年来管好土地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简称“15号文件”)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的通知》(新政发〔2001〕43号,简称“43号文件”)、《关于加强自治区土地有形市场建设的通知》(新政发〔2002〕21号,简称“21号文件”)又重申了坚持土地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国家和自治区对加强土地统管的决心和力度。实践证明,政府要管好土地,必须坚持对建设用地的集中统一管理。
在一个城镇内,必须坚持土地利用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供地、统一管理。同一城镇范围内的新增建设用地应由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征用、统一供地。对已经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村镇建设和乡镇企业用地也要按照城镇化的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对原有存量建设用地,政府要积极推行土地收购储备,统一收购和回收土地,牢牢掌握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主动权。
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前提,是建立土地集中统一管理、供应机制。各地要因地制宜,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切实落实收购储备资金政策,畅通资金渠道。二是加大处置闲置土地的力度,创造有效需求。对依法应该无偿收回的,要坚决收回。对不能无偿收回的,要采取市场等手段积极消化利用。三是根据土地市场的需求情况,控制合适的土地储备量和储备期。四是收购储备的土地用做经营性使用的要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供应。五是主动接受资金监管,保障资金运作安全。
(二)保障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供求关系是市场运行的最基本关系。在充分保障的基础上,按照规划、计划提供土地供应总量是规范土地市场的基本前提,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土地资产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严格执行规划和计划,保障用地供给的同时,必须根据各项建设的实际需要,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土地供应的重要来源,切实担负起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职责。有条件的县(市)可以编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指导性计划,一并纳入当地供地总量管理。在保障和控制总量的同时,必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没有结构的优化,量的控制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规划、计划就不会真正落实,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就不可能强而有力。各地一定要切实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通过对存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易位”(改变位置)、“易用”(改变用途)、“易主”(改变使用者)的调整和改造,切实盘活存量土地,实现土地优化利用。
(三)严格执行土地供应的法律规定,提高市场配置土地的程度
要严格区分划拨和有偿供地界限。为防止擅自扩大划拨供地范围,国土资源部按照法律规定和国务院15号文件的规定,颁布了《划拨用地目录》,从根本上解决了划拨与有偿供地方式在范围上界定不清的问题,为推进土地有偿使用提供了依据,各地必须认真执行。除法律和《划拨用地目录》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外,其他新增建设用地需要使用国有土地的,都必须实行有偿使用。对原划拨用地,因发生土地转让、出租或改变用途后不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依法实行出让等有偿方式。
要依法提高政府供地的市场化程度。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经营性土地必须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供应。对于土地市场欠发育的地区,要推广小宗地拍卖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应全地区特点的市场化手段配置土地的规范程序和制度。要加强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管理,严格限制协议出让范围,严格执行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规范协议出让程序,公开协议出让结果。出让土地,凡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等,必须依法报经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应按规定补交不同用途和容积率的土地差价。
要认真解决供地环节中存在的不执行项目用地标准的问题,切实加大《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应用力度,对超指标用地的要坚决核减。对目前存在的指标控制不严的问题要抓紧解决,要坚决按照指标控制用地面积。
(四)健全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制度,确保土地市场公开、公平、公正
建立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制度,是培育规范土地市场的基本要求,是清理土地隐形市场的根本措施,是国土资源部门接受社会监督的基本保证。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依法公开的交易制度,土地市场建设不可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没有政府的公信力做保证,土地交易也不可能安全。
首先要公开交易信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目前各地土地市场信息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普遍较低,地价以及建设用地信息、土地登记信息等内容公开程度不够。土地信息不公开,或公开的信息不全面、不完整、甚至不准确,影响和制约了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此,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尽快公开办事制度、土地登记资料和基准地价等。已经实行土地信息公开的地方,要在信息的覆盖面、影响力、实用性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信息引导、促进土地交易的功能。
其次,要加大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力度。土地使用权交易在有形市场进行,是规范土地转让行为,杜绝隐形交易的重要手段。土地市场要以提供优质服务,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为宗旨。目前,全区已有 25个县(市)建立了土地有形市场,这说明我们已经在管理土地市场的观念和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建立有形市场也要从本地市场发育程度的实际出发,防止有形无市。市场是交易场所,也是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场所。不仅要有硬件的建设,更关键的还要有软件的环境。因此,要在政策上多创造一些条件,规定可以进场交易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种类,建立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及协议出让成交信息公示制度,及时、长期地在有形市场中公布交易信息等。同时,要不断建立完善土地市场交易管理的政策和规章体系。
(五)加强地价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为建立规范的土地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地价管理在土地资产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验表明,在土地资产管理上,依法行政和以权谋私的斗争,也集中体现在对地价的管理上。当前,我区地价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土地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地价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做好基准地价的更新与平衡工作,定期确定和公布基准地价。国务院15号文件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43号和21号文件都强调指出,县(市)人民政府要依法定期确定、公布当地的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切实加强地价管理。这就明确地把基准地价的建立和更新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要求。基准地价是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市场的基本手段,是显化土地资产价值,核算土地资产收益的基本依据,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杠杆。因此,各地一定要组织力量、创造条件,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完成好。一是要探索切实可行的更新方法,充分运用原有基准地价成果、市场交易资料,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基准地价动态更新,以缩短更新周期,减少更新成本,及时反映市场价格水平。二是要在完成基准地价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以标定地价为核心的重点城市的地价动态监测系统。三是编制地价指数,反映市场的变动情况。四是要建立土地成交价申报制度,完善地价管理制度。五是继续做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
(六)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力度
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是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政府有效调控土地市场的根本性措施,是促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强化管理、职能到位,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机遇。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目标是通过治理整顿,使严重扰乱土地市场秩序的非法占地、非法转让行为得到查处,违规设立的各类园区得到清理,土地执法中的错误做法得到纠正。
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第三阶段也就是“处理和整改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查摆问题并进行处理,要制定整改措施,做到边整边改。对治理整顿中发现的问题,该清理的要坚决清理,该纠正的要主动纠正,该立案的要立案查处,该曝光的要公开曝光。按照治理整顿方案要求,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监察厅将组织力量对各地的整顿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同时选择一批大案要案进行查处,公开曝光。对治理整顿中发现的问题,当地已经依法严肃处理的,上级部门可以不再处理;当地不主动依法处理的,上级部门要组织力量进行查处并公开曝光。第四阶段也就是“验收和总结阶段”中,按照整顿方案,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对各地的工作进行抽查验收。各地的治理整顿报告除总结自查自纠总体情况外,重点要汇总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属于内部原因的,采取了哪些具体整改措施;属于外部原因的,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这次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治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七)切实抓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执法监察工作
4月25日,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召开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执法监察电视电话会议”,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执法监察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次工作的总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中纪委第二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严格依法行政,坚决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土地批租领域的腐败,为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主要工作任务:一是要全面建立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全国各市、县都要普遍建立完善这项制度,建立与制度配套的工作程序、规则、标准和监督管理措施。尚未建立相关制度的地方,必须在2003年6月底前建立完善;二是要实现应当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特别是新增建设用地和政府储备土地中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供应,必须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主要工作内容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否建立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已建立该制度的地方是否得到贯彻和执行;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否建立了规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程序、严格的监督管理和工作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否违反规定仍以协议出让或划拨等形式,规避招标、拍卖、挂牌;是否存在单位和个人先行立项、选址定点和确定地价问题;在土地使用权交易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搞假招标、陪标、串标等行为;是否存在领导干部以批条子、打招呼等方式指定供地的对象、位置、面积、用途、方式和价格等行为,上述行为是否得到纠正和查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否实行土地集中统一管理、统一供应制度,是否建立了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发布、基准地价更新和公布信息等公开制度情况。对单位和个人利用经营性土地出让搞权钱交易或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导致国家资产流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违纪违法案件,要组织力量,严肃查处。
自治区监察厅和国土资源厅联合开展的这次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执法监察工作,既是落实中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开展的专项治理工作,也是对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有力推进,是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治理整顿工作的延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与纪检、监察机关沟通,主动配合建立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一把手要亲自抓、总负责。要坚持一级抓一级,做到人员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这次会议下发的《关于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实施方案》(新监发〔2003〕5号),对自治区开展此项工作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执法监察工作和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既要有阶段性的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每个阶段都要解决一些突出的问题;又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势,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按照已作出的各项部署和目标要求,认真对待、高度负责,掌握主动权;突出重点,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每个阶段都要达到应有的成效,进度要服从质量要求,决不走过场。各地要按照“一要抓紧、二要从严”的要求,认真做好工作,切实解决问题,抓出成效。
三、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开创我区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键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勇于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我们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土地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改革创新,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就不可能发挥土地资产的巨大作用,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资产管理所有成就的取得关键在改革创新。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也在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土地资产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更是保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必须长期坚持。
(二)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大事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方式能否适应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至关重要。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积极推行审批制度改革,把市场的职能还给市场,集中精力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集中精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土地资产管理和土地市场建设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集中精力抓好土地资产法制建设。只有坚持土地资产管理的生产力标准,坚持土地资产的市场化配置,土地资产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土地资源才能得以优化配置。
