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的谁在1618年写成闭海论
1618年,英国学者塞尔登撰写《闭海论》.
1618年,英国的赛尔登写成的《闭海论》为英国君主占有英伦三岛周围海域的行为辩护。1635年英王查尔斯一世下令刊印此书,甚至通过英国驻荷兰大使,要求荷兰惩罚格老秀斯。
赛尔登公开反对格老秀斯的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但他同时承认一个原则:一个国家不能禁止别国人民在它的海中航行而不致有失对人类的义务。赛尔登力图使英国对海洋的特殊要求与航行自由的普遍要求相协调。格、赛之间的这种海洋自由与占有的争论随着以后海洋被划分为领海和公海而终结,海洋自由原则得以确立。
《闭海论》(Mare Clausum),是英国法学家塞尔登(Seldem,1584-1654)的著作。1635年公开发表,确切书名为《闭海论或海洋主权论》。
《闭海论》是对荷兰著名法学家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进行反驳的最为系统的一本书。1609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而1635年英国的塞尔登发表《闭海论》,认为英国君主有权占有四周的海洋。实际上,塞尔登1618年写成了《闭海论》,但是到1635年才刊行。
《闭海论》认为,海洋如同陆地一样容许领有,论证了英国对英国周围的海面享有领有权。
以上为有关简介,仅供参考,下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② 分析17世纪荷兰与英国分别提出公海航海自由原则和领海主权概念的历史背景
在古代和中世纪前半叶尚无领海、公海的概念,世界海洋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大约从13世纪开始,一些沿海国家开始对海洋某些领域提出主权要求,少数海洋大国开始争夺海上霸权,在他们所控制的海域强行征收捐税,禁止外国人捕鱼和航行,打破了原有的海洋秩序。在这种环境下,被称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于1609年发表《海洋自由论》,提出了著名的“海洋自由”主张,他认为海洋浩瀚无边,不能为任何人所占有,它应为一切人提供航行和捕鱼之用,也就是说海洋在本质上是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的控制的,所有国家都可以自由地加以利用。但当时格老秀斯的主张受到了以英国的约翰•塞尔登(John Selden)为首的许多学者的反对和攻击,,塞尔登的《闭海论》直接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竭力为海洋主权的主张辩护,这种主张在17世纪占了上风,各国都积极推行海洋主权的政策。
格老秀斯的主张虽然受到反对,但其影响是无法取消的,到了17世纪下半叶,实际上所有国家的船舶都可以自由航行于公海的所有部分了。 但是,当时的“公海自由”概念基本上还仅仅局限于“航行自由”的范畴。法国国际法学者吉德尔(Gidel)认为:“公海自由所包含的基本概念,是不允许任何船只在和平期间的航行途中对其他船只进行干扰。”但同时他也承认,公海自由“不能不包括积极的结果。公海自由是指相对独占作用而言,最终必将导致‘使用平等’这一概念……” 这也就是说,“公海自由”的含义决不是仅仅是以国家或个人的“不作为”保证公海上的航行自由,它还应包括对公海的积极利用的自由。“捕鱼自由”无疑是“积极利用自由”的应有之义。
“公海捕鱼自由”的自然法依据尽管在今天看来难以成立,但在数百年以前却被认为是很好理解的:对于任何人可以无害地使用、并且也足够全人类使用的东西,大自然不给予任何人以据为己有的权利。很显然,对当时的人来说,海洋中的渔业资源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并从而形成了“公海捕鱼自由”的原始涵义。
17世纪下半叶,荷兰在公海上推行航海和捕鱼自由的政策;1689年,荷兰执政者奥林奇•威廉登上英国王位之后,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渔业纠纷平息,荷兰获得了捕鱼权;这些事例以及日后丰富的国际实践,都可以充分证明“公海捕鱼自由”这项原则作为国际习惯法的存在。