(三)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法行政。同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要依法行政就必须按照法制的原则改革政府的管理方式。土地资产管理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民生、民计,也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依法行政十分关键。只有依法行政,才能有效地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与土地资产有关的贪污腐败案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依法行政。国土资源部门掌握着一定的审批权力,容易产生腐败行为,廉政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方面要抓好干部的教育,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行使好手中的权力,时刻牢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这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领导,强化队伍和业务建设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土地资产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土地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抓好土地资产管理的队伍和业务建设。首先,要抓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中心环节,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素养。党的十六大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系统的部署,强调指出了“四个一定要”和“六方面任务”。我们抓好土地市场和土地资产管理工作,必须从抓好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入手。要把国土资源系统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同各项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牢牢把握“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土地资产管理政策性强,与国家宏观经济联系十分密切,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及时研究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学习,学习党在新形势下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大政方针,学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准确把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形势发展变化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要着眼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增强做好工作的能力。第三,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全面加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活力,加强团结,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建设成学习型班子、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建设成能够充分发挥整体功能的组织。第四,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作风就是生命。国土资源工作不但支撑各行各业,更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在行使土地资产管理的各项权力时,一定要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用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我们的工作。尤其要注意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取信于民。牢记“两个务必”,全面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建制度、抓监督、树形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
(在自治区土地有形市场建设及执法监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
❸ 如何提高土地储备调控的能力水平
一、土地储备的概念及运作模式
一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成因
土地储备最早起源于1896年的荷兰。到20世纪初,瑞典、法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也相继实行了土地储备制度。当时这些国家建立土地储备都是为了解决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住房供给短缺、房屋和土地价格高涨,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生活环境恶化等城市发展问题。各国实施储备制度的目标基本都定位在怎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怎样促进城市有序发展和怎样抑制土地投机和平抑地价上,并且在这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起步比较晚,这是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土地无偿、无限期划拨供地方式相关联的。下面首先谈谈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在实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前,土地供应主要是以行政划拨供地方式为主。不论是行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用地都是行政划拨,无偿、无限期使用。这种供地方式致使大量城市存量土地存在着产权不明晰、管理不完善的情况,许多单位和企业绕开政府私自进行土地出租和转让,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城市土地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实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后,土地实行有偿有限期使用,从而形成了土地市场。在这种土地制度的框架下,国家是惟一的土地所有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出租等形式形成了垄断性的城市土地一级市场。从国家取得的合法土地使用权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进入市场流通,进行转让和出租,形成了土地二级市场。这种分层次的土地市场体制是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基础。但是由于城市存量土地的产权不明晰,管理制度存在着漏洞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存在着弊端:一是土地市场波动大,土地供求不平衡;二是政府土地收益流失严重;三是大量土地闲置在开发商手中。基于这一状况,1996年上海率先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之后的几年内,浙江的杭州、宁波,广东的广州、深圳等地也积极开始了土地储备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我市的土地储备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雏形,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前身市地产开发总公司通过收购、置换、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并进行前期开发整理,然后组织出让,为政府获得土地收益用于城市建设。
2000年,我市相继出台了《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市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决定》(盐政发【2000】180号文)和《盐城市区国有土地储备实施办法》(盐政办法【2000】65号文)。自此,我市的土地储备工作为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调控土地二级市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土地储备的概念
在《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没有出台之前,土地储备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是因为全国各地对土地储备制度的理解和实施模式不相同,所以各地对土地储备的定义也是不同的,
全国各地对土地储备的概念虽然在文字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实际含义大同小异。总的来说,土地储备是指城市政府按照法律程序,运用市场机制以收回、收购、置换、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按照市场需求供应各类建设用地,合理调控土地市场关系的一种经营管理的机制和行为。
2007年11月19日,国土资源部等三部委出台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对土地储备的概念进行了统一:“土地储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这个定义明确了土地储备的主体是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目标是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手段是依法取得土地;目的是供应土地。
三土地储备的运作模式
土地储备的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三类。
1、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就是由政府成立土地储备管理机构,比如杭州和常州成立的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在土地储备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管下,土地储备中心受市政府的委托,代表政府实施土地收回收购、征用储备和储备土地出让的前期工作。这种运作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浙江省的杭州市和我省的常州市。但是这两者又存在着区别: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重点把土地储备作为一种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手段;而常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则更偏重于市场经营行为。
2、市场主导型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市。上海市的土地储备工作由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负责实施。其土地储备主要运作方法是:1、受市政府委托,按照地价趋升原则、平价原则和效益原则,有选择地置换中心城区企业存量土地,收购旧城改造地块,同时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需要征收郊区土地进行成片开发。2、直接经营管理市政府收回的国有土地。包括依法收回的使用期满土地、违法土地、闲置土地等。3、对所有收购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储备,做好储备土地出让前期工作。4、建立土地收购、储备网络,定期向社会公布土地储备和供应信息。这种运作模式的重点是通过土地储备来实现土地的保值增值,力求土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3、行政指导、市场运作与土地资产管理相结合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规定了用于储备的土地范围,对可收购的土地由土地储备中心与原用地者签订《收购土地使用权协议书》,储备中心按协议约定支付土地收购补偿费用后,取得土地使用权。我们盐城市区土地储备就是执行的这种模式。2000年,市政府为了起草关于市区土地储备的具体实施办法,专门派员赴沪、浙等地学习土地储备的先进经验,先后考察了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土地储备中心。通过经验交流和实地调查论证,我们发现沪、浙等地的土地储备模式虽然不同,但各有优缺点。市国土局和土地储备中心总结了各地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套我市独有的行政指导、市场运作与土地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出台了《盐城市区国有土地储备实施办法》。我们这些模式的创新和政策的出台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被全国许多地区借鉴。
二、土地储备的法律依据和计划管理
一法律依据
土地储备开发的法律依据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水岭是2007年11月19日颁布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办法》出台之前,我市土地储备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有:
1、国务院2003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务院15号文件)。《通知》就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土地市场、规范土地审批行为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制度性措施,对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通过行使土地所有权,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2、江苏省政府2003年颁布的《江苏省国有土地储备办法》(第10号令)。为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江苏省政府根据《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土地储备机构,具体实施土地储备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储备管理工作。
3、盐城市政府颁布的《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市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决定》(盐政发[2000]180号)和《盐城市区国有土地储备实施办法》(盐政办发[2000]65号)以及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性政策。
2007年11月19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这表明全国各地土地储备工作有了统一的法律支持。《办法》不但明确了土地储备的概念,而且还明确了土地储备工作的重要性(土地储备工作的重要性,主要是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土地市场中对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作用;其次是规范了土地市场运行,优化了土地市场投资环境;三是有利于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四是提高了建设用地保障能力。)、土地储备的原则(土地储备的原则是,土地储备根据调控土地市场的需要,合理确定储备土地规模,储备土地必须符合规划、计划,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土地储备的范围和土地储备的程序。
❹ 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行到底
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刘允洲
社会主义中国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30年,也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波澜壮阔前行的年。在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中,我国打破了靠计划和行政指令配置土地,土地无偿、无期限、无流动使用的旧体制,创建了主要靠市场配置土地,土地有偿、有期限、有流动使用的新体制,并初步形成了土地市场的基本制度和政府调控管理体系。积30年之艰辛,我们已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市场制度发展的宽阔道路。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科学总结30年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为重心,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
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在历时30年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贯穿始终的一条鲜明主线,就是引入现代市场制度,不断拓展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从改革的目标、中心任务和实际进展来看,改革经历了大体10年1个分期的3个不同阶段。
(一)第一个10年(1979~1988年):有偿、有期限、有流动的土地使用新制度从酝酿到诞生
改革前夕,我国农村土地由集体统一经营,国有土地由计划配置、行政划拨,无偿、无期限、无流动使用。土地无偿取得,用地不受制约,导致多占少用、好地劣用、占而不用的行为普遍发生,大量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严重浪费。与此同时,无偿划拨的土地却成了相当多用地单位随意转让、出租的生财资本,大规模的隐形土地市场事实上长期存在。
对无偿用地制度的最早挑战,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合营企业征收土地使用费的规定。虽然收费标准很低,却给旧制度撕开了第一个口子。1982年起,深圳、广州、抚顺等城市先后制定办法征收城镇土地使用费。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有上百个城市以不同形式收取土地使用费,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触及制度的根本,土地还不能进入市场流通。真正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变革,发生于1987年前后3年。198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后,很快着手启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部署了深圳、上海等城市的试点工作。1987年9月到12月,深圳市先后以协议、公开招标、拍卖3种不同方式,分别出让了3宗用期50年的土地使用权。其中12月1日公开拍卖的一宗商品住宅用地,经44家企业多轮竞价,最终以高出底价2倍多的价格成交。这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根本性突破,标志着新中国土地市场的诞生,也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揭开了新的一页。
值得回味的是,试点改革突破了当时的法律,实际上是“违宪的改革”,但法律并没有禁止试点创新。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都有禁止土地出租的条款。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删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中土地不得出租的条款,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规定。同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作了相应修改。1988年,无疑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法制年”。
(二)第二个10年(1989~1998年):土地有偿出让制度广泛推行,土地市场建设全面展开并得到初步发展
如果说,上一个10年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了土地从无市场到有市场的跃变,那么,这一个10年的任务就是培育土地市场和扩大土地市场的覆盖面。从这一个10年起至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土地市场建设实际上融为一体,改革进入土地市场时代。
1990年5月19日,国务院发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行和深化提供了可靠的法制保证。1992年是中国改革发展转折性的一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中央明确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极大地鼓舞、推动了以市场为取向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全国城镇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1991年还只有11.31亿元,1993年就达到645.2亿元;土地有偿使用面积占土地供应总面积的比例,1992年还只占2.8%,1993年就达到41.22%。
在新制度广泛推行的同时,土地市场建设全面启动,对土地市场的管理逐步加强。这同样是一个矛盾展开和实践创新的过程。1992年,1993年,就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以“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为突出表现的经济过热现象。由于金融失控、固定资产投资过猛,土地供应随之失控,全国各地开发区遍地开花,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市场秩序混乱,一些地方出现“炒地热”,土地投机盛行。结果是,大量耕地流失,大量土地浪费闲置。
国务院从1993年7月开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整顿金融秩序,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房地产市场,规范土地市场。到1994年年底,省、市级以上开发区经清理后只剩下616个,房地产投资有较大回落,经济过热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城市土地市场进入一个调整发展期。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颁布。这部促进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法律,确立了土地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出台,也反映了对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和市场波动的反思。而如何寻找耕地保护的治本之策,是改革急需回答的一个更大问题。在中央部署下,原国家土地管理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从1994年起开展了制定耕地保护治本之策的专题调研工作。1997年初,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当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提出了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重大措施,确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等重大制度。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经全面修改后颁布。新的法律充分体现了1997年党的11号文件的精神,使文件提出的重大措施上升为法律制度,实现了土地管理制度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根本性转变。从1997年党的11号文件到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涵盖体制机制法制的综合配套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深化中打出的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第二个10年里,土地配置在制度格局上仍呈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并存的“双轨制”,而且划拨制度的范围还相当大;在土地出让市场中,协议出让方式被滥用,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招标、拍卖出让方式受到严重抑制,徘徊不前,长期冷冷清清。据2000年测算,在出让的土地中,运用招标、拍卖等市场公开竞争方式的比例,只有5%左右。实际情况表明,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供应方式的选择仍然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土地资源配置中仍然保留着很大的权力。相当一部分协议出让形同行政划拨,行政决定土地出让对象和价格的现象十分普遍,土地价格受到扭曲,长期被人为低估。以上情况表明,改革还不到位,土地市场制度还不健全,这正是土地市场失控、失序,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和土地滥用现象难以消除的根本原因。
(三)第三个10年(1999~2008年):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快速推进,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启动,土地市场走向规范化
经营性用地协议出让被“叫停”是新一轮改革的重大突破。1997年10月,广东、浙江等省先后在全省范围实行经营性用地一律招标、拍卖出让的新政。率先变革的地区,消除出让方式选择上政策的模糊性,要求经营性用地无条件地采取招标、拍卖出让方式。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经营性用地必须拍卖、招标的适用范围。
2001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是确立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制度、规范土地市场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文件第一次明确界定了国有土地招标、拍卖的范围,向经营性用地协议出让亮起了“红灯”。2002年5月,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2002年,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把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作为规范土地市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一项基本制度。同年8月,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严厉追究经营性用地出让中出现违法行为的主管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责任。2004年3月,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再次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当年8月31日后,各地不得再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不执行经营性土地一律公开竞价出让的规定,人们称之为“8·31”大限。这实际是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制度的“大限”。
引入纪检监察机制,强化推行力度,是土地“招拍挂”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1999年,全国只有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全面建立招标、拍卖制度,到2003年年底,全国所有省(区、市)以及90%的市、县,都建立了这项制度。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占出让总面积的比例,2001年前都在5%以下,2002年就达到15%,2003年则达到28%。
市场供地制度在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出让突破后,几乎不停顿地延展到工业用地的出让。2004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提出:“禁止非法压低地价招商。”“工业用地也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围绕国务院新的部署,国土资源部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规章制度,制定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进一步细化了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的政策措施。短短两年多时间,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据初步统计,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开展了这项活动,工业用地出让宗数6437宗,面积达2.11万公顷,成交价款达33.129亿元。
在土地出让制度实现新一轮变革的同时,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体系建设也进入一个新阶段。21世纪初,我国又出现新一轮地方政府主导型的投资热。
2003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要求在全国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活动,清理各类开发区,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并提出要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2004年,国土资源部将建设用地指标压减20.3%,占用耕地指标压减23.4%。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决定暂停农用地转用审批半年。2006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针对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和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土地调控作用作出一系列规定。这个文件标志着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架构体系初步建成。
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全国核减各类开发区4813个,占全部开发区总数的70%,压缩规划面积249万公顷,占全部开发区规划面积的65%,清理偿还1999年以来拖欠农民征地补偿费175.46亿元,清理出欠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23.29亿元。2003年以来5年间,国土资源部严把“土地闸门”,土地供应回归理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4年初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量用地所占比重多年保持在50%以上。
在治理整顿土地市场、参与宏观调控工作中,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2006年,土地督察机构正式成立,在国土资源部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并向地方派驻9个国家土地督察局。两年来,土地督察机构在机构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初步显示了应有的作用和威力。
21世纪以来这几年,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探索实践也取得可喜进步。这项制度创新最早可以溯源到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起,江苏省南通市试行乡镇企业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1988年起,山东省德州地区试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这两项改革试验后来在1992年全国清理农村乱收费工作中停止下来,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创新活动在江苏、浙江等地仍在活跃开展。
1999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安徽省芜湖市为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试点。从2001年到2003年,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先后在江苏苏州、河南安阳、浙江湖州、安徽芜湖和广东顺德5次召开土地制度创新座谈会,交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进展情况和经验,讨论研究有关理论和政策问题。在此基础上,国土资源部初步形成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意见和办法。
在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同时,征地制度改革不断得到推进和深化。国土资源部自1999年开始先后确定在19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2002年,国土资源部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就完善和改革征地制度展开专题调研。2005年以来,国土资源部稳步推进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全国各地都制订了新的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标准普遍提高20%~30%;大多数省(区、市)改变单一货币安置模式,逐步形成多元安置途径;有24个省(区、市)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21世纪以来这几年,我国国有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在改革大转折中驶入了市场化轨道,实现了由行政计划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的重大转变,土地市场走向全面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二、30年变革的巨大成就
30年改革,使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改革成就之大,市场威力之大,都超出人们原先想像。
(一)城镇土地市场运行的基本制度初步确立,多层次的土地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一是初步形成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明晰的土地产权,奠定了土地市场的基础,成为土地在流转中得以合理配置的最基本条件。二是基本建立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出资(入股)等交易制度。目前土地二级市场日趋活跃。据统计,1999年土地转让面积达34213.14公顷,转让金额达304.69亿元,到2007年,转让面积和金额分别达到62332.42公顷和7183.10亿元,分别增长了0.82倍和22.58倍。
(二)初步建立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架构体系,形成了以供给、需求、价格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市场监管体系
在供给管理方面、需求管理方面、价格管理方面和市场监管服务方面都建立了土地市场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土地市场信息发布和查询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的制度。
(三)实行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市场成为国有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目前,市场机制在国有土地资源配置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2007年全国出让土地面积为234960.59公顷,划拨土地面积为76087.97公顷,出让土地面积占划拨与出让供地面积总和的75.54%。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的比例也逐年提高。从1999年到2007年,“招拍挂”出让面积占年度出让面积的比重由2.38%上升到49.92%。
(四)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节约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30年来,通过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为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找到了长期有效的制度基础。随着土地市场化程度提高,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消耗的新增建设用地逐步降低。1999年单位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消耗的新增建设用地为92.04公顷/亿元,2006年下降到9.61公顷/亿元;单位GDP消耗的新增建设用地,从1999年的25.27公顷/亿元,下降到2006年的7.77公顷/亿元。新增建设用地消耗减少,同时缓解了农地转用的压力。
(五)促进国有土地的资产化进程,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据统计,仅2000~2006年,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达到3.01万亿元,2007年一年则高达12216.72亿元。土地收益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在企业改革中,通过依法处置国有土地资产,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01年底,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土资源部直接为240多家国有改制企业处置土地资产9.7万多宗,涉及面积17.42万多公顷,显化土地资产价值1600亿元。
(六)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今天,离开土地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30年来土地市场的建设,从总体上看,适应并且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并与其他要素市场在相互协调中共同成长。土地市场的完善,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规范,我国人均住房面积由改革开始时的6.7m2增加到现在的28m2。目前,土地抵押贷款已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交易品。1998~2005年,全国土地抵押面积达985.56万公顷,抵押金总额达73385.77亿元,抵押金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由4.31%提高到26.98%。
三、30年改革的基本经验
30年来,我们在取得土地市场制度建设巨大成功的同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不断改革计划配置土地资源的旧体制
30年改革的结果,不仅打破了束缚土地市场配置的旧体制,创造了富有生机、活力的土地市场体制,而且巩固和激活了土地公有制,使它在与市场制度共容中显示出基于私有制的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优越性。
(二)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为中心,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在30年改革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推动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企业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等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一个时期突出抓一项中心工作,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使中心工作和改革任务紧密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三)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不断完善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制度建设
纵观改革进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范围、规模和作用越来越大,制度化建设越来越完善,改革的市场取向越来越清晰。有人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如土地投机、土地寻租、官商勾结牟取暴利等现象,归咎于土地的市场化改革。其实,这些现象恰恰说明改革还不到位,市场制度还不完善,只能用继续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对市场体制说三道四,令改革半途而废。
(四)坚持以耕地保护为前提,不断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内在机制形成
建立土地市场,目的就是要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激发用地者节约集约的积极性,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归根结底,有效运行的市场,是保护耕地、优化用地的推动力量,而不是与之方向相反的力量。目前还存在的土地供求紧张局面,主要由于城乡建设用地低效利用,根本还在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五)坚持以行政改革为关键,不断加强和改善土地资源配置的调控和管理
政府在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体制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政府在主导改革的同时,又要把自己变成改革的主要对象。实际情况表明,市场配置土地的体制能否确立并发挥好作用,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否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30年的改革是“土地走向市场”和“政府退出市场”的演变过程,政府“退”的是对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市场的直接参与,“进”的是对土地市场的必要调控和监管。
(六)坚持以群众实践创新为动力,不断促进改革经验的制度化
30年的一项项改革,从酝酿到突破,从深化到细化,土地市场的一步步成长,最初都是来自实际诉求,来自群众首创。领导者的任务则是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环境,尊重和保护群众实践中的大胆突破和创新,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经验转化为成熟的政策,直至上升为法律制度。
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新的任务和更大挑战
历经30年的中国改革,至今仍在途中。从党的十七大到2020年,是我国改革发展一个新的关键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土地市场培育和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还很不充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市场出让制度都还没有完全到位,征地制度改革有待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有待突破。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只走了一半的路。解决长期存在的难点和深层次问题,是下一步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更大挑战。
(一)提升国有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不断缩小划拨用地范围,进一步改变建设用地高比例无偿划拨和协议出让的局面
目前划拨用地占国有土地供应总面积的比例,1992年为97.2%,2007年仍高达22.25%。划拨用地总面积,1992年为8.07万公顷,2007年仍为7.61万公顷。改革近期目标是限制和缩小划拨用地范围,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外不再划拨,远期目标是停止划拨供地。在土地有偿出让中,协议方式到2007年比例仍达50.08%,应当陆续扩大“招拍挂”制度的覆盖面。
(二)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实现征地补偿定价市场化
目前征地权滥用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加快征地制度改革,近期重点是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远期任务是严格实行只有符合“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用地才可以征收,而且逐步实行按市场价格补偿,其余建设用地须全部通过市场获得。
(三)实行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统一
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同地而不同权不同价,这种根由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土地使用制度,不仅使农民数量巨大的土地资产处于流失和呆滞状态,束缚了农村的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和优化配置。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总量5倍于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由于布局分散、利用粗放,可以调整再利用的空间很大,搞好了可以置换出数千万亩以至上亿亩建设用地。今后,确保18亿亩耕地总量,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主要出路无疑在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调整再利用。这是我国土地利用一个全局性的大战略。而目前影响这个战略实施的一个重大制度障碍,就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地位不平等、产权限制严、市场缺失,不能在自由流动中盘整利用,本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而调整和优化的原有农村土地利用格局便难以变更。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市场建设,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统一,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整,关系到土地利用和土地国策的落实,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已经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全局性重大课题,是下一阶段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主攻方向。
❺ 漯河市国土资源局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33°24′~33°59′,东经113°27′~114°16′。1948年设立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2003年被列入中原城市群;辖临颍、舞阳两县,以及源汇、郾城、召陵3个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全境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4公里,总面积2692平方公里,总人口257万人。
李新桢 党组书记、局长
吕鸣艺 党组副书记、调研员
林文艺 党组成员、副局长
梅迅奇 党组成员、副局长
郭幸生 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秋锁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土地储备中心主任
高彦伟 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
李新桢简介:河南叶县人,1962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78年3月参加工作,1989年3月入党。1978年3月~1979年8月,在叶县廉村乡当知青;1979年8月~1982年9月,在武汉冶金医专医疗系学习;1982年9月~1988年1月,任冶金部河南地质勘探公司二队职工医院医生、副院长;1988年1月~1989年3月,任平顶山市新华区经贸委科员;1989年3月~1992年1月,任平顶山市新华区监察局科员;1992年1月~1994年6月,任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兴路办事处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兼党委秘书;1994年6月~1995年5月,任平顶山市新华区监察局副局长;1995年5月~1997年12月,任平顶山市新华区监察局副局长、正科级监察员;1997年12月~1998年7月,任平顶山市新华区青石山办事处党委书记;1998年7月~2000年6月,任平顶山市新华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2000年6月~2001年8月,任平顶山市地质矿产局副局长;2001年8月~2002年4月,任平顶山市地质矿产局党组成员;2002年4月~2007年3月,任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7年3月~2009年9月,任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2009年9月至今,任漯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局机关设办公室、人事宣教科、财务统计科、纪检监察室、政策法规监察科、矿产资源与规划管理科、用地审批与土地利用管理科、地籍与测绘管理科(挂行政审批服务科牌子)等9个科(室),设国土资源监察支队、土地储备中心、地产交易所、国有土地管理所、土地勘察测绘队、土地评估所、城市地理信息中心7个直属事业单位,市区设郾城、源汇、召陵、经济开发区4个分局。
【土地资源】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市土地总面积26.92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9.11万公顷,园地面积0.06万公顷,林地面积0.86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4.61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0.95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23万公顷,其他土地面积0.1万公顷。19.11万公顷耕地中,基本农田15.91万公顷,保护率83.3%,人均耕地1.1亩。
【矿产资源】漯河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为岩盐,主要分布在舞阳县境内,面积80平方公里,总储量为40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
【规划计划】2010年,省国土资源厅下达漯河市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为184公顷,其中,耕地127公顷。全市共报批土地134.3716公顷,其中,耕地126.7695公顷,没有超计划批地。全市上报省政府批准和市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全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违法违规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为。全面完成了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市政府6月批准了全市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月,县、乡级规划成果全部上报市局备案。
【耕地保护】2010年初,省政府与市政府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耕地保有量指标不低于18.9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91万公顷。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2010年末,全市耕地面积为19.11万公顷,高于省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5.91万公顷,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2010年,全市共完成2009年新增费项目2个,整理土地2.35万亩,新增耕地754.35亩;新申报2010年新增费项目2个,整理后可新增耕地947.7亩。竣工验收了郾城区李集乡、召陵区邓襄镇等6个土地整理项目,以及4个2007年度、2个2008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费项目。
2010年,全市通过各级财政自筹资金完成补充耕地储备项目7个,新增耕地面积224.31公顷,均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核查确认。全市共立项补充耕地储备项目11批,新增耕地5740.8亩。全年报批用地全部实现了“先补后占”,补充耕地361.6公顷,其中,自行补充耕地224.3公顷,易地补充耕地137.3公顷,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节约集约用地】2010年,按照国土资源部部署,扎实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市政府召开了动员会,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漯河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临颍县、经济开发区确定为河南省创建活动试点单位。成立了专项清理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逐宗摸清了2009年底前批而未供土地底子,并列出推进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月通报制度。全年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579亩,区位调整613.3亩,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解决了一些急需用地项目的用地难题。加强合同监管。每宗合同签订时,在出让合同违约责任中,约定交款具体时间、开竣工期限、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等控制指标以及相关违约责任。对没有按期缴纳土地价款的项目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下达限期催缴书,逾期不缴的,送交漯河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注销合同,并没收保证金,由政府收回重新处置。全年没有出现一例违约不缴土地出让金情况。加强土地批后监管。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市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批后监管工作的意见(试行)》,对已供土地建立台账,逐步实行“挂牌施工”现场公示制度,方便社会监督。
【服务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会同市发展改革等部门、各县(区)政府,确定全市重点项目51个,实行分包领导责任制、内部联审联批制;全市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双保”行动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主动同项目用地单位联系,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对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及时预审,及时组织材料进行报批,对报批后的土地及时供地,保证项目单位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确保了全市51个项目及时落地,没有一个重点项目因用地问题而影响开工建设。完成了石武高铁客运专线、漯阜铁路等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和黄河路东段开发建设任务。
【土地综合整治】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漯发〔2010〕12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新农村建设土地及宅基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漯办〔2010〕58号)。土地综合整治第一批经省批准的11个试点村全部启动,截至2010年底,完成旧村拆迁924.8亩,已复垦590亩;新村建设完成354亩。上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5个,面积3469亩;已挂钩2批次,面积964亩。
【保障农民权益】及时修订被征土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漯河市人民政府及时调整了2002年出台的《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漯政〔2002〕35号),并以漯政〔2009〕85号文发布实施。调整后,附着物补偿标准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按照实际情况对年产值标准进行了调整,年产值从每年960元提高到2000元,增长1倍多,有力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2010年,漯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地计划面积346.5亩,年底已供应保障房用地面积301.2亩,完成率87%。信访稳定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了局领导分片包干制度,建立起“领导抓、抓领导”的信访稳定机制和工作长效机制。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62起,“12336”举报40起,上三级交办13起,现已全部结案,结案率达100%,做到了件件有记录、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土地市场建设】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等有关规定,全年出让土地68宗,199万平方米,出让总价款8.3亿元。与2010年相比,总价款增长19%。建立岗位、联动征收等制度,全年收缴国有土地年租金152万元。
【基础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各县(区)第二次调查成果(农村部分)已于2010年9月顺利并入国家库,城镇部分通过省级预检。市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覆盖全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件资料。加强日常登记发证。共办理国有土地登记2616宗,其中,他项权利登记95宗,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2521宗。积极开展集体土地登记工作。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除个别行政村有所有权纠纷以外,基本完成全市1245个行政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颁发了1884本集体土地所有证,实现了城乡土地登记全覆盖。市政府印发了《漯河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各县(区)现基本完成了漯河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后,各县(区)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铺开。测绘管理逐步规范。成立了机构,完成了12家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开展了国家版图意识和地图市场专项检查。积极服务重点项目用地测绘工作,确保了西客站、移民安置点、漯阜铁路拓宽等重点项目的测量工作圆满完成。信息化建设,完成了建设用地监管系统运行环境搭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网正式运行。完成了市局政务管理系统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建成启用。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全年共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乡所11个,为市区22个乡所配备巡查专用车,配备了51台电脑,政务信息网络覆盖各乡所。制定了动态巡查制度,每月对乡所进行一次不定期抽查暗访,并进行通报。全市51个乡镇国土资源所,41个达到省国土资源厅规定的优秀或达标标准,达标率80%。
【矿产资源管理】《漯河市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于2010年12月22日通过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勘察和采矿许可证持证率100%,辖区内矿产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率达到100%。按时准确出具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的初审意见。建立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台账,足额按时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
【地质灾害防治】制定下发了《漯河市2010年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按照市局要求,各县(区)分局也制订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了组织体系健全,应急指挥联络畅通。各县(区)分局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排查,并于9月7日根据河南省地质灾害预警中心雨情通报启动预警机制,对舞阳县保和等乡(镇)发布了灾害预警,并在电视台滚动播出。组织企业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市局组织有关专家于12月16日进行了初审。没有出现因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事件。
【人事与干部队伍建设】2010年2月,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漯河市国土资源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市局行政机构改革完成。漯河市国土资源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严格按照岗位设置有关要求,于11月底上报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意见,12月漯河市人事局给予批复。认真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年初制订的学习计划,全年共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3000余人次;观看各类讲座8场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65人次;邀请省国土资源厅主要业务处室领导就土地新政举办全系统业务培训班,为有效推广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辅导与工作指导。
【执法监察】2010年,开展了第十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全市拆除复耕违法用地354.3亩,给予党政纪处分1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用地行为。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从10.1%下降为6.7%,低于省定10%的目标。本年度立案查处违法用地56宗,面积27.36公顷(耕地27.16公顷),结案56宗,结案率100%。其中,历年隐漏案件立案28宗,面积19.84公顷(耕地19.84公顷);本年新发生案件立案28宗,面积7.52公顷(耕地7.32公顷)。动态巡查制止25宗。与2009年相比,立案查处宗数、面积分别下降69%、40%。全市全年无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从重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按照15号令和漯河市纪委、监察局、国土资源局联合出台的《漯河市乡、村两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的乡(镇)、村,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对前4个月新发生违法占地较多的两县政府发送了“警示告知函”,对两县的县局领导进行了警示约谈,2名所长分别给予撤职和警告处分。国土资源协管员制度得到落实,加强了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队伍建设。2010年,全市有协管员1245人。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全面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党组重视,机构健全,方案科学,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中,紧紧围绕权力运行,抓住“排查、化解、防控”3个环节,深化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全局共查找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3110个,制定防范措施3232条;部门及科室廉政风险点635个,制定防范措施673条,分别涉及监督权、执法权、管理权、领导权、人事权和财务权6大类,初步建立了一套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工作机制。11月19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漯河市召开,经验在全省推广,其做法作为全省唯一的地市被中纪委网站转载。
(刘云召)
❻ 如何管理好土地
1.做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土地具有十分特殊的空间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的有限性。也就是说,长久时间内,土地的数量和面积不
会发生什么变化。土地资源的总量有限,在现有科技条件下,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主要是由于土地自然供给的数量绝对有限性"位
置的固定性"质量的区域差异性及土地报酬的递减性等因素造成的。土地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的基本
场所,它为人们提供基本的资源。人类生存和生活的一切件都依赖于土地,土地作为人们的生产空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创造出更多的资源,人类应该尊重土地的自然
力。地是一种生产资源,具有生产性,其本身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的生产技术决定了其生产力的高低,而人类的生产技术对土地生产力具有很大影响。
2.土地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
2.1公民意识不强,法律体系不完善
公民土地忧患意识薄弱,对土地的紧张趋势认识不足,法制观念不强,没有形成依法用地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土地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可
操作性差;而且地方土地管理部门隶属于同级地方政府,地位不超脱,依法行政障碍多难度大,执法水平不高,监管不力,导致非法占用、转让、出租、买卖土地,
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超标用地、越权审批、闲置撂荒等违法现象严重。
2.2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
城市土地产权不清,没有明确的财
产法人代表,国家土地所有权得不到实现,造成了事实上的土地地方或部门所有制。加之现行的土地收益分配政策是大部分甚至全部归地方,小部分上缴中央,从而
刺激了地方政府“多卖地、多受益”的短期行为。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主体“虚置”,淡化了土地的公有制意识,集体所有权弱化,对土地的利用开发缺少统一的
规划和必要的管理,使土地的管理利用存在盲目滥用和掠夺式经营等短期行为。
2.3土地使用制度过于狭隘
农村土地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人口分配土地,土地经营权不能出卖,排斥了土地资源的流转、集中,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破碎,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大生产和规模经营,阻碍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确立了有偿出让原则,但由于历史原因,行政划拨无偿使用土地的情况依然存在,导致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双轨”并存闭,引发了征而不用、多征少用、好地劣用等现象,土地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
2.4农业用地利用率低,土地退化严重
农村毁林开荒、过度开发等掠夺性经营,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问题。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过快,耕地大量流失。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空心村”现象日渐突出。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严重超标,居民点与乡镇企业占用大量耕地。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争相圈占大院,造成大量土地浪费。
3.做好土地管理工作的办法
3.1加强保护意识
土地资源的保护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落实好土地资源的保护政策,群众和政府之间应该更好的沟通交流,
应该加强群众的保护土地的意识。目前大众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还不是特别强,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
以多种形式,生动和深入地开展对土地科学知识的宣传。利用网络群众信箱和领导热线等多种形式展开与公众有效且相互信任的沟通,以弥补动态监测系统尚未全面
建立的不足。通过宣传,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彻底打破旧的思想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公民尤其
是领导干部的土地危机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形成依法用地的良好风气。
3.2改善城乡规划体系
坚持规划统揽全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功能区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着眼全局,牢牢把握规划权,真正发挥规划在空间管制"资源配置"引导建设上的作用。使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体制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规划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理顺农村产权关系,强化集体统一管理职能,避免土地利用的无政府状态,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度放开土地使用权流转,试行土地合理流动,适当规模经营,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机械化、专业化程度,减少土地的撂荒闲置现象,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3.3农村土地资源市场化
市场作为一只无形的手,具有调节生产要素在各部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的背景下,农村土地对于农业规模指标,适度放宽相应的建筑密
度、容积率限制,减免相应的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的生产十分重要,应该将其纳入市场化的范围。所以政府应该改变传统的行政干预手段,逐步采用市场指导的方式,
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优化,应该加强政府的职能,完善相应的机制,健全市场体系。作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重要资源的农村土地,其使用权也必然
要划入市场化的范围。对此,政府应当转变职能和观念,将土地资源的配置模式由行政主导转变为市场指导。建立健全相关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中介机制。让农
村土地在法制化的市场下,实现合理顺畅的流转和优化的配置。
3.4合理利用土地
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规范土地交易行
为,依法公开供应土地,提高城市经营水平。大力推行公开拍卖和招标出让方式,促进城市国有土地出让方式的科学化、合理化、合法化;引人市场竞争机制,促进
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坚持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规范农业用地,因地制宜,搞好退耕还林还牧工作,用养结合,防止耕地质量下降和水土流失。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土地集约经营,确保土地财政收人盈余和土地利用结构合理,以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
❼ 有没有正在做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的单位交流一下啊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下发以来,各地积极推进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全国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率总体不高,有的还存在土地权属争议,与中央提出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创新农垦土地管理方式,强化农垦土地权益保护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加快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明晰农垦土地产权关系,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加快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是维护农垦合法土地权益的重要手段。按照《土地管理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土地是农垦建设现代农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展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就是依法确认国有农场等农垦企业对其合法取得的土地等不动产享有物权。这对于国有农场制止非法侵占、蚕食其土地行为,依法保护合法土地权益,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快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是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资本化的重要基础。土地是国有农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其最重要的资产。中央要求农垦改革要推进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创新农垦土地资产配置方式。落实中央要求的基本前提,是通过确权登记发证明晰国有农场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主体、使用权类型、土地用途等。只有依法完成农垦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才能顺利开展国有农场资产清产核资等工作,才能有效支撑垦区集团化改革。
(三)加快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促进垦区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通过依法开展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明确土地权属,依法调处国有农场与相邻农民集体及其他单位土地权属争议,化解因土地权属引发的矛盾纠纷,能够大大减少垦区不稳定因素,促进垦区社会和谐稳定。
二、明确工作目标和步骤,切实加快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发[2015]33号文件精神,依据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按照“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到2018年底完成权属清晰、无争议的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任务,同时要加大工作力度,依法调处国有农场土地权属争议,依法维护农垦国有土地权益。
(一)加快农垦国有土地权籍调查。各地要按照不动产权籍调查有关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调查成果,开展农垦国有土地权籍调查,查清国有农场依法使用的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等。原则上要划清国有农场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界限,分宗调查;未利用地和农用地可划分为一宗地,但要调查清楚未利用地的范围和面积。各地应在全面查清权属状况、完成权属指界等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开展不动产测量。权籍调查完成后,按照统一的不动产单元编码模式,形成包括权籍调查表、不动产测量报告和权籍图等在内的调查成果,提供给不动产登记机构。有条件的国有农场可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要求,一并开展地上房屋的权属调查和测量,实现国有农场房地一体调查和调查成果的统一管理。
(二)依法办理农垦国有土地登记手续。各地农垦主管部门要组织国有农场在权籍调查完成后,尽快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交符合登记要求的成果资料,提出登记申请。县(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对权籍调查成果通过审核的国有农场使用的国有农用地、未利用地,要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52条办理登记手续,登记为国有农用地的使用权;同时要在登记簿、证书附记栏以及附图中对未利用地的面积和范围进行标注。对于国有农场依法使用的建设用地,具备条件的,与合法取得的地上房屋,按照房地一体的原则办理登记手续。对于暂不具备办理房地一体登记手续条件的,可先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待条件具备后,再连同地上合法取得的房屋一体办理登记手续。对于国有农场代管的集体土地,不纳入农垦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范围。
(三)加强农垦国有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各地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国土资源和农垦主管部门参加的农垦国有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互利互让”原则,依法调处土地权属争议。对于争议已解决的农垦土地,国有农场持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生效决定单方申请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及时办理登记手续,做到农垦国有土地“权属应确尽确、证书应发尽发”。对于存在权属争议且一时难以解决的农垦国有土地,可将争议部分划出,对没有争议的土地先予以登记发证,争议土地待争议解决后予以登记发证。
(四)规范已有登记成果。为支持农垦改革发展,结合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对已经登记发证的宗地缺失档案资料、登记不规范以及需补充房屋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以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开展不动产变更登记,发放不动产权证书。各级国土资源和农垦主管部门要做好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成果信息化管理,促进登记成果有效利用。
三、周密组织实施,按时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国土资源、财政、农垦主管部门要把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完成中央部署的任务。各地农垦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国有农场的组织协调,组织做好资金筹措及使用管理、权籍调查、登记发证申请、配合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等工作。
(二)周密部署安排。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农垦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整体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推进工作,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
(三)切实保障经费。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经费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国有农场共同负担。中央财政适当安排补助经费,地方财政和国有农场统筹安排所需工作经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需工作经费由兵团统筹安排,中央财政按统一标准予以补助。各级农垦、财政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根据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工作需要,合理确定支出用途,严格规范使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四)开展督促指导。建立全国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度汇总统计分析和通报制度。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每季度末上报本季度工作进展情况。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将联合对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对于工作进度慢、保障措施不力的地区,将进行重点督促检查。督导后整改不力的地区,将予以通报。
(五)做好宣传培训。各地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法律政策,树立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的权威性、严肃性,为农垦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将适时召开加快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场会,以会代训,总结、推广、宣传典型经验,为全国工作提供典型示范。
❽ 精心实践“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全力推动土地科学利用
0引言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处理好加快发展硬道理与土地资源硬约束的关系,实现“保发展”与“保红线”的辨证统一,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更新观念,大胆实践,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为重要抓手,促进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务求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赢”。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奏响了强劲号角,《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
这一行行激扬的文字,像一串串灵动的音符,奏响了“土地新政”的乐章。在江苏大地一场以“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为主旋律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已经拉开了帷幕。通过学习调研,笔者认为这一工程的实施,必将推动新时期全国土地科学利用。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有利于解决耕地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居民点布局凌乱等问题和矛盾,是促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具体措施,是破解保护资源、保障发展难题,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有力手段,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村民居住生活水平及土地利用效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当前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进步意义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为抓手,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将农村居民迁移到城镇,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
1.1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面积和质量
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有利于解决耕地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村庄布局凌乱、户均占地过大、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和矛盾,是促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具体举措。列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的项目,一方面,可以享受省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政策,无偿利用国家和省级资金,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综合整治新增的耕地面积,可以实现县(市、区)政府任期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通过迁居,农民有偿、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实行规模化经营,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1.2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可以有效地破解保护资源、保障发展难题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破解保护资源、保障发展难题,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有力手段。试点项目区内的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区拆除复垦,享受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相关政策。对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增加的耕地和农用地面积,其指标除用于安置农民的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外,节余部分统筹用于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
1.3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可以有效地聚集市场需求与公共服务资源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项目区内农村居民点整村庄向城市或重点乡镇迁建,一方面可以加快城镇化的步伐,有效地聚集市场需求与公共服务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村居民点重复拆迁,以及农村居民点点状分散对路、水、电、综合服务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的浪费。
2“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遵循的原则和措施
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应在“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民利益不受损、国土规章不违背”的前提下,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科学规划、统筹城乡的原则。工程区土地整理规划、集中居住区规划等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等相衔接,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遵循突出重点、以农为主的原则。要以建成大面积连片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确保工程实施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3)遵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原则。建设工程由县(市、区)政府统一组织,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采取市场化等多种方式进行运作。
(4)遵循试点先行,规范操作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选择工作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资金保障能力的县(市、区)开展试点,对农民拆迁安置、就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进行探索研究,在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广。
(5)遵循依法维权、农民认可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保障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工程实施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取得农民认可,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6)遵循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的原则。“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涉及领域多,政策要求高,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一条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新路子。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稳妥实施,扎实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县(市、区)应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农工、财政、国土资源、规划、交通、建设、水利、农业、林业、劳动保障、公安、民政、审计、信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政策措施。
(2)明确部门责任。根据实际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共同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国土资源及工程区所在乡镇等负责工程区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工程区内村民的拆迁、安置房建设及质量监管等工作;劳动、民政等部门负责拆迁农户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工程区内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拨付、审计监督等工作;乡镇和农工等部门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平台,负责工程区内土地流转等工作。
(3)科学编制规划。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项目工程区和分片工程区,工程区应尽量集中集聚,原则上以县(市、区)为单位,应具备总面积1000公顷以上、分片面积300公顷以上的农地整理规模。工程区内不得安排安置用地,不得与其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重复。同时,要科学编制拆迁补偿和迁建方案、农业人口安置方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方案、资金预算和筹措方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案等相关规划方案。
(4)抓好资金筹措。工程所需的专项资金由试点县(市、区)政府负责筹集,资金来源除地方自筹、融资以及争取省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外,还可以探索吸纳社会资金实行市场化运作。
(5)依法拆迁安置。工程区内农村居民点拆迁后,被拆迁农民原则上集中安置到集镇或城区,统一以安排农民公寓房为主。鼓励有条件的被拆迁农民进城购房,提倡和鼓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改变。对采用农民公寓安置的,县(市、区)政府可出台配套政策对安置用地和安置房建设等给予一定优惠。
(6)规范土地流转,妥善安置群众。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组织引导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根据工程区内农民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别实施就业培训、就近安排、养老保障等保障措施。对自愿永久让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通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方式进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同等享受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就业、就医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永久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直接纳入“城保”体系,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
3“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土地权属调整的原则与步骤
土地权属调整是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与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在具体权属调整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3.1依法原则
权属调整必须始终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登记的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犯。
3.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权属调整要尊重原有产权关系,运用评估、勘测等科学方法,按市场经济规律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推行公告制度,广泛征求各有关权利人的意见。
3.3协商、自愿原则
因规划田地调整、其他地类转化为耕地、沟渠路修建需要调整不同权利边界的,应在各相关权利人协商、自愿的基础上重新勘定地界。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权属调整必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依法报有关机关批准后方可进行。
3.4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原则
尽可能地使同一权利主体的土地适当集中,形成规模效益。
土地权属调整工作贯穿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坚持以尽量不进行大规模的权属调整作为指导思想,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成立权属调整领导小组。由县级、镇级政府、村委会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建立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和协调工程区权属现状调查,制定调整方案。
(2)确认工程实施前权属现状。工程区确定后,应立即开展相应的土地权属调查,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区域的确切边界、项目区域内宗地数量、类型及质量状况、项目区域内土地权利人和原有土地确权发证情况等,对存在权属争议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和确认。
(3)工程实施前后土地评价。评价工程实施前后土地面积、质量等级状况等,作为权属调整的依据。
(4)制定权属调整方案,并履行公告程序。依据土地综合评价结果,编制权属调整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整范围,土地权属调整范围内整理前后土地评价结果,土地归并及分配方案等。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权属调整必须经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权属调整方案应在工程区所在乡镇、村进行公告,对权属调整方案有异议的,应于公告期内书面提出。经协商不能解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调处。集体经济组织内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有异议的,应在公告期内书面提出,争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当地人民政府调处。各村民小组也可以通过协商制定具体的权属调整方案。
(5)权属调整的实施上报与批准。方案经公示征求意见后,报所在地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方案批准前不得擅自进行权属调整。工程实施后原有界线依赖的局部地物改变或消失造成局部土地权属界线改变的,确需重新划定土地权属界线的,在尽量维持原来村界、组界走向的基础上,遵循方便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就近沿河道、坑塘、沟渠、道路等明显地物调整界线,尽量保持互换的土地不仅数量相等,而且质量相当。工程区实施后田块整齐划一,可依靠的地物减少,如果在权属调整过程中出现无法保持各村、各组土地仍与原有土地面积相等的情况时,数量差额部分,由各村之间签订协议采用工程区相同面积的土地进行补充,不能补足的,经双方协商进行经济补偿或以其他途径解决。勘界的结果及解决办法需报请国土、农业、民政、财政、水利等有关部门同意。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过程中出现争议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村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私自改变土地现状。
(6)确权发证。权属调整完成后,依据《土地登记规则(修正)》(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土〔法〕字第184号)进行确权登记和变更登记,收回原土地权属证书,核发新土地权属证书,同时对权属调整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图件等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4“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思路
4.1基本工作思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损害农民和村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4.2主要工作原则
为了全面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益,确实保护土地经营权流转各方的合法权益,在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2)自愿原则。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胁迫或阻碍农户流转土地。
(3)有偿原则。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条件和价格完全由农户与受让方自主平等协商,流转的收益归农户所有。
(4)土地所有权不变原则。坚持以村为主体,成立专业合作组织,负责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
4.3土地流转方式
(1)股份合作。把原村组发包给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作价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入股土地实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经营。土地股份合作社可直接经营,也可代表各股东与企业签订经营或租赁合同等形式,按股付给原农户承包经营费,实行保底分红,土地股份合作社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2)集体经营。农户将一定期限的承包经营权一次性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开拍卖及相关谈判事宜,转让完成后,承包经营者自负盈亏。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年度支付给原承包经营户承包经营费,或分年度按年龄段无偿提供粮食及补贴款。
(3)分包经营。若一次性流转后招租不能到位,由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规划,制定分包方案,可多户联合或大户独立承包经营,实施规模种植,并给予原承包经营户相应的承包经营费。
4.4土地流转程序
(1)调查摸底。在实施流转前,对工程区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进行详细地调查,并以承包经营权证书载明的面积作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台账,及时召开村民代表或村民大会,充分征求村民意见,通报土地流转的补偿方法。签订流转合同,流转双方经洽谈磋商,认定流转方式、流转时间、流转价格以及流转收益支付方式等,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合同,由流转双方代表签字盖章,报农工部门批准。
(2)拨付资金。流转合同签订后,每年年终从土地流转收益(含农用地流转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以及专项资金中按标准拨付给农户,涉及入股分红的按另行制定的实施方案执行。
4.5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更新农民观念。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发动,让广大农民明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2)寻求项目支撑,发展高效农业。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为了发展高效规模农业,让土地增值,农民增收,需要以项目作为农业创新发展的载体,因此寻求高效农业项目是推进土地流转的关键。必须坚持“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开发”的方向,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
(3)创新流转机制,倡导股份合作。土地流转有多种形式,从各地的实践经验看,最好的方法还是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富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区土地流转过程中,需大力倡导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走“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民、有田不种田、收益靠分配”的创新之路。
5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在“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民收益不受损、国家规章不违背”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既有一套需要严格执行的规定动作,更有一系列极具创造性的自选动作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更加冷静清醒地去思考与谋划,更加积极稳妥地去实践和尝试。
5.1坚持高起点规划
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先期对农村耕地及农村宅基地情况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现代的眼光、开放的胸襟、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项目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实施居民点合并、基础设施配套、农田综合整治和产业布局优化,确保试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展开、有的放矢。
5.2注重精细化操作
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必须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民利益不受损、国土规章不违背”,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慎之又慎、细之又细,既要精耕,又要细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至少应做到“十明确”,即:明确工程区规模与范围,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状况,涉及的人口等基本情况;明确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和整理方案;明确拆迁补偿和迁建方案;明确农业人口安置方案;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方案;明确工程区内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明确资金预算与筹措;明确工程实施计划安排;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案;明确综合效益评价。围绕上述“十明确”,谋划好每一个细节,衔接好每一个环节。始终坚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5.3注重创造性探索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走出一条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新路子。针对各地试点工作中暴露的4个问题,即:村庄搬迁建设难同步、农民离村离土难割舍、持续增收渠道难拓展、资金筹措短期难到位等,需要寻找3把“钥匙”,即:“人往哪里去”、“田向哪里流”、“钱从哪里来”。
(1)以民为本,创造和谐。在安置方面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集中建房安置、自建房安置、货币安置及养老安置“四结合”的办法予以落实。同时对转(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参照城镇居民保障待遇来置换农民身份,按照不同的年龄段予以充分保障。
(2)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根据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关系和以农民为主体,以及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项目区内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我们将依托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这一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程序、合同管理、流转登记备案管理和风险预防保障4项制度,确保土地流转顺利进行。
(3)有效保障资金及时投入,有机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合作社,在其经营土地承包收益中提取一部分用于保障农民让渡土地的补偿。用足用好净增耕地指标,将其产生的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契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等资金专项用于项目建设。同时,大力吸纳各类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投入、专门化监管的良好机制。在可能的情况下,设立土地超市,将土地推向市场,创造价值,实施滚动投入。
6群策群力造福子孙后代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涉及领域多,政策要求高,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关注、协力配合、共同推动。
6.1政府须一马当先
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统筹力和创造力是“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各级党政组织要聚合精兵强将,组建起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为工程的实施鸣锣开道、保驾护航。
6.2各部门应秣马厉兵
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由农经部门指导、监督农用地流转的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土部门编制“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帮助制定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区内被拆迁农户的社会保障方案;由财政部门指导好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以及相关专项资金的运作等;由规划建设部门对“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区内拆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新居住区建房的设计、报建、工程质量监管、验收等工作把好关;同时,由发改、民政、公安、监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稳健实施。
6.3群众要跃马扬鞭
为使这一工程成为项目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精细调查,摸准群众的脉搏。通过面对面宣讲、实打实算账、手拉手观摩、心贴心交流,营造浓郁的氛围,让这一民心工程入组、入户、入脑、入心,力求项目实施前群众同意、实施中群众乐意、实施后群众满意,使之主动投身到“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洪流中来,成为真正的支持者、推动者、受益者。
全面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基层创造精神为原则,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以优化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和行政区划为基础,制定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新市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及高标准的农业园区规划,调整优化镇村的行政区划,使镇村有合理的规模和布局,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保持水乡特色、乡土风貌、现代气息和田园风光;必须建立健全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以农村土地承包权互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互换城镇保障制度,以农民身份互换城镇居民身份,使真正离土、到城镇长期就业居住的农民真正变成城市居民;必须以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为支撑,用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专业经济合作、富民合作来支撑“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必须以加强组织领导、改善社会化服务和完善土地、财税、金融政策作保障,其中社会化服务包括村级组织建设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惠民工程。我们一定要认真借鉴吸收先进地区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将这项实事工程办实、办好。同时,也希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和广泛宣传这项工程,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以及建设美好新江苏而共同努力。
❾ 信阳市国土资源局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素有“豫南明珠”、“三省通衢”之称。全市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辖8县2区6个管理区,人口803万人。信阳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在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信阳季节气候明显,又兼有山地气候特点,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暖湿润,能满足多种植物培育和生长的需要,因而农副产品丰富,著名地方农产品信阳毛尖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既有绵延重叠的崇山峻岭,也有冈峦起伏的低山丘陵,既有坦荡无垠的平原,也有群山环绕的盆地,旅游和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境内革命遗址、古迹和文物众多。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及省以下级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重要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400多处。
董元成 党组成员、调研员(主持工作)
胡敏 党组副书记(女)
曹晓林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积光 党组成员、副局长
熊伟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富山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于海忠 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董元成简介:汉族,中共党员,全日制大专学历。1977年7月参加工作,1982~2001年,历任原信阳地区工业局人事科副科长、原信阳地区经贸委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息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信阳农业机械化学校校长,信阳地区地质矿产局局长;2001年12月~2008年6月,任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8年6月,任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调研员;2008年11月20日起主持局全面工作。
【机构设置】局机关设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地籍科、规划科、用地科、耕保科、矿管科、地质科、利用科、测绘科、法规科、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室、信访办、老干科16个科室。设国土储备中心、国土执法监察支队、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土地规划勘测队、地价评估所6个直属事业单位。设浉河一分局、浉河二分局、平桥分局、明港分局、羊山分局、南湾分局、工业城分局、鸡公山分局8个分局。
【土地资源】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市土地总面积189156.35公顷。其中耕地838563.47公顷;园地67345.14公顷;林地43714.58公顷;草地58775.3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15540.0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9476.6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9142.92公顷;其他土地21003.25公顷。
【耕地保护】2010年,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按照“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建立“三库”,即耕地后备资源库、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和补充耕地储备库。2010年,经验收补充耕地储备库11个批次,入储备库补充耕地指标793.09公顷,申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808.3222公顷,使用补充耕地储备指标808.3222公顷,耕地保有量稳定在79.29万公顷,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落实2008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整改工作,迎接河南省政府对信阳市2009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严格落实基本农田补划制度,确保全市基本农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68.64万公顷。辖区罗山县被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通报表彰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2010年,信阳市乡镇级规划修编圆满完成,按照规划土地全覆盖的原则,本轮规划修编信阳市共需审批199个乡镇级规划,其中建制镇64个,乡111个,办事处11个,管理区5个,其他8个。全市199个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2011年5月经市政府审批通过并实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010年,组织编制了16批《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共规划建新区项目95个,总用地规模742.407公顷。2010年底,全市16批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已经省厅批准8批,面积297.5577公顷,新增耕地272.7264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所设新区均已落实到具体项目,并纳入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新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拆旧区中使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指标已按要求备案,先建后拆和已拆待验收的拆旧区已落实到具体地块,全部为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区设置合理,安置方案可行,拆旧区总规模及增加耕地面积,均大于建新区规模。
【土地利用管理】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从2010年1月1日起在主干网上全面运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全面实现了从土地来源到土地供应和市场交易等过程的动态跟踪监管。持续开展批而未用地及建设用地审批和批后核实清查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的土地征收及供应速度,对146.02公顷“批而未用”土地进行了清理整改,完成征地并移交91.11公顷,完成供地36.54公顷。积极认真开展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并依据省厅要求,对闲置的房地产用地进行了处置。
2010年,全市共计供应各类建设用地面积459.86公顷,其中以出让方式供应429.5696公顷,土地成交价款32.7258亿元。在出让土地中,以“招拍挂”方式供应394.5797公顷,占总出让面积的86%,土地成交价款32.016亿元,占总成交额的98%。同时,全市共计办理划拨土地补办出让手续34.9899公顷,补交出让金0.7098亿元。
【地籍管理】2010年,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结束。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利用调查成果,进一步扩大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覆盖面,完成了3429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登记率达95%以上。核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129.4万宗,发证率达85.01%。继续实行土地登记窗口办公“首问负责”、窗口办件“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市本级共通过窗口受理申请核发国有土地登记报件495宗,其中审批国有土地使用证392宗(已办结390宗,退件2宗)。受理审批城镇住房用地分割登记53宗,发放城镇住房用地分割土地证2566本。受理审批土地抵押登记50宗,涉及土地抵押面积535.74公顷,涉及抵押金额233554.5万元。
【建设用地管理】2010年,扎实开展“双保工程”活动,全力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提供资源保障。认真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突出一个“快”字,积极主动服务,快分配、快组卷、快报批。截至2010年底,经省政府批准批次建设用地6个,面积188.3068公顷,上报省厅审查的批次建设用地49个,面积1400.7934公顷,以上共计1589.1002公顷。报经市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不再征收项目9个,面积99.0666公顷。全力服务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积极组织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工程、西气东输淮武支线管道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材料申报。同时开展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淮息高速公路、淮固高速公路的征地报批工作,2010年重点项目的先行用地报件已经组织完毕并上报国土资源部,正式用地报件材料也已经组织完毕,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石武铁路“四电”用地报批工作也已经全面启动。
【农村土地整治】2010年,信阳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迈出了新步伐。信阳市政府下发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土地复垦整理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信政文〔2010〕211号)。信阳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新路子,积累了新经验。在整治过程中采取“以点带面,试点先行,亮点出效”的方法,选择适宜的项目区进行集中连片整理,在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的前提下,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典型示范区,以此推动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展开。制定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月报制度”、“通报制度”、“工作交流制度”和“督查制度”。全面开展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技术评审工作,解决了项目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对2010年前部分项目程序以及内业资料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全面完成了2010年的技术评审工作。2010年,共对54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论证。对52个项目的设计报告进行了评审,其中2007年、2008年新增费项目6个,2010年新增费项目17个,占补平衡项目29个。完成了2个项目设计报告变更的技术评审,对16个项目的招投标方案、招标文件进行了审核。
【测绘监管】2010年,巩固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成果工作,引入约谈机制,加强全市测绘统一监管工作。通过对发现的测绘违法苗头进行调查核实和约谈,对持证测绘单位违规行为进行提醒和预警,明确违法行为的成本和后果,避免直接进入法律处罚程序,以促进全市测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好2010年各项测绘管理暨服务保障工作,加强测绘标准推广应用、测绘任务备案和成果管理、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全市县域D级GPS三维空间大地控制网全部建成并通过了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站的质量验收。“数字信阳”、“数字县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信阳市被列入2010年全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计划。
【矿产资源】信阳市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与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北部为华北地台南缘,南部为秦岭造山带东延的桐柏—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单元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时期,营造了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河南省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51种: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31种。发现大、中、小型固体矿产矿床161处,其中大型矿床16处,中型矿床24处,小型矿床121处;地热水1处。区内还发现大批矿点、矿化点和物、化探异常。信阳市优势矿产主要为钼矿和建材类非金属矿。近年来新发现和探明的汤家坪钼矿、千鹅冲钼矿,储量规模达大型和特大型矿床规模。建材类非金属矿主要有珍珠岩、膨润土、沸石、水泥用大理岩(石灰岩)、白云岩、建筑石材和建筑用砂等。信阳市主要矿产中,珍珠岩、膨润土、沸石和化肥用蛇纹岩资源储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珍珠岩位居全国第一位),钼矿资源储量位居全省第三位。
【矿产资源管理】2010年,按照豫政办〔2010〕34号文的要求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为确保整合工作的全面完成,市政府调整充实了市整合领导小组,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信阳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方案》及《信阳市省定重点矿区整合工作实施方案》,保证了全市整合工作有序开展。全市三个重点矿区整合工作已全面完成,七个重点勘查区整装勘查工作已在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开始启动,各县区整合工作均在有序进行,上天梯非金属矿区采矿权由原来的55家矿山企业整合为现在的四个采矿权。在搞好省定三个重点矿区资源整合工作的同时,市、县两级制定出符合信阳实际的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对探矿权清理工作,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做到100%实地核实,市国土资源部门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
全面开展萤石矿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开采总量控制,与萤石开采企业逐个签订控制指标责任书,将全市2010年12万吨的萤石矿石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矿山企业。
多措并举维护矿山企业有序开发。一是突出重点,严查严办。加大对萤石矿、铁矿、建筑石料等矿山企业的无证开采、越层越界采矿等非法矿山企业的打击力度,该关停整改的坚决关停整改,该取缔的坚决依法取缔。二是严格执法,建立长效执法监察机制。坚持集中抽查与长期监控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细化矿山企业生产监控巡查和落实矿管员包矿责任制。三是坚持24小时巡查督查制度。始终把矿业违法行为处置在萌芽状态。四是对执法难点,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配合,联合出击,确保执法到位。通过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整顿、规范“回头看”、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勘查开采专项整治及遥感卫片执法等专项工作,全市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或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矿山安全事故及破坏生态环境现象明显减少。
2010年,全市新增10个省财政资金勘查项目,勘查资金3500万元。75个商业性勘查项目投入勘查资金超过1.5亿元。新发现钼、铁、金矿产地16处并达到详查勘探程度。探明了资源储量,其中已探明光山县千鹅冲钼矿资源储量60万吨,达特大型矿床规模。罗山县山店金矿探明储量达4000公斤,实现了大别山找金的重大突破。对全市采矿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更新,实现了与国土资源部统一系统配号对接。对全市矿业权进行了实地核查,在摸清矿业权分布现状的基础上,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更新了采矿权登记数据库,全面提升了矿业权科学管理水平。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采矿权400个,其中:省级发证28个,市级发证3个,县级发证369个。
【地灾防治】2010年7月,信阳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全市多处出现险情。面对严峻的汛情灾情,信阳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信阳市国土资源局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紧急排查工作方案》、《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同时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国土资源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即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个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全市培训人数达1000人次。对178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安排专人监测,设立警示标志,制定预案,出动排查抢险人员336人次,发放明白卡1500余份。成功组织两起地质灾害避让,避免了330余人伤亡,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地质灾害防治“十有县”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商城县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积极争取到国家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其中,“两权”价款项目资金3194万元,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资金979万元,资金合计达4000多万元,为全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在转方式调结构,破解难题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将改革创新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超前谋划,提出了“提高素质、完善体制、规范管理、破解难题、再上水平”的总体工作思路。工作更为具体、方向更加明确,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围绕总体思路,突出抓好“八件实事”及“破解五个难题”,将这些实事及难题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各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探索。
首先,深入开展了各项工作调研。一是进行产业集聚区用地情况调研,更有针对性地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需求。二是进行了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调研。围绕建设用地审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近年来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了用地审批制度改革,狠抓报件质量和报批速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对2010年用地形势科学预测进行调研。制定了“主动沟通,提前介入,积极谋划,全力服务,尽早报批”的建设用地申报策略,确保了各类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其次,实行了项目预报“控”地。及时掌握建设项目用地信息是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总量、布局和时序的关键。为确保重点工程能够及时开工建设,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制定了建设用地预报制度。2010年初,在征求辖区政府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市场状况,会同城市规划部门编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报经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未列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的,原则上不予供地,从而使80%以上的用地指标用于重点工程,为信阳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其次,以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2010年,河南省下达信阳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67公顷,这些指标同信阳市预测的年度用地计划相比缺口较大,指标十分有限。为了确保指标的合理利用,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对用地计划指标进行了合理安排。优先保障省确定的产业集聚区用地,全市15个产业集聚区用地计划共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0公顷。与此同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的建设用地保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全市预留的67公顷用地计划中,专门对农村建设用地安排了计划指标18.35公顷。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成立组织,制定方案,确定试点,坚持内涵挖潜,盘活存量331.6124公顷。
截至2010年底,“五项难题”(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度慢的难题、土地闲置浪费的难题、粘土砖瓦窑厂反弹的难题、国土资源执法矛盾突出的难题、办事效率低的难题)基本得以解决,为顺利开展工作找到了突破口。“八件实事”也基本得以落实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服务山店水库、明港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土地综合整治35万亩,新增耕地1.5万亩、盘活存量土地280公顷,完成全市401个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推进信阳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建设,全市75%以上的基层国土资源所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六项工作均顺利完成。国土地质博物馆室内布展、争创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和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两项工作也正在积极办理中。
【基层国土所建设】2010年,信阳市国土资源局推进群众满意的基层国土资源所创建做到“三到位”。一是动员到位。召开全市国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动员会,确保各所每位同志都对创建工作有明确认识,制定创建方案,对创建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明确创建标准、方法、步骤和考核办法。做到人人参与其中、人人身上有责任。二是措施到位。各所都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在本乡镇人流集中区,及时公开办事流程、收费标准等方面信息,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督查到位。局成立监察室和行风办组成的督查组,分别到各所对群众满意的基层国土资源所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国土资源所标准化建设,全市达标国土所167个,占全市国土资源所总数的83.5%,超额完成省厅规定的75%的达标率,其中受表彰的39个。
【执法监察】2010年,信阳市违法用地大幅度降低。全市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93件,涉及土地面积22.65公顷(其中耕地9.31公顷)。立案查处48件,结案38件,动态巡查制止45件,涉及土地面积10.7公顷(其中耕地4.3公顷),挽回经济损失3万元,收缴罚没款345.14万元。充分发挥12336举报电话功能,共收到上级部门12336转办、交办案件103件,已完成上报95件;受理全市12336违法举报案件57件,已完成53件。同时,认真开展了行政复议听证工作,妥善解决和化解行政复议争议2起,受理听证4起。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进展顺利。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中,信阳市共立案88件。拆除建筑物面积3.961万平方米,没收面积18.11万平方米,申请法院执行64宗,落实39宗,行政处分28人,落实24人,移送1人,收缴罚没款753.082万元,违法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4.2%,顺利通过了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检查验收。
【信访工作】2010年,全市涉土到部访30起、92人次,与去年同期30起、101人相比,起数与去年持平,人次下降11.2%;涉土赴省访26起、60人次,与去年同期22起、74人次相比,起数上升18%,人次下降19%;涉土来市访91起、231人次,与去年同期102起、324人相比,起数下降13.7%,人次下降28.7%。办理群众来信44件,办理复查复核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